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谷梁传-文公-四年

作者: 谷梁(约公元前530年-公元前460年),春秋时期鲁国学者,擅长历史与政治的解读。与公羊学派并立,谷梁传是儒家经典之一,对《春秋》有独特的解释方式。谷梁注重礼仪和政治道德的结合,强调历史的教育功能。

年代: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内容简要:《谷梁传》是《春秋》的另一部重要注解,专门解释和注释《春秋》中的事件和背景。与《公羊传》相比,《谷梁传》更侧重于政治、军事及伦理的联系,深入探讨了春秋时期各个国家之间的权力斗争以及如何通过礼制来维持国家的稳定。书中通过详尽的历史叙述和对比,展现了历史人物的政治智慧和为国家治理所采取的策略。谷梁传不仅提供了对历史事件的详细解读,也对儒家思想中的道德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了深刻探讨。作为《春秋》的三大传之一,《谷梁传》对后代的儒学和史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谷梁传-文公-四年-原文

一、四年,春,公至自晋。

二、夏,逆妇姜于齐。

其曰妇姜,为其礼成乎齐也。其逆者谁也?亲逆而称妇,或者公与?何其速妇之也?曰,公也。其不言公何也?非成礼于齐也。曰妇,有姑之辞也。其不言氏何也?贬之也。何为贬之也?夫人与有贬也。

三、秋,楚人灭江。

四、晋人伐秦。

五、卫侯使宁俞来聘。

六、冬,十有一月,壬寅,夫人风氏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谷梁传-文公-四年-译文

一、在鲁国的第四年春天,鲁国的国君从晋国回来。

二、在夏天,鲁国的国君迎娶了名叫姜的妇人回鲁国。这里说‘妇人姜’,是因为她的婚礼是在齐国完成的。那么迎娶她的人是谁呢?如果是国君亲自迎娶,那么称呼她为‘妇人’似乎不太合适。为什么这么快就称呼她为‘妇人’呢?有人说,是因为国君。那么为什么不直接说‘国君’呢?因为婚礼并没有在齐国完成。称呼她为‘妇人’,是因为有婆婆的称呼。那么为什么不提她的姓氏呢?是因为贬低她。为什么贬低她呢?因为国君的妻子也有被贬低的成分。

三、秋天,楚国人灭亡了江国。

四、晋国人攻打秦国。

五、卫国的国君派宁俞来鲁国访问。

六、冬天,十一月初一,壬寅日,国君的妻子风姓去世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谷梁传-文公-四年-注解

公:古代对诸侯的尊称,此处指鲁国的君主。

晋:古代诸侯国名,位于今山西省南部。

逆:迎娶,此处指迎娶妇姜。

妇姜:鲁国君主公的妻子,姜姓。

齐:古代诸侯国名,位于今山东省东部。

礼成:指婚礼完成。

称:称呼。

亲逆:亲自迎娶。

何其速妇之也:为什么这么快就称她为妻子。

公也:指鲁国君主公。

成礼:完成礼仪。

妇:古代对已婚女子的尊称,此处含有对妇姜的尊敬。

姑:妻子的母亲,即鲁国君主的岳母。

贬:降低身份或地位。

夫人:古代对已婚女子的尊称,此处指鲁国君主的妻子。

江:古代诸侯国名,位于今湖北省西部。

楚:古代诸侯国名,位于今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等地。

灭:消灭,此处指楚国灭亡江国。

秦:古代诸侯国名,位于今陕西省西部。

伐:攻打。

卫侯:卫国的君主。

宁俞:卫国的官员。

来聘:前来访问。

十有一月:农历十一月。

壬寅:干支纪年法中的一种,此处指某一年农历十一月壬寅日。

薨:古代对贵族或官员去世的尊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谷梁传-文公-四年-评注

一、四年,春,公至自晋。

此句记载了鲁国国君在四年的春天从晋国归来。‘公’字指代鲁国国君,‘至’字表明了其到达的动作,‘自晋’则说明了其归来的地方。这一句简洁明了,勾勒出国君归来的场景,体现了古文简练的特点。

二、夏,逆妇姜于齐。

‘夏’字指代时间,‘逆’字在此处意为迎娶,‘妇姜’则是迎娶的对象,‘于齐’表示迎娶的地点在齐国。此句通过‘逆’字的使用,巧妙地表达了对妇姜的迎娶,同时也暗示了妇姜与齐国的关联。‘其曰妇姜,为其礼成乎齐也’解释了为什么称呼妇姜为‘妇’,是因为她的婚礼在齐国完成。‘其逆者谁也?亲逆而称妇,或者公与?何其速妇之也?曰,公也。’这一段是对迎娶者的猜测,‘公’字再次出现,暗示可能是国君亲自迎娶。‘其不言公何也?非成礼于齐也。’解释了为什么不直接说‘公’,是因为迎娶并未在齐国完成正式的婚礼。‘曰妇,有姑之辞也。’指出‘妇’字中包含了‘姑’字,‘姑’在古代有尊称长辈的含义,这里可能是在表达对妇姜的尊敬。‘其不言氏何也?贬之也。’接着提出为什么不说出妇姜的姓氏,认为这是在贬低她。‘何为贬之也?夫人与有贬也。’最后解释了贬低的理由,是因为夫人(国君的妻子)的存在。

三、秋,楚人灭江。

此句记录了秋天楚人灭亡了江国的事件。‘秋’字表明了时间,‘楚人’是事件的主体,‘灭江’则是事件的结果。这一句简洁地反映了历史事件,展现了古文在叙事上的直接性。

四、晋人伐秦。

此句描述了晋国攻打秦国的情况。‘晋人’是动作的执行者,‘伐秦’则是动作的目标。这一句同样体现了古文在叙事上的直接性,简洁明了。

五、卫侯使宁俞来聘。

此句记载了卫侯派遣宁俞前来访问的情况。‘卫侯’是派遣者的身份,‘使’字表明了派遣的动作,‘宁俞’是受派遣者的名字,‘来聘’则是访问的目的。这一句反映了古代国家间的外交活动,展现了古文在描述外交关系上的准确性。

六、冬,十有一月,壬寅,夫人风氏薨。

此句记录了冬天的十一月壬寅日,夫人风氏去世的消息。‘冬’字和‘十有一月’明确了时间,‘壬寅’是具体的日期,‘夫人风氏’是去世者的身份,‘薨’字则表示去世。这一句通过具体的日期和身份,传达了重要人物去世的消息,体现了古文在记录重大事件时的严谨性。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谷梁传-文公-四年》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610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