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襄公-襄公十八年

作者: 相传为左丘明,鲁国史官,与孔子同时代或稍晚。

年代: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

内容简要: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为纲,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襄公-襄公十八年-原文

【经】

十有八年春,白狄来。

夏,晋人执卫行人石买。

秋,齐师伐我北鄙。

冬十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同围齐。

曹伯负刍卒于师。

楚公子午帅师伐郑。

【传】

十八年春,白狄始来。

夏,晋人执卫行人石买于长子,执孙蒯于纯留,为曹故也。

秋,齐侯伐我北鄙。中行献子将伐齐,梦与厉公讼,弗胜;公以戈击之,首队于前,跪而戴之,奉之以走,见梗阳之巫皋。他日见诸道,与之言,同。巫曰:“今兹主必死,若有事于东方,则可以逞。”献子许诺。

晋侯伐齐,将济河。献子以朱丝系玉二瑴而祷曰:“齐环怙恃其险,负其众庶,弃好背盟,陵虐神主。曾臣彪将率诸侯以讨焉,其官臣偃实先后之。苟捷有功,无作神羞,官臣偃无敢复济。唯尔有神裁之!”沈玉而济。

冬十月,会于鲁济,寻湨梁之言,同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夙沙卫曰:“不能战,莫如守险。”弗听。诸侯之士门焉,齐人多死。范宣子告析文子曰:“吾知子,敢匿情乎?鲁人、莒人皆请以车千乘自其乡入,既许之矣。若入,君必失国。子盍图之?”子家以告公,公恐。晏婴闻之曰:“君固无勇,而又闻是,弗能久矣。”齐侯登巫山以望晋师。晋人使司马斥山泽之险,虽所不至,必旆而疏陈之。使乘车者左实右伪,以旆先,舆曳柴而从之。齐侯见之,畏其众也,乃脱归。

丙寅晦,齐师夜遁。师旷告晋侯曰:“鸟乌之声乐,齐师其遁?”刑伯告中行伯曰:“有班马之声,齐师其遁?”叔向告晋侯曰:“城上有乌,齐师其遁?”十一月丁卯朔,入平阴,遂从齐师。夙沙卫连大车以塞隧而殿。殖绰、郭最曰:“子殿国师,齐之辱也。子姑先乎!”乃代之殿。卫杀马于隘以塞道。晋州绰及之,射殖绰中肩,两矢夹脰,曰:“止,将为三军获。不止,将取其衷。”顾曰:“为私誓。”州绰曰:“有如日!”乃弛弓而自后缚之。其右具丙亦舍兵而缚郭最。皆衿甲面缚,坐于中军之鼓下。

晋人欲逐归者,鲁、卫请攻险。己卯,荀偃、士匄以中军克京兹。乙酉,魏绛、栾盈以下军克邿。赵武、韩起以上军围卢,弗克。十二月戊戌,及秦周伐雍门之萩。范鞅门于雍门,其御追喜以戈杀犬于门中。孟庄子斩其橁以为公琴。己亥,焚雍门及西郭、南郭。刘难、士弱率诸侯之师焚申池之竹木。壬寅,焚东郭、北郭。范鞅门于扬门。州绰门于东闾,左骖迫还于门中,以枚数阖。

齐侯驾,将走邮棠。大子与郭荣扣马,曰:“师速而疾,略也。将退矣,君何惧焉!且社稷之主,不可以轻,轻则失众。君必待之。”将犯之,大子抽剑断鞅,乃止。甲辰,东侵及潍,南及沂。

郑子孔欲去诸大夫,将叛晋而起楚师以去之。使告子庚,子庚弗许。楚子闻之,使杨豚尹宜告子庚曰:“国人谓不穀主社稷,而不出师,死不从礼。不穀即位,于今五年,师徒不出,人其以不穀为自逸,而忘先君之业矣。大夫图之!其若之何?”子庚叹曰:“君王其谓午怀安乎!吾以利社稷也。”见使者,稽首而对曰:“诸侯方睦于晋,臣请尝之。若可,君而继之。不可,收师而退,可以无害,君亦无辱。”子庚帅师治兵于汾。于是子、伯有、子张从郑伯伐齐。子孔、子展、子西守。二子知子孔之谋,完守入保。子孔不敢会楚师。

