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周语-穆仲论鲁侯孝

作者: 《国语》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期的学者和历史学家。该书的成书时间不一,后世学者认为它可能是由多位作者根据口述历史整理而成。其内容来源于各个诸侯国的历史叙述,涉及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

年代: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

内容简要:《国语》是一部史学与政治理论的经典,内容以各个国家的历史为主,重点记载了春秋时期不同诸侯国的政治、军事与外交事件。全书共分为十二篇,分别讲述了不同国家的历史。通过对当时各国风土人情、国家治理、民生百态的详细记录,展现了春秋时期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秩序。《国语》是了解春秋时期历史与文化的宝贵资料,同时它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伦理与社会制度的重要文献。书中的许多政治智慧和治国理论对后代儒家学者及政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周语-穆仲论鲁侯孝-原文

三十二年春,

宣王伐鲁,

立孝公,

诸侯从是而不睦。

宣王欲得国子之能导训诸侯者,

樊穆仲曰:‘鲁侯孝。’

王曰:‘何以知之?’

对曰:‘肃恭明神而敬事耈老,

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故实,

不干所问,

不犯所咨。’

王曰:‘然则能训治其民矣。’

乃命鲁孝公于夷宫。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周语-穆仲论鲁侯孝-译文

三十二年的春天,周宣王攻打鲁国,立了鲁孝公为王,从这以后诸侯之间就不和睦了。

宣王想要找到一个能够教导训练诸侯的国子,樊穆仲说:‘鲁国的国君很孝顺。’

宣王问:‘你怎么知道他孝顺呢?’樊穆仲回答说:‘他对待神明严肃恭敬,对待老人尊敬有加,处理政务和执行刑罚时,一定会先咨询古代的遗训和过去的经验,不会违背所咨询的内容,也不会触犯所咨询的原则。’

宣王说:‘既然如此,那他应该能够治理好自己的百姓了。’于是宣王命令鲁孝公到夷宫任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周语-穆仲论鲁侯孝-注解

宣王:指西周时期的周宣王,他是周朝的一位君主,以中兴周室而著称。

鲁:指鲁国,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天的山东省东部。

孝公:指鲁国的君主,具体是哪位孝公,文中没有明确指出。

诸侯:指古代中国分封制度下的各个封国的君主。

不睦:指关系不和谐,不和。

国子:古代指贵族子弟或优秀人才,这里可能指能够教导诸侯的人才。

导训:教导和引导。

樊穆仲:樊穆仲是周宣王时期的一位大臣,以贤能著称。

肃恭明神:肃敬恭顺,敬畏神明。

敬事耈老:尊敬年长的人。

赋事行刑:分配任务和执行刑罚。

遗训:先人的教诲或遗留下来的训诫。

故实:旧事,过去的事实或经验。

干所问:干预或干涉所询问的事情。

犯所咨:违背或触犯所咨询的旧事。

夷宫:古代宫殿的名称,这里可能是指宣王命令鲁孝公居住或办公的地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周语-穆仲论鲁侯孝-评注

三十二年春,宣王伐鲁,立孝公,诸侯从是而不睦。

此句开篇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背景。‘三十二年春’表明了时间,暗示了故事的延续性,可能是在某个历史时期的一个节点。‘宣王伐鲁’和‘立孝公’则揭示了事件的性质,宣王伐鲁可能是因为对鲁国的政治、军事或文化上的不满,而立孝公则是宣王试图通过政治手段来控制鲁国,但这一行为却导致诸侯之间的不和,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权力斗争。

宣王欲得国子之能导训诸侯者,樊穆仲曰:‘鲁侯孝。’

此句中,‘宣王欲得国子之能导训诸侯者’表明了宣王的政治意图,即寻找一个能够教导和引导诸侯的人才。‘樊穆仲’是宣王身边的一位顾问,他的建议反映了当时对‘孝’这一传统美德的重视。‘鲁侯孝’则是对鲁孝公个人品质的肯定,‘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美德,代表了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同时也象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

王曰:‘何以知之?’对曰:‘肃恭明神而敬事耈老,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故实,不干所问,不犯所咨。’

这一段对话展现了樊穆仲对鲁孝公的评价和认识。‘肃恭明神而敬事耈老’描述了鲁孝公的虔诚和尊敬,‘肃恭’表示他的态度严肃恭敬,‘明神’则可能指的是对神灵的虔诚信仰,‘敬事耈老’则是对年长者的尊敬和敬爱。‘赋事行刑必问于遗训而咨于故实’表明鲁孝公在处理政务时遵循先祖的遗训和历史的经验,这种做法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古为今用’和‘经世致用’的理念。‘不干所问,不犯所咨’则是对鲁孝公严谨治政态度的肯定,说明他在决策时谨慎而有原则。

王曰:‘然则能训治其民矣。’乃命鲁孝公于夷宫。

宣王对樊穆仲的回答表示认同,认为鲁孝公具备治理国家的才能。‘然则能训治其民矣’中的‘训治’意味着教导和治理,宣王认为鲁孝公能够以德治国,使民众得到良好的教育和治理。‘乃命鲁孝公于夷宫’则表明宣王决定将鲁孝公安置在夷宫,可能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他的才能,也可能是为了加强对鲁国的控制。这一句也暗示了宣王对鲁孝公的信任和期望,以及对鲁国未来政治走向的考量。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周语-穆仲论鲁侯孝》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649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