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格言联璧-齐家类

作者: 格言联璧的作者并不明确,书中的内容可能是古代各个名人、哲学家、文学家的智慧结晶,后来有人将其收集整理成册,成为一部辞格类的经典著作。这本书包含了许多耳熟能详的格言、警句,涵盖了为人处世、道德修养、处事智慧等方面的内容。

年代:成书于明清时期(约17世纪)。

内容简要:《格言联璧》是一部收录了大量格言、警句、智慧语录的书籍,内容涉及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治国理政等多个方面。书中的格言内容简练、明快,每一则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能够帮助读者提升道德修养和人生智慧。这些格言大多传承自儒家、道家和佛家的经典著作,通过朴素的语言,传递着人生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书中的内容被广泛用于个人修养、家庭教育、为政理国等方面,常被用作家庭教育的教材。由于它的简洁性和实用性,《格言联璧》成为了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至今仍在传承和传播中。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格言联璧-齐家类-原文

勤俭治家之本,忠孝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积善传家之本。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友之兄弟;以祖宗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和之族人;以天地之心为心,天下不无爱之民物。

人君以天地之心为心,人子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一之心矣;臣工以国家之事为事,奴仆以家主之事为事,天下无不一之事矣。

孝莫辞劳,转眼便为人父母;善因望报,回头但看尔儿孙。

子之孝,不如率妇以为孝,妇能养亲者也;公姑得一孝妇,胜如得一孝子。妇之孝,不如导孙以为孝,孙能娱亲者也;祖父得一孝孙,增一辈孝子。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婚而论财,究也,夫妇之道丧。葬而求福,究也,父子之恩绝。

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是也。君子有百世之养,邱墓是也。

兄弟一块肉,妇人是刀锥。兄弟一釜羹,妇人是盐梅。

兄弟和其中自乐,子孙贤此外何求。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现在之福,积自祖宗者,不可不惜;将来之福,贻于子孙者,不可不培。现在之福如点灯,随点则随竭;将来之福如添油,愈添则愈明。

问祖宗之泽,吾享者是当念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吾贻者是要思倾覆之易。

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吾谓昨日以前,尔父尔祖,皆前世也。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吾谓今日以后,尔子尔孙,皆后世也。

祖宗富贵,自诗书中来;子孙享富贵,则弃诗书矣。祖宗家业,自勤俭中来;子孙享家业,则忘勤俭矣。

近处不能感动,未有能及远者。小处不能调理,未有能治大者。亲者不能联属,未有能格疏者。一家生理不能全备,未能有安养百姓者。一家子弟不率规矩,未有能教诲他人者。

至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子弟有才,制其爱,毋弛其诲,故不以骄败;子弟不肖,严其诲,毋薄其爱,故不以怨离。

雨泽过润,万物之灾也;恩宠过礼,臣妾之灾也;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安详恭敬,是教小儿第一法;公正严明,是做家长第一法。

人一心先无主宰,如何整理得一身正当;人一身先无规矩,如何调剂得一家肃穆。

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大学问;消得家庭中嫌隙,便是大经纶。

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游移;处家庭骨肉之变,宜委曲,不宜激烈。

未有和气萃焉,而家不吉昌者;未有戾气结焉,而家不衰败者。

闺门之内,不出戏言,则刑于之化行矣;房幄之中,不闻戏笑,则相敬之风着矣。

人之于嫡室也,宜防其蔽子之过;人之于继室也,宜防其诬子之过。

仆虽能,不可使与内事;妻虽贤,不可使与外事。

如仆得罪于我者尚可恕,得罪于人者不可恕。子孙得罪于人者尚可恕,得罪于天者不可恕。

奴之不祥,莫大于传主人之谤语;主之不祥,莫大于行仆婢之谮语。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治家忌宽,而尤忌严;居家忌奢,而尤忌啬。

无正经人交接,其人必是奸邪;无穷亲友往来,其家必然势利。

日光照天,群物皆作;人灵于物,寐而不觉,是谓天起人不起,必为天神所谴,如君上临朝,臣下高卧失误,不免罚责。夜漏三更,群物皆息;人灵于物,烟酒沈溺,是谓地眠人不眠,必为地祗所诃,如家主欲睡,仆婢喧闹不休,定遭鞭笞。

