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悼公即位

作者: 《国语》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期的学者和历史学家。该书的成书时间不一,后世学者认为它可能是由多位作者根据口述历史整理而成。其内容来源于各个诸侯国的历史叙述,涉及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

年代: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

内容简要:《国语》是一部史学与政治理论的经典,内容以各个国家的历史为主,重点记载了春秋时期不同诸侯国的政治、军事与外交事件。全书共分为十二篇,分别讲述了不同国家的历史。通过对当时各国风土人情、国家治理、民生百态的详细记录,展现了春秋时期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秩序。《国语》是了解春秋时期历史与文化的宝贵资料,同时它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伦理与社会制度的重要文献。书中的许多政治智慧和治国理论对后代儒家学者及政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悼公即位-原文

二月乙酉,公即位。

使吕宣子将下军,曰:‘邲之役,吕锜佐智庄子于上军,获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以免子羽。鄢之役,亲射楚王而败楚师,以定晋国而无后,其子孙不可不崇也。’

使彘恭子将新军,曰:‘武子之季、文子之母弟也。武子宣法以定晋国,至于今是用。文子勤身以定诸侯,至于今是赖。夫二子之德,其可忘乎!’

故以彘季屏其宗。

使令狐文子佐之,曰:‘昔克潞之役,秦来图败晋功,魏颗以其身却退秦师于辅氏,亲止杜回,其勋铭于景钟。至于今不育,其子不可不兴也。’

君知士贞子之帅志博闻而宣惠于教也,使为太傅。

知右行辛之能以数宣物定功也,使为元司空。

知栾纠之能御以和于政也,使为戎御。

知荀宾之有力而不暴也,使为戎右。

栾伯请公族大夫,公曰:‘荀家惇惠,荀会文敏,黡也果敢,无忌镇静,使兹四人者为之。’

夫膏粱之性难正也,故使惇惠者教之,使文敏者导之,使果敢者谂之,使镇静者修之。

惇惠者教之,则遍而不倦;文敏者导之,则婉而入;果敢者谂之,则过不隐;镇静者修之,则壹。

使兹四人者为公族大夫。

公知祁奚之果而不淫也,使为元尉。

知羊舌职之聪敏肃给也,使佐之。

知魏绛之勇而不乱也,使为元司马。

知张老之智而不诈也,使为元候。

知铎遏寇之恭敬而信强也,使为舆尉。

知籍偃之惇帅旧职而恭给也,使为舆司马。

知程郑端而不淫,且好谏而不隐也,使为赞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悼公即位-译文

二月乙酉这一天,国君即位。派吕宣子率领下军,说:‘在邲之战中,吕锜在上军辅佐智庄子,俘获了楚国的公子谷臣和连尹襄老,以此换回子羽。在鄢之战中,亲自射伤楚王,击败楚军,稳定了晋国,但他没有子嗣,他的子孙不能不受到尊重。’派彘恭子率领新军,说:‘武子是季子的弟弟,文子是武子的母亲弟弟。武子通过宣扬法制来稳定晋国,直到现在仍然如此。文子辛勤工作来稳定诸侯,直到现在还依赖他。这两人的品德,难道可以忘记吗!’因此,用彘季来保护他的家族。派令狐文子辅佐他,说:‘在克潞之战中,秦国来图谋破坏晋国的功绩,魏颗亲自退却秦军在辅氏,亲自阻止了杜回,他的功绩铭刻在景钟上。到现在还没有生育,他的儿子不能不受到提拔。’

国君知道士贞子有博闻强识且善于教育,任命他为太傅。知道右行辛能够用数目来宣扬事物并确定功绩,任命他为元司空。知道栾纠能够以和谐的方式处理政务,任命他为戎御。知道荀宾有力但不过分凶暴,任命他为戎右。

栾伯请求担任公族大夫,国君说:‘荀家的人慈惠,荀会文雅敏捷,黡有果敢,无忌镇静。派这四个人来担任这个职位。因为富贵人家的子弟性格难以端正,所以让慈惠的人来教育他们,让文雅敏捷的人来引导他们,让果敢的人来规劝他们,让镇静的人来修养他们。慈惠的人教育他们,就会全面而不厌倦;文雅敏捷的人引导他们,就会委婉而深入;果敢的人规劝他们,就会直言不讳;镇静的人修养他们,就会专一。’派这四个人担任公族大夫。

国君知道祁奚果断而不放纵,任命他为元尉。知道羊舌职聪明敏捷且严肃有礼,任命他辅佐祁奚。知道魏绛勇敢而不乱,任命他为元司马。知道张老智慧而不欺诈,任命他为元候。知道铎遏寇恭敬诚信且强大,任命他为舆尉。知道籍偃忠诚守旧且恭敬有礼,任命他为舆司马。知道程郑端正而不放纵,且喜欢直言进谏,任命他为赞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悼公即位-注解

