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公羊传的作者是公羊(约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60年),春秋时期鲁国的学者,公羊传是解释《春秋》的一部经典著作之一。公羊在中国儒学中以其对《春秋》的解读而闻名,主张政治与道德的统一。
年代: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
内容简要:《公羊传》是公羊学派对《春秋》一书的解释与注解,是儒家经典之一。《春秋》原本是简短的历史记载,而《公羊传》则通过详细的注解阐述了《春秋》中的政治、道德、伦理等内容。公羊传强调《春秋》所体现的历史教训与政治警示,主张君主应重视道德与礼仪。书中提出了许多关于治理国家、修身养性的理念,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公羊传》与《左传》《谷梁传》并列为三大春秋传之一,对后世的儒家经典解释与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定公-八年-原文
一、八年。春王正月,公侵齐。公至自侵齐。
二、二月,公侵齐。三月,公至自侵齐。
三、曹伯露卒。
四、夏,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五、公会晋师于瓦。公至自瓦。
六、秋七月戊辰,陈侯柳卒。
七、晋赵鞅帅师侵郑,遂侵卫。
八、葬曹靖公。
九、九月,葬陈怀公。
十、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侵卫。
十一、冬,卫侯、郑伯盟于曲濮。
十二、从祀先公。
从祀者何?顺祀也。文公逆祀,去者三人。定公顺祀,叛者五人。
十三、盗窃宝玉、大弓。
盗者孰谓?谓阳虎也。阳虎者,曷为者也?季氏之宰也。季氏之宰则微者也,恶乎得国宝而窃之?阳虎专季氏,季氏专鲁国,阳虎拘季孙,孟氏与叔孙氏迭而食之。睋而锓其板曰:“某月某日,将杀我于蒲圃,力能救我则于是。”至乎日若时而出。临南者,阳虎之出也,御之。于其乘焉,季孙谓临南曰:“以季氏之世世有子,子可以不免我死乎?”临南曰:“有力不足,臣何敢不勉。”阳越者,阳虎之从弟也,为右。诸阳之从者,车数十乘,至于孟衢,临南投策而坠之,阳越下取策,临南駷马,而由乎孟氏,阳虎从而射之,矢着于庄门。然而,甲起于琴如。弒不成,却反舍于郊,皆说然息。或曰:“弒千乘之主而不克,舍此可乎?”阳虎曰:“夫孺子得国而已,如丈夫何?”睋而曰:“彼哉!彼哉!趣驾。”既驾,公敛处父帅师而至,慬然后得免,自是走之晋。
宝者何?璋判白,弓绣质,龟青纯。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定公-八年-译文
一、八年。春天,周王的正月,鲁国国君攻打齐国。鲁国国君从攻打齐国的战役中回来。
二、二月,鲁国国君再次攻打齐国。三月,鲁国国君从攻打齐国的战役中回来。
三、曹国的国君曹伯露去世。
四、夏天,齐国的齐国夏率领军队攻打我国的西部边境。
五、鲁国国君在瓦地会合晋国的军队。鲁国国君从瓦地回来。
六、秋七月戊辰日,陈国的国君陈侯柳去世。
七、晋国的赵鞅率领军队攻打郑国,接着又攻打卫国。
八、安葬曹靖公。
九、九月,安葬陈怀公。
十、季孙斯和仲孙何忌率领军队攻打卫国。
十一、冬天,卫国的卫侯和郑国的郑伯在曲濮结盟。
十二、继续祭祀先前的国君。
从祀者是什么意思?是从祀,即按照正确的顺序祭祀。文公曾经违背了祭祀的顺序,有三人离开了。定公按照正确的顺序祭祀,有五人叛逃。
十三、有人盗窃了宝玉和大弓。
