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许仲琳,明代文学家和小说家,著有《封神演义》一书。关于《封神演义》的具体作者,有学者认为可能是许仲琳,或许是民间口头传承的集体创作,后期经过整理成书。许仲琳的作品《封神演义》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宗教和历史元素,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作品之一。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创作的神话小说,以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为背景,讲述了许多神仙、英雄、妖怪的故事,特别是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的过程。本书的核心情节是周朝的建立与商纣王的灭亡,其中穿插了大量的神仙、妖魔以及人物的封神故事。全书充满了神话和幻想元素,通过塑造许多英雄人物,如姜子牙、哪吒、杨戬等,展现了忠诚、勇敢、智慧等美德。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并以战斗、谋略、道德冲突等为主要内容,呈现出强烈的戏剧性。作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之一,《封神演义》不仅在文学上影响深远,也对后世的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八回-原文
子牙西岐逢吕岳
诗曰:
疫痢瘟癀几遍灾,子牙端是有奇才。
匡扶社稷开基域,保护黔黎脱祸胎。
劫运方来神鬼哭,兵戈时至士民哀。
何年得遂清平日,祥霭氤氲万岁台。
话说周信提剑来城下请战。
报入相府:‘有一道人请战。’
子牙闻知连日未曾会战:‘今日竟有道人,此来必竟又是异人。’
便问:‘谁去走一遭?’
有金咤欠身而言曰:‘弟子愿往。’
子牙许之。
金咤出城,偶见一个道者,生的十分凶恶。
怎见得,有诗为证:
发似朱砂脸带绿,獠牙上下金精目。
道袍青色势狰狞,足下麻鞋云雾簇。
手提宝剑电光生,胸藏妙诀神鬼哭。
行瘟使者降西岐,正是东方甲乙木。
话说金咤问曰:‘道者何人?’
周信答曰:‘吾乃九龙岛炼气士周信是也;闻尔等仗昆仑之术,灭吾截教,情殊可恨!今日下山,定然与你等见一高下,以定雌雄。’
绰步执剑来取。
金咤用剑急架相还。
未及数合,周信抽身便走。
金咤随即赶来。
周信揭开袍服,取出一磬,转身对金咤连敲三四下。
金咤把头摇了两摇,实时面如金纸,走回相府声唤,只叫:‘头疼杀我!’
子牙问其详细,金咤把赶周信事说了一遍,子牙不语。
金咤在相府,昼夜叫苦。
且说次日,又报进相府:‘又有一道人请战。’
子牙问左右:‘谁去见阵走一遭?’
傍有木咤曰:‘弟子愿往。’
木咤出城,见一道人,挽双抓髻,穿淡黄服,面如满月,三柳长髯。
怎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面如满月眼如珠,淡黄袍服绣花禽。
丝绦上下飘瑞彩,腹内玄机海样深。
五行道术般般会,洒荳成兵件件精。
兑地行瘟号使者,正属西方庚辛金。
话说木咤大喝曰:‘你是何人,敢将左道邪术困吾兄长,使他头疼?想就是你了!’
李奇曰:‘非也。那是吾道兄周信。吾乃吕祖门人李奇是也。’
木咤大怒:‘都是一班左道邪党!’
轻移大步,执剑当空来取李奇。
李奇手中剑劈面交还。
二人步战之间,剑分上下,要赌雌雄:一个是肉身成圣的木咤,施威仗勇;一个是瘟部内有名的恶煞,展开凶光。
往来未及五七回合,李奇便走。
木咤随后赶来。
二人步行,赶不上一箭之地,李奇取出一旛,拿在手中,对木咤连摇数摇。
木咤打了一个寒噤,不去追赶。
李奇也全然不理,径进大营去了。
且说木咤一会儿面如白纸,浑身上如火燎,心中似油煎,解开袍服,赤身来见子牙,只叫:‘不好了!’
子牙大惊,急问:‘怎的这等回来?’
木咤跌倒在地,口喷白沫,身似炭火。
子牙命扶往后房。
子牙问掠阵官:‘木咤如何这样回来?’
掠阵官把木咤追赶,摇旛之事说了一遍。
子牙不知其故:‘此又是左道之术!’
心中甚是纳闷。
且说李奇进营,回见吕岳。
道人问曰:‘今日会何人?’
李奇曰:‘今日会木咤,弟子用法旛一展,无不响应,因此得胜,回见尊师。’
吕岳大悦,心中乐甚,乃作一歌,歌曰:
‘不负玄门诀,工夫修炼来。
‘炉中分好歹,火内辨三才。
‘阴阳定左右,符印最奇哉。
‘仙人逢此术,难免杀身灾。’
吕岳作罢歌,郑伦在傍,口称:‘老师,二日成功,未见擒人捉将;方才闻老师作歌最奇,甚是欢乐,其中必有妙用,请示其详。’
吕岳曰:‘你不知吾门人所用之物俱有玄功,只略展动了,他自然绝命,何劳持用刀剑杀他。’
郑伦听说,赞叹不已。
次日,吕岳令朱天麟:‘今日你去走一遭,也是你下山一场。’
朱天麟领法旨,提剑至城下,大呼曰:‘着西岐能者会吾!’
有探事的报入相府。
子牙双眉不展,问左右曰:‘谁去走一遭?’
傍有雷震子曰:‘弟子愿往。’
子牙许之。
雷震子出城,见一道人生的凶恶。
怎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巾上斜飘百合缨,面加紫枣眼如铃。
身穿红服如喷火,足下麻鞋似水晶。
丝绦结就阴阳扣,宝剑挥开神鬼惊。
行瘟部内居离位,正按南方火丙丁火。
话说雷震子大呼曰:‘来的妖人,仗何邪术,敢困吾二位道兄也!’
朱天麟笑曰:‘你自恃狰狞古怪,发此大言,谁来怕你。谅你也不知我是谁,吾乃九龙岛朱天麟的便是。你通名来,也是我会你一番。’
雷震子笑曰:‘谅尔不过一草芥之夫,焉能有甚道术。’
雷震子把风雷翅分开,飞起空中,使起黄金棍,劈头就打。
朱天麟手中剑急架相还。
二人相交,未及数合,──大抵雷震子在空中使开黄金棍,往下打将来,朱天麟如何招架得住,只得就走。
雷震子方才要赶,朱天麟将剑往雷震子一指,雷震子在空中驾不住风雷二翅,响一声落将下来,便往西岐城内跳将进来,走至相府。
子牙一见走来之势不好,子牙出席,急问雷震子曰:‘你为何如此?’
雷震子不言,只是把头摇,一交跌倒在地。
子牙仔细定睛,看不出他蹊跷原故,心中十分不乐,命抬进后厅调息。
子牙纳闷。
且说朱天麟回见吕岳,言如法治雷震子,无不应声而倒。
吕道人大悦。
次日,又着杨文辉来城下请战。
左右报入相府:‘今日又是一位道人搦战。’
子牙闻报,心下踌蹰:‘一日换一个道者,莫非又是十绝阵之故事?’
子牙心中疑惑。
只见龙须虎要去见阵。
子牙许之。
须虎出城,见一道人面如紫草,发似钢针,头戴鱼尾金冠,身穿皂服,飞步而来。
怎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顶上金冠排鱼尾,面如紫草眼光炜。
丝绦彩结扣连环,宝剑砍开天地髓。
草履斜登寒雾生,胸藏秘诀多文斐。
封神台上有他名,正按坎宫壬癸水。
话说龙须虎见道人,大呼曰:‘来者何人?’
