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许仲琳,明代文学家和小说家,著有《封神演义》一书。关于《封神演义》的具体作者,有学者认为可能是许仲琳,或许是民间口头传承的集体创作,后期经过整理成书。许仲琳的作品《封神演义》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宗教和历史元素,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作品之一。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创作的神话小说,以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为背景,讲述了许多神仙、英雄、妖怪的故事,特别是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的过程。本书的核心情节是周朝的建立与商纣王的灭亡,其中穿插了大量的神仙、妖魔以及人物的封神故事。全书充满了神话和幻想元素,通过塑造许多英雄人物,如姜子牙、哪吒、杨戬等,展现了忠诚、勇敢、智慧等美德。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并以战斗、谋略、道德冲突等为主要内容,呈现出强烈的戏剧性。作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之一,《封神演义》不仅在文学上影响深远,也对后世的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二回-原文
绝龙岭闻仲归天
诗曰:
几回奏捷建奇功,
纣主荒淫幸女红。
入国已无封谏表,
到山应有泪江枫。
岂知魂梦烽烟绝,
且听哀猿夜月空。
纵有丹心成往事,
年年杜宇泣东风。
话说闻太师见赤精子拿出阴阳镜,
把麒麟一磕,跳出圈子外,往燕山下退去。
赤精子也不来赶。
太师气得面黄气喘,默默无言。
辛环曰:
太师,两条路既不容行,
不若还往黄花山,进青龙关去罢。
太师沉吟良久,曰:
吾非不能遁回朝歌见天子,
再整大兵,以图恢复。
只人马累赘,
岂可舍此身行。
只得把人马调回,
往青龙关大路而行。
未及半日,
见前边一支人马驻札咽喉之处。
闻太师传令:
安营,不意前有伏兵。
营不曾安定,
只听得一声炮响,
两杆红旗展动,
哪咤脚踏风火轮,
捻火尖枪,
大呼曰:
闻太师休想回去!
此处乃是你归天之地!
太师大怒,
急得三只眼中射出金光,
骂曰:
姜尚欺吾太甚!
此处埋伏着不堪小辈,
欺藐天朝大臣!
提鞭,
纵麒麟飞来直取。
哪咤火尖枪急架相还。
鞭枪并举,
一场大战。
只见:
阴霾迷四野,
冷气逼三阳。
这壁厢旌旗耀彩,
反令日月无光;
那壁厢戈戟腾辉,
致使儿郎丧胆。
金鞭叱咤闪威风;
神枪出没施妙用。
闻太师忠心;
三太子赤胆。
只杀得空中无鸟过,
山内虎狼奔,
飞沙走石乾坤黑,
播土扬尘宇宙昏。
话说闻太师与邓忠、辛环、吉立、余庆把哪咤裹在垓心。
哪咤那里惧他,
使开一条枪,
怎见得利害,
有赞为证,
赞曰:
枪是邠州铁,
炼成一段钢,
落在能工手,
造成丈八长。
刺虎穿胸连树倒,
降魔锋利似秋霜,
大将逢之翻下马,
冲营屣陈士俱亡。
展放光芒天地暗,
吐吞寒雾日无光。
哪咤抖擞神威,
酣战五将,
大叫一声,
把吉立刺于马下;
忙把风火轮注销阵来,
取乾坤圈祭在空中,
正中邓忠肩甲,
翻下鞍鞽,
被哪咤复一枪,
结果了性命,
──二道灵魂俱往封神台去了。
闻太师见又折了邓忠、吉立二将,
十分懊恼,
不觉失措,
无心恋战,
夺路而走。
哪咤大杀一阵,
截断后面一半人马:
“愿降者免死!”
众兵齐告曰:
“愿归明主。”
哪咤得获全胜,
回西岐报功。
不表。
且说闻太师兵败前行,
至晚点札残兵,
不足一万余人。
太师升帐坐下,
愧赧无地。
自思曰:
吾自征伐,
未尝挫锐。
今日西征,
致有片甲无存之辱。
辛环在侧曰:
太师且请宽慰,
“胜负乃兵家之常”
何必挂心。
俟回朝再整大队人马,
以复此仇未迟。
太师还当自己保重。
次日,
起人马望黄花山进发。
行至巳牌时候,
猛见前面红旗招展,
号炮喧天,
见一将金甲红袍,
坐玉麒麟上,
使两柄银锤,
刺斜而来,
大呼曰:
奉姜丞相令,
等候多时!
