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昭公-昭公十一年

作者: 相传为左丘明,鲁国史官,与孔子同时代或稍晚。

年代: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

内容简要: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为纲,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昭公-昭公十一年-原文

【经】

十有一年春,王二月,叔弓如宋,葬宋平公。

夏四月丁巳,楚子虔诱蔡侯般杀之于申。

楚公子弃疾帅师围蔡。

五月甲申,夫人归氏薨。

大蒐于比蒲。

仲孙貜会邾子盟于祲祥。

秋,季孙意如会晋韩起、齐国弱、宋华亥、卫北宫佗、郑罕虎、曹人、杞人于厥慭。

九月己亥,葬我小君齐归。

冬十有一月丁酉,楚师灭蔡,执蔡世子有以归,用之。

【传】

十一年春,王二月,叔弓如宋,葬平公也。

景王问于苌弘曰:“今兹诸侯,何实吉?何实凶?”对曰:“蔡凶。此蔡侯般弑其君之岁也。岁在豕韦,弗过此矣。楚将有之,然壅也。岁及大梁,蔡复楚凶,天之道也。”

楚子在申,召蔡灵侯。灵侯将往。蔡大夫曰:“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今币重而言甘,诱我也,不如无往。”蔡侯不可。三月丙申,楚子伏甲而飨蔡侯于申,醉而执之。夏四月丁巳,杀之,刑其士七十人。公子弃疾帅师围蔡。

韩宣子问于叔向曰:“楚其克乎?”对曰:“克哉!蔡侯获罪于其君,而不能其民,天将假手于楚以毙之,何故不克?然肸闻之,不信以幸,不可再也。楚王奉孙吴以讨于陈曰,将定而国。陈人听命,而遂县之。今又诱蔡而杀其君,以围其国,虽幸而克,必受其咎,弗能久矣。桀克有缗以丧其国,纣克东夷而陨其身。楚小位下,而亟暴于二王,能无咎乎?天之假助不善,非祚之也,厚其凶恶而降之罚也。且譬之如天,其有五材而将用之,力尽而敝之,是以无拯,不可没振。”

五月,齐归薨,大蒐于比蒲,非礼也。

孟僖子会邾庄公盟于祲祥,修好,礼也。泉丘人有女梦以其帷幕孟氏之庙,遂奔僖子,其僚从之。盟于清丘之社,曰:“有子,无相弃也。”僖子使助薳氏之簉。反自祲祥,宿于薳氏,生懿子及南宫敬叔于泉丘人。其僚无子,使字敬叔。

楚师在蔡,晋荀吴谓韩宣子曰:“不能救陈,又不能救蔡,物以无亲,晋之不能,亦可知也已!为盟主而不恤亡国,将焉用之?”

秋,会于厥慭,谋救蔡也。郑子皮将行。子产曰:“行不远,不能救蔡也。蔡小而不顺,楚大而不德,天将弃蔡以壅楚。盈而罚之,蔡必亡矣。且丧君而能守者,鲜矣。三年,王其有咎乎!美恶周必复,王恶周矣。”晋人使狐父请蔡于楚,弗许。

单子会韩宣子于戚,视下言徐。叔向曰:“单子其将死乎。朝有著定,会有表,衣有,带有结。会朝之言,必闻于表著之位,所以昭事序也。视不过结、之中,所以道容貌也。言以命之,容貌以明之,失则有阙。今单子为王官伯,而命事于会,视不登带,言不过步,貌不道容,而言不昭矣。不道不共,不昭不从,无守气矣。”

九月,葬齐归,公不慼。晋士之送葬者,归以语史赵。史赵曰:“必为鲁郊。”侍者曰:“何故?”曰:“归,姓也。不思亲,祖不归也。”叔向曰:“鲁公室其卑乎。君有大丧,国不废蒐。有三年之丧,而无一日之慼。国不恤丧,不忌君也。君无慼容,不顾亲也。国不忌君,君不顾亲,能无卑乎?殆其失国。”

冬十一月,楚子灭蔡,用隐大子于冈山。申无宇曰:“不祥。五牲不相为用,况用诸侯乎?王必悔之。”

十二月,单成公卒。

楚子城陈、蔡、不羹。使弃疾为蔡公。王问于申无宇曰:“弃疾在蔡,何如?”对曰:“择子莫如父,择臣莫如君。郑庄公城栎而寘子元焉,使昭公不立。齐桓公城穀而寘管仲焉,至于今赖之。臣闻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亲不在外,羁不在内。今弃疾在外,郑丹在内。君其少戒。”王曰:“国有大城,何如?”对曰:“郑京、栎实杀曼伯,宋萧、亳实杀子游,齐渠丘实杀无知,卫蒲、戚实出献公,若由是观之,则害于国。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昭公-昭公十一年-译文

