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相传为左丘明,鲁国史官,与孔子同时代或稍晚。
年代: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
内容简要: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为纲,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昭公-昭公二年-原文
【经】
二年春,晋侯使韩起来聘。
夏,叔弓如晋。
秋,郑杀其大夫公孙黑。
冬,公如晋,至河乃复。
季孙宿如晋。
【传】
二年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
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公享之。
季武子赋《绵》之卒章。
韩子赋《角弓》。
季武子拜曰:“敢拜子之弥缝敝邑,寡君有望矣。”
武子赋《节》之卒章。
既享,宴于季氏,有嘉树焉,宣子誉之。
武子曰:“宿敢不封殖此树,以无忘《角弓》。”
遂赋《甘棠》。
宣子曰:“起不堪也,无以及召公。”
宣子遂如齐纳币。
见子雅。
子雅召子旗,使见宣子。
宣子曰:“非保家之主也,不臣。”
见子尾。
子尾见彊。
宣子谓之如子旗。
大夫多笑之。
唯晏子信之,曰:“夫子,君子也。君子有信,其有以知之矣。”
自齐聘于卫。
卫侯享之,北宫文子赋《淇澳》。
宣子赋《木瓜》。
夏四月,韩须如齐逆女。
齐陈无宇送女,致少姜。
少姜有宠于晋侯,晋侯谓之少齐。
谓陈无宇非卿,执诸中都。
少姜为之请曰:“送从逆班,畏大国也,犹有所易,是以乱作。”
叔弓聘于晋,报宣子也。
晋侯使郊劳。
辞曰:“寡君使弓来继旧好,固曰:‘女无敢为宾!’彻命于执事,敝邑弘矣,敢辱郊使?请辞。”
致馆。
辞曰:“寡君命下臣来继旧好,好合使成,臣之禄也。敢辱大馆?”
叔向曰:“子叔子知礼哉!吾闻之曰:‘忠信,礼之器也。卑让,礼之宗也。’辞不忘国,忠信也。先国后己,卑让也。《诗》曰:‘敬慎威仪,以近有德。’夫子近德矣。”
秋,郑公孙黑将作乱,欲去游氏而代其位,伤疾作而不果。
驷氏与诸大夫欲杀之。
子产在鄙闻之,惧弗及,乘遽而至。
使吏数之曰:“伯有之乱,以大国之事,而未尔讨也。尔有乱心,无厌,国不女堪。专伐伯有,而罪一也。昆弟争室,而罪二也。薰隧之盟,女矫君位,而罪三也。有死罪三,何以堪之?不速死,大刑将至。”
再拜稽首辞曰:“死在朝夕,无助天为虐。”
子产曰:“人谁不死。凶人不终,命也。作凶事,为凶人。不助天,其助凶人乎?”
请以印为褚师。
子产曰:“印也若才,君将任之。不才,将朝夕从女。女罪之不恤,而又何请焉?不速死,司寇将至。”
七月壬寅,缢。
尸诸周氏之衢,加木焉。
晋少姜卒。
公如晋,及河。
晋侯使士文伯来辞曰:“非伉俪也。请君无辱!”
