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国语》的作者一般认为是春秋时期的学者和历史学家。该书的成书时间不一,后世学者认为它可能是由多位作者根据口述历史整理而成。其内容来源于各个诸侯国的历史叙述,涉及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
年代: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
内容简要:《国语》是一部史学与政治理论的经典,内容以各个国家的历史为主,重点记载了春秋时期不同诸侯国的政治、军事与外交事件。全书共分为十二篇,分别讲述了不同国家的历史。通过对当时各国风土人情、国家治理、民生百态的详细记录,展现了春秋时期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秩序。《国语》是了解春秋时期历史与文化的宝贵资料,同时它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伦理与社会制度的重要文献。书中的许多政治智慧和治国理论对后代儒家学者及政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周语-晋羊舌肸聘周论单靖公敬俭让咨-原文
晋羊舌肸聘于周,发币于大夫及单靖公。
靖公享之,俭而敬;宾礼赠饯,视其上而从之;燕无私,送不过郊;语说《昊天有成命》。
单之老送叔向,叔向告之曰:‘异哉!吾闻之曰:‘一姓不再兴。’今周其兴乎!其有单子也。
昔史佚有言曰:‘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单子之贶我,礼也,皆有焉。
夫宫室不崇,器无彤镂,俭也;身耸除洁,外内齐给,敬也;宴好享赐,不逾其上,让也;宾之礼事,放上而动,咨也。
如是而加之以无私,重之以不淆,能避怨矣。
居俭动敬,德让事咨,而能避怨,以为卿佐,其有不兴乎!
‘且其语说《昊天有成命》,《颂》之盛德也。
其诗曰:‘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於,缉熙!亶厥心肆其靖之。’是道成王之德也。
成王能明文昭,能定武烈者也。
夫道成命者而称昊天,翼其上也。
二后受之,让于德也。
成王不敢康,敬百姓也。
夙夜,恭也。
基,始也。
命,信也。
宥,宽也。
密,宁也。
缉,明也。
熙,广也。
亶,厚也。
肆,固也。
靖,和也。
其始也,翼上德让,而敬百姓;其中也,恭俭信宽。帅归于宁;其终也,广厚其心,以固和之。
始于德让,中于信宽,终于固和,故曰成。
单子俭敬让咨,以应成德。
单若不兴,子孙必蕃,后世不忘。
‘《诗》曰:‘其类维何?室家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
类也者,不忝前哲之谓也。
壶也者,广裕民人之谓也。
万年也者,令闻不忘之谓也。
胤也者,子孙蕃育之谓也。
单子朝夕不忘成王之德,可谓不忝前哲矣。
膺保明德,以佐王室,可谓广裕民人矣。
若能类善物,以混厚民人者,必有章誉蕃育之祚,则单子必当之矣。
单若有阙,必兹君之子孙实续之,不出于他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周语-晋羊舌肸聘周论单靖公敬俭让咨-译文
晋国的羊舌肸到周国访问,给大夫们和单靖公送去了礼物。
单靖公接待他时,既节俭又恭敬;在宾客的礼节中赠送礼物,根据对方的身份来决定礼物的厚薄;宴会没有私心,送行时没有越过郊外;谈话中提到了《昊天有成命》这首诗。
单国的老臣送别叔向,叔向对他说:‘真是奇怪啊!我听说‘一个姓氏不会两次复兴’。现在周国难道要复兴了吗?或许是因为有单氏的存在。以前史佚曾经说过:‘行动没有比恭敬更重要的,居处没有比节俭更重要的,品德没有比谦让更重要的,事情没有比咨询更重要的。’单靖公赠送我的礼物,既符合礼节,又都体现了这些美德。
房屋不建得过高,器物上没有彩绘和雕刻,这是节俭;身体挺拔,内外整洁,这是恭敬;宴会和赏赐不超过他的身份,这是谦让;对待宾客的礼节,根据对方的身份来行动,这是咨询。再加上他没有私心,不混淆是非,能够避免怨恨。居处节俭,行动恭敬,品德谦让,做事咨询,能够避免怨恨,作为卿相的辅佐,难道不会复兴吗?