楚师伐郑,次于鱼陵。右师城上棘,遂涉颍,次于旃然。子冯、公子格率锐师侵费滑、胥靡、献于、雍梁,右回梅山,侵郑东北,至于虫牢而反。子庚门于纯门,信于城下而还。涉于鱼齿之下,甚雨及之,楚师多冻,役徒几尽。

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董叔曰:“天道多在西北,南师不时,必无功。”叔向曰:“在其君之德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襄公-襄公十八年-译文

【经】

十八年春天,白狄来朝。

夏天,晋国抓住了卫国的使者石买。

秋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国的北部边境。

冬天十月,我国国君与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会面,共同围攻齐国。

曹伯负刍在军中去世。

楚国的公子午率领军队攻打郑国。

【传】

十八年春天,白狄首次来朝。

夏天,晋国在长子抓住了卫国的使者石买,在纯留抓住了孙蒯,这是为了曹国的缘故。

秋天,齐侯攻打我国的北部边境。中行献子准备攻打齐国,梦见与厉公争讼,未能胜诉;厉公用戈击打他,他的头掉在面前,他跪下来戴回头,捧着它跑走,见到了梗阳的巫皋。后来在路上见到巫皋,与他交谈,巫皋说:“今年主人必定会死,如果在东方有事,就可以成功。”献子答应了。

晋侯攻打齐国,准备渡过黄河。献子用红丝系着两块玉祈祷说:“齐环依仗其险要,背弃其民众,抛弃友好,背弃盟约,欺凌神主。曾臣彪将率领诸侯讨伐他,其官臣偃实际先后之。如果成功有功,不使神明蒙羞,官臣偃不敢再渡河。只有你们神明裁决!”将玉沉入河中渡河。

冬天十月,诸侯在鲁济会面,寻找湨梁的盟约,共同攻打齐国。齐侯在平阴防御,挖壕沟在防门防守,广里。夙沙卫说:“不能战斗,不如守住险要。”齐侯不听。诸侯的士兵攻打城门,齐国人死了很多。范宣子告诉析文子说:“我了解你,敢隐瞒实情吗?鲁人、莒人都请求用一千辆战车从他们的乡里进入,已经答应了。如果进入,国君必定失去国家。你何不图谋?”子家告诉了国君,国君害怕。晏婴听说后说:“国君本来没有勇气,又听到这些,不能长久了。”齐侯登上巫山观望晋军。晋人派司马斥候山泽的险要,即使没有到的地方,也必定插上旗帜稀疏地陈列。让乘车的人左边实右边虚,以旗帜为先导,车后拖着柴草跟随。齐侯见到后,害怕他们的众多,于是脱身返回。

丙寅日,齐军在夜间撤退。师旷告诉晋侯说:“鸟乌的声音欢乐,齐军是否撤退了?”刑伯告诉中行伯说:“有班马的声音,齐军是否撤退了?”叔向告诉晋侯说:“城上有乌鸦,齐军是否撤退了?”十一月丁卯日,进入平阴,于是跟随齐军。夙沙卫用大车连接堵塞隧道殿后。殖绰、郭最说:“你殿后国家军队,是齐国的耻辱。你何不先走!”于是代替他殿后。卫在隘口杀马堵塞道路。晋州绰追上他,射中殖绰的肩膀,两箭夹住脖子,说:“停下,将被三军俘虏。不停下,将取你的心。”回头说:“为私誓。”州绰说:“有如日!”于是放松弓从后面绑住他。他的右具丙也放下武器绑住郭最。都穿着铠甲面朝前绑住,坐在中军的鼓下。

晋人想追击撤退的人,鲁、卫请求攻打险要。己卯日,荀偃、士匄率领中军攻克京兹。乙酉日,魏绛、栾盈率领下军攻克邿。赵武、韩起率领上军围攻卢,未能攻克。十二月戊戌日,与秦周攻打雍门的萩。范鞅在雍门,他的御者追喜用戈在门中杀狗。孟庄子砍下橁木做公琴。己亥日,焚烧雍门及西郭、南郭。刘难、士弱率领诸侯的军队焚烧申池的竹木。壬寅日,焚烧东郭、北郭。范鞅在扬门。州绰在东闾,左骖被迫回到门中,用枚数门。

