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回

作者: 许仲琳,明代文学家和小说家,著有《封神演义》一书。关于《封神演义》的具体作者,有学者认为可能是许仲琳,或许是民间口头传承的集体创作,后期经过整理成书。许仲琳的作品《封神演义》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宗教和历史元素,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作品之一。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创作的神话小说,以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为背景,讲述了许多神仙、英雄、妖怪的故事,特别是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的过程。本书的核心情节是周朝的建立与商纣王的灭亡,其中穿插了大量的神仙、妖魔以及人物的封神故事。全书充满了神话和幻想元素,通过塑造许多英雄人物,如姜子牙、哪吒、杨戬等,展现了忠诚、勇敢、智慧等美德。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并以战斗、谋略、道德冲突等为主要内容,呈现出强烈的戏剧性。作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之一,《封神演义》不仅在文学上影响深远,也对后世的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回-原文

三姑计摆黄河阵

诗曰:

黄河恶阵按三才,此劫神仙尽受灾。

九九曲中藏造化,三三湾内隐风雷。

谩言阆苑修真客,谁道灵台结圣胎。

遇此总教重换骨,方知左道不堪媒。

话说彩云仙子把戳目珠望黄天化劈面打来,──此珠专伤人目。

──黄天化不及堤防,被打伤二目,翻下玉麒麟。

有金咤速救回去。

子牙把打神鞭祭起,正中云霄,吊下青鸾。

有碧霄急来救时,杨戬又放起哮天犬,把碧霄肩膀上一口,连皮带服扯了一块下来。

且言菡芝仙见势不好,把风袋打开,好风!怎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能吹天地暗,善刮宇宙昏。

裂石崩山倒,人逢命不存。

菡芝仙放出黑风。

子牙急睁眼看时,又被彩云仙子一戳目珠打伤眼目,几乎落骑。

琼霄发剑冲杀,幸得杨戬前后救护,方保无虞。

子牙走回芦篷,闭目不睁。

燃灯下篷看时,乃知戳目珠伤了;忙取丹药疗治,一时而愈。

子牙与黄天化眼目好了,黄天化切齿咬牙,终是怀恨,欲报此珠之雠。

且说云霄被打神鞭打重了;碧霄被哮天犬咬了。

三位娘娘曰:“吾到不肯伤你,你今番坏吾!罢,罢,罢!妹子,莫言他玉虚门下人,你就是我师伯,也顾不得了!”

正是:

不施奥妙无穷术,那显仙传秘授功。

话说云霄服了丹药,谓闻太师曰:“把你营中大汉子选六百名来与吾,有用处。”

太师令吉立去,实时选了六百大汉前来听用。

云霄三位娘娘同二位道姑往后营,用白土画成图式:何处起,何处止。

内藏先天秘密,生死机关;外按九宫八卦,出入门户,连环进退,井井有条。

人虽不过六百,其中玄妙不啻百万之师。

纵是神仙入此,则神消魄散。

其阵,众人也演习半月有期,方才走熟。

那一日,云霄进营来见闻太师,曰:“今日吾阵已成,请道兄看吾会玉虚门下弟子。”

太师问曰:“不识此阵有何玄妙?”

云霄曰:“此阵内按三才,包藏天地之妙;中有惑仙丹、闭仙诀,能失仙之神、消仙之魄、陷仙之形、损仙之气、丧神仙之原本、损神仙之肢体。

神仙入此而成凡,凡人入此而即绝。

九曲曲中无直,曲尽造化之奇,抉尽神仙之秘。

任他三教圣人,遭此亦难逃脱。

太师闻说大喜,传令:“左右,起兵出营!”

闻太师上了墨麒麟,四将分于左右。

五位道姑齐至篷前,大呼曰:“左右探事的!传与姜子牙,看他亲自出来答话。”

探事的报上篷来:“汤营有众女将讨战。”

子牙传令,命众门人排班出来。

云霄曰:“姜子牙,若论二教门下,俱会五行之术。

倒海移山,你我俱会。

今我有一阵,请你看。

你若破得此阵,我等尽归西岐,不敢与你拒敌。

你若破不得此阵,吾定为吾兄报仇。

杨戬曰:“道兄,我等同师叔看阵,你不可乘机暗放奇宝暗器伤我等。”

云霄曰:“你是何人?”

杨戬答曰:“我是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门下杨戬是也。”

碧霄曰:“我闻得你有八九元功,变化莫测。

我只看你今日也用变化来破此阵,我断不像你等暗用哮天犬而伤人也。

快去看了阵来,再赌胜负!

杨戬等各忍怒气,保着子牙来看阵图。

及至到了一阵,门上悬有小小一牌,上书:“九曲黄河阵”,

士卒不多,只有五六百名,旗旛五色。

怎见得,有赞为证,赞曰:

阵排天地,势摆黄河。

阴风飒飒气侵人,黑雾弥漫迷日月。

悠悠荡荡,杳杳冥冥。

惨气冲霄,阴霾彻地。

消魂灭魄,任你千载修持成画饼;

损神丧气,虽逃万劫艰辛俱失脚。

正所谓:神仙难到,尽削去顶上三花;

那怕你佛祖厄来,也消了胸中五气。

逢此阵劫数难逃;遇他时真人怎躲?

话言姜子牙看罢此阵,回见云霄。

云霄曰:“子牙,你识此阵么?”

子牙曰:“道友,明明书写在上,何必又言识与不识也。”

碧霄大喝杨戬曰:“你今日再放哮天犬来?”

杨戬倚了胸襟,仗了道术,催马摇枪来取。

琼霄在鸿鹄鸟上执剑来迎。

未及数合,云霄娘娘祭起混元金斗,杨戬不知此斗利害,只见一道金光,把杨戬吸在里面,往“黄河阵”里一摔。

不怕你:

七十二变俱无用,怎脱“黄河阵”内灾!

