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六十六回

作者: 许仲琳,明代文学家和小说家,著有《封神演义》一书。关于《封神演义》的具体作者,有学者认为可能是许仲琳,或许是民间口头传承的集体创作,后期经过整理成书。许仲琳的作品《封神演义》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宗教和历史元素,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作品之一。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创作的神话小说,以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为背景,讲述了许多神仙、英雄、妖怪的故事,特别是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的过程。本书的核心情节是周朝的建立与商纣王的灭亡,其中穿插了大量的神仙、妖魔以及人物的封神故事。全书充满了神话和幻想元素,通过塑造许多英雄人物,如姜子牙、哪吒、杨戬等,展现了忠诚、勇敢、智慧等美德。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并以战斗、谋略、道德冲突等为主要内容,呈现出强烈的戏剧性。作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之一,《封神演义》不仅在文学上影响深远,也对后世的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六十六回-原文

洪锦西岐城大战

诗曰:

奇门遁术阵前开,斩将搴旗亦壮哉。

黑焰引魂遮白日,青旛掷地画尘埃。

三山关上多英俊,五气崖前有异才。

不是仙娃能幻化,只因月老作新媒。

话说燃灯合山,挤住殷郊,四路人马齐上山来。

武王至山顶上,看见殷郊这等模样,滚鞍下马,跪于尘埃,大呼:‘千岁!小臣姬发,奉法克守臣节,并不敢欺君枉上。相父今日令殿下如此,使孤有万年污名。’

子牙挽扶武王而言曰:‘殷郊违逆天命,大数如此,怎能脱逃。大王要尽人臣之道,行礼以尽主公之德可也。’

武王曰:‘相父今日把储君夹在山中,大罪俱在我姬发了。望列位老师大开恻隐,怜念姬发,放了殿下罢!’

燃灯道人笑曰:‘贤王不知天数。殷郊违逆天命,怎能逃脱,大王尽过君臣之礼便罢了。大王又不可逆天行事。’

武王两次三番劝止。

子牙正色言曰:‘老臣不过顺天应人,断不敢逆天而误主公也。’

武王含泪,撮土焚香,跪拜在地,称臣泣诉曰:‘臣非不救殿下,奈众老师要顺守天命,实非臣之罪也。’

拜罢,燃灯请武王下山,命广成子推犁上山。

广成子一见殷郊这等如此,不觉落泪。

正是:

只因出口犁锄愿,今日西岐怎脱逃。

只见武吉犁了殷郊。

──殷郊一道灵魂往封神台来,清福神祇柏鉴用百灵旛来引殷郊。

──殷郊怨心不服,一阵马径往朝歌城而来。

纣王正与妲己在鹿台饮酒。

好风!怎见得,有赞为证:

刮地遮天暗,愁云照日昏。

鹿台如泼墨,一派靛妆成。

先刮时扬尘播土,次后来倒树推林。

只刮得嫦娥抱定梭罗树,空中仙子怎腾云。

吹动昆仑顶上石,卷得江河水浪浑。

话说纣王在鹿台上正饮酒,听得有人来,纣王不觉昏沉,就席而卧。

见一人三首六臂,立于御前,口称:‘父王,孩儿殷郊为国而受犁锄之厄。父王可修仁政,不失成汤社稷。当任用贤相,速拜元戎,以任内外大事。不然,姜尚不久便欲东行,那时悔之晚矣!孩儿还要诉奏,恐封神台不纳,孩儿去也!’

纣王惊醒,口称:‘怪哉!’

妲己、胡喜妹、王贵人三人共席欠身,忙问曰:‘陛下为何口称‘怪哉’?’

纣王把梦中事说了一遍。

妲己曰:‘梦由心作,陛下勿疑。’

纣王乃酒色昏君,见三妖娇态,把盏传杯,遂不在心。

只见汜水关韩荣有本进朝歌告急。

其本至文书房,微子看本,看见如此,心下十分不乐,将此本抱入内庭。

纣王正在显庆殿。

当驾官启奏:‘微子候旨。’

王曰:‘宣。’

微子至殿前,行礼毕,将汜水关韩荣报本呈上。

纣王展看,见张山奉敕征讨失利,又带着殷郊殿下绝于岐山。

纣王看毕大怒,与众臣曰:‘不道姬发自立武王,竟成大逆;屡屡征伐,损将折兵,不见成功。为今之计,可用何卿为将?若不早除,大为后患。’

班内一臣乃中谏大夫李登,进礼称臣曰:‘今天下不静,刀兵四起,十余载未宁。虽东伯侯姜文焕、南伯侯鄂顺、北伯侯崇黑虎,此三路不过癣疥之疾;独西岐姜尚助姬发而为不道,肆行祸乱,其志不小。论朝歌城内,皆非姜尚之敌手。臣荐三山关总兵官洪锦,才术双全,若得此臣征伐,庶几大事可定。’