楼下不宜供神,虑楼上之秽亵。屋后必须开户,防屋前之火灾。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格言联璧-齐家类-译文

勤俭持家是根本,忠诚孝顺是家庭和谐的基础,谨慎小心是保护家庭的关键,诗词书籍是培养家风的基石,积累善行是传承家业的根本。

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以得到的是兄弟之间的和睦。

以父母的心为心,天下就没有不能成为朋友的兄弟;以祖先的心为心,天下就没有不能和睦的族人;以天地的心为心,天下就没有不被爱护的百姓。

君主以天地的心为心,子女以父母的心为心,天下就没有不一致的心;臣子以国家的事为事,奴仆以家主的事为事,天下就没有不一致的事。

孝顺不辞辛劳,转眼间便成为人父母;做好事期望回报,回头看看自己的子孙。

子女的孝顺,不如以身作则,妻子能够照顾好父母;公婆得到一个孝顺的儿媳,胜过得到一个孝顺的儿子。妻子的孝顺,不如教导孙子孝顺,孙子能够使父母快乐;祖父母得到一个孝顺的孙子,就会多一个孝顺的儿子。

父母想要做的事情,我继续去做;父母看重的事情,我亲自去重视。

结婚时谈论财物,最终会导致夫妻之道丧失。下葬时寻求福报,最终会导致父子之恩断绝。

君子有终身的丧事,那就是忌日。君子有百代的养育,那就是坟墓。

兄弟如同同一块肉,妻子则是刀和锥。兄弟如同同一锅汤,妻子则是盐和梅。

兄弟和睦,其中自然快乐,子孙贤良,除此之外还求什么。

心术不可触犯天地,言行要留给子孙好的榜样。

现在的福气,是祖宗积累下来的,不可不珍惜;将来的福气,要留给子孙的,不可不培养。现在的福气如同点灯,一点就少一点;将来的福气如同加油,加得越多越明亮。

问及祖宗的恩泽,我享受的应当想起积累的艰难;问及子孙的福气,我留下的要思考轻易倾覆的危险。

要知道前世的因果,今生承受的;我认为昨日以前,你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前世。要知道后世的果报,今生造作的;我认为今日以后,你的子女和孙子,都是后世。

祖宗的富贵,来自诗书;子孙享受富贵,却抛弃了诗书。祖宗的家业,来自勤俭;子孙享受家业,却忘记了勤俭。

近处不能感动,没有能够影响到远处的。小处不能调理,没有能够治理大处的。亲近的人不能团结,没有能够感化疏远的人。一个家庭的生计不能完全满足,就不能有安养百姓的能力。一个家庭的子弟不遵守规矩,就不能教导他人。

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读书,最重要的是教育子女。

子弟有才能,要控制自己的宠爱,不要放松教育,所以不会因为骄傲而失败;子弟不成材,要严格教育,不要减少关爱,所以不会因为怨恨而分离。

雨水过分滋润,是万物的灾难;恩宠过分,是臣妾的灾难;情爱过分,是子孙的灾难。

安详恭敬,是教育孩子的第一法则;公正严明,是做家长的第一法则。

人如果心中没有主宰,如何能整理好自己的行为;人如果自身没有规矩,如何能治理好一个家庭。

消除性情上的偏私,就是大学问;消除家庭中的矛盾,就是大经纶。

遇到朋友交往中的失误,应该直率,不应该犹豫;处理家庭中的矛盾,应该委婉,不应该激烈。

没有和气聚集,家庭就不会吉祥昌盛;没有戾气凝结,家庭就不会衰败。

闺房之内,不说戏言,就会行刑于之化;房中之内,不闻戏笑,就会行相敬之风。

对待正室,要防止她偏袒儿子;对待继室,要防止她诬陷儿子。

仆人虽然有能力,但不能让他参与家事;妻子虽然贤良,但不能让她参与外事。

如果仆人得罪了我还可以原谅,如果得罪了别人就不能原谅。子孙得罪了别人还可以原谅,如果得罪了天,就不能原谅。

奴仆的不祥,没有比传扬主人诽谤之语更大的;主人的不祥,没有比实行仆婢诬陷之语更大的。

治理家庭要严格,家庭才会和谐;居住在乡里要宽容,乡里才会和睦。

治理家庭忌讳宽松,尤其忌讳严格;居家生活忌讳奢侈,尤其忌讳吝啬。

没有正派人交往,那个人一定是奸邪的;没有穷亲戚朋友来往,那个家庭一定是势利的。

太阳照耀天空,万物都活跃起来;人比万物聪明,却睡觉不醒,这就是天醒人而未醒,一定会被天神谴责,就像君主上朝,臣子却高卧不起,不免受到惩罚。夜深人静,万物都休息;人比万物聪明,却沉溺于烟酒,这就是地睡人而未睡,一定会被地祗谴责,就像家主想要睡觉,仆婢却喧闹不止,一定会遭到鞭笞。

