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许仲琳,明代文学家和小说家,著有《封神演义》一书。关于《封神演义》的具体作者,有学者认为可能是许仲琳,或许是民间口头传承的集体创作,后期经过整理成书。许仲琳的作品《封神演义》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宗教和历史元素,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作品之一。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创作的神话小说,以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为背景,讲述了许多神仙、英雄、妖怪的故事,特别是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的过程。本书的核心情节是周朝的建立与商纣王的灭亡,其中穿插了大量的神仙、妖魔以及人物的封神故事。全书充满了神话和幻想元素,通过塑造许多英雄人物,如姜子牙、哪吒、杨戬等,展现了忠诚、勇敢、智慧等美德。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并以战斗、谋略、道德冲突等为主要内容,呈现出强烈的戏剧性。作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之一,《封神演义》不仅在文学上影响深远,也对后世的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四十回-原文
四天王遇丙灵公
诗曰:
魔家四将号天王,惟有青云剑异常。
弹动琵琶人已绝,撑开珠伞日无光。
莫言烈焰能焚毙,且说花狐善食强。
纵有几多希世宝,丙灵一遇命先亡。
话说南宫适、武吉将三人拿到辕门,通报;
子牙命:‘推进来。’
鲁雄站立;费、尤二贼跪下。
子牙曰:‘鲁雄,时务要知,天心要顺,大理要明,真假要辨。
方今四方知纣稔恶,弃纣归周,三分有二,何苦逆天,自取杀身之祸。
今已被擒,倘有何说?’
鲁雄大喝曰:‘姜尚!尔曾为纣臣,职任大夫;
今背主求荣,非良杰也。
吾今被擒,食君之禄,当死君之难,今日有死而已,又何必多言。’
子牙命且监于后营。
复到土台上,布起罡斗,随把彤云散了,现出太阳,日色如火一般,
把岐山脚下冰时刻化了。
五万人马冻死三二千,余者逃进五关去了。
子牙又命南宫适往西岐城,请武王至岐山。
南宫适走马进城,来见武王,行礼毕。
武王曰:‘相父在岐山,天气炎热,陆地无阴,三军劳苦。
卿今来见孤,有何事?’
南宫适对曰:‘臣奉丞相令,请大王驾幸岐山。’
武王随同众文武往岐山来。
怎见得,有诗为证:
君正臣贤国日昌,武王仁德配陶唐。
漫言冰冻擒军死,且听台城斩将亡。
祭赛封神劳圣主,驱驰国事仗臣良。
古来多少英雄血,争利图名尽是伤。
话言武王同文武往西岐山来,行未及二十里,
只见两边沟渠之中冰块飘浮来往。
武王问南宫适,方知冰冻岐山。
君臣又行七十里,至岐山。
子牙迎武王。
武王曰:‘相父邀孤,有何事商议?’
子牙曰:‘请大王亲祭岐山。’
武王曰:‘山川享祭,此为正礼。’
乃上山进帐。
子牙设下祭文,──武王不知今日祭封神台。
子牙只言祭岐山。
排下香案,武王拈香。
子牙命将三人推来。
武吉将鲁雄、费仲、尤浑推至。
子牙传令:‘斩讫报来!’
霎时献三颗首级。
武王大惊曰:‘相父祭山,为何斩人?’
子牙曰:‘此二人乃成汤费仲、尤浑也。’
武王曰:‘奸臣,理当斩之。’
子牙与武王回兵西岐。
不表。
且说清福神将三魂引入封神台去了。
话说鲁雄残兵败卒走进关,逃回朝歌。
闻太师在府,看各处报章,看三山关邓九公报:‘大败南伯侯。’
忽报:‘汜水关韩荣报到。’
令:‘接上来。’
拆开看时,顿足叫曰:‘不料西岐姜尚这等凶恶!杀死张桂芳,
又捉鲁雄号令岐山,大肆猖獗。
吾欲亲征,奈东南二处,未息兵戈。
乃问吉立、余庆曰:‘我如今再遣何人伐西岐?’
吉立答曰:‘太师在上:西岐足智多谋,兵精将勇,
张桂芳况且失利,九龙岛四道者亦且不能取胜;
如今可发令牌,命佳梦关魔家四将征伐,庶大功可成。’
太师听言,喜曰:‘非此四人不能克此大恶。’
忙发令牌,又点左军大将胡升、胡雷交代守关,
将令发出,使命领令前行;不觉一日,已至佳梦关,
下马报曰:‘闻太师有紧急公文。’
魔家四将接了文书,拆开看罢,大笑曰:‘太师用兵多年,
如今为何颠倒!料西岐不过是姜尚、黄飞虎等,‘割鸡焉用牛刀’?’
打发来使先回。
弟兄四人点精兵十万,即日兴师;
与胡升、胡雷交代府库钱粮,一应完毕。
魔家四将辞了胡升,一声炮响,大队人马起行,
浩浩荡荡,军声大振,往西岐而来。
怎见得好人马:
三军吶喊,旛立五方。
刀如秋水迸寒光,枪似麻林初出土。
开山斧如同秋月,画杆戟豹尾飘飖。
鞭鐧抓槌分左右,长刀短剑砌龙鳞。
花腔鼓擂,催军趱将;
响阵锣鸣,令出收兵。
拐子马御防劫寨,金装弩准备冲营。
中军帐钩镰护守,前后营刁斗分明。
临兵全仗胸中策,用武还依纪法行。
话说魔家四将人马,晓行夜住,逢州过府,
越岭登山,非止一日,又过了桃花岭。
哨马报入中军:‘启元帅:兵至西岐北门,请令定夺。’
魔礼青传令:‘安下团营,扎了大寨。’
三军放静营炮,吶一声喊。
且说子牙自冰冻岐山,军威甚盛,
将士英雄,天心效顺,四方归心,豪杰云集。
子牙正商议军情,忽探马报入相府:‘魔家四将领兵住扎北门。’
子牙聚将上殿,共议退兵之策。
武成王黄飞虎上前启曰:‘丞相在上:佳梦关魔家四将
乃弟兄四人,皆系异人秘授奇术变幻,大是难敌。
长曰魔礼青,长二丈四尺,面如活蟹,须如铜线,
用一根长枪,步战无骑。
有秘授宝剑,名曰‘青云剑’。
上有符印,中分四字:‘地、水、火、风’,
这风乃黑风,风内有万千戈矛。
若人逢着此刃,四肢成为虀粉;
若论火,空中金蛇搅遶,遍地一块黑烟,
烟掩人目,烈焰烧人,并无遮挡。
还有魔礼红,秘授一把伞,名曰‘混元伞’。
伞上有祖母绿、祖母印、祖母碧,
有夜明珠、碧尘珠、碧火珠、碧水珠、消凉珠、九曲珠、
定颜珠、定风珠,还有珍珠穿成四字:‘装载乾坤’。
这把伞不敢撑,撑开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转一转,乾坤愰动。
还有魔礼海,用一根鋡,背上一面琵琶,
上有四条弦,也按‘地、水、火、风’。
拨动弦声,风火齐至,如青云剑一般。
还有魔礼寿,用两根鞭。
囊里有一物,形如白鼠,名曰‘花狐貂’,
放起空中,现身似白象,胁生飞翅,食尽世人。
若此四将来伐西岐,吾兵恐不能取胜也。
子牙曰:‘将军何以知之?’
黄飞虎答曰:‘此四将昔日在末将麾下,
征伐东海,故此晓得。
今对丞相,不得不以实告。’
子牙听罢,郁郁不乐。
且言魔礼青对三弟曰:
‘今奉王命,征剿凶顽,兵至三日,必当为国立功,不负闻太师之所举也。’
魔礼红曰:‘明日俺们兄弟齐会姜尚,一阵成功,旋师奏凯。’
其日,弟兄欢饮。
次早,炮响鼓鸣,摆开队伍,立于辕门,请子牙答话。
探马来报:‘魔家四将请战。’
子牙因黄飞虎所说利害,恐将士失利,心下犹豫未决。
金咤、木咤、哪咤在傍,口称:‘师叔,难道依黄将军所说,我等便不战罢。所仗福德在周,天意相佑,随时应变,岂得看住。’
子牙猛醒,传令:‘摆五方旗号,整点诸将校,列成队伍,出城会战。’
怎见得:
两扇门开:青旛招展,震中杀气透天庭;素白纷纭,兑地征云从地起。
红旛荡荡,离宫猛火欲烧山;皂带飘飘,坎气乌云由上下,杏黄旛麾,中央正道出兵来。
金盔将如同猛虎;银盔将一似欢狼。
南宫适似摇头狮子;武吉似摆尾狻猊。
四贤、八俊逞英豪;金、木二咤持宝剑。
龙须虎天生异像;武成王斜跨神牛。
领首的哪咤英武,掠阵的众将轩昂。
魔家四将见子牙出兵有法,纪律森严,坐四不相,至军前。
怎生打扮,有诗为证:
金冠分鱼尾,道服勒霞绡。
童颜并鹤发,项下长银苗。
身骑四不相,手挂剑锋袅。
玉虚门下客,封神立圣朝。
话说子牙出阵前,欠身曰:‘四位乃魔元师么?’