【经】

十一年春天,周王二月,叔弓前往宋国,参加宋平公的葬礼。

夏天四月丁巳日,楚子虔诱骗蔡侯般并在申地将其杀害。

楚公子弃疾率领军队包围了蔡国。

五月甲申日,夫人归氏去世。

在比蒲举行大规模的狩猎活动。

仲孙貜与邾子在祲祥会盟。

秋天,季孙意如与晋国的韩起、齐国的国弱、宋国的华亥、卫国的北宫佗、郑国的罕虎、曹国人、杞国人在厥慭会面。

九月己亥日,安葬了我们的小君齐归。

冬天十一月丁酉日,楚军灭掉了蔡国,俘虏了蔡国的世子有并带回楚国,用于祭祀。

【传】

十一年春天,周王二月,叔弓前往宋国,参加宋平公的葬礼。

景王问苌弘:“今年诸侯中,哪些是吉利的?哪些是凶险的?”苌弘回答说:“蔡国凶险。这是蔡侯般弑杀其君主的年份。岁星在豕韦,不会超过这个时间。楚国将占有蔡国,但会受阻。岁星到达大梁时,蔡国会再次遭遇楚国的凶险,这是天意。”

楚子在申地召见蔡灵侯。蔡灵侯准备前往。蔡国的大夫说:“楚王贪婪且不守信用,只有蔡国对他有感情,现在他送重礼并说好话,是在诱骗我们,不如不去。”蔡侯不听。三月丙申日,楚子在申地设宴招待蔡侯,埋伏甲士,趁蔡侯醉酒将其抓获。夏天四月丁巳日,楚子杀害了蔡侯,并处死了他的七十名随从。公子弃疾率领军队包围了蔡国。

韩宣子问叔向:“楚国能成功吗?”叔向回答说:“能成功!蔡侯得罪了他的君主,且不得民心,天意将借楚国之手除掉他,怎么会不成功呢?但我听说,靠不守信用而侥幸成功,不可能再次发生。楚王奉孙吴之命讨伐陈国,说要安定陈国。陈国人听从命令,结果被楚国吞并。现在又诱骗蔡国并杀害其君主,包围其国家,即使侥幸成功,也必定会遭受灾祸,不会长久。夏桀战胜有缗却失去了国家,商纣战胜东夷却丧了命。楚国地位低下,却比夏桀和商纣更加残暴,能不遭灾吗?天意帮助不善之人,并不是赐福,而是加重他们的凶恶并降下惩罚。就像天有五材,用尽力量后就会衰败,无法挽救,无法振作。”

五月,齐归去世,在比蒲举行大规模的狩猎活动,这是不合礼制的。

孟僖子与邾庄公在祲祥会盟,重修友好关系,这是合礼的。泉丘有个女子梦见自己的帷幕覆盖了孟氏的庙宇,于是投奔孟僖子,她的同伴也跟随她。他们在清丘的社庙会盟,说:“如果有孩子,不要互相抛弃。”孟僖子让她们帮助薳氏管理家务。从祲祥回来后,孟僖子住在薳氏家中,与泉丘女子生下了懿子和南宫敬叔。她的同伴没有孩子,便让南宫敬叔继承她的名字。

楚军在蔡国,晋国的荀吴对韩宣子说:“我们既不能救陈国,又不能救蔡国,说明我们没有亲近的国家,晋国的无能已经很明显了!作为盟主却不关心亡国,还有什么用呢?”

秋天,诸侯在厥慭会面,商议救援蔡国。郑国的子皮准备出发。子产说:“走不远,救不了蔡国。蔡国弱小且不顺从,楚国强大却不讲道德,天意将抛弃蔡国以阻碍楚国。楚国一旦得势,蔡国必亡。而且失去君主后还能守住国家的,很少见。三年后,楚王必定会有灾祸!善恶终有报,楚王的恶行终将得到报应。”晋国派狐父向楚国请求放过蔡国,楚国不答应。

