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许仲琳,明代文学家和小说家,著有《封神演义》一书。关于《封神演义》的具体作者,有学者认为可能是许仲琳,或许是民间口头传承的集体创作,后期经过整理成书。许仲琳的作品《封神演义》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宗教和历史元素,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作品之一。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创作的神话小说,以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为背景,讲述了许多神仙、英雄、妖怪的故事,特别是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的过程。本书的核心情节是周朝的建立与商纣王的灭亡,其中穿插了大量的神仙、妖魔以及人物的封神故事。全书充满了神话和幻想元素,通过塑造许多英雄人物,如姜子牙、哪吒、杨戬等,展现了忠诚、勇敢、智慧等美德。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并以战斗、谋略、道德冲突等为主要内容,呈现出强烈的戏剧性。作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之一,《封神演义》不仅在文学上影响深远,也对后世的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四回-原文
恩州驿狐狸死妲己
天下荒荒起战场,致生谗佞乱家邦。
忠言不听商容谏,逆语惟知费仲良。
色纳狐狸友琴瑟,政由豺虎逐鸾凰。
甘心亡国为污下,赢得人间一捏香。
话说宜生接了回书,竟往西岐。不题。
且说崇黑虎上前言曰:
‘仁兄大事已定,可作速收拾行装,将令爱送进朝歌,迟恐有变。小弟回去,放令郎进城。我与家兄收兵回国,具表先达朝廷,以便仁兄朝商谢罪。不得又有他议,致生祸端。’
苏护曰:‘蒙贤弟之爱,与西伯之德,吾何爱此一女而自取灭亡哉。实时打点无疑,贤弟放心。只是我苏护止此一子,被令兄囚禁行营,贤弟可速放进城,以慰老妻悬望。举室感德不浅!’
黑虎道:‘仁兄宽心,小弟出去,实时就放他来,不必罣念。’
二人彼此相谢。
出城,行至崇侯虎行营。
两边来报:‘启老爷:二老爷已至辕门。’
侯虎急传令:‘请!’
黑虎进营,上帐坐下。
侯虎曰:‘西伯侯姬昌好生可恶!今按兵不举,坐观成败。昨遣散宜生来下书,说苏护进女朝商,至今未见回报。贤弟被擒之后,吾日日差人打听,心甚不安。今得贤弟回来,不胜万千之喜!不知苏护果肯朝王谢罪?贤弟自彼处来,定知苏护端的,幸道其详。’
黑虎厉声大叫曰:‘长兄,想我兄弟二人,自始祖一脉,相传六世,俺兄弟系同胞一本,古语有言:‘一树之果,有酸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长兄,你听我说:苏护反商,你先领兵征伐,故此损折军兵。你在朝廷也是一镇大诸侯,你不与朝廷干些好事,专诱天子近于佞臣,故此天下人人怨恶你。五万之师总不如一纸之书,苏护已许进女朝王谢罪。你折兵损将,愧也不愧?辱我崇门。长兄,从今与你一别,我黑虎再不会你!两边的,把苏公子放了!’
两边不敢违令,放了全忠,上帐谢黑虎曰:‘叔父天恩,赦小侄再生,顶戴不尽。’
崇黑虎曰:‘贤侄可与令尊说,叫他速收拾朝王,毋得迟滞。我与他上表,转达天子,以便你父子进朝谢罪。’
全忠拜谢出营,上马回冀州。
不题。
崇黑虎怒发如雷,领了三千人马,上了金睛兽,自回曹州去了。
且言崇侯虎愧莫敢言,只得收拾人马,自回本国,具表请罪。
不题。
单言苏全忠进了冀州,见了父母,彼此感慰毕。
护曰:‘姬伯前日来书,真是救我苏氏灭门之祸。此德此恩,何敢有忘!我儿,我想君臣之义至重,君叫臣死,不敢不死,我安敢惜一女,自取败亡哉。今只得将你妹子进往朝歌,面君赎罪。你可权镇冀川,不得生事扰民。我不日就回。’
全忠拜领父言。
苏护随进内,对夫人杨氏将‘姬伯来书劝我朝王’一节细说一遍。
夫人放声大哭。
苏护再三安慰。
夫人含泪言曰:‘此女生来娇柔,恐不谙侍君之礼,反又惹事。’
苏护曰:‘这也没奈何,只得听之而已。’
夫妻二人不觉伤感一夜。
次日,点三千人马,五百家将,整备毡军,令妲己梳妆起程。
妲己闻令,泪下如雨,拜别母亲、长兄,婉转悲啼,百千娇媚,真如笼烟芍药,带雨梨花。
子母怎生割舍。
只见左右侍儿苦劝,夫人方哭进府中,小姐也含泪上车。
兄全忠送至五里而回。
苏护压后,保妲己前进。
只见前面打两杆贵人旗旛,一路上饥餐渴饮,朝登紫陌,暮践红麈,过了些绿杨古道,红杏园林,见了些啼鸦唤春,杜鹃叫月。
在路行程非止一两日,逢州过县,涉水登山。
那日抵暮,已至恩州。
只见恩州驿驿丞接见。
护曰:‘驿丞,收拾厅堂,安置贵人。’
驿丞曰:‘启老爷:此驿三年前出一妖精,以后凡有一应过往老爷,俱不在里面安歇。可请贵人权在行营安歇,庶保无虞。不知老爷尊意如何?’
