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许仲琳,明代文学家和小说家,著有《封神演义》一书。关于《封神演义》的具体作者,有学者认为可能是许仲琳,或许是民间口头传承的集体创作,后期经过整理成书。许仲琳的作品《封神演义》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宗教和历史元素,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作品之一。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创作的神话小说,以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为背景,讲述了许多神仙、英雄、妖怪的故事,特别是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的过程。本书的核心情节是周朝的建立与商纣王的灭亡,其中穿插了大量的神仙、妖魔以及人物的封神故事。全书充满了神话和幻想元素,通过塑造许多英雄人物,如姜子牙、哪吒、杨戬等,展现了忠诚、勇敢、智慧等美德。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并以战斗、谋略、道德冲突等为主要内容,呈现出强烈的戏剧性。作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之一,《封神演义》不仅在文学上影响深远,也对后世的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四回-原文
土行孙立功显耀
诗曰:
征西将士有奇才,缩地能令浊土开。
劫寨偷营如掣电,飞书走檄若轰雷。
贪趋相府几亡命,恐失佳期被所媒。
缡是君明天自爱,英谋奇略尽成灰。
话说杨戬见邓婵玉回马飞来要杀龙须虎。
杨戬大呼曰:
少待伤吾师兄!
马走如飞,摇枪来刺。
婵玉只得架枪。
两马相交,未及数合,婵玉便走。
杨戬随后赶来。
婵玉又发一石,正中杨戬,打得脸上火星迸出,往下愈赶得紧了。
他不知杨戬有无限腾挪变化。
婵玉见马势赶得甚急,忙发一石,又中杨戬脸上;只当不知。
婵玉正是着忙,杨戬祭起哮天犬,把邓婵玉颈子上一口,连皮带肉咬去了一块。
婵玉负痛难忍,几乎落马,大败进营,叫痛不止。
邓九公又见女儿着伤,心下十分不爽,纳闷在帐,切齿深恨哪咤。
且说杨戬救了龙须虎,回见子牙。
子牙见龙须虎又着石伤,虽然杨戬哮天犬伤了邓婵玉,子牙心上也自不悦。
当日邓九公父子着伤,日夜煎熬。
四将在营商议:
今主帅带伤,不能取胜西岐,奈何?
正议论间,报:
有督粮官土行孙等令。
内帐传出:
令来。
土行孙上帐,不见主帅,间其原故,太鸾备言其事。
土行孙进帐来,见邓九公问安。
九公说:
被哪咤打伤肩臂,筋断骨折,不能痊愈;今奉旨来征西岐,谁知如此!
土行孙曰:
主将之伤不难,末将有药。
忙取葫芦里一粒金丹,用水研开,将鸟翎搽上,真如甘露沁心,立时止痛。
土行孙又听得帐后有妇女娇怯悲惨之声,土行孙问曰:
里面是何人呻吟?
九公曰:
是吾女婵玉,也被着伤。
土行孙又取出一粒金丹,如前取水研开,扶出小姐,用药敷上,立时止痛,邓九公大喜;
至晚,帐内摆酒待土行孙,众将共饮。
土行孙请问邓九公:
与姜子牙见了几阵?
九公曰:
屡战不能取胜。
土行孙笑曰:
当时主将肯用吾征时,如今平服西岐多时了。
九公暗想:
此人必定有些本事。他无有道术,申公豹决不荐他。也罢,不若把他改作正印先行。
彼时酒散。
次早升帐,九公谓太鸾曰:
将军今把先行印让土行孙挂了,使他早能成功,回师奏凯,共享皇家天禄,无使迁延日月,何如?
太鸾曰:
主帅将令,末将怎敢有违?况土行孙早能建功,岂不是美事。情愿让位。
忙将正印交代。
土行孙当时挂印施威,领本部人马,杀奔西岐城下,厉声大呼曰:
只叫哪咤出来答话!
子牙正与诸将商议,忽报:
汤营有将搦战,坐名要哪咤答话。
子牙命哪咤出城。
哪咤登风火轮来至阵前,只管瞧,不见将官,只管望营里看。
──土行孙其身止高四尺有余,哪咤不曾往下看。
土行孙叫曰:
来者何人?
哪咤方往下一看,原来是个矮子,身不过四尺,拖一根宾铁棍。
哪咤问曰:
你是甚么人,敢来大张声势?
土行孙曰:
吾乃邓元帅麾下先行官土行孙是也。
哪咤曰:
你来作何事?
土行孙曰:
奉令特来擒你。
哪咤大笑不止,把枪往下一戳,土行孙把棍往上迎来。
哪咤登风火轮,使开枪,展不开手。
土行孙矮,只是前后跳,把哪咤杀出一身汗来。
土行孙战了一回,跳出圈子,大叫曰:
哪咤!你长我矮,你不好发手,我不好用功。你下轮来,见个输赢。
哪咤想一想:
这矮匹夫自来取死。
哪咤从其言,忙下轮来,把枪来挑。
土行孙身子矮小,钻将过去,把哪咤腿上打了一棍。
哪咤急待转身,土行孙又往后面,又把哪咤胯子上又打两棍。
哪咤急了,才要用乾坤圈打他,不防土行孙祭起捆仙绳,一声响,把哪咤平空拿了去,望辕门下一掷,把哪咤缚定,怎能得脱此厄,正是:
飞龙洞里仙绳妙,不怕莲花变化身。
话说土行孙得胜回营,见邓九公回报:
生擒哪咤。
邓九公令:
来。
只见军卒把哪咤抬来,放在丹墀下。
邓九公问曰:
如何这等拿法?
土行孙曰:
各有秘传。
邓九公想一想,意欲斩首,但思:
奉诏征西,今获大将,解往朝歌,使天子裁决,更尊天子之威,亦显边戍元戎之勇。
传令:
把哪咤拘于后营。
令军政司上土行孙首功。
营中治酒庆功。
且说报马进相府,报说哪咤被擒一事。
子牙惊问报马:
如何擒去?