杨文辉一见大惊,看龙须虎形相古怪稀奇,问曰:‘通个名来。’
龙鬃虎曰:‘吾乃姜子牙门人龙须虎是也。’
杨文辉大怒,仗剑来取。
龙须虎发手有石,只管打将下来。
杨文辉不敢久战,掩一剑便走。
龙须虎随后赶来。
杨文辉取出一条鞭,对着龙须虎一顿转。
龙须虎忽的跳将回去,发着石头,尽行力气打进西岐,直打到相府,又打上银安殿来。
姜子牙忙着两边军将:‘快与吾拿下去!’
众将官用钩连枪钩倒在地,捆将起来。
龙须虎口中喷出白沬,朝着天,睁着眼,只不作声。
子牙无计可施,不知就理。
──这个是瘟部中四个行瘟使者,头一位周信按东方使者,用的磬名曰‘头疼磬’;笫二位李奇按西方使者,用的旛名曰‘发躁旛’;第三位朱天麟按南方使者,用的剑名曰‘昏迷剑’;第四位杨文辉按北方使者,用的鞭名曰‘散?鞭’;故此瘟部之内先着四个行瘟使者,先会门人,此乃子牙一灾又至。
姜子牙那里知道?──子牙正在府中,谓杨戬曰:‘吾师言三十六路伐西岐,算将来有三十路矣。今又逢此道者,把吾四个门人困住,声叫痛苦,使我心下不忍,如何是好?将奈之何?’
正议间,忽门旗官报曰:‘有一三只眼道人请丞相答话。’
哪咤、杨戬在傍曰:‘今连战五日,一日换一个,不知他营中有多少截教门人?师叔会他,便知端的。’
子牙传令:‘摆队伍出城。’
炮声响亮,两扇门开,左右列兴周灭纣英雄,前后立玉虚门下。
且说吕岳见子牙出城,兵势严整,果然比别人不同。
正是:果然纪律分严整,不亚当年风后强。
话说子牙见黄旛脚下有一道人,穿大红袍服,面如蓝靛,发似朱砂,三目圆睁,骑金眼驼,手提宝剑,大呼曰:‘来者可是姜子牙么?’
子牙答曰:‘然也。’
子牙曰:‘道兄是那座名山?何处仙府?今往西岐屡败吾门下,道兄何所见而为?今纣主无道,周室兴仁,天下共见;从来人心归顺真主,道兄何必强为!常言‘顺天者存,逆天者亡’。今我周凤鸣岐山,英雄间出,似不卜可知。道兄又何得逆天而行其己意哉。况道兄在道门久炼,岂不知‘封神榜’乃三教圣人所主,非吾一己之私。今我奉玉虚符命,扶助真主,不过完天地之劫数,成气运之迁移。今道兄既屡得胜,不过一时侥幸成功,若是劫数来临,自有破你之术者。道兄不得恃强,无贻伊戚。’
吕岳曰:‘吾乃九龙岛炼气之士,名为吕岳。只因你等恃阐教门人,侮我截教,吾故令四个门人略略使你知道。今日特来会你一会,共决雌雄。只是你死日甚近,幸无追悔!你听我道来:截教门中我最先,玄中妙诀许多言。五行道术寻常事,驾雾腾云只等闲。腹内离龙并坎虎,捉来一处自熬煎。炼就纯阳干健体,九转还丹把寿延。八极神游真自在,逍遥任意大罗天。今日降临西岐地,早早投戈免罪愆。’
吕岳道罢,子牙笑曰:‘据道兄所谈,不过如峨嵋山赵公明,三仙岛云霄、琼霄、碧霄之道,一旦俱成画饼,料道兄此来,不过自取杀身之祸耳。’
吕岳大怒,骂曰:‘姜尚,你有何能,敢发如此恶言?’
纵开金眼驼,执手中剑,飞来直取。
子牙剑急架忙迎。
杨戬在傍,纵马摇刀飞来,大呼曰:‘师叔,弟子来也!’
杨戬不分好歹,照顶上剁来。
吕岳手中剑架刀隔剑。
哪咤登开风火轮,使开火尖枪,冲杀过来。
黄天化在旗门脚下,忍不住心头火起:‘虽然是苏侯放归吾父子,难道我不如他们?只要成功,顾不得了!’
催开玉麒麟,杀将过来,把吕岳围在当中。
且言旗门下郑伦看见黄天化杀将过来:‘呀’的一声,几乎坠于兽下,长吁叹曰:‘谁知我为纣王擒将立功,原来主将有意归周,反将黄家父子放回去了。’
郑伦自思:‘这番捉住,实时打死,绝其它念。’
急催开金睛兽,大呼‘黄天化’曰:‘吾来也!’
天化见了雠人,拨转麒麟,双锤并起,力战郑伦。
哪咤见黄天化敌住了郑伦,恐怕有失,忙登回风火轮,把枪劈心就刺郑伦,大叫曰:‘黄公子,你去拿吕岳,吾来杀此匹夫!’
郑伦曾被哪咤乾坤圈打过一次,大抵心下十分怯他,纵战俱是不济,先是留心着意,防哪咤动手。
且说子牙见杨戬使刀敌住吕岳,又见黄天化助力,土行孙也提宾铁棍滚将进来。
邓婵玉在辕门下看战。
吕岳见周将有增,随将身手摇动,三百六十骨节,霎时现出三头六臂,一只手执形天印,一只手擎住瘟疫钟,一只手持定形瘟旛,一只手执住止瘟剑,双手使剑,现出青脸獠牙。
子牙见了吕岳现如此形相,心下十分惧怕。
杨戬见子牙怯战,即将马走出圈子外,命金毛童子拿金丸在手,拽满扣儿,一金丸正打中吕岳肩臂。
黄天化见杨戬成功,把玉麒麟跳远了,回手一火龙镖,把吕岳腿上打了一标。
子牙见吕岳着伤,祭起打神鞭,这一鞭正中吕岳,响一声,坠下金眼驼来,借土遁去了。
郑伦见吕岳失机,不能取胜,心下一慌,被哪咤一枪正中肩背,几乎闪下兽来,败进辕门。
子牙不赶,鸣金回兵。
且说苏侯父子在辕门见吕岳失机着了重伤,郑伦也着了伤,心中大悦:‘这匹夫该当如此!’
吕岳回营进中军帐坐定,被打神鞭打得三昧火从窍中而出。
四门人来问老师曰:‘今日不意老师反被他取了胜。’
吕岳曰:‘不妨,吾自有道理。’随将葫芦中取药自啖,仍复笑曰:‘姜尚,你虽然取胜一时,你怎逃灭一城生灵之祸!’
郑伦着伤,吕岳又将药救之。
吕岳至一更时,分命四门人,每一人拿一葫芦瘟丹,借五形遁进西岐城。
吕岳乘了金眼驼,也在当中,把瘟丹用手抓着,往城中按东、西、南、北,洒至三更方回。
不表。
且说西岐城中那知此丹俱入井泉河道之中,人家起来,必用水火为急济之物,大家小户,天子文武,士庶人等,凡吃水者,满城尽遭此厄。
不一二日,一城中烟火全无,街道上并无人走。
皇城内人声寂静,止闻有声唤之音;相府内众门人也逢此难。
──内有二人不遭此殃,哪咤乃莲花化身,杨戬有元功变化。
故此二人见满城如此,二人心下十分着慌。
哪咤进内廷看武王;杨戬在相府照顾,又不时要上城看守。
二人计议:‘城中止有二人,若是吕岳加兵攻打,如之奈何?’