苏护大喝曰:‘天子贵人,岂惧甚么邪魅。况有馆驿,安得停居行营之礼!快去打扫驿中厅堂住室,毋得迟误取罪!’
驿丞忙叫众人打点厅堂内室,准备铺陈,注香洒扫,一色收拾停当,来请贵人。
苏护将妲己安置在后面内室里,有五十名侍儿在左右奉侍。
将三千人马俱在驿外边围绕;五百家将在馆驿门首屯札。
苏护正在厅上坐着,点上蜡烛。
苏护暗想:‘方才驿丞言此处有妖怪,此乃皇华驻节之所,人烟凑集之处,焉有此事?然亦不可不防。’
将一根豹尾鞭放在案桌之旁,剔灯展玩兵书。
只听得恩州城中戍鼓初敲,已是一更时分。
苏护终是放心不下,乃手提铁鞭,悄步后堂,于左右室内点视一番;
见诸侍儿并小姐寂然安寝,方才放心;
复至厅上再看兵书,不觉又是二更。
不一时,将交三鼓,可煞作怪,忽然一阵风响,透人肌肤,将灯灭而复明。
怎见得:
非干虎啸,岂是龙吟。
淅凛凛寒风扑面,清冷冷恶气侵人,到不能开花谢柳,多暗藏水怪山精。
悲风影里露双睛,一似金灯在惨雾之中;
黑夜丛中探四爪,浑如钢钩出紫霞之外;
尾摆头摇如狴犴;
狰狞雄猛似狻猊。
苏护被这阵怪风吹得毛骨耸然。
心下正疑惑之间,忽听后厅侍儿一声喊叫:‘有妖精来了!’
苏护听说后边有妖精,急忙提鞭在手,抢进后厅,左手执灯,右手执鞭,将转大厅背后,手中灯已被妖风扑灭。
苏护急转身,再过大厅,急叫家将取进灯火来时,复进后厅,只见众侍儿慌张无措。
苏护急到妲己寝榻之前,用手揭起幔帐,问曰:‘我儿,方才妖气相侵,你曾见否?’
妲己答曰:‘孩儿梦中听得侍儿喊叫‘妖精来了’,孩儿急待看时,又见灯光,不知是爹爹前来,并不曾看见甚么妖怪。’
护曰:‘这个感谢天地庇佑,不曾惊吓了你,这也罢了。’
护复安慰女儿安息,自己巡视,不敢安寝。
──不知这个回话的乃是千年狐狸,不是妲己。
方才灭灯之时,再出厅前取得灯火来,这是多少时候了,妲己魂魄已被狐狸吸去,死之久矣;乃借体成形,迷惑纣王,断送他锦绣江山。
此是天数,非人力所为。
有诗为证:恩州驿内怪风惊,苏护提鞭扑灭灯。
二八娇容今已丧,错看妖魅当亲生。
苏护心慌,一夜不曾着枕:‘幸喜不曾惊了贵人,托赖天地祖宗庇佑;不然又是欺君之罪,如何解释。’
等待天明,离了恩州驿,前往朝歌而来。
晓行夜住,饥餐渴饮,在路行程,非止一日。
渡了黄河,来至朝歌,按下营寨。
苏护先差官进城,用‘脚色’见武成王黄飞虎。
飞虎见了苏护进女赎罪文书,忙差龙环出城,吩咐苏护,把人马札在城外,令护同女进城,到金亭馆驿安置。
当时权臣费仲、尤浑见苏护又不先送礼物,叹曰:‘这逆贼,你虽则献女赎罪,天子之喜怒不测,凡事俱在我二人点缀,其生死存亡,只在我等掌握之中,他全然不理我等,甚是可恶!’
