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许仲琳,明代文学家和小说家,著有《封神演义》一书。关于《封神演义》的具体作者,有学者认为可能是许仲琳,或许是民间口头传承的集体创作,后期经过整理成书。许仲琳的作品《封神演义》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宗教和历史元素,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作品之一。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创作的神话小说,以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为背景,讲述了许多神仙、英雄、妖怪的故事,特别是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的过程。本书的核心情节是周朝的建立与商纣王的灭亡,其中穿插了大量的神仙、妖魔以及人物的封神故事。全书充满了神话和幻想元素,通过塑造许多英雄人物,如姜子牙、哪吒、杨戬等,展现了忠诚、勇敢、智慧等美德。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并以战斗、谋略、道德冲突等为主要内容,呈现出强烈的戏剧性。作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之一,《封神演义》不仅在文学上影响深远,也对后世的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四十九回-原文
王失陷红沙阵
诗曰:
一煞真元万事休,无为无作更无忧。
心中白璧人难会,世上黄金我不求。
石畔溪声谈梵语,涧边山色咽寒流。
有时七里滩头坐,新月垂江作钓钩。
话说道德真君领燃灯命,作罢歌,提剑而来。
真君曰:‘王变!你等不谙天时,指望扭转乾坤,逆天行事,只待丧身,噬脐何及。今尔等十阵已破八九,尚不悔悟,犹然恃强狂逞!’
王天君听得道德真君如此之语,大怒,仗剑来取。
道德真君剑架忙还。
来往数合,王变进本阵去了。
道德真君闻金钟击响,随后赶进阵中。
王变上台,也将葫芦如前一样打将下来,只见红水满地。
真君把袖一抖,落下一瓣莲花;道德真君双脚踏在莲花瓣上。
任凭红水上下翻腾,道德真君只是不理。
王天君又拿一葫芦打下来。
真君顶上现出庆云,遮盖上面,无水粘身;下面红水不能粘其步履,如一叶莲舟相似。
正是:
一叶莲舟能解厄,方知阐教有高人。
道德真君脚踏莲舟,有一个时辰,王变情知此阵不能成功,方欲抽身逃走;道德真君忙取五火七禽扇一搧。
──此扇有空中火、石中火、木中火、三昧火、人间火,五火合成此宝;
扇有凤凰翅、有青鸾翅、有大鹏翅、有孔雀翅、有白鹤翅、有鸿鹄翅、有枭鸟翅;
七禽翎上有符印、有秘诀。
后人有诗单道此扇好处,有诗为证:
五火奇珍号七翎,授人初出乘离荧。
逢山怪石成灰烬,遇海煎干少露泠。
克木克金为第一,焚梁焚栋暂无停。
王变纵有神仙体,遇扇搧时即灭形。
道德真君把七禽扇照王变一搧。
王变大叫一声,化一阵红灰,径进封神台去了。
道德真君破了‘红水阵’。
燃灯回芦篷静坐。
且说张天君报入中军:‘启太师:‘红水阵’又被西岐破了。’
闻太师因赵公明有钉头七箭书事,郁郁不乐,纳闷心头,不曾理论军情;
又听得破了一阵,更添愁闷。
且说子牙在岐山拜了二十日,七篇书已拜完;明日二十一日,要绝公明,心下甚欢喜。
再说赵公明卧于后营,闻太师坐于榻前看守。
公明曰:‘闻兄,我与你止会今日。明日午时,吾命已休!’
太师听罢,泣而言曰:‘吾累道兄遭此不测之殃,使我心如刀割!’
张天君进营来看赵公明,正是有力无处使,只恨钉头七箭书。
把一个大罗神仙只拜得如俗子病夫一般,可怜讲甚么五行遁术,说不起倒海移山,只落得一场虚话!
大家相看流泪。
且说子牙至二十一日巳牌时分,武吉来报:‘陆压老爷来了。’
子牙出营迎接,入帐行礼。
序坐毕,陆压曰:‘恭喜!恭喜!赵公明定绝今日!且又破了‘红水阵’,可谓十分之喜!’
子牙深谢陆压:‘若非道兄法力无边,焉得公明绝命。’
陆压笑吟吟揭开花篮,取出小小一张桑枝弓、三只桃枝箭,递与子牙:‘今日午时初刻,用此箭射之。’
子牙曰:‘领命。’
二人在帐中等至午时,不觉阴阳官来报:‘午时牌!’
子牙净手,拈弓,搭箭。
陆压曰:‘先中左目。’
子牙依命,先中左目。
──这西岐山发箭射草人,成汤营里赵公明大叫一声,把左眼闭了。
闻太师心如刀割,一把抱住公明,泪流满面,哭声甚惨。
──子牙在岐山,二箭射右目,三箭劈心一箭,三箭射了草人。
──公明死于成汤营里。
有诗为证:
悟道原须灭去尘,尘心不了怎成真。
至今空却罗浮洞,封受金龙如意神。
闻太师见公明死于非命,放声大哭;用棺椁盛殓,停于后营。
邓、辛、张、陶四将心惊胆战:‘周营有这样高人,如何与他对敌!’
营内只因死了公明,彼此惊乱,行伍不整。
且言子牙同陆压回篷,与众道友相见,俱说:‘若不是陆压兄之术,焉能使公明如此命绝!’
燃灯甚是称羡。
且说张天君开了‘红沙阵’,里面连催钟响,燃灯听见,谓子牙曰:‘此‘红沙阵’乃一大恶阵,必须要一福人方保无虞。若无福人去破此阵,必须大损。’
子牙曰:‘老师用谁为福人?’
燃灯曰:‘若破‘红沙阵’,须是当今圣主方可。若是别人,凶多吉少。’
子牙曰:‘当今天子体先王仁德,不善武事,怎破得此阵?’
燃灯曰:‘事不宜迟,速请武王,吾自有处。’
子牙着武吉请武王。
少时,武王至篷下。
子牙迎迓上篷。
武王见众道人下拜。
众道人答礼相还。
武王:‘列位老师相招,有何吩咐?’
