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相传为左丘明,鲁国史官,与孔子同时代或稍晚。
年代: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
内容简要: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为纲,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襄公-襄公十九年-原文
十有九年春,王正月,诸侯盟于祝柯。
晋人执邾子。
公至自伐齐。
取邾田,自漷水。
季孙宿如晋。葬曹成公。
夏,卫孙林父帅师伐齐。
秋七月辛卯,齐侯环卒。
晋士匄帅师侵齐至穀,闻齐侯卒,乃还。
八月丙辰,仲孙蔑卒。
齐杀其大夫高厚。
郑杀其大夫公子嘉。
冬,葬齐灵公。
城西郛。
叔孙豹会晋士匄于柯。
城武城。
十九年春,诸侯还自沂上,盟于督扬,曰:“大毋侵小。”
执邾悼公,以其伐我故。
遂次于泗上,疆我田。
取邾田自漷水,归之于我。
晋侯先归。
公享晋六卿于蒲圃,赐之三命之服。
军尉、司马、司空、舆尉、候奄,皆受一命之服。
贿荀偃束锦,加璧,乘马,先吴寿梦之鼎。
荀偃瘅疽,生疡于头。
济河,及著雍,病,目出。
大夫先归者皆反。
士匄请见,弗内。
请后,曰:“郑甥可。”
二月甲寅,卒,而视,不可含。
宣子盥而抚之曰:“事吴,敢不如事主!”
犹视。
栾怀子曰:“其为未卒事于齐故也乎?”
乃复抚之曰:“主苟终,所不嗣事于齐者,有如河!”
乃瞑,受含。
宣子出,曰:“吾浅之为丈夫也。”
晋栾鲂帅师从卫孙文子伐齐。
季武子如晋拜师,晋侯享之。
范宣子为政,赋《黍苗》。
季武子兴,再拜稽首曰:“小国之仰大国也,如百穀之仰膏雨焉!若常膏之,其天下辑睦,岂唯敝邑?”
赋《六月》。
季武子以所得于齐之兵,作林钟而铭鲁功焉。
臧武仲谓季孙曰:“非礼也。夫铭,天子令德,诸侯言时计功,大夫称伐。今称伐则下等也,计功则借人也,言时则妨民多矣,何以为铭?且夫大伐小,取其所得以作彝器,铭其功烈以示子孙,昭明德而惩无礼也。今将借人之力以救其死,若之何铭之?小国幸于大国,而昭所获焉以怒之,亡之道也。”
齐侯娶于鲁曰颜懿姬,无子。
其姪鬷声姬生光,以为大子。
诸子,仲子,戎子。
戎子嬖。
仲子生牙,属诸戎子。
戎子请以为大子。
许之。
仲子曰:“不可。废常不祥,间诸侯难。光之立也,列于诸侯矣。今无故而废之,是专黜诸侯,而以难犯不祥也。君必悔之。”
公曰:“在我而已。”
遂东大子光,使高厚傅牙,以为大子。
夙沙卫为少傅。
齐侯疾,崔杼微逆光。
疾病,而立之。
光杀戎子,尸诸朝,非礼也。
妇人无刑。虽有刑,不在朝市。
夏五月壬辰晦,齐灵公卒。
庄公即位,执公子牙于句渎之丘。
以夙沙卫易己,卫奔高唐以叛。
晋士匄侵齐及穀,闻丧而还,礼也。
于四月丁未,郑公孙虿卒,赴于晋大夫。
范宣子言于晋侯,以其善于伐秦也。