楼下不宜供奉神灵,担心楼上的污秽。屋后必须开设门户,防止屋前的火灾。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格言联璧-齐家类-注解

勤俭:勤奋和节俭,指通过勤劳和节约来积累财富和资源。

治家:管理家庭,指对家庭事务进行有效管理。

忠孝:忠诚和孝顺,指对国家和父母要忠诚和孝顺。

齐家:使家庭和睦,指通过道德和智慧使家庭关系和谐。

谨慎:小心谨慎,指行事要谨慎,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保家:保护家庭,指维护家庭的安宁和稳定。

诗书:指儒家经典和文学作品,代表文化和教育。

起家:建立家庭基业,指创立和积累财富。

积善:积累善行,指做善事,积德行善。

传家:传承家族,指将家族的价值观和传统传递给后代。

父母:指生身父母,代表家庭的核心。

兄弟:指亲兄弟,代表家族的团结和互助。

人君:指君主,代表国家的统治者。

人子:指儿子,代表对父母的孝顺。

臣工:指官员,代表对国家的忠诚。

奴仆:指仆人,代表对主人的服从。

夫妇:指夫妻,代表家庭的基石。

婚:指结婚,是建立家庭的重要仪式。

葬:指安葬,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和纪念。

君子:指有道德修养的人。

忌日:指纪念已故亲人去世的日子。

邱墓:指坟墓,代表对祖先的纪念。

人灵于物:指人类比其他生物更有灵性。

天起人不起:指天亮了人还未起床,可能被天神责罚。

地眠人不眠:指天黑了人还未睡觉,可能被地神责罚。

供神:指在家中供奉神灵。

开户:指在家中开设窗户。

内事:指家庭内部的事务。

外事:指家庭外部的事务。

嫡室:指正室妻子。

继室:指续弦妻子。

主之不祥:指主人的不幸。

行仆婢之谮语:指仆人或婢女说主人的坏话。

治家严:指管理家庭要严格。

居乡恕:指在乡村生活中要宽容。

正经人:指正直的人。

穷亲友:指贫穷的亲友。

日光照天:指太阳照耀大地。

夜漏三更:指深夜三更时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格言联璧-齐家类-评注

勤俭治家之本,忠孝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积善传家之本。

此句强调了家庭治理的五个基本原则:勤俭、忠孝、谨慎、诗书和积善。勤俭是基础,忠孝是精神支柱,谨慎是保障,诗书是智慧源泉,积善是家族传承的道德基石。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此句表达了对父母和兄弟的尊敬和珍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条件的,而兄弟之间的情谊也是世间难能可贵的。

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友之兄弟;以祖宗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和之族人;以天地之心为心,天下不无爱之民物。

此句提倡以家庭、宗族和天地的观念来处理人际关系,强调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人君以天地之心为心,人子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一之心矣;臣工以国家之事为事,奴仆以家主之事为事,天下无不一之事矣。

此句说明在各个社会角色中,应以相应的道德和责任来行事,以达到社会的和谐。

孝莫辞劳,转眼便为人父母;善因望报,回头但看尔儿孙。

此句强调了孝道和善行的传承,指出孝顺和善行会得到回报,并影响后代。

子之孝,不如率妇以为孝,妇能养亲者也;公姑得一孝妇,胜如得一孝子。妇之孝,不如导孙以为孝,孙能娱亲者也;祖父得一孝孙,增一辈孝子。

此句强调了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孝道在女性中的体现。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此句体现了对父母的尊敬和继承父母的遗志。

