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六十回

作者: 许仲琳,明代文学家和小说家,著有《封神演义》一书。关于《封神演义》的具体作者,有学者认为可能是许仲琳,或许是民间口头传承的集体创作,后期经过整理成书。许仲琳的作品《封神演义》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宗教和历史元素,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作品之一。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创作的神话小说,以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为背景,讲述了许多神仙、英雄、妖怪的故事,特别是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的过程。本书的核心情节是周朝的建立与商纣王的灭亡,其中穿插了大量的神仙、妖魔以及人物的封神故事。全书充满了神话和幻想元素,通过塑造许多英雄人物,如姜子牙、哪吒、杨戬等,展现了忠诚、勇敢、智慧等美德。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并以战斗、谋略、道德冲突等为主要内容,呈现出强烈的戏剧性。作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之一,《封神演义》不仅在文学上影响深远,也对后世的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六十回-原文

马元下山助殷洪

诗曰:

玄门久炼紫真宫,暴虐无端性更残。

五厌贪痴成恶孽,三花善果属欺谩。

纣王帝业桑林晚,周武军威瑞雪寒。

堪叹马元成佛去,西岐犹自怯心剜。

话说黄飞虎大战殷洪,二骑交锋,枪戟上下,来往相交,约有二十回合。

黄飞虎枪法如风驰电掣,往来如飞,抢入怀中。

殷洪招架不住。

只见庞弘走马来助;这壁厢黄天禄纵马摇枪,敌住庞弘。

刘甫舞刀飞来;黄天爵也来接住厮杀。

苟章见众将助战,也冲杀过来;黄天祥年方十四岁,大呼曰:‘少待!吾来!’

枪马抢出,大战苟章。

毕环走马,使鐧杀来。

黄天化举双锤接住。

且说殷洪敌不住黄飞虎,把戟一掩就走。

黄飞虎赶来。

殷洪取出阴阳镜,把白光一愰。

黄飞虎滚下骑来。

早被郑伦杀出阵前,把黄飞虎抢将过去了。

黄天化见父亲坠骑,弃了毕环,赶来救父。

殷洪见黄天化坐的是玉麒麟,知是道德之士,恐被他所算,忙取出镜子,如前一愰。

黄天化跌下鞍鞽,也被擒了。

苟章欺黄天祥年幼,不以为意,被天祥一枪,正中左腿,败回行营。

殷洪一阵擒二将,掌得胜鼓回营。

且说黄家父子五人出城,到擒了两个去,止剩三个回来,进相府泣报子牙。

子牙大惊,问其原故,天爵等将‘镜子一愰,即便拿人’,诉了一遍。

子牙十分不悦。

只见殷洪回至营中,令:‘把擒来二将抬来。’

殷洪明明卖弄他的道术,把镜子取出来,用红的半边一愰。

黄家父子睁开二目,见身上已被绳索絪住;及推至帐前,黄天化只气得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

黄飞虎曰:‘你不是二殿下?’

殷洪喝曰:‘你怎见得我不是?’

黄飞虎曰:‘你既是二殿下,你岂不认得我武成王黄飞虎?当年你可记得我在十里亭前放你,午门前救你?’

殷洪听罢:‘呀’的一声:‘你原来就是大恩人黄将军!’

殷洪忙下帐,亲解其缚;又令放了黄天化。

殷洪曰:‘你为何降周?’飞虎欠身打躬曰:‘殿下在上:臣愧不可言。纣王无道,因欺臣妻,故弃暗投明,归投周主。况今三分天下,有二归周;天下八百诸侯无不臣服。纣王有十大罪,得罪天下,醢戮大臣,炮烙正士,剖贤之心,杀妻戮子,荒淫不道,沉湎酒色,峻宇雕梁,广兴土木,天愁民怨,天下皆不愿与之俱生,此殿下所知者也。今蒙殿下释吾父子,乃莫大之恩。’

郑伦在傍,急止之曰:‘殿下不可轻释黄家父子,恐此一回去,又助恶为衅,乞殿下察之。’

殷洪笑曰:‘黄将军昔日救吾兄弟二命,今日理当报之。今放过一番,二次擒之,当正国法。’

叫左右:‘取衣甲还他。’

殷洪曰:‘黄将军,昔日之恩吾已报过了;以后并无他说。再有相逢,幸为留意,毋得自遗伊戚!’

黄飞虎感谢出营。

正是:

昔日施恩今报德,从来万载不生尘。

且说殷洪放回黄家父子,回至城下,放进城来,到相府谒见子牙。

子牙大悦;间其故:‘将军被获,怎能得复脱此厄?’

黄飞虎把上件事说了一遍。

子牙大喜:‘正所谓‘天相吉人’。’

话说郑伦见放了黄家父子,心中不悦,对殷洪曰:‘殿下,这番再擒来,切不可轻易处治。他前番被臣擒来,彼又私自逃回。这次切宜斟酌。’

殿下曰:‘他救我,我理当报他。料他也走不出吾之手。’

次日,殷洪领众将来城下,坐名请子牙答话。

探马报入相府。

子牙对诸门人曰:‘今日会殷洪,须是看他怎样个镜子。’

传令:‘排队伍。’

炮声响亮,旗旛招展出城,对子马各分左右,诸门人雁翅排开。

殷洪在马上把画戟指定,言曰:‘姜尚为何造反?你也曾为商臣,一旦辜恩,情殊可恨!’

子牙欠身曰:‘殿下此言差矣!为君者上行而下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所令反其所好,民孰肯信之!纣王无道,民愁天怨,天下皆与为雠,天下共叛之,岂西周故逆王命哉。今天下归周,天下共信之,殿下又何必逆天强为,恐有后悔!’

殷洪大喝曰:‘谁与我把姜尚擒了?’

左队内庞弘大叱一声,走马滚临阵前,用两条银装鐧冲杀过来。

哪咤登风火轮,摇枪战住。

刘甫出马来战;又有黄天化接住厮杀。

毕环助战;又有杨戬拦住厮杀。

且说苏侯同子苏全忠在辕门,看殷洪走马来战姜子牙,子牙仗剑来迎。

怎见得这场恶杀:

扑咚咚陈皮鼓响,血沥沥旗磨朱砂。

槟榔马上叫活拿,便把人参捉下。

暗里防风鬼箭,乌头便撞飞抓。

好杀!只杀得附子染黄沙,都为那地黄天子驾。

话说两家锣鸣鼓响,惊天动地,喊杀之声,地沸天翻。

且说子牙同殷洪未及三四合,祭打神鞭来打殷洪。

不知殷洪内衬紫绶仙衣,此鞭打在身上,只当不知。

子牙忙收了打神鞭。

哪咤战住庞弘,忙祭起乾坤圈,一圈将庞弘打下马去,复胁下一枪刺死。

殷洪见刺杀庞弘,大叫曰:‘好匹夫!伤吾大将!’弃了子牙,忙来战哪咤。

戟枪并举,杀在虎穴。

却说杨戬战毕环,未及数合,杨戬放出哮天犬,将毕环咬了一口,毕环负疼,把头一缩,凑手不及,被杨戬复上一刀,可怜死于非命。

──二人俱进封神台去了。

殷洪战住哪咤,忙取阴阳境照着哪咤一愰。

哪咤不知那里帐,见殷洪拿镜子照他愰。

不知哪咤乃莲花化身,不系精血之体,怎愰的他死?

