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管子-七法

作者: 管仲(约公元前720年-公元前645年),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管子是他的重要政治、经济和军事理论的集大成之作。管仲致力于改革和加强齐国的国力,他的政治、经济思想深刻影响了后世。

年代: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内容简要:《管子》是管仲所倡导的政治、军事、经济理论的汇集。书中内容广泛,涵盖了治国理政、军事战略、经济管理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政治哲学与经济学理论。管仲主张通过改革和合理的政治制度来增强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提出了“重农抑商”“官员责任制”“赋税改革”等观点,推动了齐国经济的发展。在军事上,他提倡兵员的精简与训练,注重军事战略的灵活运用。《管子》中的许多思想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军事战略和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古代政治学和管理学的重要参考书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管子-七法-原文

言是而不能立,言非而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诛,若是而能治民者,未之有也。

是必立,非必废,有功必赏,有罪必诛,若是安治矣,未也,是何也?曰:形势器械未具,犹之不治也。

形势器械具四者备,治矣。

不能治其民,而能彊其兵者,未之有也。

能治其民矣,而不明于为兵之数,犹之不可。

不能彊其兵,而能必胜敌国者,未之有也;能彊其兵,而不明于胜敌国之理,犹之不胜也。

兵不必胜敌国,而能正天下者,未之有也。

兵必胜敌国矣,而不明正天下之分,犹之不可,故曰:治民有器,为兵有数,胜敌国有理。

正天下有分:

则、象、法、化、决塞、心术、计数,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

义也、名也、时也、似也、类也、比也、状也、谓之象。

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

七法

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谓之化。

予夺也、险易也、利害也、难易也、开闭也、杀生也、谓之决塞。

实也、诚也、厚也、施也、度也、恕也、谓之心术。

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

不明于则,而欲出号令,犹立朝夕于鉉均之上,檐竿而欲定其末。

不明于象,而欲论材审用,犹绝长以为短,续短以为长。

不明于法,而欲治民一众,犹左书而右息之。

不明于化,而欲变俗易教,犹朝揉轮而夕欲乘车。

不明于决塞,而欲敺众移民,犹使水逆流。

不明于心术,而欲行令于人,犹倍招而必拘之。

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欲经于水险也。

故曰:错仪画制,不知则不可。

论材审用,不知象不可。

和民一众,不知法不可。

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

敺众移民,不知决塞不可。

布令必行,不知心术不可。

举事必成,不知计数不可。

四伤百匿

百匿伤上威。

奸吏伤官法。

奸民伤俗教。

贼盗伤国众。

威伤,则重在下。

法伤,则货上流。

教伤,则从令者不辑。

众伤,则百姓不安其居。

重在下,则令不行。

货上流,则官徒毁。

从令者不辑,则百事无功。

百姓不安其居,则轻民处而重民散,轻民处,重民散,则地不辟;

地不辟,则六畜不育;

六畜不育,则国贫而用不足;

国贫而用不足,则兵弱而士不厉;

兵弱而士不厉,则战不胜而守不固;

战不胜而守不固,则国不安矣。

故曰:常令不审,则百匿胜;

官爵不审,则奸吏胜;

符籍不审,则奸民胜;

刑法不审,则盗贼胜;

国之四经败,人君泄见危,人君泄,则言实之士不进;

言实之士不进,则国之情伪不竭于上。

世主所贵者宝也,所亲者戚也,所爱者民也,所重者爵禄也,亡君则不然,致所贵,非宝也,致所亲,非戚也;

致所爱,非民也;致所重,非爵禄也,故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

不为爱亲危其社稷,故曰:“社稷戚于亲”。

不为爱人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

不为重爵禄分其威,故曰:“威重于爵禄”。

不通此四者,则反于无有。

故曰:治人如治水潦,养人如养六畜,用人如用草木。

居身论道行理,则群臣服教,百吏严断,莫敢开私焉。

论功计劳,未尝失法律也。

便辟、左右、大族、尊贵、大臣、不得增其功焉。

疏远、卑贱、隐不知之人、不忘其劳,故有罪者不怨上,爱赏者无贪心,则列陈之士,皆轻其死而安难,以要上事,本兵之极也。

为兵之数

为兵之数,存乎聚财,而财无敌。

存乎论工,而工无敌。

存乎制器,而器无敌。

存乎选士,而士无敌。

存乎政教,而政教无敌。

存乎服习,而服习无敌。

存乎遍知天下,而遍知天下无敌。

存乎明于机数,而明于机数无敌。

故兵未出境,而无敌者八;