却说金咤见拿了杨戬,大喝曰:“将何左道拿吾道兄!”仗剑来取。

琼霄持宝剑来迎。

金咤祭起捆龙桩。

云霄笑曰:“此小物也!”托金斗在手,用中指一指,捆龙桩落在斗中。

二起金斗,把金咤拿去,摔入“黄河阵”中。

正是此斗:

装尽乾坤并四海,任他宝物尽收藏。

话说木咤见拿了兄长去,大呼曰:“那妖妇将何妖术敢欺吾兄!”

这道童狼行虎跳,仗剑且凶,望云霄一剑劈来。

云霄急架忙迎。

未及三合,木咤把肩膀一摇,吴钩剑起在空中。

云霄一见,笑曰:“莫道吴钩不是宝,吴钩是宝也难伤吾!”

云霄用手一招,宝剑落在斗中。

琼霄再祭金斗,木咤躲不及,一道金光,装将去了,也摔在“黄河阵”中。

云霄大怒,把青鸾一纵二翅飞来,直取子牙。

子牙见拿了三位门人去,心下惊恐,急架云霄剑时,未及数合,云霄把混元金斗祭起来拿子牙。

子牙忙将杏黄旗招展。

旗现金花,把金斗敌住在空中,只是乱翻,不得落将下来。

子牙败回芦篷,来见燃灯等。

燃灯曰:“此宝乃是混元金斗。

这一番方是众位道友逢此一场劫数。

你们神仙之体有些不祥。

入此阵内,根深者不妨,根浅者只怕有些失利。

且说云霄娘娘回进中营。

闻太师见一日擒了三人入阵,太师问云霄曰:‘此阵内拿去的玉虚门人怎生发落?’

云霄曰:‘等我会了燃灯之面,自有道理。’

闻太师营中设席款待。

张天君‘红沙阵’困着三人,又见云霄这等异阵成功,闻太师爽怀乐意。

正是:

屡胜西岐重重喜,只怕苍天不顺情。

且说闻太师欢饮而散。

次日,五位道姑齐至篷前,坐名请燃灯答话。

燃灯同众道人排班而出。

云霄见燃灯坐鹿而出。

怎见得,有赞为证,赞曰:

双抓髻,乾坤二色;皂道服,白鹤飞云。

仙丰并道骨,霞彩现当身。

顶上灵光千丈远,包罗万象胸襟。

九返金丹全不讲,修成圣体彻灵明。

灵鹫山上客,元觉道燃灯。

且说燃灯见云霄,打稽首,曰:‘道友请了!’

云霄曰:‘燃灯道人,今日你我会战,决定是非。吾摆此阵,请你来看阵。只因你教下门人将吾道污蔑太甚,吾故此才有念头。如今月缺难图。你门下有甚高明之士,谁来会吾此阵?’

燃灯笑曰:‘道友此言差矣!佥押‘封神榜’,你亲自在宫中,岂不知循环之理,从来造化,复始周流。赵公明定就如此,本无仙体之缘,该有如此之劫。’

琼霄曰:‘姐姐既设此阵,又何必与他讲甚么道德。待吾拿他,看他有何术相抵!’

琼霄娘娘在鸿鹄鸟上仗剑飞来。

这壁厢恼了众门下。

内有一道人作歌曰:

‘高卧白云山下,明月清风无价。壶中玄奥,静里乾坤大。夕阳看破霞,树头数晚鸦。花阴柳下,笑笑逢人话;剩水残山,行行到处家。凭咱茅屋任生涯,从他金阶玉露滑。’

赤精子歌罢,大呼曰:‘少出大言!琼霄道友,你今日到此,也免不得‘封神榜’上有名。’

轻移道步,执剑而来。

琼霄听说,脸上变了两朵桃花,仗剑直取。

步鸟飞腾,未及数合,云霄把混元金斗望上祭起,一道金光,如电射目,将赤精子拿住,望‘黄河阵’内一摔,跌在里面,如醉如痴,实时把顶上泥丸宫闭塞了。

──可怜千年功行,坐中辛苦,只因一千五百年逢此大劫,乃遇此斗,装入阵中,总是神仙也没用了。

广成子见琼霄如此逞凶,大叫:‘云霄休小看吾辈,有辱阐道之仙,自恃碧游宫左道!’

云霄见广成子来,忙催青鸾,上前问曰:‘广成子,莫说你是玉虚宫头一位击金钟首仙,若逢吾宝,也难脱厄。’

广成子笑曰:‘吾已犯戒,怎说脱厄?定就前因,怎违天命。今临杀戒,虽悔何及!’

仗剑来取。

云霄执剑相迎。

碧霄又祭金斗。

只见金斗显耀,目观不明,也将广成子拿入‘黄河阵’内。

──如赤精子一样相同,不必烦叙。

此混元金斗,正应玉虚门下徒众该削顶上三花;天数如此,自然随时而至,总把玉虚门人俱拿入‘黄河阵’,闭了天门,失了道果。

只等子牙封过神,再修正果,返本还元。

此是天数。

话说云霄将混元金斗拿文殊广法天尊,拿普贤真人,拿慈航道人、道德真君,拿清微教主太乙真人,拿灵宝太法师,拿惧留孙,拿黄龙真人:把十二弟子俱拿入阵中;止剩的燃灯与子牙。

且说云霄娘娘又倚金斗之功,无穷妙法,大呼曰:‘月缺今已难圆,作恶到底!燃灯道人,今番你也难逃!’