纣王即传旨,赍敕往三山关,命洪锦得专征伐。

使命持诏,径往三山关来。

一路无词,一日来至三山关馆驿中安下。

次日,洪锦待佐贰官接旨,开读毕,交代官乃是孔宣。

不日俟孔宣交代明白,洪锦领十万雄师,离了高关,往西岐进发。

好人马!怎见得?有赞为证:

一路上:旌旗迷丽日,杀气乱行云。

刀枪寒飒飒,剑戟冷森森。

弓攀秋月样,箭插点寒星。

金甲黄邓邓,银盔似玉钟。

锣响惊天地,鼓擂似雷鸣。

人似貔貅猛,马似蛟龙雄。

今往西岐去,又送美前程。

话说洪锦一路行来,兵过岐山。

哨马报入中军:‘人马已至西岐了。’

洪锦传令:‘安营。’立下寨栅。

先行官季康、柏显忠上帐参见。

洪锦曰:‘今奉敕征讨,尔等各宜尽心为国。姜尚足智多谋,非同小敌,须是谨慎小心,不得造次草率。’

二将曰:‘谨领台命。’

次日,季康领令出营,至西岐城下搦战。

探马报入相府,子牙大喜,三十六路征伐,今日已满,可以打点东征。

忙问:‘那一员将官去走一遭?’

南宫适愿往。

子牙许之。

南宫适领命出城,见季康犹如一块乌云而至。

南宫适曰:‘来者何人?’

季康答曰:‘吾乃洪锦总兵麾下正印官季康是也;今奉敕征伐。尔等叛逆之徒,理当受首辕门,尚敢领兵拒敌,真是无法无君!’

南宫适笑曰:‘似你这等不堪之类,西岐城也不知杀了百万,又在你这一二人而已!快快回兵,免你一死。’

季康大怒,纵马舞刀直取。

南宫适手中刀赴面相迎。

二将战有三十回合,季康乃左道傍门,念动咒语,顶上现一块黑云,云中现出一只犬来,把南宫适夹膊子上一口,连袍带甲,扯去半边,几乎被季康刀劈了。

南宫适諕得魂不附体,败进城,至相府回话,将咬伤一事诉说了一遍。

子牙不乐。

只见季康进营,见洪锦,言:‘得胜,伤南宫适败进城去了。洪锦大喜:“头阵胜,阵阵胜。”’

次日,柏显忠上马,至城下请战。

探马报入相府,子牙问:“谁人出马?”

有邓九公应曰:“末将愿往。”

子牙许之。

邓九公开放西岐城,走马至军前,认得是柏显忠,大呼曰:“柏显忠!天下尽归明主,你等今日不降,更待何时?”

柏显忠曰:“似你这匹夫,负国大恩,不顾仁义,乃天下不仁不智之狗彘耳!”

邓九公大怒,催开坐骑,使开合扇大刀,直取柏显忠。

显忠挺枪刺来。

二将交锋,如同猛虎摇头,不亚狮子摆尾,只杀的天昏地暗。

怎见得,有赞为证:

这一个顶上金盔飘烈焰;那一个黄金甲挂连环套。

这一个猩猩血染大红袍;那一个粉素征袍如白练。

这一个大刀挥如闪电光;那一个长枪恰似龙蛇现。

只一个胭脂马跑鬼神惊;那一个白龙驹走如银霰。

红白二将似天神,虎斗龙争真不善。

二将大战二三十回合,邓九公乃是有名大将,展开刀如同闪电,势不可当。

柏显忠那里是九公敌手,被九公卖个破绽,手起一刀,把柏显忠挥于马下。

邓九公得胜进城,至相府回话:“斩了柏显忠首级报功。”

子牙令:“将首级号令城上。”

且说洪锦见折了一将,在中军大怒,咬牙切齿,恨不得平吞了西岐。

次日,领大队人马,坐名要子牙答话。

哨马报入相府。

子牙闻报,即将排队伍出城。

炮声响处,西岐门开,一支人马而出。

洪锦看城内兵来,纪律严整,又见左右归周豪杰,一个个胜似虎狼,那三山五岳门人,飘飘然俱有仙风道骨。

两傍雁翅排开,宝纛旗下乃开国武成王黄飞虎。

子牙坐四不相,穿一身道服,体貌自别。

怎见得,有诗为证:

金冠如鱼尾,道服按东方。

丝绦悬水火,麻鞋系玉珰。

手执三环剑,胸藏百炼钢。

帝王师相品,万载把名扬。

话说洪锦走马至军前,大呼曰:“来者是姜尚么?”

子牙答曰:“将军何名?”

洪锦曰:“吾乃奉天征讨大元戎洪锦是也。尔等不守臣节,违天作乱,往往拒敌王师,法难轻贷。

今奉旨特来征讨尔等,拏解朝歌,以正国法。

若知吾利害,早早下骑就擒,可救一郡生灵涂炭。

子牙笑曰:“洪锦,你既是大将,当理知机。

天下尽归周主,贤士尽叛独夫;料你不过一泓水,能济甚事。

今诸侯八百齐伐无道,吾不久会兵孟津,吊民伐罪,以救生民涂炭,削平祸乱。

汝等急急早降,乃归有道,自不失封候之位耳。

尚敢逆天以助不道,是自取罪戾也。

洪锦大骂:“好老匹夫!焉敢如此肆志乱言!”