掠阵官启曰:
只见一道金光,就平空的拿去了。
子牙沉吟:
又是甚么异人来了?
心下郁郁不乐。
次日,报:
土行孙请战。
子牙曰:
何人会土行孙?
阶下黄天化应声而出:
愿往。
子牙许之。
天化上了玉麒麟,出城看土行孙,大喝曰:
你这缩头畜生,焉敢伤吾道兄!
手中锤分顶门打来。
土行孙宾铁棍左右来迎。
锤打棍,寒风凛凛;棍迸锤:杀气腾腾。
战未及数合,土行孙盗了惧留孙师父捆仙绳,在这里乱拿人,不知好歹,又祭起捆仙绳,将黄天化拿了;如哪咤一样,也拘在后营。
哪咤一见黄天化也如此拿将进来,就把黄天化激得三尸神暴跳,大呼曰:
吾等不幸,又遭如此陷身!
哪咤曰:
师兄不必着急。命该绝地,急也无用;命若该生,且自宁耐。
话说子牙又闻得拿了黄天化,子牙大惊,心下不乐。
相府两边乱腾腾的议论。
不表。
且言土行孙得了两功,邓元帅治酒庆贺,夜饮至二更,土行孙酒后狂谈,自恃道术,夸张曰:‘元帅若早用末将,子牙已擒,武王早缚,成功多时矣。’
邓九公见土行孙连胜两阵,擒拿二将,故此深信其言。
酒至三更,众将各回寝帐。独土行孙还吃酒。
九公失言曰:‘土将军,你若早破西岐,吾将弱女赘你为婿。’
土行孙听得此言,满心欢喜,一夜踌蹰不睡。
且言次日邓九公令土行孙:‘早早立功,旋师奏凯,朝贺天子,共享千锺。’
土行孙领命,排开阵势,坐名要姜子牙答话。
报马报进相府来。
子牙随即出城,众将在两边,见土行孙跳跃而来,大呼曰:‘姜子牙,你乃昆仑之高士,吾特来擒你,可早早下马受缚,无得使我费手。’
众将官那里把他放在眼里,齐声大笑。
子牙曰:‘观你形貌,不入衣冠之内,你有何能,敢来擒吾?’
土行孙不由分说,将铁棍劈面打来。
子牙用剑架隔,只是捞不着他。
如此往来,未及三五合,土行孙祭起捆仙绳,子牙怎逃此厄,捆下骑来。
土行孙士卒来拿,这边将官甚多,齐奋勇冲出,一声喊,把子牙抢进城去了。
惟有杨戬在后面,看见金光一道,其光正而不邪,叹曰:‘又有些古怪!’
且说众将抢了子牙进相府,来解此绳解不开,用刀割此绳,且陷在肉里,愈弄愈紧。
子牙曰:‘不可用刀割。’
早已惊动武王,亲自进相府来看,问相父安;看见子牙这等光景,武王垂泪言曰:‘孤不知得有何罪,天子屡年征伐,竟无宁宇,民受倒悬,军遭杀戮,将逢陷穽,如之奈何!相父今又如此受苦,使孤日夜惶悚不安!’
杨戬在傍,仔细看这绳子,却似捆仙绳,自己沈吟:‘必是此宝。’
正虑之间,忽报:‘有一道童要见丞相。’
子牙曰:‘请进来。’
原来是白鹤童子,至殿前见子牙,口称:‘师叔,老爷法牒,送符印将此绳解去。’
童儿把符印在绳头上,用手一指,那绳实时落将下来。
子牙忙顿首昆仑,拜谢老师慈悯。
白鹤童子回宫。
不表。
且说杨戬对子牙曰:‘此绳是捆仙绳。’
子牙曰:‘岂有此理!难道惧留孙反来害我,决无此说!’
正疑惑之间。
次日,土行孙又来请战。
杨戬应声而出:‘弟子愿往。’
子牙吩咐:‘小心!’
杨戬领令上马,提枪出得城来。
土行孙曰:‘你是何人?’
杨戬道:‘你将何术捆吾师叔?不要走!’
摇枪来取。
土行孙发棍来迎。
枪棍交加。
杨戬先自留心看他端的。
未及五七合,土行孙祭捆仙绳来拿杨戬,只见光华灿烂,杨戬已被拿了。
土行孙令士卒抬着杨戬,才到辕门,一声响,抬塌了,吊在地下,及至看时,乃是一块石头。
众人大惊。
土行孙亲自观见,心甚惊疑。
正沉吟不语,只见杨戬大呼曰:‘好匹夫!焉敢以此术惑吾!’
摇枪来取。
土行孙只得复身迎战。
两家杀得长短不一。
杨戬急把哮天犬祭在空中。
土行孙看见,将身子一扭,实时不见。
杨戬观看,便骇然大惊曰:‘成汤营里若有此人,西岐必不能取胜。’
凝思半晌,面有忧色。
回进相府,来见子牙。
看见杨戬这等面色,问其故。
杨戬曰:‘西岐又添一患。土行孙善有地行之术,奈何!这到不可不防。这事是件没有遮拦的。若是他暗进城来,怎能准备!’
子牙曰:‘有这样事!’
杨戬曰:‘他前日拿师叔,据弟子看,定是捆仙绳。今日弟子被他捆着,我留心着意,仔细定睛,还是捆仙绳,分毫不差。待弟子往夹龙山飞龙洞去探问一番,何如?’
子牙曰:‘此虑甚远,且防他目下进城。’
杨戬亦不敢再说。
且说土行孙回营来见邓九公,问曰:‘今日胜了何人?’
土行孙把擒杨戬之事说了一遍。
九公曰:‘但愿早破西岐,旋师奏凯,不负将军得此大功也。’
土行孙暗想:‘不然今夜进城,杀了武王,诛了姜尚,眼下成功,早成姻眷,多少是好!’
土行孙上帐言曰:‘元帅不必忧心,末将今夜进西岐,杀了武王、姜尚,找二人首级回来,进朝报功;西岐无首,自然瓦解。’
九公曰:‘怎得入城?’