公还,季孙宿遂致服焉。
叔向言陈无宇于晋侯曰:“彼何罪?君使公族逆之,齐使上大夫送之。犹曰不共,君求以贪。国则不共,而执其使。君刑已颇,何以为盟主?且少姜有辞。”
冬十月,陈无宇归。
十一月,郑印段如晋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昭公-昭公二年-译文
【经】
鲁昭公二年的春天,晋国的国君派遣韩起来访问鲁国。
夏天,鲁国的叔弓前往晋国。
秋天,郑国处死了他们的大夫公孙黑。
冬天,鲁昭公前往晋国,到了黄河边就返回了。
季孙宿前往晋国。
【传】
鲁昭公二年的春天,晋国的国君派遣韩宣子来访问鲁国,并且告知他因为执政而来见鲁昭公,这是合乎礼仪的。
韩宣子在鲁国的大史氏那里阅读了《易象》和《鲁春秋》,他说:“周朝的礼仪都在鲁国了。我现在才知道周公的德行,以及周朝之所以能够称王的原因。”
鲁昭公设宴款待韩宣子。
季武子吟诵了《绵》诗的最后一章。
韩宣子吟诵了《角弓》诗。
季武子拜谢说:“我敢拜谢您对我们国家的弥补,我们的国君有了希望。”
季武子吟诵了《节》诗的最后一章。
宴会结束后,韩宣子在季氏家中宴饮,那里有一棵美丽的树,韩宣子赞美了它。
季武子说:“我季孙宿不敢不培育这棵树,以免忘记《角弓》诗。”
于是季武子吟诵了《甘棠》诗。
韩宣子说:“我韩起不敢当,无法与召公相比。”
韩宣子随后前往齐国送聘礼。
他见到了子雅。
子雅召见了子旗,让他去见韩宣子。
韩宣子说:“他不是能够保家卫国的主人,不是臣子。”
韩宣子见到了子尾。
子尾见到了彊。
韩宣子对彊的评价与对子旗的评价相同。
大夫们大多嘲笑韩宣子。
只有晏子相信他,说:“韩宣子是个君子。君子有信用,他一定有自己的道理。”
韩宣子从齐国前往卫国访问。
卫国的国君设宴款待他,北宫文子吟诵了《淇澳》诗。
韩宣子吟诵了《木瓜》诗。
夏天的四月,韩须前往齐国迎接新娘。
齐国的陈无宇护送新娘,送到了少姜。
少姜得到了晋国国君的宠爱,晋国国君称她为少齐。
晋国国君认为陈无宇不是卿,就把他拘禁在中都。
少姜为他求情说:“护送新娘是按照迎亲的等级,畏惧大国的威严,仍然有所变动,因此发生了混乱。”
叔弓前往晋国访问,这是为了回报韩宣子的访问。
晋国国君派人到郊外迎接他。
叔弓辞谢说:“我们的国君派我来继续旧有的友好关系,本来就说:‘你不要敢做宾客!’我已经向执事传达了命令,我们国家已经很光荣了,怎么敢让郊使受辱?请允许我辞谢。”
晋国国君派人安排他住进宾馆。
叔弓辞谢说:“我们的国君命令我来继续旧有的友好关系,友好关系已经达成,这是我的福气。怎么敢让大馆受辱?”
叔向说:“叔弓先生真是懂得礼仪啊!我听说:‘忠信是礼仪的器具。谦让是礼仪的根本。’辞谢不忘国家,这是忠信。先国家后自己,这是谦让。《诗经》说:‘敬慎威仪,以近有德。’先生接近有德之人了。”
秋天,郑国的公孙黑准备发动叛乱,想要除掉游氏并取代他的位置,但因为伤病发作而没有成功。
驷氏和其他大夫们想要杀死他。
子产在边境听说了这件事,担心来不及,就急忙赶回来。
他派官吏数落公孙黑说:“伯有的叛乱,是因为大国的事情,而没有讨伐你。你有叛乱的心思,不知满足,国家不能容忍你。你专断地讨伐伯有,这是第一条罪状。兄弟争夺家室,这是第二条罪状。在薰隧的盟会上,你篡夺了君位,这是第三条罪状。你有三条死罪,怎么能容忍你?如果不快点死,大刑就要来了。”
公孙黑再次拜谢并叩头辞谢说:“我早晚就要死了,不要帮助上天作恶。”
子产说:“人谁不会死。凶恶的人不得善终,这是命运。做凶恶的事情,就是凶恶的人。不帮助上天,难道要帮助凶恶的人吗?”
公孙黑请求让印担任褚师。
子产说:“印如果有才能,国君将会任用他。如果没有才能,将会早晚跟随你。你不顾自己的罪过,又有什么请求呢?如果不快点死,司寇就要来了。”
七月壬寅日,公孙黑上吊自杀了。
他的尸体被放在周氏的街道上,并加上了木头。
晋国的少姜去世了。
鲁昭公前往晋国,到了黄河边。
晋国国君派士文伯来辞谢说:“她不是您的配偶。请您不要受辱!”