是以欲正天下,财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

财盖天下,而工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

工盖天下,而器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

器盖天下,而士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

士盖天下,而教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

教盖天下,而习不盖天下,不能正天下;

习盖天下,而不遍知天下,不能正天下;

遍知天下,而不明于机数,不能正天下;

故明于机数者,用兵之势也。

大者时也,小者计也。

王道非废也,而天下莫敢窥者,王者之正也。

衡库者,天子之礼也。

是故器成卒选,则士知胜矣。

遍知天下,审御机数,则独行而无敌矣。

所爱之国,而独利之;所恶之国,而独害之;则令行禁止,是以圣王贵之。

胜一而服百,则天下畏之矣。

立少而观多,则天下怀之矣。

罚有罪,赏有功,则天下从之矣。

故聚天下之精财,论百工之锐器,春秋角试,以练精锐为右;

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

收天下之豪杰,有天下之骏雄;

故举之如飞鸟,动之如雷电,发之如风雨,莫当其前,莫害其后,独出独入,莫敢禁圉。

成功立事,必顺于礼义,故不礼不胜天下,不义不胜人;

故贤知之君,必立于胜地,故正天下而莫之敢御也。

选阵

若夫曲制时举,不失天时,毋圹地利。

其数多少,其要必出于计数。

故凡攻伐之为道也,计必先定于内,然后兵出乎境;计未定于内,而兵出乎境,是则战之自胜,攻之自毁也。

是故张军而不能战。围邑而不能攻。得地而不能实,三者见一焉。则可破毁也。

故不明于敌人之政,不能加也,不明于敌人之情,不可约也。

不明于敌人之将,不先军也。

不明于敌人之士,不先陈也。

是故以众击寡,以治击乱,以富击贫,以能击不能,以教卒练士击敺众白徒。

故十战十胜,百战百胜。

故事无备,兵无主,则不蚤知。

野不辟,地无吏,则无蓄积。

官无常,下怨上,而器械不功。

朝无政,则赏罚不明。

赏罚不明,则民幸生。

故蚤知敌人如独行,有蓄积,则久而不匮。

器械功,则伐而不费。

赏罚明,则人不幸。

人不幸,则勇士劝之。

故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

日量蓄积,齐勇士,遍知天下,审御机数,兵主之事也。

故有风雨之行,故能不远道里矣。

有飞鸟之举,故能不险山河矣。

有雷电之战,故能独行而无敌矣。

有水旱之功,故能攻国救邑。

有金城之守,故能定宗庙,育男女矣。

有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

风雨之行者,速也。

飞鸟之举者,轻也。

雷电之战者,士不齐也。

水旱之功者,野不收,耕不获也。

金城之守者,用货财,设耳目也。

一体之治者。去奇说。

禁雕俗也。

不远道里,故能威绝域之民,不险山河,故能服恃固之国。

独行无敌,故令行而禁止。

故攻国救邑,不恃权与之国,故所指必听。

定宗庙,育男女,天下莫之能伤,然后可以有国。

制仪法,出号令,莫不向应,然后可以治民一众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管子-七法-译文