魔礼青曰:‘姜尚,你不守本土,甘心祸乱,而故纳叛亡,坏朝廷法纪,杀大臣号令西岐,深属不道,是自取灭亡。
今天兵至日,尚不倒戈授首,犹自抗拒;直待践平城垣,俱为齑粉,那时悔之晚矣!’
子牙曰:‘元师言之差矣。吾等守法奉公,原是商臣,受封西土,岂得称为反叛。
今朝廷信大臣之言,屡伐西岐,胜败之事,乃朝廷大臣自取其辱,我等并无一军一卒冒犯五关。
今汝等反加之罪名,我君臣岂肯虚服。’
魔礼青大怒曰:‘孰敢巧言,混称大臣取辱!独不思你目下有灭国之祸!’
放开大步,使枪来取子牙。
左哨上南宫适纵马舞刀,大喝曰:‘不要冲吾阵脚!’用钢刀急架忙迎。
步马交兵,刀戟并举。
魔礼红绰步展方天戟冲杀而来。
子牙队里辛甲举斧来战魔礼红。
魔礼海摇枪直杀出来。
哪咤登风火轮,摇火尖枪迎住。
二将双枪共举。
魔礼寿使两根鐧似猛虎摇头,杀将过来。
这壁厢武吉银盔素铠,白马长枪,接战阵前。
这一场大战,怎见得:
满天杀气,遍地征云。
这阵上三军威武;那阵上战将轩昂。
南宫适斩将刀半潭秋水;魔礼青虎头枪似一段寒冰。
辛甲大斧犹如皓月光辉;魔礼红画戟一似金钱豹尾。
哪咤发怒抖精神;魔礼海生嗔显武艺。
武吉长枪,飕飕急雨洒残花;魔礼寿二鐧,凛凛冰山飞白雪。
四天王忠心佐成汤;众战将赤胆扶圣主。
两军上锣鼓频敲,四哨内三军吶喊。
从辰至午,只杀的旭日无光;未末申初,霎时间天昏地暗。
有诗为证:
为国亡家欲尽忠,只徒千载把名封。
捐躯马革何曾惜,止愿皇家建大功。
话言哪咤战住了魔礼海,把枪架开,随手取出乾坤圈使在空中,要打魔礼海。
魔礼红看见,忙忙跳出阵外,把混元珍珠伞撑开一愰,先收了哪咤的乾坤圈去了。
金咤见收兄弟之宝,忙使遁龙桩,又被收将去了。
子牙把打神鞭使在空中,──此鞭只打的神,打不的仙,打不得人;四天王乃是释门中人,打不得,后一千年,才受香烟,因此上把打神鞭也被伞收去了。
子牙大惊。
魔礼青战住南宫适,把一枪掩,跳出阵来,把青云剑一愰,往来三次,黑风卷起,万刃戈矛。
一声响喨。
怎见得,有诗为证:
黑风卷起最难当,百万雄兵尽带伤。
此宝英锋真利害,铜军铁将亦遭殃。
魔礼红见兄用青云剑,也把珍珠伞撑开,连转三四转,咫尺间黑暗了宇宙,崩塌了乾坤。
只见烈烟黑雾,火发无情,金蛇搅遶半空,火光飞腾满地。
好火!有诗为证:
万道金蛇空内滚,黑烟罩体命难存。
子牙道术全无用,今日西岐尽败奔。
话说魔礼海拨动了地水火风琵琶;魔礼寿把花狐貂放出在空中,现形如一只白象,任意食人,张牙舞爪。
风火无情,西岐众将遭此一败,三军尽受其殃。
子牙见黑风卷起,烈火飞来,人马一乱,往后败下去。
魔家四将挥动人马,往前冲杀。
可怜三军叫苦,战将着伤。
怎见得:
赶上将,任从刀劈;乘着势,剿杀三军。
逢刀的,连肩拽背;遭火的,烂额焦头。
鞍上无人,战马拖缰,不管营前和营后;地上尸横,折筋断骨,怎分南北与东西。
人亡马死,只为扶王创业到如今;将躲军逃,止落叫苦连声无投处。
子牙出城,齐齐整整,众将官顶盔贯甲,好似得智狐狸强似虎;到如今只落得:哀哀哭哭,歪盔卸甲,犹如退翎鸾凤不如鸡。
死的尸骸暴露,生的逃窜难回。
惊天勤地将声悲,嚎山泣岭三军苦。
愁云直上九重天,一派残兵奔陆地。
话说魔家四将一战,损周兵一万有余,战将损了九员,带伤者十有八九。
子牙坐四不象平空去了。
金、木二咤土遁逃回。
哪咤风火轮走了。
龙须虎借水里逃生。
众将无术,焉能得脱。
子牙败进城,入相府点众将:着伤大半,阵亡者九名,杀死了文王六位殿下,三名副将。
子牙伤悼不已。
且说魔家四将收兵,掌得胜鼓回营,三军踊跃。
正是:
喜孜孜鞭敲金镫响,笑吟吟齐唱凯歌回。
话说魔家四将得胜回营,上帐议取西岐大事。
魔礼红曰:‘明日点人马困城,尽力攻打,指日可破,子牙成擒,武王授首。’
魔礼青曰:‘贤弟言之甚善。’
次日进兵围城,喊声大振,杀奔城下,坐名请子牙临阵。
探马报进师府。
子牙传令:‘将‘免战牌’挂在城敌楼上。’
魔礼青传令:‘四面架起云梯,用火炮攻打。’
甚是危急。
且说子牙失利,诸将带伤,忙领金、木二咤、龙须虎、哪咤、黄飞虎不曾带伤者上城,设灰瓶、炮石、火箭、火弓、硬弩、长枪,千方守御,日夜防备。
魔家四将见四门攻打三日不下,反损有兵卒,魔礼红曰:‘暂且退兵。’
命军士鸣金,退兵回营。
当夜兄弟四人商议:‘姜尚乃昆仑教下,自善用兵。我们且不可用力攻打,只可紧困;困得他里无粮草,外无援兵,此城不攻自破矣。’
礼青曰:‘贤弟言之有理。’
安心困城。
不觉困了两月。
四将心下甚是焦燥:‘闻太师命吾伐西岐,如今将近两三个月,未能破敌;十万之众,日费许多钱粮,倘太师嗔怪,体面何存。也罢,今晚初更,各将异宝祭于空中,就把西岐旋成渤海,早早奏凯还朝。’
魔礼寿曰:‘兄长之言妙甚。’
各各欢喜。
不言兄弟计较停当。
且说子牙在相府有事,又见失机,与武成王黄飞虎议退兵之策。
忽然猛风大作,把宝纛旛杆一折两段。
子牙大惊,忙焚香,把金钱搜求八卦,只吓得面如土色;随即沐浴,更衣拈香,望昆仑下拜。
──子牙倒海救西岐。
有诗为证:
玉虚秘授甚精奇,玄内玄中定坎离。
魔家四将施奇宝,子牙倒海救西岐。
话说子牙披发仗剑,倒海把西岐罩了。
却说玉虚宫元始天尊知西岐事体,把琉璃瓶中静水望西岐一泼,乃三光神圣,浮在海水上面。
再说魔礼青把青云剑祭起地、水、火、风;魔礼红祭混元珍珠伞;魔礼海拨动琵琶;魔礼寿祭起花狐貂;
只见四下里阴云布合,冷雾迷空,响若雷鸣,势如山倒,骨碌碌天崩,滑喇喇地塌。
三军见而心惊,一个个魂迷意怕。
兄弟四人各施异术,要成大功,奏凯回朝,则怕你一场空想。
正是:
枉费心机空费力,雪消春水一场空。
且说魔家兄弟四人祭此各样异宝,只到三更尽,才收了回营,指望次日回兵。
且说子牙借北海水救了西岐,众将一夜不曾安枕。
至次日,子牙把海水退回北海,依旧现出城来,分毫未动。
且说纣营军校见西岐城上草也不曾动一根,忙报四位师:‘西岐城全然不曾坏动一角。’
四将大惊,齐出辕门看时,果然如此。
四人无法可施,一策莫展;只得把人马紧困西岐。
且说子牙倒海救了此危,点将上城看守。
非一日,鸟飞兔走,不觉又困两月。
子牙被困,无法退兵。
魔家四将英勇,仗倚宝贝,焉能取胜。
忽有总督粮储官见子牙,具言:‘三济仓缺粮,止可支用十日。请丞相定夺。’
子牙惊曰:‘兵困城事小,城中缺粮事大。如之奈何!’