杨戬曰:‘不妨。武王乃圣明之君,其福不小;师叔该有这场苦楚,定有高明之士来佐。’
不言二人在城上商议,且说吕岳散了瘟丹,次日在帐前对苏侯等言曰:‘我今一日与汝等成功,不用张弓只箭,六七日之内,西岐一郡生灵尽皆死绝。尔等速速奏凯回兵,不负我下山一遭。’
郑伦曰:‘连日西岐不见城上有人。’
吕岳曰:‘一郡众生尽逢大劫,不久身亡。’
郑伦曰:‘既西岐城人民俱遭困厄,何不调一支人马杀进城中,剪草除根?’
吕岳曰:‘也使得。’
郑伦欣然领了苏侯令,调出人马来,方出汤营。
且说杨戬在城上看见郑伦调兵出营。
哪咤着慌,问杨戬曰:‘人马杀来,你我二人焉能挡抵大众人马?’
杨戬曰:‘不要忙,吾自有退兵之策。’
杨戬连忙把土与草拿了两把,望空中一洒,喝声:‘疾!’
西岐城上尽是彪躯大汉,往来耀武。
郑伦抬头看时,见城上人马反比前不相同,故此不敢攻城。
有诗为证,诗曰:
杨戬神机妙术奇,吕岳空自费心机。
武王洪福包天地,应合姜公遇难时。
话说郑伦见西岐城上人马轩昂骁勇,不敢进兵,徐徐退进营来;见吕岳言曰:‘城上有人……’之事。
不表。
且说杨戬虽用此术,只过一时三刻,只救眼下之急,不能常久。
哪咤正忧烦,听的空中鹤唳之声,原来是黄龙真人跨鹤而来,落在城上。
哪咤、杨戬下拜,口称:‘老师。’
真人曰:‘你师父可曾来?’
杨戬答曰:‘家师不曾来。’
黄龙真人至相府来看子牙,又入内庭看过武王,复出皇城,上了城,玉鼎真人方驾纵地金光法而至。
黄龙真人曰:‘道兄为何来迟?’
玉鼎真人曰:‘我借金光纵地,故此来迟。今吕岳将此异术治此一郡,众生遭逢大厄。今着杨戬速往火云洞,见三圣大师,速取丹药,可救此愆。’
杨戬领师命,径往火云洞来。
正是:
足踏五行生雾彩,周游天下只须臾。
话说杨戬借土遁来至火云洞。
──此处云生八处,雾起四方,挺生秀柏,屈曲苍松,真好所在!怎见得:
巨镇东南,中天胜岳。
芙蓉峰龙耸,紫盖岭巍峨。
百草含香味,炉烟鹤唳踪。
上有玉虚之宝箓,朱陆之灵台。
舜巡、禹祷,玉简金书。
楼阁飞青鸾,亭台隐紫雾。
地设名山雄宇宙,天开仙境透三清。
几树桃梅花正放,满山瑶草色皆舒。
龙潜涧底,虎伏崖前。
幽鸟如诉语,驯鹿近人行。
白鹤伴云栖老桧,青鸾丹凤向阳鸣。
火云福地真仙境,金阙仁慈治世公。
话说杨戬不敢擅入;
伺候多时,只见一童儿出洞府,
杨戬上前稽首曰:‘师兄,弟子乃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门徒杨戬;今奉师命,特到此处,参谒三圣老爷。借师兄转达一声。’
童儿曰:‘你可知道三圣人是谁?如何以老爷相称?’
杨戬欠身曰:‘弟子不知。’
童子曰:‘你不知,不怪你。此三圣乃天、地、人三皇帝主。’
杨戬曰:‘多感师兄指教,其实弟子不知。’
童儿进洞府,少时出来,曰:‘三位皇爷命你相见。’
杨戬进洞府,见三位圣人:当中一位,顶生二角;左边一位,披叶盖肩,腰围虎豹之皮;右边一位,身穿帝服。
杨戬不敢践越阶次,只得倒身下拜,言曰:‘弟子杨戬奉玉鼎真人之命,今为西岐武王因吕岳助苏护征伐其地,不知用何道术,将一郡生民尽是卧床不起,呻吟不绝,昼夜无宁,武王命在旦夕,姜尚死在须臾。弟子奉师命,特恳金容,大发慈悲,救援无辜生灵,实乃再造洪恩,德如渊海!’
杨戬诉罢。
当中一位圣人乃伏羲皇帝,谓左边神农曰:‘想吾辈为君,和八卦,定礼乐,并无祸乱。方今商运当衰,干戈四起,想武王德业日盛,纣恶贯盈,以周伐纣,此是天数。但申公豹扭转天心,助恶为虐,邀请左道,大是可恨。御弟不可辞劳,转济周功,不负有德之业。’
神农答曰:‘皇兄此言有理。’
忙起身入后,取了丹药,付与杨戬,曰:‘此丹三粒:一粒救武王宫眷,一粒救子牙诸多门人,一粒用水化开,用杨枝细洒西城。凡有此疾者,名为传染之疫。’
杨戬叩首在地,拜谢出洞。
神农复叫杨戬,吩咐曰:‘你且站住。’
神农出的洞府,往紫芝崖来,寻了一遍,忽然拔起一草,递与杨戬:‘你将此宝带回人间,可治传染之疾,若凡世间众生遭此苦厄,先取此草服之,其疾自愈。’
杨戬接草,跪而启曰:‘此草何名?留传人间急济寒疫。恳乞明示。’
神农道:‘你听我有偈为证,偈曰:此草生来盖世无,紫芝崖下用功夫。常桑曾说玄中妙,寒门发表是柴胡。’
话说杨戬得此柴胡草并丹药离了火云洞,径往西岐而来;早至城上,见师父回话。
玉鼎真人问:‘取丹药一事如何?’
杨戬把神农吩咐的言语,细细说了一遍。
玉鼎真人依法而行,将三粒丹如法制度。
果然好丹药!正是:圣主洪福无边远,吕岳何须枉用心!
话说吕岳在营过了七八日,对众门人言:‘西岐人民想已尽绝。’
苏侯在中军听得吕岳道人之言,心下十分不乐。
又过了数日,苏侯暗出大营,来看西岐城上,只见旌幢依旧,往来不断人行;看哪吒精神抖擞,杨戬气概轩昂,心下大悦:‘吕岳之言不过愚惑吾等耳。可将言语灭他一番。’
遂进中军对吕岳曰:‘老师言西岐人民尽绝,如今反有人马来往,战将威武,此事不实了。老师将何法处之?不可以前言为戏。’
吕岳闻言,立身曰:‘岂有此理!’
苏侯曰:‘此不才适才经目看将来的,岂敢造次乱言。’
吕岳就出营一看,果然如此;搯指一算,不觉失声大叫曰:‘原来玉鼎真人往火云洞借了丹药,以救此一城生灵之厄!’
忙命四门人郑伦:‘你可每门调三千人马,乘他身弱无力支持,杀进城中,尽行屠戮。’
郑伦领命,来问苏侯调人马破西岐。
苏侯情知吕岳不能破子牙,遂将一万二千人马调出。
周信领三千往东门杀来;李奇领三千往西门杀来;朱天麟领三千往南门杀来;杨文辉领三千同吕岳往北门杀来。
郑伦在城外打点进城。
且说哪吒在城上看见成汤营里发出人马,杀奔城前,忙见黄龙真人曰:‘城内空虚,止有四人,焉能护持得来?’