说话是对的却不能使之成立,说话是错的却不能使之废除;有功的人不能赏赐,有罪的人不能惩罚,如果这样还能治理好百姓,那是不可能的。必须是对的就要坚持,是错的就要废除,有功的必须奖赏,有罪的必须惩罚,这样才算安定治理了,但这还不够,为什么呢?说:形势和器械还没有完备,就像这样还是不能治理。形势和器械完备了,四者都具备了,才能治理好。不能治理好百姓,却能使军队强大,那是没有的。能治理好百姓,却不懂得用兵的策略,还是不行的。不能使军队强大,却能必定战胜敌国,那是没有的;能使军队强大,却不懂得战胜敌国的道理,还是不能取胜。军队不必一定要战胜敌国,却能使天下安定,那是没有的。军队如果一定要战胜敌国,却不懂得使天下安定的分寸,还是不行的,所以说:治理百姓要有工具,用兵要有策略,战胜敌国要有道理。使天下安定的分寸有:

规则、象征、法度、教化、决断、阻塞、心术、计数,这些都是根据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的生长,虽然不很多,但都存在,而且从未改变,这叫做规则。意义、名称、时机、相似、类别、比较、形状,这叫做象征。

尺寸、墨线、圆规、水准、斗、升、角量,这叫做法度。

逐渐、顺应、衰败、持久、服从、习惯,这叫做教化。

给予、夺取、险易、利害、难易、开放、封闭、生杀,这叫做决断。

实在、真诚、厚道、施舍、度量、宽容,这叫做心术。

刚柔、轻重、大小、虚实、远近、多少,这叫做计数。

不明白规则,却想要发布号令,就像在钟盘上立起朝夕,用尺子想要确定它的末端。

不明白象征,却想要讨论人才并审慎使用,就像截断长木做短,接短木做长。

不明白法度,却想要治理众多百姓,就像左写右停。

不明白教化,却想要改变风俗和教化,就像早上揉车晚上想要乘车。

不明白决断,却想要驱使众人迁移,就像让水逆流。

不明白心术,却想要向人发布命令,就像反复招人却一定要拘禁他们。

不明白计数,却想要完成大事,就像没有船桨却想要通过水险。

所以说:设立仪轨,不知道规则是不行的。讨论人才,不知道象征是不行的。安抚百姓,不知道法度是不行的。改变风俗和教化,不知道教化是不行的。驱使众人迁移,不知道决断是不行的。发布命令必须执行,不知道心术是不行的。完成大事,不知道计数是不行的。

四种伤害和百种隐秘的弊端:

百种隐秘的弊端会伤害君主的威严。奸佞的官吏会伤害官法。奸邪的百姓会伤害风俗教化。盗贼会伤害国家的百姓。威严受到伤害,那么重担就落在下面。官法受到伤害,那么财物就会流失。教化受到伤害,那么服从命令的人就会不团结。百姓不安居,那么轻视百姓的人就会聚集,重视百姓的人就会散去,轻视百姓的人聚集,重视百姓的人散去,那么土地就不会开垦;土地不开垦,那么六畜就不会繁殖;六畜不繁殖,那么国家就会贫穷,用度就会不足;国家贫穷,用度不足,那么军队就会弱小,士兵就不会勇敢;军队弱小,士兵不勇敢,那么战争就会失败,守卫就不会坚固;战争失败,守卫不坚固,那么国家就不会安宁。所以说:常令不审慎,那么百种隐秘的弊端就会胜出;官爵不审慎,那么奸佞的官吏就会胜出;符籍不审慎,那么奸邪的百姓就会胜出;刑法不审慎,那么盗贼就会胜出;国家的四个基本法则败坏,君主就会露出危险,君主露出危险,那么诚实正直的人就不会进言;诚实正直的人不进言,那么国家的真实情况就不会完全反映在上层。

世上的君主所重视的是宝物,所亲近的是亲戚,所爱的是百姓,所重视的是爵禄,而亡国的君主则不是这样,他们把所重视的当作不是宝物,把所亲近的当作不是亲戚,把所爱的当作不是百姓,把所重视的当作不是爵禄,所以不会因为珍宝而牺牲生命,所以说:‘命令比宝物更重要’。不会因为爱亲而危及国家,所以说:‘国家比亲戚更重要’。不会因为爱民而违背法度,所以说:‘法度比人更重要’。不会因为重视爵禄而分散威严,所以说:‘威严比爵禄更重要’。不懂得这四点,就会回到无有的境地。所以说:治理百姓就像治理洪水,养育百姓就像养育六畜,使用人才就像使用草木。身处高位,谈论道德,行事合理,那么群臣就会服从教化,百官就会严格执法,没有人敢私自行动。论功计劳,从未失去法律。便僻、左右、大族、尊贵、大臣,不能增加他们的功绩。疏远、卑贱、隐居不知名的人,不会忘记他们的功劳,所以有罪的人不会怨恨君主,受到奖赏的人没有贪心,那么列阵的士兵,都会轻视死亡而安心困难,以追求上级的恩宠,这是用兵的最高境界。