燃灯:‘方今十阵已破九阵,止得一‘红沙阵’,须得至尊亲破,方保无虞。但不知贤王可肯去否?’
武王:‘列位道长此来,俱为西土祸乱不安,而发此恻隐。今日用孤,安敢不去。’
燃灯大喜:‘请王解带,宽袍。’
武王依其言,摘带,脱袍。
燃灯用中指在武王前后胸中用符印一道,完毕,请武王穿袍,又将一符印塞在武王蟠龙冠内。
燃灯又命哪咤、雷震子,保武王下篷。
只见‘红沙阵’内有位道人,戴鱼尾冠,面如冻绿,颔下赤髯,提两口剑,作歌而来。
歌曰:
‘截教传来悟者稀,玄中大妙有天机:先成炉内黄金粉,后炼无穷白玉霏。
红沙数片人心落,黑雾弥漫胆骨飞。
今朝若会龙虎地,便是神仙绝魄归。’
红沙阵主张绍大呼曰:“玉虚门下谁来会吾此阵?”
只见风火轮上哪咤提火尖枪而来。
又见雷震子保有一人,戴蟠龙冠,身穿黄服。
张绍曰:“来者是谁?”
哪咤答曰:“此吾之真主武王是也。”
武王见张天君狰狞恶状,凶暴猖獗,諕得战惊惊,坐不住马鞍鞽上。
张天君纵开梅花鹿,仗剑来取。
哪咤登开风火轮,摇枪赴面交还。
未及数合,张天君往本阵便走。
哪咤、雷震子保定武王径入“红沙阵”中。
张天君见三人赶来,忙上台,抓一片红沙往下劈面打来。
武王被红沙打中前胸,连人带马撞下坑去。
哪咤踏住风火轮就升起空中。
张绍又发三片沙打将下来,也把哪咤连轮打下坑内。
雷震子见事不好,欲起风雷翅,又被红沙数片打翻下坑。
故此“红沙阵”困住了武王三人。
且说燃灯同子牙见“红沙阵”内,一股黑气往上冲来,燃灯曰:“武王虽是有厄,然百日可解。”
子牙问其详细:“武王怎不见出阵来?”
燃灯曰:“武王、雷震子、哪咤三人俱该受困此阵。”
子牙慌问:“老师,几时出来?”
燃灯曰:“百日方能出得此厄。”
子牙听罢,顿足叹曰:“武王乃仁德之君,如何受得百日之苦,那时若有差讹,奈何?”
燃灯曰:“不妨。天命有在,周主洪福,自保无事。子牙何必着忙。暂且回篷,自有道理。”
子牙进城,报入宫中。太姬、太姙二后忙令众兄弟进相府来问。
子牙曰:“当今不妨,只有百日灾难,自保无虞。”
子牙出城,复上篷见众道友,闲谈道法。不题。
话表张天君进营对闻太师曰:“武王、雷震子、哪咤俱陷‘红沙阵’内。”
闻太师口虽庆喜,心中只是不乐。
──止为公明混闷而死。
──张天君在阵内,每日常把红沙洒在武王身上,如同刀刃一般。
多亏前后符印护持其体,──真命福人,焉能得绝。
且不说张绍困住武王,只说申公豹跨虎往三仙岛来报信与云霄娘娘姐妹三人。
及至洞门,光景与别处大不相同。
怎见得:
烟霞袅袅,松柏森森。
烟霞袅袅瑞盈门,松柏森森青绕户。
桥踏枯槎木,峰巅绕薜萝,鸟衔红蕊来云壑,鹿践芳丛上石苔。
那门前时催花发,风送香浮,临堤绿柳转黄鹂,傍岸夭桃翻粉蝶。
虽然别是洞天景,胜似蓬莱阆苑佳。
话说申公豹行至洞中下虎,问:“里面有人否?”
少时,一女童出来,认得申公豹,便问:“老师往那里来?”
公豹曰:“报你师父,说我来访。”
童儿进洞:“启娘娘:申老爷来访。”
娘娘道:“请来。”
申公豹入内相见,稽首坐下。
云霄娘娘问曰:“道兄何来?”
公豹曰:“特为令兄的事来。”
云霄娘娘曰:“吾兄有甚么事敢烦道兄?”
申公豹笑曰:“赵道兄被姜尚钉头七箭书射死岐山,你们还不知道?”
只见琼霄、碧霄听罢,顿足曰:“不料吾兄死于姜尚之手,实为痛心!”
放声大哭。
申公豹在旁又曰:“令兄把你金蛟剪借下山,一功未成,反被他人所害。
临危对闻太师说:‘我死以后,吾妹必定来取金蛟剪。你多拜上三位妹子:吾悔不听云霄之言,反入罗网之厄。
见吾道服,丝绦,如见我亲身一般!’言之痛心,说之酸鼻!
可怜千年勤劳修炼一场,岂知死于无赖之手!真是切骨之仇!”
云霄娘娘曰:“吾师有言:‘截教门中不许下山;如下山者:“封神榜”上定是有名。’故此天数已定。
吾兄不听师言,故此难脱此厄。”
琼霄曰:“姐姐,你实是无情!不为吾兄出力,故有此言。
我姊妹三人就是‘封神榜’上有名也罢,吾定去看吾兄骸骨,不负同胞。”
琼霄、碧霄娘娘怒气冲冲,不由分说,琼霄忙乘鸿鹄,碧霄乘花翎鸟出洞。
云霄娘娘暗思:“吾妹妹此去,必定用混元金斗乱拿玉虚门人,反为不美。
惹出事来,怎生是好!吾当亲去执掌,还可在我。
娘娘吩咐女童:“好生看守洞府,我去就来。”
娘娘跨青鸾,也出洞府;见碧霄、琼霄飘飘跨异鸟而来。
云霄娘娘大叫曰:“妹妹慢行!吾也来了!”
二位娘娘道:“姐姐,你往那里去?”