婚而论财,究也,夫妇之道丧。葬而求福,究也,父子之恩绝。

此句批判了婚姻和丧葬中的世俗观念,认为这些行为违背了道德和家庭伦理。

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是也。君子有百世之养,邱墓是也。

此句表达了君子对父母和祖先的尊敬和纪念。

兄弟一块肉,妇人是刀锥。兄弟一釜羹,妇人是盐梅。

此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兄弟之间的亲密关系。

兄弟和其中自乐,子孙贤此外何求。

此句强调了家庭和睦和子孙贤能的重要性。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此句强调了个人品德和行为对后代的影响。

现在之福,积自祖宗者,不可不惜;将来之福,贻于子孙者,不可不培。

此句强调了珍惜和培养家族福祉的重要性。

问祖宗之泽,吾享者是当念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吾贻者是要思倾覆之易。

此句强调了祖先的恩泽和子孙的责任。

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吾谓昨日以前,尔父尔祖,皆前世也。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吾谓今日以后,尔子尔孙,皆后世也。

此句强调了因果报应和代际传承的观念。

祖宗富贵,自诗书中来;子孙享富贵,则弃诗书矣。祖宗家业,自勤俭中来;子孙享家业,则忘勤俭矣。

此句批判了子孙对祖先遗德和家业的忘本。

近处不能感动,未有能及远者。小处不能调理,未有能治大者。亲者不能联属,未有能格疏者。一家生理不能全备,未能有安养百姓者。一家子弟不率规矩,未有能教诲他人者。

此句强调了从小处着手,从近处入手,逐步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

至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此句强调了读书和教子的重要性。

子弟有才,制其爱,毋弛其诲,故不以骄败;子弟不肖,严其诲,毋薄其爱,故不以怨离。

此句强调了在教育子女时,既要爱也要严,以防止子女的骄傲和怨恨。

雨泽过润,万物之灾也;恩宠过礼,臣妾之灾也;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此句用自然现象比喻社会现象,强调了过度的恩宠和情爱会带来灾难。

安详恭敬,是教小儿第一法;公正严明,是做家长第一法。

此句强调了教育子女和做家长的方法。

人一心先无主宰,如何整理得一身正当;人一身先无规矩,如何调剂得一家肃穆。

此句强调了个人品德和行为对家庭和谐的影响。

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大学问;消得家庭中嫌隙,便是大经纶。

此句强调了处理人际关系和家庭矛盾的能力。

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游移;处家庭骨肉之变,宜委曲,不宜激烈。

此句强调了在不同情境下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未有和气萃焉,而家不吉昌者;未有戾气结焉,而家不衰败者。

此句强调了家庭氛围对家庭命运的影响。

闺门之内,不出戏言,则刑于之化行矣;房幄之中,不闻戏笑,则相敬之风着矣。

此句强调了家庭内部的和谐与尊重。

人之于嫡室也,宜防其蔽子之过;人之于继室也,宜防其诬子之过。

此句强调了对待家庭内部矛盾的态度。

仆虽能,不可使与内事;妻虽贤,不可使与外事。

此句强调了分工合作和家庭角色的定位。

如仆得罪于我者尚可恕,得罪于人者不可恕。子孙得罪于人者尚可恕,得罪于天者不可恕。

此句强调了对待仆人和子孙的宽容度。

奴之不祥,莫大于传主人之谤语;主之不祥,莫大于行仆婢之谮语。

此句强调了忠诚和诚信的重要性。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此句强调了在家庭和乡村中,严格和宽容的平衡。

治家忌宽,而尤忌严;居家忌奢,而尤忌啬。

此句强调了家庭治理中宽严和奢侈节俭的平衡。

无正经人交接,其人必是奸邪;无穷亲友往来,其家必然势利。

此句强调了选择朋友和交往的重要性。

日光照天,群物皆作;人灵于物,寐而不觉,是谓天起人不起,必为天神所谴,如君上临朝,臣下高卧失误,不免罚责。夜漏三更,群物皆息;人灵于物,烟酒沈溺,是谓地眠人不眠,必为地祗所诃,如家主欲睡,仆婢喧闹不休,定遭鞭笞。

此句用自然现象比喻人间的行为和后果,强调了顺应自然和道德的重要性。

楼下不宜供神,虑楼上之秽亵。屋后必须开户,防屋前之火灾。

此句强调了居住环境的布局和风水的重要性。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格言联璧-齐家类》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534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