用兵的策略:

用兵的策略在于积累财富,而财富是无敌的。在于讨论工匠,而工匠是无敌的。在于制造器械,而器械是无敌的。在于选拔士兵,而士兵是无敌的。在于政治教化,而政治教化是无敌的。在于训练和习惯,而训练和习惯是无敌的。在于遍知天下,而遍知天下是无敌的。在于明白机数,而明白机数是无敌的。所以军队还没有出境,就已经无敌了八个方面;因此想要使天下安定,财富不能覆盖天下,就不能使天下安定;财富覆盖了天下,工匠不能覆盖天下,就不能使天下安定;工匠覆盖了天下,器械不能覆盖天下,就不能使天下安定;器械覆盖了天下,士兵不能覆盖天下,就不能使天下安定;士兵覆盖了天下,教化不能覆盖天下,就不能使天下安定;教化覆盖了天下,训练和习惯不能覆盖天下,就不能使天下安定;训练和习惯覆盖了天下,却不遍知天下,就不能使天下安定;遍知天下,却不明白机数,就不能使天下安定;所以明白机数的人,就是用兵的势态。大的方面是时机,小的方面是计谋。王道不是废弃,而是天下没有人敢觊觎,这是因为君主的正义。衡库是天子之礼。因此器械制成,士兵选拔完毕,那么士兵就会知道如何取胜。遍知天下,审慎运用机数,那么就可以独自行事而无敌。所爱的国家,就独利它;所恨的国家,就独害它;那么命令就会得到执行,禁止就会得到遵守,所以圣明的君主重视这一点。战胜一个国家,就能使百个国家臣服,那么天下就会敬畏它。树立少数人,观察多数人,那么天下就会归附它。惩罚有罪的人,奖赏有功的人,那么天下就会服从它。

所以聚集天下的财富,讨论百工的锐器,春秋两季进行角试,以训练精锐的军队为上;制成的器械不考核不使用,不试验不收藏。收罗天下的豪杰,拥有天下的英雄;所以举事就像飞鸟,行动就像雷电,发动就像风雨,无人能挡其前,无人能害其后,独出独入,无人敢禁止。成功建立事业,必须顺应礼义,所以不礼不能胜过天下,不义不能胜过人;所以贤明的君主必须立于胜势,所以能使天下安定而无人敢抵挡。

选择阵法:

如果能够适时地选拔人才,不违背自然规律和地理条件,那么人才的多少,关键在于正确计数。

所以,在攻伐的策略中,必须先在国内确定计划,然后才能派兵出国;如果在国内没有确定计划就派兵出国,那么就是自己打败自己,自己毁灭自己。

因此,军队虽然部署了,却不能战斗;包围了城邑却不能攻下;得到了土地却不能充实,这三者只要出现其中之一,就可以被击败。

所以,不了解敌人的政治状况,就不能进攻;不了解敌人的情况,就不能结盟;不了解敌人的将领,就不能先发制人;不了解敌人的士兵,就不能先布阵。

因此,用多打少,用有秩序的军队打混乱的军队,用富足的军队打贫穷的军队,用有能力的军队打无能力的军队,用训练有素的士兵打未经训练的士兵。

所以,十战能胜十次,百战能胜百次。

因此,如果没有准备,军队没有主心骨,就不能早早地得知敌人的情况;如果田野没有被开垦,土地没有管理者,就没有储备。

如果官员不固定,百姓就会怨恨统治者,而器械就会失去作用。如果朝廷没有政策,那么赏罚就不明确。

赏罚不明确,百姓就会侥幸生存。如果早早地知道敌人像独行的人一样,有储备,那么就不会长久地缺乏资源。

如果器械有效,那么进攻就不会浪费。赏罚明确,百姓就不会侥幸生存。百姓不侥幸生存,勇士就会受到鼓舞。

所以,军队的事务包括:详细审查地图,制定十个官员的职责。每天衡量储备,挑选勇士,全面了解天下,审慎掌握军事机密,这是军队主将的职责。

因此,有风雨般的行动,所以能够不远离道路;有飞鸟般的举动,所以能够不跨越险峻的山河;有雷电般的战斗,所以能够单独行动而无敌;有水旱之灾的功绩,所以能够进攻国家,救援城邑;有金城般的防守,所以能够稳定宗庙,养育男女。

有一体化的治理,所以能够发布号令,明确法律。

风雨般的行动,是因为快速;飞鸟般的举动,是因为轻便;雷电般的战斗,是因为士兵不整齐;水旱之功,是因为田野没有被耕种,庄稼没有收获;金城之守,是因为使用财物,设立耳目;一体化的治理,是因为去除奇异的说法,禁止陈旧的习俗。

不远离道路,所以能够威慑边远地区的人民;不跨越险峻的山河,所以能够使坚固的国家屈服;单独行动无敌,所以能够令行禁止。

进攻国家,救援城邑,不依赖有权势的国家,所以所指向的地方一定会被听从。稳定宗庙,养育男女,天下没有人能够伤害,然后才能建立国家。制定礼仪法规,发布号令,没有人不响应,然后才能统治民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管子-七法-注解