不讲二人怀恨,且言纣王在龙德殿,有随侍官启驾:‘费仲候旨。’天子命:‘传宣。’
只见费仲进朝,称呼礼毕,俯伏奏曰:‘今苏护进女,已在都城候旨定夺。’
纣王闻奏,大怒曰:‘这匹夫,当日强辞乱政,朕欲置于法,赖卿等谏止,赦归本国;岂意此贼题诗午门,欺藐朕躬,殊属可恨。
明日朝见,定正国法,以惩欺君之罪。’
费仲乘机奏曰:‘天子之法,原非为天子而重,乃为万姓而立。
今叛臣贼子不除,是为无法。无法之朝,为天下之所弃。’
王曰:‘卿言极善。明日朕自有说。’费仲退散已毕。
次日天子登殿,钟鼓齐鸣,文武侍立。
但见: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池边弱柳垂青琐,百转流莺绕建章。
剑佩风随凤池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天子升殿,百官朝贺毕。
王曰:‘有奏章者出班,无事且散。’言未毕,午门官启驾:‘冀州侯苏护候旨午门,进女请罪。’
王命:‘传旨宣来。’苏护身服犯官之服,不敢冠冕衣裳,来至丹墀之下俯伏,口称:‘犯臣苏护,死罪!死罪!’
王曰:‘冀州苏护,你题反诗午门,‘永不朝商’,及至崇侯虎奉敕问罪,你尚拒敌天兵,损坏命官军将,你有何说,今又朝君!’
着随侍官:‘拿出午门枭首,以正国法!’言未毕,只见首相商容出班谏曰:‘苏护反商,理当正法;但前日西伯侯姬昌有本,令苏护进女赎罪,以完君臣大义。
今苏护既尊王法,进女朝王赎罪,情有可原。且陛下因不进女而致罪,今已进女而又加罪,甚非陛下本心。
乞陛下怜而赦之。’纣王犹豫未定,有费仲出班奏曰:‘丞相所奏,望陛下从之。且宣苏护女妲己朝见。
如果容貌出众,礼度幽闲,可任役使,陛下便赦苏护之罪;如不称圣意,可连女斩于市曹,以正其罪。
庶陛下不失信于臣民矣。’王曰:‘卿言有理。’──看官:只因这费仲一语,将成汤六百年基业送与他人。
这且不题。但言──纣王命随侍官:‘宣妲己朝见。’妲己进午门,过九龙桥,至九间殿滴水檐前,高擎牙笏,进礼下拜,口称万岁。
纣王定睛观看,见妲己乌云迭鬓,杏脸桃腮,浅淡春山,娇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带雨,不亚九天仙女下瑶池,月里嫦娥离玉阙。
妲己启朱唇似一点樱桃,舌尖上吐的是美孜孜一团和气,转秋波如双弯凤目,眼角里送的是娇滴滴万种风情。
口称:‘犯臣女妲己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只这几句,就把纣王叫的魂游天外,魄散九霄,骨软筋酥,耳热眼跳,不知如何是好。
当时纣王起立御案之旁,命:‘美人平身。’令左右宫妃:‘挽苏娘娘进寿仙宫,候朕躬回宫。’
忙叫当驾官传旨:‘赦苏护满门无罪,听朕加封:官还旧职,国戚新增,每月加俸二千石。
显庆殿筵宴三日,众百官首相庆贺皇亲,夸官三日。文官二员、武官三员送卿荣归故地。’
苏护谢恩,两班文武见天子这等爱色,都有不悦之意,奈天子起驾还宫,无可诤谏,只得都到显庆殿陪宴。
不言苏护进女荣归:天子同妲己在寿仙宫筵宴,当夜成就凤友鸾交,恩爱如同胶漆。
纣王自进妲己之后,朝朝宴乐,夜夜欢娱,朝政隳堕,章奏混淆。
群臣便有谏章,纣王视同儿戏。
日夜荒淫,不觉光阴瞬息,岁月如流,已是二月不曾设朝;只在寿仙宫同妲己宴乐。
天下八百镇诸侯多少本到朝歌,文书房本积如山,不能面君,其命焉能得下。