又祭混元金斗来擒燃灯,燃灯见事不好,借土遁化清风而去。

三位娘娘见燃灯走了,暂归老营。

闻太师见‘黄河阵’内拿了玉虚许多门人,十分喜悦,设席贺功。

云霄娘娘虽是饮酒而散,默坐自思:‘事已做成,怎把玉虚门下许多门人困于阵中,……此事不好处,使吾今日进退两难。’

且说燃灯逃回篷上,只见子牙上篷相见,坐下。

子牙曰:‘不料众道兄俱被因于‘黄河阵’中,吉凶不知如何?’

燃灯曰:‘虽是不妨,可惜了一场功夫虚用了。如今我贫道只得往玉虚宫走一遭。子牙,你在此好生看守,料众道友不得损身。’

燃灯彼时离了西岐,驾土遁而行,霎时来至昆仑山麒麟崖;落下遁光,行至宫前,又见白鹤童儿看守九龙沉香辇。

燃灯向前问童儿曰:‘掌教师尊往那里去?’

白鹤童儿口称:‘老师,老爷驾往西岐,你速回去焚香静室,迎鸾接驾。’

燃灯听罢,火速忙回至篷前,见子牙独坐,燃灯曰:‘子牙公,快焚香结彩,老爷驾临!’

子牙忙净洁其身,秉香道傍,迎迓鸾舆。

只见霭霭香烟,氤氲遍地。

怎见得,有歌为证,歌曰:

‘混沌从来道德奇,全凭玄理立玄机。太极两仪并四象,天开于子任为之。地丑人寅吾掌教:“黄庭”两卷度群迷。玉京金阙传徒众,火种金莲是我为。六根清静除烦恼,玄中妙法少人知。二指降龙能伏虎,目运祥光天地移。顶上庆云三万丈,遍身霞遶彩云飞。闲骑逍遥四不相,默坐沉檀九龙车。飞来异兽为扶手,喜托三宝玉如意。白鹤青鸾前引道,后随丹凤舞仙衣。羽扇分开云雾隐,左右仙童玉笛吹。黄巾力士听敕命,香烟滚滚众仙随。阐道法扬真教主,元始天尊离玉池。’

话说燃灯、子牙听见半空中仙乐,一派嘹喨之音,燃灯秉香,轵道伏地曰:“弟子不知大驾来临,有失远迎,望乞恕罪。”

元始天尊落了沉香辇,南极仙翁执羽扇随后而行。燃灯、子牙请天尊上芦篷,倒身下拜。

天尊开言曰:“尔等平身。”子牙复俯伏启曰:“三仙岛摆“黄河阵”,众弟子俱有陷身之厄,求老师大发慈悲,普行救拔。”

元始曰:“天数已定,自莫能解,何必你言。”元始默言静坐。燃灯、子牙侍于左右。

至子时分,天尊顶上现庆云,有一亩田大;上放五色毫光,金灯万盏,点点落下,如檐前滴水不断。

且说云霄在阵中,猛见庆云现出,云霄谓二妹子曰:“师伯至矣!妹子,我当初不肯下山,你二人坚执不从。我一时动了无明,偶设此阵,把玉虚门人俱陷在里面,使我又不好放他,又不好坏他。今番师伯又来,怎好相见,真为掣肘。”

琼霄曰:“姐姐此言差矣!他又不是吾师,尊他为上,不过看吾师之面。我不是他教下门人,任凭我为,如何怕他?”

碧霄曰:“我们见他,尊他。他无声色,以礼相待;如他有自尊之念,我们那认他甚么师伯!既为敌国,如何逊礼。今此阵既已摆了,说不得了,如何怕得许多!”

话说元始天尊次日清晨命南极仙翁:“将沉香辇收拾,吾既来此,须进‘黄河阵’走一遭。”燃灯引道,子牙随后,下篷行至阵前。

白鹤童儿大呼曰:“三仙岛云霄快来接驾!”只见云霄等三人出阵,道傍欠身,口称:“师伯,弟子甚是无礼,望乞恕罪!”

元始曰:“三位设此阵,乃我门下该当如此。只是一件,你师尚不敢妄为,尔等何苦不守清规,逆天行事,自取违教之律!尔等且进阵去,我自进来。”

三位娘娘先自进阵,上了八卦台,看元始进来如何。

且说天尊拍着飞来椅,径进阵来;沉香辇下四脚离地二尺许高,祥云托定,瑞彩飞腾。

天尊进得阵来,慧眼垂光,见十二弟子横睡直躺,闭目不睁。

天尊叹曰:“只因三尸不斩,六气未吞,空用功夫千载。”

天尊道心慈悲,看罢方欲出阵。

八卦台上彩云仙子见天尊回身,抓一把戳目珠打来。

怎见得,有诗为证,诗曰:奇珠出手焰光生,灿烂飞腾太没情。只说暗伤元始祖。谁知此宝一时倾。

话说元始天尊看罢“黄河阵”方欲出阵,彩云仙子将戳目珠从后面打来。

那珠未到天尊跟前,已化作灰尘飞去。

云霄见而失色。

且说元始出阵,上篷坐下。

燃灯曰:“老师进阵内,众道友如何?”

元始曰:“三花削去,闭了天门,已成俗体,即是凡夫。”

燃灯又曰:“方才老师入阵,为何不破此阵,将众道友提援出来,大发慈悲。”

元始笑曰:“此教虽是贫道掌,尚有师长,必当请问过道兄,方才可行。”

言未毕,听空中鹿鸣之声,元始曰:“八景宫道兄来矣。”

忙下篷迎迓。

怎见得,有诗为证,诗曰:鸿蒙剖破玄黄景,又在人间治五行。度得轩辕升白昼,函关施法道常明。

话说老子乘牛从空而降,元始远迓,大笑曰:“为周家八百年事业,有劳道兄驾临!”