言是而不能立:说对的事情却不能使之成立或实现。

言非而不能废:说错的事情却不能使之废除或停止。

有功而不能赏:有功的人却不能得到奖赏。

有罪而不能诛:有罪的人却不能受到惩罚。

治民:治理民众。

形势器械:形势和器械,指治理国家的条件和工具。

兵:军队。

胜敌国:战胜敌国。

正天下:使天下安定。

则:规则,准则。

象:象征,比喻。

法:法律,规范。

化:教化,影响。

决塞:决断,堵塞。

心术:心机,策略。

计数:计算,指在军事行动前对敌我双方的兵力、资源等进行详细统计。

根天地之气:根据天地之气。

寒暑之和:寒暑的和谐。

水土之性:水土的特性。

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人类、鸟类、兽类、草木等生物。

七法:七种方法或原则。

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逐渐、顺应、衰败、持久、服从、习惯。

予夺也、险易也、利害也、难易也、开闭也、杀生也:给予与夺取、危险与容易、利益与危害、困难与容易、开放与关闭、生与死。

实也、诚也、厚也、施也、度也、恕也:实在、真诚、厚道、施舍、度量、宽容。

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刚与柔、轻与重、大与小、实与虚、远与近、多与少。

四伤百匿:四种伤害和一百种隐蔽的弊端。

百匿伤上威:一百种隐蔽的弊端伤害上级的威信。

奸吏伤官法:奸诈的官吏伤害官法。

奸民伤俗教:奸民伤害风俗和教化。

贼盗伤国众:盗贼伤害国家的民众。

四经败:国家的四个基本制度败坏。

世主所贵者宝也,所亲者戚也,所爱者民也,所重者爵禄也:君主所重视的是宝物,所亲近的是亲戚,所爱的是民众,所重视的是爵位和禄位。

令贵于宝:命令比宝物更重要。

社稷戚于亲:国家比亲戚更亲近。

法爱于人:法律比人更重要。

威重于爵禄:威信比爵位和禄位更重要。

为兵之数:用兵的策略。

聚财:聚集财富。

论工:讨论工匠的技术。

制器:制造器械。

选士:选拔士兵。

政教:政治和教化。

服习:服从和习惯。

遍知天下:全面了解天下。

机数:战术策略,指军事行动中的计谋和技巧。

王道:王者的道德和治理之道。

衡库:平衡仓库,指国家的物资储备。

卒选:选拔士兵。

审御机数:审慎地掌握机会和计算。

独出独入:单独出入。

禁圉:禁止,限制。

顺于礼义:顺应礼义。

不礼不胜天下,不义不胜人:不遵循礼义不能征服天下,不遵循正义不能征服人民。

立于胜地:立于优势之地。

选阵:选择阵型,指军事部署。

曲制时举:根据时令变化而灵活采取的策略,强调军事行动应顺应天时和地利。

天时:自然界的季节变化和气候条件,古人在军事行动中非常重视利用天时。

地利:地理环境的有利条件,如地形、水源等,对军事行动有重要影响。

圹:通“旷”,空旷,这里指荒凉的土地。

攻伐之为道:攻城掠地的策略和方法。

政:政治,指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策。

情:情况,指敌人的实际情况和动态。

将:将领,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

士:士兵,指军队中的普通战士。

陈:阵,指军队的布阵。

敺众白徒:驱使没有经过训练的民众,指缺乏训练的士兵。

蓄积:储备,指物资的积累。

器械功:器械效能,指武器装备的性能。

兵主之事:军事指挥官的职责。

风雨之行:比喻行动迅速,如风雨般迅猛。

飞鸟之举:比喻行动轻盈,如飞鸟般敏捷。

雷电之战:比喻战斗激烈,如雷电般迅猛。

水旱之功:比喻能够应对自然灾害,如水灾和旱灾。

金城之守:比喻坚固的城防,如金城般难以攻破。

一体之治:统一的管理,指国家治理的统一和规范。

奇说:奇异的说法,指不符合常规的理论或观点。

雕俗:繁琐的习俗,指过于复杂的礼仪和习俗。

权与之国:有权势的国家,指在政治上有影响力的国家。

宗庙:祖先的庙宇,古代用于祭祀祖先的场所,也象征着国家的根基。

仪法:礼仪法规,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

宪法:根本大法,指国家的根本法律体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管子-七法-评注

若夫曲制时举,不失天时,毋圹地利。

此句强调了军事行动必须顺应天时地利,体现了古代军事思想中的天时地利人和原则。‘曲制’指灵活运用战术,‘时举’指把握时机,‘天时’指自然条件,‘地利’指地理环境,三者缺一不可,表明军事行动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达到最佳效果。

其数多少,其要必出于计数。

此句提出了‘计数’在军事中的重要性。‘数’在此指兵力的数量,‘计数’则是对兵力的精确评估。‘其要’指关键所在,说明军事行动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对兵力的准确计算和部署,强调了兵力的合理运用。

故凡攻伐之为道也,计必先定于内,然后兵出乎境;计未定于内,而兵出乎境,是则战之自胜,攻之自毁也。

此句阐述了军事行动的先决条件。‘计’指战略计划,‘定于内’指在国内制定计划,‘兵出乎境’指军队出征。强调战略计划必须在国内制定,否则出征的军队将面临自胜自毁的风险,反映了古代军事思想的谨慎和周密。

是故张军而不能战。围邑而不能攻。得地而不能实,三者见一焉。则可破毁也。

此句指出军队在战略上的缺陷会导致失败。‘张军’指部署军队,‘围邑’指围攻城池,‘得地’指占领土地,‘实’指充实。说明如果军队无法战斗、无法攻城、无法巩固占领的土地,那么就会面临被破毁的命运。

故不明于敌人之政,不能加也,不明于敌人之情,不可约也。

此句强调了了解敌人政治和情感的重要性。‘政’指政治状况,‘情’指情感状态,‘加’指施加压力,‘约’指限制。说明不了解敌人的政治和情感,就无法施加压力或限制敌人。

不明于敌人之将,不先军也。不明于敌人之士,不先陈也。

此句进一步强调了了解敌人将领和士兵的重要性。‘将’指将领,‘士’指士兵,‘先军’指指挥军队,‘先陈’指部署阵型。说明不了解敌人的将领和士兵,就无法有效地指挥和部署自己的军队。