而且他谈话中提到了《昊天有成命》,这是《颂》中赞美盛德的诗篇。诗中说:‘昊天有成命,两位先王接受了它,成王不敢安于享乐。早晚建立大业,宽宏大量,和气而光明,真诚地实行他的和平之道。’这是在赞美成王的品德。成王能够光大文王的光辉,能够安定武王的功业。称道成王接受天命为‘昊天’,是尊敬他的上位。两位先王接受天命,是谦让于德。成王不敢安于享乐,是因为敬畏百姓。‘早晚’是恭敬的意思。‘基’是开始的意思。‘命’是信守的意思。‘宥’是宽厚的意思。‘密’是安宁的意思。‘缉’是明亮的意思。‘熙’是宽广的意思。‘亶’是厚重的意思。‘肆’是坚定的意思。‘靖’是和平的意思。在开始时,他尊敬上位,谦让于德,敬畏百姓;在中间,他恭敬、节俭、诚信、宽厚,引导人们回归安宁;在最后,他宽广厚重的心,坚定地保持和平。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德行谦让,诚信宽厚,最终达到坚定和平,所以说是‘成’。单靖公节俭、恭敬、谦让、咨询,来符合成王的德行。如果单靖公不能复兴,他的子孙必定繁荣,后世也不会忘记他。
《诗经》中说:‘那是什么东西呢?是室家的酒器。君子万年,永远赐予后代。’‘类’是指不辱没前人的智慧。‘壶’是指广泛地富裕人民。‘万年’是指美好的名声永远不会被忘记。‘胤’是指子孙繁衍。单靖公日夜不忘成王的德行,可以说是没有辱没前人的智慧。他承受着明德,来辅佐王室,可以说是广泛地富裕了人民。如果他能够像善物一样,使人民得到混厚的恩惠,那么必定会有显赫的声誉和繁衍的后代,这样单靖公就必定会得到这些。如果单靖公有所缺失,必然是这位君主的子孙继续他的事业,而不会是其他人的。
《诗经》中说:‘那是什么东西呢?是室家的酒器。君子万年,永远赐予后代。’‘类’是指不辱没前人的智慧。‘壶’是指广泛地富裕人民。‘万年’是指美好的名声永远不会被忘记。‘胤’是指子孙繁衍。单靖公日夜不忘成王的德行,可以说是没有辱没前人的智慧。他承受着明德,来辅佐王室,可以说是广泛地富裕了人民。如果他能够像善物一样,使人民得到混厚的恩惠,那么必定会有显赫的声誉和繁衍的后代,这样单靖公就必定会得到这些。如果单靖公有所缺失,必然是这位君主的子孙继续他的事业,而不会是其他人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周语-晋羊舌肸聘周论单靖公敬俭让咨-注解
晋羊舌肸:晋国的大夫,羊舌肸是其姓氏。
周:古代中国的一个朝代,周朝,这里指的是周朝的朝廷。
发币:分发货币,这里指的是赠送礼物。
大夫:古代中国官职,位次诸侯之下,掌管一国的行政事务。
单靖公:单姓,靖公是封号,指的是单姓的某位公爵。
享之:款待,招待。
俭而敬:节俭而又恭敬。
宾礼赠饯:以宾客之礼相赠,饯行。
视其上而从之:根据对方的身份地位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燕无私:宴会中没有私心。
送不过郊:送别时不超过郊外。
语说《昊天有成命》:谈论《昊天有成命》这首诗。
单之老:单姓的老人,指的是单靖公的先辈。
叔向:晋国的大夫,羊舌肸的儿子。
一姓不再兴:一个姓氏不会连续兴旺。
史佚:古代的贤人,有言为证。
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行动最好是恭敬,居住最好是节俭,品德最好是谦让,处事最好是咨询。
宫室不崇,器无彤镂:宫室不建得过高大,器物上没有红色的雕刻。
身耸除洁,外内齐给:身体挺拔,内外整洁,内外供应均衡。
宴好享赐,不逾其上:宴会中的赐予不超过自己的身份。
放上而动,咨也:根据对方的身份地位来行动,这是咨询的意思。
宾之礼事,放上而动:对待宾客的礼节事务,也是根据对方的身份地位来行动。
道成命者而称昊天,翼其上也:称颂成命之道的人,是仰慕上天的。
二后受之,让于德也:两位君主接受天命,是在谦让于德。
成王不敢康,敬百姓也:成王不敢安于享乐,是因为敬爱百姓。
夙夜基命宥密,於,缉熙!亶厥心肆其靖之:从早到晚建立天命,宽宏大量,光明照耀,真诚地保持其和平。
缉,明也:缉是光明、清晰的意思。
熙,广也:熙是广大、辉煌的意思。
亶,厚也:亶是厚重的意思。
肆,固也:肆是坚固的意思。
靖,和也:靖是和平的意思。
《昊天有成命》:《诗经》中的一篇,歌颂成王的德行。
《颂》之盛德也:《颂》是《诗经》中的一种体裁,这里指的是《颂》中所体现的盛大德行。
二后:指的是周文王和周武王。
成王:周成王,周文王的儿子,周朝的第五位君主。
《诗》曰:‘其类维何?室家之壶。’:《诗经》中的诗句,‘其类维何?室家之壶。’的意思是,它的类别是什么?是室家的壶。
万年:长寿,这里指长时间的福祉。
锡祚胤:赐予福禄和后代。
不忝前哲:不辱没前贤。
广裕民人:使民众富裕。
令闻不忘:美好的名声不会被人遗忘。
子孙蕃育:子孙繁衍昌盛。
膺保明德:承担并保持光明正大的德行。
章誉蕃育之祚:显赫的声誉和繁衍昌盛的后代。