老子曰:“不得不来。”

燃灯明香引道上篷,玄都大法师随后。

燃灯参拜,子牙叩首毕,二位天尊坐下。

老子曰:“三仙童子设一“黄河阵”,吾教下门人俱厄于此,你可曾去看?”

元始曰:“贫道先进去看过,正应垂象,故候道兄。”

老子曰:“你就破了罢,又何必等我?”

二位天尊默坐不言。

且说三位娘娘在阵,又见老子顶上现一座玲珑塔于空中,毫光五色,隐现于上。

云霄谓二妹曰:“玄都大老爷也来了,怎生是好?”

碧霄娘娘道:“姐姐,各教各授,那里管他?今日他再来,吾不是昨日那样待他,那里怕他?”

云霄摇头:“此事不好。”

琼霄曰:“但他进此阵,就放金蛟剪,再祭混元金斗,何必惧他?”

且说次日,老子谓元始曰:“今日破了“黄河阵”早回,红尘不可久居。”

元始曰:“道兄之言是也。”

命南极仙翁收拾香辇;老子上了板角青牛,燃灯引道,遍地氤氲,异香馥道,满散红霞。

行至“黄河阵”前,玄都大法师大呼曰:“三仙姑快来接驾!”

里面一声钟响,三位娘娘出阵,立而不拜。

老子曰:“你等不守清规,敢行忤慢!尔师见吾且躬身稽首,你焉敢无状!”

碧霄曰:“吾拜截教主,不知有玄都。上不尊,下不敬,礼之常耳。”

玄都大法师大喝曰:“这畜生好胆大,出言触犯天颜!快进阵!”

三位娘娘转身入阵。

老子把牛领进阵来,元始沉香辇也进了阵。

白鹤童儿在后,齐进“黄河阵”来。

不知三位娘娘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回-译文

三姑计摆黄河阵

诗说:黄河的恶阵按照三才之理布置,这次劫难让神仙们都受到了灾祸。在九曲之中隐藏着造化的秘密,在三个弯道之内隐藏着风雷之力。

不要说那些在仙境中修炼真道的客人,也不要说那些在灵台中孕育圣胎的人。遇到这种情况,总教人重换骨头,才知道左道是不值得作为媒介的。

话说彩云仙子用戳目珠向黄天化劈面打来——这颗珠子专门伤害人的眼睛。黄天化来不及防备,被打伤双眼,从玉麒麟上翻落下来。有金咤迅速将他救回去。子牙把打神鞭祭起,正好击中云霄,吊下了青鸾。有碧霄急忙来救,杨戬又放出哮天犬,咬住了碧霄的肩膀,连皮带肉扯下了一块。

且说菡芝仙见状不妙,打开风袋,好大的风!怎见得,有诗为证:能吹天地暗,善刮宇宙昏。裂石崩山倒,人逢命不存。菡芝仙放出黑风。

子牙急忙睁开眼睛看时,又被彩云仙子用戳目珠打伤了眼睛,几乎从马上摔下来。琼霄发剑冲杀,幸得杨戬前后救护,才保住性命。子牙回到芦篷,闭上眼睛不再睁开。燃灯下篷来看时,才知道戳目珠伤了子牙的眼睛;急忙取出丹药治疗,立刻就好了。子牙和黄天化的眼睛好了,黄天化咬牙切齿,终究怀恨在心,想要报复这颗珠子的仇恨。

再说云霄被打神鞭打得重了;碧霄被哮天犬咬了。三位娘娘说:‘我们本来也不愿意伤害你们,你们这次坏了我们的好事!算了吧,算了吧,算了吧!妹妹,不要说他是玉虚门下的人,他就是我师伯,也顾不得了!’

不施展奥妙无穷的法术,怎么能显出仙传秘授的功夫。

话说云霄服了丹药后,对闻太师说:‘把你营中的大汉子选六百名给我,我有用。’太师命令吉立去,立刻选了六百名大汉前来听用。云霄三位娘娘和两位道姑向后营去,用白土画成图式: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里面隐藏着先天的秘密和生死机关;外面按照九宫八卦,出入门户,连环进退,井井有条。人虽然不过六百,其中的玄妙不亚于百万之师。即使是神仙进入这个阵,也会神消魄散。这个阵,众人也演习了半个月,才走熟。

那一天,云霄进营来见闻太师,说:‘今天我的阵已经布置好了,请道兄来看看我布置的阵势。’太师问:‘不知道这个阵有什么玄妙之处?’云霄说:‘这个阵内按照三才之理,包含着天地之间的奥秘;中间有惑仙丹、闭仙诀,能够失掉仙人的神、消散仙人的魄、陷害仙人的形、损伤仙人的气、丧失仙人的原本、损伤仙人的肢体。神仙进入这个阵就会变成凡人,凡人进入这个阵就会立刻死亡。九曲中的曲道没有直道,完全包含了造化的奇特之处,揭示了神仙的秘密。即使是三教圣人,遇到这个阵也难以逃脱。’太师听说后非常高兴,传令:‘左右,起兵出营!’闻太师上了墨麒麟,四将分列左右。五位道姑一起来到篷前,大声呼喊:‘左右探事的!传给姜子牙,看他亲自出来答话。’探事的报告上来:‘汤营有众女将挑战。’子牙传令,命令众门人排队出来。

云霄说:‘姜子牙,如果按照二教门下的法术,我们都懂得五行之术。倒海移山,我们都会。现在我有一个阵,请你来看。如果你能破了这个阵,我们全部归顺西岐,不敢再与你为敌。如果你破不了这个阵,我一定要为我兄报仇。’杨戬说:‘道兄,我们同师叔来看阵,你不可乘机暗放奇宝暗器伤害我们。’云霄问:‘你是谁?’杨戬回答:‘我是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门下杨戬。’碧霄说:‘我听说你有八九元功,变化莫测。我只看你今天也用变化来破这个阵,我不会像你们那样暗用哮天犬伤害人。快去看看阵势,再比试比试胜负!’杨戬等人各自忍住怒气,保护着子牙来看阵图。

到了阵前,门上挂有一块小小的牌子,上面写着:‘九曲黄河阵’,士兵不多,只有五六百人,旗帜五色。怎见得,有赞为证:阵排天地,势摆黄河。阴风飒飒气侵人,黑雾弥漫迷日月。悠悠荡荡,杳杳冥冥。惨气冲霄,阴霾彻地。消魂灭魄,任你千载修持成画饼;损神丧气,虽逃万劫艰辛俱失脚。正所谓:神仙难到,尽削去顶上三花;那怕你佛祖厄来,也消了胸中五气。逢此阵劫数难逃;遇他时真人怎躲?’