齐侯驾车,准备逃往邮棠。太子与郭荣扣住马说:“军队快速而猛烈,是策略。将要撤退了,国君何必害怕!而且社稷之主,不能轻率,轻率则失去民众。国君必须等待。”准备冒犯,太子抽剑砍断马鞅,才停止。甲辰日,向东侵略到潍,向南到沂。

郑国的子孔想除去大夫们,准备背叛晋国而起用楚军来除去他们。派人告诉子庚,子庚不同意。楚子听说后,派杨豚尹宜告诉子庚说:“国人说我不主持社稷,而不出兵,死也不从礼。我即位,至今五年,军队不出,人们认为我自逸,而忘记先君的事业了。大夫图谋!该怎么办?”子庚叹息说:“君王认为我怀安吗!我是为了社稷的利益。”见到使者,叩头回答说:“诸侯正与晋国和睦,我请求尝试。如果可以,君王继续。不可以,收兵撤退,可以无害,君王也无辱。”子庚率领军队在汾练兵。于是子、伯有、子张跟随郑伯攻打齐国。子孔、子展、子西守城。二子知道子孔的阴谋,完善防守进入保城。子孔不敢会合楚军。

楚军攻打郑国,驻扎在鱼陵。右师在上棘筑城,于是渡过颍水,驻扎在旃然。子冯、公子格率领精锐军队侵略费滑、胥靡、献于、雍梁,右转梅山,侵略郑国东北,到虫牢返回。子庚在纯门,在城下信誓旦旦而返回。渡过鱼齿之下,大雨降临,楚军多冻,役徒几乎全死。

晋人听说有楚军,师旷说:“不碍事。我多次唱北风,又唱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军必定无功。”董叔说:“天道多在西北,南军不合时,必定无功。”叔向说:“在于其君的德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襄公-襄公十八年-注解

白狄:古代中国北方的一个民族,属于狄族的一支,常与中原诸侯国发生冲突。

晋人执卫行人石买:晋国逮捕了卫国的使者石买,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外交关系。

齐师伐我北鄙:齐国军队进攻我国的北部边境,显示了诸侯国之间的频繁战争。

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鲁国国君与多个诸侯国的国君会盟,共同围攻齐国,体现了春秋时期的联盟政治。

曹伯负刍卒于师:曹国国君负刍在军队中去世,反映了战争对诸侯国君的影响。

楚公子午帅师伐郑:楚国公子午率领军队进攻郑国,显示了楚国在春秋时期的扩张野心。

中行献子将伐齐:中行献子准备进攻齐国,反映了晋国内部的权力斗争。

梗阳之巫皋:梗阳的巫师皋,古代巫术在军事决策中的重要角色。

朱丝系玉二瑴:用红色丝线系住的两块玉,古代祭祀和祈祷的仪式用品。

夙沙卫:齐国将领,提出了防守险要的建议。

范宣子:晋国的重要政治人物,参与了对齐国的战争。

晏婴: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以其智慧和忠诚著称。

师旷:晋国的乐师,以其音乐才能和对天象的解读闻名。

子庚:楚国的将领,负责指挥对郑国的进攻。

鱼陵:楚国军队驻扎的地点,位于郑国境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襄公-襄公十八年-评注

这段古文选自《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频繁的战争。文本通过详细描述各国之间的外交互动、军事行动和政治决策,展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政治格局和军事策略。

首先,文本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联盟与对抗。鲁国与多个诸侯国会盟,共同围攻齐国,显示了联盟政治在春秋时期的重要性。同时,楚国对郑国的进攻也体现了楚国在南方扩张的野心。

其次,文本揭示了古代军事决策中的巫术和占卜的影响。中行献子在准备进攻齐国时,梦到与厉公的诉讼,并通过巫师的解读来决定行动,这反映了古代军事决策中对神秘力量的依赖。

再次,文本展示了春秋时期诸侯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和政治智慧。晋国的范宣子与析文子的对话,以及齐国晏婴的评论,都体现了政治人物在复杂局势中的智慧和策略。

最后,文本通过详细的战争描写,展现了春秋时期战争的残酷和复杂性。从齐国的防守策略到晋国的进攻战术,再到楚国对郑国的进攻,文本生动地描绘了古代战争的场景和过程。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通过生动的叙述和详细的描写,展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特点,为我们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襄公-襄公十八年》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64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