六月,晋侯请于王,王追赐之大路,使以行,礼也。
秋八月,齐崔杼杀高厚于洒蓝而兼其室。
书曰:“齐杀其大夫。”从君于昏也。
郑子孔之为政也专。
国人患之,乃讨西宫之难,与纯门之师。
子孔当罪,以其甲及子革、子良氏之甲守。
甲辰,子展、子西率国人伐之,杀子孔而分其室。
书曰:“郑杀其大夫。”专也。
子然、子孔,宋子之子也。
士子孔,圭妫之子也。
圭妫之班,亚宋子而相亲也。
二子孔亦相亲也。
僖之四年,子然卒。
简之元年,士子孔卒。
司徒孔实相子革、子良之室。
三室如一,故及于难。
子革、子良出奔楚,子革为右尹。
郑人使子展当国,子西听政,立子产为卿。
齐庆封围高唐,弗克。
冬十一月,齐侯围之,见卫在城上,号之,乃下。
问守备焉,以无备告。
揖之,乃登。
闻师将傅,食高唐人。
殖绰、工偻会夜缒纳师,醢卫于军。
城西郛,惧齐也。
齐及晋平,盟于大隧。
故穆叔会范宣子于柯。
穆叔见叔向,赋《载驰》之四章。
叔向曰:“肸敢不承命。”
穆叔归曰:“齐犹未也,不可以不惧。”
乃城武城。
卫石共子卒,悼子不哀。
孔成子曰:“是谓蹷其本,必不有其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襄公-襄公十九年-译文
十九年春天,周王的正月,诸侯在祝柯会盟。
晋国人抓住了邾国的君主。
鲁公从伐齐的战役中归来。
夺取了邾国的田地,从漷水开始。
季孙宿前往晋国。曹成公被安葬。
夏天,卫国的孙林父率领军队攻打齐国。
秋天七月辛卯日,齐侯环去世。
晋国的士匄率领军队入侵齐国到达穀地,听说齐侯去世,于是返回。
八月丙辰日,仲孙蔑去世。
齐国杀了他们的大夫高厚。
郑国杀了他们的大夫公子嘉。
冬天,安葬了齐灵公。
修建了西边的城墙。
叔孙豹与晋国的士匄在柯地会面。
修建了武城。
十九年春天,诸侯从沂上返回,在督扬会盟,说:“大国不要侵犯小国。”
抓住了邾悼公,因为他攻打我们的缘故。
于是驻扎在泗水边,划定我们的田地。
夺取了邾国的田地从漷水开始,归我们所有。
晋侯先回去了。
鲁公在蒲圃宴请晋国的六卿,赐给他们三命的礼服。
军尉、司马、司空、舆尉、候奄,都接受了一命的礼服。
贿赂荀偃一束锦,加上玉璧,乘马,还有吴寿梦的鼎。
荀偃得了瘅疽,头上生了疮。
渡过黄河,到了著雍,病情加重,眼睛凸出。
先回去的大夫们都回来了。
士匄请求见他,没有被允许。
请求之后,说:“郑国的外甥可以。”
二月甲寅日,去世了,眼睛睁着,不能合上。
宣子洗手后抚摸他说:“侍奉吴国,怎敢不如侍奉君主!”
眼睛仍然睁着。
栾怀子说:“他是因为没有完成对齐国的事情吗?”
于是再次抚摸他说:“君主如果去世,不继续对齐国的事情,就像河水一样!”
于是闭上了眼睛,接受了含玉。
宣子出来后说:“我真是浅薄的男人。”
晋国的栾鲂率领军队跟随卫国的孙文子攻打齐国。
季武子前往晋国拜谢军队,晋侯宴请他。
范宣子执政,赋《黍苗》。
季武子站起来,再次叩首说:“小国仰仗大国,就像百谷仰仗甘霖一样!如果经常有甘霖,天下就会和睦,岂止是我们国家?”