云霄曰:“我见你们不谙事体,恐怕多事,同你去,见机而作,不可造次。”
三人同行,只见后面有人呼曰:“三位娘娘慢行!吾也来了!”
云霄回头看时──“原来是菡芝仙妹子。”
问道:“你从那里来?”
菡芝仙曰:“同你往西岐去。”
娘娘大喜。
才待前行,又有人来叫曰:“少待!吾来也!”
及看时,乃彩云仙子,打稽首曰:“四位姐姐往西岐去;方才遇着申公豹约我同行,正要往闻道兄那里去,恰好过着大家同行。”
五位女仙往西岐来,顷刻,驾遁光实时而至。
正是:
群仙顶上天门闭,九曲黄河大难来。
话说五位仙姑来至营门,命旗门官通报。
旗门官报入中军。
闻太师出营迎请至帐内,打稽首坐下。
云霄曰:‘前日吾兄被太师请下罗浮洞来,不料被姜尚射死。我姊妹特来收吾兄骸骨。如今却在那里?烦太师指示。’
闻太师悲咽泣诉,泪雨如珠,曰:‘道兄赵公明不幸遭萧升、曹宝收了定海珠去。他往道友洞府借了金蛟剪来,就会燃灯;交战时便祭此剪。燃灯逃遁,其坐下一鹿闸为两段。次日有一野人陆压会令兄,又祭此剪。陆压化作长虹而走。然后两下不曾会战。数日来,西岐山姜尚立坛行术,咒诅令兄,被吾算出。彼时令兄有二门人──陈九公、姚少司,令他去抢钉头七箭书,又被哪咤杀死。令兄对吾说:‘悔不听吾妹云霄之言,果有今日之苦。’他将金蛟剪用道服包定,留与三位道友,见服如见公明。’
闻太师道罢,放声掩面大哭。
五位道姑齐动悲声。
太师起身,忙取袍服所包金蛟剪放于案上。
三位娘娘展开,睹物伤情,泪不能干。
琼霄切齿,碧霄面发通红,动了无明三昧。
碧霄曰:‘吾兄棺椁在那里。’
太师曰:‘在后营。’
琼霄曰:‘吾去看来。’
云霄娘娘止曰:‘吾兄既死,何必又看?’
碧霄曰:‘既来了,看看何妨?’
二位娘娘就走,云霄只得同行。
来到后营,三位娘娘见了棺木,揭开一看,见公明二目血水流津,心窝里流血,不得不怒。
琼霄大叫一声,几乎气倒。
碧霄含怒曰:‘姐姐不必着急,我们拿住他,也射他三箭,报此仇恨!’
云霄曰:‘不管姜尚事,是野人陆压,弄这样邪术!一则也是吾兄数尽,二则邪术倾生,吾等只拿陆压,也射他三箭,就完此恨。’
又见‘红沙阵’主张天君进营,与五位仙姑相见。
太师设席与众位共饮数杯。
次日,五位道姑出营。
闻太师掠阵;又命邓、辛、张、陶护卫前后。
云霄乘鸾来至篷下,大呼曰:‘传与陆压,早来会吾!’
左右忙报上篷来:‘有五位道姑欲请陆老爷答话。’
陆压起身曰:‘贫道一往。’提剑在手,迎风大袖飘飘而来。
云霄娘娘观,看陆压虽是野人,真有些仙风道骨,怎见得:
双抓髻,云分瑞彩;水合袍,紧束丝绦。
仙风道骨气逍遥,腹内无穷玄妙。
四海野人陆压,五岳到处名高。
学成异术广,懒去赴蟠桃。
云霄对二妹曰:‘此人名为闲士,腹内必有胸襟。看他到了面前怎样言语,便知他学识浅深。’
陆压徐徐而至,念几句歌词而来:
‘白云深处诵‘黄庭’,洞口清风足下生。
无为世界清虚境,脱尘缘万事轻。
叹无极天地也无名。
袍袖展,乾坤大;杖头挑,日月明。
只在一粒丹成。’
陆压歌罢,见云霄把个稽首。
琼霄曰:‘你是散人陆压否?’
陆压答曰:‘然也。’
琼霄曰:‘你为何射死吾兄赵公明?’
陆压答曰:‘三位道友肯容吾一言,吾便当说;不容吾言,任你所为。’
云霄曰:‘你且道来!’
陆压曰:‘修道之士,皆从理悟;岂仗逆行。故正者成仙,邪者堕落。吾自从天皇悟道,见过了多少逆顺。历代以来,从善归宗,自成正果。岂意赵公明不守顺,专行逆,助灭纲败纪之君,杀戮无辜百姓,天怒民怨。且仗自己道术,不顾别人修持。此是只知有己,不知有人,便是逆天。从古来逆天者亡,吾今即是天差杀此逆士,又何怨于我!吾劝道友,此地居不久,此处乃兵山火海,怎立其身?若久居之,恐失长生之路。吾不知忌讳,冒昧上陈。’
云霄沉吟,良久不语。
琼霄大喝曰:‘好孽障!焉敢将此虚谬之言,簧惑众听!射死吾兄,反将利口强辩!料你毫末之道,有何能处。’
琼霄娘娘怒冲霄汉,仗剑来取。
陆压剑架忙迎。
未及数合,碧霄将混元金斗望空祭起。
陆压怎逃此斗之厄!有诗为证:
此斗开天长出来,内藏天地按三才。
碧游宫里亲传授,阐教门人尽受灾。
碧霄娘娘把混元金斗祭于空中,陆压看见,却待逃走;其如此宝利害,只听得一声响,将陆压拿去,望成汤老营一摔。
陆压总有玄妙之功,也摔得昏昏默默。
碧霄娘娘亲自动手,绑缚起来;把陆压泥丸宫用符印镇住,缚在旛杆上;与闻太师曰:‘他会射吾兄,今番我也射他!’传长箭手,令五百名军来射。
箭发如雨,那箭射在陆压身上;一会儿,那箭连箭杆与箭头都成灰末。
众军卒大惊。
闻太师观之,无不骇异。
云霄娘娘看见如此,碧霄曰:‘这妖道将何异术来惑我等!’
