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许仲琳,明代文学家和小说家,著有《封神演义》一书。关于《封神演义》的具体作者,有学者认为可能是许仲琳,或许是民间口头传承的集体创作,后期经过整理成书。许仲琳的作品《封神演义》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宗教和历史元素,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作品之一。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创作的神话小说,以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为背景,讲述了许多神仙、英雄、妖怪的故事,特别是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的过程。本书的核心情节是周朝的建立与商纣王的灭亡,其中穿插了大量的神仙、妖魔以及人物的封神故事。全书充满了神话和幻想元素,通过塑造许多英雄人物,如姜子牙、哪吒、杨戬等,展现了忠诚、勇敢、智慧等美德。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并以战斗、谋略、道德冲突等为主要内容,呈现出强烈的戏剧性。作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之一,《封神演义》不仅在文学上影响深远,也对后世的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八十九回-原文
纣王敲骨剖孕妇
诗曰:
纣王酷虐古今无,淫酗贪婪听美姝。
孕妇无辜遭恶劫,行人有难罹凶途。
遗讥简册称残贼,留与人间骂独夫。
天道悠悠难究竟,且将浊酒对花奴。
话说姚庶良随后赶来,常昊乃是蛇精,纵马,脚下起一阵旋风,卷起一团黑雾,连人带马罩住,方现出他原形,乃是一根大蟒蛇;把口一张,吐出一阵毒气。
姚庶良禁不起,随昏于马下。
常昊便下马取了首级,大呼曰:‘今拏姜尚如姚庶良为例!’
众诸侯之内,不知他是妖精,有兖州伯彭祖寿纵马摇枪,大呼曰:‘匹夫敢伤吾大臣!’
时有吴龙在袁洪右边,见常昊立功,忍不住使两口双刀,催开马,飞奔前来,曰:‘不要冲吾阵脚!’
也不答话,两骑相交,刀枪并举,杀在阵前。
六百镇诸侯俱在左右,看看二将交兵。
战未数合,吴龙掩一刀败走;彭祖寿随后赶来。
吴龙乃是蜈蚣精,见彭祖寿将近,随现出原形;只见一阵风起,黑云卷来,妖气迷人,彭祖寿已不知人事,被吴龙一刀挥为两断。
众诸侯不知何故,只见将官追下去就是一块黑云罩住,将官随即绝命。
子牙傍边有杨戬对哪咤曰:‘此二将俱不是正经人,似有些妖气。我与道兄一往,何如?’
只见吴龙跃马舞刀,飞奔军前,大呼曰:‘谁来先啖吾双刀?’
哪咤登开风火轮,使火尖枪,现三首八臂迎来。
吴龙曰:‘来者是谁?’
哪咤曰:‘吾乃哪咤是也。你这业畜,怎敢将妖术伤吾诸侯!’
把枪一摆,直刺吴龙。
吴龙手中刀急架交还,未及三四合,被哪咤祭起九龙神火罩,响一声,将吴龙罩在里面。
吴龙已化道青光去了。
哪咤用手一拍,及至罩中现出九条火龙时,吴龙去之久矣。
常昊见哪咤用火龙罩罩住吴龙,心中大怒,纵马持枪,大呼曰:‘哪咤不要走!吾来也!’
只见杨戬使三尖刀,纵银合马,同哪咤双战常昊。
常昊见势不好,便败下阵去。
杨戬也不赶他,取弹弓在手,随手发出金丸,照常昊打来。
只见那金丸不知落于何处。
哪咤后祭起神火罩,将常昊罩住;也似吴龙化一道赤光而去。
袁洪见二将如此精奇,心下甚是欢喜,传令:‘三军擂鼓!’
袁洪纵马冲杀过来,大呼曰:‘姜子牙!我与你见个雌雄!’
傍有杨任见袁洪冲来,急催开了云霞兽,使开云飞枪,敌住袁洪;战有五七回合,杨任取出五火扇,照袁洪一搧,袁洪已预先走了,止烧死他一匹马。
子牙鸣金,将队同营,升帐坐下,叹曰:‘可惜伤了二路诸侯!’
心下不乐。
杨戬上帐曰:‘今日弟子看他三人俱是妖怪之相,不似人形。方才哪咤祭神火罩,杨任用神火扇,弟子用金丸,俱不曾伤他,竟化青光而去。’
只见众诸侯也都议论常昊、吴龙之术,纷纷不一。
且说袁洪回营,升帐坐下,见常昊、吴龙齐来参谒,袁洪曰:‘哪咤罩儿,杨任的扇子,俱好利害!’
吴龙笑曰:‘他那罩与扇子只好降别人,那里奈何得我们。只是今日指望拿了姜尚,谁知只坏了他两个诸侯,也不算成功。’
袁洪一面修本往朝歌报捷,宽免天子忧心。
且说鲁仁杰对殷成秀、雷鹏、雷愰曰:‘贤弟,今日你等见袁洪、吴龙、常昊与子牙会兵的光景么?’
众人曰:‘不知所以。’
鲁仁杰曰:‘此正所谓‘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今日他三将俱是些妖孽,不以人形。今天下诸侯会兵此处,正是大敌;岂有这些妖邪能拒敌成功耶。’
殷成秀曰:‘长兄且莫忙说破,看他后来如何。’
鲁仁杰曰:‘总来吾受成汤三世之恩,岂敢有负国恩之理;惟一死以报国耳!’