姜子牙看罢此阵,回见云霄。云霄说:‘子牙,你认识这个阵吗?’子牙说:‘道友,明明写在上面,何必再问认识不认识呢。’碧霄大声喝问杨戬:‘你今天再放哮天犬来?’杨戬挺胸仗剑,催马摇枪来挑战。琼霄在鸿鹄鸟上执剑来迎。

未及数合,云霄祭起混元金斗,杨戬不知道这个金斗的厉害,只见一道金光,把他吸了进去,摔进了‘黄河阵’里。不怕你:七十二变俱无用,怎脱‘黄河阵’内灾!

金咤见杨戬被抓了,大喝道:‘你用什么左道拿我的道兄!’仗剑来挑战。琼霄持宝剑来迎。金咤祭起捆龙桩。云霄笑着说:‘这个小东西!’用手一指,捆龙桩落进了金斗中。两次起金斗,把金咤抓起来,摔进了‘黄河阵’中。正是这个金斗:装尽乾坤并四海,任他宝物尽收藏。

木咤见哥哥被抓了,大呼道:‘那个妖妇用什么妖术敢欺侮我的哥哥!’这个道童像狼一样凶猛,仗剑而来,望云霄一剑劈来。云霄急忙架剑应对。未及三合,木咤把肩膀一摇,吴钩剑起在空中。云霄一见,笑着说:‘不要说吴钩不是宝物,吴钩是宝物也难伤到我!’云霄用手一招,宝剑落进了金斗中。琼霄再次祭起金斗,木咤躲闪不及,一道金光,被他装了进去,也摔进了‘黄河阵’中。云霄大怒,骑上青鸾,飞来直取子牙。

子牙见三位门人被抓了,心中惊恐,急忙架剑应对云霄剑时,未及数合,云霄把混元金斗祭起来抓子牙。子牙急忙将杏黄旗招展。旗上现金花,把金斗挡在空中,只是乱翻,无法落下来。子牙败回芦篷,来见燃灯等人。燃灯说:‘这个宝物是混元金斗。这一回是众位道友遇到的一场劫数。你们神仙之体有些不祥。进入这个阵内,根基深厚的没关系,根基浅薄的可能有些失利。’

且说云霄娘娘回到中营。闻太师看到一天之内抓了三个人进阵,便问云霄说:“阵内抓走的玉虚门人该如何处理?”云霄回答:“等我见到燃灯真人,自有办法。”闻太师在营中设宴款待。张天君用‘红沙阵’困住了三人,又看到云霄布下的异阵成功,闻太师心情舒畅。正是:屡次战胜西岐,心情十分喜悦,只怕天意不随人愿。

闻太师欢饮散去。次日,五位道姑一同来到营前,点名请燃灯真人说话。燃灯带领众道人列队而出。云霄看到燃灯骑着鹿出现。这鹿的样子,有赞诗为证,赞诗说:

双髻抓得高,天地两色;黑色道袍,白鹤似云。仙风道骨,霞光映照。头顶灵光千里远,胸怀包罗万象。不谈九转金丹,修成圣体通灵明。灵鹫山上的客人,元觉道人燃灯。

燃灯见到云霄,行礼道:‘道友您好!’云霄说:‘燃灯道人,今日我们相会,决定是非。我布下这个阵,请你来看看。只因你门下的弟子污蔑我的道法太过分,所以我才有这个想法。现在月圆难成。你门下有哪位高明之士,来与我对阵?”燃灯笑着说:‘道友,你这话错了!我们共同签署了‘封神榜’,你在宫中难道不知道循环的道理,造化总是周而复始。赵公明注定如此,本无仙体之缘,该有如此之劫。”

琼霄说:‘姐姐既然设了此阵,何必与他讲道德。等我把他抓来,看他有什么办法抵挡!’琼霄娘娘骑着鸿鹄鸟,手持剑飞来。这一边,门下弟子们都很愤怒。其中一位道人作歌说:

高卧在白云山脚下,明月清风无价。壶中玄奥,静观乾坤大。夕阳看破霞,树头数晚鸦。花阴柳下,说说笑笑遇人。残山剩水,处处行路家。靠着我这茅屋任生涯,任凭金阶玉露滑。

赤精子唱完歌,大声说:‘少说大话!琼霄道友,你今天来此,也免不了在‘封神榜’上有名。’他轻轻移动脚步,手持剑走来。琼霄听说,脸上泛起两朵红晕,手持剑直接冲过去。两人在空中飞腾,未交手数回合,云霄将混元金斗祭起,一道金光,如闪电般射向赤精子,将他拿住,摔入‘黄河阵’中,像喝醉了酒一样,立刻将头顶的泥丸宫封闭了。