忙祭金蛟剪。
陆压看见,叫声:‘吾去也!’化道长虹,径自走了;来到篷下,见众位道友。
燃灯问曰:‘混元金斗把道友拿去,如何得返?’
陆压曰:‘他将箭来射我,欲与其兄报仇。他不知我根脚;那箭射在我身上,箭咫使成为灰末。复放金蛟剪时,吾自来矣。’
燃灯曰:‘公道术精奇,真个可羡!’
陆压曰:‘贫道今日暂别,不日再会。’
不表。
且说次日,云霄共五位道姑齐出来会子牙。
子牙随带领诸门人,乘了四不相,众弟子分左右。
子牙定睛看云霄跨青鸾而至。
怎见得:
云髻双蟠道德清,红袍白鹤顶朱缨,
丝绦束定乾坤结,足下麻鞋瑞彩生。
劈地开天成道行,三仙岛内炼真形。
六气三尸俱抛尽,咫尺青鸾离玉京。
话说子牙乘骑向前,打稽首曰:‘五位道友请了!’
云霄曰:‘姜子牙,吾居三仙岛,是清闲之士,不管人间是非;只因你将吾兄赵公明用钉头七箭书射死。他有何罪,你下此绝情,实为可恶!你虽是陆压所使,但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我等不得不问罪与你。况你乃毫末道行,何足为论。就是燃灯道人知吾姊妹三人,他也不敢欺忤我。’
子牙曰:‘道友此言差矣!非是我等寻事作非,乃是令兄自取惹事。此是天数如此,终不可逃。既逢绝地,怎免灾殃!令兄师命不遵,要往西岐,是自取死。’
琼霄大怒曰:‘既杀吾亲兄,还借言天数,吾与你杀兄之仇,如何以巧言遮饰!不要走,吃吾一剑!’
把鸿鹄鸟催开双翅,将宝剑飞来直取。
子牙手中剑急架相还。
只见黄天化纵玉麒麟,使两柄银锤冲杀过来。
杨戬走马摇枪,飞来截杀。
这壁厢碧霄怒发如雷:‘气杀我也!’
把花翎鸟二翅飞腾。
云霄把青鸾飞开,也来助战。
彩云仙子把葫芦中戳目珠抓在手中,要打黄天化下麒麟。
不知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四十九回-译文
王失陷红沙阵
诗曰:一煞真元万事休,无为无作更无忧。心中白璧人难会,世上黄金我不求。
石畔溪声谈梵语,涧边山色咽寒流。有时七里滩头坐,新月垂江作钓钩。
话说道德真君领燃灯命,作罢歌,提剑而来。真君曰:‘王变!你等不谙天时,指望扭转乾坤,逆天行事,只待丧身,噬脐何及。今尔等十阵已破八九,尚不悔悟,犹然恃强狂逞!’王天君听得道德真君如此之语,大怒,仗剑来取。道德真君剑架忙还。来往数合,王变进本阵去了。
道德真君闻金钟击响,随后赶进阵中。王变上台,也将葫芦如前一样打将下来,只见红水满地。真君把袖一抖,落下一瓣莲花;道德真君双脚踏在莲花瓣上。任凭红水上下翻腾,道德真君只是不理。
王天君又拿一葫芦打下来。真君顶上现出庆云,遮盖上面,无水粘身;下面红水不能粘其步履,如一叶莲舟相似。
正是:一叶莲舟能解厄,方知阐教有高人。
道德真君脚踏莲舟,有一个时辰,王变情知此阵不能成功,方欲抽身逃走;道德真君忙取五火七禽扇一搧。
──此扇有空中火、石中火、木中火、三昧火、人间火,五火合成此宝;扇有凤凰翅、有青鸾翅、有大鹏翅、有孔雀翅、有白鹤翅、有鸿鹄翅、有枭鸟翅;七禽翎上有符印、有秘诀。
后人有诗单道此扇好处,有诗为证:五火奇珍号七翎,授人初出乘离荧。
逢山怪石成灰烬,遇海煎干少露泠。
克木克金为第一,焚梁焚栋暂无停。
王变纵有神仙体,遇扇搧时即灭形。
道德真君把七禽扇照王变一搧。王变大叫一声,化一阵红灰,径进封神台去了。
道德真君破了‘红水阵’。
燃灯回芦篷静坐。且说张天君报入中军:‘启太师:‘红水阵’又被西岐破了。’闻太师因赵公明有钉头七箭书事,郁郁不乐,纳闷心头,不曾理论军情;又听得破了一阵,更添愁闷。
且说子牙在岐山拜了二十日,七篇书已拜完;明日二十一日,要绝公明,心下甚欢喜。
再说赵公明卧于后营,闻太师坐于榻前看守。公明曰:‘闻兄,我与你止会今日。明日午时,吾命已休!’太师听罢,泣而言曰:‘吾累道兄遭此不测之殃,使我心如刀割!’张天君进营来看赵公明,正是有力无处使,只恨钉头七箭书。
把一个大罗神仙只拜得如俗子病夫一般,可怜讲甚么五行遁术,说不起倒海移山,只落得一场虚话!大家相看流泪。
且说子牙至二十一日巳牌时分,武吉来报:‘陆压老爷来了。’子牙出营迎接,入帐行礼。
序坐毕,陆压曰:‘恭喜!恭喜!赵公明定绝今日!且又破了‘红水阵’,可谓十分之喜!’子牙深谢陆压:‘若非道兄法力无边,焉得公明绝命。’陆压笑吟吟揭开花篮,取出小小一张桑枝弓、三只桃枝箭,递与子牙:‘今日午时初刻,用此箭射之。’子牙曰:‘领命。’二人在帐中等至午时,不觉阴阳官来报:‘午时牌!’子牙净手,拈弓,搭箭。
陆压曰:‘先中左目。’子牙依命,先中左目。
──这西岐山发箭射草人,成汤营里赵公明大叫一声,把左眼闭了。闻太师心如刀割,一把抱住公明,泪流满面,哭声甚惨。
──子牙在岐山,二箭射右目,三箭劈心一箭,三箭射了草人。
──公明死于成汤营里。
有诗为证:悟道原须灭去尘,尘心不了怎成真。
至今空却罗浮洞,封受金龙如意神。
闻太师见公明死于非命,放声大哭;用棺椁盛殓,停于后营。
邓、辛、张、陶四将心惊胆战:‘周营有这样高人,如何与他对敌!’营内只因死了公明,彼此惊乱,行伍不整。
且言子牙同陆压回篷,与众道友相见,俱说:‘若不是陆压兄之术,焉能使公明如此命绝!’燃灯甚是称羡。
且说张天君开了‘红沙阵’,里面连催钟响,燃灯听见,谓子牙曰:‘此‘红沙阵’乃一大恶阵,必须要一福人方保无虞。若无福人去破此阵,必须大损。’
子牙曰:‘老师用谁为福人?’燃灯曰:‘若破‘红沙阵’,须是当今圣主方可。若是别人,凶多吉少。’
子牙曰:‘当今天子体先王仁德,不善武事,怎破得此阵?’燃灯曰:‘事不宜迟,速请武王,吾自有处。’
子牙着武吉请武王。少时,武王至篷下。
子牙迎迓上篷。武王见众道人下拜。
众道人答礼相还。
武王:‘列位老师相招,有何吩咐?’燃灯:‘方今十阵已破九阵,止得一‘红沙阵’,须得至尊亲破,方保无虞。但不知贤王可肯去否?’