盗贼是谁?是阳虎。阳虎是做什么的?是季氏的家臣。季氏的家臣是地位很低的人,他怎么会得到国宝并偷走它们?阳虎控制了季氏,季氏控制了鲁国,阳虎囚禁了季孙,孟氏和叔孙氏交替着来折磨他。他在木板上写下:‘某月某日,将在蒲圃杀我,如果你有力气救我,就在那天。”到了那一天,他如果按时出来。临南是阳虎逃跑的时候,阳虎驾车追赶他。在阳虎的车上,季孙对临南说:‘以季氏世世代代有子嗣,你难道不能免我于死吗?’临南说:‘我有力量但不敢不努力。’阳越,是阳虎的堂弟,担任右车。阳虎的追随者们,有几十辆车,到了孟衢,临南扔掉他的马鞭,阳越下车去拿,临南驱马离开,阳虎随后射箭,箭矢射中了庄门。然而,士兵们在琴如起兵。弑君未能成功,阳虎就退回到郊外,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有人说:‘弑杀千乘之主却未能成功,就这样放弃可以吗?’阳虎说:‘那个小孩子已经得到了国家,对于成年人又有什么呢?’他瞪着眼睛说:‘那个家伙!那个家伙!快上马。’上马后,公敛处父率领军队赶到,阳虎这才得以逃脱,从此逃到了晋国。
宝玉是什么?是分瓣的玉器,大弓是绣有花纹的弓,龟甲是青色的边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定公-八年-注解
春王正月:春王正月指的是春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的正月,是古代历法中的开始,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月份之一。
公侵齐:公侵齐是指鲁国的国君(公)率军侵犯齐国。
曹伯露卒:曹伯露卒指的是曹国的国君曹伯露去世。
夏:夏指的是一年中的夏季。
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是指齐国的将领夏率领军队攻打鲁国西部边境。
公会晋师于瓦:公会晋师于瓦是指鲁国的国君与晋国的军队在瓦地会合。
公至自瓦:公至自瓦是指鲁国的国君从瓦地返回。
陈侯柳卒:陈侯柳卒指的是陈国的国君陈侯柳去世。
晋赵鞅帅师侵郑,遂侵卫:晋赵鞅帅师侵郑,遂侵卫是指晋国的将领赵鞅率领军队先攻打郑国,然后又侵犯卫国。
葬曹靖公:葬曹靖公是指为曹靖公举行葬礼。
葬陈怀公:葬陈怀公是指为陈怀公举行葬礼。
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侵卫: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侵卫是指鲁国的季孙斯和仲孙何忌率领军队侵犯卫国。
冬:冬指的是一年中的冬季。
卫侯、郑伯盟于曲濮:卫侯、郑伯盟于曲濮是指卫国的国君和郑国的国君在曲濮结盟。
从祀先公:从祀先公是指祭祀先前的国君。
顺祀:顺祀是指按照正确的顺序祭祀。
文公逆祀:文公逆祀是指文公时期的祭祀顺序不正确。
去者三人:去者三人是指有三人因为祭祀顺序不正确而被去除。
定公顺祀:定公顺祀是指定公时期的祭祀顺序正确。
叛者五人:叛者五人是指有五人因为祭祀顺序正确而叛变。
盗窃宝玉、大弓:盗窃宝玉、大弓是指有人盗窃了宝玉和大弓。
盗者孰谓:盗者孰谓是指谁是盗窃者。
阳虎:阳虎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权臣。
季氏之宰:季氏之宰是指季氏家族的家臣。
季氏之宰则微者也:季氏之宰则微者也是指季氏的家臣地位较低。
阳虎专季氏:阳虎专季氏是指阳虎掌握了季氏家族的权力。
季氏专鲁国:季氏专鲁国是指季氏家族掌握了鲁国的实际权力。
阳虎拘季孙:阳虎拘季孙是指阳虎囚禁了季孙。
孟氏与叔孙氏迭而食之:孟氏与叔孙氏迭而食之是指孟氏和叔孙氏轮流担任季孙的职务。
睋而锓其板曰:睋而锓其板曰是指阳虎在木板上写下警告。
临南者,阳虎之出也,御之:临南者,阳虎之出也,御之是指临南在阳虎逃亡时拦截他。
駷马,而由乎孟氏:駷马,而由乎孟氏是指临南骑马从孟氏家逃走。
矢着于庄门:矢着于庄门是指箭射中了庄门。
甲起于琴如:甲起于琴如是指士兵们在琴如地区集结。
弒不成,却反舍于郊:弒不成,却反舍于郊是指刺杀行动未能成功,阳虎最终在郊外安顿下来。
宝者何:宝者何是指宝玉是什么样的。
璋判白,弓绣质,龟青纯:璋判白,弓绣质,龟青纯是指宝玉、大弓和龟甲的质地和颜色。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定公-八年-评注
这段古文记录了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以下是对每行古文的逐行赏析:
一、八年。春王正月,公侵齐。公至自侵齐。