武成王黄飞虎曰:‘丞相可发告示与居民,富厚者必积有稻谷,或借三四万、或五六万,待退兵之日,加利给还,亦是暂救燃眉之计。’
子牙曰:‘不可。吾若出示,民慌军乱,必有内变之祸。料还有十日之粮,再作区处。’
子牙不行。
不觉又过七八日。
子牙算止得二日粮,心下十分着忙,大是忧郁。
那日,来了二位道童,一个穿红、一个穿青,至相府门上,对门官曰:‘烦你通报,要见姜师叔。’
门官启老爷:‘有二位道童求见。’
子牙闻道者来,便命:‘请来。’
二位道童上殿下拜,口称:‘师叔。’
子牙答礼曰:‘二位是那座名山?何处洞府?今到西岐,有何见谕?’
二道童曰:‘弟子乃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门下弟子,姓韩,双名毒龙;这位是姓薛,双名恶虎。今奉师命,送粮前来。’
子牙曰:‘粮在何所?’
道童曰:‘弟子随身带来。’
锦囊中取一简献与子牙。
子牙看简,大喜曰:‘师尊圣谕,事在危急,自有高人相辅,今果如其言。’
子牙命道童:‘取粮。’
道童将豹皮囊中取出碗口大一个斗儿,盛有一斗米。
众将又不敢笑,子牙将斗命韩毒龙:‘亲送三济仓去,再来回话。’
不一时,毒龙回来见子牙:‘送去了。’
不上两个时辰,管仓官来报:‘启丞相:三济仓连气楼上,都淌出米来。’
子牙大喜。
──今事到急处,自有高人来佐佑,此是武王福大。
有诗赞曰:
武王仁德禄能昌,增福神祇来助粮。
紫阳洞里黄天化,西岐尽灭四天王。
话说子牙粮也足、将也多、兵也广,只没奈魔家四将奇宝伤人,因此上固守西岐,不敢擅动。
且说魔家兄弟又过了两个月,将近一年,不能成功;修文书报闻太师,言子牙虽则善战,今又能守。
不表。
一日,子牙正在相府,商议军功大事。
忽报:‘有一道者来见。’
子牙命:‘请来。’
这道人带扇云冠,穿水合服,腰束丝绦,脚登麻鞋,至檐前下拜,口称‘师叔’。
子牙曰:‘那里来的?’
道人曰:‘弟子乃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门下,姓杨,名戬;奉师命,特来师叔左右听用。’
子牙大喜。
见杨戬超群出类。
杨戬与诸门人会了;见过武王,复来问:‘城外屯兵者何人?’
子牙把魔家四将用的‘地、水、火、风’物件说了一遍:‘……故此挂‘免战牌’。’
杨戬曰:‘弟子既来,师叔可去‘免战’二字。弟子会魔家四将,便知端的。若不见战,焉能随机应变。’
子牙听言甚喜,随传令:‘摘了‘免战牌’。’
彼时有探马报入大营:‘启元戎:西岐去了‘免战牌’。’
魔家四将大喜,即刻出营搦战。
探马报入相府。
子牙命杨戬出城,哪咤压阵。
城门开处,杨戬出马,见四将威风凛凛冲霄汉,杀气腾腾逼斗星。
四将见西岐城内一人,似道非道,似俗非俗,带扇云冠,道服丝绦,骑白马,执长枪。
魔礼青曰:‘来者何人?’
杨戬答曰:‘吾乃姜丞相师侄杨戬是也。你有何能,敢来此行凶作怪,仗倚左道害人。眼前叫你知吾利害,死无葬身之地!’
纵马摇枪来取。
却说魔家四将有半年不曾会战,如今一齐出来,步战杨戬;四将围将上来,把杨戬裹在垓心,酣战城下。
且说楚州有解粮官,解粮往西岐,正要进城,见前面战场阻路。
此人姓马,名成龙;用两口刀,坐赤兔马,心性英烈,见战场阻路,大喝一声:‘吾来了!’
那马撺在圈子内,力战四将。
魔礼寿又见一将冲杀将来,心中大怒,未及上合,取出花狐貂祭在空中,化作一只白象,口似血盆,牙如利刃,乱抢人吃。
有诗为证。
此兽修成隐显功,阴阳二气在其中。
随时大小皆能变,吃尽人心若野熊。
却说祭起花狐貂,一声响,把马成龙吃了半节去。
杨戬在马上暗喜:‘原来有这个孽障作怪。魔家四将也不知道杨戬有九转炼就元功,魔礼寿又祭花狐貂,一声响,也把杨戬咬了半节去。’
哪咤见势头不好,进城来报姜丞相,说:‘杨戬被花狐貂吃了。’
子牙郁郁不乐,纳闷在府。
且说魔家四将得胜回营,治酒,兄弟共饮。
吃到二更时分,魔礼寿曰:‘长兄,如今把花狐貂放进城里去,若是吃了姜尚,吞了武王,大事定了。那时好班师归国,何必与他死守。’
四人酒后,各发狂言。
礼青曰:‘贤弟之言有理。’
礼寿豹皮囊取出花狐貂,叫曰:‘宝贝,你若吃了姜尚回来,此功莫大。’
遂祭在空中去了。
花狐貂乃是一兽,只知吃人,那知道吃了杨戬是个祸胎。
──杨戬曾炼过九转元功,七十二变化,无穷妙道,肉身成圣,封清源妙道真君。
花狐貂把他吃在腹里。
──杨戬听着四将计较,杨戬曰:‘孽障,也不知我是谁!’
把花狐貂的心一捏,那东西叫一声,跌将下来。
杨戬现身,把花狐貂一撑两段。
杨戬现原形,有三更时分,来相府门前,叫左右报丞相。
守门军士击鼓。
子牙三更时,还与哪咤共议魔家四将事,忽听鼓响,报:‘杨戬回来。’
子牙大惊:‘人死岂能复生!’
命哪咤探虚实。
哪咤至大门首问道:‘杨道兄,你已死了,为何又至?’
杨戬曰:‘你我道门徒弟,各玄妙不同。快开门!我有要紧事报与师父。’
哪咤命开了门。
杨戬同至殿前。
子牙惊问:‘早晨阵亡,为何又至?必有回生之术!’
杨戬把魔礼寿放花狐貂进城:‘要伤武王、师叔,弟子在那孽障腹中听着,方才把花狐貂弄死了,特来报知师叔。’
子牙闻言大喜:‘吾有这等道术之客,何惧之有!’
戬曰:‘弟子如今还去。’
哪咤曰:‘道兄如何去得?’
杨戬曰:‘家师秘授,自有玄妙,随风变化,不可思议。有诗为证。
秘授仙传真妙诀,我与道中俱各别。
或山或水或巅崖,或金或宝或铜铁。
或鸾或凤或飞禽,或龙或虎或狮鴂。
随风有影即无形,赴得蟠桃添寿节。’
子牙听罢:‘你有此奇术,可显一二。’
杨戬随身一愰,变成花狐貂满地跳。
把哪咤喜不自胜。
杨戬曰:‘弟子去也!’
响一声,才要去。
子牙曰:‘杨戬,且住!你有大术,把魔家四将宝贝取来,使他束手不能成功。’
杨戬实时飞出西岐城,落在魔家四将帐上。
礼寿听的宝贝回来,忙用手接住,瞧了一瞧,见不曾吃了人来。
将近四鼓时分,兄弟同进帐中睡去。
正是酒酣睡倒,鼻息如雷,莫知高下。
杨戬自豹皮囊中跳出来,将魔家四将帐上挂有四件宝贝,杨戬用手一端,端塌了,止拿得一把伞。
那三件宝贝落地有声。
魔礼红梦中听见有响声,急起来看时:‘呀!却原来挂塌了钓子,吊将下来!’