今兵败将亡,
眼见独力难支,
天命已定。
此处不降,
更待何时!
闻太师见黄天化阻住去路,
大怒,
骂曰:
好反叛逆贼,
敢出此言欺吾!
催开墨麒麟,
单骑力战。
黄天化鞭锤相架,
战在山前。
但见:
两阵鸣锣击鼓,
三军吶喊摇旗。
红旛招展振天雷,
画戟轻翻豹尾。
这一个舍命冲锋扶社稷;
那一个拚生惯战定华夷。
不是你生我死不相离,
只杀得日月无光天地迷。
话说二人交锋,
约有二三十合,
有辛环气冲牛斗,
余庆怒发冲冠,
二将来助太师。
黄天化见二将来助战,
把玉麒麟跳出阵外就走。
余庆不知好歹,
随后追来。
黄天化挂下双锤,
取火龙标回首一标,
打下落马而死。
──一魂进封神台去了。
辛环见余庆落马,
大叫一声:
“吾来了!”
肉翅飞来,
锤钻往顶上打来。
辛环是上三路,
黄天化锤是短兵器,
招架上三路不好挡抵,
把玉麒麟跳出圈子就走。
──这玉麒麟乃是道德真君坐骑,
足有风云,
速如飞电。
──辛环不见机,
赶来。
被黄天化将攒心钉发出,
正中肉翅。
辛环在空中吊将下来。
闻太师见辛环失利,
忙催动残兵,
望东南败走。
黄天化连胜二阵,
也不追赶,
领兵回西岐报功去了。
且言闻太师见后无袭兵,
领人马徐徐而行;
又见折了余庆,
辛环带伤,
太师十分不乐,
一路上思前想后。
人马行至晚间,
有一座高山在前,
但见山景凄凉,
太师坐下,
不觉兜底上心,
自己吟诗嗟叹。
诗曰:
“回首青山两泪垂,
三军凄惨更堪悲。
当时只道旋师返,
今日方知败卒疲。
可恨天时难预料,
堪嗟人事竟何之!
眼前颠倒浑如梦,
为国丹心总不移。”
话说闻太师作罢诗,
神思不宁。
三军造饭,
辛环整理,
次日回兵。
将至二更,
只听得山顶上响声大振,
炮发如雷。
闻太师出帐观看,
见山上是姜子牙同武王在马上饮酒,
左右诸将用手指曰:
山下闻太师败兵在此。
太师听说,
性如烈火,
上了墨麒麟,
提鞭杀上山来。
只见一声雷响,
一人也不见了。
闻太师乃是神目,
左右观看,
又不见影迹。
太师咬牙深恨,
立骑寻思。
忽然山下一声炮响,
人马势如云集,
围困山下,
只叫:
休走了闻太师!
太师大怒,
催骑杀下山来;
及自至山下,
一军一卒俱无。
太师喘息不定,
方欲算卜,
又见山顶上大炮响,
子牙与武王拍手大笑而言曰:
闻太师今日之败,
把数年英雄尽丧于此,
有何面目再返朝歌!
闻太师厉声大骂:
姬发匹夫,
焉敢如此!
纵骑复杀上山来。
将至半山凹里,
猛然飞起雷震子。
好凶恶!
怎见得,
有诗为证,
诗曰:
两翅飞腾起怪风,
发红脸靛势如熊。
终南秘授神仙术,
辅佐姬周立大功。
闻太师只顾山上,未防山凹里飞起雷震子,一棍照闻太师打来。
太师措手不及,叫声“不好!”将身一闪,让个空。
不防那金棍正中墨麒麟后胯上,打得此兽竟为两段。
太师跌下地来,随借土遁去了。
辛环大呼曰:“雷震子不要走!吾来了!”肉翅飞起,来战雷震子。
不防杨戬暗祭起哮天犬,一口把辛环的腿咬住了。
雷震子一棍,正打着辛环顶门,死于非命。
──也往封神台去了。
雷震子获功回西岐去了。
且说闻太师失了坐骑,自思:“不好归国。
想吾三十万人马西征,大战三年有余,不料失机,止存败残人马数千,致有片甲无存之诮。
连吾坐骑俱死,门人、副将俱绝……
又见辛环已死,只影单形。
太师落下土遁,默坐沉吟;半晌,仰天叹曰:“天绝成汤!当今失政,致天心不顺,民怨日生。
臣空有赤胆忠心,无能回其万一。
此岂臣下征伐不用心之罪也!