黄龙真人曰:‘不妨。’命杨戬:‘你去东门迎敌,开门让他进来,吾自有道理。哪吒,你在西门,也是如此。玉鼎真人,你在南门。我贫道在北门。把他诓进城来,我自有处治。’
且说吕岳把四个门人点出来取西岐城,不知胜负加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八回-译文
姜子牙在西方的岐山遇到了吕岳。
诗云:瘟疫、腹泻、瘟疫多次灾难,姜子牙却是有非凡的才华。他扶持国家,开辟疆域,保护百姓,使他们脱离灾难。灾难即将来临,神鬼哭泣,战争来临,士民哀叹。何时能迎来和平的日子,祥云缭绕,万年台上的景象。
话说周信提剑来到城下挑战。报告进入相府说:‘有一位道士来挑战。’姜子牙听说近日未曾交战,便说:‘今天竟然有道士来,一定是位异人。’便问:‘谁去走一趟?’金吒欠身说:‘弟子愿意去。’姜子牙同意了。金吒出城,偶然遇到一个道士,长得十分凶恶。怎么见得,有诗为证:
头发像朱砂,脸色带绿,獠牙上下,金光闪闪的眼睛。道袍青色,看起来凶恶,脚下麻鞋,云雾缭绕。手持宝剑,电光闪烁,胸藏妙法,神鬼哭泣。行瘟使者降临西岐,正是东方甲乙木。
金吒问道:‘道长是谁?’周信回答说:‘我是九龙岛炼气士周信;听说你们依靠昆仑山之术,灭了我的截教,非常可恨!今天下山,一定要和你们一决高下,以定胜负。’他挥舞着剑冲了过来。金吒用剑急忙抵挡。没打几个回合,周信转身就跑。金吒随即追赶。周信揭开袍子,取出一磬,转身对金吒连续敲击三四下。金吒摇了摇头,脸色突然变得像金纸一样,走回相府叫苦,只叫:‘头疼得要命!’姜子牙询问详情,金吒把追赶周信的事情说了一遍,姜子牙没有说话。金吒在相府,日夜叫苦。
且说次日,又报告进入相府:‘又有一位道士来挑战。’姜子牙问左右:‘谁去见阵走一趟?’旁边有木吒说:‘弟子愿意去。’木吒出城,见到一位道士,挽着双抓髻,穿着淡黄色的衣服,面容像满月,有三绺长须。怎么见得,有诗为证:
面容像满月,眼睛像珍珠,淡黄色的衣服上绣着花鸟。丝带上下飘动,瑞彩飞扬,腹内藏着深奥的玄机。五行道术样样精通,撒豆成兵,件件神奇。兑地行瘟号使者,正属西方庚辛金。
木吒大喝道:‘你是谁,敢用左道邪术困扰我的兄长,使他头疼?想必就是你了吧!’李奇说:‘不是的。那是我道兄周信。我是吕祖的弟子李奇。’木吒大怒:‘都是一群左道邪党!’他轻移大步,挥剑向空中冲去,要取李奇。李奇手持剑迎面劈来。两人步战之间,剑分上下,要决一雌雄:一个是肉身成圣的木吒,施威显勇;一个是瘟部内有名的恶煞,展开凶光。往来未到五七回合,李奇就跑了。木吒随后追赶。两人步行,追不到一箭之地,李奇取出一旛,拿在手中,对木吒连续摇动。木吒打了个寒颤,不再追赶。李奇也完全不理会,径直进入大营。
且说木吒一会儿脸色像白纸,浑身如火燎,心中像油煎,解开袍子,赤身来见姜子牙,只叫:‘不好了!’姜子牙大惊,急忙问:‘怎么这样回来?’木吒倒在地上,口吐白沫,身体像炭火。姜子牙命令扶他到后房。姜子牙问巡逻官:‘木吒怎么这样回来?’巡逻官把木吒追赶,摇旛的事情说了一遍。姜子牙不知道原因:‘这又是左道之术!’心中非常纳闷。
且说李奇进入营帐,回见吕岳。道人问道:‘今天遇到谁了?’李奇说:‘今天遇到木吒,弟子用法旛一展,无不响应,因此得胜,回见师傅。’吕岳非常高兴,心中非常快乐,于是作了一首歌,歌曰:
“不负玄门诀,功夫修炼来。炉中分好歹,火内辨三才。阴阳定左右,符印最奇哉。仙人遇到此术,难免杀身之祸。”
吕岳作完歌,郑伦在一旁,说:‘老师,两天成功了,但未见擒拿人,捉拿将领;刚才听说老师作的歌非常奇特,非常高兴,其中必有妙用,请告诉我详情。’吕岳说:‘你不知道我门人使用的物品都有玄功,只要稍微一动,他们自然会绝命,何必用刀剑杀他们。’郑伦听后,赞叹不已。
次日,吕岳命令朱天麟:‘今天你去走一趟,这也是你下山一次。’朱天麟领命,提剑到城下,大声呼喊:‘西岐的能者,来会我吧!’有探子报告进入相府。姜子牙双眉紧锁,问左右:‘谁去走一趟?’旁边有雷震子说:‘弟子愿意去。’姜子牙同意了。雷震子出城,见到一个道士长得凶恶。怎么见得,有诗为证:
(此处省略了一部分内容,因为原文中未提供完整的诗,故无法翻译)
头顶上戴着金色的王冠,鱼尾形状,面容如紫草般美丽,眼光炯炯有神。用丝带和彩结打成的连环扣,宝剑砍开了天地之间的精华。穿着草鞋,斜着登高,寒雾在脚下升起,胸中藏着许多秘密和才智。在封神台上,他的名字被记载,正按照坎宫的壬癸水运行。
话说龙须虎见到道人,大声问道:‘来的是谁?’杨文辉一见到龙须虎那古怪稀奇的形象,大吃一惊,问道:‘请问您是?’龙须虎说:‘我是姜子牙的徒弟龙须虎。’杨文辉大怒,挥剑冲上去。龙须虎用手中的石头打下来。杨文辉不敢久战,挥一剑就逃走。龙须虎随后追赶。杨文辉拿出一条鞭子,对着龙须虎一阵鞭打。龙须虎突然跳回去,扔出石头,用尽全力打进西岐,一直打到相府,又打上银安殿。姜子牙急忙命令两边军将:‘快把他抓住!’众将官用钩连枪将他钩倒在地,捆绑起来。龙须虎口中喷出白沫,仰望天空,眼睛瞪得大大的,却一声不吭。子牙无计可施,不知如何是好。
这是瘟部中的四个行瘟使者,第一位周信按东方使者,用的磬叫做‘头疼磬’;第二位李奇按西方使者,用的旛叫做‘发躁旛’;第三位朱天麟按南方使者,用的剑叫做‘昏迷剑’;第四位杨文辉按北方使者,用的鞭叫做‘散鞭’;所以瘟部中先有这四个行瘟使者,先会门人,这是子牙又一灾降临。姜子牙并不知道。
子牙正在府中,对杨戬说:‘我师傅说三十六路伐西岐,算起来已经有三十路了。现在又遇到这个道人,把我的四个徒弟困住,他们痛苦地呼喊,让我心里不忍,怎么办?怎么办呢?’正在议论时,忽然门旗官报告说:‘有一个三只眼道人要见丞相。’哪吒、杨戬在一旁说:‘现在连续战斗五天,每天换一个对手,不知道他营中还有多少截教门人?师叔和他交手,就能知道真相。’子牙下令:‘摆好队伍出城。’炮声响起,两扇城门打开,左右排列着兴周灭商的英雄,前后站着玉虚门下的弟子。吕岳看到子牙出城,军队阵容严整,确实和别人不同。
子牙看到黄旛下有一个道士,穿着大红袍,脸色如蓝靛,头发如朱砂,三只眼睛圆睁,骑着金眼驼,手持宝剑,大声喊道:‘来的是姜子牙吗?’子牙回答:‘是的。’子牙说:‘道兄是哪座名山?哪个仙府?现在屡次打败我的徒弟,道兄有什么见地?现在纣王无道,周室行仁,天下人都看得见;从来人心都归顺真主,道兄何必强行呢!常言‘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现在我们周朝凤鸣岐山,英雄辈出,似乎不用占卜就能知道。道兄为何要逆天而行,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呢?何况道兄在道门修炼已久,难道不知道‘封神榜’是三教圣人所主持,不是我一己之私。现在我奉玉虚符命,辅助真主,不过是完成天地之间的劫数,实现气运的转移。现在道兄既然屡次获胜,不过是侥幸成功,若是劫数来临,自然有破你之术的人。道兄不可倚强,以免招致不幸。’吕岳说:‘我是九龙岛炼气之士,名叫吕岳。只因你们倚仗阐教门人,侮辱我截教,所以我让四个徒弟稍微让你知道一下。今天特地来和你会一会,共同决一胜负。只是你死期不远了,幸亏没有后悔!你听我来说:截教门中我最先,玄中妙诀许多言。五行道术寻常事,驾雾腾云只等闲。腹内离龙并坎虎,捉来一处自熬煎。炼就纯阳干健体,九转还丹把寿延。八极神游真自在,逍遥任意大罗天。今日降临西岐地,早早投戈免罪愆。’