话说差官往朝歌,来至文书房内,飞廉接本观看,见是袁洪报捷,连诛大镇叛逆诸侯彭祖寿、姚庶良,心中大喜,忙持着本上鹿台来见纣王。
当驾官上台启曰:‘有中大夫飞廉候旨。’
纣王曰:‘宣来。’
左右将飞廉宣至殿前,参拜毕,俯伏奏曰:‘今有元帅袁洪领敕镇守孟津,以逆天下诸侯;初阵斩衮州侯彭祖寿,右伯侯姚庶良,军威已振,大挫周兵锋锐。
自兴师以来,未有今日之捷。此乃陛下洪福齐天,得此大帅,可计日奏功,以安社稷者也。特具本赍奏。’
纣王闻奏大悦:‘元帅袁洪连斩二逆,足破敌人之胆,其功莫大焉。传朕旨意,特敕奖谕,赐以锦袍、金珠,以励其功;仍以蜀锦百疋,宝钞万贯,羊、酒等件以犒将士勤劳。
务要用心料理,剿灭叛逆,另行分列茅土,朕不食言。钦哉!故谕。’
飞廉顿首谢恩,领旨打点解犒赏往孟津去。
不表。
且言妲己闻飞廉奏袁洪得胜奏捷,来见纣王曰:‘妾苏氏恭喜陛下又得社稷之臣也!袁洪实有大将之才,永堪重任。
似此奏捷,叛逆指日可平,臣妾不胜庆幸,实皇上无疆之福以启之耳。今特具觞为陛下称贺。’
纣王曰:‘御妻之言正合朕意。’
命当驾官于鹿台上治九龙席,三妖同纣王共饮。
此时正值仲冬天气,严威凛冽,寒气侵人。
正饮之间,不觉彤云四起,乱舞梨花。
当驾官启奏曰:‘上天落雪了。’
纣王大喜曰:‘此时正好赏雪。’
命左右暖注金樽,重斟杯斝,酣饮交欢。
怎见好雪,有赞为证:
彤云密布,冷雾缤纷。
彤云密布,朔风凛凛号空中;冷雾缤纷,大雪漫漫铺地下。
真个是:六花片片飞琼,千树株株倚玉。
须臾积粉,顷刻成盐。
白鹦浑失素,皓鹤竟无形。
平添四海三江水,压倒东西几树松。
却便似:战败玉龙三百万;果然是:退鳞残甲满空飞。
但只见:几家村舍如银砌,万里江山似玉图。
好雪!真个是:柳絮满挢,梨花盖舍。
柳絮满挢,挢边渔叟挂蓑衣;梨花盖舍,舍下野翁煨榾柮。
客子难沽酒,苍头苦觅梅。
洒洒潇潇裁蝶翅,飘飘荡荡剪鹅衣。
团团滚滚随风势,飕飕冷气透幽帏。
丰年祥瑞从天降,堪贺人间好事宜。
话说纣王与妲己共饮,又见大雪纷纷,忙传旨,命:“卷起毡帘,待朕同御妻、美人看雪。”
侍驾官卷起帘幔,打扫积雪。
纣王同妲己、胡喜妹、王贵人在台上,看朝歌城内外似银装世界,粉砌乾坤。
王曰:“御妻,你自幼习学歌声曲韵,何不把按雪景的曲儿唱一套,俟朕漫饮三杯。”
妲己领旨,款启朱唇,轻舒莺舌,在鹿台上唱一个曲儿。
真是:婉转莺声飞柳外,笙簧嘹亮自天来。
曲曰:
才飞燕塞边,又洒向城门外。
轻盈过玉桥去,虚飘临阆苑来。
攘攘挨挨,颠倒把乾坤玉载。
冻的长江上鱼沉雁杳,空林中虎啸猿哀。
凭天降,冷祸胎,六花飘堕难禁耐,砌漫了白玉阶。
宫帏里冷侵衣袂,那一时暖烘烘红日当头晒,扫彤云四开,现青天一派,瑞气祥光拥出来。
妲己唱罢,余韵悠扬,袅袅不绝。
纣王大喜,连饮三大杯。
一时雪俱止了,彤云渐散,日色复开。
纣王同妲己凭栏,看朝歌积雪。
忽见西门外,有一小河,──此河不是活水河,因纣王造鹿台,挑取泥土,致成小河,适才雪水注积,因此行人不便,必跣足过河,──只见有一老人跣足渡水,不甚惧冷,而行步且快。
又有一少年人,亦跣足渡水,惧冷行缓,有惊怯之状。
纣王在高处观之,尽得其态,问于妲己曰:“怪哉!怪哉!有这等异事?你看那老者渡水,反不怕冷,行步且快;这年少的反又怕冷,行走甚叹,这不是反其事了?”
妲己曰:“陛下不知,老者不甚怕冷,乃是少年父母,精血正旺之时交姤成孕,所秉甚厚,故精血充满,骨髓皆盈,虽至末年,遇寒气犹不甚畏怯也。
至若少年怕冷,乃是末年父母,气血已衰,偶尔姤精成孕,所秉甚薄,精血既亏,髓皆不满,虽是少年,形同老迈,故过寒冷而先畏怯也。”
纣王笑曰:“此惑朕之言也!人秉父精母血而生,自然少壮、老衰,岂有反其事之理?”
妲己又曰:“陛下何不差官去拏来,便知端的。”
纣王传旨:“命当驾官至西门,将渡水老者、少者俱拿来。”
当驾官领旨,忙出朝赶至西门,不分老少,实时一并拿到。
老少民人曰:“你拿我们怎么?”
侍臣曰:“天子要你去见。”
老少民人曰:“吾等奉公守法,不欠钱粮,为何来拿我们?”
侍臣曰:“只怕当今天子有好处到你们,也不可知。”
正是:
平白行来因过水,谁知敲骨丧其生!
纣王在鹿台上专等渡水人民。
却说侍驾官将二民拏至台下回旨:“启陛下:将老少二民拏至台下。”
纣王命:“将斧砍开二民胫骨,取来看验。”
左右把老者、少者腿俱砍断,拿上台看,果然老者髓满,少者髓浅。
纣王大喜,命左右:“把尸拖出!”
可怜无辜百姓,受此惨刑!
后人有诗叹之,诗曰:
败叶飘飘落故宫,至今犹自起悲风。
独夫只听谗言妇,目下朝歌社稷空。
话说纣王见妲己加此神异,抚其背而言曰:“御妻真是神人,何灵异若此!”
妲己曰:“妾虽系女流,少得阴符之术,其勘验阴阳,无不奇中。
适才断胫验髓,此犹其易者也。
至如妇人怀孕,一见便知他腹内有几月,是男、是女,面在腹内,或朝东、南、西、北,无不周知。”
纣王曰:“方才老少人民断胫断髓,如此神异,朕得闻命矣;至如孕妇,再无有不妙之理。
命当驾官传旨:“民间搜取孕妇见朕。”
奉御官往朝歌城来。
正是:
天降大殃临孕妇,成汤社稷尽归周。
话说奉御官在朝歌满城寻访,有三名孕妇,一齐拿往午门来。
只见他夫妻难舍,抢地呼天,哀声痛惨,大呼曰:“我等百姓又不犯天子之法,不拖欠钱粮,为何拿我等有孕之妇?”