可怜千年修行,坐中辛苦,只因一千五百年遇到这场大劫,才遇到这个金斗,被装入阵中,即使是神仙也无法施展。广成子看到琼霄如此猖狂,大声说:‘云霄,不要小看我们,侮辱了阐教仙人,自恃碧游宫左道!’云霄看到广成子来了,急忙催动青鸾,上前问道:‘广成子,不要说你是玉虚宫第一位击钟的仙人,若遇到我的法宝,也难以逃脱厄运。’广成子笑着说:‘我已经犯戒了,怎能逃脱厄运?定下前因,怎能违背天命。现在面临杀戒,虽然后悔,又有什么用呢?’他手持剑冲过来。云霄也手持剑迎上去。碧霄又祭起混元金斗。只见金斗光芒四射,让人目不能视,也将广成子拿入‘黄河阵’中。

这个混元金斗,正应玉虚门下弟子头顶三花被削之数;天数如此,自然随时而至,将玉虚门下弟子全部拿入‘黄河阵’,封闭了天门,失去了道果。只等子牙封神完毕,再修正果,恢复本源。这是天命。话说云霄用混元金斗拿住了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道德真君、清微教主太乙真人、灵宝太法师、惧留孙、黄龙真人,将十二弟子全部拿入阵中;只剩下燃灯和子牙。

云霄娘娘凭借混元金斗的功效,无穷的妙法,大声喊道:‘月圆已难再圆,作恶到底!燃灯道人,这次你也难以逃脱!’她又祭起混元金斗来擒拿燃灯,燃灯见事情不妙,借土遁化为清风而去。三位娘娘见燃灯逃走,暂时回到老营。闻太师看到‘黄河阵’中抓了玉虚门下这么多弟子,非常高兴,设宴庆祝。

云霄娘娘虽然饮酒散去,但独自坐着思考:‘事情已经做成,但怎么把玉虚门下的弟子困在阵中,……这件事不好,让我今天进退两难。’

燃灯逃回篷上,只见子牙上篷相见,坐下。子牙说:‘没想到众道兄都被困在‘黄河阵’中,不知道吉凶如何?’燃灯说:‘虽然没有大事,可惜了一场功夫白费了。现在我这个贫道只得去玉虚宫走一趟。子牙,你在这里好好看守,众道友不会有什么事。’燃灯当时离开西岐,驾着土遁而行,瞬间来到昆仑山麒麟崖;落下遁光,来到宫前,又看到白鹤童子看守九龙沉香辇。

燃灯上前问童子说:‘掌教师尊在哪里?’白鹤童子说:‘老师,老爷去了西岐,你快回去焚香静室,迎接鸾驾。’燃灯听后,急忙回到篷前,看到子牙独自坐着,燃灯说:‘子牙公,快焚香结彩,老爷驾临!’子牙忙洗净身体,手持香在道旁,迎接鸾驾。

只见香烟缭绕,弥漫遍地。这香烟的样子,有歌为证,歌说:

混沌初开道德奇,全凭玄理立玄机。太极两仪并四象,天开于子任为之。

地丑人寅我掌教:‘黄庭’两卷度群迷。玉京金阙传徒众,火种金莲是我为。

六根清净除烦恼,玄中妙法少人知。二指降龙能伏虎,目运祥光天地移。

顶上庆云三万丈,遍身霞绕彩云飞。闲骑逍遥四不相,默坐沉香九龙车。

飞来异兽为扶手,喜托三宝玉如意。白鹤青鸾前引道,后随丹凤舞仙衣。

羽扇分开云雾隐,左右仙童玉笛吹。黄巾力士听敕命,香烟滚滚众仙随。

阐道法扬真教主,元始天尊离玉池。

话说燃灯和子牙听到半空中传来仙乐,声音嘹亮,燃灯拿着香,轵道跪在地上说:‘弟子不知道您的大驾光临,未能远迎,希望您能原谅我的过错。’元始天尊从沉香辇上下来,南极仙翁拿着羽扇跟在后面。燃灯和子牙请天尊上芦篷,他们跪拜在地。天尊说:‘你们起来。’子牙再次跪拜,说:‘三仙岛上的“黄河阵”让众弟子都陷入了危险,求老师您大发慈悲,普度众生。’元始天尊说:‘天数已经注定,无法改变,何必多言。’元始天尊默默地坐着。燃灯和子牙站在旁边。到了子时,天尊头顶上出现了一片庆云,大约有一亩田那么大;云中放出五色光芒,金灯万盏,一点一点地落下,就像屋檐前的水滴不断。云霄在阵中,突然看到庆云出现,云霄对两个妹妹说:‘师伯来了!妹妹们,我当初不愿意下山,你们俩坚持不同意。我一时冲动,设置了这个阵法,把玉虚门人都困在里面,既不能放他们,又不能伤害他们。现在师伯又来了,怎么见面,真是左右为难。’琼霄说:‘姐姐,你说错了!他不是我们的师傅,我们尊敬他,只是看在师傅的面子上。我不是他教下的弟子,随便我做什么,怎么怕他?’碧霄说:‘我们见到他,尊敬他。他若无动于衷,我们以礼相待;如果他有了自尊心,我们就不认他为师伯!既然是敌对,怎么可以退让。现在阵法已经摆好,说不得,怎么可以怕那么多!’