太师坐到天明,复起身招集败残士卒,迤逦而行。
又无粮草,士卒疲敝乏甚,俱有饥色。
猛然见一村舍,有簇人家。
太师沉吟,饥不可行,乃命士卒:“向前去借他一顿饭,你等充饥。”
众人向前观看,果然好个所在。
怎见得,有赞为证,赞曰:
竹篱密密,茅屋重重。
参天野树迎门,曲水溪桥映户。
道傍杨柳绿依依,园内花开香馥馥。
夕照西沉,处处山林喧鸟雀;晚烟出灶,条条道径转牛羊。
正是那:食饱鸡豚眠屋角,醉酣邻叟唱歌来。
话说军士来至庄前,问:“里面有人么?”
忽然走出一位老叟,见是些残败军卒,忙问:“众位至小庄有何公干?”
士卒曰:“吾等非是别人,乃是跟成汤闻太师老爷,因奉敕伐周,与姜尚交兵,失机而回;借你一饭充饥,后必有补。”
那老人听罢,忙道:“快请太师老爷来。”
众军士回去,禀太师曰:“前有一老人,专请老爷。”
太师只得缓步行至庄前。
老人忙倒身下拜,口称:“太师,小民有失迎迓,望乞恕罪。”
太师亦以礼相答。
老人忙躬身迎请太师里面坐。
太师进里面坐下。
老人急收拾饭,摆将出来。
闻太师用了一餐,方收拾饭与众士卒吃了。
歇宿一宵。
次日,太师辞老叟,问曰:“你们姓甚么?昨日搅扰你家,久后好来谢你。”
老人曰:“小民姓李,名吉。”
闻太师吩咐左右记了。
离了此间,同些士卒望青龙关大路而来,不觉迷踪失径。
太师命军士站住,观看东、南、西、北。
忽听林中伐木之声,见一樵人。
太师忙令士卒,向前问那樵子。
士卒向前问曰:“樵子,借问你一声。”
樵子弃斧在地,上前躬身,口称:“列位有何事呼唤?”
士卒曰:“我等是奉敕征西的;如今要往青龙关去。借问那条路近些?”
樵子用手一指:“往西南上不过十五里,过白鹤墩,乃是青龙关大路。”
士卒谢了樵子,来报与闻太师。
太师命众人往西行,迤逦望前而走。
──不知道这樵子乃是杨戬变化的,指闻太师往绝龙岭而来。
且说闻太师行过有二十里,看看至绝龙岭来。
好险峻!但见:
巍巍峻岭,崒嵂峰峦。
溪深涧陡,石梁桥天生险恶;壁峭崖悬,虎头石长就雄威。
奇松怪柏若龙蟠;碧落丹枫如翠盖。
云迷雾障,山巅直透九重霄;瀑布奔流,潺湲一泻千百里。
真个是鸦雀难飞,漫道是人行避迹。
烟岚障目,采药仙童怕险;荆榛塞野,打柴樵子难行。
胡羊野马似穿梭,狡兔山牛如布阵。
正是:草迷四野有精灵,奇险惊人多恶兽。
话说闻太师行至绝龙岭,方欲进岭,见山势险峻,心下甚是疑惑。
猛抬头,见一道人穿水合道服,认的是终南山玉柱洞云中子。
闻太师慌忙上前问曰:“道兄在此何干?”
云中子曰:“贫道奉燃灯命,在此候兄多时。此处是绝龙岭,你逢绝地,何不归降?”
闻太师大笑曰:“云中子,你把我闻仲当作稚子婴儿。怎言吾逢绝地,以此欺吾。
你我莫非五行之术,在道通知。你今如此戏我,看你有何法治我!”
云中子曰:“你敢到这个所在来?”