土行孙曰:‘昔日吾师传我有地行之术,可行千里。如进城,有何难事?’
邓九公大喜,治酒与土将军贺功,晚间进西岐,行刺武王、子牙。
不表。
且言子牙在府,虑土行孙之事;忽然一阵怪风刮来,甚是利害。
怎见得,有赞为证:
淅淅萧萧,飘飘荡荡。
淅淅萧萧飞落叶,飘飘荡荡卷浮云。
松柏遭摧折,波涛尽搅浑。
山鸟难栖,海鱼颠倒。
东西铺阁,难保门窗脱落;前后屋舍,怎分户牖倾欹。
真是:无踪无影惊人胆,助怪藏妖出洞门。
子牙在银安殿上,见大风一阵,刮得来,响一声,把宝纛旛一折两段。
子牙大惊;忙取香案,焚香炉内,将八卦搜求吉凶。
子牙铺下金钱,便知就里,大惊拍案曰:‘不好!’
命左右:‘忙传请武王驾至相府!’
众门人慌问其故。
子牙曰:‘杨戬之言大是有理!方才风过甚凶,主土行孙今晚进城行刺。’
命:‘府前大门悬三面镜子,大殿上悬五面镜子,今晚众将不要散去,俱在府内严备看守,须弓上弦,刀出鞘,以备不虞。’
少时,诸将披执上殿。
只见门官报入:‘武王驾至。’
子牙忙率众将接驾至殿内,行礼毕。
武王曰:‘相父请孤,有何见谕?’
子牙曰:‘老臣今日训练众将六韬,特请大王筵宴。’
武王大喜:‘难得相父如此勤劳,孤不胜感激。只愿兵戈宁息,与相父共享安康也。’
子牙忙令左右安排筵宴,侍武王饮宴;只是谈笑军国重务,不敢说土行孙行刺一节。
且说邓九公饮酒至晚,时至初更。
土行孙辞邓九公、众将,打点进西岐城。
邓九公与众将立起,看土行孙把身子一扭,杳然无迹无踪。
邓九公抚掌大笑曰:‘天子洪福,又有这等高人辅国,何愁祸乱不平!’
且说土行孙进了西岐,到处找寻。
来至子牙相府,只见众将弓上弦,刀出鞘,侍立两傍。
土行孙在下面立等,不得其便,只得伺候。
且说杨戬上殿来,对子牙悄悄道了几句;子牙许之。
子牙先把武王安在密室,着四将保驾。
子牙自坐殿上,运用元神,保护自己。
不提。
且言土行孙在下面久等,不能下手,心中焦躁起来,自思:‘也罢!我且往宫里杀了武王,再来杀姜子牙不迟。’
土行孙离了相府,来寻皇城,未走数步,忽然一派笙簧之音,猛抬头看时,已是宫内。
只见武王同嫔妃奏乐饮宴。
土行孙见了大喜。
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话说土行孙喜不自胜,轻轻衬在底下等候。
只见武王曰:‘且止音乐。况今兵临城下,军民离乱,收了筵席,且回宫安寝。’
两边宫人随驾入宫。
武王命众宫人各散,自同宫妃解衣安寝;不一时,已有鼻息之声。
土行孙把身子钻将上来,此时红灯未灭,举室通明。
行孙提刀在手,上了龙床,揭起帐幔,搭上金钩,──武王合眼朦胧,酣然熟睡──土行孙只一刀,把武王割下头来,往床下一掷。
只见宫妃尚闭目,齁睡不醒。
土行孙看见妃子脸似桃花,异香扑鼻,不觉动了欲心,乃大喝一声:‘你是何人,兀自熟睡?’
那女子醒来,惊问曰:‘汝是何人,夤夜至此?’
土行孙曰:‘吾非别人,乃成汤营中先行官土行孙是也。武王已被吾所杀。尔欲生乎,欲死乎?’
宫妃曰:‘我乃女流,害之无益,可怜赦妾一命,其恩非浅。若不弃贱妾貌丑,收为婢妾,得侍将军左右,铭德五内,不敢有忘。’
土行孙原是一位神祇,怎忘爱欲,心中大喜:‘也罢,若是你心中情愿,与我暂效鱼水之欢,我便赦你。’
女子听说,满面堆下笑来,百般应喏。
土行孙不觉情逸,随解衣上床,往被里一钻,神魂飘荡,用手正欲抱搂女子,只见那女人双手反把土行孙搂住一束,土行孙气儿也叹不过来,叫道:‘美人,略松着些!’
那女子大喝一声:‘好匹夫!你把吾当谁!’
叫左右:‘拿住了土行孙!’
三军吶喊,锣鼓齐鸣。
土行孙及至看时,原来是杨戬。
土行孙赤条条的,不能展挣,已被杨戬擒住。
──此是杨戬智擒土行孙。
──杨戬将土行孙夹着走,不放他沿着地,若是沿着地,他就走了。
土行孙自己不好看相,只是闭着眼。
且说子牙在银安殿,只闻金鼓大作,杀声振地,问左右:‘那里杀声?’
只见门官报进相府:‘启丞相:杨戬智擒了土行孙。’
子牙大喜。
杨戬夹着土行孙在府前听令。
子牙传令:‘进来。’
杨戬把土行孙赤条条的夹到檐前来。
子牙一见,便问杨戬曰:‘拿将成功,这是如何光景?’
杨戬夹着土行孙答曰:‘这人善能地行之术,若放了他,沿了地就走了。’
子牙传令:‘拿出去斩了!’
杨戬领令,方出府;子牙批行刑箭出。
杨戬方转换手来用刀,土行孙往下一挣,杨戬急抢时,土行孙沿土去了。
杨戬面面相觑,来回子牙曰:‘弟子只因换手斩他,被他挣脱,沿土去了。’
子牙听说,默然不语。
此时丞相府吵嚷一夜。
不表。
且说土行孙得生,回至内营,悄悄的换了衣裳,来至营门听令。
邓九公传令:‘令来。’
土行孙至帐前。
邓九公问曰:‘将军昨晚至西岐,功业如何?’