殷洪连愰数愰,全无应验。

殷洪着忙,只得又战。

彼时杨戬看见殷洪拿着阴阳镜,慌忙对子牙曰:‘师叔快退后!殷洪拿的是阴阳镜。方才弟子见打神鞭虽打殷洪,不曾着重,此必有暗宝护身。如今又将此宝来愰哪咤,幸哪咤非血肉之躯,自是无恙。’

子牙听说,忙命邓婵玉暗助哪咤一石,以襄成功。

婵玉听说,把马一纵,将五光石掌在手上,望殷洪打来。

正是:

发手石来真可羡,殷洪怎免面皮青。

殷洪与哪咤大战局中,不防邓婵玉一石打来,及至着伤,打得头青眼肿:‘哎哟’一声,拨骑就走。

哪咤刺斜里一枪,劈胸刺来,亏杀了紫绶仙衣,枪尖也不曾刺入分毫。

哪咤大惊,不敢追袭。

子牙掌得胜鼓进城。

殷洪败回大营,面上青肿,切齿深恨姜尚:‘若不报今日之耻,非大丈夫之所为也!’

且说杨戬在银安殿启子牙曰:‘方才弟子临阵,见殷洪所掌,实是阴阳镜。今日若不是哪咤,定然坏了几人。弟子往太华山去走一遭,见赤精子师伯,看他如何说。’

子牙沉吟半晌,方许前去。

杨戬离了西岐,借土遁到太华山来,随风而至。

来到高山,收了遁术,径进云霄洞来。

赤精子见杨戬进洞,问曰:‘杨戬,你到此有何说话?’

杨戬行礼,口称:‘师伯,弟子来见,求借阴阳镜与姜师叔,暂破成汤大将,随即奉上。’

赤精子曰:‘前日殷洪带下山去,我使他助子牙伐纣,难道他不说有宝在身?’

杨戬曰:‘弟子单为殷洪而来。现殷洪不曾归周,如今反伐西岐。’

道人听罢,顿足叹曰:‘吾错用其人!将一洞珍宝尽付殷洪。岂知这畜生反生祸乱!’

赤精子命杨戬:‘你且先回,我随后就至。’

杨戬辞了赤精子,借土遁回西岐,进相府,来见子牙。

子牙问曰:‘你往太华山见你师伯如何说?’

杨戬曰:‘果是师伯的徒弟殷洪。师伯随后就来。’

子牙心下焦闷。

过了三日,门官报入殿前:‘赤精子老爷到了。’

子牙忙迎出府前。二人携手上殿。

赤精子曰:‘子牙公,贫道得罪!吾使殷洪下山,助你同进五关,使这畜生得归故土。岂知负我之言,反生祸乱。’

子牙曰:‘道兄如何把阴阳镜也付与他?’

赤精子曰:‘贫道将一洞珍宝尽付与殷洪。恐防东进有碍,又把紫绶仙衣与他护身,可避刀兵水火之灾。这孽障不知听何人唆使,中途改了念头。也罢,此时还未至大决裂,我明日使他进西岐赎罪便了。’

一宿不表。

次日,赤精子出城至营,大呼曰:‘辕门将士传进去,着殷洪出来见我。’

话说殷洪自败在营,调养伤痕,切齿痛恨,欲报一石之雠。

忽军士报:‘有一道人,坐名请千岁答话。’

殷洪不知是师父前来,随即上马,带刘甫、苟章,一声炮响,齐出辕门。

殷洪看见是师父,便自置身无地;欠背打躬,口称:‘老师,弟子殷洪甲冑在身,不能全礼。’

赤精子曰:‘殷洪,你在洞中怎样对我讲?你如今反伐西岐,是何道理?徒弟,开口有愿,出语受之,仔细四肢成为飞灰也!好好下马,随吾进城,以赎前日之罪,庶免飞灰之祸。如不从我之言,那时大难临身,悔无及矣!’

殷洪曰:‘老师在上,容弟子一言告禀:殷洪乃纣王之子,怎的反助武王。古云:‘子不言父过。’况敢从反叛而弒父哉。即人神仙佛,不过先完纲常彝伦,方可言其冲举。又云:‘未修仙道,先修人道。人道未完,仙道远矣。’且老师之教弟子,且不论证佛成仙,亦无有教人有逆伦弒父之子。即以此奉告老师,老师当何以教我?’

赤精子笑曰:‘畜生!纣王逆伦灭纪,惨酷不道,杀害忠良,淫酗无忌。天之绝商久矣。故生武周,继天立极。天心效顺,百姓来从。你之助周,尚可延商家一脉;你若不听吾言,这是大数已定,纣恶贯盈,而遗疚于子孙也。可速速下马,忏悔往愆。吾当与你解释此罪尤也。’

殷洪在马上正色言曰:‘老师请回。未有师尊教人以不忠不孝之事者。弟子实难从命!俟弟子破了西岐逆孽,再来与老师请罪。’

赤精子大怒:‘畜生不听师言,敢肆行如此!’仗手中剑飞来直取。

殷洪将戟架住,告曰:‘老师何苦深为子牙,自害门弟!’

赤精子曰:‘武王乃是应运圣君,子牙是佐周名士,子何得逆天而行横暴乎!’又把宝剑直砍来。

殷洪又架剑,口称:‘老师,我与你有师生之情,你如今自失骨肉而动声色,你我师生之情何在?若老师必执一偏之见,致动声色,那时不便,可惜前情教弟子一场,成为画饼耳。’

道人大骂:‘负义匹天!尚敢巧言!’又一剑砍来。

殷洪面红火起:‘老师,你偏执己见,我让你三次,吾尽师礼;这一剑吾不让你了!’

赤精子大怒,又一剑砍来。

殷洪发手,赴面交还。

正是:

师徒共战抡剑戟,悔却当初救上山。

话说殷洪回手与师父交兵,已是逆命于天。

战未及数合,殷洪把阴阳镜拿出来,欲愰赤精子。

赤精子见了,恐有差讹,借纵地金光法走了,进西岐城,来至相府。

子牙接住,问其详细。

赤精子从前说了一遍。

众门人不服,俱说:‘赤老师,你太弱了。岂有徒弟与师尊对持之理!’

赤精子无言可答,纳闷厅堂。

且说殷洪见师父也逃遁了,其志自高;正在中军与苏侯共议破西岐之策。

忽辕门军士来报:‘有一道人求见。’

殷洪传令:‘请来。’

只见营外来一道人,身不满八尺,面加瓜皮,獠牙巨口,身穿大红,颈上带一串念珠,──乃是人之顶骨,──又挂一金镶瓢,──是人半个脑袋,──眼、耳、鼻中冒出火焰,如顽蛇吐信一般。

殷殿下同诸将观之骇然。

那道人上帐,稽首而言曰:‘那一位殷殿下?’

