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公羊传的作者是公羊(约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60年),春秋时期鲁国的学者,公羊传是解释《春秋》的一部经典著作之一。公羊在中国儒学中以其对《春秋》的解读而闻名,主张政治与道德的统一。
年代: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
内容简要:《公羊传》是公羊学派对《春秋》一书的解释与注解,是儒家经典之一。《春秋》原本是简短的历史记载,而《公羊传》则通过详细的注解阐述了《春秋》中的政治、道德、伦理等内容。公羊传强调《春秋》所体现的历史教训与政治警示,主张君主应重视道德与礼仪。书中提出了许多关于治理国家、修身养性的理念,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公羊传》与《左传》《谷梁传》并列为三大春秋传之一,对后世的儒家经典解释与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哀公-七年-原文
一、七年。
春,宋皇瑗帅师侵郑。
二、晋魏曼多帅师侵卫。
三、夏,公会吴于鄫。
四、秋,公伐邾娄。八月己酉,入邾娄,以邾娄子益来。
入不言伐,此其言伐何?内辞也,若使他人然。
邾娄子益何以名?绝。
曷为绝之?获也。
曷为不言其获?内大恶,讳也。
五、宋人围曹。
六、冬,郑驷弘帅师救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哀公-七年-译文
一、在第七年。春天,宋国的皇瑗率领军队侵犯郑国。
二、晋国的魏曼多率领军队侵犯卫国。
三、夏天,鲁国的国君在鄫地与吴国君主会面。
四、秋天,鲁国的国君讨伐邾娄国。八月己酉日,鲁国军队进入邾娄国,用邾娄国的子益作为人质。进入邾娄国时不提讨伐,这是为什么?因为这是内部的决定,好像是由别人做的。那么邾娄子益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意味着断绝。为什么断绝他?因为他被俘了。为什么不说他已经被俘?因为这是国内的大忌,所以避讳不提。
五、宋国人包围了曹国。
六、冬天,郑国的驷弘率领军队去救援曹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哀公-七年-注解
七年:指《春秋》记载的鲁国第七年,即公元前656年。
宋皇瑗:宋国的一位将领,名皇瑗。
帅师:率领军队。
侵郑:入侵郑国。
晋魏曼多:晋国的一位将领,名魏曼多。
侵卫:入侵卫国。
夏:指一年中的夏季。
公会吴于鄫:鲁国君主与吴国君主在鄫地会盟。
公:指鲁国的君主,即鲁僖公。
伐邾娄:攻打邾娄国。
八月己酉:指农历八月的某一天,己酉是干支纪日中的某一天。
入邾娄:进入邾娄国。
以邾娄子益来:用邾娄国的子益作为人质。
入不言伐:进入邾娄国时没有提到攻打,
此其言伐何:这里提到攻打的原因是什么?
内辞也:这是内部的话语,
若使他人然:好像是在说别人做的事情。
邾娄子益何以名:邾娄国的子益为什么被称为子益?
绝:断绝,这里指断绝了与邾娄国的联系。
曷为绝之:为什么断绝他?
获也:因为被俘获。
曷为不言其获:为什么不说他被俘获?
内大恶:因为内部有大恶,
讳也:这是避讳的说法。
宋人围曹:宋国人包围了曹国。
郑驷弘:郑国的一位将领,名驷弘。
帅师救曹:率领军队去救援曹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公羊传-哀公-七年-评注
一、七年。春,宋皇瑗帅师侵郑。
此句记载了春秋时期的一次军事行动。‘七年’指鲁国历法中的第七年,即公元前656年。‘宋皇瑗帅师侵郑’中的‘帅师’意为率领军队,‘侵郑’则表明宋国对郑国发起了侵略。这一事件反映了春秋时期列国之间的战争频繁,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那个时代的主要特征。‘宋皇瑗’是宋国的将领,其率军侵郑的行为,体现了当时军事家们对于战争策略的运用和对国家利益的追求。
二、晋魏曼多帅师侵卫。
此句描述了晋国对卫国的侵略。‘晋魏曼多’是晋国的将领,‘帅师侵卫’表明晋国军队对卫国发起了攻击。这一事件进一步证明了春秋时期列国之间战争不断,同时也反映了晋国在当时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三、夏,公会吴于鄫。
这句话记载了鲁国与吴国在鄫地会盟的事件。‘夏’指夏季,‘公会吴于鄫’中的‘公会’指的是鲁国的君主,‘吴’是吴国的名称,‘于鄫’则表明会盟的地点在鄫地。这次会盟可能是为了协调两国关系,共同应对外部的威胁,或者是为了加强两国之间的联盟。
四、秋,公伐邾娄。八月己酉,入邾娄,以邾娄子益来。
此句描述了鲁国对邾娄国的军事行动。‘秋’指秋季,‘公伐邾娄’表明鲁国对邾娄国发起了攻击。‘八月己酉’是具体的日期,‘入邾娄’表示鲁国军队已经攻入邾娄国境内。‘以邾娄子益来’中的‘子益’是邾娄国的君主,‘来’意味着他被俘并带来了鲁国。这里的‘入不言伐’是一个修辞手法,通过不直接说明是攻打,而是说‘入’,暗示了鲁国军队的胜利。
入不言伐,此其言伐何?内辞也,若使他人然。
这句话进一步解释了‘入不言伐’的含义。‘内辞也’意味着这是内部的话语,‘若使他人然’则表示这种说法是故意为之,好像是由别人发起的攻击。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春秋时期外交辞令的复杂性和微妙之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国家之间的政治斗争和策略运用。
邾娄子益何以名?绝。曷为绝之?获也。
这句话解释了邾娄子益的名字为什么被称为‘绝’。‘绝’在这里指的是邾娄子益被俘,‘获也’则表明他被俘的原因是因为鲁国军队的胜利。这种命名方式是对战争胜利的一种庆祝,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战争英雄的崇拜。
曷为不言其获?内大恶,讳也。
这句话解释了为什么鲁国没有直接说明邾娄子益被俘的事情。‘内大恶’指的是鲁国内部对于这一事件的严重性,‘讳也’则表示这是出于避讳的原因。这可能是因为鲁国内部对于战争胜利的庆祝方式有所忌讳,或者是对邾娄国的一种尊重。
五、宋人围曹。
此句记载了宋国对曹国的围攻。‘宋人围曹’表明宋国军队对曹国进行了包围,这可能是为了迫使曹国屈服或者是为了争夺领土。
六、冬,郑驷弘帅师救曹。
这句话描述了郑国对曹国的救援行动。‘冬’指冬季,‘郑驷弘帅师救曹’中的‘郑驷弘’是郑国的将领,‘帅师救曹’则表明郑国军队前往救援被围攻的曹国。这一事件反映了春秋时期国家之间的相互支援和援助,也体现了当时国家之间复杂的关系和战略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