子不舍母,母不舍子,悲悲泣泣,前遮后拥,扯进午门来。
只见箕子在文书房共微子、微子启、微子衍、上大夫孙荣正议“袁洪为将,退天下诸侯之兵,不知何如”,只听得九龙桥闹闹嚷嚷,呼天叫地,哀声不绝。
众人大惊,齐出文书房来,问其情由。
见奉御官拉着两三个妇女而来。
箕子问曰:“这是何故?”
民妇泣曰:“吾等俱是女流,又不犯天子之法,为何拿我女人做甚么?老爷是天子之臣,当得为国为民,救我等蚁命!”
言罢哭声不绝。
箕子忙问奉御官。
奉御官答曰:“皇上夜来听娘娘言语,将老少二民敲骨验髓,分别浅深,知其老少生育,皇上大喜。
娘娘又奏,尚有剖腹验胎,知道阴阳。皇上听信斯言,特命臣等取此孕妇看验。”
箕子听罢,大骂:“昏君!方今兵临城下,将至濠边,社稷不久丘墟,还听妖妇之言,造此无端罪业!左右且住!待吾面君谏止。”
箕子怒气不息,后随着微子等俱往鹿台来见驾。
且说纣王在鹿台专等孕妇来看验,只见当驾官启曰:‘有箕子等候旨。’王曰:‘宣。’箕子至台上,俯伏大哭曰:‘不意成汤相传数十世之天下,一旦丧于今日,而尚不知警戒修省,造此无辜恶业,你将何面目见先王之灵也!’
纣王怒曰:‘周武叛逆,今已有元帅袁洪足可御敌,斩将覆军,不日奏凯。朕偶因观雪,见朝涉者,有老少之分,行步之异,幸皇后分别甚明,朕得以决其疑,于理何害。今朕欲剖孕妇以验阴阳。有甚大事,你敢当面侮君,而妄言先王也!’
箕子泣谏曰:‘臣闻人秉天下之灵气以生,分别五官,为天地宣猷赞化,作民父母;未闻荼毒生灵,称为民父母者也。且人死不能复生,谁不爱此血躯,而轻弃以死耶。今陛下不敬上天,不修德政,天怒民怨,人日思乱;陛下尚不自省,犹杀此无辜妇女,臣恐八百诸侯屯兵孟津,旦夕不保。一旦兵临城下,又谁为陛下守此都城哉。只可惜商家宗裔为他人所掳,宗庙被他人所毁,宫殿为他人所居,百姓为他人之民,府库为他人之有,陛下还不自悔,犹听妇女之言,敲民骨,剔孕妇,臣恐周武人马一到,不用攻城,朝歌之民自然献之矣!军民与陛下作仇,只恨周武不能早至,军民欲箪食壶浆以迎之耳。虽陛下被掳,理之当然;只可怜二十八代神主,尽被天下诸侯所毁,陛下此心忍之乎?’
纣王大怒曰:‘老匹夫!焉敢觌面侮君,以亡国视朕,不敬孰大于此!’命武士:‘拿去打死!’箕子大叫曰:‘臣死不足惜,只可惜你昏君败国,遗讥万世,纵孝子慈孙不能改也!’
只见左右武士扶箕子方欲下台,只见台下有人大呼:‘不可!’微子、微子启、微子衍三人上台,见纣王俯伏,呜咽不能成语,泣而奏曰:‘箕子忠良,有功社稷。今日之谏,虽则过激,皆是为国之言。陛下幸察之!陛下昔日剖比干之心,今又诛忠谏之口,社稷危在旦夕,而陛下不知悟,臣恐万姓怨愤,祸不旋踵也。幸陛下怜赦箕子,褒忠谏之名,庶几人心可挽,天意可回耳。’
纣王见微子等齐来谏诤,不得已,乃曰:‘听皇伯、皇兄之谏,将箕子废为庶民!’妲己在后殿出而奏曰:‘陛下不可!箕子当面辱君,已无人臣礼;今若放之在外,必生怨望。倘与周武构谋,致生祸乱,那时表里受敌,为患不小。’
纣王曰:‘将何处治?’妲己曰:‘依臣妾愚见,且将箕子剃发囚禁,为奴宫禁,以示国法,使民人不敢妄为,臣下亦不敢渎奏矣。’纣王闻奏大喜,将箕子竟囚之为奴。
微子见如此光景,料成汤终无挽救之日,随即下台,与微子启、微子衍大哭曰:‘我成汤继统六百年来,今日一旦被嗣君所失,是天亡我商也,奈之何哉!’微子与微子启兄弟二人商议曰:‘我与你兄弟可将太庙中二十八代神主负往他州外郡,隐姓埋名,以存商代禋祀,不令同日绝灭可也。’微子启含泪应曰:‘敢不如命!’于是三人打点收拾,投他州自隐。
──后孔圣称他三人曰:‘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谓‘殷有三仁’是也。后人有诗赞之:‘莺啭商郊百草新,成汤宫殿已成尘。为奴岂是存商祀,去国应知接后禋。剖腹丹心成往事,割胎民妇又遭迍。朝歌不日归周主,可惜成汤化鬼磷!’
