作者: 《国语》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期的学者和历史学家。该书的成书时间不一,后世学者认为它可能是由多位作者根据口述历史整理而成。其内容来源于各个诸侯国的历史叙述,涉及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
年代: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
内容简要:《国语》是一部史学与政治理论的经典,内容以各个国家的历史为主,重点记载了春秋时期不同诸侯国的政治、军事与外交事件。全书共分为十二篇,分别讲述了不同国家的历史。通过对当时各国风土人情、国家治理、民生百态的详细记录,展现了春秋时期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秩序。《国语》是了解春秋时期历史与文化的宝贵资料,同时它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伦理与社会制度的重要文献。书中的许多政治智慧和治国理论对后代儒家学者及政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祁奚荐子午以自代-原文
祁奚辞于军尉,
公问焉,曰:‘孰可?’
对曰:‘臣之子午可。’
人有言曰:‘择臣莫若君,择子莫若父。’
午之少也,婉以从令,
游有乡,处有所,
好学而不戏。
其壮也,强志而用命,
守业而不淫。
其冠也,和安而好敬,
柔惠小物,而镇定大事,
有直质而无流心,
非义不变,非上不举。
若临大事,其可以贤于臣。
臣请荐所能择而君比义焉。
公使祁午为军尉,
殁平公,
军无秕政。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祁奚荐子午以自代-译文
祁奚向军尉辞去职务,晋悼公问他:‘谁可以接替这个职位?’祁奚回答说:‘我的儿子祁午可以。有句话说:“选择臣子没有比国君更合适的,选择儿子没有比父亲更合适的。”祁午小时候,温顺地听从命令,有固定的玩伴,有固定的住处,喜欢学习而不嬉戏。长大后,他意志坚定,服从命令,能够守住家业而不放纵。成年后,他性情平和,尊敬他人,对小事温柔宽厚,对大事能保持镇定,性格直率而不随波逐流,坚守道义而不改变,不迎合上级而不轻易行事。如果面临重大事务,他可以比臣子做得更好。请允许我推荐他,并且请您根据他的品德来决定是否任用。”晋悼公让祁午担任军尉,在晋平公去世后,军队中没有出现任何不合理的政令。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祁奚荐子午以自代-注解
祁奚:祁奚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贤臣,以公正无私著称。
辞于军尉:辞去军尉的职务,军尉是古代军队中的官职,负责军队的管理和指挥。
公:指晋国的君主,这里可能是指晋平公。
问焉:向他询问,焉是代词,指代祁奚。
孰可:谁可以担任这个职位,这里指的是军尉。
臣之子午:我的儿子祁午,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择臣莫若君,择子莫若父:选择臣子没有比君主更了解的,选择儿子没有比父亲更了解的,这句话强调了父母对子女的了解。
婉以从令:温顺地听从命令,婉是温顺的意思。
游有乡,处有所:有固定的朋友圈,有固定的居所,意味着祁午有良好的社交和居住环境。
好学而不戏:喜欢学习而不嬉戏,表示祁午勤奋好学。
其壮也,强志而用命,守业而不淫:到了壮年,意志坚强,忠诚于国家,坚守自己的职责而不放纵。
其冠也,和安而好敬,柔惠小物,而镇定大事:到了成年,性格平和而尊敬他人,对小事温柔而仁惠,对大事镇定自若。
有直质而无流心,非义不变,非上不举:性格直率而不随波逐流,坚持正义,不改变原则,不迎合上级。
若临大事,其可以贤于臣:如果面临重大事务,他的能力可以超过我。
臣请荐所能择而君比义焉:我请求推荐我能选择的人,而君主您则根据道义来比较。
公使祁午为军尉:君主让祁午担任军尉。
殁平公:晋平公去世。
军无秕政:军队中没有出现任何不当的政策或行为,秕政指不好的政策或管理不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祁奚荐子午以自代-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祁奚辞去军尉职务后,晋君询问继任人选,祁奚推荐自己儿子的故事。以下是对这段古文的逐行赏析:
1. 祁奚辞于军尉,公问焉,曰:‘孰可?’
此句描述了祁奚辞去军尉职务,晋君询问继任人选的场景。‘辞’字体现了祁奚的谦逊和忠诚,‘公问焉’则表明晋君对军尉一职的重视。
2. 对曰:‘臣之子午可。’
祁奚的回答简洁直接,推荐自己的儿子子午。‘可’字表达了对子午能力的肯定。
3. 人有言曰:‘择臣莫若君,择子莫若父。’
此句引用了当时流行的俗语,强调君主选择臣子、父亲选择儿子时,最了解其人。
4. 午之少也,婉以从令,游有乡,处有所,好学而不戏。
此句描述了子午年轻时的品行。‘婉’字表现了子午的温顺,‘从令’则说明他听从命令。‘游有乡’和‘处有所’表明他生活有规律,‘好学而不戏’则突出了他勤奋好学。
5. 其壮也,强志而用命,守业而不淫。
此句描绘了子午成年后的品质。‘强志’表明他有坚定的意志,‘用命’表示他愿意为国家效力。‘守业而不淫’说明他能够坚守家业,不荒废。
6. 其冠也,和安而好敬,柔惠小物,而镇定大事,有直质而无流心,非义不变,非上不举。
此句进一步描述了子午成年后的性格特点。‘和安而好敬’表明他性格平和,尊重他人。‘柔惠小物’和‘镇定大事’说明他既能处理小事,又能应对大事。‘有直质而无流心’和‘非义不变,非上不举’则体现了他坚定的原则和忠诚。
7. 若临大事,其可以贤于臣。
此句是祁奚对子午能力的总结,认为他在面对大事时,能够胜任军尉一职。
8. 臣请荐所能择而君比义焉。
祁奚表达了自己推荐子午的意愿,并希望晋君能够按照道义来选择。
9. 公使祁午为军尉,殁平公,军无秕政。
此句说明了晋君采纳了祁奚的建议,任命子午为军尉,并在子午任职期间,军队治理得当,没有出现腐败现象。‘殁平公’可能是指子午在晋平公在位期间去世,但军队依然保持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