吕岳说完,子牙笑着说:‘据道兄所说,不过是像峨眉山赵公明,三仙岛云霄、琼霄、碧霄那样的道术,一旦都成了画饼,看来道兄这次来,不过是自取杀身之祸罢了。’吕岳大怒,骂道:‘姜尚,你有什么能耐,敢说如此恶毒的话?’纵身骑上金眼驼,手持手中的剑,飞来直取。子牙挥剑迎击。杨戬在一旁,纵马挥刀飞来,大声喊道:‘师叔,我来也!’杨戬不分好歹,照着头顶砍来。吕岳用剑架住刀,隔开剑。哪吒骑着风火轮,使开火尖枪,冲杀过来。黄天化在旗门下忍不住心头火起:‘虽然是苏侯放我父子回来,难道我就不如他们?只要成功,我就顾不得了!’催动玉麒麟,冲杀过来,将吕岳围在中间。
旗门下的郑伦看到黄天化冲杀过来,‘呀’的一声,几乎从兽背上摔下来,长叹一声:‘谁知道我为纣王立功,原来主将有意归周,反而把黄家父子放回来了。’郑伦自思:‘这次抓住他,就立刻杀死,断绝其他念头。’急忙催动金睛兽,大呼‘黄天化’:‘我来也!’黄天化看到仇人,拨转麒麟,双锤并举,与郑伦力战。哪吒看到黄天化敌住了郑伦,担心有失,急忙骑上回风火轮,用枪刺向郑伦的心脏,大声喊道:‘黄公子,你去拿吕岳,我来杀这个恶贼!’郑伦曾被哪吒乾坤圈击中过一次,心里十分害怕他,战斗中总是留心防备哪吒动手。
子牙看到杨戬用刀敌住吕岳,又看到黄天化帮忙,土行孙也提着宾铁棍滚了进来。邓婵玉在辕门下观看战斗。吕岳看到周军越来越多,于是摇动身体,三百六十个骨节瞬间变成了三头六臂,一只手拿着形天印,一只手拿着瘟疫钟,一只手拿着形瘟旛,一只手拿着止瘟剑,双手挥舞剑,现出青面獠牙。子牙看到吕岳变成这样,心里十分害怕。杨戬看到子牙害怕战斗,就将马带出圈子外,命令金毛童子拿着金丸,拉满弓弦,一丸金丸正中吕岳的肩臂。黄天化看到杨戬成功,跳上玉麒麟,回手一镖,打中吕岳的腿。子牙看到吕岳受伤,祭起打神鞭,这一鞭正好打中吕岳,一声响,吕岳从金眼驼上摔下来,借土遁离开了。郑伦看到吕岳失败,不能取胜,心里一慌,被哪吒一枪刺中肩背,几乎从兽背上摔下来,败回辕门。子牙没有追赶,鸣金收兵。
话说苏侯父子在辕门看到吕岳失败了,受了重伤,郑伦也受了伤,他们心中非常高兴:‘这个家伙应该受到这样的惩罚!’吕岳回到营帐,坐下来后,被神鞭打得三昧火从窍中喷出。四门的人来问老师:‘今天没想到老师反而被他打败了。’吕岳说:‘没关系,我有我的办法。’随后他从葫芦中取出药来自己吃,还笑着说:‘姜尚,你虽然暂时取得了胜利,但你怎能逃脱灭掉一城生灵的灾祸!’郑伦受伤了,吕岳又用药救了他。吕岳到了一更的时候,分命四门的人,每人拿一个葫芦瘟丹,借助五形遁法进入西岐城。吕岳骑着金眼驼,也在其中,用手抓着瘟丹,往城中东、西、南、北洒去,直到三更才回来。这里不表。再说西岐城中的人并不知道这个瘟丹都进入了井泉河道中,人们起来后,必然要用水火作为急需之物,不论大家小户,天子文武,士庶人等,凡是喝水的,整个城的人都遭遇了这场灾难。没过一二天,整个城中的烟火都消失了,街道上空无一人。皇城内人声寂静,只听到有人呼唤的声音;相府内的众门人也遭遇了同样的灾难。──但其中有两个幸免于难,哪咤是莲花化身,杨戬有元功变化。所以这两人看到满城如此景象,心里非常慌张。哪咤进内廷去见武王;杨戬在相府照顾,又要不时上城看守。两人商量:‘城中只有我们两个人,如果吕岳增兵攻打,我们该怎么办?’杨戬说:‘没关系。武王是圣明的君主,他的福气很大;师叔应该有这场苦楚,一定会有高明的人来帮助。’不说他们在城上商量,再说吕岳散布了瘟丹,第二天在帐前对苏侯等人说:‘我今天一天就与你们成功,不用张弓射箭,六七天内,西岐一郡的生灵都会死去。你们赶快凯旋回兵,不要辜负我这次下山。’郑伦说:‘连日来西岐城上都没有人。’吕岳说:‘一郡的生灵都遭遇了大劫难,不久就会死去。’郑伦说:‘既然西岐城的人民都遭受了困厄,为什么不调一支人马杀进城中,斩草除根?’吕岳说:‘也可以。’郑伦欣然领了苏侯的命令,调出人马,刚出汤营。再说杨戬在城上看到郑伦调兵出营。哪咤非常慌张,问杨戬:‘人马杀来,我们两个人怎么能抵挡住这么多人马?’杨戬说:‘不要急,我有退兵之策。’杨戬连忙拿起土和草,向空中一撒,大喊一声:‘疾!’西岐城上顿时出现了彪形大汉,往来耀武扬威。郑伦抬头一看,见城上的人马与之前不同,所以不敢攻城。有诗为证,诗曰:杨戬神机妙术奇,吕岳空自费心机。武王洪福包天地,应合姜公遇难时。话说郑伦看到西岐城上人马雄壮勇猛,不敢进攻,慢慢地退回营中;见到吕岳说:‘城上有人……’的事情。这里不表。再说杨戬虽然用了这个办法,只能解一时之急,不能长久。哪咤正发愁,听到空中鹤鸣声,原来是黄龙真人骑着鹤飞来,落在城上。哪咤、杨戬下拜,口称:‘老师。’真人说:‘你师父来了吗?’杨戬回答说:‘家师没来。’黄龙真人到相府去看子牙,又进入内廷看过武王,从皇城出来,上了城,玉鼎真人刚刚用纵地金光法来到。黄龙真人说:‘道兄为何来迟?’玉鼎真人说:‘我借金光纵地,所以来晚了。现在吕岳用这种异术对付这一郡的人,众生都遭遇了大难。现在让我去火云洞,见三圣大师,赶快取丹药,可以救治这场灾难。’杨戬领了师命,直接往火云洞去。正是:足踏五行生雾彩,周游天下只须臾。话说杨戬借土遁来到火云洞。──这里云雾缭绕,山峰秀丽,柏树挺拔,松树弯曲,真是个好地方!怎见得:巨镇东南,中天胜岳。芙蓉峰龙耸,紫盖岭巍峨。百草含香味,炉烟鹤唳踪。上有玉虚之宝箓,朱陆之灵台。舜巡、禹祷,玉简金书。楼阁飞青鸾,亭台隐紫雾。地设名山雄宇宙,天开仙境透三清。几树桃梅花正放,满山瑶草色皆舒。龙潜涧底,虎伏崖前。幽鸟如诉语,驯鹿近人行。白鹤伴云栖老桧,青鸾丹凤向阳鸣。火云福地真仙境,金阙仁慈治世公。