胡涂醉眼,不曾查得,就复挂在上面,依旧睡了。
且说杨戬复到西岐城来见子牙,将混元珍珠伞献上。
金、木二咤、哪咤都来看伞。
杨戬复又入营,还在豹皮囊中。
不表。
且说次早中军帐鼓响,兄弟四人,各取宝贝,魔礼红不见混元伞,大惊:‘为何不见了此伞!’
急问巡内营将校。
众将曰:‘内营红尘也飞不进来,那有奸细得入。’
魔礼红大叫:‘吾立大功,只凭此宝;今一旦失了,怎生奈何!’
四将见如此失利,郁郁不乐,无心整理军情。……
且说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忽然心血潮来,叫金霞童子:“请你师兄来。”
童子领命,少时间请师兄至。
黄天化至碧游床前,倒身下拜:“老师父,叫弟子那里使用?”
真君曰:“你打点下山。你父子当立功为周主,随我来。”
黄天化随师至桃园中。
真君传二柄锤。
天化见而即会,精熟停当,无不了然。
真君曰:“将吾的玉麒麟与你骑;又将火龙标带去。徒弟,你不可忘本,必尊道德。”
黄天化曰:“弟子怎敢?”
辞了师父,出洞来,上了玉麒麟,把角一拍,四足起风云之声。
──此兽乃道德真君闲戏三山、闷游五岳之骑。
黄天化实时来至西岐,落下麒麟,来到相府,令门官通报。
“启丞相:有一道童求见。”
子牙曰:“请来。”
黄天化上殿下拜,口称:“师叔,弟子黄天化奉师命下山,听候左右。”
子牙问:“那一座山?”
黄飞虎曰:“此童乃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门下黄天化,乃末将长子。”
子牙大喜:“将军有子出家修道,更当庆幸!”
且说黄天化父子重逢,同回王府,置酒父子欢饮。
黄天化在山吃斋,今日在王府吃荤,随挽双抓髻,穿王服,带束发冠,金抹额,穿大红服,贯金锁甲,束玉带,次日上殿见子牙。
子牙一见天化如此装束,便曰:“黄天化,你原是道门,为何一旦变服?我身居相位,不敢忘昆仑之德。你昨日下山,今日变服;还把丝绦束了。”
黄天化领命,系了丝绦。
天化曰:“弟子下山,退魔家四将,故此如将家装束耳。怎敢忘本!”
子牙曰:“魔家四将乃左道之术也,须紧要提防。”
天化曰:“师命指明,何足惧哉?”
子牙许之。
黄天化上了玉麒麟,拎两柄槌,开放城门,至辕门请战。
四天王正遇丙灵公。
不知胜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四十回-译文
四天王遇到丙灵公,诗中说:魔家的四个将领被称为天王,只有青云剑不同寻常。弹奏琵琶的人已经死去,撑开珠伞时太阳无光。不要说烈焰能烧死,还有花狐善于吃人。即使有再多稀世之宝,丙灵公一遇到他们就会先死。
话说南宫适和武吉将三个人带到辕门,通报情况;子牙命令:‘推进来。’鲁雄站立;费、尤二贼跪下。子牙说:‘鲁雄,你要知道时势,顺应天意,明白大道理,辨别真假。现在四方都知道纣王作恶多端,弃纣归周的人占了三分之二,为何还要逆天而行,自找杀身之祸。现在已经被擒获,你还有什么话说?’鲁雄大声说:‘姜尚!你曾经是纣王的臣子,担任大夫之职;现在背叛主子追求荣华,不是忠良之辈。我现在被擒获,吃着君王的俸禄,应该为君王而死,今天只有一死,何必多言。’子牙命令将他暂时关押在后营。然后回到土台上,布置罡斗,随着彤云散去,太阳出现,阳光如火焰一般,把岐山脚下的冰块立刻融化了。五万人马冻死三千到两千,其余的逃进了五关。
子牙又命令南宫适去西岐城,请武王到岐山。南宫适骑马进城,来见武王,行礼完毕。武王说:‘相父在岐山,天气炎热,陆地没有阴凉,三军辛苦。你现在来见我,有什么事?’南宫适回答说:‘我奉丞相之命,请大王前往岐山。’武王就带着文武百官前往岐山。怎见得,有诗为证:君王正直臣子贤,武王仁德配陶唐。不要说冰冻能杀死士兵,且听台城斩将亡。祭赛封神劳圣主,驱驰国事仗臣良。自古以来多少英雄血,争利图名尽是伤。
武王和文武百官往西岐山来,走了不到二十里,只见两边沟渠中冰块漂浮。武王问南宫适,才知道岐山冰冻。君臣又走了七十里,到了岐山。子牙迎接武王。武王说:‘相父邀请我,有什么事要商议?’子牙说:‘请大王亲自祭祀岐山。’武王说:‘山川祭祀,这是正礼。’于是上山进帐。子牙布置了祭文——武王不知道今天是在祭祀封神台。子牙只说是祭祀岐山。摆好了香案,武王点燃了香。子牙命令将三个人推来。武吉将鲁雄、费仲、尤浑推到面前。子牙下令:‘斩首后报告!’立刻献上三颗首级。武王大惊说:‘相父祭祀山,为何斩人?’子牙说:‘这两个人是成汤的费仲、尤浑。’武王说:‘奸臣,应该被斩首。’子牙和武王回兵西岐。不表。且说清福神将三魂引入封神台。
话说鲁雄的残兵败将走进关,逃回朝歌。闻太师在府中,看到各地的报告,看到三山关邓九公的报告:‘大败南伯侯。’突然报告:‘汜水关韩荣报到。’命令:‘接上来。’打开一看,顿足叫道:‘没想到西岐的姜尚如此凶恶!杀死张桂芳,又捉住鲁雄在岐山号令,大肆猖獗。我想亲自出征,但东南两地还未停战。’于是问吉立、余庆说:‘我现在再派谁去征伐西岐?’吉立回答说:‘太师在上:西岐足智多谋,兵精将勇,张桂芳都失败了,九龙岛四道者也不能取胜;现在可以发令牌,命令佳梦关魔家四将征伐,或许能成功。’太师听后,高兴地说:‘不是这四个人不能克服这个大恶。’急忙发令牌,又点左军大将胡升、胡雷交代守关,命令发出,使命领令前行;不知不觉一天过去了,已经到达佳梦关,下马报告说:‘闻太师有紧急公文。’魔家四将接到文书,拆开一看,大笑说:‘闻太师用兵多年,现在为何颠倒!西岐不过是姜尚、黄飞虎等人,‘割鸡焉用牛刀’?”打发来使先回去。弟兄四人点精兵十万,立刻兴师;与胡升、胡雷交代府库钱粮,一切准备就绪。魔家四将告别胡升,一声炮响,大队人马起行,浩浩荡荡,军声大振,往西岐而来。怎见得好人马:三军高喊,旌旗飘扬。刀如秋水寒光迸,枪似麻林新出土。开山斧如同秋月,画杆戟豹尾飘扬。鞭锏抓槌分左右,长刀短剑似龙鳞。花腔鼓擂,催军赶将;阵锣鸣响,令出收兵。拐子马防御劫寨,金装弩准备冲营。中军帐钩镰守护,前后营刁斗分明。用兵全靠胸中计谋,用武还要遵守法纪。
话说魔家四将的人马,晓行夜住,逢州过府,翻山越岭,不止一日,又过了桃花岭。哨马报告中军:‘启禀元帅:军队已经到达西岐北门,请下令定夺。’魔礼青传令:‘安下营寨,扎下大寨。’三军放静营炮,吶喊一声。
自从子牙在岐山冰冻之后,军威大振,将士英勇,天心顺应,四方归心,豪杰云集。子牙正在商议军情,突然探马报告到相府:‘魔家四将领兵驻扎在北门。’子牙召集将领上殿,共同商议退兵之策。武成王黄飞虎上前启奏说:‘丞相在上:佳梦关的魔家四将是兄弟四人,他们都接受过异人秘授的奇术变化,非常难以对付。长子魔礼青,身高二丈四尺,面如活蟹,胡须如铜线,使用一根长枪,步战不用骑马。他有一把秘授的宝剑,名叫‘青云剑’。剑上有符印,分为四字:‘地、水、火、风’,其中‘风’是黑风,风内有无数的戈矛。如果人遇到这把剑,四肢会变成粉末;至于‘火’,空中金蛇盘旋,遍地黑烟,烟遮住了人眼,烈焰烧人,无法遮挡。还有魔礼红,接受秘授一把伞,名叫‘混元伞’。伞上有祖母绿、祖母印、祖母碧,有夜明珠、碧尘珠、碧火珠、碧水珠、消凉珠、九曲珠、定颜珠、定风珠,还有珍珠串成的四字:‘装载乾坤’。这把伞不敢撑开,一旦撑开,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转一转,乾坤动摇。还有魔礼海,使用一根长矛,背上一面琵琶,上有四条弦,也按照‘地、水、火、风’。拨动弦声,风火齐至,就像青云剑一样。还有魔礼寿,使用两根鞭子。袋子里有一件东西,形状像白鼠,名叫‘花狐貂’,放飞到空中,现身像白象,胁生飞翅,吃光世人。如果这四将来征伐西岐,我们的军队恐怕不能取胜。’子牙问:‘将军是怎么知道的?’黄飞虎回答说:‘这四将在以前是我的部下,我们一起征伐东海,所以我了解他们。现在对丞相,不得不如实告知。’子牙听后,心情沉重。
