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襄公-襄公十五年

作者: 相传为左丘明,鲁国史官,与孔子同时代或稍晚。

年代: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

内容简要: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为纲,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襄公-襄公十五年-原文

十有五年春,宋公使向戌来聘。

二月己亥,及向戌盟于刘。

刘夏逆王后于齐。

夏,齐侯伐我北鄙,围成。

公救成,至遇。

季孙宿、叔孙豹帅师城成郛。

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

邾人伐我南鄙。

冬十有一月癸亥,晋侯周卒。

十五年春,宋向戌来聘,且寻盟。见孟献子,尤其室,曰:“子有令闻,而美其室,非所望也!”对曰:“我在晋,吾兄为之,毁之重劳,且不敢间。”

官师从单靖公逆王后于齐。卿不行,非礼也。

楚公子午为令尹,公子罢戎为右尹,子冯为大司马,公子橐师为右司马,公子成为左司马,屈到为莫敖,公子追舒为箴尹,屈荡为连尹,养由基为宫廐尹,以靖国人。君子谓:“楚于是乎能官人。官人,国之急也。能官人,则民无觎心。《诗》云:‘嗟我怀人,寘彼周行。’能官人也。王及公、侯、伯、子、男、甸、采、卫、大夫,各居其列,所谓周行也。”

郑尉氏、司氏之乱,其馀盗在宋。郑人以子西、伯有、子产之故,纳赂于宋,以马四十乘与师茷、师慧。三月,公孙黑为质焉。司城子罕以堵女父、尉翩、司齐与之。良司臣而逸之,托诸季武子,武子寘诸卞。郑人醢之三人也。

师慧过宋朝,将私焉。其相曰:“朝也。”慧曰:“无人焉。”相曰:“朝也,何故无人?”慧曰:“必无人焉。若犹有人,岂其以千乘之相,易淫乐之矇?必无人焉故也。”子罕闻之,固请而归之。

夏,齐侯围成,贰于晋故也。于是乎城成郛。

秋,邾人伐我南鄙。使告于晋,晋将为会以讨邾、莒。晋侯有疾,乃止。冬,晋悼公卒,遂不克会。

郑公孙夏如晋奔丧,子送葬。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寘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十二月,郑人夺堵狗之妻,而归诸范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襄公-襄公十五年-译文

十五年春天,宋公派向戌来访问。

二月己亥日,与向戌在刘地结盟。

刘夏去齐国迎接王后。

夏天,齐侯攻打我国北部边境,包围了成地。

公去救援成地,到达遇地。

季孙宿、叔孙豹率领军队在成地筑城。

秋天八月丁巳日,发生日食。

邾国人攻打我国南部边境。

冬天十一月癸亥日,晋侯周去世。

十五年春天,宋国的向戌来访问,并且寻求结盟。他见到孟献子,特别称赞他的房子,说:“您有好名声,却美化您的房子,这不是我所期望的!”孟献子回答说:“我在晋国时,我哥哥为我建造的,拆毁它太费事,而且我不敢擅自改动。”

官师跟随单靖公去齐国迎接王后。卿没有去,这是不合礼的。

楚国的公子午担任令尹,公子罢戎担任右尹,子冯担任大司马,公子橐师担任右司马,公子成担任左司马,屈到担任莫敖,公子追舒担任箴尹,屈荡担任连尹,养由基担任宫廐尹,以此来安定国人。君子说:“楚国在这时能够任用官员。任用官员,是国家的重要事务。能够任用官员,那么百姓就不会有觊觎之心。《诗经》说:‘嗟我怀人,寘彼周行。’这是说能够任用官员。王及公、侯、伯、子、男、甸、采、卫、大夫,各自居于他们的位置,这就是所谓的周行。”

郑国的尉氏、司氏发生叛乱,其余的盗贼在宋国。郑国人因为子西、伯有、子产的缘故,向宋国行贿,用四十乘马和师茷、师慧。三月,公孙黑作为人质。司城子罕把堵女父、尉翩、司齐交给他们。良司臣逃跑了,托付给季武子,武子把他安置在卞地。郑国人把这三个人剁成肉酱。