单子在戚地会见韩宣子,目光低垂,言语缓慢。叔向说:“单子恐怕快要死了。朝见时有固定的位置,会面时有标志,衣服有规矩,腰带要系好。朝会时的言语,必须在标志的位置上听到,以表明事务的顺序。目光不超过腰带,言语不超过步伐,容貌要端正,言语要清晰,否则就有缺陷。现在单子作为王官伯,却在会面时目光不抬到腰带,言语不超过步伐,容貌不端正,言语也不清晰。不端正就不恭敬,不清晰就不顺从,他已经没有守气了。”

九月,安葬齐归,鲁公没有表现出悲伤。晋国的送葬者回去后告诉史赵。史赵说:“鲁国必定会在郊外祭祀。”侍者问:“为什么?”史赵说:“归,是姓氏。不思念亲人,祖先也不会回来。”叔向说:“鲁公室恐怕要衰落了。君主有大丧,国家却不停止狩猎。有三年的丧期,却没有一天的悲伤。国家不关心丧事,不敬畏君主。君主没有悲伤的表情,不顾念亲人。国家不敬畏君主,君主不顾念亲人,能不衰落吗?恐怕会失去国家。”

冬天十一月,楚子灭掉了蔡国,用蔡国的隐太子在冈山祭祀。申无宇说:“这不吉利。五种牲畜不能互相替代使用,何况是用诸侯呢?楚王必定会后悔。”

十二月,单成公去世。

楚子在陈、蔡、不羹筑城。任命弃疾为蔡公。楚王问申无宇:“弃疾在蔡国,怎么样?”申无宇回答说:“选择儿子不如父亲,选择臣子不如君主。郑庄公在栎地筑城并安置子元,导致昭公无法继位。齐桓公在穀地筑城并安置管仲,至今齐国仍依赖他。我听说五大不在边境,五细不在朝廷。亲信不在外,羁旅之臣不在内。现在弃疾在外,郑丹在内。君主应该稍加警惕。”楚王问:“国家有大城,怎么样?”申无宇回答说:“郑国的京、栎导致曼伯被杀,宋国的萧、亳导致子游被杀,齐国的渠丘导致无知被杀,卫国的蒲、戚导致献公被驱逐,由此看来,大城对国家有害。末大必折,尾大不掉,这是君主所知道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昭公-昭公十一年-注解

叔弓: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以忠诚和智慧著称。

宋平公:宋国的君主,其葬礼反映了当时的礼仪制度。

楚子虔:楚国的君主,以权谋和军事才能闻名。

蔡侯般:蔡国的君主,被楚子虔诱杀,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

公子弃疾:楚国的公子,以军事才能著称,曾率军围困蔡国。

归氏:鲁国的夫人,其去世反映了当时的丧葬礼仪。

大蒐:古代的一种大型狩猎活动,具有军事演习和礼仪性质。

仲孙貜:鲁国的大夫,与邾子盟于祲祥,反映了诸侯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季孙意如:鲁国的大夫,与多国大夫会盟,反映了春秋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

蔡世子有:蔡国的太子,被楚军俘虏,反映了春秋时期的战争残酷性。

苌弘:周朝的大夫,以智慧和预言能力著称。

蔡灵侯:蔡国的君主,被楚子虔诱杀,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权谋斗争。

韩宣子:晋国的大夫,以智慧和外交才能著称。

叔向:晋国的大夫,以智慧和预言能力著称。

孟僖子:鲁国的大夫,与邾庄公盟于祲祥,反映了诸侯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泉丘人:鲁国的地名,其女梦与孟氏之庙有关,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信仰。

单子:晋国的大夫,以智慧和预言能力著称。

申无宇:楚国的大夫,以智慧和预言能力著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昭公-昭公十一年-评注

这段古文记载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权谋斗争。通过叔弓如宋葬宋平公、楚子虔诱杀蔡侯般、公子弃疾围蔡等事件,展现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外交、军事和礼仪活动。这些事件不仅反映了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礼仪制度和宗教信仰。

文中提到的‘大蒐于比蒲’和‘仲孙貜会邾子盟于祲祥’等活动,体现了春秋时期的礼仪文化和外交关系。这些活动不仅是诸侯国之间的外交手段,也是展示国力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方式。

楚子虔诱杀蔡侯般和公子弃疾围蔡的事件,揭示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权谋斗争和战争的残酷性。这些事件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权力斗争,也揭示了春秋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文中提到的苌弘、韩宣子、叔向、孟僖子、单子、申无宇等人物,都是春秋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他们以智慧和预言能力著称,通过他们的言行,展现了春秋时期政治人物的智慧和权谋。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记载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权谋斗争,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格局、礼仪制度和宗教信仰。这些内容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为我们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昭公-昭公十一年》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54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