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相传为左丘明,鲁国史官,与孔子同时代或稍晚。
年代: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
内容简要: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为纲,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襄公-襄公二十一年-原文
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晋。
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
夏,公至自晋。
秋,晋栾盈出奔楚。
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曹伯来朝。
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于商任。
二十一年春,公如晋,拜师及取邾田也。
邾庶其以漆、闾丘来奔。季武子以公姑姊妻之,皆有赐于其从者。
于是鲁多盗。季孙谓臧武仲曰:“子盍诘盗?”武仲曰:“不可诘也,纥又不能。”季孙曰:“我有四封,而诘其盗,何故不可?子为司寇,将盗是务去,若之何不能?”武仲曰:“子召外盗而大礼焉,何以止吾盗?子为正卿而来外盗,使纥去之,将何以能?庶其窃邑于邾以来,子以姬氏妻之,而与之邑,其从者皆有赐焉。若大盗,礼焉以君之姑姊与其大邑,其次皂牧舆马,其小者衣裳剑带,是赏盗也。赏而去之,其或难焉。纥也闻之,在上位者,洒濯其心,壹以待人,轨度其信,可明征也,而后可以治人。夫上之所为,民之归也。上所不为而民或为之,是以加刑罚焉,而莫敢不惩。若上之所为而民亦为之,乃其所也,又可禁乎?《夏书》曰:‘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将谓由己壹也。信由己壹,而后功可念也。”
庶其非卿也,以地来,虽贱必书,重地也。
齐侯使庆佐为大夫,复讨公子牙之党,执公子买于句渎之丘。公子鉏来奔。叔孙还奔燕。
夏,楚子庚卒,楚子使薳子冯为令尹。访于申叔豫,叔豫曰:“国多宠而王弱,国不可为也。”遂以疾辞。方暑,阙地下冰而床焉。重茧衣裘,鲜食而寝。楚子使医视之,复曰:“瘠则甚矣!而血气未动。”乃使子南为令尹。
栾桓子娶于范宣子,生怀子。范鞅以其亡也,怨栾氏,故与栾盈为公族大夫而不相能。桓子卒,栾祁与其老州宾通,几亡室矣。怀子患之。祁惧其讨也,愬诸宣子曰:“盈将为乱,以范氏为死桓主而专政矣,曰:‘吾父逐鞅也,不怒而以宠报之,又与吾同官而专之,吾父死而益富。死吾父而专于国,有死而已!吾蔑从之矣。’其谋如是,惧害于主,吾不敢不言。”范鞅为之征。怀子好施,士多归之。宣子畏其多士也,信之。怀子为下卿,宣子使城著而遂逐之。
秋,栾盈出奔楚。宣子杀箕遗、黄渊、嘉父、司空靖、邴豫、董叔、邴师、申书、羊舌虎、叔罴,囚伯华、叔向、籍偃。人谓叔向曰:“子离于罪,其为不知乎?”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知也。”乐王鲋见叔向曰:“吾为子请!”叔向弗应。出,不拜。其人皆咎叔向。叔向曰:“必祁大夫。”室老闻之曰:“乐王鲋言于君无不行,求赦吾子,吾子不许。祁大夫所不能也,而曰‘必由之’,何也?”叔向曰:“乐王鲋,从君者也,何能行?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其独遗我乎?《诗》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夫子,觉者也。”
晋侯问叔向之罪于乐王鲋,对曰:“不弃其亲,其有焉。”于是祁奚老矣,闻之,乘驲而见宣子,曰:“《诗》曰:‘惠我无疆,子孙保之。’《书》曰:‘圣有谟勋,明征定保。’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今壹不免其身,以弃社稷,不亦惑乎?鲧殛而禹兴。伊尹放大甲而相之,卒无怨色。管、蔡为戮,周公右王。若之何其以虎也弃社稷?子为善,谁敢不勉。多杀何为?”宣子说,与之乘,以言诸公而免之。不见叔向而归。叔向亦不告免焉而朝。