话说微子三人收拾行囊,投他州去了。纣王将三妇人拿上鹿台,妲己指一妇人:‘腹中是男,面朝左胁。’一妇人:‘也是男,面朝右胁。’命左右用刀剖开,毫厘不爽。
又指一妇人:‘腹中是女,面朝后背。’用刀剖开,果然不差。
纣王大悦:‘御妻妙术如神,虽龟筮莫敌!’自此肆无忌惮,横行不道,惨恶异常,万民切齿。
当日有诗为证:‘大雪纷纷宴鹿台,独夫何苦降飞灾!三贤远遁全宗庙,孕妇身亡实可哀。’
话说当日刳剔孕妇,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次日,有探事军报上台来:‘有微子等三位殿下,封了府门,不知往何处去了。’
纣王曰:‘微子年迈,就在此,也是没用之人;微子启弟兄两人,就留在朝歌,也做不得朕之事业;他去了,又省朕许多烦絮。即今元帅袁洪屡见大功,料周兵不能做得甚事。’遂日日荒淫宴乐,全不以国事为重。
在朝文武不过具数而已,并无可否。
那日招贤榜篷下,来了二人,生得相貌甚是凶恶:一个面如蓝靛,眼似金灯,巨口獠牙,身躯伟岸;一个面似瓜皮,口如血盆,牙如短剑,发似朱砂,顶生双角,甚是怪异,往中大夫府谒见。
飞廉一见,甚是畏惧。行礼毕,飞廉问曰:‘二位杰士是那里人氏?高姓?何名?’二人欠身曰:‘某二人乃大夫之子民,成汤之百姓。闻姜尚欺妄,侵天子关隘,吾兄弟二人愿投麾下,以报国恩,决不敢望爵禄之荣,愿破周兵,以洗王耻。子民姓高,名明;弟乃高觉。’
通罢姓名,飞廉领二人往朝内拜见纣王,进午门径往鹿台见驾。
纣王问曰:‘大夫有何奏章?’飞廉奏曰:‘今有二贤高明、高觉,愿求报效,不图爵禄,敢破周兵。’
纣王闻奏大悦,宣上台来。二人倒身下拜,俯伏称臣。
王赐平身,二人立起。
纣王一见相貌奇异,甚是骇然:‘朕观二士真乃英雄也!’随在鹿台上俱封为神武上将军。
二人谢恩。
王曰:‘大夫与朕陪宴。’二人下台冠带了,至显庆殿待宴,至晚谢恩出朝。
次日旨意下,命高明、高觉同钦差解汤羊、御酒往孟津来。
不知凶吉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八十九回-译文
纣王残忍暴虐,古今未见,沉迷酒色,贪婪无度,听信美人的谗言。无辜的孕妇遭到恶人的劫难,行人在凶险的道路上遭遇不幸。
留下的恶名在史册中被称为残忍的暴君,遗臭万年,被世人唾弃。天道的深远难以探究,我只好对着花朵痛饮浊酒。
姚庶良随后赶来,常昊是蛇精,纵马飞驰,脚下卷起一阵旋风,带着一团黑雾,将人和马一起笼罩,这才现出他原本的蟒蛇形态;他一张口,吐出一阵毒气。姚庶良承受不住,倒在了马下。常昊下马取了他的首级,大声呼喊:‘今天拿姜尚来作为姚庶良的例子!’众诸侯中没有人知道他是妖精,兖州伯彭祖寿纵马挥枪,大声呼喊:‘匹夫敢伤害我国的大臣!’此时吴龙在袁洪的右边,见常昊立了功,忍不住挥舞着双刀,催马前来,说:‘不要冲乱我的阵脚!’他也不回答,两匹马交战,刀枪并举,在阵前杀在一起。六百个镇的诸侯都在左右观看,看看这两位将领交战。交战了几回合,吴龙躲闪一刀后败走;彭祖寿随后追赶。吴龙是蜈蚣精,见彭祖寿追近,便现出原形;只见一阵风起,黑云翻滚,妖气迷人,彭祖寿已经人事不知,被吴龙一刀斩成两段。众诸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见追下去的就是一块黑云,追下去的将领随即命丧黄泉。
子牙旁边有杨戬对哪吒说:‘这两位将领都不是普通人,似乎有些妖气。我和道兄一起去如何?’只见吴龙骑马挥舞着刀,飞奔到军前,大声呼喊:‘谁来先尝尝我的双刀?’哪吒驾着风火轮,手持火尖枪,现出三头八臂,迎了上来。吴龙问:“来的是谁?”哪吒回答:“我是哪吒。你这畜生,怎敢用妖术伤害我国的诸侯!”他把枪一摆,直刺吴龙。吴龙手中刀急忙架住,交战了三四回合,就被哪吒用九龙神火罩罩住。一声响后,吴龙被罩在里面。吴龙已经化成一道青光消失了。哪吒用手一拍,等到罩中出现九条火龙时,吴龙已经去得远了。常昊见哪吒用火龙罩罩住吴龙,心中大怒,骑马挥枪,大声呼喊:“哪吒不要走!我来啦!”只见杨戬挥舞着三尖刀,骑银合马,和哪吒一起双战常昊。常昊见形势不妙,便败下阵去。杨戬没有追赶他,拿起弹弓,随手射出一颗金丸,朝常昊打去。只见那金丸不知落在何处。哪吒随后祭起神火罩,将常昊罩住;常昊也像吴龙一样化成一道赤光而去了。
袁洪见两位将领如此神奇,心中非常高兴,下令:“三军擂鼓!”袁洪骑马冲杀过来,大声呼喊:“姜子牙!我要和你决一死战!”旁边有杨任见袁洪冲来,急忙催动云霞兽,使出云飞枪,抵挡袁洪;交战了五七回合,杨任取出五火扇,朝袁洪一挥,袁洪已经提前离开了,只烧死了他一匹马。子牙鸣金收兵,把队伍带回营帐,坐下叹息说:“可惜伤了两位诸侯!”心中不高兴。杨戬上帐说:“今天弟子看他们三个都是妖怪的样子,不像人。刚才哪吒用神火罩,杨任用神火扇,弟子用金丸,都没有伤到他们,竟然化成青光而去了。”只见众诸侯都在议论常昊、吴龙的法术,意见不一。
且说袁洪回营,升帐坐下,见常昊、吴龙一起来参见,袁洪说:‘哪吒的罩和杨任的扇子都很厉害!’吴龙笑着说:‘他们的罩和扇子只能降服别人,对我们无可奈何。只是今天我们指望抓到姜尚,谁知道只伤害了两个诸侯,也不算成功。’袁洪一面修表向朝歌报捷,以减轻天子的忧虑。
且说鲁仁杰对殷成秀、雷鹏、雷愰说:‘贤弟们,你们今天看到了袁洪、吴龙、常昊和子牙会兵的情景吗?’众人说:‘不知道为什么。’鲁仁杰说:‘这正是所说的“国家将兴,必有吉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今天他们三位都是妖孽,不是人形。今天天下诸侯会兵在这里,正是大敌;怎么可能有这些妖邪能成功抵御敌人呢。’殷成秀说:‘大哥不要急于说破,看他后来如何。’鲁仁杰说:‘总之,我受了成汤三代的恩惠,怎么敢有负国恩的道理呢;只有用死来报答国家了!’