武王:‘列位道长此来,俱为西土祸乱不安,而发此恻隐。今日用孤,安敢不去。’
燃灯大喜:‘请王解带,宽袍。’武王依其言,摘带,脱袍。
燃灯用中指在武王前后胸中用符印一道,完毕,请武王穿袍,又将一符印塞在武王蟠龙冠内。
燃灯又命哪咤、雷震子,保武王下篷。
只见‘红沙阵’内有位道人,戴鱼尾冠,面如冻绿,颔下赤髯,提两口剑,作歌而来。
歌曰:‘截教传来悟者稀,玄中大妙有天机:先成炉内黄金粉,后炼无穷白玉霏。红沙数片人心落,黑雾弥漫胆骨飞。今朝若会龙虎地,便是神仙绝魄归。’
红沙阵的守将主张绍大声呼喊说:‘玉虚门下有谁愿意来会我的红沙阵?’只见风火轮上哪吒手持火尖枪冲了过来。接着又看到一个名叫雷震子的人,他保护着一个人,这个人戴着蟠龙冠,身穿黄色的衣服。张绍问:‘来的是谁?’哪吒回答说:‘这是我真正的君主武王。’武王看到张天君凶恶的样子,非常凶暴,吓得他战战兢兢,连马鞍都坐不稳。张天君骑着梅花鹿,挥剑前来挑战。哪吒启动风火轮,摇动枪矛迎面交锋。交战未几回合,张天君便往自己的阵地逃去。哪吒和雷震子保护着武王直接冲进了‘红沙阵’。张天君看到三人追来,急忙上台,抓起一片红沙朝他们脸上打去。武王被红沙击中前胸,人和马一起跌进了坑里。哪吒踩着风火轮飞到空中。张绍又扔下三片沙子,也把哪吒和风火轮一起打下坑里。雷震子见情况不妙,想要展开风雷翅飞起,却被红沙击中,也跌进了坑里。因此,‘红沙阵’困住了武王和他的三位部下。
燃灯和子牙看到‘红沙阵’中一股黑气往上冲,燃灯说:‘武王虽然遇到了困难,但百日之后就能解除。’子牙询问详情:‘武王怎么不出来?’燃灯说:‘武王、雷震子、哪吒三个人都应该被困在这个阵中。’子牙焦急地问:‘老师,什么时候能出来?’燃灯说:‘要一百天才能解除这个困境。’子牙听后,跺脚叹息说:‘武王是仁德的君主,怎么受得了百日的苦难,那时候如果出了差错,怎么办呢?’燃灯说:‘不用担心。天命如此,周主的洪福,自然不会有事。子牙不必着急。暂时先回篷帐,自有解决的办法。’子牙进城后,把情况报告给了宫中。太姬和太姙两位皇后急忙命令众兄弟到相府来询问。子牙说:‘现在不用担心,只有百日的灾难,自然能平安度过。’子牙出城,再次上篷与各位道友闲谈道法。
不说张天君困住武王,单说申公豹骑着老虎来到三仙岛,向云霄娘娘姐妹三人报信。到了洞口,这里的景象与别处大不相同。只见:烟雾缭绕,松柏茂密。烟雾缭绕,瑞气盈门;松柏茂密,青翠绕户。桥上踏着枯槎木,山峰上缠绕着薜萝,鸟儿嘴里叼着红蕊飞向云壑,鹿儿踏着芳草走在石苔上。门前花儿盛开,风吹香气四溢,堤边的绿柳摇曳着黄鹂,岸边的桃花翻飞着粉蝶。虽然这里是另一个洞天福地,但比蓬莱和阆苑还要美。
申公豹走到洞中下马,问:‘里面有人吗?’不一会儿,一个女童出来,认出申公豹,便问:‘老师您从哪里来?’申公豹说:‘来告诉您师父,我来看望。’童儿进洞报告:‘启禀娘娘,申老爷来访。’娘娘说:‘请他进来。’申公豹进去相见,行礼坐下。云霄娘娘问:‘道兄为何而来?’申公豹说:‘特意为令兄的事情而来。’云霄娘娘问:‘我兄长有什么事情让您如此费心?’申公豹笑着说:‘赵道兄在岐山被姜尚用钉头七箭书射死,你们还不知道吗?’琼霄和碧霄听后,跺脚说:‘没想到我兄长竟然死在姜尚手中,真是太痛心了!’放声大哭。申公豹在一旁又说:‘令兄把金蛟剪借给你们下山,一功未成,反而被他人所害。临死前对闻太师说:“我死后,我妹妹一定会来取金蛟剪。你多拜上三位妹妹:我后悔没有听云霄妹妹的话,反而陷入了罗网之灾。看到我的道服和丝带,就像看到我本人一样!’说得痛心疾首,声泪俱下!可怜千年修炼,竟然死于无赖之手!真是刻骨之仇!”云霄娘娘说:‘我师父曾经说过:“截教门中不允许下山;如果下山,‘封神榜’上定有名字。”所以天数已经注定。我兄长没有听从师父的话,所以难以逃脱这个劫难。’琼霄说:‘姐姐,你真是太无情了!不为兄长出力,所以才有这样的话。我们姐妹三人就是‘封神榜’上有名字,我也要去看我兄长的遗骨,不能辜负同胞。’琼霄和碧霄娘娘怒气冲冲,不容分说,琼霄立刻骑上鸿鹄,碧霄骑上花翎鸟出洞。云霄娘娘暗想:“我妹妹此去,必定会用混元金斗抓捕玉虚门人,那可就不好了。如果惹出事端,怎么办呢!我必须亲自去掌管,才能放心。”娘娘吩咐女童:“好好看守洞府,我去去就回。”娘娘骑上青鸾,也出了洞府;看到碧霄和琼霄驾着异鸟飘然而来。云霄娘娘大声喊道:‘妹妹们慢点走!我也来了!’两位娘娘问:‘姐姐,您要去哪里?’云霄说:‘我看到你们不懂事,恐怕会惹出麻烦,所以和你们一起去,见机行事,不可鲁莽。’三人同行,只见后面有人呼喊:‘三位娘娘慢行!我也来了!’云霄回头看时——‘原来是菡芝仙妹妹。’问道:‘你从哪里来?’菡芝仙说:‘和你们一起去西岐。’娘娘非常高兴。正要前行,又有人来叫:‘稍等!我来啦!’看时,原来是彩云仙子,行礼说:‘四位姐姐往西岐去;刚才遇到申公豹邀请我同行,正要去找闻道兄,恰好大家一起同行。’五位女仙往西岐而去,瞬间,驾驭着遁光及时到达。正是:群仙顶上天门闭,九曲黄河大难来。