眼见天下大乱。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四回-译文
恩州驿狐狸死妲己
天下荒荒起战场,导致战争兴起,引起了谗言和佞臣的乱象。不听忠言,只听信商容的忠告,只知道费仲的好话。
妲己接纳狐狸为友,政治如同豺狼虎豹追逐凤凰。甘心亡国成为污点,却赢得人间一捏香。
话说宜生接到回书,竟然前往西岐。不提。
崇黑虎上前说:“仁兄的大事已经确定,可以赶紧收拾行装,把你的女儿送到朝歌,晚了恐怕会有变故。我回去,放你的儿子进城。我和家兄收兵回国,先上表朝廷,以便你朝见商议谢罪。不要又有其他议论,导致生祸。
苏护说:“承蒙贤弟的关爱,以及西伯侯的恩德,我怎么会因为一个女儿而自取灭亡呢?现在立刻准备,贤弟放心。只是我苏护只有一个儿子,被你的兄长囚禁在行营,贤弟可以快点放他进城,以安慰老妻的期待。全家人都感激你的恩德。
黑虎说:“仁兄放心,我出去后,立刻放他出来,不必担心。”两人互相道谢。出城,走到崇侯虎的行营。两边来报告:“老爷,二老爷已经到了辕门。”侯虎急忙传令:“请!”黑虎进入营帐,坐在帐上。侯虎说:“西伯侯姬昌真可恶!现在按兵不动,坐观成败。昨天派遣散宜生来下书,说苏护进女朝商,至今未见回报。贤弟被擒之后,我天天派人打听,心里非常不安。现在你回来了,非常高兴!不知道苏护是否真的愿意朝王谢罪?贤弟从那里来,一定知道苏护的真相,希望详细告诉我。
黑虎大声说:“长兄,我们兄弟二人,自始祖一脉相传六世,我们兄弟是同胞兄弟,古语有言:‘一树之果,有酸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长兄,你听我说:苏护反商,你先领兵征伐,所以损失了军兵。你在朝廷也是一镇大诸侯,你不为朝廷做些好事,专门引诱天子亲近佞臣,所以天下人都在怨恨你。五万军队不如一纸书信,苏护已经答应进女朝王谢罪。你损失了军兵,难道不觉得惭愧?侮辱了崇门。长兄,从今以后,我再不会和你见面了!两边的人,把苏公子放了!”两边不敢违抗命令,放了全忠,上帐感谢黑虎说:“叔父天恩,赦免了我小侄的罪行,感激不尽。”崇黑虎说:“贤侄可以告诉你父亲,叫他赶紧准备朝王,不要拖延。我会上表,转达天子,以便你父子进朝谢罪。”全忠拜谢后出营,上马回冀州。不提。
崇黑虎怒发如雷,率领三千人马,骑上金睛兽,自己回曹州去了。
崇侯虎感到非常羞愧,只能收拾人马,自己回本国,上表请罪。不提。
单说苏全忠进了冀州,见了父母,彼此感到安慰。苏护说:“姬伯前些日子来书,真是救我苏氏灭门之祸。这份恩德,我怎么敢忘记!儿子,我想君臣之间的义气非常重,君叫臣死,不敢不死,我怎么能舍不得一个女儿,自取灭亡呢?现在只能把你妹妹送到朝歌,面君赎罪。你可以暂时镇守冀川,不要生事扰民。我不久就会回来。
全忠拜领父亲的命令。苏护随后进内,对夫人杨氏将“姬伯来书劝我朝王”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夫人放声大哭。苏护再三安慰。夫人含泪说:“这个女儿生来娇弱,恐怕不懂得侍奉君王的礼节,反而会惹出事端。”苏护说:“这也没办法,只能听之任之了。”夫妻俩不知不觉伤感了一夜。