话说差官往朝歌,来到文书房内,飞廉接表观看,见是袁洪报捷,连诛大镇叛逆诸侯彭祖寿、姚庶良,心中大喜,急忙拿着表章上鹿台来见纣王。当驾官上台启奏说:‘有中大夫飞廉候旨。’纣王说:‘宣他进来。’左右将飞廉宣到殿前,拜见完毕,俯伏奏报说:‘现在有元帅袁洪领受敕命镇守孟津,以逆天下诸侯;第一场战斗就斩杀了衮州侯彭祖寿,右伯侯姚庶良,军威已经大振,大大挫败了周军的锐气。自从起兵以来,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胜利。这全是陛下洪福齐天,得到这样的大将,可以期待不久就有功绩,以安定国家。特地备表来报告。’纣王听后非常高兴:‘元帅袁洪连斩两位叛逆,足以震慑敌人,其功无与伦比。传我的旨意,特别嘉奖,赐给他锦袍、金珠,以奖励他的功绩;再赐给蜀锦一百匹,宝钞一万贯,羊、酒等物品以慰劳将士的辛劳。务必用心料理,剿灭叛逆,另外分封土地,朕绝不食言。钦此!故谕。’飞廉叩首谢恩,领旨准备解往孟津去。
且说妲己听飞廉报袁洪得胜的捷报,来见纣王说:‘妾苏氏恭喜陛下又得到了国家的大臣!袁洪确实有将才,可以永远承担重任。像这样的胜利,叛逆指日可平,臣妾非常高兴,这全是皇上无边无际的福气所致。现在特地备酒为陛下庆祝。’纣王说:‘御妻的话正合我意。’命令当驾官在鹿台上布置九龙宴席,三妖和纣王一起饮酒。此时正是仲冬时节,天气寒冷刺骨,寒气逼人。正在饮酒之间,突然彤云密布,雪花乱舞。当驾官启奏说:‘天上下雪了。’纣王非常高兴:‘这个时候正好赏雪。’命令左右暖好金杯,重新斟满酒杯,畅饮欢乐。好雪啊,有赞词为证:
红彤彤的云层密布,冷冽的雾气纷纷。红彤彤的云层密布,北风凛冽在空中呼啸;冷冽的雾气纷纷,大雪漫漫铺满地面。真是:雪花片片飞舞,千树万树挂满玉。一会儿积成粉末,转眼间变成了盐。白鹦鹉失去了洁白,白鹤竟然无影无踪。平添四海三江之水,压倒了东西方向几棵松树。就像:战败的玉龙有三百万;果然是:退去的鳞片和残缺的甲片满空飞舞。只见:几家村庄像银砌一般,万里江山如玉图画。好雪啊!真是:柳絮满地,梨花覆盖房屋。柳絮满地,岸边渔夫披着蓑衣;梨花覆盖房屋,屋下老翁烧着柴火。游客难以买到酒,仆人辛苦寻找梅花。雪花飘飘洒洒像剪裁的蝴蝶翅膀,飘飘荡荡像剪裁的鹅衣。团团滚滚随风势,飕飕冷气透过窗帘。丰收的祥瑞从天而降,值得庆贺人间的好事连连。
话说纣王和妲己一起饮酒,又看到大雪纷纷而下,急忙传旨,命令:‘卷起毡帘,让我和皇后、美人一起看雪。’随从官员卷起帘子,清扫积雪。纣王和妲己、胡喜妹、王贵人在台上,看着朝歌城内外像银装的世界,粉饰的天地。王说:‘皇后,你从小学习歌声曲韵,为什么不唱一曲按雪景的曲子,让我喝三杯酒。’妲己领旨,轻轻地张开红唇,轻柔地伸出莺舌,在鹿台上唱了一曲。真是:婉转的莺声飞出柳树外,笙管嘹亮的声音好像从天而降。曲子唱道:
刚飞过燕塞边,又洒向城门外。轻盈地越过玉桥去,虚幻地飘临阆苑来。纷纷扬扬,颠倒地把天地的玉都覆盖了。冻得长江上的鱼沉没,空林中的虎啸猿啼。凭天降下的寒冷灾害,雪花飘落难以忍受,铺满了白玉阶。宫帏里冷风侵袭衣袂,那一会儿暖烘烘的红日当头照耀,扫散了红彤彤的云层,现出一片青天,瑞气祥光涌现出来。
妲己唱完,余音悠扬,袅袅不绝。纣王非常高兴,连喝了三大杯。一时间雪停了,红彤彤的云层渐渐散去,阳光再次照耀。纣王和妲己靠在栏杆上,看着朝歌城里的积雪。忽然看到城外西门,有一条小河——这条河不是活水河,因为纣王建造鹿台,挑取泥土,形成了一条小河,刚才积雪融化,因此行人必须赤脚过河——只见有一位老人赤脚渡河,并不惧怕寒冷,而且行走很快。又有一位年轻人也赤脚渡河,害怕寒冷,行走缓慢,显得有些惊慌。纣王在高处观察,看得很清楚,便问妲己说:‘奇怪啊!奇怪啊!有这样的异事?你看那位老人渡河,竟然不怕冷,行走还很快;那位年轻人却害怕寒冷,行走得很慢,这不是相反的事情吗?’妲己说:‘陛下不知道,老人不怕冷,是因为他年轻时父母交配时精血正旺,所继承的体质很厚,所以精血充足,骨髓都饱满,虽然到了晚年,遇到寒气也不太害怕。至于年轻人害怕寒冷,是因为他晚年时父母气血已经衰弱,偶尔交配成孕,所继承的体质很薄,精血不足,骨髓不饱满,虽然年轻,外形像老年人,所以遇到寒冷就先感到害怕。’纣王笑着说:‘这可是迷惑我的话!人是从父母那里继承精血而生,自然会有少壮和老衰,哪有相反的道理呢?’妲己又说:‘陛下为什么不派人去抓来,就可以知道了。’纣王传旨:‘命令当驾官到西门,把渡河的老者和年轻人一起抓来。’当驾官领旨,急忙出朝赶到西门,不分老少,立刻把他们都抓来了。老少百姓说:‘你们抓我们干什么?’侍臣说:‘天子要见你们。’老少百姓说:‘我们奉公守法,不欠钱粮,为什么抓我们这些怀孕的妇女?’侍臣说:‘恐怕当今天子对你们有好处,也不知道。’正是:
平白无故因为过河,谁知道敲骨丧命!