遂纵马舞刀,冲过阵来。

傍有姬叔明大呼曰:“不得猖獗!”

催开马,摇枪直取洪锦。

二将杀在一堆。

姬叔明乃文王第七十二子,这殿下心性最急,使开枪势如狼虎,约战有三四十合。

洪锦乃左道术士出身,他把马一夹,跳出圈子外面,将一皂旗往下一戳,把刀往上一愰,那旗化作一门,洪锦连人带马径进旗门而去。

殿下不知,也把马赶进旗门来。

此时洪锦看得见姬叔明;姬叔明看不见洪锦,马头方进旗门,洪锦在旗门里一刀把姬叔明挥于马下。

子牙大惊。

洪锦收了旗门,依旧现身,大呼曰:“谁来与吾见阵?”

傍有邓婵玉走马至军前,大呼:“匹夫!少待恃强!吾来也!”

洪锦看见一员女将奔来,金盔金甲,飞临马前。

怎见得,有诗为证:

女将生来正幼龄,英风凛凛貌娉婷。

五光宝石飞来妙,辅国安民定太平。

邓婵玉一马冲至阵前。

洪锦也不答话,舞刀直取。

佳人手中双刀急架忙迎。

洪锦暗思:女将──不可恋战,速斩为上策。

洪锦依然去把皂旛如前用度,把马走入旗门里面去了,只说邓婵玉赶他。

不知婵玉有智,也不来赶,忙取五光石往旗门里一石打来,听得洪锦在旗门内“哎哟”一声,面已着伤,收了旗旛,败回营去了。

子牙回兵进府,又见伤了一位殿下,郁郁不爽,纳闷在府。

且言洪锦被五光石打得面上眼肿鼻青,激得只是咬牙,忙用丹药敷贴,一夜痊愈。

次日,上马亲至城下,坐名只要女将。

哨马报入相府,言:‘洪锦只要邓婵玉。’

子牙无计,只得着人到后面来说。

土行孙见人来报,忙对邓婵玉曰:‘今日洪锦坐名要你,你切不可进他旗门。’

婵玉曰:‘我在三山关大战数年,难道左道也不知?我岂有进他旗门去的理。’

二人正议论间,时有龙吉公主听见,忙出净室,问曰:‘你二人说甚么?’

土行孙对:‘成汤有一大将洪锦,善用幻术,将皂旗一面,化一旗门,殿下姬叔明赶进去,被他一刀送了性命。昨与婵玉交战,他又用皂旛,被他不赶,只一石往里面打去,打伤此贼。他今日定要婵玉出马,故此弟子吩咐他今日切不可赶他。如若不去,使他说吾西岐无人物。’

龙吉公主笑曰:‘此乃小术,叫做‘旗门遁’。皂旛为内旗门,白旛为外旗门。既然如此,待吾收之。’

土行孙上银安殿,对子牙把龙吉公主的事说了一遍。

子牙大喜,忙请公主上殿。

公主见子牙,打稽首,曰:‘乞借一坐骑,待吾去收此将。’

子牙令取五点桃花驹。

龙吉公主独自出马,开了城门,一骑当先。

洪锦见女将来至,不是邓婵玉。

洪锦问:‘来者乃是何人?’

龙吉公主曰:‘你也不必问我。我要说出来,你也不知。你只是下马受死,是你本色。’

洪锦大笑,骂曰:‘好大胆的贱人,焉敢如此!’

纵马舞刀来取。

公主手中鸾飞剑急架忙迎。

二骑交锋,只三四合,洪锦又把内旗门遁使将出来。

公主看见,也取出一首白旛,往下一戳,将剑一分,白旛化作一门,公主走马而入,不知所往。

洪锦及至看时,不见了女将,大惊。

──不知外旗门有相生相克之理。

龙吉公主从后赶将出来,公主虽是仙子,终是女流,力气甚少,及举剑望洪锦背上砍来。

正中肩甲,洪锦‘哎哟’一声,不顾旗门皂旛,往正北上逃走。

龙吉公主随后赶来,大叫:‘洪锦速速下马受死!吾乃瑶池金母之女,来助武王伐纣。莫说你有道术,便赶你上天入地,也要带了你的首级来!’

望前紧赶。

洪锦只得舍生奔走。

往前久赶,看看赶上,公主又曰:‘洪锦莫想今日饶你!吾在姜丞相面前说过,定要斩你方回。’

洪锦听罢,心下着忙,身上又痛,自思:‘不若下马借土遁逃回,再作区处。’

龙吉公主见洪锦借土遁逃走,笑曰:‘洪锦这五行之术,随意变化,有何难哉!吾来也!’

下马借木遁赶来。

──取‘木能克土’之意。

看看赶至北海,洪锦自思曰:‘幸吾有此宝在身,不然怎了?’