初,叔向之母妬叔虎之母美而不使。其子皆谏其母。其母曰:“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彼美,余惧其生龙蛇以祸女。女,敝族也。国多大宠,不仁人间之,不亦难乎?余何爱焉!”使往视寝,生叔虎。美而有勇力,栾怀子嬖之,故羊舌氏之族及于难。
栾盈过于周,周西鄙掠之。辞于行人,曰:“天子陪臣盈,得罪于王之守臣,将逃罪。罪重于郊甸,无所伏窜,敢布其死。昔陪臣书能输力于王室,王施惠焉。其子黡,不能保任其父之劳。大君若不弃书之力,亡臣犹有所逃。若弃书之力,而思黡之罪,臣戮馀也,将归死于尉氏,不敢还矣。敢布四体,唯大君命焉!”王曰:“尤而效之,其又甚焉!”使司徒禁掠栾氏者,归所取焉。使候出诸辕。
冬,曹武公来朝,始见也。
会于商任,锢栾氏也。齐侯、卫侯不敬。叔向曰:“二君者,必不免。会朝,礼之经也。礼,政之舆也。政,身之守也。怠礼失政,失政不立,是以乱也。”
知起、中行喜、州绰、邢蒯出奔齐,皆栾氏之党也。乐王鲋谓范宣子曰:“盍反州绰、邢蒯?勇士也。”宣子曰:“彼栾氏之勇也,余何获焉?”王鲋曰:“子为彼栾氏,乃亦子之勇也。”
齐庄公朝,指殖绰、郭最曰:“是寡人之雄也。”州绰曰:“君以为雄,谁敢不雄?然臣不敏,平阴之役,先二子鸣。”庄公为勇爵。殖绰、郭最欲与焉。州绰曰:“东闾之役,臣左骖迫还于门中,识其枚数。其可以与于此乎?”公曰:“子为晋君也。”对曰:“臣为隶新。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襄公-襄公二十一年-译文
二十一年春天,周王的正月,鲁公前往晋国。
邾国的庶其带着漆、闾丘两地来投奔鲁国。
夏天,鲁公从晋国回来。
秋天,晋国的栾盈逃奔到楚国。
九月初一,发生了日食。
曹国的君主来朝见。
鲁公与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在商任会面。
二十一年春天,鲁公前往晋国,是为了拜谢晋国的军队并取得邾国的田地。
邾国的庶其带着漆、闾丘两地来投奔鲁国。季武子将鲁公的姑姊嫁给他,并且对他的随从都有赏赐。
这时鲁国盗贼很多。季孙对臧武仲说:“你为什么不惩治盗贼?”臧武仲说:“不能惩治,我也无能为力。”季孙说:“我有四方的封地,而惩治盗贼,为什么不行?你作为司寇,应该致力于去除盗贼,为什么不能?”臧武仲说:“你招揽外来的盗贼并给予厚礼,怎么能制止国内的盗贼?你作为正卿却招揽外来的盗贼,让我去除他们,我怎么能做到?庶其从邾国窃取城邑来投奔,你将姬氏嫁给他,并给他城邑,他的随从都有赏赐。如果是大盗,你用君主的姑姊和大城邑来礼遇他们,次等的用皂牧和车马,小盗用衣裳和剑带,这是在赏赐盗贼。赏赐他们却要除去他们,这或许很难。我听说,在上位的人,应该净化自己的心灵,以一致的态度对待人,规范自己的诚信,可以明确地表现出来,然后才能治理人。上位者的行为,是民众的榜样。上位者不做的事,民众却做了,因此施加刑罚,没有人敢不惩戒。如果上位者做的事,民众也做了,这是理所当然的,又怎么能禁止呢?《夏书》说:‘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这是说由自己一致的行为来决定。诚信由自己一致的行为决定,然后功绩才能被记住。”
庶其不是卿,但他带着土地来投奔,虽然地位低贱,也必须记载,因为土地很重要。
齐侯任命庆佐为大夫,再次讨伐公子牙的党羽,在句渎之丘抓住了公子买。公子鉏来投奔鲁国。叔孙还逃奔到燕国。
夏天,楚国的子庚去世,楚子任命薳子冯为令尹。薳子冯向申叔豫咨询,申叔豫说:“国家宠臣多而君主弱,国家难以治理。”于是薳子冯以疾病为由辞去职务。当时正值酷暑,他在地下挖冰放在床上,穿着厚重的衣服,吃很少的食物睡觉。楚子派医生去看他,医生说:“他瘦得很厉害,但血气未动。”于是楚子任命子南为令尹。
栾桓子娶了范宣子的女儿,生了怀子。范鞅因为自己的逃亡,怨恨栾氏,所以与栾盈同为公族大夫却不相容。桓子去世后,栾祁与她的老州宾私通,几乎毁了家族。怀子对此感到忧虑。栾祁害怕怀子讨伐她,向范宣子告状说:“盈将要作乱,以范氏为死桓主而专政,说:‘我父亲驱逐了范鞅,不生气反而以宠爱回报他,又与我同官却专权,我父亲死后他更加富有。我父亲死了他却专权于国,只有死路一条!我不会服从他。’他的计划是这样,我害怕他会危害君主,不敢不说。”范鞅为此作证。怀子喜欢施舍,很多士人归附他。范宣子害怕他有很多士人,相信了栾祁的话。怀子担任下卿,范宣子让他去筑城并驱逐了他。