纣王在鹿台上专门等待渡河的百姓。话说侍驾官把两个百姓带到台下,回禀说:‘启禀陛下:已经把老少两个百姓带到台下。’纣王命令:‘把他们的腿砍断,看看骨髓。’左右把老者和年轻人的腿都砍断了,拿到台上查看,果然老者的骨髓饱满,年轻人的骨髓浅薄。纣王非常高兴,命令左右:‘把尸体拖出去!’可怜无辜的百姓,遭受了这样的惨刑!后来有人作诗叹息,诗中说:
败叶飘飘落在故宫,至今犹自起悲风。独夫只听谗言妇,目下朝歌社稷空。
话说纣王看到妲己有如此神奇的能力,拍着她的背说:‘皇后真是神人,怎么这么神奇!’妲己说:‘我虽然是女子,但稍微懂得阴符之术,对于阴阳的判断,无不奇妙。刚才砍断腿骨查看骨髓,这只是其中容易的。至于妇人怀孕,一见就能知道她腹中有几个月,是男是女,胎儿在腹内的位置,或朝东、南、西、北,无不都知道。’纣王说:‘刚才老少百姓砍断腿骨查看骨髓,如此神奇,我已经听说了;至于孕妇,再没有不妙的道理了。’命令当驾官传旨:‘民间搜取孕妇来见我。’奉御官来到朝歌城。
正是:天降大难临孕妇,成汤社稷尽归周。
话说奉御官在朝歌城里四处寻找,找到了三名孕妇,一起带到午门来。只见她们夫妻难舍,在地上打滚,呼天抢地,哭声惨烈,大声呼喊说:‘我们这些女人又没有犯天子的法,不欠钱粮,为什么抓我们这些怀孕的妇女?’妻子不舍得母亲,母亲不舍得孩子,悲悲泣泣,前阻后挡,被拉进午门。只见箕子在文书房和微子、微子启、微子衍、上大夫孙荣正在讨论‘袁洪为将,退天下诸侯之兵,不知如何’,只听得九龙桥上喧闹嘈杂,呼天抢地,哭声不绝。众人非常惊讶,一起从文书房出来,询问情况。见到奉御官拉着两三个妇女而来。箕子问:‘这是为什么?’民妇哭着说:‘我们都是女人,又没有犯天子的法,为什么抓我们这些女人呢?老爷是天子的臣子,应该为国为民,救我们这些蚁命!’说完,哭声不断。箕子急忙问奉御官。奉御官回答说:‘皇上昨晚听娘娘的话,把老少两个百姓敲骨验髓,分别骨髓的深浅,知道他们的老少生育情况,皇上非常高兴。娘娘又奏,还可以剖腹验胎,知道胎儿的阴阳。皇上听信了这些话,特地命令我们抓这些孕妇来看验。’箕子听后,大骂:‘昏君!现在敌兵已经逼近城下,将至濠边,国家不久将变成废墟,还听信妖妇的话,制造这样的无端罪孽!左右且住!待我面君谏止。’箕子怒气冲冲,随后跟着微子等人一起来到鹿台见纣王。
且说纣王在鹿台专等孕妇来看验,只见当驾官启曰:‘有箕子等候旨。’王曰:‘宣。’箕子至台上,俯伏大哭曰:‘没想到成汤传了数十代的天下,一旦在今天丧失,却还不知道警戒反省,做出这样无辜的恶行,你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先王的灵魂呢!’纣王怒曰:‘周武王叛逆,现在已有元帅袁洪足以抵御敌人,斩将覆军,不久就会胜利。我偶然因为看雪,看到朝中的官员,有老有少,走路的样子也不同,幸亏皇后分辨得很清楚,我才能决定疑虑,这在道理上有什么害处。现在我想剖开孕妇来验证阴阳。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你敢当面侮辱君主,还胡说先王!’箕子哭着劝谏曰:‘我听说人承载着天地的灵气而生,分别五官,为天地宣扬大道,成为人民的父母;从未听说过毒害生灵,却被称为人民父母的人。而且人死不能复生,谁不爱自己的身体,却轻易地抛弃它去死呢。现在陛下不敬重上天,不修德政,天怒民怨,人们天天都在想着叛乱;陛下还不自我反省,还杀这些无辜的妇女,我担心八百个诸侯在孟津屯兵,不久就会失去保护。一旦军队来到城下,又有谁会为陛下守卫这座都城呢。只可惜商家的后代被他人掳走,宗庙被他人毁坏,宫殿被他人居住,百姓成为他人的百姓,府库成为他人的所有,陛下还不自我悔改,还听信妇女的话,敲打百姓的骨头,剖开孕妇,我担心周武王的军队一到,不用攻城,朝歌的百姓自然会投降!军民与陛下为敌,只恨周武王不能早点到来,军民都希望用食物和酒浆来迎接他。即使陛下被掳走,这是理所当然的;只可怜二十八代神主,都被天下诸侯毁坏,陛下这样的心能忍吗?’