忙取一物,往海里一丢。

那东西见水重生,搅海翻波而来。

──此物名曰鲸龙。

洪锦脚跨鲸龙,奔入海内而去。

龙吉公主赶至北海,只见洪锦跨鲸而去。

怎见得,有赞为证:

烟波荡荡,巨浪悠悠。

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连地脉。

潮来汹涌,水浸湾还。

潮来汹涌,犹如霹雳吼三春;水浸湾还,却似狂风吹九夏。

乘龙福老,往来必定皱眉行;跨鹤仙童,反复果然忧虑过。

近岸无村舍,傍水少鱼舟。

浪卷千层雪,风生六月秋。

野禽凭出没,沙鸟任浮沉。

眼前无钓客,耳畔有闻鸥。

海底鱼游乐,天边鸟过愁。

话言龙吉公主赶至北海,见洪锦跨鲸而逃。

公主笑曰:‘幸吾离瑶池带得此宝而来。’

忙向锦囊中取出一物,也往海里一丢。

那宝贝见水,复现原身,滑喇喇分开水势,如泰山一般。

──此宝名为神□;原身浮于海面。

公主站立于上,仗剑赶来。

此神□善降鲸龙。

起头鲸龙入海,搅得波浪滔天;次后来神□入海,鲸龙无势。

龙吉公主看看赶上,祭起捆龙索,命黄巾力士:‘将洪锦速拿往西岐去!’

黄巾力士领娘娘法旨,凭空把洪锦拎去,拿往西岐,至相府,往阶下一摔。

子牙正与众将官共议军情,只见空中摔下洪锦,子牙大喜。

不知洪锦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六十六回-译文

奇门遁术在阵前展开,斩将夺旗也是英勇壮丽。黑焰引导魂魄遮蔽白日,青旗掷地卷起尘埃。三山关上多出英俊之才,五气崖前有非凡之才。不是仙女能变幻,只因月老做了新的媒人。

话说燃灯合山,困住了殷郊,四路人马都上山来。武王来到山顶上,看到殷郊这样,滚鞍下马,跪在尘埃中,大声呼喊:‘千岁!我是小臣姬发,遵循法律恪守臣节,不敢欺君妄上。相父今天让殿下这样,让我姬发有了万年的恶名。’子牙扶起武王说:‘殷郊违背天命,大势如此,怎能逃脱。大王要尽人臣之道,行礼以尽主公之德就可以了。’武王说:‘相父今天把储君困在山中,大罪都在我姬发身上。希望各位老师能发慈悲心,怜悯姬发,放了殿下吧!’燃灯道人笑着说:‘贤王不知天数。殷郊违背天命,怎能逃脱,大王尽过君臣之礼就罢了。大王也不可违背天意行事。’武王多次劝阻。子牙严肃地说:‘老臣不过是顺应天命,断不敢违背天意而误了主公。’武王含泪,捧土焚香,跪拜在地上,称臣哭泣着说:‘臣不是不想救殿下,但众老师要顺应天命,这实在不是臣的罪过。’拜完后,燃灯请武王下山,命令广成子推犁上山。广成子一见殷郊这样,忍不住落泪。正是:因为出口犁锄的愿望,今天西岐怎能逃脱。

只见武吉用犁杀了殷郊。──殷郊的一道灵魂往封神台来,清福神祇柏鉴用百灵旗来引导殷郊。──殷郊心怀怨恨,一阵马蹄声往朝歌城而来。纣王正与妲己在鹿台饮酒。好风!怎见得,有赞为证:刮地遮天暗,愁云照日昏。鹿台如泼墨,一派靛妆成。先刮时扬尘播土,次后来倒树推林。只刮得嫦娥抱定梭罗树,空中仙子怎腾云。吹动昆仑顶上石,卷得江河水浪浑。