殷洪答曰:‘吾是殷洪。不知老师那座名山?何处洞府?今到小营,有何事吩咐?’

道人曰:‘吾乃骷髅山白骨洞一气仙马原是也;遇申公豹请吾下山助你一臂之力。’

殷洪大喜,请马元上帐坐了:‘请问老师吃斋,吃荤?’

道人曰:‘吾乃吃荤。’

殷洪传令,军中治酒,管待马元。

当晚已过。

次日,马元对殷洪曰:‘贫道既来相助,今日吾当会姜尚一会。’

殷洪感谢。

道人出营,至城下,只请姜子牙答话。

报马报入府中:‘启丞相:城外有一道人请丞相答话。’

子牙曰:‘吾有三十六路征伐之厄,理当会他。’

传令:‘排队伍出城。’

子牙随带众将、诸门人出得城来。

只见对面来一道人,甚是丑恶。

怎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发似朱砂脸似瓜,金睛凸暴冒红霞。

窍中吐出顽蛇信,上下斜生利刃牙。

大红袍上云光长,金叶冠拴紫玉花。

腰束麻绦太极扣,太阿宝剑手中拿。

封神榜上无名姓,他与西方是一家。

话说子牙至军前,问曰:‘道者何名?’

马元答曰:‘吾乃一气仙马原是也。申公豹请吾下山,来助殷洪,共破逆天大恶。’

姜尚,休言你阐教高妙,吾特来擒汝,与截教吐气。

子牙曰:‘申公豹与吾有隙,殷洪误听彼言,有背师教,逆天行事,助极恶贯盈之主,反伐有道之君。

道者既是高明,何得不顺天从人,而反其所事哉。’

马元笑曰:‘殷洪乃纣王亲子,反说他逆天行事。终不然转助尔等,叛逆其君父,方是顺天应人。

姜尚,还亏你是玉虚门下,自称道德之士,据此看来,真满口胡言,无父无君之辈!我不诛你,更待何人!’

仗剑跃步砍来。

子牙手中剑赴面交还。

未及数合,子牙祭打神鞭打将来。

马元不是‘封神榜’上人,被马元看见,伸手接住鞭,收在豹皮囊里。

子牙大惊。

正战之间,忽一人走马军前,凤翅盔、金锁甲、大红袍、白玉带、紫骅骝,大喝一声:‘丞相,吾来也!’

子牙看时,乃秦州运粮官、猛虎大将军武荣。

因催粮至此,见城外厮杀,故来助战。

一马冲至军前,展刀大战。

马元抵武荣这口刀不住,真若山崩地裂,渐渐筋力难支。

马元默念咒,道声:‘疾!’

忽脑袋后伸出一只手来,五个指头好似五个斗大冬瓜,把武荣抓在空中,望下一摔,一脚屣住大腿,两只手端定一只腿,一撕两块,血滴滴取出心来,对定子牙、众周将、门人:‘嘤嘤嘤’,嚼在肚里;大呼曰:‘姜尚,捉住你也是这样为例!’

把众将吓得魂不附体。

马元仗剑,又来搦战。

土行孙大呼曰:‘马元少待行恶,吾来也!’

抡开大棍,就打马元一棍。

马元及至看时,是一个矮子。

马元笑而问曰:‘你来做甚么?’

土行孙曰:‘特来拿你。’

又是一棍打来。

马元大怒:‘好孽障!’

绰步撩衣,把剑往下就劈。

土行孙身子伶俐,展动棍就势已钻在马元身后,拎着铁棍把马元的大腿连腰,打了七八棍;

把马元打得骨软筋酥,招架着实费力。

怎禁得土行孙在穴道上打。

马元急了,念动真言,伸出那一只神手,抓着土行孙,望下一摔。

马元不知土行孙有地行道术,摔在地下,就不见了。

马元曰:‘想是摔狠了,怎么这厮连影儿也不见了?’

正是:

马元不识地行妙,尚将双眼使模糊。

且说邓婵玉在马上见马元将土行孙摔不见了,只管在地上瞧,邓婵玉忙取五光石发手打来。

马元未曾堤防,脸上被一石头,只打的金光乱冒:“哎呀”一声,把脸一抹,大骂:“是何人暗算打我?”

只见杨戬纵马舞刀,直取马元。

马元仗剑来战杨戬。

杨戬刀势疾如飞电,马元架不住三尖刀,只得又念真言,复现那一只神手,将杨戬抓在空中,往下一摔,也像撕武荣一般,把杨戬心肺取将出来,血滴滴吃了。

马元指子牙曰:“今日且饶你多活一夜,明日再来会你。”

马元回营。

殷洪见马元道术神奇,食人心肺,这等凶猛,心中甚是大悦。

掌鼓回营,治酒与大小将校只饮至初更时候。

不表。

且说子牙进城至府,自思:“今日见马元这等凶恶,把人心活活的吃了,从来未曾见此等异人。杨戬虽是……如此,不知凶吉。”

正是放心不下。

却说马元同殷殿下饮酒,至二更时分,只见马元双眉紧皱,汗流鼻尖。

殷洪曰:“老师为何如此?”

马元曰:“腹中有点痛疼。”

郑伦答曰:“想必吃了生人心,故此腹中作痛;吃些热酒冲一冲,自然无事。”

马元命取热酒来吃了;越吃越疼。

马元忽的大叫一声,跌倒在地下乱滚,只叫:“疼杀我也!”腹中嗗??的响。

郑伦曰:“老师腹中有响声,请往后营方便方便,或然无事,也不见得。”

马元只得往后边去了。

岂知是杨戬用八九元功,变化腾挪之妙,将一粒奇丹,使马元泻了三日,泻的马元瘦了一半。

且说杨戬回西岐来见子牙,备言前事。

子牙大喜。

杨戬对子牙曰:“弟子权将一粒丹使马元失其形神,丧其元气,然后再做处治;谅他有六七日不能得出来会战。”

正言之间,忽哪咤来报:“文殊广法天尊驾至。”

子牙忙迎至银安殿,行礼毕,又见赤精子,稽首坐下。

文殊广法天尊曰:“恭喜子牙公,金台拜将,吉期甚近!”

子牙曰:“今殷洪背师言而助苏护征伐西岐,黎庶不安;又有马元凶顽肆虐;不肖如坐针毡。”

文殊广法天尊曰:“子牙公,贫道因闻马元来伐西岐,恐误你三月十五日拜将之辰,故此来收马元。子牙公可以放心。”

子牙大喜:“若得道兄相助,姜尚幸甚,国家幸甚!但不知用何策治之?”