是故以众击寡,以治击乱,以富击贫,以能击不能,以教卒练士击敺众白徒。

此句提出了军事战略中的优势原则。‘众’指数量优势,‘寡’指数量劣势,‘治’指纪律,‘乱’指混乱,‘富’指财富,‘贫’指贫穷,‘能’指能力,‘不能’指能力不足,‘教卒练士’指受过训练的士兵,‘敺众白徒’指未经训练的士兵。说明在军事行动中,应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对抗敌人的劣势。

故十战十胜,百战百胜。

此句强调了军事行动中连续胜利的重要性。‘十战十胜’和‘百战百胜’表明,通过连续的胜利可以增强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从而在未来的战斗中取得更多的胜利。

故事无备,兵无主,则不蚤知。

此句指出军事行动中缺乏准备和指挥的严重后果。‘事无备’指没有做好准备,‘兵无主’指没有指挥官,‘不蚤知’指无法及时了解情况。说明在军事行动中,准备和指挥至关重要。

野不辟,地无吏,则无蓄积。

此句强调了后勤保障的重要性。‘野不辟’指不开发土地,‘地无吏’指没有官员管理,‘无蓄积’指没有储备。说明如果没有开发土地和有效的管理,就无法积累资源。

官无常,下怨上,而器械不功。

此句指出政治不稳定和民怨沸腾会导致军事装备无法发挥作用。‘官无常’指官员不稳定,‘下怨上’指民众不满,‘器械不功’指装备无法发挥作用。说明政治稳定和民众支持是军事行动成功的关键。

朝无政,则赏罚不明。

此句强调了政治稳定和赏罚制度的重要性。‘朝无政’指朝廷没有政治秩序,‘赏罚不明’指赏罚不公正。说明政治秩序和赏罚制度对于维护军队纪律和士气至关重要。

赏罚不明,则民幸生。

此句指出赏罚不明确会导致民众对生存感到庆幸。‘赏罚不明’指赏罚不公正,‘民幸生’指民众对生存感到庆幸。说明赏罚制度的不公正会导致民众对生活的失望。

故蚤知敌人如独行,有蓄积,则久而不匮。

此句强调了提前了解敌人情况的重要性。‘蚤知’指提前知道,‘独行’指单独行动,‘蓄积’指储备,‘久而不匮’指长时间不匮乏。说明在军事行动中,提前了解敌人的情况可以确保资源的充足和持久战的能力。

器械功,则伐而不费。

此句强调了军事装备的重要性。‘器械功’指装备发挥作用,‘伐而不费’指攻击而不浪费资源。说明装备的先进和有效使用是军事行动成功的关键。

赏罚明,则人不幸。

此句指出赏罚明确可以增强士兵的士气。‘赏罚明’指赏罚公正,‘人不幸’指士兵感到不幸。说明赏罚制度的公正可以激励士兵,提高战斗力。

人不幸,则勇士劝之。

此句强调了士兵士气的重要性。‘人不幸’指士兵感到不幸,‘勇士劝之’指勇士们会鼓舞士气。说明士兵的士气对于战斗的胜利至关重要。

故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

此句提出了军事指挥的要求。‘兵也者’指军事,‘审于地图’指熟悉地图,‘谋十官’指制定详细的计划。说明军事指挥需要详细规划和精确的地图知识。

日量蓄积,齐勇士,遍知天下,审御机数,兵主之事也。

此句进一步阐述了军事指挥的职责。‘日量蓄积’指每天评估资源,‘齐勇士’指选拔勇士,‘遍知天下’指了解全局,‘审御机数’指掌握战术,‘兵主之事也’指军事指挥的职责。说明军事指挥需要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故有风雨之行,故能不远道里矣。

此句强调了军事行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风雨之行’指在恶劣天气下行动,‘不远道里’指不因距离而受限。说明军事行动需要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有飞鸟之举,故能不险山河矣。

此句进一步强调了军事行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飞鸟之举’指像飞鸟一样行动,‘不险山河’指不惧怕险阻。说明军事行动需要克服各种地理障碍。