话说纣王在鹿台上正饮酒,听到有人来,纣王不觉昏沉,就坐在席上睡觉。梦见一个人有三头六臂,站在御前,说:‘父王,孩儿殷郊为国家承受犁锄之苦。父王可修仁政,不失成汤社稷。当任用贤相,速拜元戎,以任内外大事。不然,姜尚不久便欲东行,那时悔之晚矣!孩儿还要上奏,恐怕封神台不接纳,孩儿去了!’纣王惊醒,说:‘怪哉!’妲己、胡喜妹、王贵人三人一起欠身,忙问:‘陛下为何说“怪哉”?’纣王把梦中的事情说了一遍。妲己说:“梦由心生,陛下不必怀疑。”纣王是个酒色昏君,看到三个妖精娇态,举杯传酒,就不再放在心上。只见汜水关韩荣有奏章进朝歌告急。奏章送到文书房,微子看了,心中十分不快,把奏章抱进内庭。纣王正在显庆殿。当驾官启奏:‘微子候旨。’王说:‘宣。’微子到殿前,行礼完毕,将汜水关韩荣的奏章呈上。纣王展开一看,见张山奉命征讨失利,又带着殷郊殿下在岐山绝命。纣王看后大怒,对众臣说:‘不肖的姬发自立为武王,竟成大逆;屡次征伐,损兵折将,未见成功。现在该怎么办?可用哪位大臣为将?若不早除,将成后患。’班内一位大臣是中谏大夫李登,行礼称臣说:‘现在天下不宁,战乱四起,十多年未安宁。虽然东伯侯姜文焕、南伯侯鄂顺、北伯侯崇黑虎,这三路不过是癣疥之疾;唯独西岐的姜尚帮助姬发为非作歹,肆意祸乱,其志不小。论朝歌城内,无人是姜尚的对手。我推荐三山关总兵官洪锦,才智双全,如果得到这位大臣出征,或许大事可定。’纣王立刻传旨,派使者带着敕令前往三山关,命令洪锦得到专征伐的权力。使者拿着诏书,直接前往三山关。一路上无话,一天来到三山关馆驿中安顿下来。次日,洪锦等待副官接旨,读完后,交代官是孔宣。不久,孔宣交代完毕,洪锦带领十万雄师,离开高关,前往西岐进发。好队伍!怎见得?有赞为证:一路上:旌旗迷丽日,杀气乱行云。刀枪寒飒飒,剑戟冷森森。弓箭如秋月,箭矢似寒星。金甲黄澄澄,银盔似玉钟。锣响惊天地,鼓擂似雷鸣。人似貔貅猛,马似蛟龙雄。今往西岐去,又送美前程。

话说洪锦一路行来,兵过岐山。哨马报告中军:‘人马已经到达西岐了。’洪锦下令:‘安营。’立下营寨。先行官季康、柏显忠上帐参见。洪锦说:‘现在奉命征讨,你们各宜尽心为国。姜尚足智多谋,非同小可,必须谨慎小心,不可轻举妄动。’二将说:‘谨遵台命。’次日,季康领命出营,到西岐城下挑战。探马报告相府,子牙大喜,三十六路征伐,今天已经完成,可以准备东征了。”忙问:“哪位将官去走一遭?”南宫适愿意前往。子牙答应了他。南宫适领命出城,看到季康如同乌云一般杀来。南宫适说:‘来者是谁?’季康回答:‘我是洪锦总兵麾下的正印官季康;现在奉命征伐。你们这些叛逆之徒,理当在辕门受斩,还敢领兵抵抗,真是无法无天!’南宫适笑着说:‘像你这样的不堪之辈,西岐城也不知杀了多少百万,又在你这一二人而已!快快回兵,免得你一死。’季康大怒,纵马挥刀直取。南宫适手持刀迎面相迎。二将战了三十回合,季康使用左道旁门之术,念动咒语,头顶上出现一块黑云,云中出现一只狗,咬住南宫适的胳膊,连袍带甲,扯去半边,几乎被季康刀劈了。南宫适吓得魂不附体,败回城中,到相府汇报,将被咬伤的事情说了一遍。子牙不高兴。只见季康进营,见到洪锦,说:‘得胜,伤了南宫适,败回城去了。’洪锦大喜:‘头阵胜利,后面的战斗也会胜利。’

第二天,柏显忠骑上马,来到城下请求出战。侦察兵将此事报告给相国府,子牙问道:‘谁要出马?’邓九公回答说:‘我愿意去。’子牙同意了他的请求。邓九公打开西岐城门,骑马来到军前,认出是柏显忠,大声喊道:‘柏显忠!天下都已经归顺明主,你们现在还不投降,还等什么时候呢?’柏显忠说:‘像你这样的家伙,辜负了国家的大恩,不顾仁义,简直就是天下不仁不智的猪狗!’邓九公大怒,催动坐骑,挥舞开合扇大刀,直冲柏显忠。柏显忠挺枪刺来。两位将领交锋,就像猛虎摇头,不亚于狮子摆尾,杀得天昏地暗。下面有诗为证:

这一个头顶金盔烈焰飞舞;那一个黄金甲连环套挂。这一个猩猩血染大红袍;那一个粉素征袍如白练。这一个挥舞大刀如闪电;那一个长枪舞动似龙蛇。这一个胭脂马奔跑鬼神惊;那一个白龙驹行走如银霰。红白二将如同天神,虎斗龙争真是不善。

两位将领大战二三十回合,邓九公是有名的大将,挥舞大刀如同闪电,势不可挡。柏显忠哪里是邓九公的对手,被邓九公抓住破绽,手起一刀,将柏显忠斩于马下。邓九公得胜进城,回到相国府报告:‘斩了柏显忠的首级,前来报功。’子牙命令:‘将首级悬挂在城墙上示众。’

洪锦看到损失了一名将领,在中军大怒,咬牙切齿,恨不得一口吞掉西岐。第二天,他率领大队人马,点名要子牙出来对话。侦察兵将此事报告给相国府。子牙听到报告后,立即命令排列队伍出城。炮声响起,西岐城门打开,一支人马走出。洪锦看到城内兵马纪律严整,又看到左右都是归周的豪杰,一个个都像虎狼一样凶猛,三山五岳的门人,一个个都飘然有仙风道骨。两翼雁翅排开,宝纛旗下是开国武成王黄飞虎。子牙坐在四不相上,穿着一身道服,体貌与众不同。下面有诗为证:

金冠如鱼尾,道服按东方。丝绦悬水火,麻鞋系玉珰。手执三环剑,胸藏百炼钢。帝王师相品,万载把名扬。

洪锦骑马来到军前,大声喊道:‘来的是姜尚吗?’子牙回答说:‘将军是哪位?’洪锦说:‘我是奉天征讨的大元戎洪锦。你们不守臣节,违抗天命,常常抵抗王师,法纪难以宽恕。现在奉旨特来征讨你们,将你们押解到朝歌,以正国法。如果知道我的厉害,就早早下马投降,可以救一郡的百姓免受苦难。’子牙笑着说:‘洪锦,你既然是大将,应当明白时机。天下都已经归顺周主,贤士都背叛了暴君;估计你不过是一滴水,能做什么大事。现在诸侯八百一起讨伐无道,我很快就会在孟津会师,吊民伐罪,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平定祸乱。你们赶紧投降,才是归顺有道,自然不会失去封侯的位子。还敢违抗天命来帮助暴君,那是自找罪受。’洪锦大骂:‘好一个老匹夫!怎么敢如此放肆乱说!’于是纵马舞刀,冲过阵来。

旁边有姬叔明大声喊道:‘不得猖獗!’催动马匹,挥舞长枪直取洪锦。姬叔明是文王的第七十二子,这位殿下性子最急,挥舞长枪势如狼虎,大约战了有三四十回合。洪锦是左道术士出身,他把马一夹,跳出圈子外面,将一杆皂旗往下一戳,把刀往上一挥,那旗化作一门,洪锦连人带马直接进了旗门。姬叔明不知道,也把马赶进了旗门。这时洪锦看得见姬叔明,姬叔明看不见洪锦,马头刚进旗门,洪锦在旗门里一刀将姬叔明斩于马下。子牙大惊。

洪锦收起旗门,重新现身,大声喊道:‘谁来与我见阵?’旁边有邓婵玉骑马来到军前,大声喊道:‘匹夫!少待猖狂!我来也!’洪锦看到一员女将冲来,金盔金甲,飞奔到马前。下面有诗为证:

女将生来正幼龄,英风凛凛貌娉婷。五光宝石飞来妙,辅国安民定太平。

邓婵玉一马冲到阵前。洪锦没有答话,舞刀直取。邓婵玉手中双刀急架忙迎。洪锦暗想:女将——不可恋战,速斩为上策。洪锦还是用那杆皂旗,把马带入旗门里面去了,以为邓婵玉会追他。不知邓婵玉有智,并没有追赶,而是急忙取出一块五光石,往旗门里打去,只听洪锦在旗门内‘哎哟’一声,脸上已经受伤,收起旗旛,败回营去。子牙收兵回府,又看到一位殿下受伤,心中郁郁不乐,闷闷不乐地在府中。