这是鲁国历史的记载,八年指的是鲁国历史中的某一年。春王正月,即春季的第一个月,按照古代历法,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象征着新的开始。公侵齐,指的是鲁国的国君亲自率军攻打齐国。公至自侵齐,表示国君从攻打齐国的战役中归来。
二、二月,公侵齐。三月,公至自侵齐。
这两行与第一行内容相似,记录了鲁国国君在二月和三月再次攻打齐国,并在之后返回。
三、曹伯露卒。
曹伯露卒,指的是曹国的国君曹伯露去世。这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变动。
四、夏,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夏,指的是夏季,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说明齐国在夏季出兵攻打鲁国的西部边境。
五、公会晋师于瓦。公至自瓦。
鲁国国君与晋国的军队在瓦地会合,之后返回。
六、秋七月戊辰,陈侯柳卒。
秋七月戊辰,是古代历法中的日期,陈侯柳卒,指的是陈国的国君陈侯柳去世。
七、晋赵鞅帅师侵郑,遂侵卫。
晋国的赵鞅率军攻打郑国,之后又继续攻打卫国,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军事冲突。
八、葬曹靖公。
曹靖公去世后,举行了葬礼。
九、九月,葬陈怀公。
陈怀公去世后,也在九月举行了葬礼。
十、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侵卫。
季孙斯和仲孙何忌率领军队攻打卫国,说明当时鲁国内部可能存在政治斗争。
十一、冬,卫侯、郑伯盟于曲濮。
冬,即冬季,卫侯和郑伯在曲濮结盟,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十二、从祀先公。从祀者何?顺祀也。文公逆祀,去者三人。定公顺祀,叛者五人。
从祀先公,指的是对已故国君的祭祀。顺祀,即按照正确的顺序祭祀。文公逆祀,指的是文公时期祭祀顺序不正确,导致三人离去。定公顺祀,指的是定公时期祭祀顺序正确,但仍有五人叛逃。
十三、盗窃宝玉、大弓。
宝玉和大弓被盗窃,这是对国家宝物的侵犯,反映了当时社会治安的问题。
盗者孰谓?谓阳虎也。
指出盗窃者是阳虎,这是对犯罪者的指认。
阳虎者,曷为者也?季氏之宰也。
阳虎是季氏的家臣,季氏是当时鲁国的一个强大家族。
季氏之宰则微者也,恶乎得国宝而窃之?
说明阳虎作为家臣,地位并不高,但他却能够窃取国宝,反映了当时社会等级制度的不完善。
阳虎专季氏,季氏专鲁国,阳虎拘季孙,孟氏与叔孙氏迭而食之。
描述了阳虎在季氏家族中的权力地位,以及他与其他家族的关系。
睋而锓其板曰:“某月某日,将杀我于蒲圃,力能救我则于是。”至乎日若时而出。
阳虎刻板留言,威胁要杀害自己,并设定了日期。
临南者,阳虎之出也,御之。
临南是阳虎的部下,负责保护阳虎。
于其乘焉,季孙谓临南曰:“以季氏之世世有子,子可以不免我死乎?”
季孙询问临南是否能够救他。
临南曰:“有力不足,臣何敢不勉。”
临南表示虽然力量有限,但仍然会尽力。
阳越者,阳虎之从弟也,为右。
阳越是阳虎的堂弟,担任右车手。
诸阳之从者,车数十乘,至于孟衢,临南投策而坠之,阳越下取策,临南駷马,而由乎孟氏。
描述了阳虎及其部下前往孟氏的情景。
阳虎从而射之,矢着于庄门。
阳虎射箭,箭矢射中了庄门。
然而,甲起于琴如。
说明有士兵从琴如地方起兵。
弒不成,却反舍于郊,皆说然息。
阳虎的刺杀计划未能成功,最终撤退到郊外。
或曰:“弒千乘之主而不克,舍此可乎?”
有人问阳虎,既然未能刺杀国君,为何不继续行动。
阳虎曰:“夫孺子得国而已,如丈夫何?”
阳虎表示,既然国君只是个孩子,那么他得到国家又有什么意义。
睋而曰:“彼哉!彼哉!趣驾。”
阳虎愤怒地说,快去驾车。
既驾,公敛处父帅师而至,慬然后得免,自是走之晋。
公敛处父率军赶到,阳虎得以逃脱,之后逃往晋国。
宝者何?璋判白,弓绣质,龟青纯。
描述了被盗的宝玉和大弓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