元始天尊第二天一早命令南极仙翁:‘把沉香辇收拾好,我已经来了,必须进入“黄河阵”走一趟。’燃灯带路,子牙跟在后面,下篷走到阵前。白鹤童儿大声呼喊:‘三仙岛云霄快出来迎接圣驾!’只见云霄等三人出阵,站在路边行礼,说:‘师伯,我们非常无礼,希望您能原谅!’元始天尊说:‘三位设下这个阵法,是我们门下应有的做法。但有一件事,你们师傅尚且不敢胡来,你们为何不遵守清规,违背天意,自取其咎!你们进去吧,我自己进去。’三位娘娘先进阵,上了八卦台,看看元始天尊进来会怎样。

天尊乘坐飞来椅直接进入阵中;沉香辇的四脚离地大约二尺高,祥云托着,瑞彩飞扬。天尊进入阵中,慧眼一扫,看到十二位弟子横躺竖卧,闭着眼睛不睁开。天尊叹息说:‘只因三尸未斩,六气未吞,空费了千年的功夫。’天尊心怀慈悲,看完后正要出阵。八卦台上的彩云仙子见天尊转身,抓起一把戳目珠打来。这珠子还没到天尊面前,就已经化成灰尘飞走了。云霄见状脸色大变。

天尊看完“黄河阵”正要出阵,彩云仙子从后面将戳目珠打来。这珠子还没到天尊面前,就已经化成灰尘飞走了。云霄见状脸色大变。天尊出阵后,坐在篷上。燃灯说:‘老师进入阵中,众道友怎么样了?’天尊说:‘三花已去,天门已闭,已经是凡人。’燃灯又说:‘刚才老师进入阵中,为什么不去破这个阵,把众道友救出来,大发慈悲。’天尊笑着说:‘这个教虽然是我掌管,但还有师长,必须先请教过道兄,才能行动。’话还没说完,听到空中传来鹿鸣声,天尊说:‘八景宫的道兄来了。’急忙下篷迎接。

老子骑着牛从空中降落,元始天尊远远地迎接,笑着说:‘为了周家的八百年基业,劳驾道兄亲自前来!’老子说:‘不得不来。’燃灯拿着香引路上篷,玄都大法师跟在后面。燃灯行礼,子牙叩首完毕,两位天尊坐下。老子说:‘三仙童子设下了一个“黄河阵”,我们教下的弟子都困在这里,你去看过了吗?’元始天尊说:‘我先进去看了看,正应了天象,所以等道兄。’老子说:‘你就破了吧,何必等我?’两位天尊默默地坐着。

三位娘娘在阵中,又看到老子头顶上空出现了一座玲珑塔,五色毫光隐约可见。云霄对两个妹妹说:‘玄都大老爷也来了,怎么办呢?’碧霄娘娘说:‘姐姐,各教各授,我们不管他。今天他再来,我不会像昨天那样对待他,怎么可以怕他?’云霄摇头:‘这件事不好。’琼霄说:‘但他进入这个阵,我们就放金蛟剪,再祭混元金斗,何必怕他?’

第二天,老子对元始天尊说:‘今天破了“黄河阵”就早点回去,红尘不可久留。’元始天尊说:‘道兄的话是对的。’命令南极仙翁收拾香辇;老子骑上板角青牛,燃灯带路,周围弥漫着氤氲之气,异香扑鼻,红霞满天。走到“黄河阵”前,玄都大法师大声呼喊:‘三仙姑快出来迎接圣驾!’里面响起一声钟声,三位娘娘出阵,站着不动,不拜。老子说:‘你们不守清规,敢如此无礼!你们的师傅见到我都要低头行礼,你们怎么敢这样无礼!’碧霄说:‘我拜截教主,不知道有玄都。上面不尊敬,下面不敬,这是礼节。’玄都大法师大喝:‘你这畜生胆子真大,出言不逊,快进阵!’三位娘娘转身入阵。老子带着牛进入阵中,元始天尊的沉香辇也进了阵。白鹤童儿跟在后面,一起进入“黄河阵”。

不知道三位娘娘的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回-注解

三姑计:三姑计是指古代战争中的一种计谋,通常指用计策迷惑敌人,使敌人陷入困境。在文中,可能指的是云霄三位娘娘使用的某种计谋来对付姜子牙。

黄河阵:黄河阵,是道教中的阵法,这里指由三仙岛的三位娘娘设下的阵法。

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种宇宙观,认为这三者构成了宇宙的根本。

戳目珠:戳目珠,是道教中的一种法器,能伤人眼睛。

玉麒麟:玉麒麟是一种神话中的神兽,通常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

金咤:金咤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角色,是哪吒的三兄弟之一,具有法力。

打神鞭:打神鞭是姜子牙的法器,可以用来打伤妖魔。

青鸾:青鸾是一种神话中的神鸟,通常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

碧霄:碧霄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角色,是云霄的妹妹。

杨戬:杨戬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角色,是姜子牙的弟子,具有法力。

哮天犬:哮天犬是杨戬的坐骑,是一种神犬,具有强大的法力。

菡芝仙:菡芝仙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角色,是一位仙子。

黑风:黑风是一种强大的妖风,可以造成极大的破坏。

九曲黄河阵:九曲黄河阵是一种复杂的阵法,据说可以困住甚至消灭进入其中的敌人。

混元金斗:混元金斗,是道教中的一种法器,能收服妖魔。

金霞洞:金霞洞是玉鼎真人的洞府,位于玉泉山。

金斗:金斗是一种法器,具有强大的吸附和束缚能力。

杏黄旗:杏黄旗是姜子牙的法器,具有防御和护身的作用。

燃灯:燃灯,又称燃灯道人,是道教中的神祇,被认为是佛教中的燃灯古佛转世,具有极高的法力。

云霄娘娘:云霄娘娘是道教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是元始天尊的弟子,也是云中子的妹妹,在《封神演义》中是阐教的重要人物。

闻太师:闻太师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是商朝的大将,也是闻仲的别名,以勇猛著称。

玉虚门人:玉虚门人,指元始天尊门下的弟子。

燃灯之面:燃灯之面是指燃灯道人的面容,这里可能是指燃灯道人的权威或者决定。

红沙阵:红沙阵是《封神演义》中的一种阵法,由张天君所布,用以困住敌人。

封神榜:封神榜是《封神演义》中的核心元素,上面记录了所有有功于天庭的仙人名字,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玉虚宫:玉虚宫是元始天尊的居所,位于昆仑山,是道教的重要圣地。