洪锦被五光石击中,脸上眼睛肿了,鼻子青了,他只是咬牙坚持,急忙用丹药敷贴,一夜之间就痊愈了。第二天,他亲自骑马到城下,点名只要女将。哨马将消息报告给相府,说:‘洪锦只要邓婵玉。’姜子牙没有办法,只得派人到后面去告诉邓婵玉。土行孙看到有人来报告,急忙对邓婵玉说:‘今天洪锦点名要你,你千万不要进入他的旗帜门。’邓婵玉说:‘我在三山关打了几年仗,难道不知道左道之术?我怎么会去他的旗帜门呢。’两人正在议论时,龙吉公主听到了,急忙从净室出来,问:‘你们在说什么?’土行孙回答说:‘成汤有一位大将叫洪锦,擅长使用幻术,他用一面黑旗,变成一个旗帜门,姬叔明追赶进去,被他一刀杀了。昨天和婵玉交战,他又使用了黑旗,婵玉没追进去,只一石子打进去,打伤了这贼。他今天一定要婵玉出马,所以我吩咐她今天千万不要追他。如果不去,他会说西岐没有能人。’龙吉公主笑着说:‘这只是小把戏,叫做“旗门遁”。黑旗是内旗门,白旗是外旗门。既然如此,让我来收拾他。’土行孙上银安殿,把龙吉公主的事情告诉了姜子牙。姜子牙非常高兴,急忙请公主上殿。公主见到姜子牙,行礼后说:‘请借一匹马,我去收拾这个将领。’姜子牙让人取来五点桃花马。龙吉公主独自出马,打开城门,一马当先。洪锦看到女将到来,不是邓婵玉。洪锦问:‘来的是谁?’龙吉公主说:‘你不必问我。我要说出来,你也不知道。你只需下马受死,这才是你的本分。’洪锦大笑,骂道:‘好大胆的贱人,竟敢如此!’他骑马挥刀冲过来。公主手中的鸾飞剑迅速架住,忙迎上去。两骑交锋,只三四个回合,洪锦又使出内旗门遁法。公主看到,也取出一面白旗,往下一戳,将剑一分,白旗化作一门,公主骑马而入,不知去向。洪锦等到看时,女将不见了,非常惊讶。──不知道外旗门有相生相克之理。龙吉公主从后面追出来,公主虽然是仙女,但终究是女性,力气很小,举起剑向洪锦背上砍来。正中肩甲,洪锦‘哎哟’一声,不顾旗帜和黑旗,往正北方向逃走。龙吉公主随后追赶,大声喊道:‘洪锦快下马受死!我是瑶池金母的女儿,来帮助武王伐纣。别说你有道术,就是追你上天入地,也要带上你的首级回来!’她向前紧追。洪锦只能拼命逃跑。追了一段时间,公主又说:‘洪锦,今天你休想逃走!我在姜丞相面前说过,一定要斩你才能回来。’洪锦听后,心里慌乱,身上又痛,自己想:“不如下马用土遁逃回去,再想办法。”龙吉公主看到洪锦用土遁逃跑,笑着说:‘洪锦这五行之术,随意变化,有什么难的!我来吧!’她下马用木遁追赶。──取“木能克土”的意思。追到北海时,洪锦自己想:“幸亏我有这个宝贝在身上,不然怎么办?”急忙取出一物,丢进海里。那东西见水就重生,掀起巨浪而来。──这东西叫做鲸龙。洪锦骑上鲸龙,奔入海中而去。龙吉公主追到北海,只见洪锦骑着鲸龙逃走。公主笑着说:‘幸亏我离开瑶池时带着这个宝贝。’急忙从锦囊中取出一物,也丢进海里。那宝贝见水,又恢复原身,滑喇喇分开水势,如泰山一般。──这宝贝叫做神□;原身浮在海面上。公主站在上面,挥剑追赶。这神□擅长降服鲸龙。一开始鲸龙入海,掀起滔天巨浪;后来神□入海,鲸龙失去势力。龙吉公主眼看就要追上,她祭起捆龙索,命令黄巾力士:“快把洪锦抓到西岐去!”黄巾力士领了娘娘的法旨,凭空把洪锦拎起来,带到西岐,到相府,摔在台阶下。姜子牙正和众将官商议军情,只见空中摔下洪锦,姜子牙非常高兴。不知道洪锦的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六十六回-注解

奇门遁术:一种古代军事策略,通过特定的布局和仪式,以迷惑敌人,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斩将搴旗:古代战争中的壮举,指斩杀敌方将领并夺取其旗帜。

黑焰引魂遮白日:形容战争中的惨烈景象,黑焰可能指战火,引魂可能指亡魂,遮白日则形容战争的惨烈程度。

青旛:古代军中的一种旗帜,青旛掷地可能指旗帜被摧毁或投降的象征。

三山关:古代地名,位于陕西省,是古代军事要地。

五气崖:古代地名,可能指某处险要之地。

月老:民间传说中主管婚姻的神祇,此处可能指促成姻缘的神。

燃灯合山:可能指某种神秘的仪式或事件,燃灯可能指某种法器或象征光明的东西。

殷郊:商朝末年的人物,纣王的儿子,后成为周武王对抗商朝的一员。

姬发:周武王的名字,周朝的建立者。

子牙:子牙是古代文学作品《封神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周文王的大臣,以智谋著称。

合山:可能指某种集体行动或仪式。

四路人马:指来自不同方向的军队。

广成子: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此处可能指某位仙人或其代表。

犁锄:古代农具,此处可能指被处死的象征。

封神台:古代传说中神灵封神的地方,此处可能指殷郊灵魂的去处。

清福神祇柏鉴:可能指某种神灵或其代表。

百灵旛:可能指某种法器或象征。

朝歌城:商朝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淇县。

纣王:商朝末代君主,以暴虐著称。

妲己:纣王的宠妃,传说中妖媚惑主。

鹿台:纣王在朝歌城中的宫殿。

汜水关:古代地名,位于河南省。

韩荣:可能指汜水关的官员。

微子:商朝末年的贵族,后成为周朝的辅佐。

显庆殿:纣王的宫殿之一。

中谏大夫李登:商朝的官员,此处可能被提及以展示朝廷的动荡。

三山关总兵官洪锦:商朝的将领,被派遣征讨西岐。

孔宣:可能指洪锦的副手或助手。

季康:洪锦麾下的将领。

柏显忠:柏显忠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人物,此处可能指一个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的将领。

南宫适:西岐的将领。

三十六路征伐:可能指西岐对外征伐的次数。

左道傍门:指非正道的法术或手段。

邓九公:邓九公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人物,此处可能指一个在战场上勇猛善战的将领。

