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悼公使韩穆子掌公族大夫

作者: 《国语》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期的学者和历史学家。该书的成书时间不一,后世学者认为它可能是由多位作者根据口述历史整理而成。其内容来源于各个诸侯国的历史叙述,涉及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

年代: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

内容简要:《国语》是一部史学与政治理论的经典,内容以各个国家的历史为主,重点记载了春秋时期不同诸侯国的政治、军事与外交事件。全书共分为十二篇,分别讲述了不同国家的历史。通过对当时各国风土人情、国家治理、民生百态的详细记录,展现了春秋时期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秩序。《国语》是了解春秋时期历史与文化的宝贵资料,同时它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伦理与社会制度的重要文献。书中的许多政治智慧和治国理论对后代儒家学者及政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悼公使韩穆子掌公族大夫-原文

韩献子老,使公族穆子受事于朝。

辞曰:‘厉公之乱,无忌备公族,不能死。’

臣闻之曰:‘无功庸者,不敢居高位。’

今无忌,智不能匡君,使至于难,仁不能救,勇不能死,敢辱君朝以乔韩宗,请退也。

固辞不立。

悼公闻之,曰:‘难虽不能死君而能让,不可不赏也。’

使掌公族大夫。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悼公使韩穆子掌公族大夫-译文

韩献子年纪大了,就让公族中的穆子去朝廷接受职务。穆子推辞说:‘在厉公叛乱的时候,我无忌没有做好公族的本分,没有为国家而死。我听说这样的话:‘没有功绩和德行的人,不敢占据高位。’现在我没有智慧来辅佐君主,让他陷入困境,没有仁慈来挽救,没有勇气去死,怎么敢让君主和韩家的宗族蒙羞,请让我退下吧。’他坚决推辞,没有被任命。悼公听说了这件事,说:‘虽然不能为君主而死,但是能够辞去职务,这也是值得奖励的。’于是让穆子担任了公族大夫的职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悼公使韩穆子掌公族大夫-注解

韩献子:韩献子,指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韩献,是一位有德行和智慧的官员。

老:在这里指的是年纪大了,年迈。

使:指派遣或命令。

公族:古代指诸侯王的宗族成员,即王族。

穆子:穆子是韩献子的儿子,此处指韩献子的儿子穆子。

受事于朝:指接受朝廷的职务或任务。

辞:指辞谢,拒绝。

厉公之乱:指春秋时期晋厉公时期的内乱。

无忌:指韩献子自己,无忌是韩献子的字。

备:准备,指准备好的意思。

死:指为君主或国家而死,即殉职。

臣:古代自称的一种谦词,相当于现代的“我”或“自己”。

闻之曰:听别人说。

无功庸者:没有功绩和德行的人。

不敢居高位:不敢担任高官显职。

智:智慧,这里指政治智慧。

匡君:辅佐君主,使君主能够正确决策。

难:灾难,这里指国家或君主面临的危机。

仁:仁爱,指有爱心和同情心。

救:救助,这里指挽救危机。

辱:使受辱,这里指给君主和家族带来耻辱。

乔:使……受辱,羞辱。

韩宗:韩氏家族。

退:辞去职务,退位。

固辞不立:坚决辞去,不肯接受职务。

悼公:指晋悼公,晋国的一位君主。

赏:奖赏,这里指给予荣誉或职位。

使掌公族大夫:任命他担任掌管公族的大夫。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悼公使韩穆子掌公族大夫-评注

韩献子老,使公族穆子受事于朝。

此句开篇点明故事背景,韩献子年事已高,将公族穆子派往朝廷任职。‘使’字表明了韩献子的权威和地位,同时也暗示了穆子可能面临的挑战和责任。

辞曰:‘厉公之乱,无忌备公族,不能死。’

穆子辞谢,提及厉公之乱,表明自己因未能准备充分而未能殉难。‘无忌’一词既表达了穆子对自己的谦逊,也透露出他对公族责任的认知。

‘臣闻之曰:‘无功庸者,不敢居高位。’今无忌,智不能匡君,使至于难,仁不能救,勇不能死,敢辱君朝以乔韩宗,请退也。’

穆子引用古语,强调无功庸者不应居高位,接着自陈己过,表示自己智、仁、勇皆不足,无法胜任公族之位,请求退位以保韩宗名誉。此处穆子的自我反省和谦逊态度,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家族荣誉的重视。

固辞不立。

‘固辞’二字表明穆子坚决辞退的态度,‘不立’则说明他的请求得到了尊重,未被朝廷采纳。

悼公闻之,曰:‘难虽不能死君而能让,不可不赏也。’

悼公听闻穆子之辞,认为他虽未能以死殉君,但能主动退让,实属难得,故决定给予赏赐。‘难’字在此处既有‘困难’之意,也暗含了对穆子退让行为的肯定。

使掌公族大夫。

悼公最终决定让穆子掌管公族大夫,这不仅是对穆子个人品质的认可,也是对韩宗家族的尊重。此句结尾,既是对穆子个人命运的转折,也是对传统美德的一次彰显。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晋语-悼公使韩穆子掌公族大夫》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657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