太师就行。
云中子用手发雷,平地下长出八根通天神火柱,高有三丈余,长圆有丈余,按八卦方位:干、坎、艮、震、巽、离、坤、兑。
闻太师站立当中,大呼曰:“你有何术,用此柱困我?”
云中子发手雷鸣,将此柱震开,每一根柱内现出四十九条火龙,烈焰飞腾。
闻太师大笑曰:“离地之精,人人会遁;火中之术,个个皆能。
此术焉敢欺吾!”
搯定避火诀,太师站于里面。
怎见得好火,有火赞为证,赞曰:
此火非同凡体,三家会合成功。
英雄独占离地,浑同九转旋风。
炼成通中火柱,内藏数条神龙,口内喷烟吐焰,爪牙动处通红。
苦海煮干到底,逢山烧得石空,遇木即成灰烬,逢金化作长虹。
燧人初出定位,木里生来无踪。
石中电火稀奇宝,三昧金光透九重。
在天为日通明帝,在地生烟活编氓。
在人五脏为心主,火内玄功大不同。
饶君就是神仙体,遇我难逃眼下倾。
话说闻太师搯定避火诀,站于中间,在火内大呼曰:“云中子!你的道术也只如此!吾不久居,我去也!”往上一升,驾遁光欲走。
不知云中子预将燃灯道人紫金钵盂磕住,浑如一盖盖定。
闻太师那里得知,往上一冲,把九霄烈焰冠撞落尘埃,青丝发俱披下。
太师大叫一声,跌将下来。
云中子在外面发雷,四处有霹雳之声,火势凶猛。
可怜成汤首相,为国捐躯!──一道灵魂往封神台来,有清福神祇用百灵旛来引太师。
──太师忠心不灭,一点真灵借风径至朝歌,来见纣王,申诉其情。
此时纣王正在鹿台与妲己饮酒,不觉一阵昏沉,伏几而卧。
忽见太师立于傍边,谏曰:“老臣奉敕西征,屡战失利,枉劳无功,今已绝于西土。
愿陛下勤修仁政,求贤辅国;毋肆荒淫,浊乱朝政,毋以祖宗社稷为不足重,人言不足信,天命不足畏,企反前愆,庶可挽回。
老臣欲再诉深情,恐难进封神台耳。
臣去也!
径往封神台来。
──柏鉴引进其魂,安于台内。
且说纣王猛然惊醒曰:“怪哉!异哉!”
妲己曰:“陛下有何惊异?”
纣王把梦中事说了一遍。
妲己曰:“梦由心作。贱妾常闻陛下忧虑闻太师西征,故此有这个惊兆。
料闻太师岂是失机之士。
纣王曰:“御妻之言是矣。”
随时就放下心怀。
且说子牙收兵,众门人都来报功。
云中子收了神火柱,与燃灯二人回山去。
不表。
再讲申公豹知闻太师绝龙岭身亡,深恨子牙;往五岳三山,寻访仙客伐西岐,为闻太师报雠。
一日游至夹龙山飞龙洞,跨虎飞来,忽见山崖上一小童儿跳耍。
申公豹下虎来看,此童儿却是一个矮子:身不过四尺,面如土色。
申公豹曰:“那童儿,你是那家的?”
土行孙见一道人叫他,上前施礼曰:“老师那里来?”
申公豹曰:“我往海岛来。”
土行孙曰:“老师是截教,是阐教?”
申公豹曰:“是阐教。”
土行孙曰:“是吾师叔。”
申公豹问曰:“你师是谁?你叫甚名字?”
土行孙答曰:“我师父是惧留孙。弟子叫做土行孙。”
申公豹又问曰:“你学艺多少年了?”
土行孙答曰:“学艺百载。”
申公豹摇头曰:“我看你不能了道成仙,只好修个人间富贵。”
土行孙问曰:“怎样是人间富贵?”
申公豹曰:“据我看,你只好披蟒腰玉,受享君王富贵。”
土行孙曰:“怎得能够?”
申公豹曰:“你肯下山,我修书荐你,咫尺成功。”
土行孙曰:“老师指我往那里去?”
申公豹曰:“荐你往三山关邓九公处去,大事可成。”
土行孙谢曰:“若得寸进,感恩非浅。”
申公豹曰:“你胸中有何本事?”