次日,点齐三千人马,五百家将,准备毡军,命令妲己梳妆出发。妲己听到命令,泪如雨下,拜别母亲和哥哥,婉转悲啼,百般娇媚,真如笼烟芍药,带雨梨花。母子俩怎么舍得分离。只见左右侍女苦劝,夫人哭着回到府中,小姐也含泪上了车。哥哥全忠送了五里路就回去了。苏护走在后面,保护妲己前进。只见前面挂着两杆贵人旗旌,一路上饥餐渴饮,白天登上紫陌,晚上走过红麈,经过了一些绿杨古道,红杏园林,看到了一些乌鸦唤春,杜鹃叫月。在路上走了不止一两日,经过州县,涉水登山。那天傍晚,已经到达恩州。只见恩州驿驿丞迎接。苏护说:“驿丞,收拾厅堂,安置贵人。”驿丞说:“老爷,这个驿站三年前出现了一只妖怪,以后所有过往的官员都不在这里住宿。请贵人暂时在行营住宿,以保证安全。不知道老爷的意见如何?”苏护大声说:“天子贵人,怎么会害怕什么邪魅。何况有馆驿,怎么能住在行营里!快去打扫驿中的厅堂和住室,不要耽误,以免犯罪!”驿丞急忙叫人打扫厅堂和住室,准备铺陈,注香洒扫,一切准备妥当,来请贵人。苏护把妲己安置在后面的内室里,有五十名侍女在左右伺候。把三千人马都安排在驿外边围住;五百家将在馆驿门口驻扎。苏护正在厅上坐着,点上蜡烛。苏护暗想:“刚才驿丞说这里有个妖怪,这是皇华驻节的地方,人烟稠密的地方,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事情?然而也不能不防备。”把一根豹尾鞭放在案桌旁边,挑灯展玩兵书。只听得恩州城中戍鼓初敲,已经是半夜时分。苏护还是放心不下,于是手提铁鞭,悄悄地走到后堂,左右室内查看了一番;见所有侍女和小姐都安静地睡着,这才放心;又回到厅上再看兵书,不知不觉已经是二更天。不久,快到三更时,忽然一阵风声响起,刺骨的寒风扑面而来,将灯吹灭后又亮起。怎么见得:
不是虎啸,也不是龙吟。冷风凛冽,恶气侵人,不能开花谢柳,暗藏水怪山精。悲风影里露双睛,像金灯在浓雾中;黑夜之中探四爪,像钢钩从紫霞中跃出;尾巴摇摆,头摇如狴犴;凶猛凶猛像狻猊。
苏护被这阵怪风吹得毛骨悚然。心里正在疑惑,忽然听到后厅的侍女一声惊叫:‘有妖精来了!’苏护听说后边有妖精,急忙拿起鞭子,冲进后厅,左手拿着灯笼,右手拿着鞭子,转到大厅后面,手中的灯笼已被妖风吹灭。苏护急忙转身,再过大厅,急忙叫家将取来灯火时,又进了后厅,只见众侍女慌张失措。苏护急忙走到妲己的床前,用手掀开帷帐,问道:‘我儿,刚才有妖气入侵,你有没有看到什么?’妲己回答说:‘孩儿在梦中听到侍女喊叫“妖精来了”,孩儿急着要看时,又看到灯光,不知道是爹爹来了,并没有看到什么妖怪。’苏护说:‘这个多谢天地庇佑,没有吓到你,那就好了。’苏护又安慰女儿安心休息,自己巡视,不敢安睡。
不知道这个回答的人是千年狐狸精,不是妲己。刚才灭灯的时候,再出去大厅前取灯火来,这是多久以前了,妲己的魂魄已经被狐狸精吸取,已经死去很久了;现在它借妲己的身体成形,迷惑纣王,断送他的锦绣江山。这是天命,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有诗为证:恩州驿内怪风惊,苏护提鞭扑灭灯。二八娇容今已丧,错看妖魅当亲生。
苏护心慌,一整夜没有合眼:‘幸亏没有惊吓到贵人,多亏天地祖宗庇佑;不然又是欺君之罪,怎么解释。’等到天亮,离开了恩州驿,前往朝歌。白天赶路,晚上住宿,饿了吃,渴了喝,在路上走了不止一天。渡过黄河,来到朝歌,安顿下营寨。苏护先派官员进城,用‘脚色’见武成王黄飞虎。黄飞虎见到苏护进献女儿赎罪的文书,急忙派龙环出城,吩咐苏护,把人马留在城外,让苏护带着女儿进城,到金亭馆驿安置。
当时权臣费仲、尤浑见苏护又没有先送礼物,叹了口气说:‘这个逆贼,你虽然献女儿赎罪,但天子的喜怒无常,所有的事情都掌握在我们两个人手中,他的生死存亡,全在我们掌握之中,他完全不理会我们,真是太可恶了!’