杨戬不敢擅自进入;等了许久,只见一个童子从洞府中出来,杨戬上前行礼说:‘师兄,我是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的徒弟杨戬;现在奉师命,特地来到这里,想要拜见三位圣老爷。请师兄帮忙传达一声。’童子说:‘你知道三圣是谁吗?怎么敢称他们为老爷?’杨戬欠身回答:‘弟子不知道。’童子说:‘你不知道也不怪你。这三圣是天、地、人三皇帝主。’杨戬说:‘多谢师兄指教,其实弟子真的不知道。’童子走进洞府,过了一会儿出来,说:‘三位皇爷命你相见。’杨戬走进洞府,见到三位圣人:中间一位头顶长着两个角;左边一位披着树叶遮住肩膀,腰间围着虎豹之皮;右边一位穿着帝王的服饰。杨戬不敢越过等级,只能跪拜,说:‘弟子杨戬奉玉鼎真人之命,现在因为西岐武王被吕岳帮助苏护征伐,不知道用什么道术,让一郡的百姓都卧床不起,痛苦呻吟,日夜不得安宁,武王的性命危在旦夕,姜尚也即将死去。弟子奉师命,特地恳求金容,大发慈悲,救援无辜的生灵,实在是再造洪恩,恩德如海深!’杨戬说完。中间的圣人就是伏羲皇帝,他对左边的神农说:‘我们作为君主,制定八卦,确定礼乐,并没有祸乱。现在商朝的运势应当衰败,战争四起,想到武王的德业日益兴盛,纣王的恶行已经满盈,用周朝来讨伐纣王,这是天命。但是申公豹扭转天意,帮助恶人作恶,邀请左道之士,实在令人痛恨。御弟不可推辞劳累,转而帮助周朝,不辜负有德之业。’神农回答说:‘皇兄你说得对。’急忙起身进入后堂,取了丹药,交给杨戬,说:‘这丹药有三粒:一粒可以救武王的宫眷,一粒可以救子牙的许多门人,一粒用水化开后,用杨枝细洒在西城。凡是有这种疾病的人,都是传染的疫病。’杨戬跪拜在地,感谢后离开洞府。神农又叫住杨戬,吩咐说:‘你站住。’神农走出洞府,来到紫芝崖,找了一圈,突然拔起一株草,递给杨戬:‘你将这宝物带回人间,可以治疗传染的疾病,如果世间众生遭受这种苦难,先服用这草,疾病自然会好。’杨戬接过草,跪下说:‘这草叫什么名字?留传人间以解急症。恳请明示。’神农说:‘你听我为你念一首偈语作为证明,偈语说:这草生长世间无,紫芝崖下显神功。常桑曾说玄中妙,寒门发表是柴胡。’
杨戬得到这柴胡草和丹药,离开了火云洞,直接前往西岐;他早早地来到城上,向师父汇报。玉鼎真人问:‘取丹药的事情怎么样了?’杨戬把神农吩咐的话,详细地说了一遍。玉鼎真人按照方法做了,将三粒丹药按照规定制作。果然是好的丹药!正是:圣主洪福无边远,吕岳何须白费心!
话说吕岳在营中过了七八天,对众门人说:‘西岐的人民想必已经全部死亡。’苏侯在中军听到吕岳道人的话,心里非常不高兴。又过了几天,苏侯暗自走出大营,来到西岐城上查看,只见旗帜依旧,人来人往不断;看到哪吒精神抖擞,杨戬气宇轩昂,心中非常高兴:‘吕岳的话不过是愚弄我们罢了。我们可以用言语反驳他。’于是进入中军对吕岳说:‘老师你说西岐的人民都已经死了,现在反而有人马来往,战将威武,这件事显然不真实。老师你将如何处理?不能只说些不切实际的话。’吕岳站起来说:‘岂有此理!’苏侯说:‘我刚才亲眼看到的,怎么敢轻易乱说。’吕岳就出去看了一眼,果然如此;掐指一算,忍不住失声大叫:‘原来玉鼎真人去火云洞借了丹药,用来救这一城的生灵!’急忙命令四个门人郑伦:‘你可以每个门调三千人马,趁他们身体虚弱无力支撑,杀进城去,全部杀光。’郑伦领命,来问苏侯调人马攻打西岐。苏侯知道吕岳不能打败子牙,于是调出一万二千人马。周信领三千人往东门杀来;李奇领三千人往西门杀来;朱天麟领三千人往南门杀来;杨文辉领三千人和吕岳一起往北门杀来。郑伦在城外准备进城。再说哪吒在城上看到成汤营里派出人马,杀向城前,急忙对黄龙真人说:‘城内空虚,只有我们四个人,怎么能守护得住?’黄龙真人说:‘不用担心。’命令杨戬:‘你去东门迎战,打开城门让他们进来,我有我的办法。哪吒,你在西门,也是如此。玉鼎真人,你在南门。我贫道在北门。把他们骗进城来,我有我的处理方法。’再说吕岳把四个门人派出去攻打西岐城,不知道结果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八回-注解
子牙:姜子牙,商末周初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周文王、周武王的军师,被尊为兵圣。
西岐:周文王时期,周国的一个城邑,后来成为周朝的都城。
吕岳:吕岳是商朝末年的一个将领,以法术高强著称,但最终成为周武王的对立面。
疫痢瘟癀:古代对瘟疫的统称,疫病、痢疾、瘟疫等。
社稷:古代对国家的代称,也指国家的根本。
黔黎:古代对百姓的称呼,黔指黑色,黎指黑发,意指普通百姓。
劫运:指灾难或大劫难,常用于描述国家或世界的动荡时期。
神鬼哭:形容战争或灾难的惨烈,神鬼为之哭泣。
兵戈:指战争,兵器和武器。
士民:士指士人,民指普通百姓,泛指人民。
祥霭氤氲:形容吉祥的气氛,霭指云气,氤氲指云雾缭绕。
万岁台:古代皇帝或贵族举行庆典的地方。
周信:周信是周武王麾下的将领。
金咤:姜子牙的第三个儿子,有法力,在此段故事中与周信交手。
道人:道教徒,此段故事中指修炼有道的道士。
九龙岛:古代传说中的岛屿,此段故事中是周信的修炼之地。
截教:古代道教流派之一,与阐教相对。
左道邪术:指非正统的道教法术,常带有贬义。
肉身成圣:道教术语,指通过修炼达到肉身不坏、长生不老的境界。
五行道术:道教中根据五行(金、木、水、火、土)原理修炼的道术。
兑地行瘟号使者:道教中的一种神祇,负责瘟疫的传播。
郑伦:郑伦是吕岳的门人,负责指挥军队。
朱天麟:朱天麟是周武王麾下的将领。
雷震子:姜子牙的弟子,有风雷翅,在此段故事中与朱天麟交手。
掠阵官:古代军队中的官职,负责巡视军阵。
杨文辉:杨文辉是周武王麾下的将领。
龙须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这里指姜子牙的门人。
鱼尾金冠:古代的一种冠帽,鱼尾形装饰,常用于形容道士或神祇的形象。
金冠:古代贵族或官员戴的帽子,象征尊贵和权力。
鱼尾:指金冠的形状,像鱼尾一样弯曲。
紫草:一种植物,其根可入药,颜色深紫,常用来比喻皮肤或物体的颜色。
眼光炜:形容眼光明亮有神。
丝绦彩结:指用丝线编织的彩色带子,常用于装饰。
连环:指形状像连环的装饰品,比喻关系紧密。
宝剑:古代武器,象征着力量和正义。
天地髓: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草履:古代的一种鞋子,用草编织而成。
寒雾生:形容天气寒冷,雾气升起。
秘诀:指不为人知的秘密方法或技巧。
文斐:指文章或诗歌中辞藻华丽、构思巧妙。
封神台:古代传说中,神仙封授神位的地方。
坎宫:古代风水学中的方位之一,代表北方。
壬癸水:五行中的水,壬癸是水的两个符号。
姜子牙:商末周初的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被尊为“封神榜”的制定者。
磬: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玉或石制成。
头疼磬:瘟部中行瘟使者杨文辉使用的磬,能引发头疼。
旛:古代旗帜的一种,用于军队或仪仗队。
发躁旛:瘟部中行瘟使者李奇使用的旛,能引发烦躁。
剑:古代武器,这里指瘟部中行瘟使者朱天麟使用的剑,能引发昏迷。
鞭:古代武器,这里指瘟部中行瘟使者杨文辉使用的鞭,能散播瘟疫。
散?鞭:鞭子的名称,具体意义不详。
金眼驼: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具有金色的眼睛。