相府:相府是古代大臣的官邸,此处指子牙的官邸。

西岐城:西岐城是古代文学作品《封神演义》中的地点,周文王的都城。

明主:明主指贤明的君主,此处指周文王。

狗彘:狗彘是古代对不仁不义之人的贬称,意指狗和猪。

合扇大刀:合扇大刀是一种古代兵器,刀身宽大,两侧有刀刃,适合砍杀。

金盔:金盔是一种古代战士的头盔,用金属制成,装饰华丽。

连环套:连环套是一种古代兵器的装饰,通常指铠甲上的装饰。

大红袍:大红袍是一种古代贵族的服饰,此处指柏显忠的战袍。

白练:白练是一种古代的白色丝绸,此处指洪锦的战袍。

闪电光:闪电光形容刀法迅猛,如同闪电一般。

龙蛇现:龙蛇现形容枪法灵活,如同龙蛇游动。

胭脂马:胭脂马是一种颜色鲜艳的马,此处指柏显忠的坐骑。

白龙驹:白龙驹是一种白色的马,此处指邓九公的坐骑。

宝纛旗:宝纛旗是一种装饰华丽的旗帜,通常用于军队的指挥。

武成王:武成王是古代对武将的尊称,此处指黄飞虎。

三环剑:三环剑是一种古代兵器,剑身上有三个环。

百炼钢:百炼钢是一种经过多次锻炼的钢材,形容剑的坚固。

帝王师相:帝王师相指帝王的谋士和辅佐大臣。

洪锦:洪锦是成汤的大将,擅长使用幻术,文中描述了他与邓婵玉的战斗以及与龙吉公主的对抗。

皂旗:皂旗是一种黑色的旗帜,此处指洪锦使用的旗帜。

皂旛:皂旛是一种黑色的旗帜,文中描述洪锦曾使用皂旛进行幻术。

姬叔明:姬叔明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人物,此处可能指一个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的将领。

五光石:五光石是一种具有特殊属性的石头,文中描述洪锦被五光石打伤。

旗门:旗门是一种特殊的旗帜,可以打开或关闭,此处指洪锦使用的旗门。

殿下:殿下是古代对皇族子弟的尊称,此处指姬叔明。

左道术士:左道术士是指使用邪术的术士,此处指洪锦的身份。

丹药:丹药是中国古代的药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文中描述洪锦用丹药敷贴伤口。

旗门遁:一种古代的幻术,通过特定的旗帜来迷惑敌人,文中洪锦曾使用皂旗化出旗门。

白旛:白旛是一种白色的旗帜,文中描述龙吉公主使用白旛来破解洪锦的旗门遁。

龙吉公主:龙吉公主是西岐的公主,具有仙力,文中描述她帮助西岐对抗洪锦。

鸾飞剑:鸾飞剑是龙吉公主的宝剑,具有强大的威力。

土遁:土遁是一种古代的遁术,通过土元素来移动身体。

木遁:木遁是一种古代的遁术,通过木元素来移动身体。

鲸龙:鲸龙是一种巨大的海兽,文中描述洪锦骑着鲸龙逃走。

神□:文中提到的神□是一种具有特殊能力的宝物,但具体名称缺失。

捆龙索:捆龙索是一种可以用来捕捉龙或其他强大生物的绳索,文中龙吉公主使用它来捕捉洪锦。

黄巾力士:黄巾力士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力强大的力士,文中描述他们听从龙吉公主的命令捕捉洪锦。

瑶池金母:瑶池金母是中国神话中的一位女神,龙吉公主是她的女儿,文中提到龙吉公主从瑶池带来宝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六十六回-评注

古文开篇,以洪锦被五光石打得面目全非,却咬牙坚持,敷药后一夜痊愈的情节,展现了洪锦的坚韧不拔和武艺高强。这里的‘五光石’象征着洪锦的强大力量,而‘丹药’则暗示了古人对神秘力量的信仰,为后续的奇幻元素埋下伏笔。

‘上马亲至城下,坐名只要女将’这一句,表现了洪锦的自信和霸气,同时也暗示了女将邓婵玉的特殊身份和地位,为后续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

土行孙与邓婵玉的对话,揭示了洪锦的幻术‘旗门遁’,这种幻术在古代神话传说中并不罕见,体现了古人对神秘力量的想象和崇拜。

龙吉公主的出现,为故事增添了仙侠色彩。她不仅知晓洪锦的幻术,还能轻松破解,展现了她的智慧和法力高强。

龙吉公主与洪锦的交锋,通过‘旗门遁’和‘白旛’的运用,展现了双方斗智斗勇的场景,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奇幻元素的巧妙运用。

洪锦在逃亡过程中,利用‘木能克土’的原理,借木遁追赶,体现了古人对五行相生相克的认知,同时也为洪锦的逃脱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洪锦在北海使用鲸龙逃走,再次展现了古人对海洋生物的神秘想象,同时也为龙吉公主的追赶提供了新的挑战。

龙吉公主利用神□克制鲸龙,最终成功擒获洪锦,展现了仙侠小说中常见的‘正邪对抗’主题,同时也体现了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信念。

整个故事通过洪锦与龙吉公主的交锋,展现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奇幻元素和人物形象,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六十六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528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