土行孙曰:“弟子善能地行千里。”
申公豹曰:“你用个我瞧。”
土行孙把身子一扭,实时不见。
道人大喜。
忽见土行孙往土里钻上来。
公豹又曰:“你师父有捆仙绳,你要去带下两根去,也成的功。”
土行孙曰:“吾知道了。”
土行孙盗了师父惧留孙的捆仙绳、五壶丹药,径往三山关来。
不知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二回-译文
多次奏凯建立奇功,纣王荒淫宠爱美女。进入国家已没有封谏的奏表,到达山上应该有泪水和江枫。
岂知魂梦中断烽烟,且听夜猿哀鸣月空。纵有丹心成为往事,年年杜鹃啼叫东风。
话说闻太师看到赤精子拿出阴阳镜,敲击麒麟,麒麟跳出圈子外,退到燕山下。赤精子没有追赶。太师气得脸色发黄,喘着气,默默无言。辛环说:‘太师,两条路都不容通行,不如回到黄花山,进入青龙关吧。’太师沉思良久,说:‘我并非不能逃回朝歌见天子,再整顿大军,以图恢复。只是人马太多,怎能舍弃这身躯行军。’只能把人马调回,向青龙关的大路行去。不到半天,看到前方有一支人马驻扎在咽喉之处。闻太师下令:‘安营,没想到前方有伏兵。’营帐还没安定,只听到一声炮响,两面红旗展开,哪吒脚踏风火轮,挥舞火尖枪,大声喊道:‘闻太师休想回去!这里是你归天的地方!’太师大怒,急得三只眼中射出金光,骂道:‘姜尚欺我太甚!这里埋伏着不堪一击的小辈,轻视天朝大臣!’挥鞭,骑麒麟飞来直取。哪吒用火尖枪急速架挡。鞭枪并举,一场大战。
阴云笼罩四周,冷气逼人。这边的旗帜闪耀着光彩,反而让日月无光;那边的戈戟闪烁着光辉,使士兵们丧胆。金鞭呼啸,神枪出没,施展着妙用。闻太师忠心耿耿;三太子赤胆忠心。只杀得空中无鸟飞过,山里虎狼奔逃,飞沙走石,天地一片漆黑,扬尘满天,宇宙昏暗。
话说闻太师与邓忠、辛环、吉立、余庆把哪吒围在垓心。哪吒哪里惧怕,挥舞着枪,怎见得厉害,有赞诗为证,赞曰:‘枪是邠州铁,炼成一段钢,落在能工手,造成丈八长。刺虎穿胸连树倒,降魔锋利似秋霜,大将逢之翻下马,冲营屣陈士俱亡。展放光芒天地暗,吐吞寒雾日无光。’哪吒抖擞神威,与五将激战,一声大喝,把吉立刺于马下;急忙把风火轮收回到阵中,取出乾坤圈祭在空中,正好击中邓忠的肩甲,邓忠翻下马鞍,被哪吒复一枪,结果了性命,——两个灵魂都去了封神台。闻太师见又折了邓忠、吉立二将,十分懊恼,不觉失措,无心恋战,夺路而逃。哪吒大杀一阵,截断后面一半人马:‘愿意投降的免死!’众兵齐声说:‘愿意归顺明主。’哪吒大获全胜,回西岐报功。不表。再说闻太师兵败前行,晚上点算残兵,不足一万余人。太师升帐坐下,羞愧得无地自容。自己想:‘我从征伐以来,未曾挫败。今日西征,却落得兵败将亡,一片甲胄无存之辱。’辛环在一旁说:‘太师且请宽慰,‘胜负乃兵家常事’,何必挂心。等回朝再整顿大军,以报仇雪恨,还不算晚。太师还应该自己保重。’次日,起兵马向黄花山进发。行至巳时,猛见前方红旗招展,号炮喧天,见一将金甲红袍,骑玉麒麟,手持两柄银锤,斜刺而来,大声喊道:‘奉姜丞相令,等候多时!今兵败将亡,眼见独力难支,天命已定。此处不降,更待何时!’闻太师见黄天化挡住去路,大怒,骂道:‘好反叛的贼子,敢出此言欺我!’催动墨麒麟,单骑力战。黄天化挥鞭与银锤相斗,战在山前。但见:
两阵鸣锣击鼓,三军呼喊摇旗。红旗招展,震天雷响,画戟轻翻,豹尾飞扬。这一个舍命冲锋,扶持社稷;那一个拚生拼死,安定华夷。不是你死我活,相争不休,只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话说二人交锋,约有二三十合,辛环怒气冲牛斗,余庆怒发冲冠,二将来助太师。黄天化见二将来助战,把玉麒麟跳出阵外就跑。余庆不知好歹,随后追来。黄天化放下双锤,取火龙标回首一标,打下落马而死。——一个灵魂进了封神台。辛环见余庆落马,大叫一声:‘我来也!’肉翅飞来,锤击头顶。辛环是上三路,黄天化的锤是短兵器,招架不住上三路,把玉麒麟跳出圈子就跑。——这玉麒麟是道德真君的坐骑,足有风云,速度快如闪电。——辛环不知趣,追来。被黄天化将攒心钉发出,正中肉翅。辛环在空中吊将下来。闻太师见辛环失利,忙催动残兵,望东南败走。黄天化连胜两阵,也不追赶,领兵回西岐报功去了。且说闻太师见后无追兵,领人马缓缓而行;又见余庆战死,辛环受伤,太师十分不快,一路上思前想后。人马行至晚间,有一座高山在前,只见山景凄凉,太师坐下,不觉心中悲凉,自己吟诗嗟叹。诗曰:‘回首青山两泪垂,三军凄惨更堪悲。当时只道旋师返,今日方知败卒疲。可恨天时难预料,堪嗟人事竟何之!眼前颠倒浑如梦,为国丹心总不移。’
话说闻太师作罢诗,心神不宁。三军做饭,辛环整理,次日回兵。将至二更,只听到山顶上响声大振,炮声如雷。闻太师出帐观看,见山上是姜子牙和武王骑马饮酒,左右将领用手指着山下说:‘闻太师败兵在此。’太师听说,性如烈火,上了墨麒麟,提鞭杀上山来。只见一声雷响,人影都不见了。闻太师有神眼,左右观看,又不见人影。太师咬牙切齿,立骑沉思。忽然山下一声炮响,人马如云聚集,围困山下,只叫‘休走了闻太师!’太师大怒,催骑杀下山来;等他到达山下,一兵一卒都不见了。太师喘息不定,正想卜算,又见山顶上大炮响,子牙和武王拍手大笑说:‘闻太师今日之败,把数年英雄尽丧于此,有何面目再返朝歌!’闻太师厉声大骂:‘姬发匹夫,焉敢如此!’纵骑再次杀上山来。将至半山凹里,突然飞起雷震子。好凶恶!怎见得,有诗为证,诗曰:‘两翅飞腾起怪风,发红脸黑势如熊。终南秘授神仙术,辅佐姬周立大功。’
闻太师只顾山上,未防山凹里飞起雷震子,一棍照闻太师打来。太师措手不及,叫声‘不好!’将身一闪,让个空。不防那金棍正中墨麒麟后胯上,打得此兽竟为两段。太师跌下地来,随借土遁去了。
辛环大呼曰:‘雷震子不要走!吾来了!’肉翅飞起,来战雷震子。不防杨戬暗祭起哮天犬,一口把辛环的腿咬住了。雷震子一棍,正打着辛环顶门,死于非命。──也往封神台去了。雷震子获功回西岐去了。
且说闻太师失了坐骑,自思:‘不好归国。想吾三十万人马西征,大战三年有余,不料失机,止存败残人马数千,致有片甲无存之诮。连吾坐骑俱死,门人、副将俱绝……’又见辛环已死,只影单形。
太师落下土遁,默坐沉吟;半晌,仰天叹曰:‘天绝成汤!当今失政,致天心不顺,民怨日生。臣空有赤胆忠心,无能回其万一。此岂臣下征伐不用心之罪也!’太师坐到天明,复起身招集败残士卒,迤逦而行。
又无粮草,士卒疲敝乏甚,俱有饥色。猛然见一村舍,有簇人家。太师沉吟,饥不可行,乃命士卒:‘向前去借他一顿饭,你等充饥。’众人向前观看,果然好个所在。
话说军士来至庄前,问:‘里面有人么?’忽然走出一位老叟,见是些残败军卒,忙问:‘众位至小庄有何公干?’士卒曰:‘吾等非是别人,乃是跟成汤闻太师老爷,因奉敕伐周,与姜尚交兵,失机而回;借你一饭充饥,后必有补。’那老人听罢,忙道:‘快请太师老爷来。’