天尊附子牙耳曰:“如要伏马元,须是……如此如此,自然成功。”

子牙忙令杨戬领法旨。

杨戬得令,自去策应。

正是:

马元今入牢笼计,可见西方有圣人。

话说子牙当日申牌时分,骑四不相,单人独骑,在成汤辕门外若探望样子,用剑指东画西。

只见巡哨探马报入中军曰:“禀殿下:有子牙独自一个在营前探听消息。”

殷洪问马元曰:“老师,此人今日如此模样,探我行营,有何奸计?”

马元曰:“前日误被杨戬这厮,中其奸计,使贫道有失形之累;待吾前去擒来,方消吾恨。”

马元出营,见子牙怒起,大叫:“姜尚不要走!吾来了!”绰步上前,仗剑来取。

子牙手中剑急架相还。

步兽相交,未及数合,子牙拨骑就走。

马元只要拿姜子牙的心重,怎肯轻放,随后赶来。

不知马元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六十回-译文

马元下山帮助殷洪。

诗中说:玄门修炼了很长时间,紫真宫中的人性情更加残暴。五恶(贪婪、懒惰、愚昧、傲慢、愤怒)和痴迷成为罪恶的根源,三花(金花、木花、水花)和善果都是欺骗。

纣王的事业已经到了晚年,周武王的军队像寒冷的瑞雪一样威严。可叹马元成了佛,西岐的人还是害怕得心惊胆战。

话说黄飞虎和殷洪交战,两匹马交锋,枪戟上下翻飞,交战了大约二十回合。黄飞虎的枪法像风驰电掣,来去如飞,抢入怀中。殷洪招架不住。

只见庞弘骑马前来相助;这边黄天禄骑马挥枪,抵挡住庞弘。刘甫挥刀飞来;黄天爵也来接战。

苟章见众将助战,也冲杀过来;黄天祥十四岁,大声说:‘稍等!我来!’枪马冲出,大战苟章。

毕环骑马,挥舞鐧杀来。黄天化举起双锤接住。

殷洪抵挡不住黄飞虎,把戟一挥就跑。黄飞虎追来。殷洪取出阴阳镜,一晃白光。黄飞虎从马上滚落。

郑伦杀出阵前,把黄飞虎抢走了。黄天化见父亲落马,扔下毕环,赶来救父。

殷洪见黄天化骑的是玉麒麟,知道是道德高尚的人,担心被他算计,急忙取出镜子,像之前一样一晃。

黄天化从马上跌落,也被擒住了。苟章轻视黄天祥年幼,不以为意,却被天祥一枪,正中左腿,败回营地。

殷洪一阵擒住两位将领,打着胜鼓回营。

黄家父子五人出城,只擒了两个回来,剩下三个,进相府哭泣着报告子牙。

子牙大惊,问原因,天爵等将领说‘镜子一晃,就抓了人’,子牙非常不高兴。

只见殷洪回到营中,下令:‘把抓来的两位将领抬来。’殷洪明显是在炫耀他的道术,拿出镜子,用红的一半一晃。

黄家父子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已经被绳索绑住;等到推到帐前,黄天化气得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

黄飞虎说:‘你不是二殿下?’殷洪喝道:‘你怎么知道我不是?’黄飞虎说:‘你如果是二殿下,难道不认识我武成王黄飞虎吗?当年你在十里亭前放我,午门前救你?’殷洪听后:‘哎呀’了一声:‘你原来就是大恩人黄将军!’殷洪急忙下帐,亲自解开他们的束缚;又下令放了黄天化。

殷洪说:‘你为什么投降周?’飞虎欠身行礼说:‘殿下在上:臣感到非常惭愧。纣王无道,因为欺辱臣的妻子,所以弃暗投明,归顺周主。如今三分天下,有二归周;天下八百诸侯无不臣服。纣王有十大罪状,得罪了天下,杀害大臣,炮烙正直之士,剖腹挖心,杀妻灭子,荒淫无度,沉湎酒色,豪华的宫殿,大兴土木,天怒人怨,天下都不愿意与他共存,这是殿下所知道的。如今承蒙殿下释放我父子,这是莫大的恩惠。’郑伦在一旁,急忙阻止说:‘殿下不可轻易释放黄家父子,恐怕他们回去后,又助纣为虐,请殿下考虑。’殷洪笑着说:‘黄将军昔日救过我们兄弟的命,今天应该报答他。今天放他们一次,如果再次擒住他们,就要依法处治。’他叫左右:‘取衣甲还给他们。’殷洪说:‘黄将军,我已报答了你的恩情;以后再也没有别的话。如果有再次相逢,希望你能留意,不要给自己带来麻烦!’黄飞虎感谢后出营。

正是:昔日施恩今报德,从来万载不生尘。

殷洪放回黄家父子,回到城下,放进城来,到相府拜见子牙。子牙非常高兴;问他原因:‘将军被抓,怎么能脱险?’黄飞虎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子牙非常高兴:‘这正是所谓“天相吉人”。’

话说郑伦见放了黄家父子,心中不悦,对殷洪说:‘殿下,这次再抓到他们,切不可轻易处治。他们上次被我抓来,又私自逃回。这次一定要谨慎。’殿下说:‘他救过我,我应该报答他。我想他也逃不出我的手。’

次日,殷洪领着众将领到城下,点名请子牙答话。探马来报入相府。

子牙对众门人说:‘今天见殷洪,必须看他如何使用镜子。’传令:‘排列队伍。’炮声响起,旗帜招展,出城,左右分开,众门人雁翅排开。

殷洪在马上把画戟指向子牙,说:‘姜尚为何造反?你也曾是商朝的臣子,一旦辜负了君王的恩情,真是令人痛恨!’子牙欠身说:‘殿下此言差矣!为君者上行下效,自己行为端正,不用命令人们也会效仿;自己行为不正,即使下令人们也不会服从。他所命令的与他的喜好相反,百姓怎么会相信他!纣王无道,民怨沸腾,天下都与他为敌,天下共叛之,难道西周是故意违抗君王的命令吗?如今天下归周,天下人都相信这一点,殿下何必逆天而行,恐怕会有后悔!’殷洪大喝道:‘谁把姜子牙擒了?’左队内的庞弘一声大喝,骑马冲到阵前,用两条银装鐧冲杀过来。

哪咤骑着风火轮,挥枪迎战。刘甫出马迎战;又有黄天化接战。

毕环助战;又有杨戬拦住。

苏侯和子苏全忠在辕门观看殷洪骑马迎战姜子牙,子牙挥剑迎击。

这场恶战:

咚咚咚陈皮鼓声响起,血淋淋的旗帜涂着朱砂。槟榔马上高呼活捉,便把人参捉下。暗地里防风鬼箭,乌头便撞飞抓。好杀!只杀得附子染黄沙,都为那地黄天子驾。

话说两家军队锣鼓喧天,声音震耳欲聋,喊杀声震天动地,仿佛天地都在摇晃。

子牙和殷洪交战不到三四回合,子牙就祭出打神鞭来打殷洪。但殷洪里面穿着紫绶仙衣,打神鞭打在身上就像没感觉到一样。子牙赶紧收回了打神鞭。

哪咤和庞弘交战,他赶紧祭起乾坤圈,一圈就将庞弘打下马来,接着又用枪刺死了庞弘。殷洪看到庞弘被杀,大声喊道:“好一个家伙!伤了我的大将!”他放弃了子牙,急忙去和哪咤交战。他们手持长矛和枪,在虎穴般的战场上激烈战斗。