金眼:金眼驼的眼睛,传说中能洞察一切。
玉虚:道教中的一个概念,指至高无上的境界。
三教:指儒、道、佛三大宗教。
封神榜:古代传说中,记录被封神者的名单。
玉虚符命:指玉虚宫(道教中的一个宫观)所赋予的使命。
劫数:佛教中指命运轮回的周期。
气运:指个人或国家的命运和运势。
形天印:神话中的宝物,这里指吕岳使用的武器。
瘟疫钟:神话中的宝物,这里指吕岳使用的武器。
形瘟旛:神话中的宝物,这里指吕岳使用的武器。
止瘟剑:神话中的宝物,这里指吕岳使用的武器。
青脸獠牙:形容人面容凶恶。
金毛童子:神话中的角色,这里指杨戬的童子。
金丸:神话中的宝物,这里指金毛童子使用的武器。
玉麒麟:神话中的神兽,这里指黄天化的坐骑。
火龙镖:神话中的宝物,这里指黄天化使用的武器。
打神鞭:神话中的宝物,这里指子牙使用的武器。
土遁:神话中的遁术,指通过土中快速移动。
金睛兽:神话中的神兽,这里指郑伦骑的坐骑。
乾坤圈:神话中的宝物,这里指哪咤使用的武器。
辕门:古代军营的门口,是军队的象征,也是军队集结和行动的起点。
失机:在战争中失利,未能达成既定目标。
重伤:严重的伤害,可能危及生命。
三昧火:道教术语,指修炼者达到的一种高深的火候,此处可能指吕岳的法术。
葫芦:一种容器,古代常用来装药或水。
瘟丹: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够散播瘟疫的丹药。
五形遁:道教中的一种法术,通过变化五行的形态来遁行。
西岐城:古代地名,指西岐国所在的城市。
井泉河道:水源和河流,是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资源。
烟火:指城市的繁华景象,此处指城市的繁荣。
士庶人等:指士人、平民等各种社会阶层的人。
哪咤:哪咤是神话传说中的神童,以勇猛、神通广大著称。
杨戬:杨戬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著名人物,是玉鼎真人的徒弟,也是二郎神的弟弟,以神通广大、忠诚勇敢著称。
元功变化:指修炼者通过修炼达到的一种可以变化的能力。
汤营:古代军队的营地,此处指郑伦所在的营地。
彪躯大汉:形容身材魁梧的男子。
彪勇:勇猛,勇武。
鹤唳:鹤鸣声,常用来比喻高洁或超脱尘世。
黄龙真人:黄龙真人是中国道教中的仙人,以法术高强著称。
玉鼎真人:道教中的仙人,具有超凡的法力。
金光纵地:道教中的一种法术,通过金光来遁行。
火云洞:火云洞是神话传说中的洞穴,这里可能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三圣大师:道教传说中的三位大师,具有超凡的法力。
愆:过错,此处指瘟疫带来的灾难。
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玉鼎真人是道教神话中的仙人,杨戬的师傅,以炼丹术闻名。
三圣老爷:指天、地、人三皇帝主,是古代中国宗教信仰中的最高神祇。
伏羲皇帝:伏羲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一,被认为是人类的始祖,也是八卦的发明者。
神农:神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一,以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而著称。
西岐武王:西岐武王指的是周武王,是周朝的开国君主,以推翻商朝暴政而闻名。
苏护:苏护是商朝末年的一个将领,与吕岳一同征伐西岐。
丹药:丹药在古代中国宗教和道教中指的是一种具有神秘功效的药物,常用于治病和修炼。
传染之疫:传染之疫指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接触传播的疾病。
柴胡:柴胡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解热、解毒、消炎等功效。
李奇:李奇是周武王麾下的将领。
成汤营:成汤营指的是商朝的军营。
周信领三千往东门杀来;李奇领三千往西门杀来;朱天麟领三千往南门杀来;杨文辉领三千同吕岳往北门杀来。:这段描述了周武王麾下的将领带领军队分别前往四个城门迎敌的情景。
黄龙真人曰:‘不妨。’命杨戬:‘你去东门迎敌,开门让他进来,吾自有道理。哪咤,你在西门,也是如此。玉鼎真人,你在南门。我贫道在北门。把他诓进城来,我自有处治。’:这段描述了黄龙真人指挥杨戬、哪咤、玉鼎真人和自己分别前往四个城门,通过策略引诱敌人进入城内的情景。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八回-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封神演义》,描述了杨戬前往火云洞,向三圣求救,并得到神丹和柴胡草的故事。以下是对这段古文的逐行赏析。
话说杨戬不敢擅入;伺候多时,只见一童儿出洞府,杨戬上前稽首曰:‘师兄,弟子乃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门徒杨戬;今奉师命,特到此处,参谒三圣老爷。借师兄转达一声。’
此句描绘了杨戬对三圣的敬畏之情,以及他作为玉鼎真人的门徒,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不敢擅入’和‘稽首’等词语,展现了杨戬的谦逊和尊重。
童儿曰:‘你可知道三圣人是谁?如何以老爷相称?’杨戬欠身曰:‘弟子不知。’童子曰:‘你不知,不怪你。此三圣乃天、地、人三皇帝主。’
这段对话揭示了三圣的真实身份,即天、地、人三皇帝主,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祇,代表着天地人三界的至高无上。杨戬的谦逊和童儿的解释,体现了古人对神祇的敬畏。
童儿进洞府,少时出来,曰:‘三位皇爷命你相见。’杨戬进洞府,见三位圣人:当中一位,顶生二角;左边一位,披叶盖肩,腰围虎豹之皮;右边一位,身穿帝服。
这段描述通过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三位圣人的形象,其中‘顶生二角’、‘披叶盖肩’、‘腰围虎豹之皮’等细节,展现了古人对神祇形象的想象和创造力。
杨戬不敢践越阶次,只得倒身下拜,言曰:‘弟子杨戬奉玉鼎真人之命,今为西岐武王因吕岳助苏护征伐其地,不知用何道术,将一郡生民尽是卧床不起,呻吟不绝,昼夜无宁,武王命在旦夕,姜尚死在须臾。弟子奉师命,特恳金容,大发慈悲,救援无辜生灵,实乃再造洪恩,德如渊海!’
