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宣公-六年

作者: 公羊传的作者是公羊(约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60年),春秋时期鲁国的学者,公羊传是解释《春秋》的一部经典著作之一。公羊在中国儒学中以其对《春秋》的解读而闻名,主张政治与道德的统一。

年代: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

内容简要:《公羊传》是公羊学派对《春秋》一书的解释与注解,是儒家经典之一。《春秋》原本是简短的历史记载,而《公羊传》则通过详细的注解阐述了《春秋》中的政治、道德、伦理等内容。公羊传强调《春秋》所体现的历史教训与政治警示,主张君主应重视道德与礼仪。书中提出了许多关于治理国家、修身养性的理念,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公羊传》与《左传》《谷梁传》并列为三大春秋传之一,对后世的儒家经典解释与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宣公-六年-原文

一、六年,春,晋赵盾、卫孙免侵陈。

赵盾弒君,此其复见何?亲弒君者赵穿也。

亲弒君者赵穿,则曷为加之赵盾?不讨贼也。

何以谓之不讨贼?晋史书贼曰:‘晋赵盾弒其君夷獔。’

赵盾曰:‘天乎无辜!吾不弒君,谁谓吾弒君者乎?’

史曰:‘尔为仁为义,人弒尔君,而复国不讨贼,此非弒君而何?’

赵盾之复国奈何?灵公为无道,使诸大夫皆内朝,然后处乎台上引弹而弹之,己趋而辟丸,是乐而已矣。

赵盾已朝而出,与诸大夫立于朝,有人荷畚,自闺而出者。

赵盾曰:‘彼何也?夫畚曷为出乎闺?’

呼之不至,曰:‘子大夫也,欲视之则就而视之。’

赵盾就而视之,则赫然死人也。

赵盾曰:‘是何也?’

曰:‘膳宰也,熊蹯不熟,公怒以斗摮而杀之,支解将使我弃之。’

赵盾曰:‘嘻!’趋而入。

灵公望见赵盾,愬而再拜。

赵盾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趋而出,灵公心怍焉,欲杀之。

于是使勇士某者往杀之,勇士入其大门,则无人门焉者;入其闺,则无人闺焉者;上其堂,则无人焉。

俯而窥其户,方食鱼飧。

勇士曰:‘嘻!子诚仁人也!吾入子之大门,则无人焉;入子之闺,则无人焉;上子之堂,则无人焉;是子之易也。

子为晋国重卿而食鱼飧,是子之俭也。

君将使我杀子,吾不忍杀子也,虽然,吾亦不可复见吾君矣。’

遂刎颈而死。

灵公闻之怒,滋欲杀之甚,众莫可使往者。

于是伏甲于宫中,召赵盾而食之。

赵盾之车右祁弥明者,国之力士也,仡然从乎赵盾而入,放乎堂下而立。

赵盾已食,灵公谓盾曰:‘吾闻子之剑盖利剑也,子以示我,吾将观焉。’

赵盾起将进剑,祁弥明自下呼之曰:‘盾食饱则出,何故拔剑于君所?’

赵盾知之,躇阶而走。

灵公有周狗,谓之獒,呼獒而属之,獒亦躇阶而从之。

祁弥明逆而踆之,绝其颔。

赵盾顾曰:‘君之獒不若臣之獒也!’

然而宫中甲鼓而起,有起干甲中者抱赵盾而乘之。

赵盾顾曰:‘吾何以得此于子?’

曰:‘子某时所食活我于暴桑下者也。’

赵盾曰:‘子名为谁?’

曰:‘吾君孰为介?子之乘矣,何问吾名?’

赵盾驱而出,众无留之者。

赵穿缘民众不说,起杀灵公,然后迎赵盾而入,与之立于朝,而立成公黑臀。

二、夏四月。

三、秋八月,螽。

四、冬十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宣公-六年-译文

六年春天,晋国的赵盾和卫国的孙免侵犯陈国。

赵盾杀死了君主,那他怎么又出现了呢?真正杀君主的是赵穿。

既然是赵穿杀的君主,为什么还要算在赵盾头上?这是因为赵盾没有去讨伐叛贼。

为什么说赵盾没有讨伐叛贼呢?晋国的史书上写着:‘晋国赵盾杀了他的君主夷獔。’赵盾说:‘天啊,我怎么会无辜地被说成是弑君者呢?’

史官说:‘你讲仁义,别人杀了你的君主,你却回来不讨伐叛贼,这难道不是弑君吗?’

赵盾是如何复国的呢?晋灵公行事不义,让各位大夫都到内朝来,然后站在台上用弹弓射他们,自己跑来躲弹丸,这只是取乐而已。

赵盾上朝后出来,和各位大夫站在朝堂上,有一个人背着重担从后宫出来。

赵盾说:‘这是什么人?那个畚箕为什么从后宫出来?’叫他不来,说:‘你是大夫,如果你想看,就过来吧。’赵盾过去看,发现是个死尸。

赵盾问:‘这是怎么回事?’回答说:‘是膳宰,因为熊掌没有煮熟,国君生气了,用弹丸击打他,肢解了他,要我们扔掉。’赵盾说:‘哎呀!’急忙进去。

灵公看到赵盾,愤怒地拜了两拜。赵盾犹豫着向北面拜了两拜,然后快步出去。灵公心里感到愧疚,想要杀他。

于是派勇士去杀他,勇士到了赵盾的家门口,发现没有人开门;进了内院,也没有人;上了堂,也没有人。

他低头看门,发现赵盾正在吃饭。勇士说:‘哎呀!你真是个仁义之人!我进了你的大门,没有人;进了你的内院,也没有人;上了你的堂,也没有人;你真容易对付。

你作为晋国的重臣,却吃鱼和饭,你真节俭。君主让我杀你,我不忍心杀你,尽管如此,我也不想再见到我的君主了。’于是他割断自己的脖子死了。

灵公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愤怒,非常想要杀他,但没有人敢去。

于是他在宫中埋伏了士兵,召赵盾来吃饭。赵盾的车右祁弥明是国家的力士,他勇敢地跟着赵盾进去,站在堂下。

赵盾吃完饭,灵公对赵盾说:‘我听说你的剑很锋利,你给我看看,我想看看。’赵盾站起来要递剑,祁弥明从下面喊他:‘盾,你吃饱了就出去,为什么要在君主面前拔剑?’