杨戬和毕环交战,没有几个回合,杨戬放出哮天犬,咬了毕环一口,毕环疼痛难忍,头一缩,没来得及反击,就被杨戬一刀砍死。可怜的毕环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他们两个都进入了封神台。

殷洪和哪咤交战,他急忙拿出阴阳镜照向哪咤。哪咤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看到殷洪拿着镜子照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但哪咤是莲花化身,不是血肉之躯,阴阳镜照他根本不起作用。殷洪连续照了几次,都没有效果,他慌了,只能再次和哪咤交战。

这时,杨戬看到殷洪拿着阴阳镜,急忙对子牙说:“师叔,快退后!殷洪拿着的是阴阳镜。我刚才看到打神鞭虽然打了殷洪,但并没有打到重点,这肯定有宝物保护他。现在他又用这个宝物来照哪咤,幸好哪咤不是血肉之躯,所以没事。”子牙听后,急忙命令邓婵玉暗中帮助哪咤,以助他成功。邓婵玉听后,纵马一跃,将五光石掌在手中,朝殷洪打去。

正是:

发手石来真可羡,殷洪怎免面皮青。

殷洪在和哪咤激战时,没防备邓婵玉的石块打来,被打伤后,头青眼肿,痛得叫出声来,只好拨马逃跑。哪咤从斜刺里一枪刺来,幸好殷洪穿着紫绶仙衣,枪尖连皮都没刺进去。哪咤大惊,不敢追赶。

子牙击鼓胜利进城。殷洪败回大营,脸上青肿,咬牙切齿地恨姜尚:“如果不报今日之仇,就不是大丈夫所为!”

杨戬在银安殿对子牙说:‘刚才我在战场上,看到殷洪手里拿着的,确实是阴阳镜。今天如果不是哪吒,恐怕已经坏了几个人。我打算去太华山一趟,见见赤精子师伯,看看他怎么说。’子牙沉思了半晌,才同意他去。

杨戬离开了西岐,用土遁术来到太华山,随风而至。来到高山,收起遁术,径直走进云霄洞。赤精子见杨戬进来,问:‘杨戬,你到这里有什么事?’杨戬行礼,说:‘师伯,我来见您,想借阴阳镜给姜师叔,暂时用来对付成汤的大将,用完之后立刻归还。’赤精子说:‘前些日子殷洪被我带下山去,让他帮助你伐纣,难道他没有告诉你身上有宝物?’杨戬说:‘我专门为殷洪而来。现在殷洪没有回到周国,现在反而攻打西岐。’道人听后,跺脚叹息说:‘我错用了他!把一洞的珍宝都交给了殷洪。没想到这畜生反而生出了祸乱!’赤精子命令杨戬:‘你先回去,我随后就到。’杨戬告别了赤精子,用土遁术回到西岐,进入相府,来见子牙。

子牙问:‘你去太华山见你师伯,他怎么说?’杨戬说:‘果然是师伯的徒弟殷洪。师伯马上就到。’子牙心里很着急。过了三天,门官报告说:‘赤精子老爷到了。’子牙急忙出门迎接。两人手拉手上了殿。赤精子说:‘子牙公,我得罪了!我派殷洪下山,帮助你伐纣,让他回到故土。没想到他违背了我的话,反而生出了祸乱。’子牙说:‘道兄怎么把阴阳镜也给了他?’赤精子说:‘我把一洞的珍宝都给了殷洪。担心东进会遇到阻碍,又给了他紫绶仙衣保护身体,可以躲避刀兵水火之灾。这孽障不知道听谁的话,中途改变了主意。不过,现在还没有到决裂的地步,我明天让他进西岐赎罪就可以了。’一夜之间不提。

次日,赤精子出城到军营,大声呼喊:‘辕门将士传进去,让殷洪出来见我。’话说殷洪自从战败后,养伤切齿痛恨,想要报仇。突然士兵报告说:‘有一位道人,点名请千岁答话。’殷洪不知道是师父来了,立刻上马,带着刘甫、苟章,一声炮响,一起出了辕门。殷洪看到是师父,自己都觉得无地自容;他欠身行礼,说:‘老师,弟子殷洪身穿铠甲,不能行大礼。’赤精子说:‘殷洪,你在洞中怎么对我说的?你现在反而攻打西岐,是什么道理?徒弟,开口有愿,出语受之,小心四肢成为飞灰!好好下马,跟我进城,以赎前日的罪过,以免飞灰之祸。如果不听我的话,到时候大难临头,后悔也来不及了!’殷洪说:‘老师在上,请允许我多说一句:我是纣王之子,怎么反而帮助武王。古语说:“子不言父过。”怎么敢背叛父亲呢?即使是神仙佛祖,也必须先完成纲常伦理,才能谈论成仙。又说:“未修仙道,先修人道。人道未完,仙道远矣。”而且老师教导我,不论证佛成仙,也没有教人有悖伦常、弑父之子。我就以此告诉老师,老师打算怎么教我?’

赤精子笑着说:‘畜生!纣王悖逆伦理,灭绝道德,残暴不仁,杀害忠良,荒淫无度。天意已经决定要灭绝商朝。所以出现了武周,顺应天意,百姓都来归顺。你帮助周国,还可以延续商家的血脉;如果你不听我的话,这是天意已定,纣王的恶行已经满盈,会遗祸给子孙。你赶快下马,忏悔过去的罪过。我会帮你解释这个罪责。’殷洪在马上严肃地说:‘老师请回。没有师傅教人做不忠不孝之事的。我实在难以从命!等弟子灭了西岐的叛逆之后,再来向老师请罪。’赤精子大怒:‘畜生不听师言,敢如此放肆!’手持宝剑飞来直取。

殷洪用戟挡住,说:‘老师何苦为了子牙,自损门第!’赤精子说:‘武王是顺应天意的圣君,子牙是辅佐周国的名士,你怎么能逆天而行,行凶霸道呢!’又把宝剑直砍过来。殷洪又挡住剑,说:‘老师,我和你有师生之情,你如今自损骨肉而动怒,我们师生之情在哪里?如果你一定要固执己见,导致动怒,到时候不方便,可惜之前教我一场,如今成空了。’道人大骂:‘忘恩负义!还敢巧舌如簧!’又一剑砍来。殷洪面红耳赤:‘老师,你固执己见,我让你三次,我都行师礼;这一剑我不让你了!’赤精子大怒,又一剑砍来。殷洪出手,迎面还击。