众军士回去,禀太师曰:‘前有一老人,专请老爷。’太师只得缓步行至庄前。老人忙倒身下拜,口称:‘太师,小民有失迎迓,望乞恕罪。’太师亦以礼相答。
老人忙躬身迎请太师里面坐。太师进里面坐下。老人急收拾饭,摆将出来。闻太师用了一餐,方收拾饭与众士卒吃了。歇宿一宵。
次日,太师辞老叟,问曰:‘你们姓甚么?昨日搅扰你家,久后好来谢你。’老人曰:‘小民姓李,名吉。’闻太师吩咐左右记了。
离了此间,同些士卒望青龙关大路而来,不觉迷踪失径。太师命军士站住,观看东、南、西、北。
忽听林中伐木之声,见一樵人。太师忙令士卒,向前问那樵子。
士卒向前问曰:‘樵子,借问你一声。’樵子弃斧在地,上前躬身,口称:‘列位有何事呼唤?’士卒曰:‘我等是奉敕征西的;如今要往青龙关去。借问那条路近些?’樵子用手一指:‘往西南上不过十五里,过白鹤墩,乃是青龙关大路。’
士卒谢了樵子,来报与闻太师。太师命众人往西行,迤逦望前而走。
不知道这樵子乃是杨戬变化的,指闻太师往绝龙岭而来。
且说闻太师行过有二十里,看看至绝龙岭来。好险峻!但见:巍巍峻岭,崒嵂峰峦。
溪深涧陡,石梁桥天生险恶;壁峭崖悬,虎头石长就雄威。奇松怪柏若龙蟠;碧落丹枫如翠盖。
云迷雾障,山巅直透九重霄;瀑布奔流,潺湲一泻千百里。真个是鸦雀难飞,漫道是人行避迹。
烟岚障目,采药仙童怕险;荆榛塞野,打柴樵子难行。胡羊野马似穿梭,狡兔山牛如布阵。
正是:草迷四野有精灵,奇险惊人多恶兽。
话说闻太师行至绝龙岭,方欲进岭,见山势险峻,心下甚是疑惑。
猛抬头,见一道人穿水合道服,认的是终南山玉柱洞云中子。
闻太师慌忙上前问曰:‘道兄在此何干?’云中子曰:‘贫道奉燃灯命,在此候兄多时。此处是绝龙岭,你逢绝地,何不归降?’
闻太师大笑曰:‘云中子,你把我闻仲当作稚子婴儿。怎言吾逢绝地,以此欺吾。你我莫非五行之术,在道通知。你今如此戏我,看你有何法治我!’
云中子曰:‘你敢到这个所在来?’太师就行。
云中子用手发雷,平地下长出八根通天神火柱,高有三丈余,长圆有丈余,按八卦方位:干、坎、艮、震、巽、离、坤、兑。
闻太师站立当中,大呼曰:‘你有何术,用此柱困我?’云中子发手雷鸣,将此柱震开,每一根柱内现出四十九条火龙,烈焰飞腾。
闻太师大笑曰:‘离地之精,人人会遁;火中之术,个个皆能。此术焉敢欺吾!’搯定避火诀,太师站于里面。
怎见得好火,有火赞为证,赞曰:‘此火非同凡体,三家会合成功。英雄独占离地,浑同九转旋风。炼成通中火柱,内藏数条神龙,口内喷烟吐焰,爪牙动处通红。苦海煮干到底,逢山烧得石空,遇木即成灰烬,逢金化作长虹。燧人初出定位,木里生来无踪。石中电火稀奇宝,三昧金光透九重。在天为日通明帝,在地生烟活编氓,在人五脏为心主,火内玄功大不同。饶君就是神仙体,遇我难逃眼下倾。’
话说闻太师施展了避火诀,站在火中央,对着火大声喊道:‘云中子!你的道术也不过如此!我在这儿的时间不长了,我要走了!’他往上一跃,驾着遁光想要逃跑。但不知道云中子事先用紫金钵盂挡住了燃灯道人的神火柱,就像一顶盖子一样牢牢地盖住了。闻太师并不知道这一点,他猛地往上冲,撞落了九霄烈焰冠,头发也散落一地。太师大喊一声,摔倒在地。云中子在外面发出雷声,四周都是霹雳的声音,火势凶猛。可怜成汤的首相,为国家献出了生命!——他的灵魂往封神台去了,清福神祇用百灵旛引导太师。