土行孙曰:‘子牙防守严紧,分毫不能下手,故此守至天明空回。’
邓九公不知所以原故,也自罢了。
且说杨戬上殿,来见子牙曰:‘弟子往仙山洞府,访问土行孙是如何出处,将捆仙绳问个下落。’
子牙曰:‘你此去,又恐土行孙行刺;你不可迟误,事机要紧!’
杨戬曰:‘弟子知道。’
杨戬领令,离了西岐,往夹龙山来。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四回-译文
土行孙立功显耀
诗曰:征西将士有奇才,缩地能令浊土开。劫寨偷营如掣电,飞书走檄若轰雷。贪趋相府几亡命,恐失佳期被所媒。缡是君明天自爱,英谋奇略尽成灰。
话说杨戬见邓婵玉回马飞来要杀龙须虎。杨戬大呼曰:‘少待伤吾师兄!’马走如飞,摇枪来刺。婵玉只得架枪。两马相交,未及数合,婵玉便走。杨戬随后赶来。婵玉又发一石,正中杨戬,打得脸上火星迸出,往下愈赶得紧了。他不知杨戬有无限腾挪变化。婵玉见马势赶得甚急,忙发一石,又中杨戬脸上;只当不知。婵玉正是着忙,杨戬祭起哮天犬,把邓婵玉颈子上一口,连皮带肉咬去了一块。婵玉负痛难忍,几乎落马,大败进营,叫痛不止。邓九公又见女儿着伤,心下十分不爽,纳闷在帐,切齿深恨哪咤。
且说杨戬救了龙须虎,回见子牙。子牙见龙须虎又着石伤,虽然杨戬哮天犬伤了邓婵玉,子牙心上也自不悦。
当日邓九公父子着伤,日夜煎熬。四将在营商议:‘今主帅带伤,不能取胜西岐,奈何?’正议论间,报:‘有督粮官土行孙等令。’内帐传出:‘令来。’土行孙上帐,不见主帅,间其原故,太鸾备言其事。土行孙进帐来,见邓九公问安。九公说:‘被哪咤打伤肩臂,筋断骨折,不能痊愈;今奉旨来征西岐,谁知如此!’土行孙曰:‘主将之伤不难,末将有药。’忙取葫芦里一粒金丹,用水研开,将鸟翎搽上,真如甘露沁心,立时止痛。土行孙又听得帐后有妇女娇怯悲惨之声,土行孙问曰:‘里面是何人呻吟?’九公曰:‘是吾女婵玉,也被着伤。’土行孙又取出一粒金丹,如前取水研开,扶出小姐,用药敷上,立时止痛,邓九公大喜;至晚,帐内摆酒待土行孙,众将共饮。
土行孙请问邓九公:‘与姜子牙见了几阵?’九公曰:‘屡战不能取胜。’土行孙笑曰:‘当时主将肯用吾征时,如今平服西岐多时了。’九公暗想:‘此人必定有些本事。他无有道术,申公豹决不荐他。也罢,不若把他改作正印先行。’彼时酒散。次早升帐,九公谓太鸾曰:‘将军今把先行印让土行孙挂了,使他早能成功,回师奏凯,共享皇家天禄,无使迁延日月,何如?’太鸾曰:‘主帅将令,末将怎敢有违?况土行孙早能建功,岂不是美事。情愿让位。’忙将正印交代。
土行孙当时挂印施威,领本部人马,杀奔西岐城下,厉声大呼曰:‘只叫哪咤出来答话!’子牙正与诸将商议,忽报:‘汤营有将搦战,坐名要哪咤答话。’子牙命哪咤出城。哪咤登风火轮来至阵前,只管瞧,不见将官,只管望营里看。
──土行孙其身止高四尺有余,哪咤不曾往下看。土行孙叫曰:‘来者何人?’哪咤方往下一看,原来是个矮子,身不过四尺,拖一根宾铁棍。哪咤问曰:‘你是甚么人,敢来大张声势?’土行孙曰:‘吾乃邓元帅麾下先行官土行孙是也。’哪咤曰:‘你来作何事?’土行孙曰:‘奉令特来擒你。’哪咤大笑不止,把枪往下一戳,土行孙把棍往上迎来。
哪咤登风火轮,使开枪,展不开手。土行孙矮,只是前后跳,把哪咤杀出一身汗来。土行孙战了一回,跳出圈子,大叫曰:‘哪咤!你长我矮,你不好发手,我不好用功。你下轮来,见个输赢。’哪咤想一想:‘这矮匹夫自来取死。’哪咤从其言,忙下轮来,把枪来挑。
土行孙身子矮小,钻将过去,把哪咤腿上打了一棍。哪咤急待转身,土行孙又往后面,又把哪咤胯子上又打两棍。哪咤急了,才要用乾坤圈打他,不防土行孙祭起捆仙绳,一声响,把哪咤平空拿了去,望辕门下一掷,把哪咤缚定,怎能得脱此厄,正是:‘飞龙洞里仙绳妙,不怕莲花变化身。’
话说土行孙得胜回营,见邓九公回报:‘生擒哪咤。’邓九公令:‘来。’只见军卒把哪咤抬来,放在丹墀下。邓九公问曰:‘如何这等拿法?’土行孙曰:‘各有秘传。’邓九公想一想,意欲斩首,但思:‘奉诏征西,今获大将,解往朝歌,使天子裁决,更尊天子之威,亦显边戍元戎之勇。’传令:‘把哪咤拘于后营。’令军政司上土行孙首功。营中治酒庆功。
且说报马进相府,报说哪咤被擒一事。子牙惊问报马:‘如何擒去?’掠阵官启曰:‘只见一道金光,就平空的拿去了。’子牙沉吟:‘又是甚么异人来了?’心下郁郁不乐。
次日,报:‘土行孙请战。’子牙曰:‘何人会土行孙?’阶下黄天化应声而出:‘愿往。’子牙许之。天化上了玉麒麟,出城看土行孙,大喝曰:‘你这缩头畜生,焉敢伤吾道兄!’手中锤分顶门打来。
土行孙宾铁棍左右来迎。锤打棍,寒风凛凛;棍迸锤:杀气腾腾。战未及数合,土行孙盗了惧留孙师父捆仙绳,在这里乱拿人,不知好歹,又祭起捆仙绳,将黄天化拿了;如哪咤一样,也拘在后营。哪咤一见黄天化也如此拿将进来,就把黄天化激得三尸神暴跳,大呼曰:‘吾等不幸,又遭如此陷身!’哪咤曰:‘师兄不必着急。命该绝地,急也无用;命若该生,且自宁耐。’话说子牙又闻得拿了黄天化,子牙大惊,心下不乐。
相府两边乱腾腾的议论。不表。
土行孙立了两个功,邓元帅摆酒庆祝,晚上喝酒一直喝到二更天,土行孙喝醉了就开始狂妄地谈论,自以为有法术,夸口说:‘如果元帅早点用我,子牙早就被擒获,武王早就被捆绑,早就成功了。’邓九公看到土行孙连续打了两场胜仗,擒获了两员将领,因此深信他的话。