二月乙酉:指农历二月乙酉日,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的日期表示方式。

公:指某位君主,古代常用于称呼国君。

即位:指君主登基成为国家统治者。

吕宣子:吕宣子是古代晋国的一位官员,这里指吕宣子被任命为下军将领。

邲之役:邲之战,是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之间的一场著名战役。

智庄子:智庄子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将领。

获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指在邲之战中,智庄子俘获了楚国的两位高级将领。

以免子羽:以免子羽是指通过释放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来换取晋国将领子羽的生命。

鄢之役:鄢之战,是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之间的一场战役。

亲射楚王:指亲自射中楚王,表现了极高的武艺。

定晋国而无后:指在鄢之战中,这位将领立下大功,但后来没有子嗣继承。

崇:崇敬,尊重。

彘恭子:彘恭子是古代晋国的一位官员,这里指彘恭子被任命为新军将领。

武子:武子是指晋国的一位先祖,这里指武子宣法以定晋国。

文子:文子是指晋国的一位先祖,这里指文子勤身以定诸侯。

令狐文子:令狐文子是古代晋国的一位官员,这里指令狐文子被任命为辅佐彘恭子的将领。

克潞之役:克潞之战,是春秋时期晋国与秦国之间的一场战役。

魏颗:魏颗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将领。

辅氏:辅氏是古代的一个地名。

景钟:景钟是古代的一种钟,常用于纪念功勋。

太傅:太傅是古代官职,负责辅佐君主,传授文化知识。

元司空:元司空是古代官职,负责工程建设和水利。

戎御:戎御是古代官职,负责军事指挥。

戎右:戎右是古代官职,负责军事辅助。

公族大夫:公族大夫是古代官职,负责管理国君的亲族。

膏粱:膏粱是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惇惠:惇惠是指仁厚慈惠。

文敏:文敏是指文才敏捷。

黡:黡是指勇敢果断。

无忌:无忌是指沉着冷静。

元尉:元尉是古代官职,负责军事司法。

羊舌职:羊舌职是古代晋国的一位官员。

魏绛:魏绛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将领。

元司马:元司马是古代官职,负责军事指挥。

元候:元候是古代官职,负责军事后勤。

舆尉:舆尉是古代官职,负责车战。

舆司马:舆司马是古代官职,负责车战指挥。

赞仆:赞仆是古代官职,负责君主的车队和仪仗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悼公即位-评注

二月乙酉,公即位。此句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事件,二月乙酉为古历法中的日期,公即位则标志着新君登基,这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古文化中,时间与政治事件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处以时间为背景,引出下文对君臣关系和军事策略的讨论。

使吕宣子将下军,曰:‘邲之役,吕锜佐智庄子于上军,获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以免子羽。鄢之役,亲射楚王而败楚师,以定晋国而无后,其子孙不可不崇也。’此段文字详细描述了吕宣子的事迹,邲之役和鄢之役均为古代战争中的著名战役,吕宣子在此两役中均表现出色,因此被提拔。古文化中,重视功绩与忠诚,此处通过吕宣子的例子,体现了这一价值观。

使彘恭子将新军,曰:‘武子之季、文子之母弟也。武子宣法以定晋国,至于今是用。文子勤身以定诸侯,至于今是赖。夫二子之德,其可忘乎!’”彘恭子被提拔的原因在于其家族的德行与贡献,此段文字强调了家族传承与德行的重要性,体现了古文化中重视家族与德行的传统。

故以彘季屏其宗。使令狐文子佐之,曰:‘昔克潞之役,秦来图败晋功,魏颗以其身却退秦师于辅氏,亲止杜回,其勋铭于景钟。至于今不育,其子不可不兴也。’”此段文字通过令狐文子的例子,再次强调了功绩与忠诚的价值,同时也体现了对先贤的尊敬和对后代的培养。

君知士贞子之帅志博闻而宣惠于教也,使为太傅。知右行辛之能以数宣物定功也,使为元司空。知栾纠之能御以和于政也,使为戎御。知荀宾之有力而不暴也,使为戎右。”此段文字展示了君主的用人之道,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才能进行任命,体现了古文化中注重人才选拔与任用的原则。

栾伯请公族大夫,公曰:‘荀家惇惠,荀会文敏,黡也果敢,无忌镇静,使兹四人者为之。’夫膏粱之性难正也,故使惇惠者教之,使文敏者导之,使果敢者谂之,使镇静者修之。惇惠者教之,则遍而不倦;文敏者导之,则婉而入;果敢者谂之,则过不隐;镇静者修之,则壹。’此段文字通过荀家四人的例子,说明了如何根据人的性格特点进行教育和管理,体现了古文化中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公知祁奚之果而不淫也,使为元尉。知羊舌职之聪敏肃给也,使佐之。知魏绛之勇而不乱也,使为元司马。知张老之智而不诈也,使为元候。知铎遏寇之恭敬而信强也,使为舆尉。知籍偃之惇帅旧职而恭给也,使为舆司马。知程郑端而不淫,且好谏而不隐也,使为赞仆。”此段文字进一步展示了君主对人才的识别与重用,通过不同的职位安排,使每个人都能发挥其长处,体现了古文化中注重人才配置与职务分工的思想。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悼公即位》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657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