碧游宫:碧游宫是元始天尊的另一个居所,位于碧游山,也是道教的重要圣地。

金钟首仙:金钟首仙是指广成子,他在玉虚宫中负责击钟,因此被称为金钟首仙。

灵鹫山:灵鹫山是佛教圣地,也是燃灯道人的道场。

元觉道燃灯:元觉道燃灯是指燃灯道人的道号,元觉是他的法号,燃灯是他的道号。

佥押:佥押是指签名认可,这里指在封神榜上签名。

九返金丹:九返金丹是指修炼成仙的重要丹药,能够让人修成圣体。

灵光:灵光是指仙人的光辉,是仙体的一种体现。

灵鹫山上客:灵鹫山上客是指燃灯道人,他曾在灵鹫山上修炼。

鸿鹄鸟:鸿鹄鸟是一种神鸟,这里指琼霄娘娘所骑的神鸟。

封神榜上有名:封神榜上有名是指某人在封神榜上有记录,意味着他将接受天命,成为神仙。

碧游宫左道:碧游宫左道是指广成子在碧游宫中的地位,左道是指次要的道场。

天数:天数是指天命,是《封神演义》中决定人物命运的神秘力量。

修正果:修正果是指修正自己的行为,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返本还元:返本还元是指回归本源,回到最初的状态。

子牙:子牙,姜子牙,周文王的大臣,也是道教和民间信仰中的重要人物,以智谋和神通著称。

白鹤童儿:白鹤童儿是元始天尊的童子,负责看守九龙沉香辇。

九龙沉香辇:九龙沉香辇是元始天尊的座驾,由九条龙拉着的香木车。

焚香静室:焚香静室是指用于烧香和静修的房间。

鸾舆:鸾舆是指皇帝或仙人乘坐的车驾。

庆云:庆云,道教中认为的神圣云彩,常与祥瑞之事相关。

逍遥四不相:逍遥四不相是指元始天尊的坐骑,能够自由飞翔。

沉檀九龙车:沉檀九龙车是指元始天尊的座驾,由九条龙拉着的沉香车。

三宝玉如意:三宝玉如意是元始天尊的法宝,能够实现愿望。

白鹤青鸾:白鹤青鸾是指白鹤和青鸾,是仙人的坐骑。

丹凤:丹凤是指丹顶鹤,是仙人的坐骑。

黄巾力士:黄巾力士是指天庭中的力士,负责执行天命。

香烟滚滚:香烟滚滚是指香烟弥漫,形容场面庄严。

阐道法扬:阐道法扬是指宣扬道教教义,弘扬正道。

仙乐:指道教或佛教中认为的神仙所演奏的音乐,常用来形容神圣、庄严的气氛。

元始天尊:元始天尊,道教最高神祇之一,被认为是宇宙的创造者,拥有无上的法力。

南极仙翁:南极仙翁,道教中的长寿之神,常与福、禄、寿三位神仙并列。

羽扇:古代的一种扇子,常用于文人雅士或神仙,象征着高雅和智慧。

芦篷:用芦苇等植物编织成的船篷,这里指用于乘坐的芦苇船。

三花削去:三花,指道教中的三宝:道、德、功;削去三花,意味着失去修为。

八景宫道兄:八景宫道兄,指道教中的八景宫宫主,此处指老子。

板角青牛:板角青牛,是老子的坐骑,象征着老子的法力。

金蛟剪:金蛟剪,是道教中的一种法器,能斩妖除魔。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回-评注

这段古文描绘了一幅仙界与凡界交错的场景,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人对宗教信仰和仙道思想的深刻理解。

开篇以‘燃灯、子牙听见半空中仙乐’引入,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仙乐的嘹喨之音,不仅预示着大驾光临,也暗示了神力的显现。

‘燃灯秉香,轵道伏地’这一细节,表现了燃灯对元始天尊的敬畏之情,同时也体现了道教中香火祭祀的仪式感。

‘元始天尊落了沉香辇,南极仙翁执羽扇随后而行’这一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天尊的尊贵地位,同时也展现了南极仙翁的随从身份。

‘子牙复俯伏启曰:“三仙岛摆“黄河阵”,众弟子俱有陷身之厄,求老师大发慈悲,普行救拔。”’’这里子牙的请求,反映了道教中对于慈悲为怀的教义。

‘元始曰:“天数已定,自莫能解,何必你言。”’’元始天尊的回答,既体现了道教中‘天数’的神秘色彩,也反映了天尊的超然态度。

‘天尊顶上现庆云,有一亩田大;上放五色毫光,金灯万盏,点点落下,如檐前滴水不断’这一段,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尊的神圣形象,同时也暗示了天尊的神秘力量。

‘云霄谓二妹子曰:“师伯至矣!妹子,我当初不肯下山,你二人坚执不从。我一时动了无明,偶设此阵,把玉虚门人俱陷在里面,使我又不好放他,又不好坏他。”’’这里云霄的内心独白,揭示了阵法背后的故事,同时也为后续的剧情发展埋下了伏笔。

‘老子乘牛从空而降,元始远迓,大笑曰:“为周家八百年事业,有劳道兄驾临!”’’这一段,展现了老子与元始天尊之间的深厚友谊,同时也体现了道教中‘道法自然’的思想。

‘三位娘娘在阵,又见老子顶上现一座玲珑塔于空中,毫光五色,隐现于上’这一描写,再次展现了老子强大的法力,同时也预示了后续剧情的紧张与悬念。

‘老子把牛领进阵来,元始沉香辇也进了阵’这一动作,为后续老子破阵的行动埋下了伏笔,同时也体现了老子对元始天尊的尊重。

整段古文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道教中的仙道思想、宗教仪式和人物关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宗教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525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