纣王大怒曰:‘老匹夫!怎么敢当面侮辱君主,把亡国看作是对我的侮辱,不敬有比这更大的吗!’命令武士:‘把他抓起来打死!’箕子大叫曰:‘我死不足惜,只可惜你这个昏君败了国家,遗臭万年,即使是孝子慈孙也不能改变!’只见左右武士扶箕子正要下台,只见台下有人大声呼喊:‘不可以!’微子、微子启、微子衍三人上台,见到纣王俯伏在地,呜咽得说不出话来,哭着说:‘箕子是忠良,对国家有功。今天的劝谏,虽然过于激烈,但都是出于对国家的考虑。陛下希望明察!陛下以前剖开了比干的心,现在又要杀忠言逆耳的人,国家危在旦夕,而陛下却不知道觉悟,我担心百姓的怨恨会迅速到来,灾祸马上就会降临。希望陛下能怜悯赦免箕子,赞扬忠言逆耳的美名,或许可以挽回人心,改变天意。’
纣王看到微子等人一起来劝谏,不得已,说:‘听从皇伯、皇兄的劝谏,把箕子废为庶民!’妲己在后殿出来奏曰:‘陛下不可以!箕子当面侮辱君主,已经没有臣子的礼节;现在如果放他在外面,一定会产生怨恨。如果他与周武王勾结,导致生乱,那时内外受敌,麻烦就大了。’纣王问:‘把箕子怎么办?’妲己说:‘依我看来,暂且把箕子剃发囚禁,作为奴仆关在宫禁里,以此显示国法,让百姓不敢妄为,臣子也不敢随意上奏了。’纣王听后非常高兴,把箕子最终囚禁为奴。微子看到这样的情景,料想成汤最终没有挽救的日子,随即下台,与微子启、微子衍大哭曰:‘我成汤继承六百年来,今天一旦被嗣君所失,是天亡我商啊,怎么办呢!’微子与微子启兄弟二人商议曰:‘我与你兄弟可以把太庙中二十八代神主背往他州外郡,隐姓埋名,以保存商代的祭祀,不让它同一天灭绝。’微子启含泪应曰:‘敢不如命!’于是三人收拾好行囊,投奔他州隐居。──后来孔子称赞他们三人曰:‘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称‘殷有三仁’也是这个意思。后来有人写诗赞之:
莺啭商郊百草新,成汤宫殿已成尘。为奴岂是存商祀,去国应知接后禋。剖腹丹心成往事,割胎民妇又遭迍。朝歌不日归周主,可惜成汤化鬼磷!
话说微子三人收拾行囊,投奔他州去了。纣王把三个妇女带到鹿台,妲己指着一个妇女说:‘腹中是男,面朝左胁。’另一个妇女说:‘也是男,面朝右胁。’命令左右用刀剖开,结果完全准确。又指着一个妇女说:‘腹中是女,面朝后背。’用刀剖开,果然没错。纣王非常高兴:‘御妻的妙术如神,即使是龟卜占卜也比不上!’从此以后,他肆无忌惮,横行不道,残暴异常,百姓痛恨之极。当日有诗为证:
大雪纷纷宴鹿台,独夫何苦降飞灾!三贤远遁全宗庙,孕妇身亡实可哀。
话说当日剖开孕妇,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次日,有探事军报上台来:‘有微子等三位殿下,封了府门,不知往何处去了。’纣王说:‘微子年纪大了,留在这里也是无用之人;微子启兄弟两人,留在朝歌,也做不了我的事业;他们走了,也省了我许多麻烦。现在元帅袁洪屡建大功,估计周军也不能做什么。’于是天天荒淫宴乐,完全不把国事放在心上。朝中的文武百官不过是摆设而已,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那天招贤榜下,来了两个人,长得相貌非常凶恶:一个脸如蓝靛,眼如金灯,大口獠牙,身材魁梧;一个脸似瓜皮,口如血盆,牙如短剑,头发如朱砂,头顶长着双角,非常怪异,他们去中大夫府拜见。飞廉一见,非常害怕。行礼完毕,飞廉问:‘二位杰士是哪里人?高姓?叫什么名字?’二人欠身说:‘我们两人是大夫的子民,成汤的百姓。听说姜尚欺骗,侵犯天子的关隘,我们兄弟二人愿意投奔麾下,以报国恩,决不敢奢望爵禄的荣耀,愿意打败周军,以洗刷王家的耻辱。子民姓高,名明;弟弟叫高觉。’互通姓名后,飞廉领着二人去朝内拜见纣王,进入午门直接去鹿台见驾。纣王问:‘大夫有什么奏章?’飞廉奏曰:‘现在有两位贤人高明、高觉,愿意效劳,不求爵禄,敢打败周军。’
纣王听后非常高兴,宣他们上台。二人跪下,俯伏称臣。王说:‘赐你们平身。’二人起身。纣王一见他们相貌奇特,非常惊讶:‘我看这两位真乃英雄!’随即在鹿台上都封他们为神武上将军。二人谢恩。王说:‘大夫与我一起喝酒。’二人下台戴上冠带,到显庆殿参加宴会,晚上谢恩退朝。次日,旨意下达,命令高明、高觉同钦差带着汤羊、御酒前往孟津。不知道结果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八十九回-注解
纣王:商朝末年的暴君,以残暴著称,最终导致商朝的灭亡。
敲骨剖孕妇:形容纣王残暴的行为,敲骨剖孕妇指的是纣王残忍地杀害孕妇。
淫酗贪婪:指纣王沉溺于酒色,贪婪无度。
美姝:美女,指纣王所宠幸的女子。
简册:古代书写用的竹简,此处指历史记载。
残贼:残暴的盗贼,这里指纣王。
浊酒:浑浊的酒,这里指一般的酒。
花奴:古代对酒徒的称呼。
蛇精:传说中的妖精,以蛇为形象。
旋风:快速旋转的气流,这里指常昊所引发的旋风。
黑雾:黑暗的雾气,这里指常昊所释放的烟雾。
首级:人头,指常昊所取的敌人的头颅。
诸侯:古代对地方领主的称呼。
兖州伯:兖州地区的伯,一种地方官职。
彭祖寿:古代人物,此处指被常昊斩杀的诸侯。
吴龙:古代人物,此处指与哪吒交战的蜈蚣精。
杨戬:古代人物,姜子牙的弟子,擅长使用法术。
哪咤:古代神话人物,姜子牙的弟子,拥有三首八臂。
九龙神火罩:哪咤的法宝,能够困住妖魔。
青光:指妖魔逃走时留下的光迹。
赤光:指常昊逃走时留下的光迹。
云霞兽:杨任的坐骑,一种神兽。
云飞枪:杨任使用的武器,一种法术武器。
五火扇:杨任的法宝,能够燃烧一切。