有雷电之战,故能独行而无敌矣。

此句强调了军事行动的强大和无人能敌。‘雷电之战’指强大的攻击,‘独行而无敌’指无人能敌。说明军事行动需要强大的力量和决心。

有水旱之功,故能攻国救邑。

此句强调了军事行动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水旱之功’指应对水灾和旱灾的能力,‘攻国救邑’指攻击国家和解救城池。说明军事行动需要具备应对各种灾害的能力。

有金城之守,故能定宗庙,育男女矣。

此句强调了军事行动的稳定性和保障作用。‘金城之守’指守卫坚固的城池,‘定宗庙’指稳定国家,‘育男女’指保障人民生活。说明军事行动需要保障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生活。

有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

此句强调了军事行动的统一性和法治性。‘一体之治’指统一治理,‘出号令’指发布命令,‘明宪法’指明确法律。说明军事行动需要统一的法律和命令。

风雨之行者,速也。

此句强调了快速行动的重要性。‘风雨之行者’指在恶劣天气下行动,‘速也’指快速。说明在不利条件下,快速行动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飞鸟之举者,轻也。

此句强调了轻装行动的重要性。‘飞鸟之举’指像飞鸟一样行动,‘轻也’指轻装。说明在军事行动中,轻装行动可以提高机动性和灵活性。

雷电之战者,士不齐也。

此句强调了士兵整齐划一的重要性。‘雷电之战’指强大的攻击,‘士不齐也’指士兵不整齐。说明士兵的整齐划一是战斗力的基础。

水旱之功者,野不收,耕不获也。

此句强调了后勤保障的重要性。‘水旱之功’指应对水灾和旱灾的能力,‘野不收’指不收割,‘耕不获’指不收获。说明在灾害面前,有效的后勤保障是维持军队生存的关键。

金城之守者,用货财,设耳目也。

此句强调了后勤保障和情报收集的重要性。‘金城之守’指守卫坚固的城池,‘用货财’指使用物资财富,‘设耳目’指建立情报网络。说明后勤保障和情报收集是军事行动成功的关键。

一体之治者。去奇说。禁雕俗也。

此句强调了统一治理和去除不良习俗的重要性。‘一体之治’指统一治理,‘去奇说’指去除奇异的说法,‘禁雕俗’指禁止不良习俗。说明统一治理和去除不良习俗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军事行动成功的关键。

不远道里,故能威绝域之民,不险山河,故能服恃固之国。

此句强调了军事行动的威慑力和跨越地理障碍的能力。‘不远道里’指不因距离而受限,‘威绝域之民’指威慑远方的人民,‘不险山河’指不惧怕险阻,‘服恃固之国’指征服坚固的国家。说明军事行动需要强大的威慑力和跨越地理障碍的能力。

独行无敌,故令行而禁止。

此句强调了军事行动的决断力和执行力。‘独行无敌’指无人能敌,‘令行而禁止’指命令得到执行。说明军事行动需要强大的决断力和执行力。

故攻国救邑,不恃权与之国,故所指必听。

此句强调了军事行动的目标明确性和执行力。‘攻国救邑’指攻击国家和解救城池,‘不恃权与之国’指不依赖权力,‘所指必听’指目标必达。说明军事行动需要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执行力。

定宗庙,育男女,天下莫之能伤,然后可以有国。

此句强调了军事行动对于国家稳定和人民福祉的重要性。‘定宗庙’指稳定国家,‘育男女’指保障人民生活,‘天下莫之能伤’指无人能伤害,‘然后可以有国’指国家得以建立。说明军事行动是建立和维护国家的基础。

制仪法,出号令,莫不向应,然后可以治民一众矣。

此句强调了军事行动对于国家治理和民众管理的重要性。‘制仪法’指制定礼仪法规,‘出号令’指发布命令,‘莫不向应’指无人不响应,‘然后可以治民一众’指能够治理民众。说明军事行动是维护国家秩序和治理民众的基础。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管子-七法》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637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