酒喝到三更天,众将领都回自己的帐篷休息。只有土行孙还在喝酒。邓九公失言说:‘土将军,如果你早点攻破西岐,我就把我的女儿嫁给你为妻。’土行孙听到这话,心里非常高兴,整夜辗转反侧睡不着。
第二天,邓九公命令土行孙:‘快点立功,回师凯旋,朝见天子,共享荣华。’土行孙领命,摆开阵势,点名要姜子牙出来答话。报信的士兵将消息报告到相府。姜子牙随即出城,众将领站在两边,看到土行孙跳跃而来,大声喊道:‘姜子牙,你是昆仑山的高人,我特地来擒拿你,你快快下马受擒,不要让我动手。’众将领都不把他放在眼里,一起大笑。
姜子牙说:‘看你的样子,不像是个有教养的人,你有什么能力,敢来擒拿我?’土行孙不等他解释,就举起铁棍劈头打来。姜子牙用剑挡开,却抓不住他。这样来回交锋,不到三五回合,土行孙就施展捆仙绳,姜子牙怎么也逃脱不了,被捆下了马。
土行孙的士兵来抓姜子牙,这边有那么多将领,一起奋勇冲出,一声大喊,把姜子牙抢回了城。只有杨戬在后面,看到一道金光,光芒正大不邪,叹息说:‘又有些奇怪!’
众人把姜子牙抢回相府,发现解不开绳子,用刀割绳子,结果绳子陷在肉里,越割越紧。姜子牙说:‘不要用刀割。’这已经惊动了武王,武王亲自来到相府,问姜子牙安好;看到姜子牙的样子,武王流泪说:‘我不知道有什么罪过,天子多年征战,竟然没有安宁的日子,百姓受苦,军队遭受杀戮,将领陷入困境,怎么办!相父现在又受到这样的苦,让我日夜担心。’
杨戬在一旁,仔细观察这绳子,觉得像是捆仙绳,自己沉思:‘一定是这个宝贝。’正在犹豫的时候,突然有人报告:‘有一个道童要见丞相。’姜子牙说:‘请他进来。’原来是白鹤童子,到殿前见到姜子牙,口称:‘师叔,老爷的法旨,送符印来解这绳子。’童子把符印放在绳子上,用手一指,那绳子立刻掉下来。
姜子牙连忙向昆仑山磕头,感谢老师的慈悲。白鹤童子回宫。下面不提。
杨戬对姜子牙说:‘这绳子是捆仙绳。’姜子牙说:‘岂有此理!难道惧留孙会反过来害我,决不会有这样的事!’正在疑惑的时候,第二天,土行孙又来挑战。杨戬应声而出:‘弟子愿意去。’姜子牙吩咐:‘小心!’杨戬领命上马,提枪出城。
土行孙问:‘你是谁?’杨戬说:‘你用什么法术擒拿我师叔?不要走!’挥枪来攻。土行孙用棍来迎。枪棍相交。杨戬先留心观察他的招式。
不到五七回合,土行孙施展捆仙绳来擒拿杨戬,只见光芒四射,杨戬已经被擒。土行孙命令士兵抬着杨戬,刚到辕门,一声巨响,抬的士兵被压塌了,杨戬吊在地上,等到看时,原来是一块石头。众人十分惊讶。
土行孙亲眼看到,心里非常疑惑。正在沉思不语的时候,突然听到杨戬大喊:‘好一个粗人!怎么敢用这种法术迷惑我!’挥枪来攻。土行孙不得不再次迎战。
两家杀得难解难分。杨戬急忙把哮天犬召唤到空中。土行孙看到,身体一扭,立刻消失不见。杨戬观看,惊恐万分地说:‘成汤营里如果有这个人,西岐必定不能取胜。’沉思了半天,面露忧色。
回到相府,来见姜子牙。看到杨戬这样,问他原因。杨戬说:‘西岐又添了一个麻烦。土行孙擅长地行术,怎么办!这件事没有遮拦。如果他暗自进城,我们怎么准备!’姜子牙说:‘有这样的事!’杨戬说:‘他前一天擒拿师叔,我看,一定是捆仙绳。今天我被他擒拿,我留心观察,还是捆仙绳,一点没错。我打算去夹龙山飞龙洞探问一下,怎么样?’姜子牙说:‘这样的担心太远了,先防备他现在进城。’杨戬也不敢再说了。
土行孙回到营地,见邓九公,问:‘今天打败了谁?’土行孙把擒拿杨戬的事说了一遍。邓九公说:‘但愿早日攻破西岐,回师凯旋,不辜负将军立下的这份大功。’土行孙暗自想:‘不然今晚进城,杀了武王和姜子牙,立刻成功,早成姻亲,那有多好!’土行孙上帐对邓九公说:‘元帅不必担心,我今晚进西岐,杀了武王和姜子牙,拿他们的首级回来,进朝报功;西岐没有了首领,自然会瓦解。’邓九公问:‘怎么进城?’土行孙说:‘以前师傅教我有地行术,可以行千里。如果进城,有什么难的?’邓九公非常高兴,为土将军设宴庆功,晚上进西岐,行刺武王和姜子牙。下面不提。
姜子牙在府中,担心土行孙的事;突然一阵怪风刮来,非常猛烈。如何形容,有赞诗为证:
子牙在银安殿上,看到一阵大风刮来,发出一声响,把宝纛旛折成两段。子牙非常惊讶;急忙拿起香案,在香炉内焚香,用八卦推算吉凶。子牙摆下金钱,便知道情况不妙,拍案大惊说:“不好!”命令左右的人:“快去请武王到相府来!”众门人慌忙询问原因。子牙说:“杨戬的话很有道理!刚才的风势非常凶猛,预示着土行孙今晚要进城行刺。”命令:“在府前大门挂上三面镜子,在大殿上挂上五面镜子,今晚众将不要离开,都在府内严密看守,必须弓弦上弦,刀出鞘,以防万一。”不久,众将穿着战甲上殿。只见门官报告:“武王驾到。”子牙急忙率领众将迎接武王到殿内,行礼完毕。武王说:“相父请我,有什么指示?”子牙说:“老臣今天训练众将学习六韬,特地请大王设宴。”武王非常高兴:“难得相父如此勤劳,我非常感激。只愿战争停止,与相父共享安宁。”子牙急忙命令左右安排宴席,侍奉武王宴饮;只是谈论军国大事,不敢提及土行孙行刺的事情。
邓九公饮酒到晚上,到了初更时分。土行孙告别邓九公和众将,准备进入西岐城。邓九公和众将站起来,看着土行孙一扭身,消失得无影无踪。邓九公拍手大笑说:“天子洪福,又有这样高人辅佐国家,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土行孙进入西岐后,到处寻找。来到子牙的相府,只见众将弓弦上弦,刀出鞘,站在两旁。土行孙在下面等待,找不到机会,只能等待。