兹君之子孙实续之:这个君主的子孙将真正继承下去。
不出于他:不会从其他地方来继承。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国语-周语-晋羊舌肸聘周论单靖公敬俭让咨-评注
晋羊舌肸聘于周,发币于大夫及单靖公。靖公享之,俭而敬;宾礼赠饯,视其上而从之;燕无私,送不过郊;语说《昊天有成命》。
此段古文描述了晋国羊舌肸出使周朝,向周大夫和单靖公赠送礼物。单靖公在接待羊舌肸时,既节俭又恭敬,遵循宾礼赠饯,不逾越礼制,且宴请无私,送行不超过郊外。他还引用了《昊天有成命》这首诗,体现了单靖公的谦逊和敬德之心。
单之老送叔向,叔向告之曰:‘异哉!吾闻之曰:‘一姓不再兴。’今周其兴乎!其有单子也。
叔向对单靖公的送行表示赞赏,并认为周朝可能会复兴,这归功于单靖公。叔向引用了古语‘一姓不再兴’,暗示单靖公的家族有望再次兴盛。
昔史佚有言曰:‘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单子之贶我,礼也,皆有焉。
叔向引用了史佚的名言,强调了行动要敬慎,居住要节俭,品德要谦让,处理事务要咨询。他认为单靖公的赠礼体现了这些美德。
夫宫室不崇,器无彤镂,俭也;身耸除洁,外内齐给,敬也;宴好享赐,不逾其上,让也;宾之礼事,放上而动,咨也。
叔向进一步分析了单靖公的美德,指出他的宫室不奢华,器物不雕琢,体现了节俭;个人生活整洁,内外一致,展现了敬慎;宴请他人时,不超越自己的地位,体现了谦让;在处理宾客礼仪时,根据宾客的等级来行动,显示了咨询和谨慎。
如是而加之以无私,重之以不淆,能避怨矣。
叔向认为,单靖公的这些美德加上无私和不混淆,能够避免怨恨,这是他能够成为卿佐的原因。
居俭动敬,德让事咨,而能避怨,以为卿佐,其有不兴乎!
叔向总结说,如果单靖公能够保持节俭、敬慎、谦让和咨询的美德,成为国家的卿佐,那么周朝的复兴就指日可待。
‘且其语说《昊天有成命》,《颂》之盛德也。
叔向提到单靖公引用的《昊天有成命》这首诗,认为它颂扬了成王的盛德,体现了成王能够明文昭、定武烈,同时尊重上天,谦让于德,敬爱百姓。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於,缉熙!亶厥心肆其靖之。’是道成王之德也。
叔向进一步解释了这首诗的内容,认为它描述了成王如何通过敬慎、信守诺言、宽容和宁和来治理国家。
‘成王能明文昭,能定武烈者也。夫道成命者而称昊天,翼其上也。二后受之,让于德也。成王不敢康,敬百姓也。
叔向认为,成王能够明文昭、定武烈,这是他能够称昊天、翼其上的原因。他谦让于德,不敢安逸,体现了对百姓的敬爱。
‘夙夜,恭也。基,始也。命,信也。宥,宽也。密,宁也。缉,明也。熙,广也。亶,厚也。肆,固也。靖,和也。
叔向对诗中的词语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如“夙夜”表示恭谨,“基”表示起始,“命”表示信任,“宥”表示宽容,“密”表示宁和,“缉”表示明亮,“熙”表示广大,“亶”表示厚道,“肆”表示坚定,“靖”表示和顺。
‘其始也,翼上德让,而敬百姓;其中也,恭俭信宽。帅归于宁;其终也,广厚其心,以固和之。
叔向总结说,成王在治理国家时,从开始到结束,都体现了翼上德让、敬爱百姓、恭俭信宽、宁和广厚、坚定和顺等美德。
‘始于德让,中于信宽,终于固和,故曰成。单子俭敬让咨,以应成德。
叔向认为,单靖公的节俭、敬慎、谦让和咨询的美德与成王的德行相呼应,体现了成王的德行。
‘单若不兴,子孙必蕃,后世不忘。
叔向认为,如果单靖公不能使国家兴盛,他的子孙必将繁衍,后世也会永远记住他。
‘《诗》曰:‘其类维何?室家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类也者,不忝前哲之谓也。
叔向引用了《诗经》中的诗句,认为“类”指的是不辱没前人的智慧,“壶”指的是广泛地养育人民,“万年”指的是美好的名声永存,“胤”指的是子孙繁衍。
‘壶也者,广裕民人之谓也。万年也者,令闻不忘之谓也。胤也者,子孙蕃育之谓也。
叔向进一步解释了这些词语的含义,认为“壶”指的是广泛地养育人民,“万年”指的是美好的名声永存,“胤”指的是子孙繁衍。
‘单子朝夕不忘成王之德,可谓不忝前哲矣。膺保明德,以佐王室,可谓广裕民人矣。
叔向认为,单靖公时刻不忘成王的德行,这表明他不辱没前人的智慧。他秉承明德,辅佐王室,这表明他广泛地养育了人民。
‘若能类善物,以混厚民人者,必有章誉蕃育之祚,则单子必当之矣,单若有阙,必兹君之子孙实续之,不出于他矣。’
叔向总结说,如果单靖公能够像善物一样,广泛地养育人民,那么他必将得到章誉和繁衍的福祉。如果单靖公有所不足,他的子孙必将继承他的事业,不会出自他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