赋《六月》。
季武子用从齐国得到的兵器,制作了林钟并铭刻鲁国的功绩。
臧武仲对季孙说:“这是不合礼的。铭文,天子用来宣扬德行,诸侯用来记录时势和功绩,大夫用来称颂征伐。现在称颂征伐就是下等,记录功绩就是借别人的力量,记录时势就会妨碍百姓,怎么能用来铭刻呢?而且大国攻打小国,夺取所得用来制作彝器,铭刻功绩以昭示子孙,宣扬明德而惩罚无礼。现在借别人的力量来救自己的死,怎么能铭刻呢?小国侥幸于大国,而昭示所获以激怒他们,这是亡国之道。”
齐侯娶了鲁国的颜懿姬,没有儿子。
他的侄女鬷声姬生了光,立为太子。
其他儿子,仲子,戎子。
戎子受宠。
仲子生了牙,交给戎子抚养。
戎子请求立牙为太子。
齐侯同意了。
仲子说:“不行。废黜常规不祥,离间诸侯难。光的立为太子,已经列于诸侯了。现在无故废黜他,这是专断黜退诸侯,而以难犯不祥。君主一定会后悔的。”
齐侯说:“在我而已。”
于是废黜太子光,让高厚教导牙,立为太子。
夙沙卫为少傅。
齐侯生病,崔杼暗中迎接光。
病情加重,立光为太子。
光杀了戎子,尸体放在朝堂上,这是不合礼的。
妇人没有刑罚。即使有刑罚,也不在朝市上执行。
夏天五月壬辰日晦,齐灵公去世。
庄公即位,在句渎之丘抓住了公子牙。
用夙沙卫交换自己,夙沙卫逃到高唐叛乱。
晋国的士匄入侵齐国到达穀地,听说丧事就返回了,这是合礼的。
四月丁未日,郑国的公孙虿去世,向晋国的大夫报丧。
范宣子对晋侯说,因为他善于伐秦。
六月,晋侯向周王请求,周王追赐他大路,让他出行,这是合礼的。
秋天八月,齐国的崔杼在洒蓝杀了高厚并兼并了他的家室。
史书记载:“齐国杀了他们的大夫。”这是跟随君主在昏乱中行事。
郑国的子孔执政专权。
国人担忧他,于是讨伐西宫的灾难,与纯门的军队。
子孔有罪,用他的甲士和子革、子良氏的甲士防守。
甲辰日,子展、子西率领国人攻打他,杀了子孔并分了他的家室。
史书记载:“郑国杀了他们的大夫。”这是专权的结果。
子然、子孔,是宋子的儿子。
士子孔,是圭妫的儿子。
圭妫的班次,次于宋子而相亲。
两个子孔也相亲。
僖公四年,子然去世。
简公元年,士子孔去世。
司徒孔实际上掌管子革、子良的家室。
三个家室如同一家,所以都遭难。
子革、子良逃到楚国,子革成为右尹。
郑国人让子展执政,子西听政,立子产为卿。
齐国的庆封包围高唐,没有攻克。
冬天十一月,齐侯包围高唐,看到夙沙卫在城上,喊他,于是下来。
询问守备情况,夙沙卫告诉他没有防备。
齐侯作揖,于是登上城。
听说军队将要进攻,给高唐人食物。
殖绰、工偻会夜里用绳索放下军队,把夙沙卫剁成肉酱在军中。
修建西边的城墙,是因为害怕齐国。
齐国和晋国和解,在大隧会盟。
所以穆叔在柯地与范宣子会面。
穆叔见到叔向,赋《载驰》的第四章。
叔向说:“肸怎敢不接受命令。”
穆叔回去说:“齐国还没有安定,不能不害怕。”
于是修建武城。
卫国的石共子去世,悼子不哀伤。
孔成子说:“这是说他的根本已经动摇,必定不能保有他的宗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襄公-襄公十九年-注解
祝柯:古代地名,位于今山东省境内,是春秋时期诸侯会盟的地点之一。
邾子:邾国的君主,邾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位于今山东省邹城市一带。
漷水:古代河流名,位于今山东省境内,是邾国与鲁国的边界河流。
季孙宿:鲁国的大夫,季孙氏是鲁国的贵族之一。
曹成公:曹国的君主,曹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位于今山东省定陶县一带。
卫孙林父:卫国的大夫,孙林父是卫国的贵族之一。
齐侯环:齐国的君主,环是其名,齐侯是爵位。
晋士匄:晋国的大夫,士匄是晋国的贵族之一。
仲孙蔑:鲁国的大夫,仲孙氏是鲁国的贵族之一。
高厚:齐国的大夫,高氏是齐国的贵族之一。