魔礼青对三弟说:‘现在我们奉王命出征,讨伐凶恶顽敌,军队到了第三天,我一定能为国家立功,不会辜负闻太师对我们的期望。’魔礼红说:‘明天我们兄弟会和姜尚会合,打一仗就能成功,然后撤军凯旋。’那天,兄弟们一起欢饮。第二天早上,炮声和鼓声响起,队伍摆开,站在辕门前,请子牙说话。探马来报:‘魔家四将请求出战。’子牙因为黄飞虎所说的利害关系,担心将士们会失利,心里犹豫不决。金咤、木咤、哪咤在一旁说:‘师叔,难道要按照黄将军说的就不战了吗?我们所依靠的福德在周,天意相佑,随时应变,怎能坐以待毙。’子牙猛然醒悟,下令:‘摆上五方旗号,整顿各位将领,列队出城迎战。’
只见两扇门打开:青色的旗帜飘扬,中间的杀气直冲云霄;白色的旗帜飘动,西方的征云从地上升起。红色的旗帜荡漾,离宫的猛火似乎要烧山;黑色的带子飘扬,坎位的乌云从上下翻滚,杏黄色的旗帜指挥,中央的道路上军队出征。金盔的将领像猛虎一样;银盔的将领像欢狼一样。南宫适像摇头的狮子;武吉像摆尾的狻猊。四贤、八俊展现英勇;金、木二咤手持宝剑。龙须虎天生异相;武成王斜跨神牛。领头的哪咤英勇无畏,掠阵的众将气宇轩昂。
魔家四将看到子牙出兵有法,纪律严明,坐在四不相上,来到军前。他们的打扮如下,有诗为证:金冠分鱼尾,道服勒霞绡。童颜并鹤发,项下长银苗。身骑四不相,手挂剑锋袅。玉虚门下客,封神立圣朝。
子牙出阵前,欠身说:‘四位是魔元师吗?’魔礼青说:‘姜尚,你不守本土,甘心祸乱,故意接纳叛逃之人,破坏朝廷法纪,杀害大臣,命令西岐,实在是不道德,这是自取灭亡。现在我们的军队到了,你还不投降,还抵抗;等到城池被攻破,你们都将成为齑粉,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子牙说:‘元师,你说错了。我们遵守法律,忠诚服务,原本是商朝的臣子,受封在西土,怎能被称为反叛。现在朝廷听信大臣的话,屡次攻打西岐,胜败之事,是朝廷大臣自己丢脸,我们并没有一兵一卒侵犯五关。现在你们反而加罪于我们,我们君臣岂能白白受屈。’魔礼青大怒说:‘谁敢巧言令色,胡说大臣丢脸!难道你不想想现在你面临的是灭国之祸!’他迈开大步,挥枪来取子牙。
左哨上的南宫适骑马挥刀,大声喝道:‘不要冲我的阵脚!’用钢刀急忙迎敌。步马交战,刀戟并举。魔礼红迈开步伐,挥舞方天戟冲杀而来。子牙队伍里的辛甲举起斧头来战魔礼红。魔礼海摇枪直冲出来。哪咤登上风火轮,挥舞火尖枪迎敌。二将双枪并举。魔礼寿使出两根鐧,像猛虎摇头一样杀将过来。这边厢的武吉头戴银盔,身穿素铠,骑白马,手持长枪,在阵前接战。
这一场大战,只见满天杀气,遍地征云。这边的三军威武,那边的战将英勇。南宫适的斩将刀像半潭秋水;魔礼青的虎头枪像一段寒冰。辛甲的大斧像皓月光辉;魔礼红的画戟像金钱豹尾。哪咤发怒抖精神;魔礼海生嗔显武艺。武吉的长枪像急雨洒残花;魔礼寿的两根鐧像飞雪漫天。四天王忠心辅助成汤;众战将赤胆扶助圣主。两军上锣鼓频敲,四哨内三军呐喊。从辰时到午时,只杀得太阳无光;未时末到申时初,瞬间天昏地暗。
有诗为证:‘为国亡家欲尽忠,只徒千载把名封。捐躯马革何曾惜,止愿皇家建大功。’
哪咤战住了魔礼海,把枪架开,随手取出乾坤圈使在空中,要打魔礼海。魔礼红看见,急忙跳出阵外,撑开混元珍珠伞,先收了哪咤的乾坤圈。金咤见收了兄弟的宝物,急忙使用遁龙桩,也被收走了。子牙把打神鞭使在空中,——这鞭只打神,打不了仙,打不了人;四天王是出家人,打不了,后一千年,才受香烟,因此打神鞭也被伞收去了。子牙大惊。
魔礼青战住南宫适,把一枪掩,跳出阵来,把青云剑一挥,往来三次,黑风卷起,万刃戈矛。一声巨响。
有诗为证:‘黑风卷起最难当,百万雄兵尽带伤。此宝英锋真利害,铜军铁将亦遭殃。’
魔礼红见兄长用青云剑,也把珍珠伞撑开,连转三四转,瞬间宇宙黑暗,乾坤崩塌。只见浓烟黑雾,火势无情,金蛇在半空中翻滚,火光四溅。
有诗为证:‘万道金蛇空内滚,黑烟罩体命难存。子牙道术全无用,今日西岐尽败奔。’
子牙见黑风卷起,烈火飞来,人马混乱,向后败退。魔家四将挥动人马,向前冲杀。可怜三军叫苦,战将受伤。
有诗为证:‘赶上将,任从刀劈;乘着势,剿杀三军。逢刀的,连肩拽背;遭火的,烂额焦头。鞍上无人,战马拖缰,不管营前和营后;地上尸横,折筋断骨,怎分南北与东西。人亡马死,只为扶王创业到如今;将躲军逃,止落叫苦连声无投处。’
子牙出城,整整齐齐,众将官头戴盔甲,像得智狐狸强似虎;到如今只落得:哀哀哭哭,歪盔卸甲,犹如退翎鸾凤不如鸡。死的尸骸暴露,生的逃窜难回。惊天勤地将声悲,嚎山泣岭三军苦。愁云直上九重天,一派残兵奔陆地。
话说魔家四将一战,损周兵一万有余,战将损了九员,带伤者十有八九。子牙乘坐四不象,平空去了。金、木二咤使用土遁逃回。哪咤乘坐风火轮走了。龙须虎借水逃生。众将没有法术,怎能逃脱。
子牙败回城,进入相府点查众将:伤者大半,阵亡者九名,杀死了文王六位殿下,三位副将。子牙伤心不已。
魔家四将收兵,敲响胜鼓回营,三军欢欣鼓舞。正是:‘喜孜孜鞭敲金镫响,笑吟吟齐唱凯歌回。’
话说魔家四将打了胜仗回到营地,上帐讨论攻打西岐的大事。魔礼红说:‘明天调集人马围困城池,全力攻打,指日可破,子牙可擒,武王投降。’魔礼青说:‘弟弟说得很好。’第二天他们进军围城,喊杀声震天,直冲到城下,点名要子牙出阵。探子将消息报到军营。子牙下令:‘把‘免战牌’挂在城楼敌楼上。’魔礼青下令:‘四面架起云梯,用火炮攻打。’情况非常危急。
且说子牙战败,众将受伤,急忙领着金咤、木咤、龙须虎、哪吒、黄飞虎这些没有受伤的人上城,布置灰瓶、炮石、火箭、火弓、硬弩、长枪,千方百计守城,日夜防范。魔家四将看到四门攻打三天都没有攻下,反而损失了一些士兵,魔礼红说:‘暂时撤退吧。’命令士兵敲锣收兵,退回营地。
当晚,兄弟四人商议:‘姜子牙是昆仑山道教门下,擅长用兵。我们不可一味强攻,只能紧紧围困;困得他城内没有粮食,城外没有援兵,这样城池自然会破。’魔礼青说:‘弟弟说得有道理。’于是安心围困城池。不知不觉中,已经围困了两月。
四将心里非常焦急:‘听说太师命令我们攻打西岐,现在快两三个月了,还没有攻下;十万大军,每天消耗很多粮食,如果太师责怪,我们面子往哪搁。好吧,今晚初更时分,各人把各自的宝物祭在空中,把西岐变成渤海,早早凯旋回朝。’魔礼寿说:‘哥哥的话太妙了。’大家都非常高兴。