秋天,栾盈逃奔到楚国。范宣子杀了箕遗、黄渊、嘉父、司空靖、邴豫、董叔、邴师、申书、羊舌虎、叔罴,囚禁了伯华、叔向、籍偃。有人对叔向说:“你被牵连在罪中,难道不知道吗?”叔向说:“与其死亡相比,这又算什么呢?《诗经》说:‘优哉游哉,聊以卒岁。’这是明智的。”乐王鲋见到叔向说:“我为你求情!”叔向没有回应。乐王鲋出来后,没有行礼。人们都责备叔向。叔向说:“一定要祁大夫。”室老听说后说:“乐王鲋在君主面前说话没有不行的,他请求赦免你,你却不答应。祁大夫做不到的事,你却说‘一定要由他’,为什么呢?”叔向说:“乐王鲋是顺从君主的人,怎么能做到?祁大夫在外举荐不放弃仇人,在内举荐不遗漏亲人,难道会遗漏我吗?《诗经》说:‘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夫子是有德行的人。”
晋侯问乐王鲋关于叔向的罪,乐王鲋回答说:“他不放弃亲人,这是有的。”这时祁奚已经老了,听说后,乘马车去见范宣子,说:“《诗经》说:‘惠我无疆,子孙保之。’《书经》说:‘圣有谟勋,明征定保。’谋划而少有过错,惠训不倦的人,叔向就是这样的人,是国家的栋梁。即使十世之后也应该宽恕他,以鼓励有能力的人。现在却要杀他,抛弃国家,不是糊涂吗?鲧被流放而禹兴起。伊尹放逐大甲而辅佐他,最终没有怨色。管叔、蔡叔被杀,周公辅佐成王。怎么能因为叔虎而抛弃国家?你做好事,谁敢不努力。多杀人有什么用?”范宣子很高兴,与他一起乘车,向晋侯进言赦免了叔向。祁奚没有见叔向就回去了。叔向也没有告诉祁奚自己被赦免的事,直接去上朝。
当初,叔向的母亲嫉妒叔虎的母亲美貌而不让她接近。叔向的儿子们都劝母亲。母亲说:“深山大泽,确实会生出龙蛇。她那么美,我害怕她会生出龙蛇来祸害你们。你们是衰落的家族。国家有很多宠臣,不仁的人在其中,不是很难吗?我为什么要爱她!”让她去看守寝室,生了叔虎。叔虎美貌而有勇力,栾怀子宠爱他,所以羊舌氏的家族遭受了灾难。
栾盈经过周国,周国的西部边境抢劫了他。他向周国的行人辞行,说:“天子的陪臣盈,得罪了王的守臣,将要逃罪。罪重于郊甸,无处藏身,敢冒死陈述。从前陪臣书能为王室出力,王施恩惠。他的儿子黡,不能继承他父亲的功劳。大君如果不放弃书的力量,逃亡的臣子还有地方可逃。如果放弃书的力量,而追究黡的罪,臣子就是多余的,将回到尉氏去死,不敢回来了。敢冒死陈述,唯大君之命是从!”周王说:“过分效仿,只会更糟!”派司徒禁止抢劫栾氏的人,归还所抢的东西。派候将栾盈送出辕门。
冬天,曹武公来朝见,这是第一次见面。
在商任会面,是为了禁锢栾氏。齐侯、卫侯不敬。叔向说:“这两位君主,必定不免于难。会朝是礼的根本。礼是政的车舆。政是身的守卫。怠慢礼就会失去政,失去政就无法立身,因此会乱。”
知起、中行喜、州绰、邢蒯逃奔到齐国,他们都是栾氏的党羽。乐王鲋对范宣子说:“为什么不召回州绰、邢蒯?他们是勇士。”范宣子说:“他们是栾氏的勇士,我能得到什么?”乐王鲋说:“你为栾氏做事,也就是你的勇士。”
齐庄公上朝,指着殖绰、郭最说:“这是我的勇士。”州绰说:“君主认为是勇士,谁敢不认为是勇士?但我不才,平阴之战,我先于这两人鸣鼓。”齐庄公设立了勇爵。殖绰、郭最想参与。州绰说:“东闾之战,我的左骖在门中被逼回,我数清了门上的钉子。我可以参与这个吗?”齐庄公说:“你是晋君的臣子。”州绰回答说:“我是新来的臣子。但这两人,就像禽兽,我吃他们的肉,睡在他们的皮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襄公-襄公二十一年-注解
公如晋:指鲁国的君主前往晋国,表示两国之间的外交活动。
邾庶其:邾国的庶其,邾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庶其是其贵族之一。
漆、闾丘:漆和闾丘是地名,邾庶其带着这两个地方投奔鲁国。
季武子:鲁国的贵族,季孙氏的代表人物。
臧武仲:鲁国的司寇,负责司法和治安。
纥:臧武仲的自称,表示谦逊。
司寇:古代官职,负责司法和治安。
四封:指国家的四方边界,表示国家的领土范围。
姬氏:鲁国的贵族姓氏,季武子将姬氏的女子嫁给邾庶其。
皂牧舆马:指低级的官职和待遇,皂牧是管理马匹的官员,舆马是车马。
衣裳剑带:指基本的服饰和武器,表示最低的赏赐。
洒濯其心:比喻清除心中的杂念,保持纯洁。