正是:师徒同战挥剑戟,悔却当初救上山。

话说殷洪回手与师父交战,已经是逆天而行。战了不到几回合,殷洪拿出阴阳镜,想要迷惑赤精子。赤精子见了,担心有闪失,用纵地金光法离开了,进入西岐城,来到相府。子牙拦住他,问详细情况。赤精子从头到尾说了一遍。众门人都不服,都说:‘赤老师,你太软弱了。哪有徒弟和师傅对打之理!’赤精子无言以对,在厅堂里纳闷。

且说殷洪看到师父也逃跑了,他的心情更加骄傲;他正在中军与苏侯商议攻打西岐的策略。突然辕门军士来报告说:‘有一位道士想要见你。’殷洪下令:‘请他进来。’只见营外来了一个道士,身高不到八尺,脸像瓜皮,獠牙巨口,身穿大红袍,脖子上挂着一串念珠——那是人的顶骨——还挂着一个金镶瓢——那是人的半个头颅——眼睛、耳朵、鼻子中冒出火焰,就像顽蛇吐信一样。殷殿下和众将领看到这一幕都感到惊讶。那道士走上帐来,鞠躬说道:‘哪位是殷殿下?’殷洪回答:‘我是殷洪。不知道士你住在哪座名山?哪个洞府?今天来到我们的小营,有什么事情吩咐?’道士说:‘我是骷髅山白骨洞的一气仙马原。遇到申公豹,请我下山来帮助你一臂之力。’殷洪非常高兴,请马原上帐坐下:‘请问老师是吃素还是吃肉?’道士说:‘我是吃肉的。’殷洪下令,军中准备酒席,款待马原。当天晚上就过去了。第二天,马元对殷洪说:‘我既然来帮助你,今天我应该去见一见姜子牙。’殷洪表示感谢。道士离开营帐,来到城下,只请姜子牙出来对话。报信的士兵跑进府中报告说:‘启禀丞相:城外有一位道士请丞相答话。’姜子牙说:‘我有三十六路征伐的灾难,理应去见他。’下令:‘排列队伍出城。’姜子牙带着众将、门人出城。只见对面来了一位道士,非常丑陋。诗曰:

头发像朱砂脸像瓜,金睛凸暴冒红霞。窍中吐出顽蛇信,上下斜生利刃牙。大红袍上云光长,金叶冠拴紫玉花。腰束麻绦太极扣,太阿宝剑手中拿。封神榜上无名姓,他与西方是一家。

子牙来到军前,问道:‘道者是谁?’马原回答:‘我是马原,一气仙。申公豹请我下山,来帮助你,共同击败逆天的大恶。姜尚,别夸你阐教多么高妙,我特意来抓你,为截教出口气。’姜子牙说:‘申公豹和我有矛盾,殷洪误听他的话,背弃师教,逆天行事,帮助恶贯满盈的君主,反而攻打有道的君主。道者既然高明,为何不顺应天意,反而去做相反的事情呢?’马元笑着说:‘殷洪是纣王的亲子,你却说他逆天行事。终究不会转而帮助你们,背叛他的君主,这才是顺应天意,顺应人心。姜尚,你身为玉虚门下,自称道德之士,从这一点来看,你真是满口胡言,无父无君的人!我不杀你,还等谁呢!’说着,他挥剑跃步砍来。姜子牙手持剑迎面交还。还没打几个回合,姜子牙祭起打神鞭打来。马元不是封神榜上的人物,看到鞭子后伸手接住,收进豹皮囊里。姜子牙大惊。正在战斗中,忽然一人骑马来到军前,头戴凤翅盔、身穿金锁甲、大红袍、腰束白玉带、骑紫骅骝,大喊一声:‘丞相,我来也!’姜子牙一看,原来是秦州运粮官、猛虎大将军武荣。因为催粮到这里,看到城外战斗,所以来助战。他一马冲到军前,挥刀大战。马元抵挡不住武荣的刀,就像山崩地裂一样,渐渐力气不支。马元默念咒语,喊声:‘疾!’突然从脑后伸出一只手来,五个手指头像五个大冬瓜,把武荣抓在空中,往下一摔,一脚踢住大腿,两只手端定一只腿,一撕两半,血淋淋地取出心来,对着姜子牙、众周将、门人‘嘤嘤嘤’地嚼在肚子里;大喊道:‘姜尚,抓住你也是这样对待!’把众将吓得魂飞魄散。马元手持剑,又来挑战。土行孙大喊道:‘马元少做恶事,我来也!’抡起大棍,朝马元打去。马元等到看时,发现是一个矮子。土行孙说:‘我特来抓你。’又是一棍打来。马元大怒:‘好孽障!’他跨步撩衣,挥剑向下劈去。土行孙身手敏捷,挥动棍子趁机钻到马元身后,用铁棍打马元的大腿和腰部,打了七八棍;把马元打得骨软筋酥,招架起来非常费力。怎么禁得住土行孙在穴道上打。马元急了,念动真言,伸出那只神手,抓起土行孙,往下一摔。马元不知道土行孙有地行道术,摔在地上,就不见了。马元说:‘可能是摔得太重了,怎么这小子连影子也不见了?’正是:

马元不识地行妙,尚将双眼使模糊。

邓婵玉骑在马上看到马元将土行孙摔了,只顾在地上看,邓婵玉赶紧拿出五光石打过去。马元没防备,脸上被石头打中,金光四溅,他叫了一声‘哎呀’,擦了擦脸,大骂:‘是谁暗算打我?’只见杨戬骑着马挥舞着刀,直接冲向马元。马元举剑迎战杨戬。杨戬的刀法快如闪电,马元架不住三尖两刃刀,只好又念咒语,再次召唤出那只神手,把杨戬抓到空中,然后摔下来,就像撕武荣一样,把杨戬的心肺掏出来,血淋淋地吃了。马元对子牙说:‘今天先让你多活一夜,明天再来找你。’马元回了自己的营帐。殷洪看到马元这样神奇的道术,吃人心肺,非常凶猛,心中非常高兴。敲响鼓回营,摆酒款待大小将领,一直喝到初更时分。不多说。再说子牙进城到府里,自己想:‘今天看到马元这么凶恶,把人心活生生地吃了,从来没见过这样奇怪的人。杨戬虽然……这样,不知道是凶是吉。’正是放心不下。再说马元和殷洪喝酒,到二更时分,只见马元双眉紧皱,汗流浃背。殷洪问:‘老师,你为什么这样?’马元说:‘腹中有点疼痛。’郑伦回答:‘可能是因为吃了生人心,所以腹中疼痛;喝些热酒冲一冲,自然没事。’马元让人取来热酒喝;越喝越疼。马元突然大声叫喊,倒在地上滚来滚去,只叫:‘疼死我了!’腹中咕咕作响。郑伦说:‘老师腹中有响声,请到后营方便方便,或许会有所好转,也不一定。’马元只得往后面去了。谁知道是杨戬用八九元功,变化莫测,将一粒奇丹,让马元泻了三天,泻的马元瘦了一半。再说杨戬回到西岐见子牙,把前事都说了。子牙非常高兴。杨戬对子牙说:‘弟子暂时用一粒丹药让马元失去形神,损耗他的元气,然后再做其他处理;估计他有六七天不能出来会战。’正说着,忽然哪吒来报告:‘文殊广法天尊驾到。’子牙忙迎到银安殿,行礼完毕,又见到赤精子,行礼坐下。文殊广法天尊说:‘恭喜子牙公,金台拜将,吉日临近!’子牙说:‘现在殷洪背弃师命,帮助苏护征伐西岐,百姓不得安宁;又有马元凶残肆虐;我如同坐在针尖上。’文殊广法天尊说:‘子牙公,贫道因为听说马元来攻打西岐,担心误了您三月十五日的拜将之期,所以来收服马元。子牙公可以放心了。’子牙非常高兴:‘若能得到道兄的帮助,姜尚幸甚,国家幸甚!但不知用什么办法对付他?’天尊贴近子牙的耳朵说:‘要制服马元,必须……如此如此,自然会成功。’子牙忙令杨戬领受法旨。杨戬领命,自己去安排。正是:马元今入牢笼计,可见西方有圣人。话说子牙当日申时时分,骑着四不相,单人独骑,在成汤辕门外探望,用剑指向东画向西。只见巡逻的探马报告到中军说:‘禀殿下:有子牙一个人在营前探听消息。’殷洪问马元:‘老师,这个人今天这样,探我们的营帐,有什么阴谋?’马元说:‘前些日子被杨戬那家伙,中了奸计,让我有失形之苦;等我前去擒拿他,才能解我心头之恨。’马元出营,见到子牙怒气冲冲,大叫:‘姜尚不要走!我来啦!’快步上前,举剑来战。子牙手持剑迅速应对。双方战马交错,还没打几回合,子牙拨转马头就跑。马元一心想抓住姜子牙,怎么肯轻易放过,随后追赶。不知马元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六十回-注解