不说兄弟们商量好了。且说子牙在相府有事,又因为战败,和武成王黄飞虎商议退兵之策。突然狂风大作,把宝纛旛杆一折两段。子牙大惊,急忙烧香,用金钱搜求八卦,吓得脸色苍白;随即沐浴,换衣,拈香,向昆仑山跪拜。——子牙倒海救西岐。有诗为证:‘玉虚秘授甚精奇,玄内玄中定坎离。魔家四将施奇宝,子牙倒海救西岐。’
话说子牙披发仗剑,倒海把西岐罩了。再说玉虚宫元始天尊知道西岐的事情,把琉璃瓶中的静水泼向西岐,那是三光神圣,浮在海面上。再说魔礼青把青云剑祭起地、水、火、风;魔礼红祭混元珍珠伞;魔礼海拨动琵琶;魔礼寿祭起花狐貂;只见四下里阴云密布,冷雾弥漫,响若雷鸣,势如山倒,天崩地裂,地裂山崩。三军看到后心惊胆战,一个个魂飞魄散。
兄弟四人各自施展异术,想要大功告成,凯旋回朝,只怕是一场空想。正是:‘枉费心机空费力,雪消春水一场空。’
且说魔家兄弟四人祭了这些宝物,直到三更才收兵回营,希望次日回兵。且说子牙借北海水救了西岐,众将一夜未眠。到了次日,子牙把海水退回北海,城池依旧,毫发未动。
商纣王的军队中的校尉看到西岐城上连一根草都没有动,急忙报告四位将军:‘西岐城池完好无损。’四将大惊,一起出辕门查看,果然如此。四人无计可施,一筹莫展;只得把人马紧紧围困西岐。
且说子牙倒海救了这场危机,点将上城看守。过了不久,鸟飞兔走,不知不觉又过了两个月。子牙被困,无法退兵。魔家四将英勇,依靠宝贝,却不能取胜。
忽然有总督粮储的官员来见子牙,说:‘三济仓缺粮,只能支撑十天。请丞相定夺。’子牙惊慌地说:‘兵困城池事小,城中缺粮事大。怎么办呢!’武成王黄飞虎说:‘丞相可以发布告示给居民,富有的家庭一定积有稻谷,或者借三四万、或者五六万,等到退兵的时候,加上利息一并归还,这也是暂时的救急之计。’子牙说:‘不行。如果我发布告示,民众会恐慌,军队会混乱,必然会有内乱之祸。估计还有十天的粮食,再想办法吧。’子牙没有采纳。
不知不觉又过了七八天。子牙算来只剩下两天的粮食,心里非常着急,非常忧郁。那天,来了两位道童,一个穿红,一个穿青,来到相府门口,对门官说:‘麻烦你通报,要见姜师叔。’门官禀报:‘有两位道童求见。’子牙听说有道士来,便命令:‘请他们进来。’两位道童上殿跪拜,口称:‘师叔。’子牙答礼说:‘二位是哪座名山?哪个洞府?现在到西岐,有什么吩咐?’二位道童说:‘弟子是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门下的弟子,姓韩,双名毒龙;这位是姓薛,双名恶虎。现在奉师命,送粮食前来。’子牙说:‘粮食在哪里?’道童说:‘弟子随身带来。’从锦囊中取出一简交给子牙。子牙看简,非常高兴说:‘师尊的圣谕,事情危急,自有高人相助,现在果然如师尊所言。’子牙命令道童:‘取粮食。’道童从豹皮囊中取出一个碗口大的斗,盛有一斗米。众将又不敢笑,子牙命令韩毒龙:‘亲自送到三济仓去,再来回话。’不多时,毒龙回来见子牙:‘送去了。’不到两个时辰,管仓的官员来报告:‘启禀丞相:三济仓连气楼上,都流出了米。’子牙非常高兴。
——现在事情到了危急时刻,自有高人相助,这是武王的福气大。有诗赞曰:‘武王仁德禄能昌,增福神祇来助粮。紫阳洞里黄天化,西岐尽灭四天王。’
话说子牙粮食充足、将领众多、兵马强盛,只是魔家四将的奇宝伤人,因此只能固守西岐,不敢轻举妄动。且说魔家兄弟又过了两个月,将近一年,仍然不能成功;修书报告闻太师,说子牙虽然善战,现在却能坚守。不表。
有一天,子牙正在相府里商议军事大事。突然有人报告说:‘有一位道士要来见。’子牙吩咐道:‘请他进来。’这位道士戴着云冠,穿着水合服,腰间束着丝带,脚穿麻鞋,来到檐前跪拜,口中称呼‘师叔’。子牙问:‘从哪里来的?’道士回答:‘弟子是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的弟子,姓杨,名戬;奉师父之命,特地来跟随师叔。’子牙非常高兴。
看到杨戬超凡脱俗。杨戬与各位门人见过面后,又去见武王,回来后问:‘城外驻扎的兵马是谁带领的?’子牙把魔家四将使用的‘地、水、火、风’的法宝说了一遍:‘……因此挂上了‘免战牌’。’杨戬说:‘弟子既然来了,师叔可以把‘免战牌’取下。弟子会与魔家四将交手,就知道情况了。如果不见真刀真枪的战斗,怎么能够灵活应变。’子牙听了非常高兴,随即传令:‘取下‘免战牌’。’
当时有探马报告大营:‘报告元戎:西岐取下了‘免战牌’。’魔家四将非常高兴,立刻出营挑战。探马将此事报告给相府。子牙命令杨戬出城,由哪吒压阵。城门打开,杨戬骑马而出,看到四将威风凛凛,冲天而起,杀气腾腾,直逼星辰。四将看到西岐城内出来一人,既不像道士也不像俗人,戴着云冠,穿着道服,骑着白马,手持长枪。
魔礼青问:‘来者是谁?’杨戬回答:‘我是姜丞相的侄子杨戬。你有什么本事,敢来此地行凶作怪,依靠邪道害人。现在让你见识一下我的厉害,让你死无葬身之地!’说完,他纵马挥枪冲了过来。
魔家四将已经有半年没有交战了,如今一起出来,与杨戬步战。四将围攻上来,将杨戬困在中央,在城下激烈交战。
楚州有位解粮官,运送粮食到西岐,正要进城,看到前方战场挡路。这个人姓马,名成龙;骑着赤兔马,手持两把刀,性格刚烈,看到战场挡路,大声喊道:‘我来也!’马成龙冲入圈子内,与四将激烈战斗。
魔礼寿又看到一员将领冲杀过来,心中大怒,还没来得及交手,就取出花狐貂祭在空中,化作一只白象,口如血盆,牙如利刃,疯狂地吞噬人。
有诗为证:
此兽修成隐显功,阴阳二气在其中。
随时大小皆能变,吃尽人心若野熊。
魔礼寿祭起花狐貂,一声响,马成龙被吃掉了一半。杨戬在马上暗自高兴:‘原来有这个妖怪作怪。’魔家四将也不知道杨戬有九转炼就的元功,魔礼寿又祭起花狐貂,一声响,也把杨戬咬掉了一半。
哪吒看到形势不好,进城去报告姜丞相,说:‘杨戬被花狐貂吃了。’子牙心情沉重,闷闷不乐。
魔家四将得胜回营,设宴庆祝,兄弟四人一起饮酒。吃到二更时分,魔礼寿说:‘长兄,现在把花狐貂放进城里去,如果它能吃了姜尚,吞了武王,大事就定了。那时我们就可以班师回朝,何必还死守在这里。’四人酒后,各自说出狂言。
魔礼青说:‘贤弟说得有理。’魔礼寿从豹皮囊中取出花狐貂,说:‘宝贝,如果你能吃了姜尚回来,这个功劳就大了。’于是祭起花狐貂。
花狐貂是一头野兽,只知道吃人,不知道吃了杨戬是个祸害。──杨戬曾经炼过九转元功,七十二变化,无穷妙道,肉身成圣,封为清源妙道真君。花狐貂把他吃在腹中。
杨戬听着四将商量,说:‘孽障,也不知我是谁!’他捏了一下花狐貂的心脏,那东西叫了一声,跌落下来。杨戬现身,把花狐貂一分为二。
杨戬现出原形,已经是三更时分,来到相府门前,叫左右通报丞相。守门的士兵击鼓。子牙三更时,还在与哪吒一起商议魔家四将的事情,突然听到鼓声,报告说:‘杨戬回来了。’子牙大惊:‘人死怎么能复生!’他命令哪吒去探听虚实。
哪吒到大门前问道:‘杨道兄,你已经死了,为什么又回来了?’杨戬说:‘你我都是道门徒弟,各自有玄妙之处。快开门!我有要紧事报告师父。’哪吒命令开门。杨戬来到殿前。子牙惊讶地问:‘早晨阵亡,为什么又回来了?必有回生之术!’杨戬说:‘弟子在那妖怪腹中听到了他们的计谋,刚刚把花狐貂弄死了,特地来报告师叔。’子牙听了非常高兴:‘我有这样的道术客人,还有什么可怕的!’杨戬说:‘弟子现在还要去。’哪吒说:‘道兄怎么去得?’杨戬说:‘家师秘授,自有玄妙,随风变化,不可思议。有诗为证:
秘授仙传真妙诀,我与道中俱各别。
或山或水或巅崖,或金或宝或铜铁。
或鸾或凤或飞禽,或龙或虎或狮鹗。
随风有影即无形,赴得蟠桃添寿节。’
子牙听后说:‘你有这样的奇术,可以表演一下。’杨戬随手一晃,变成了一只花狐貂在地上跳跃。哪吒喜不自胜。
杨戬说:‘弟子去了!’一声响,他正要离开。子牙说:‘杨戬,等等!你有大术,把魔家四将的宝贝取来,使他们束手无策。’杨戬立刻飞出西岐城,落在魔家四将的营帐上。魔礼寿听到宝贝回来的声音,急忙用手接住,看了一眼,发现并没有吃人。
快到四鼓时分,兄弟四人一起进入帐中睡觉。正当他们酒足饭饱,醉眼朦胧,鼾声如雷,不知天高地厚。杨戬从豹皮囊中跳出来,将魔家四将帐上挂的四件宝贝一把抓住,只拿了一把伞。其他三件宝贝掉在地上发出响声。
魔礼红梦中听到响声,急忙起来看,说:‘哎呀!原来是我挂的钓子掉了下来!’他糊里糊涂地,没有查清楚,就又挂了上去,然后继续睡觉。
杨戬又回到西岐城,去见子牙,将混元珍珠伞献上。金、木二咤、哪吒都来看伞。杨戬又回到营中,仍然藏在豹皮囊中。
次日凌晨,中军帐的鼓声响起,兄弟四人各自取出宝贝,魔礼红不见混元伞,大惊:‘为什么这伞不见了!’他急忙询问巡营的将校。
众将说:‘内营红尘也飞不进来,哪里有奸细能进来。’魔礼红大喊:‘我立了大功,只靠这个宝贝;现在一旦失去了,怎么办!’四将看到如此失利,心情沉重,无心整理军情。
话说青峰山紫阳洞的清虚道德真君突然心血来潮,叫来金霞童子说:‘请你师兄来。’童子领命,不久就请来了师兄。黄天化来到碧游床前,跪拜在地说:‘老师父,叫我下来有什么事要做?’真君说:‘你准备下山。你和你的父亲都应该为周主立功,跟我来。’黄天化跟着师傅来到桃园中。真君交给他两柄锤子。黄天化一看就明白了,熟练得很,没有不明白的地方。真君说:‘把我的玉麒麟给你骑;再给你火龙标。徒弟,你不可忘记根本,一定要遵守道德。’黄天化说:‘弟子怎么敢忘记?’告别了师傅,出了洞,骑上玉麒麟,一拍麒麟角,四蹄腾空,风起云涌。──这麒麟是道德真君在闲逛三山、闷游五岳时骑的。黄天化立刻来到西岐,放下麒麟,来到相府,让门官通报。‘启禀丞相:有一个道童想见您。’子牙说:‘请他进来。’黄天化上殿跪拜,口称:‘师叔,弟子黄天化奉师傅之命下山,听候您的吩咐。’子牙问:‘是哪座山?’黄飞虎说:‘这位童子是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的门下黄天化,是我的长子。’子牙非常高兴:‘将军有子出家修道,更是值得庆幸的事!’黄天化父子重逢,一同回到王府,摆酒庆祝父子欢聚。黄天化在山上吃素,今天在王府吃荤,于是梳了双抓髻,穿上王服,戴上束发冠,系上金抹额,穿上大红袍,穿上金锁甲,束上玉带,第二天上殿见子牙。子牙一见黄天化这身打扮,就说:‘黄天化,你原来是道门中人,怎么突然换上这样的衣服?我身居相位,不敢忘记昆仑山的恩德。你昨天下山,今天就换衣服;还把丝绦系上了。’黄天化领命,系上了丝绦。天化说:‘弟子下山是为了打败魔家四将,所以这样装扮成将军的样子。怎么敢忘记根本呢!’子牙说:‘魔家四将用的是左道之术,必须小心防范。’天化说:‘师傅已经明确指示,有什么可怕的?’子牙同意了他的请求。黄天化骑上玉麒麟,手持两柄槌子,打开城门,到辕门请战。正遇到四天王和丙灵公。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四十回-注解
丙灵公:丙灵公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与战争或死亡有关的神祇或君主。
魔家四将:魔家四将是指四个具有左道之术的敌人,左道之术在古代文化中通常指邪术或妖术。
青云剑:魔礼青的宝剑,具有强大的法力。
琵琶:魔礼海的乐器,具有神秘的力量。
珠伞:珠伞是魔家四将之一的魔礼红所使用的宝物,具有遮天蔽日的法力,能够影响天气和光线。
烈焰:烈焰指的是强烈的火焰,这里可能指的是魔家四将中某位将领能够召唤或操控的火焰。
花狐:花狐是魔家四将之一的魔礼寿所饲养的一种神秘生物,能够变化形态,并且具有强大的攻击力。
希世宝:希世宝指的是非常珍贵且罕见的宝物。
南宫适:南宫适是姜子牙的部将,以勇猛著称。
武吉:武吉是姜子牙的部将,以智谋著称。
子牙:子牙是周朝的重要人物,此处可能指的是周文王的宰相姜子牙。
鲁雄:鲁雄是商朝末年的一位将领,此处可能指代他的人物或其代表的意义。
费、尤二贼:费仲和尤浑是商朝末年的两位奸臣,此处可能指代他们的人物或其代表的意义。
纣稔恶:纣稔恶指的是商朝末代君主纣王的暴政和恶行。
南伯侯:南伯侯指的是南方的诸侯,此处可能指代某个具体的南伯侯或其代表的意义。
张桂芳:张桂芳是商朝末年的一位将领,此处可能指代他的人物或其代表的意义。
九龙岛四道者:九龙岛四道者指的是神话传说中的四位道者,此处可能指代他们的人物或其代表的意义。
佳梦关:佳梦关是古代的一个关隘,此处可能指代某个具体的关隘或其代表的意义。
地、水、火、风:五行之一,古代哲学中的基本元素。
混元伞:混元伞是魔家四将之一的魔礼红所使用的宝物,具有强大的法力,能够影响天气和光线。
鋡:鋡是一种古代的武器,类似于长矛。
花狐貂:一种传说中的神兽,能变化形态,有强大的攻击力。
魔礼青:魔礼青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是魔家四将之一,以勇猛著称,擅长使用枪法。
魔礼红:魔礼红也是《封神演义》中的魔家四将之一,以力量和速度见长,擅长使用方天戟。
姜尚:姜尚即姜子牙,是商末周初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建周。
闻太师:闻太师是商朝的大臣,因忠诚于商朝,被赐予封号‘闻太师’。
五方旗号:五方旗号是指东方青旗、南方红旗、西方白旗、北方黑旗、中央黄旗,代表五行和五方神。
辕门:辕门是古代军事将领出入营门的礼仪,此处指姜子牙的营门。
子牙答话:指姜子牙接受魔家四将的挑战。
黄飞虎:黄飞虎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此处可能是黄天化的父亲。
金咤、木咤、哪咤:金咤、木咤、哪咤是姜子牙的三个儿子,都是武艺高强的神仙。
福德:福德是指福气和德行,此处指周朝的福德。
天意:天意是指天命,即天意安排的事情。
五关:五关是指商朝的五座重要城关。
齐会姜尚:指魔家四将准备与姜子牙会战。
兑地征云:兑地征云是指西方的征兆之云。
离宫猛火:离宫猛火是指南方离宫的烈火。
坎气乌云:坎气乌云是指北方的坎水之气化成的乌云。
杏黄旛麾:杏黄旛麾是指中央的杏黄色旗帜。
金盔将:金盔将是指身穿金盔的将领。
银盔将:银盔将是指身穿银盔的将领。