不说他们怀恨在心,再说纣王在龙德殿,有随侍官员启奏:‘费仲候旨。’天子命令:‘宣召。’只见费仲进宫,行礼完毕,跪下奏报:‘现在苏护进献女儿,已经在都城等候旨意定夺。’纣王听后大怒说:‘这个匹夫,当日强辞乱政,朕想要依法处置他,多亏你们劝阻,赦免他回国;没想到这个贼子还在午门题反诗,侮辱朕,实在可恨。明天上朝,一定要依法惩处,以惩罚欺君之罪。’费仲趁机奏报:‘天子的法律,原本不是为了天子而重要,而是为了万民而设立。现在叛臣贼子不除,就是没有法律。没有法律的朝堂,会被天下人所抛弃。’王说:‘你的话很有道理。明天朕自有安排。’费仲退下。
次日天子登殿,钟鼓齐鸣,文武百官站立两旁。只见: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池边弱柳垂青琐,百转流莺绕建章。剑佩风随凤池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天子升殿,百官朝贺完毕。王说:‘有奏章的出列,没有事的就退下。’话还没说完,午门官启奏:‘冀州侯苏护在午门候旨,进献女儿请罪。’王命令:‘宣召。’苏护身穿犯官之服,不敢戴冠穿袍,来到丹墀下跪伏,口称:‘犯臣苏护,死罪!死罪!’王说:‘冀州苏护,你题反诗午门,‘永不朝商’,及至崇侯虎奉敕问罪,你仍拒敌天兵,损坏命官军将,你有什么说的,现在又来朝见!’命令随侍官员:‘拿出午门斩首,以正国法!’话还没说完,只见首相商容出列谏言:‘苏护反商,理当正法;但前日西伯侯姬昌有奏本,令苏护进女赎罪,以完君臣大义。现在苏护已经尊王法,进女朝王赎罪,情有可原。而且陛下因不进女而致罪,现在已进女而又加罪,实在不是陛下本意。恳请陛下怜悯而赦免他。’纣王犹豫不决,费仲出列奏报:‘丞相所奏,望陛下采纳。并且宣召苏护的女儿妲己朝见。如果容貌出众,礼度幽闲,可以任用,陛下就赦免苏护之罪;如果不合圣意,可以连女斩于市曹,以正其罪。这样陛下不失信于臣民。’王说:‘你的话有理。’──看官:只因费仲一句话,将成汤六百年的基业送给了别人。这且不提。但说──纣王命令随侍官员:‘宣妲己朝见。’妲己进入午门,过九龙桥,到九间殿滴水檐前,高擎牙笏,进礼下拜,口称万岁。纣王定睛观看,见妲己乌云密鬓,杏脸桃腮,浅淡春山,娇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带雨,不亚九天仙女下瑶池,月里嫦娥离玉阙。妲己启朱唇似一点樱桃,舌尖上吐的是美滋滋一团和气,转秋波如双弯凤目,眼角里送的是娇滴滴万种风情。口称:‘犯臣女妲己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只这几句话,就把纣王叫得魂不守舍,魄散九霄,骨软筋酥,耳热眼跳,不知如何是好。当时纣王起身走到御案旁,命令:‘美人起身。’命令左右宫妃:‘扶苏娘娘进寿仙宫,等候朕回宫。’急忙叫当驾官传旨:‘赦免苏护满门无罪,听朕加封:官复原职,国戚新增,每月加俸二千石。显庆殿设宴三日,众百官首相庆贺皇亲,夸官三日。文官二员、武官三员送卿荣归故地。’苏护谢恩,文武百官见天子如此爱色,都有不悦之意,但天子已经起身回宫,无法劝谏,只得都到显庆殿陪宴。
不说苏护进女荣归:天子与妲己在寿仙宫设宴,当夜成就凤友鸾交,恩爱如同胶漆。纣王自从进妲己之后,天天宴乐,夜夜欢娱,朝政荒废,奏章混淆。群臣虽然有谏章,但纣王视同儿戏。日夜荒淫,不知不觉中,已经二月不曾上朝;只在寿仙宫与妲己宴乐。天下八百镇诸侯多少本到朝歌,文书房本积如山,不能面君,其命焉能得下。眼见天下大乱。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四回-注解