鲁昭公返回了,季孙宿随后送去了丧服。
叔向对晋国国君说:“陈无宇有什么罪?您派公族去迎接他,齐国派上大夫护送他。还说他不恭敬,您的要求太贪心了。国家不恭敬,却拘禁他的使者。您的刑罚已经偏颇了,怎么能做盟主呢?而且少姜有话说。”
冬天的十月,陈无宇回到了齐国。
十一月,郑国的印段前往晋国吊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昭公-昭公二年-注解
韩起:晋国的大夫,名起,韩氏。在春秋时期,晋国是诸侯国之一,韩氏是晋国的重要家族之一。
叔弓:鲁国的大夫,名弓,叔氏。鲁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重要诸侯国,叔氏是鲁国的贵族之一。
公孙黑:郑国的大夫,名黑,公孙氏。郑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重要诸侯国,公孙氏是郑国的贵族之一。
季孙宿:鲁国的大夫,名宿,季孙氏。季孙氏是鲁国的重要家族之一。
韩宣子:即韩起,宣子是他的谥号。
大史氏:古代掌管史书和典籍的官员。
《易象》:《易经》的一部分,主要解释卦象的含义。
《鲁春秋》:鲁国的史书,记载鲁国的历史事件。
周公:周朝的开国功臣,周公旦,被后世尊为圣人。
《绵》:《诗经》中的一篇,属于《小雅》。
《角弓》:《诗经》中的一篇,属于《小雅》。
《节》:《诗经》中的一篇,属于《小雅》。
《甘棠》:《诗经》中的一篇,属于《召南》。
召公:周朝的开国功臣,召公奭,被后世尊为圣人。
子雅:齐国的大夫,名雅,子氏。
子旗:齐国的大夫,名旗,子氏。
子尾:齐国的大夫,名尾,子氏。
晏子:齐国的大夫,名婴,晏氏,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北宫文子:卫国的大夫,名文子,北宫氏。
《淇澳》:《诗经》中的一篇,属于《卫风》。
《木瓜》:《诗经》中的一篇,属于《卫风》。
韩须:晋国的大夫,名须,韩氏。
陈无宇:齐国的大夫,名无宇,陈氏。
少姜:晋侯的宠妃,来自齐国。
叔向:晋国的大夫,名向,叔氏。
子产:郑国的大夫,名产,子氏,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驷氏:郑国的贵族家族之一。
伯有:郑国的大夫,名有,伯氏。
薰隧之盟:郑国的一次重要盟会。
印:郑国的大夫,名印。
褚师:郑国的官职,掌管刑罚。
司寇:古代掌管刑狱的官职。
士文伯:晋国的大夫,名文伯,士氏。
陈无宇归:陈无宇被释放回国。
郑印段:郑国的大夫,名印段。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昭公-昭公二年-评注
这段文字出自《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晋、鲁、郑、齐、卫等诸侯国之间的外交活动和内部政治斗争。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描述,我们可以窥见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礼仪制度。
首先,晋侯派遣韩起(韩宣子)出使鲁国,这一行为体现了晋国对鲁国的重视。韩起在鲁国观览《易象》和《鲁春秋》,感叹‘周礼尽在鲁矣’,这表明鲁国在当时被视为周礼的继承者,具有重要的文化地位。韩起与鲁国大夫季武子的赋诗互动,展示了春秋时期贵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礼仪交往。
其次,郑国的内部政治斗争也在这段文字中有所体现。公孙黑企图发动政变,但最终失败并被处死。子产在处理这一事件时,展现了其作为政治家的智慧和果断。子产的言辞严厉,直指公孙黑的罪行,表明了他对维护国家稳定的决心。
此外,齐国与晋国之间的联姻也是这段文字的重要内容。少姜作为晋侯的宠妃,其地位和影响力在晋国政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陈无宇因送少姜而被晋国扣押,最终在叔向的劝说下被释放,这一事件反映了晋国与齐国之间的复杂关系。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通过对多个事件的描述,展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外交礼仪、政治斗争和文化交流。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为我们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