话说五位仙女来到军营门口,让旗门官通报。旗门官进去报告中军。闻太师出营迎接,请她们到帐内坐下。云霄说:‘前些日子我哥哥被太师请到罗浮洞,没想到被姜尚射死了。我们姐妹特来收我哥哥的遗骨。现在在哪里?请太师指示。’闻太师悲伤地哭泣,泪水如珠,说:‘道兄赵公明不幸被萧升、曹宝用定海珠收去。他向道友借了金蛟剪,就会使用它;交战时便祭起这把剪。燃灯逃跑,他坐下的鹿被剪成两段。次日,有个叫陆压的野人找到我哥哥,又祭起这把剪。陆压化作一道长虹逃走。然后双方再也没有交战。这些日子来,西岐山的姜尚设坛施法,诅咒我哥哥,被我算出。那时我哥哥有两个徒弟——陈九公、姚少司,让他去抢钉头七箭书,却被哪吒杀死。我哥哥对我说:“后悔没听我妹妹云霄的话,才有今天的苦果。”他将金蛟剪用道袍包好,留给三位道友,见到道袍就像见到赵公明。”闻太师说完,放声大哭。五位仙女也都跟着悲伤。太师起身,急忙取出袍服里包着的金蛟剪放在桌上。三位仙女展开,看到这东西就伤心,泪流不止。琼霄咬牙切齿,碧霄脸色发红,动了无明三昧。碧霄说:“我哥哥的棺材在哪里?”太师说:“在后营。”琼霄说:“我去看看。”云霄娘娘阻止说:“我哥哥已经死了,何必再看?”碧霄说:“既然来了,看看也无妨。”两位仙女就走了,云霄也只得跟着去。来到后营,三位仙女看到棺木,揭开一看,见赵公明双眼血水流下,心窝里也在流血,忍不住愤怒。琼霄大叫一声,几乎气绝。碧霄含怒说:“姐姐不必着急,我们抓住他,也射他三箭,报仇!”云霄说:“不管姜尚的事,是野人陆压用这种邪术!一方面是我哥哥的命该如此,另一方面是邪术作祟,我们只拿陆压,也射他三箭,就了结这仇。”又见主张天君进营,与五位仙女相见。太师设宴与众位共饮几杯。次日,五位仙女出营。闻太师率军护送;又命邓、辛、张、陶护卫前后。云霄骑着青鸾来到帐篷下,大声呼喊:‘传给陆压,早点来见我!’左右急忙报告给陆压:‘有五位仙女想请陆老爷说话。’陆压起身说:‘贫道就去。’手持宝剑,随风飘然而至。云霄娘娘观察,看陆压虽然是个野人,却有些仙风道骨,怎么见得:双抓髻,云分瑞彩;水合袍,紧束丝绦。仙风道骨气逍遥,腹内无穷玄妙。四海野人陆压,五岳到处名高。学成异术广,懒去赴蟠桃。云霄对二妹说:‘这个人叫闲士,腹中必有胸怀。看他到了面前怎么说,就知道他学问深浅。’陆压慢慢走来,念几句歌词而来:‘白云深处诵‘黄庭’,洞口清风足下生。无为世界清虚境,脱尘缘万事轻。叹无极天地也无名。袍袖展,乾坤大;杖头挑,日月明。只在一粒丹成。’陆压唱完,见云霄行礼。琼霄说:‘你是散人陆压吗?’陆压答:‘是的。’琼霄说:‘你为什么射死我哥哥赵公明?’陆压答:‘如果三位道友愿意听我说一句话,我就说;如果不愿意听,随你们怎么处置。’云霄说:‘你来说吧!’陆压说:‘修道之人,都从理悟;岂能行逆。所以正道成仙,邪道堕落。我从天皇悟道,见过了多少逆顺。历代以来,从善归宗,自成正果。没想到赵公明不守正道,专行逆行,帮助灭亡纲纪的君主,杀害无辜百姓,天怒人怨。而且他仗着自己有道术,不顾别人的修持。这是只知有己,不知有人,就是逆天。自古以来,逆天者必亡,我现在就是天派我来杀这个逆徒,有什么好抱怨的!我劝道友,这里住不久,这里是个兵山火海,怎么立足?如果久居于此,恐怕会失去长生之路。我不知道忌讳,冒昧地说这些。’云霄沉思良久,没有说话。琼霄大声喝道:‘好孽障!怎敢说这些荒谬之言,迷惑众人!射死我哥哥,还敢强词夺理!我看你这点道行,有什么能耐。’琼霄娘娘怒气冲天,手持宝剑冲上去。陆压举剑相迎。未及数合,碧霄将混元金斗祭于空中。陆压怎能逃脱这金斗的厄运!有诗为证:‘此斗开天长出来,内藏天地按三才。碧游宫里亲传授,阐教门人尽受灾。’碧霄娘娘把混元金斗祭于空中,陆压看见,想要逃跑;但这宝物如此厉害,只听一声响,将陆压拿去,摔向成汤老营。陆压虽有玄妙之功,也被摔得昏昏沉沉。碧霄娘娘亲自动手,将他绑起来;用符印将陆压的泥丸宫镇住,绑在旌旗杆上;对闻太师说:‘他会射我哥哥,这次我也射他!’传令长箭手,令五百名军士来射。箭如雨下,射在陆压身上;一会儿,箭杆和箭头都化成灰烬。众军士大惊。闻太师观看,无不惊异。云霄娘娘看到如此情景,碧霄说:‘这个妖道还有什么异术来迷惑我们!’急忙祭起金蛟剪。陆压看见,叫道:‘我走了!’化作一道长虹,径直离去;来到帐篷下,见到众位道友。燃灯问:‘混元金斗把道友拿去,怎么回来?’陆压说:‘他用箭射我,想和我哥哥报仇。他不知道我的底细;那箭射在我身上,箭头立刻化成灰烬。再放金蛟剪时,我就回来了。’燃灯说:‘公道术精湛,真是令人羡慕!’陆压说:‘贫道今日暂别,不久后再见。’不说这些。
且说次日,云霄和五位仙女一起出来见子牙。子牙带领众门人,骑着四不相,众弟子分列左右。子牙定睛看云霄骑着青鸾飞来。怎么见得:云髻双蟠道德清,红袍白鹤顶朱缨,丝绦束定乾坤结,足下麻鞋瑞彩生。劈地开天成道行,三仙岛内炼真形。六气三尸俱抛尽,咫尺青鸾离玉京。
话说子牙骑马前行,行礼道:‘五位道友,请了!’云霄说:‘姜子牙,我住在三仙岛,是个清闲的人,不关心人间的纷争;只是因为你用钉头七箭书射死了我的哥哥赵公明。他有什么罪过,你却下此狠手,真是太可恶了!你虽然是陆压所使,但杀了我哥哥,别人也会杀你哥哥,我们不得不向你问责。何况你的道行微不足道,哪里值得谈论。就是燃灯道人知道我姐妹三人,他也不敢欺负我。’
子牙说:‘道友,你的话错了!并不是我们故意找麻烦,而是你的哥哥自己招惹了事。这是天命如此,终究无法逃脱。既然已经走到绝境,怎能避免灾祸!你的哥哥不遵守师命,偏要往西岐去,这是自寻死路。’
