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公羊传的作者是公羊(约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60年),春秋时期鲁国的学者,公羊传是解释《春秋》的一部经典著作之一。公羊在中国儒学中以其对《春秋》的解读而闻名,主张政治与道德的统一。
年代: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
内容简要:《公羊传》是公羊学派对《春秋》一书的解释与注解,是儒家经典之一。《春秋》原本是简短的历史记载,而《公羊传》则通过详细的注解阐述了《春秋》中的政治、道德、伦理等内容。公羊传强调《春秋》所体现的历史教训与政治警示,主张君主应重视道德与礼仪。书中提出了许多关于治理国家、修身养性的理念,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公羊传》与《左传》《谷梁传》并列为三大春秋传之一,对后世的儒家经典解释与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庄公-二十九年-原文
一、二十有九年,春,新延厩。
新延厩者何?修旧也。
修旧不书,此何以书?讥。
何讥尔?凶年不修。
二、夏,郑人侵许。
三、秋,有蜚。
何以书?记异也。
四、冬十有二月,纪叔姬卒。
五、城诸及防。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庄公-二十九年-译文
一、二十九年春天,新建了延厩。
新建延厩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修缮旧的厩房。修缮旧厩的事情没有记载,为什么这次要记载呢?这是因为批评。批评什么呢?批评在灾荒年份不修缮。
二、夏天,郑国人侵占了许国。
三、秋天,出现了异常的飞鸟。
记载这件事的原因是什么?是为了记录这些异常现象。
四、冬天十二月份,纪叔姬去世。
五、城池修缮和防务加固的工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庄公-二十九年-注解
二十有九年:二十有九年指的是鲁国历史上第二十九年,即鲁文公二十九年,这是按照《春秋》纪年的方式,以鲁国国君在位的年数来纪年。
春:春指的是春季,即农历正月至三月,这是古代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季节,也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新延厩:新延厩指的是新建或修缮马厩。在古代,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军事装备,因此马厩的修建和维护十分重要。
修旧:修旧指的是修缮旧有的建筑或设施,这里特指修缮马厩。
不书:不书指的是不记载,即不记录在官方史书中。
此何以书:此何以书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为什么这件事要记载在史书中。
讥:讥在这里指的是批评或讽喻,表示对某种行为的不满或批评。
凶年:凶年指的是年成不好,农作物收成不佳,导致饥荒或灾害的年份。
郑人:郑人指的是郑国的人,郑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
侵许:侵许指的是郑国侵犯许国,许国也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
有蜚:有蜚指的是有飞虫,这里可能是指蝗虫等灾害性昆虫的出现。
何以书:何以书与前面的此何以书类似,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为什么这件事要记载在史书中。
记异:记异指的是记录异常或奇异的事件,古代史书常常记录一些异常的自然现象或奇异的事件。
纪叔姬:纪叔姬指的是鲁国的一个姬姓贵族,具体身份不详。
卒:卒指的是去世,即一个人生命的终结。
城诸及防:城诸及防指的是修建城墙和防御设施,这是为了加强城防,保护国家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庄公-二十九年-评注
一、二十有九年,春,新延厩。
这一句开篇点明了时间背景,二十九年指的是鲁国的纪年,春季则标志着万物复苏的季节。‘新延厩’一语双关,既指新建的牲畜饲养场,也暗示着对旧有事物的更新与修复。‘新’字在此处富有象征意义,象征着变革与进步,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于历史传统的尊重与继承。‘延厩’作为古文中的专有名词,指代了古代的饲养场,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农业生产和牲畜饲养的重视。
‘新延厩者何?修旧也。’
这句话进一步解释了‘新延厩’的含义,即对旧有事物的修复。‘修旧’一词在古文中常用,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然而,‘修旧不书,此何以书?’这一反问句,却透露出作者的讥讽之意。‘不书’即不记录,‘何以书’则是在质疑为何要记录这样一件看似平凡的事情。这里的‘讥’字,表明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某些现象的不满,认为在凶年时期不修旧物,是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对传统的忽视。
‘何讥尔?凶年不修。’
这一句进一步明确了讥讽的原因,即在凶年不修旧物。‘凶年’指的是灾害频发的年份,此时更应该注重修缮,以备不时之需。然而,当时的统治者却忽视了这个道理,这是作者所不齿的。‘何讥尔’中的‘尔’字,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质问,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行为的批判。
二、夏,郑人侵许。
这一句记载了夏季节发生的外交事件,郑国入侵许国。‘夏’字指明了时间,‘郑人侵许’则描述了事件本身。这一事件反映了春秋时期列国之间的纷争与战乱,是那个时代社会动荡的一个缩影。
三、秋,有蜚。
这一句记载了秋季发生的奇异现象,‘有蜚’即有飞虫。‘蜚’字在古文中多指飞虫,此处可能是指蝗虫等害虫的聚集。‘何以书?记异也。’这里的‘异’字,表明了这一现象的非同寻常,古人认为这是天象变化的一种体现,因此予以记录。
四、冬十有二月,纪叔姬卒。
这一句记载了冬季发生的人事变动,纪叔姬去世。‘冬十有二月’明确指出时间,‘纪叔姬’则是逝者的名字。在古代,对于贵族的去世,史书往往会予以记载,以示尊重和纪念。
五、城诸及防。
这一句记载了城防建设的情况,‘城诸’指的是修建城墙,‘及防’则是指加强防御。在古代,城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对于城防的建设和维护历来受到重视。这一记载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国防安全的重视,以及对于和平稳定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