杨戬上殿来,悄悄对子牙说了几句话;子牙答应了他。子牙先将武王安置在密室,让四名将领保护。子牙自己坐在殿上,运用元神保护自己。且说土行孙在下面等了很久,无法下手,心中焦急起来,自言自语:“算了!我先去皇宫杀了武王,再回来杀姜子牙也不迟。”土行孙离开相府,去找皇宫,走了几步,忽然听到一阵笙箫之音,抬头一看,已经到了皇宫内。只见武王和嫔妃们正在奏乐饮酒。
土行孙见了非常高兴。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土行孙喜不自胜,轻轻地躺在下面等待。只见武王说:‘停止音乐。现在敌军已经兵临城下,军民流离失所,收了筵席,回宫安寝。’两边宫人随武王进入宫中。武王命令宫女们各自散去,自己同宫妃脱衣安寝;不久,已有鼾声。土行孙钻将上来,此时红灯未灭,室内通明。行孙手持刀,上了龙床,掀开帐幔,挂上金钩,──武王合眼朦胧,酣然入睡──土行孙一刀将武王割下头,扔到床下。只见宫妃还闭着眼睛,鼾声如雷。
土行孙看见妃子脸色如桃花,香气扑鼻,忍不住动了心,大声喝道:‘你是谁,还在睡觉?’那女子醒来,惊讶地问:‘你是谁,深夜来到这里?’土行孙说:‘我不是别人,是成汤营中的先行官土行孙。武王已经被我杀了。你愿生还是愿死?’宫妃说:‘我是女子,杀了我也无益,可怜我,救我一命,你的恩情我铭记在心。如果你不嫌弃我貌丑,收我为婢妾,得侍奉将军左右,我将永远铭记你的恩德。’土行孙原本是一位神祇,怎能忘记爱欲,心中大喜:‘好吧,如果你愿意,就与我暂时享受鱼水之欢,我便饶你一命。’女子听说,满脸笑容,百般答应。
土行孙情不自禁,脱衣上床,钻进被子里,神魂颠倒,正要抱住女子,只见那女子双手紧紧抱住土行孙,土行孙喘不过气来,叫道:‘美人,松一下手!’那女子一声大喝:‘好大胆的匹夫!你把我当谁!’叫左右:‘抓住土行孙!’三军齐喊,锣鼓齐鸣。土行孙直到这时才看清,原来是杨戬。土行孙赤身裸体,无法挣扎,已被杨戬擒住。
这是杨戬智擒土行孙。杨戬夹着土行孙在府前听令。子牙传令:‘带进来。’杨戬夹着赤条条的土行孙来到檐前。子牙一见,便问杨戬:‘抓到敌人,情况如何?’杨戬夹着土行孙回答:‘这个人擅长地行术,如果放了他,他会沿着地逃跑。’子牙传令:‘带出去斩了!’杨戬领命,正要出去;子牙发出行刑箭。杨戬刚换手用刀,土行孙一挣,杨戬急忙抢夺,土行孙沿着地逃走了。杨戬面面相觑,回来对子牙说:‘弟子因为换手斩他,被他挣脱,沿着地逃走了。’子牙听说,沉默不语。此时丞相府吵闹了一夜。
且说土行孙得以生还,回到内营,悄悄换上衣服,来到营门听令。邓九公传令:‘进来。’土行孙来到帐前。邓九公问:‘将军昨晚到西岐,有什么功绩?’土行孙说:‘子牙防守严密,我无法下手,所以等到天亮才空手而回。’邓九公不知道原因,也只好作罢。
且说杨戬上殿,来见子牙说:‘弟子去仙山洞府,询问土行孙的去向,用捆仙绳找一下线索。’子牙说:‘你去,又怕土行孙行刺;你不能耽误时间,事情很紧急!’杨戬说:‘弟子明白。’杨戬领命,离开西岐,前往夹龙山。不知后续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四回-注解
土行孙:杨戬的师弟,擅长地行术,被派去刺杀武王。
征西将士:指参与征讨西岐的将士,西岐在《封神演义》中是商朝的敌人,这里指的是商朝的军队。
缩地能令浊土开:形容土行孙能够缩短距离,使土地变得肥沃,这里的“浊土”指的是贫瘠的土地。
劫寨偷营:指军队在夜间偷袭敌军营地,是古代战争中的战术之一。
飞书走檄:指快速传递军情,檄文是古代军事命令的文书。
贪趋相府:指对权势的渴望,相府是古代宰相的官邸,象征着权力。
佳期被所媒:指错过美好的时机,被媒人耽误了婚姻大事。
缡是君明天自爱:缡(lián)是古代妇女的裙子,这里指美女。君明天自爱可能是指女子自重自爱。
英谋奇略:指卓越的智谋和独特的策略。
杨戬:姜子牙的弟子,具有法力,能使用地行术。
哪咤:哪咤是《封神演义》中的角色,是姜子牙的徒弟,以勇猛著称。
哮天犬:哮天犬是杨戬的宠物,是一只神犬,能够帮助杨戬战斗。
邓婵玉:邓婵玉是邓九公的女儿,在《封神演义》中是商朝的将领。
邓九公:邓九公是《封神演义》中的角色,是商朝的将领。
子牙:姜子牙,周文王的大臣,后被封为太师,是商末周初的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
金丹:金丹是古代道教中炼制的仙丹,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宾铁棍:宾铁棍是一种古代兵器,由宾铁制成,宾铁是一种坚硬的金属。
风火轮:风火轮是哪咤的法宝,能够飞行。
乾坤圈:乾坤圈是哪咤的法宝,能够用来捕捉敌人。
捆仙绳:捆仙绳是一种法术工具,能够束缚仙人或妖魔。在《封神演义》中,它是姜子牙的宝物,能够用来捕捉仙人。
首功:首功是指战争中首先立下战功的人,这里指土行孙立下的大功。
邓元帅:邓元帅指的是邓九公,他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是商朝的将领,后来归顺周朝,是周武王的重要将领之一。
武王:周武王,周朝的开国君主,以武德著称。
夹龙山飞龙洞:夹龙山飞龙洞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神秘地方,据说隐藏着许多仙法和宝物。