天下荒荒起战场:形容战乱频繁,天下大乱。
谗佞:指善于说坏话、挑拨离间的人。
家邦:指国家。
商容谏:商容,古代贤臣,谏言之意。
费仲良:费仲,古代奸臣,良指的是好。
色纳狐狸友琴瑟:比喻亲近坏人。
政由豺虎逐鸾凰:比喻政治被恶势力把持。
鸾凰:指美好的事物。
污下:指不道德、卑鄙的行为。
捏香:指香气,比喻名声。
宜生:人名,指宜生接到了一封回书。
西岐:古代地名,指周文王的封地。
崇黑虎:人名,崇黑虎的兄弟。
仁兄:对兄长的尊称。
令爱:对女儿的尊称。
朝歌:商朝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淇县。
行装:出行的行李。
西伯:古代地名,周文王的封地。
苏护:人名,苏护的妻子。
令郎:对儿子的尊称。
囚禁:被监禁。
收兵回国:指军队撤回国内。
具表先达朝廷:写报告先送到朝廷。
朝商谢罪:到朝廷商议谢罪。
谗佞乱家邦:指奸臣乱国。
甘心亡国为污下:宁愿国家灭亡也不愿做卑鄙的事。
赢得人间一捏香:在人间留下臭名。
崇侯虎:人名,崇黑虎的哥哥。
仁兄大事已定:对兄长的尊敬。
一别:分别。
顶戴:感谢,表示敬意。
冀州:古代地名。
金睛兽:神话中的神兽,此处指崇黑虎的坐骑。
曹州:古代地名。
愧莫敢言:感到羞愧不敢说话。
紫陌:古代的道路。
红麈:古代指红色的车马。
绿杨古道:指景色优美的道路。
红杏园林:指景色优美的园林。
啼鸦唤春:指春天的景象。
杜鹃叫月:指杜鹃鸟的叫声。
涉水登山:指经历艰难险阻。
恩州驿:古代供官员和行人住宿的驿站。
驿丞:驿站的管理官。
妖怪:指传说中会作怪的生物。
皇华驻节之所:指皇帝停留的地方。
人烟凑集之处:指人口密集的地方。
邪魅:指邪恶的鬼怪。
豹尾鞭:古代的一种鞭子。
铁鞭:指坚固的鞭子。
戍鼓:指军队巡逻的鼓声。
一更时分:指晚上的一更,即晚上九点到十一点。
二更时分:指晚上二更,即晚上十一点到一点。
三鼓:指晚上三鼓,即一点到三点。
作怪:指发生奇怪的事情。
风响:指风的声音。
肌肤:指皮肤。
灯灭而复明:指灯突然熄灭后又亮了起来。
淅凛凛寒风扑面:形容寒风刺骨。
恶气侵人:指不良的气氛影响人。
开花谢柳:指春天的景象。
水怪山精:指水中的怪物和山中的精灵。
金灯:指像金子一样的灯。
惨雾:指阴暗的雾气。
钢钩:指像钢一样的钩子。
紫霞:指紫色的云彩。
狴犴:古代神话中的神兽。
狻猊:古代神话中的神兽。
怪风:指突然出现的异常之风,往往与妖魔或神秘事件相关联。
妖精:古代汉语中指妖怪、鬼怪,是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中常见的神秘生物。
提鞭:拿着鞭子,这里指准备战斗或驱赶妖精。
灯:古代照明工具,这里指用来照明的灯具。
妖气:指妖魔或邪气,常用来形容不祥的气息。
妲己:商朝末年的一位美女,相传是狐狸精附身,是纣王的宠妃,被认为祸国殃民。
幔帐:古代用来遮挡或装饰的帐子,这里指床帐。
魂魄:指人的精神和生命力的集合体,古代认为人死亡后魂魄离开身体。
脚色:指人的身份、角色,这里指官员的官职和身份。
武成王黄飞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是商朝末年的名将。