琼霄大怒道:‘既然杀了我们的亲哥哥,还说什么天命,你和我哥哥的仇,怎么能用花言巧语来掩饰!别走了,看我一剑!’她催动鸿鹄鸟展翅高飞,将宝剑飞来直取。子牙手中的剑急忙抵挡反击。
这时,黄天化骑着玉麒麟,挥舞两柄银锤冲杀过来。杨戬骑马挥枪,飞来截杀。这边碧霄怒发如雷:‘气死我了!’她催动花翎鸟振翅高飞。
云霄驱使青鸾飞开,也来助战。彩云仙子手握葫芦中的戳目珠,想要打落黄天化的麒麟。不知道他们的命运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四十九回-注解
红沙阵:一种神秘的阵法,具有迷惑敌人的能力。
道德真君:道德真君是道教中的神祇,也称为吕洞宾,是八仙之一,以道德高尚和法力高强著称。
王变:王变可能是古代神话或小说中的角色,此处具体身份和背景未提及。
燃灯:传说中的神灯,能够满足持有者的愿望。
庆云:庆云是道教和佛教中的一种祥云,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五火七禽扇:五火七禽扇是一种法器,由五火和七禽的羽毛制成,具有强大的火焰和飞行能力。
凤凰翅:凤凰翅是指凤凰的翅膀,凤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和美好的象征。
青鸾翅:青鸾翅是指青鸾的翅膀,青鸾也是一种象征吉祥的鸟类。
大鹏翅:大鹏翅是指大鹏鸟的翅膀,大鹏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巨大的神鸟,象征着力量和自由。
孔雀翅:孔雀翅是指孔雀的翅膀,孔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美丽和优雅。
白鹤翅:白鹤翅是指白鹤的翅膀,白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长寿和高洁。
鸿鹄翅:鸿鹄翅是指鸿鹄的翅膀,鸿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远大的志向和高洁的品质。
枭鸟翅:枭鸟翅是指枭鸟的翅膀,枭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通常被认为是邪恶的象征。
封神台:封神台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台,用于封神或举行重要仪式。
西岐: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岐山县,此处可能指赵公明要前往西岐。
成汤:古代的一个朝代,此处可能指成汤王朝。
子牙:姜子牙,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商末周初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后成为道教中的神祇之一。
赵公明:赵公明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财神之一,此处为云霄的兄长。
闻太师:闻太师是商朝末年的一位重要将领,以勇猛和忠诚著称。
五行遁术:五行遁术是中国古代道教中的一种修炼方法,通过修炼五行(金、木、水、火、土)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罗浮洞:传说中赵公明居住的仙境。
金龙如意神:金龙如意神是指拥有如意的金龙神,如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如意。
阴阳官:阴阳官是道教中负责管理生死和命运的官员。
武吉:武吉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武将,以勇猛著称。
陆压:陆压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高人,以法力高强著称。
桑枝弓:桑枝弓是一种用桑树枝制作的弓,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常被用来射箭。
桃枝箭:桃枝箭是一种用桃树枝制作的箭,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常被用来射箭。
武王:武王即周武王,是周朝的开国君主,以仁德著称,在《封神演义》中是阐教一方的重要人物。
鱼尾冠:鱼尾冠是一种古代的冠帽,形状像鱼的尾巴,常被用作道士或贵族的冠帽。
玄中大妙:玄中大妙是道教中的一种术语,指玄妙深奥的道理。
龙虎地:龙虎地是道教中的一种神秘之地,常被用来修炼或举行仪式。
玉虚门:玉虚门是道教中的一个重要门派,由元始天尊创立,是封神演义中阐教的主要门派之一,代表正义的一方。
哪咤: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童,以勇猛著称。
雷震子:雷震子是《封神演义》中的神话人物,擅长使用风雷之力,是玉虚门下弟子。