地行之术:地行之术是一种特殊的法术,能够使人在地下行走,类似于现代的隐形术。
怪风:怪风在这里指的是异常的风,可能是某种法术或神力的表现,用来预示着不祥之事。
银安殿:古代宫殿的一种,是皇帝或大臣举行大典的地方。
宝纛旛:古代军中用于指挥的旗帜,宝纛旛则指高级将领使用的旗帜。
八卦:指《易经》中的八卦,是古代中国哲学和宇宙观的重要元素,代表八种基本自然现象。
金钱:古代占卜用的工具,通过抛掷金钱来预测吉凶。
相府:古代相国或宰相的官邸,相府是宰相的居所。
门人:学生的意思,这里指姜子牙的门下弟子。
三面镜子:古代用来驱邪或增加威严的道具。
六韬:古代兵书,姜子牙所著,是兵法经典。
笙簧之音:古代乐器笙发出的声音,这里指宫廷中的音乐。
金钩:古代一种挂钩,这里指床上的挂钩。
成汤营:指商朝的军队。
先行官:古代军队中的官职,负责先锋部队。
夹仙绳:一种法术工具,用于捆绑妖魔鬼怪。
夹龙山:指杨戬前往的仙山,用于寻找夹仙绳的地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四回-评注
子牙在银安殿上,见大风一阵,刮得来,响一声,把宝纛旛一折两段。
此句通过描写大风折断宝纛旛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紧张和神秘的氛围,预示着即将发生重大事件。在古代文学中,自然现象常被用来象征或预示人事的吉凶,这里的‘大风’即是如此。
子牙大惊;忙取香案,焚香炉内,将八卦搜求吉凶。
子牙的反应体现了他的谨慎和智慧。在古代,占卜是一种重要的决策方式,子牙通过占卜来寻求吉凶,显示出他对命运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担忧。
子牙铺下金钱,便知就里,大惊拍案曰:‘不好!’命左右:‘忙传请武王驾至相府!’
子牙通过占卜得知不祥之兆,立刻采取行动,请求武王前来相府,显示出他的果断和责任感。
众门人慌问其故。子牙曰:‘杨戬之言大是有理!方才风过甚凶,主土行孙今晚进城行刺。’
子牙对杨戬的预言深信不疑,这体现了杨戬在众人中的威信和影响力。同时,这也揭示了杨戬的洞察力和预知能力。
命:‘府前大门悬三面镜子,大殿上悬五面镜子,今晚众将不要散去,俱在府内严备看守,须弓上弦,刀出鞘,以备不虞。’
子牙的这些安排显示出他对安全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军事思想的严谨和细致。
少时,诸将披执上殿。只见门官报入:‘武王驾至。’子牙忙率众将接驾至殿内,行礼毕。
子牙对武王的尊敬和忠诚在此处得到体现,同时也展现了古代君臣之间的礼仪。
武王曰:‘相父请孤,有何见谕?’子牙曰:‘老臣今日训练众将六韬,特请大王筵宴。’
子牙以训练六韬为由邀请武王宴饮,实则是在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做准备,这体现了子牙的智谋和策略。
且说邓九公饮酒至晚,时至初更。土行孙辞邓九公、众将,打点进西岐城。
此句通过描写土行孙的行动,为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邓九公与众将立起,看土行孙把身子一扭,杳然无迹无踪。
土行孙的‘地行之术’在此处得到体现,显示出他的神秘和超凡能力。
且说土行孙进了西岐,到处找寻。来至子牙相府,只见众将弓上弦,刀出鞘,侍立两傍。
子牙相府的紧张气氛和众将的警惕性,为土行孙的行动增加了难度。
且说杨戬上殿来,对子牙悄悄道了几句;子牙许之。
杨戬的参与,为故事增添了更多变数,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忠诚和智慧。
子牙先把武王安在密室,着四将保驾。子牙自坐殿上,运用元神,保护自己。
子牙的这些举动,显示出他的智谋和对自身安全的重视。
且言土行孙在下面久等,不能下手,心中焦躁起来,自思:‘也罢!我且往宫里杀了武王,再来杀姜子牙不迟。’
土行孙的行动显示出他的狠辣和决绝,同时也揭示了他对武王和姜子牙的仇恨。
土行孙离了相府,来寻皇城,未走数步,忽然一派笙簧之音,猛抬头看时,已是宫内。
此句通过描写土行孙的内心活动和周围环境,营造出一种紧张和悬疑的氛围。
武王曰:‘且止音乐。况今兵临城下,军民离乱,收了筵席,且回宫安寝。’两边宫人随驾入宫。
武王的这一举动,显示出他的仁慈和对国家安危的担忧。
土行孙把身子钻将上来,此时红灯未灭,举室通明。
此句通过描写土行孙的行动,为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行孙提刀在手,上了龙床,揭起帐幔,搭上金钩──武王合眼朦胧,酣然熟睡──土行孙只一刀,把武王割下头来,往床下一掷。
此句通过描写土行孙的残忍行为,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战争的残酷。
只见宫妃尚闭目,齁睡不醒。
此句通过描写宫妃的状态,为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土行孙看见妃子脸似桃花,异香扑鼻,不觉动了欲心,乃大喝一声:‘你是何人,兀自熟睡?’