权臣:指掌握实权的大臣,这里指费仲和尤浑。
天子:古代对皇帝的尊称。
午门:古代皇宫的正门,这里是朝见皇帝的地方。
枭首:古代的一种刑罚,指斩首。
商容:商朝末年的忠臣,曾劝谏纣王。
西伯侯姬昌:周文王,商朝末年的诸侯,后来成为周朝的奠基人。
敕: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命官:指朝廷任命的官员。
军将:指军队中的将领。
金亭馆驿:古代供官员和行人住宿的驿站。
显庆殿:古代宫殿名,这里指举行宴会的地方。
筵宴:古代盛大的宴会,这里指庆祝的宴会。
百官:指朝廷中的所有官员。
首相:古代朝廷中的最高官员之一,相当于宰相。
凤友鸾交:比喻夫妻恩爱,如凤凰和鸾鸟一样。
朝政:指国家的政治事务。
章奏:指官员上呈给皇帝的文书。
天下:指整个国家或世界。
诸侯:古代分封制下的地方诸侯,相当于现在的州或郡的长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四回-评注
苏护被这阵怪风吹得毛骨耸然。心下正疑惑之间,忽听后厅侍儿一声喊叫:‘有妖精来了!’这一段描写,通过‘怪风’、‘毛骨耸然’等词语,营造出一种神秘、恐怖的气氛,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
‘急忙提鞭在手,抢进后厅,左手执灯,右手执鞭’这一动作描写,展现了苏护在关键时刻的果断与勇敢,凸显了他的英雄形象。
‘妲己答曰:‘孩儿梦中听得侍儿喊叫‘妖精来了’,孩儿急待看时,又见灯光,不知是爹爹前来,并不曾看见甚么妖怪。’’这段对话,揭示了妲己的狡猾与机智,同时也暗示了她的真实身份。
‘不知这个回话的乃是千年狐狸,不是妲己’这一转折,使得故事更加扑朔迷离,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恩州驿内怪风惊,苏护提鞭扑灭灯。二八娇容今已丧,错看妖魅当亲生。’这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苏护命运的同情和对妖魅的憎恶。
‘苏护心慌,一夜不曾着枕:‘幸喜不曾惊了贵人,托赖天地祖宗庇佑;不然又是欺君之罪,如何解释。’’这段心理描写,展现了苏护在危机时刻的紧张与担忧。
‘晓行夜住,饥餐渴饮,在路行程,非止一日’这一段描写,表现了苏护在困境中的坚韧与毅力。
‘当时权臣费仲、尤浑见苏护又不先送礼物,叹曰:‘这逆贼,你虽则献女赎罪,天子之喜怒不测,凡事俱在我二人点缀,其生死存亡,只在我等掌握之中,他全然不理我等,甚是可恶!’’这段对话,揭示了权臣的贪婪与阴险。
‘纣王闻奏,大怒曰:‘这匹夫,当日强辞乱政,朕欲置于法,赖卿等谏止,赦归本国;岂意此贼题诗午门,欺藐朕躬,殊属可恨。明日朝见,定正国法,以惩欺君之罪。’’这段对话,展现了纣王的残暴与昏庸。
‘妲己进午门,过九龙桥,至九间殿滴水檐前,高擎牙笏,进礼下拜,口称万岁。’这一段描写,展现了妲己的妖媚与妖娆,为纣王沉迷于她奠定了基础。
‘只这几句,就把纣王叫的魂游天外,魄散九霄,骨软筋酥,耳热眼跳,不知如何是好。’这一段描写,表现了妲己对纣王的巨大影响力。
‘纣王自进妲己之后,朝朝宴乐,夜夜欢娱,朝政隳堕,章奏混淆。’这一段描写,揭示了妲己对纣王及朝政的破坏作用,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