轨度其信:指按照规矩和法度行事,保持诚信。
《夏书》:古代文献,记载夏朝的历史和制度。
念兹在兹:出自《夏书》,表示念念不忘,始终如一。
齐侯:齐国的君主。
庆佐:齐国的大夫,负责讨伐公子牙的党羽。
公子牙:齐国的公子,因叛乱被讨伐。
公子买:公子牙的党羽,被庆佐抓获。
公子鉏:公子牙的党羽,投奔鲁国。
叔孙还:鲁国的贵族,投奔燕国。
楚子庚:楚国的君主,去世后由薳子冯接任令尹。
薳子冯:楚国的令尹,接替楚子庚的职位。
申叔豫:楚国的大夫,薳子冯向他咨询国事。
栾桓子:晋国的贵族,栾氏的代表人物。
范宣子:晋国的贵族,范氏的代表人物。
栾盈:栾桓子的儿子,因与范氏不和而出奔楚国。
范鞅:范宣子的儿子,与栾盈不和。
栾祁:栾桓子的妻子,与州宾私通。
州宾:栾氏的家臣,与栾祁私通。
怀子:栾盈的别称,栾桓子的儿子。
箕遗、黄渊、嘉父、司空靖、邴豫、董叔、邴师、申书、羊舌虎、叔罴:晋国的贵族,因与栾氏有关而被范宣子杀害。
伯华、叔向、籍偃:晋国的贵族,被范宣子囚禁。
乐王鲋:晋国的大夫,为叔向求情。
祁奚:晋国的大夫,为叔向求情。
叔虎:叔向的弟弟,因美貌和勇力受到栾怀子的宠爱。
栾盈过于周:栾盈逃亡时经过周朝的都城。
周西鄙:周朝的西部边境。
行人:周朝的官员,负责接待外国使节。
曹武公:曹国的君主,前来朝见鲁国。
商任:地名,晋国、齐国、宋国、卫国、郑国、曹国、莒国、邾国的君主在此会盟。
知起、中行喜、州绰、邢蒯:晋国的贵族,因与栾氏有关而出奔齐国。
齐庄公:齐国的君主。
殖绰、郭最:齐国的勇士,受到齐庄公的赞赏。
州绰:晋国的勇士,投奔齐国后与殖绰、郭最竞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襄公-襄公二十一年-评注
《左传》作为春秋时期的重要史书,不仅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件,还通过人物的言行展现了当时的政治、文化和社会风貌。本文所选的段落主要涉及鲁国、晋国、齐国、楚国等诸侯国之间的外交、内政和贵族之间的纷争,反映了春秋时期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内部权力斗争。
首先,文中提到的鲁国君主前往晋国,邾庶其带着漆、闾丘投奔鲁国,以及晋国栾盈出奔楚国等事件,展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频繁外交活动和贵族之间的流动。这种流动不仅是地理上的迁移,更是政治上的选择,反映了当时贵族阶层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影响。
其次,文中通过季武子与臧武仲的对话,揭示了当时鲁国内部的治安问题和贵族之间的矛盾。季武子认为应该严惩盗贼,而臧武仲则认为上层贵族的行为直接影响民众的行为,若上层贵族赏赐盗贼,则无法有效治理国家。这一对话反映了春秋时期贵族阶层对政治责任的思考,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秩序的脆弱性。
再次,文中关于晋国内部栾氏与范氏的斗争,展现了春秋时期贵族家族之间的权力争夺。栾盈因与范氏不和而出奔楚国,范宣子则通过杀害栾氏的党羽来巩固自己的权力。这一事件不仅反映了晋国内部的政治动荡,也揭示了春秋时期贵族家族之间的复杂关系。
最后,文中通过叔向的遭遇和祁奚的求情,展现了春秋时期贵族阶层对忠诚和道德的重视。叔向因与栾氏有关而被囚禁,祁奚则通过引用《诗经》和《尚书》中的经典语句,为叔向求情,最终使其免于刑罚。这一事件不仅反映了春秋时期贵族阶层对经典的尊重,也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忠诚和道德的重视。
总的来说,本文通过一系列历史事件和人物对话,展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贵族阶层内部的权力斗争以及社会对忠诚和道德的重视。这些内容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为我们理解春秋时期的文化和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