公子嘉:郑国的大夫,公子嘉是郑国的贵族之一。
齐灵公:齐国的君主,灵公是其谥号。
西郛:古代地名,位于今山东省境内,是鲁国的城邑之一。
叔孙豹:鲁国的大夫,叔孙氏是鲁国的贵族之一。
武城:古代地名,位于今山东省境内,是鲁国的城邑之一。
督扬:古代地名,位于今山东省境内,是诸侯会盟的地点之一。
泗上:古代地名,位于今山东省境内,是鲁国的边界地区。
蒲圃:古代地名,位于今山东省境内,是鲁国的城邑之一。
荀偃:晋国的大夫,荀氏是晋国的贵族之一。
栾怀子:晋国的大夫,栾氏是晋国的贵族之一。
季武子:鲁国的大夫,季孙氏是鲁国的贵族之一。
范宣子:晋国的大夫,范氏是晋国的贵族之一。
黍苗:《诗经》中的一篇,内容涉及农事和祭祀。
六月:《诗经》中的一篇,内容涉及战争和军事。
林钟:古代乐器名,常用于祭祀和庆典。
臧武仲:鲁国的大夫,臧氏是鲁国的贵族之一。
颜懿姬:鲁国的公主,嫁给了齐侯。
鬷声姬:齐国的贵族女子,生有齐侯光。
戎子:齐国的贵族女子,受到齐侯的宠爱。
夙沙卫:齐国的大夫,夙沙氏是齐国的贵族之一。
崔杼:齐国的大夫,崔氏是齐国的贵族之一。
庄公:齐国的君主,庄公是其谥号。
公子牙:齐国的贵族,公子牙是齐侯光的弟弟。
句渎之丘:古代地名,位于今山东省境内,是齐国的城邑之一。
高唐:古代地名,位于今山东省境内,是齐国的城邑之一。
郑公孙虿:郑国的大夫,公孙虿是郑国的贵族之一。
大路:古代的一种礼仪,用于赏赐有功之臣。
洒蓝:古代地名,位于今山东省境内,是齐国的城邑之一。
子孔:郑国的大夫,子孔是郑国的贵族之一。
子革:郑国的大夫,子革是郑国的贵族之一。
子良:郑国的大夫,子良是郑国的贵族之一。
子展:郑国的大夫,子展是郑国的贵族之一。
子西:郑国的大夫,子西是郑国的贵族之一。
子产:郑国的大夫,子产是郑国的贵族之一。
庆封:齐国的大夫,庆氏是齐国的贵族之一。
石共子:卫国的大夫,石氏是卫国的贵族之一。
悼子:卫国的大夫,悼子是石共子的儿子。
孔成子:卫国的大夫,孔氏是卫国的贵族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襄公-襄公十九年-评注
这段文本主要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活动,以及一些重要人物的生平和死亡。文本通过简洁的语言,详细描述了诸侯之间的盟会、战争、葬礼等事件,反映了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和频繁的战争状态。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文本体现了春秋时期的礼制文化和宗法制度。诸侯之间的盟会、葬礼等事件都严格按照礼制进行,体现了当时社会对礼仪的重视。同时,文本中多次提到诸侯国的贵族和大夫,反映了宗法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文本采用了编年体的写作方式,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各个事件,结构清晰,条理分明。同时,文本中使用了大量的地名、人名和官职名,体现了史书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文本为研究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史料。通过对这些事件的记录,我们可以了解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战争的起因和结果,以及一些重要人物的生平和影响。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