蜀锦:四川地区生产的精美丝绸。
宝钞:古代的纸币。
彤云:红色的云,此处指天空中的云彩。
梨花:梨树上的花朵,此处指雪花。
彤云密布:形容天空中的云彩浓厚,像红云一样密集。
朔风:指北风,寒冷刺骨的风。
凛凛:形容风势猛烈,寒冷刺骨。
冷雾缤纷:形容寒冷的雾气弥漫,形态多变。
大雪漫漫铺地下:形容大雪纷飞,覆盖在地面上。
六花片片飞琼:六花,指雪花,飞琼,形容雪花洁白如琼。
千树株株倚玉:形容树木上覆盖着厚厚的雪,如同倚靠在玉石上。
积粉:指雪,如同堆积的粉末。
成盐:形容雪融化后变成盐粒般的冰晶。
白鹦浑失素:白鹦鹉失去了原本的白色。
皓鹤竟无形:白色的鹤变得无形,形容雪大得连鸟都看不见。
四海三江水:指广阔的江河湖海。
压倒东西几树松:形容雪压倒了东西方向的几棵松树。
战败玉龙三百万:比喻雪大得像三百万条玉龙被击败。
退鳞残甲满空飞:比喻雪中的冰晶如同退却的龙鳞和残缺的甲片。
柳絮满挢:柳絮飞舞,覆盖在树枝上。
梨花盖舍:梨花盛开,覆盖在房屋上。
挢边渔叟挂蓑衣:挢边,指柳树边,渔叟,指老渔夫,挂蓑衣,指穿着雨衣。
舍下野翁煨榾柮:舍下,指房屋下面,野翁,指老农,煨榾柮,指烧木柴。
客子难沽酒:客子,指旅人,难沽酒,指难以买到酒。
苍头苦觅梅:苍头,指仆人,苦觅梅,指辛苦寻找梅花。
洒洒潇潇裁蝶翅:形容雪花纷纷扬扬,如同裁剪蝴蝶的翅膀。
飘飘荡荡剪鹅衣:形容雪花轻盈飘逸,如同剪裁鹅的羽毛。
团团滚滚随风势:形容雪花成团成滚,随风飘动。
飕飕冷气透幽帏:形容寒冷的空气透过窗帘。
丰年祥瑞从天降:形容丰收的年景和吉祥的征兆从天而降。
人间好事宜:指人间的好事适宜发生。
妲己:纣王的宠妃,以妖媚著称,传说中是狐狸精。
胡喜妹:纣王的妃子之一。
王贵人:纣王的妃子之一。
朝歌:商朝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淇县。
活水河:指有流动水的河流。
鹿台:纣王所建的宫殿之一,位于商朝的都城朝歌。
阴符之术:指一种神秘的占卜之术。
阴阳:古代哲学中的概念,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的两种对立和相互依存的基本属性。
箕子:商朝末年的贤臣,因劝谏纣王无效,被囚禁。
微子:商朝末年的贤臣,因直言进谏被贬。
微子启:微子的儿子。
微子衍:微子的孙子。
上大夫孙荣:商朝的上大夫,贤臣。
袁洪:商朝末年的将领,曾率军退敌。
九龙桥:朝歌城内的一座桥。
社稷:国家的代称,也指国家的根本。
成汤:商朝的建立者,箕子在这里提到成汤,意在强调商朝的辉煌历史。
先王:指已故的君王,这里指成汤。
八百诸侯:商朝时期,全国分为八个州,每个州有诸侯,这里指全国各地的诸侯。
孟津:位于河南省,是周武王伐纣时的重要战场。
太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庙宇。
禋祀: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
孔圣:指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殷有三仁:指微子、箕子、比干三人,他们都是商朝的忠臣。
莺啭:鸟儿鸣叫。
龟筮:古代占卜的方法,用龟甲或蓍草进行占卜。
飞廉:商朝的大臣,纣王的宠臣之一。
麾下:部下,这里指纣王的军队。
汤羊:用羊肉制作的食品。
御酒:皇帝亲自赐予的酒。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八十九回-评注
这段古文描绘了商纣王暴虐无道的场景,通过对纣王与箕子、微子等人的对话,以及纣王对待孕妇的残忍行为,展现了纣王的昏庸与残暴。
箕子的哭诉中,‘不意成汤相传数十世之天下,一旦丧于今日’反映了箕子对商朝衰败的痛心疾首,以及对纣王荒淫无度的批判。
箕子所说的‘未闻荼毒生灵,称为民父母者也’表达了他对纣王残忍行为的强烈谴责,以及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纣王对箕子的愤怒与斥责,‘周武叛逆,今已有元帅袁洪足可御敌,斩将覆军,不日奏凯’等话语,揭示了纣王对国家危机的漠视,以及对忠臣的压制。
箕子的泣谏,‘陛下尚不自省,犹杀此无辜妇女’等语,凸显了他对纣王不顾民生疾苦、残害无辜的愤怒。
微子等人的劝谏,‘陛下昔日剖比干之心,今又诛忠谏之口’等语,进一步揭示了纣王昏庸残暴的本质。
纣王对箕子的处罚,‘将箕子废为庶民’、‘将箕子剃发囚禁,为奴宫禁’等行为,暴露了他对忠臣的残酷迫害。
微子等人逃离商朝,‘我成汤继统六百年来,今日一旦被嗣君所失,是天亡我商也’等语,表达了对商朝衰亡的哀叹。
诗赞中‘莺啭商郊百草新,成汤宫殿已成尘’等句,描绘了商朝衰败的景象,以及对成汤王朝的怀念。
纣王剖孕妇的行为,‘大雪纷纷宴鹿台,独夫何苦降飞灾’等语,表达了对纣王残忍行为的强烈谴责。
微子等人逃离商朝,‘三贤远遁全宗庙,孕妇身亡实可哀’等语,表达了对忠臣逃离和孕妇死亡的哀悼。
纣王封高明、高觉为神武上将军,‘朕观二士真乃英雄也’等语,揭示了纣王对勇猛之士的赏识,以及对国家危机的无奈。
整个故事通过对纣王及其周围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商朝衰亡的历史悲剧,以及忠臣的忠贞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