赵盾明白了,犹豫着走下台阶。灵公叫他的狗,一只名叫獒的狗,命令它跟上来,獒也跟着走下台阶。

祁弥明迎头踢它,打断了它的下巴。赵盾回头说:‘君主的狗不如我的狗。’然而宫中的士兵鼓噪起来,有人从士兵中出来抱起赵盾,让他骑在马上。

赵盾回头问:‘我怎么会和你在一起?’回答说:‘你在我某个时候在桑树下救了我。’赵盾问:‘你叫什么名字?’回答说:‘我君主有什么关系?你既然已经骑上马了,还问我的名字干什么?’

赵盾驱马而出,没有人拦他。赵穿因为民众不满,起来杀死了灵公,然后迎接赵盾进宫,和他一起站在朝堂上,立了成公黑臀为君主。

夏四月。

秋八月,有蝗虫。

冬十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宣公-六年-注解

晋赵盾:晋国的大夫,名盾,字宣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晋国三桓之一。

卫孙免:卫国的官员,名字和免的具体身份在文中未详细说明。

侵陈:入侵陈国,指晋国军队对陈国的军事行动。

弒君:杀害君主,弒是古代汉语中用于描述弑君行为的字。

赵穿:晋国大夫,赵盾的弟弟,因赵盾未能讨伐弑君者而被迫亲手弒君。

晋史:晋国的史官或史书,记录晋国历史。

夷獔:晋灵公,晋国君主,名夷獔。

仁: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范畴,指具有爱心、同情心等美德。

义: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范畴,指合乎正义、道德的行为。

无道:指君主行为不合法度、不仁不义。

内朝:指朝廷内部,与外朝相对。

台上:指宫殿的台子上,可能指宫殿的屋顶或台基。

引弹而弹之:指用弹弓射击。

趋:快步走。

辟丸:躲避弹丸。

畚:一种农具,用于装土或垃圾。

闺:古代房屋中的小门,多指女子的居住处。

膳宰:官名,负责膳食的官员。

熊蹯:熊掌,古代贵族食物。

支解:肢解,指将尸体分割。

灵公:晋灵公,晋国君主。

愬:同“谢”,感谢。

怍:内心感到羞愧。

甲:铠甲,此处指全副武装的士兵。

周狗:指灵公的猎犬。

獒:猛犬,指灵公的猎犬。

介:副将,此处指赵盾的随从。

暴桑:暴晒的桑树,此处指桑树下。

食鱼飧:吃鱼和饭,飧指饭。

仡然:勇猛的样子。

力士:指有力量的人,此处指赵盾的车右祁弥明。

躇阶:犹豫地走下台阶。

绝其颔:咬断其下巴。

属之:命令它。

逆而踆之:迎头咬住并使其跌倒。

乘:乘坐,此处指赵盾被抱上马车。

暴桑下:桑树下,指赵盾曾经救过的人。

成公黑臀:晋成公,名黑臀,晋国君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宣公-六年-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左传》,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赵盾弒君后复国的故事。从专业角度出发,以下是对这段古文的赏析:

首先,这段古文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春秋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复杂。‘六年,春,晋赵盾、卫孙免侵陈。’开篇即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为后续情节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赵盾弒君,此其复见何?亲弒君者赵穿也。’这句话揭示了赵盾弒君的真相,即赵盾并非直接弒君者,而是赵穿。这种揭示手法使得故事更加曲折,引人入胜。

‘亲弒君者赵穿,则曷为加之赵盾?不讨贼也。’这句话点明了赵盾之所以被加上弒君的罪名,是因为他没有讨伐弒君者赵穿。这种道德上的指责,体现了春秋时期礼制和道德观念的冲突。

‘赵盾之复国奈何?灵公为无道,使诸大夫皆内朝,然后处乎台上引弹而弹之,己趋而辟丸,是乐而已矣。’这句话描述了晋灵公的无道,以及赵盾为了复国所采取的措施。

‘赵盾已朝而出,与诸大夫立于朝,有人荷畚,自闺而出者。’这句话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赵盾的仁义之心,以及对君臣之礼的尊重。

‘赵盾曰:“天乎无辜!吾不弒君,谁谓吾弒君者乎?”’这句话表现了赵盾在面临道德指责时的无奈和痛苦,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忠诚。

‘赵盾之复国奈何?’这句话引出了赵盾复国的过程,为后续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灵公望见赵盾,愬而再拜。’这句话描绘了晋灵公对赵盾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赵盾顾曰:“君之獒不若臣之獒也!”’这句话展现了赵盾的自信和勇气,同时也体现了他在危机时刻的冷静。

‘赵盾驱而出,众无留之者。’这句话说明了赵盾在复国过程中的成功,以及他在民众中的威望。

‘赵穿缘民众不说,起杀灵公,然后迎赵盾而入,与之立于朝,而立成公黑臀。’这句话描述了赵穿杀死晋灵公,迎立赵盾的历史事件,为春秋时期的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总之,这段古文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对话,展现了春秋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复杂,同时也体现了仁义道德在当时的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宣公-六年》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549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