玄门:指道家修炼之术,玄门是道教修炼的别称,玄门久炼指的是修炼道术的时间很长。

紫真宫:道教中的宫殿,紫真宫通常指的是修炼者的居所,也象征着道教的修炼场所。

暴虐:凶暴残暴,指行为极端残忍。

五厌:指贪、嗔、痴、慢、疑五种烦恼。

贪痴:贪婪和愚痴,是佛教中指的烦恼。

三花:道教术语,指人的三种生命力,即天、地、人三花。

善果:佛教术语,指修行得到的好的结果。

欺谩:欺骗,欺诈。

纣王:纣王,即商朝末年的暴君纣王,因其暴政而引起周武王的伐纣。

周武:周武王,周朝的开国君主,以武力推翻商朝统治。

西岐:周武王起兵的地方,后来成为周朝的都城。

心剜:形容内心极度痛苦。

黄飞虎:商朝末年的名将,后归顺周朝。

殷洪:殷洪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角色,此处可能指某位武将。

阴阳镜:阴阳镜,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宝物,能够分辨人的善恶,具有强大的法力。

郑伦:商朝的大将,以神通著称。

子牙:子牙即姜子牙,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周文王的大臣。

黄天禄:黄飞虎的儿子。

刘甫:商朝的大将。

黄天爵:黄飞虎的儿子。

苟章:商朝的大将。

黄天祥:黄飞虎的儿子。

毕环:商朝末年的将领,是杨戬的对手。

黄天化:黄飞虎的儿子。

道德之士:道德之士指的是有道德修养的人。

纣王无道:指纣王行为不合法度,道德败坏。

醢戮:古代的一种酷刑,将人剁成肉酱。

炮烙:古代的一种酷刑,用烙铁烫人。

剖贤之心:指对贤人残忍无情的杀戮。

杀妻戮子:指杀害妻子和儿子。

荒淫不道:指行为极其放纵,不遵守道德。

沉湎酒色:沉迷于酒色,指放纵的生活。

峻宇雕梁: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广兴土木:大规模地修建土木工程。

天相吉人:指天意相助,是个吉祥的人。

陈皮鼓:古代战争中使用的鼓,陈皮鼓是形容鼓声。

血沥沥:形容血流成河。

槟榔:一种植物,槟榔叶在古代战争中用作战旗。

活拿:生擒活捉。

人参:一种贵重的药材,这里指姜子牙。

防风鬼箭:古代的一种毒箭。

乌头:一种有毒的植物,乌头箭是形容毒箭。

飞抓:古代的一种武器,类似于钩镰枪。

附子:一种有毒的植物,附子染黄沙是形容战场上的惨状。

地黄天子:指纣王,地黄是纣王的别称。

锣鸣鼓响:锣和鼓是中国古代战争中常用的信号工具,锣鸣鼓响意味着战斗开始或军队的集结,具有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象征着战争的激烈。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或事件的巨大影响力,让人感到震惊,如同天地为之震动。

喊杀之声:指战场上士兵的呼喊和杀敌的声音,是战争场景的典型描写。

地沸天翻:形容战场上的混乱和激烈,如同地下的岩浆沸腾,天空中的云彩翻滚。

打神鞭:一种法器,可以用来打伤或制服神祇或妖魔,具有强大的法力。

紫绶仙衣:紫绶仙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家服饰,具有避难免灾的功效。

乾坤圈:哪吒的法宝之一,具有强大的防御和攻击能力。

庞弘:商朝末年的将领,是殷洪的对手。

杨戬:杨戬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角色,姜子牙的徒弟,擅长法术和武艺。

哮天犬:杨戬的坐骑,也是其法宝之一,能够帮助主人战斗。

封神台:传说中封神的地方,是神仙和英雄的归宿。

阴阳境:殷洪的法宝,可以迷惑敌人。

莲花化身:指哪吒的化身,莲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纯洁和神圣。

邓婵玉:邓婵玉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通常被认为是女仙或仙女,此处可能指某位女将或女仙。

五光石:五光石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宝石,具有神奇的光芒和力量。

姜尚:姜尚即姜子牙,是《封神演义》中的主要人物,是周文王的大臣,后来成为阐教领袖。

银安殿:银安殿,古代宫殿建筑,是古代皇帝或官员举行大典、接见外臣的地方。

太华山:太华山,位于中国陕西省,是五岳之一,也是道教圣地之一,许多道教神仙在此修炼。

赤精子:赤精子,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著名人物,是道教八仙之一,擅长法术,是杨戬的师傅。

土遁:土遁,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法术之一,能够通过土中行走。

云霄洞:云霄洞,位于太华山,是赤精子的修炼之地。

武王:武王,即周武王,周朝的开国君主,推翻了商朝的纣王。

纲常彝伦:纲常彝伦,指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关系。

纵地金光法:纵地金光法,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法术之一,能够使施法者瞬间移动到远处。