四贤、八俊:四贤、八俊是指姜子牙的部将中的四位贤人和八位俊才。
金、木二咤:姜子牙的两位神兽,分别以金和木为属性。
龙须虎:姜子牙的部将,以勇猛著称。
武成王:武成王是指姜子牙的封号,即武成王姜子牙。
四不相:四不相是指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此处指魔家四将的坐骑。
玉虚门下客:玉虚门下客是指来自玉虚宫的客人,此处指魔家四将。
封神立圣朝:封神立圣朝是指封神演义的故事背景,即商朝末年,周武王封神建立周朝。
欠身:欠身是指鞠躬,表示尊敬。
纳叛亡:纳叛亡是指接纳叛逃的亡命之徒。
坏朝廷法纪:坏朝廷法纪是指破坏朝廷的法律和纪律。
杀大臣号令西岐:杀大臣号令西岐是指姜子牙率军攻打西岐,导致商朝大臣被杀。
齐齐整整:齐齐整整是指整齐划一,井然有序。
顶盔贯甲:顶盔贯甲是指头戴盔甲,准备战斗。
退翎鸾凤不如鸡:退翎鸾凤不如鸡是指失败后的凄凉和落魄。
损周兵一万有余:损周兵一万有余是指周朝军队损失超过一万人。
战将损了九员:战将损了九员是指周朝的九位将领阵亡。
杀死了文王六位殿下:杀死了文王六位殿下是指周文王的六个儿子被杀。
三名副将:三名副将是指周朝的三位副将被杀。
掌得胜鼓:掌得胜鼓是指击鼓庆祝胜利。
金镫:金镫是指古代战争中使用的金属镫,此处指胜利的象征。
凯歌:凯歌是指胜利的歌声。
西岐: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岐山县一带,是周文王、周武王起兵反商的地方。
武王:即周武王,周朝的开国君主,以仁德著称。
免战牌:古代战争中,表示停止战斗的标志。
云梯:古代攻城用的工具,用于攀爬城墙。
火炮:古代的一种远程攻击武器,用火药发射石弹。
哪咤:姜子牙的部将,以神通广大著称。
灰瓶、炮石、火箭、火弓、硬弩、长枪:古代战争中使用的各种防御和攻击武器。
鸣金:古代军事行动中的一种信号,表示停止攻击或撤退。
异宝:指魔家四将各自拥有的神奇法宝。
倒海:指姜子牙施展法术,将海水倒灌,形成海浪。
玉虚秘授:指元始天尊传授给姜子牙的秘法。
坎离:道家术语,坎指水,离指火,代表阴阳五行中的水火元素。
混元珍珠伞:道教传说中的法宝,具有强大的法力。
三光神圣:指太阳、月亮、星星,具有神圣的力量。
北海水:指北海的水,这里指姜子牙用海水救西岐。
三济仓:西岐的粮仓,是军队粮食的来源。
锦囊:古代装信物或药物的袋子,这里指装着粮食的袋子。
豹皮囊:用豹皮制成的袋子,古代武将常用来装兵器或法宝。
紫阳洞:紫阳洞是青峰山上的一个洞穴,这里被描述为清虚道德真君的居所。
黄天化:姜子牙的部将,以武艺高强著称。
相府:相府是古代相国的官邸,这里指代了周朝的丞相府。
道者:指道士,道教徒。
扇云冠:古代道士或高人戴的一种帽子,形似云朵。
水合服:古代的一种服饰,以水色为基调。
丝绦:用丝线编织成的带子,常用于束腰。
麻鞋:用麻布制成的鞋子,常见于古代劳动人民。
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道教传说中的地名和人物,玉鼎真人是一位道教仙人。
师叔:对年长或辈分高的人的尊称。
九转元功:道教修炼的一种功法,指通过九次转化的修炼达到高深的境界。
七十二变化:道教修炼中的一种变化,指能变化出七十二种不同的形态。
肉身成圣:道教修炼的一种境界,指通过修炼使肉身达到圣人的境界。
清源妙道真君:道教神祇之一,杨戬在修炼后所封的神号。
红尘:比喻纷繁复杂的人世间的尘事。
混元:道教术语,指宇宙万物的本源。
金、木二咤、哪咤:古代神话中的三位神将,分别以金、木为名。
红尘也飞不进来:比喻非常安全,没有任何危险。
奸细:指间谍,特务。
青峰山:青峰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座山峰,常被描绘为神仙居住之地。
清虚道德真君:清虚道德真君是道教中的一个神祇,代表道德和清静。
金霞童子:金霞童子是清虚道德真君的弟子,这里指的是一位仙童。
碧游床:碧游床是道教神话中的一种宝物,是一种神奇的床榻。
周主:周主指的是周朝的君主,这里可能指的是周文王或周武王。
桃园:桃园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象征性的地方,也可能是黄天化师徒修炼的地方。
玉麒麟:玉麒麟是一种神话中的神兽,常被描绘为祥瑞之兽。
火龙标:火龙标是一种带有火属性的武器,可能是一种法器。
道德:道德在这里指的是道德真君所代表的道德原则和精神。
双抓髻:双抓髻是一种古代的发型,通常与军人或武官的形象相关。
王服:王服是指王公贵族所穿的服饰。
束发冠:束发冠是一种古代的帽子,常用于贵族和官员。
金抹额:金抹额是一种装饰在额头上的金色装饰品,常用于表示身份和地位。
大红服:大红服是指红色的衣服,红色在中国文化中通常象征着喜庆和吉祥。
金锁甲:金锁甲是一种用金属制成的铠甲,此处可能指黄天化所穿的铠甲。
玉带:玉带是一种用玉石制成的腰带,常用于表示身份和地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四十回-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道教文化中常见的师徒关系和修炼传法的场景,通过黄天化下山前的准备和与师父道德真君的对话,展现了道教修炼者对于道德的尊崇和对于师命的忠诚。
‘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这一称号,反映了道教中对于山洞作为修炼之地的重视,以及真君作为道教神仙的尊贵地位。
‘心血潮来’这一表述,使用了比喻手法,将真君内心的冲动和决定描绘得生动形象,体现了道教中修炼者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金霞童子’作为真君的弟子,其出现标志着师徒之间的传承关系,也体现了道教中对于弟子成长的重视。
‘碧游床’是道教中常见的仙家器具,象征着高洁和超脱,黄天化拜见师父的场景,强化了道教修炼者对于神仙境界的向往。
‘玉麒麟’和‘火龙标’作为真君赐予黄天化的宝物,不仅象征着真君的恩赐,也预示着黄天化将肩负起重要的使命。
‘不可忘本,必尊道德’是真君对黄天化的教诲,强调了修炼者不应忘记自己的初心,始终坚守道德准则。
黄天化下山后的装束变化,从‘吃斋’到‘吃荤’,再到‘挽双抓髻,穿王服’,反映了其身份和角色的转变,同时也体现了道教修炼者对于世俗生活的态度。
子牙对黄天化的批评和教诲,展现了道教修炼者与世俗官员之间的互动,以及对于修炼者道德修养的重视。
‘魔家四将’的出现,预示着黄天化下山后的挑战,也体现了道教文化中对于修炼者面对考验的描绘。
‘开放城门,至辕门请战’这一动作,展现了黄天化作为战士的决心和勇气,也为后续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