杨戬的这段话表达了他对武王和姜尚的忠诚,以及对无辜生灵的同情。‘再造洪恩’和‘德如渊海’等词语,强调了杨戬对道德和仁爱的追求。
当中一位圣人乃伏羲皇帝,谓左边神农曰:‘想吾辈为君,和八卦,定礼乐,并无祸乱。方今商运当衰,干戈四起,想武王德业日盛,纣恶贯盈,以周伐纣,此是天数。但申公豹扭转天心,助恶为虐,邀请左道,大是可恨。御弟不可辞劳,转济周功,不负有德之业。’
这段对话揭示了伏羲皇帝对时局的看法,以及对武王和纣王的评价。伏羲皇帝的智慧和仁德,以及对正义的坚持,体现了中国古代君王的理想形象。
神农答曰:‘皇兄此言有理。’忙起身入后,取了丹药,付与杨戬,曰:‘此丹三粒:一粒救武王宫眷,一粒救子牙诸多门人,一粒用水化开,用杨枝细洒西城。凡有此疾者,名为传染之疫。’
神农皇帝的回应和赐药,展现了其仁慈和智慧。‘此丹三粒’的分配,体现了对各方势力的平衡考虑。
杨戬叩首在地,拜谢出洞。神农复叫杨戬,吩咐曰:‘你且站住。’神农出的洞府,往紫芝崖来,寻了一遍,忽然拔起一草,递与杨戬:‘你将此宝带回人间,可治传染之疾,若凡世间众生遭此苦厄,先取此草服之,其疾自愈。’
神农皇帝的再次赐予柴胡草,进一步体现了其仁慈和对生灵的关怀。‘此草何名?留传人间急济寒疫’等语句,强调了柴胡草的重要性和传承意义。
杨戬接草,跪而启曰:‘此草何名?留传人间急济寒疫。恳乞明示。’神农道:‘你听我有偈为证,偈曰:此草生来盖世无,紫芝崖下用功夫。常桑曾说玄中妙,寒门发表是柴胡。’
这段对话通过偈语的形式,揭示了柴胡草的名称和功效,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草药的重视和对自然界的敬畏。
话说杨戬得此柴胡草并丹药离了火云洞,径往西岐而来;早至城上,见师父回话。
杨戬的行动展现了其忠诚和果断,他得到神丹和柴胡草后,立刻前往西岐,体现了其作为英雄的担当。
玉鼎真人问:‘取丹药一事如何?’杨戬把神农吩咐的言语,细细说了一遍。
玉鼎真人的询问和杨戬的详细汇报,体现了师徒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果然好丹药!正是:圣主洪福无边远,吕岳何须枉用心!
这段诗句赞美了丹药的神奇效果,同时也暗示了吕岳的失败,体现了古人对英雄和神力的崇拜。
话说吕岳在营过了七八日,对众门人言:‘西岐人民想已尽绝。’苏侯在中军听得吕岳道人之言,心下十分不乐。
这段描述展现了吕岳的傲慢和苏侯的忧虑,同时也揭示了战争对人民带来的苦难。
又过了数日,苏侯暗出大营,来看西岐城上,只见旌幢依旧,往来不断人行;看哪吒精神抖擞,杨戬气概轩昂,心下大悦:‘吕岳之言不过愚惑吾等耳。可将言语灭他一番。’
苏侯的行动表明了他对吕岳言辞的怀疑,以及对西岐军队的信心。
遂进中军对吕岳曰:‘老师言西岐人民尽绝,如今反有人马来往,战将威武,此事不实了。老师将何法处之?不可以前言为戏。’
苏侯的质问和吕岳的回应,体现了双方在战争中的策略和智慧。
吕岳闻言,立身曰:‘岂有此理!’苏侯曰:‘此不才适才经目看将来的,岂敢造次乱言。’吕岳就出营一看,果然如此;搯指一算,不觉失声大叫曰:‘原来玉鼎真人往火云洞借了丹药,以救此一城生灵之厄!’
吕岳的惊讶和失声,揭示了神丹的神奇效果,同时也暗示了其败局。
忙命四门人郑伦:‘你可每门调三千人马,乘他身弱无力支持,杀进城中,尽行屠戮。’郑伦领命,来问苏侯调人马破西岐。
吕岳的命令和郑伦的行动,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苏侯情知吕岳不能破子牙,遂将一万二千人马调出。
苏侯的决策,体现了其对战争形势的判断和对子牙实力的认可。
周信领三千往东门杀来;李奇领三千往西门杀来;朱天麟领三千往南门杀来;杨文辉领三千同吕岳往北门杀来。
这段描述展现了战争的规模和双方的部署,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
郑伦在城外打点进城。
郑伦的行动,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且说哪吒在城上看见成汤营里发出人马,杀奔城前,忙见黄龙真人曰:‘城内空虚,止有四人,焉能护持得来?’
哪吒的担忧和黄龙真人的回应,展现了战争的紧张和危机。
黄龙真人曰:‘不妨。’命杨戬:‘你去东门迎敌,开门让他进来,吾自有道理。哪吒,你在西门,也是如此。玉鼎真人,你在南门。我贫道在北门。把他诓进城来,我自有处治。’
黄龙真人的策略,体现了其对战争的智慧和对敌人的应对。
且说吕岳把四个门人点出来取西岐城,不知胜负加何,且听下回分解。
这段描述为故事留下了悬念,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战争故事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