此句通过描写土行孙的内心活动,揭示了人性的欲望和贪婪。
那女子醒来,惊问曰:‘汝是何人,夤夜至此?’土行孙曰:‘吾非别人,乃成汤营中先行官土行孙是也。武王已被吾所杀。尔欲生乎,欲死乎?’
此句通过土行孙和宫妃的对话,揭示了故事的背景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宫妃曰:‘我乃女流,害之无益,可怜赦妾一命,其恩非浅。若不弃贱妾貌丑,收为婢妾,得侍将军左右,铭德五内,不敢有忘。’
此句通过宫妃的言语,揭示了古代女性的地位和她们在战争中的无奈。
土行孙原是一位神祇,怎忘爱欲,心中大喜:‘也罢,若是你心中情愿,与我暂效鱼水之欢,我便赦你。’女子听说,满面堆下笑来,百般应喏。
此句通过土行孙和宫妃的对话,揭示了人性的欲望和贪婪。
土行孙不觉情逸,随解衣上床,往被里一钻,神魂飘荡,用手正欲抱搂女子,只见那女人双手反把土行孙搂住一束,土行孙气儿也叹不过来,叫道:‘美人,略松着些!’那女子大喝一声:‘好匹夫!你把吾当谁!’叫左右:‘拿住了土行孙!’三军吶喊,锣鼓齐鸣。
此句通过描写土行孙和宫妃的互动,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中的善恶。
土行孙及至看时,原来是杨戬。土行孙赤条条的,不能展挣,已被杨戬擒住。
此句通过杨戬的突然出现,揭示了故事的转折和杨戬的智谋。
杨戬将土行孙夹着走,不放他沿着地,若是沿着地,他就走了。
此句通过杨戬的行动,揭示了土行孙的弱点和他无法逃脱的命运。
子牙在银安殿,只闻金鼓大作,杀声振地,问左右:‘那里杀声?’只见门官报进相府:‘启丞相:杨戬智擒了土行孙。’
此句通过子牙的反应,揭示了杨戬的英勇和智谋。
杨戬夹着土行孙在府前听令。子牙传令:‘进来。’杨戬把土行孙赤条条的夹到檐前来。
此句通过子牙的命令,揭示了子牙对杨戬的信任和尊重。
子牙一见,便问杨戬曰:‘拿将成功,这是如何光景?’杨戬夹着土行孙答曰:‘这人善能地行之术,若放了他,沿了地就走了。’
此句通过杨戬的回答,揭示了土行孙的能力和杨戬的担忧。
子牙传令:‘拿出去斩了!’杨戬领令,方出府;子牙批行刑箭出。
此句通过子牙的命令,揭示了子牙的果断和决心。
杨戬方转换手来用刀,土行孙往下一挣,杨戬急抢时,土行孙沿土去了。
此句通过土行孙的逃脱,揭示了故事的悬念和杨戬的无奈。
杨戬面面相觑,来回子牙曰:‘弟子只因换手斩他,被他挣脱,沿土去了。’
此句通过杨戬的无奈,揭示了故事的复杂性和人物的困境。
子牙听说,默然不语。
此句通过子牙的沉默,揭示了子牙的无奈和担忧。
此时丞相府吵嚷一夜。不表。
此句通过省略号,为接下来的故事发展留下悬念。
且说土行孙得生,回至内营,悄悄的换了衣裳,来至营门听令。
此句通过土行孙的行动,揭示了故事的转折和土行孙的坚韧。
邓九公传令:‘令来。’土行孙至帐前。
此句通过邓九公的命令,揭示了邓九公对土行孙的信任。
邓九公问曰:‘将军昨晚至西岐,功业如何?’土行孙曰:‘子牙防守严紧,分毫不能下手,故此守至天明空回。’
此句通过土行孙的回答,揭示了土行孙的失败和无奈。
邓九公不知所以原故,也自罢了。
此句通过邓九公的沉默,揭示了邓九公的无奈和担忧。
且说杨戬上殿,来见子牙曰:‘弟子往仙山洞府,访问土行孙是如何出处,将捆仙绳问个下落。’
此句通过杨戬的行动,揭示了杨戬的忠诚和智慧。
子牙曰:‘你此去,又恐土行孙行刺;你不可迟误,事机要紧!’杨戬曰:‘弟子知道。’
此句通过子牙的叮嘱,揭示了子牙对杨戬的信任和对未来的担忧。
杨戬领令,离了西岐,往夹龙山来。
此句通过杨戬的行动,揭示了故事的转折和杨戬的使命。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此句通过悬念的设置,为接下来的故事发展留下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