张天君:张天君是《封神演义》中的神话人物,是截教一方的人物,与阐教人物多次交战。
燃灯道人:道教中的神祇,传说中是佛教的护法神,此处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燃灯古佛。
封神榜:封神榜是《封神演义》中的神话传说,记录了天命所归的诸神和英雄。
混元金斗:混元金斗是《封神演义》中的一种法宝,由云霄娘娘所持,具有强大的威力。
金蛟剪:一种传说中的法宝,能够斩断一切。
截教:截教是《封神演义》中的神话教派,代表邪恶的一方,与阐教相对立。
阐教:道教的一个派别,以阐扬道教教义为己任。
鸿鹄:鸿鹄是一种大鸟,在这里指代飞行迅速的鸟类,比喻速度之快。
花翎鸟:一种神话中的鸟,此处指碧霄骑乘的神鸟。
遁光:遁光是指神仙或妖怪在飞行时发出的光芒,是超自然力量的象征。
五位仙姑:指五位女仙,此处可能指的是云霄、琼霄、碧霄等女仙。
旗门官:古代军营中负责传达命令、通报信息的官员。
中军:古代军队中最高指挥官所在的位置,通常指军队的主力。
稽首:古代的一种礼节,跪拜时头触地,表示极度尊敬。
姜尚:即姜子牙,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定海珠:传说中的一种宝物,有控制海洋的神奇力量。
野人陆压:传说中的仙人,具有高强的法术。
无明三昧:佛教术语,指内心的烦恼和迷惑。
钉头七箭书:一种古代法术,通过书写诅咒,对敌人造成伤害。
主张天君: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君,掌管一定的神力。
蓬:古代对帐篷的别称。
天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此处可能指天皇时代的修行者。
黄庭:道教术语,指人的心神所在之处。
清虚境:道教术语,指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无极:道教术语,指宇宙的根本状态,无极而生太极。
四不相: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能够适应各种环境。
麻鞋:古代的一种鞋子,通常用麻线编织而成。
五位道友:指云霄、琼霄、云中子、碧霄、彩云仙子这五位仙人。
三仙岛:位于东海的三座仙岛,是云霄、琼霄、彩云仙子的居所。
绝情:指极端冷酷无情的行为或态度。
毫末道行:形容修行浅薄,道行不高。
绝地:指极危险的地方,难以逃脱的地方。
灾殃:指不幸的灾祸或灾难。
师命:师傅的命令,此处指赵公明没有遵守师傅的命令。
鸿鹄鸟:一种神话中的大鸟,此处指云霄骑乘的神鸟。
宝剑:指仙人的武器,此处指云霄的宝剑。
玉麒麟:神话中的神兽,此处指黄天化骑乘的神兽。
银锤:指黄天化使用的武器。
杨戬: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姜子牙的第三子,也是道教中的神祇。
青鸾:一种神话中的神鸟,此处指云霄骑乘的神鸟。
葫芦:指彩云仙子所持有的宝物,通常与法术相关。
戳目珠:一种能够刺瞎眼睛的法宝。
性命:指人的生命,此处指黄天化的生命安危。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四十九回-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封神演义》,描述了姜子牙与云霄等五位道友之间的冲突。子牙的出场以谦逊的礼节开始,通过稽首和问候表达了对道友的尊重,这是古代礼仪文化中尊卑有序的体现。
云霄的回应中,首先点明了子牙的罪责,即射杀了赵公明,并指责子牙的行径是“下此绝情”,反映了道义和情感上的强烈不满。赵公明之死,不仅是个人的恩怨,更牵涉到三仙岛的道义立场,体现了宗教和道德观念的冲突。
云霄的指责中,提到“人亦杀其兄”,暗示了以牙还牙的报复心理,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对于复仇的认可和重视。
子牙的辩解,一方面承认了赵公明的死,但将其归咎于“天数”,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常见的宿命论观点,认为一切皆有定数,人的行为虽然自由,但最终结果却受制于天命。
琼霄的愤怒情绪通过“大怒”和“气杀我也”等词语表达,体现了情感的直接和激烈,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情绪表达方式。
战斗场面的描写,如黄天化纵玉麒麟、杨戬走马摇枪等,通过生动的动作描写,展现了战斗的激烈和双方的英勇。
彩云仙子使用戳目珠的描写,则体现了道教中法术和法宝的神秘色彩,以及道法在战斗中的作用。
整段古文通过人物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现了古代中国宗教、道德、哲学和战斗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