师慧经过宋国朝廷,想要私下拜访。他的随从说:“这是朝廷。”师慧说:“没有人。”随从说:“这是朝廷,怎么会没有人?”师慧说:“一定没有人。如果还有人,怎么会用千乘之国的相国,去换取淫乐的矇昧?一定是没有人的缘故。”子罕听说了,坚决请求把他送回去。

夏天,齐侯包围成地,是因为对晋国有二心。于是筑城成郛。

秋天,邾国人攻打我国南部边境。派人告诉晋国,晋国准备开会讨伐邾国、莒国。晋侯生病了,于是停止。冬天,晋悼公去世,于是没有能够开会。

郑国的公孙夏去晋国奔丧,子送葬。

宋国有人得到一块玉,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拿给玉匠看,玉匠认为是宝物,所以敢献给您。”子罕说:“我把不贪心当作宝物,你把玉当作宝物,如果把玉给我,我们都失去了宝物。不如各自保留自己的宝物。”献玉的人叩头说:“小人怀揣玉璧,不能越乡。献上这块玉,请求死罪。”子罕把他安置在自己的乡里,让玉匠为他加工玉,使他富裕后让他回到原来的地方。

十二月,郑国人抢走了堵狗的妻子,把她归还给范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襄公-襄公十五年-注解

向戌:宋国的大夫,此次作为宋公的使者来鲁国进行聘问。

盟:古代诸侯国之间为了巩固关系、达成协议而举行的结盟仪式。

刘夏:鲁国的大夫,负责迎接王后。

齐侯:齐国的君主,此次出兵攻打鲁国的北部边境。

成:鲁国的一个城邑,被齐军围困。

季孙宿、叔孙豹:鲁国的两位大夫,负责修筑成城的城墙。

日有食之:指日食现象,古代认为是不祥之兆。

邾人:邾国的军队,此次攻打鲁国的南部边境。

晋侯周:晋国的君主,此次去世。

孟献子:鲁国的大夫,向戌拜访的对象。

官师:古代负责礼仪、教育的官员。

单靖公:鲁国的大夫,负责迎接王后。

楚公子午:楚国的公子,被任命为令尹(相当于宰相)。

令尹:楚国最高的行政官职。

右尹:楚国的官职,次于令尹。

大司马:楚国的高级军事官职。

莫敖:楚国的官职,负责军事事务。

箴尹:楚国的官职,负责谏言。

连尹:楚国的官职,负责军事指挥。

宫廐尹:楚国的官职,负责宫廷马厩的管理。

郑尉氏、司氏之乱:郑国的一场内乱,涉及尉氏和司氏两个家族。

子西、伯有、子产:郑国的三位大夫,此次因内乱而向宋国行贿。

公孙黑:郑国的大夫,此次作为人质被送往宋国。

司城子罕:宋国的大夫,负责处理郑国的内乱。

师慧:郑国的大夫,此次出使宋国。

子罕:宋国的大夫,以廉洁著称。

堵狗:郑国的大夫,此次其妻被郑人夺走。

范氏:郑国的一个大家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襄公-襄公十五年-评注

这段文字记载了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活动,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

首先,宋国向鲁国派遣使者向戌进行聘问,并举行盟誓,显示了宋国与鲁国之间的友好关系。然而,齐国的进攻和邾国的侵扰则揭示了鲁国面临的外部威胁。

其次,楚国在这一时期的政治安排显示了其内部治理的稳定性。楚国的公子们被任命为各种重要官职,体现了楚国在官员任命上的明智和公正。这种安排不仅巩固了楚国的内部统治,也为其对外扩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郑国的内乱和与宋国的交涉则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外部势力的干预。郑国通过贿赂宋国来平息内乱,显示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外交关系。

子罕的廉洁形象在这一段文字中得到了突出体现。他拒绝接受他人献上的宝玉,并以“不贪为宝”的理念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这一情节不仅展示了子罕的高尚品德,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廉洁官员的推崇。

最后,晋悼公的去世和晋国未能如期举行会盟,显示了晋国在这一时期的内部动荡和外部影响力的减弱。这一事件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通过记载各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活动,生动地描绘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内部治理的多样性。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为我们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襄公-襄公十五年》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64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