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襄公-二十八年

作者: 公羊传的作者是公羊(约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60年),春秋时期鲁国的学者,公羊传是解释《春秋》的一部经典著作之一。公羊在中国儒学中以其对《春秋》的解读而闻名,主张政治与道德的统一。

年代: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

内容简要:《公羊传》是公羊学派对《春秋》一书的解释与注解,是儒家经典之一。《春秋》原本是简短的历史记载,而《公羊传》则通过详细的注解阐述了《春秋》中的政治、道德、伦理等内容。公羊传强调《春秋》所体现的历史教训与政治警示,主张君主应重视道德与礼仪。书中提出了许多关于治理国家、修身养性的理念,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公羊传》与《左传》《谷梁传》并列为三大春秋传之一,对后世的儒家经典解释与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襄公-二十八年-原文

一、二十有八年。

春,无冰。

二、夏,卫石恶出奔晋。

三、邾娄子来朝。

四、秋八月,大雩。仲孙羯如晋。

五、冬,齐庆封来奔。

六、十有一月,公如楚。

七、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

八、乙未,楚子昭卒。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襄公-二十八年-译文

一、二十八年。春天,没有结冰。

二、夏天,卫国的石恶逃亡到晋国。

三、邾娄国的使者来朝见。

四、秋天八月,发生了大旱灾。仲孙羯前往晋国。

五、冬天,齐国的庆封逃亡到鲁国。

六、十一月,鲁国国君前往楚国。

七、十二月甲寅日,周天子的王崩(去世)。

八、乙未日,楚国的国君昭去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襄公-二十八年-注解

二十有八年:指鲁国历史上的第28年,这里的‘有’是‘又’的意思,表示在二十的基础上再加八,即二十八年。

春:指一年中的春季,即农历的正月至三月。

无冰:指春季没有结冰,这在古代被认为是不寻常的气候现象,可能寓意着气候变化或灾害的预兆。

夏:指一年中的夏季,即农历的四月至六月。

卫石恶出奔晋:卫石恶,人名,出奔指逃离,晋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国家名。这句话的意思是卫国的石恶逃亡到晋国。

邾娄子来朝:邾娄子,邾娄国的人,来朝指来朝见鲁国的国君。邾娄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

秋八月:指秋季的第八个月,即农历的七月。

大雩:雩是古代的一种求雨仪式,大雩则是指规模较大的求雨活动。

仲孙羯如晋:仲孙羯,人名,如晋指前往晋国。这句话的意思是仲孙羯前往晋国。

冬:指一年中的冬季,即农历的十一月至次年正月。

齐庆封来奔:齐庆封,人名,来奔指逃亡到鲁国。这句话的意思是齐国的庆封逃亡到鲁国。

十有一月:指农历的十一月,即公历的十二月。

公如楚:公指鲁国的国君,如楚指前往楚国。这句话的意思是鲁国的国君前往楚国。

十有二月甲寅:指农历的十二月,甲寅是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表示年份。

天王崩:天王指周朝的君主,崩是帝王去世的讳称。这句话的意思是周朝的天子去世。

乙未:乙未是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表示年份。

楚子昭卒:楚子昭,楚国的君主,卒是去世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楚国的君主去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襄公-二十八年-评注

一、二十有八年。春,无冰。

这段文字记录了鲁国历史上的一个特定年份,即鲁国的第二十八年。‘二十有八年’是古代汉语中表示数字的一种方式,‘有’字在此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又’,用于连接两个数词。‘春,无冰’是对这一年的气候特征的描述。在古代,冰冻现象被视为冬季的象征,而‘无冰’则意味着春天提前到来,气候异常。这种气候现象在古代文献中常被用来预示国家或个人的命运,或者作为历史事件的背景。无冰的春天可能意味着农业生产的不稳定,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某种动荡或变革的前兆。

二、夏,卫石恶出奔晋。

这句话记载了夏季节发生的事件。‘夏’字表示季节,‘卫石恶’是当时卫国的官员名字,‘出奔’意为逃离,‘晋’是当时的一个诸侯国名。这句话表明卫国的官员卫石恶因为某种原因逃离到了晋国。这可能是由于政治斗争、权力斗争或个人原因,逃离行为在古代文献中通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动荡和权力斗争的激烈。

三、邾娄子来朝。

这句话描述了邾娄国的王子前来朝见鲁国国君的事件。‘邾娄子’是邾娄国的王子,‘来朝’意味着他前来向鲁国国君表示敬意和臣服。在古代中国,朝见是一种重要的政治仪式,通过朝见,邾娄国表明了对鲁国的忠诚和服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关系。

四、秋八月,大雩。仲孙羯如晋。

这句话中,‘秋八月’指的是秋季的第八个月份,即农历的八月。‘大雩’是一种古代的祭祀活动,用于祈求雨水,以保障农业生产。‘仲孙羯’是鲁国的一个官员名字,‘如晋’表示他前往晋国。这句话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官员的日常活动,同时也可能暗示了鲁国与晋国之间的某种联系或互动。

五、冬,齐庆封来奔。

‘冬’字表示季节,‘齐庆封’是齐国的官员名字,‘来奔’意味着他逃离齐国,前来鲁国。这句话再次体现了古代中国政治动荡中官员逃亡的现象,同时也揭示了不同诸侯国之间复杂的关系。

六、十有一月,公如楚。

‘十有一月’即农历的十一月,‘公’通常指鲁国的国君,‘如楚’表示鲁国国君前往楚国。这句话记录了鲁国国君的外交活动,可能涉及与楚国的联盟、外交谈判或其他政治互动。

七、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

‘十有二月’即农历的十二月,‘甲寅’是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日期,‘天王崩’指的是周朝的天子去世。这句话记录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即周朝天子的去世,这对整个周朝乃至整个古代中国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八、乙未,楚子昭卒。

‘乙未’是干支纪年法中的另一个日期,‘楚子昭’是楚国的国君名字,‘卒’意为去世。这句话记录了楚国的国君去世,这是楚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可能对楚国的政治局势产生了影响。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襄公-二十八年》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576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