阐教:阐教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宗教组织,与截教相对立,代表正义。

十二金仙:十二金仙,道教传说中的十二位仙家,他们都是阐教的高手。

逆命于天:逆命于天,指违背天命,触怒天意。

逆伦弒父:逆伦弒父,指违背人伦道德,杀害父亲的行为。

苏侯:苏侯在《封神演义》中是商朝的将领,与殷洪共同商议对抗西岐的策略。

辕门:辕门是古代城门的一种,此处可能指城外的某个地方。

道人:道人指的是道士,这里指一位来帮助殷洪的道士。

骷髅山白骨洞:骷髅山白骨洞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神秘地方,住着一气仙马元。

一气仙马元:一气仙马元是《封神演义》中的角色,是一位有神通的道士,被申公豹请来帮助殷洪。

申公豹:申公豹是《封神演义》中的角色,是截教的重要人物,与姜子牙有深仇大恨。

封神榜:封神榜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神秘榜单,记录了被封神的人物。

截教:截教是《封神演义》中的另一个宗教组织,与阐教相对立,代表邪恶。

逆天大恶:逆天大恶指的是违背天意、行恶的行为。

凤翅盔:凤翅盔是一种装饰有凤翅的盔甲,是武将的装备。

金锁甲:金锁甲是一种用金线或金属片制成的铠甲,用以保护身体。

大红袍:大红袍是一种红色的长袍,是道士或某些武将的服饰。

白玉带:白玉带是一种用白玉制成的腰带,是武将的装饰。

紫骅骝:紫骅骝是一种紫色的骏马,是武将的坐骑。

太阿宝剑:太阿宝剑是古代传说中的名剑,这里指马元所持的剑。

太极扣:太极扣是一种装饰在衣物上的扣子,这里指马元的腰带。

地行道术:地行道术是一种能够在地面上快速移动的道术,土行孙擅长此术。

马元将:马元将指的是马元,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角色,此处可能指某位武将。

土行孙:土行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角色,擅长土遁之术。

三尖刀:三尖刀是一种古代武器,此处可能指杨戬使用的某种武器。

真言:真言在宗教或神话中通常指具有神秘力量的咒语或口诀。

神手:神手可能指马元所使用的某种法术或神通。

大小将校:指军队中的各级将领和校官。

初更:初更是指古代时间计算中的第一更,即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之间。

子牙进城至府:子牙进城后到达自己的府邸。

八九元功:八九元功可能指某种高深的内功或法术。

奇丹:奇丹可能指某种具有奇特功效的丹药。

文殊广法天尊:文殊广法天尊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此处可能指一位道教或佛教的高人。

金台拜将:金台拜将是指古代皇帝赐予武将高位的仪式。

苏护:苏护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角色,此处可能指某位武将。

黎庶:黎庶指平民百姓。

哪咤:哪咤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角色,姜子牙的徒弟之一,以勇猛著称。

成汤:成汤是古代商朝的建立者汤的称号,此处可能指商朝。

探望样子:探望样子可能指暗中观察或侦查。

奸计:奸计指阴谋诡计。

绰步:绰步指快速行走。

步兽相交:步兽相交指人与马在战斗中的交锋。

申牌时分:申牌时分是指古代时间计算中的申时,即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六十回-评注

邓婵玉在马上见马元将土行孙摔不见了,只管在地上瞧,邓婵玉忙取五光石发手打来。

此句描绘了邓婵玉在紧急情况下,迅速作出反应的情景,五光石发手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武侠小说中的法术,展现了古文化中丰富的想象力。

马元未曾堤防,脸上被一石头,只打的金光乱冒:‘哎呀’一声,把脸一抹,大骂:‘是何人暗算打我?’

此句通过马元的反应,生动地描绘了马元被击中后的慌乱和愤怒,同时也体现了古文在描述人物心理和动作时的细腻。

只见杨戬纵马舞刀,直取马元。马元仗剑来战杨戬。

此处描绘了杨戬和马元之间的激烈战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武力的价值观。

杨戬刀势疾如飞电,马元架不住三尖刀,只得又念真言,复现那一只神手,将杨戬抓在空中,往下一摔,也像撕武荣一般,把杨戬心肺取将出来,血滴滴吃了。

这段描述了马元使用法术的强大和残忍,反映了古文化中对于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对于邪恶力量的谴责。

马元指子牙曰:‘今日且饶你多活一夜,明日再来会你。’马元回营。

此句展现了马元的傲慢和自信,同时也预示了后续的战斗。

殷洪见马元道术神奇,食人心肺,这等凶猛,心中甚是大悦。

此句揭示了殷洪的内心世界,他对于马元的凶猛感到喜悦,体现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且说子牙进城至府,自思:‘今日见马元这等凶恶,把人心活活的吃了,从来未曾见此等异人。杨戬虽是……如此,不知凶吉。’正是放心不下。

子牙的内心独白反映了他对于马元和杨戬的担忧,同时也体现了古文化中对于善恶的区分。

马元同殷殿下饮酒,至二更时分,只见马元双眉紧皱,汗流鼻尖。

此句通过马元的身体反应,暗示了他可能遭遇了不测,增加了故事的悬念。

岂知是杨戬用八九元功,变化腾挪之妙,将一粒奇丹,使马元泻了三日,泻的马元瘦了一半。

此句揭示了杨戬的智慧和策略,通过使用奇丹,成功地削弱了马元的实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智慧与力量的结合。

子牙大喜:‘若得道兄相助,姜尚幸甚,国家幸甚!但不知用何策治之?’天尊附子牙耳曰:‘如要伏马元,须是……如此如此,自然成功。’

此段对话体现了子牙的智慧和对于文殊广法天尊的信任,同时也展示了古文化中对于神仙力量的信仰。

子牙忙令杨戬领法旨。杨戬得令,自去策应。

此句体现了子牙的果断和杨戬的忠诚,同时也预示了后续的战斗。

正是:‘马元今入牢笼计,可见西方有圣人。’

此句诗意的表达,既总结了前文的故事情节,又预示了后续的发展,体现了古文在叙事上的含蓄和意境。

话说子牙当日申牌时分,骑四不相,单人独骑,在成汤辕门外若探望样子,用剑指东画西。

此句描绘了子牙的英勇形象,同时也展现了古文化中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拜。

只见巡哨探马报入中军曰:‘禀殿下:有子牙独自一个在营前探听消息。’殷洪问马元曰:‘老师,此人今日如此模样,探我行营,有何奸计?’

此段对话揭示了殷洪和马元对于子牙的警惕和怀疑,同时也反映了战争时期的紧张氛围。

马元出营,见子牙怒起,大叫:‘姜尚不要走!吾来了!’绰步上前,仗剑来取。

此句描绘了马元的勇猛和决断,同时也预示了即将到来的战斗。

子牙手中剑急架相还。步兽相交,未及数合,子牙拨骑就走。

此句描绘了子牙的机智和马元的勇猛,同时也展现了古文化中对于武艺的崇尚。

马元只要拿姜子牙的心重,怎肯轻放,随后赶来。

此句体现了马元的执着和决心,同时也预示了战斗的激烈。

不知马元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此句作为结尾,既总结了前文的故事情节,又留下了悬念,吸引读者期待下文的发展。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六十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529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