——太师的忠心不灭,一点真灵借助风力直奔朝歌,来见纣王,向他申诉自己的情况。这时,纣王正在鹿台和妲己饮酒,突然感到一阵昏沉,伏在几案上睡着了。突然他看到太师站在旁边,劝说道:‘老臣奉命西征,屡次战败,白白劳累,现在在西土已经没有希望了。愿陛下勤修仁政,广求贤才辅助国家;不要沉迷于荒淫,扰乱朝政,不要轻视祖宗的基业,不要轻信别人的话,不要畏惧天命,应该改正过去的错误,这样或许可以挽回败局。我想要再次申诉我的深情,但恐怕很难进入封神台了。我走了!’他径直往封神台去了。——柏鉴引领他的灵魂进入台内。再说纣王突然惊醒,说:‘奇怪啊!真是奇怪!’妲己问:‘陛下有什么惊异之处?’纣王把梦中的事情说了一遍。妲己说:‘梦是由心生的。我常听说陛下忧虑闻太师西征,所以才有这个预兆。估计闻太师不会是失算的人。’纣王说:‘爱妃的话是对的。’他随即放下了心中的忧虑。再说子牙收兵,所有的门人都来报告战功。云中子收起了神火柱,和燃灯一起回到山上。不提这些。
再讲申公豹得知闻太师在绝龙岭丧命,非常恨子牙;他去到五岳三山,寻找仙人,要为闻太师报仇。有一天,他游历到夹龙山飞龙洞,骑着老虎飞来,突然看到山崖上有一个小童在玩耍。申公豹从老虎上下来看,这个童儿却是一个矮个子:身高不到四尺,脸色像土一样。申公豹问:‘童儿,你是哪家的?’土行孙看到一位道人叫自己,上前行礼说:‘老师从哪里来?’申公豹说:‘我往海岛去。’土行孙问:‘老师是截教还是阐教?’申公豹说:‘是阐教。’土行孙说:‘是家师叔。’申公豹问:‘你师傅是谁?你叫什么名字?’土行孙回答说:‘我师傅是惧留孙,我叫做土行孙。’申公豹又问:‘你学艺多少年了?’土行孙回答说:‘学艺百年。’申公豹摇头说:‘我看你不可能修成正果成仙,你只能修得人间富贵。’土行孙问:‘怎样才是人间富贵?’申公豹说:‘据我看,你只能穿上蟒袍玉带,享受君王的富贵。’土行孙问:‘怎么才能做到?’申公豹说:‘你愿意下山,我修书推荐你,马上就能成功。’土行孙问:‘老师指我去哪里?’申公豹说:‘推荐你去三山关邓九公那里,大事可成。’土行孙感谢说:‘如果能够有所成就,我将感激不尽。’申公豹说:‘你胸中有什么本事?’土行孙说:‘弟子擅长地行术,可以行走千里。’申公豹说:‘你给我表演一下。’土行孙一扭身,立刻不见了。道人非常高兴。突然看到土行孙从土里钻了出来。申公豹又说:‘你师傅有捆仙绳,你要去带两根回来,也能成事。’土行孙说:‘我知道了。’土行孙偷了师父惧留孙的捆仙绳和五壶丹药,直接往三山关去了。不知道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二回-注解
绝龙岭:绝龙岭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地名,位于燕山山脉,是神话故事中龙脉的尽头,常被用作英雄末路、命运终结的象征。
闻仲:闻仲,又称闻太师,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商朝末年的著名将领,以勇猛著称,是纣王的忠臣,后来在封神演义中被封为雷部正神。
归天:归天指人死后灵魂升天,进入天界。在古代神话传说中,这是对英雄或神灵的最高赞誉。
奏捷:奏捷指报告胜利的消息,表示战争或军事行动取得了成功。
纣主:纣主指的是商朝末年的暴君纣王,因其荒淫无道而闻名。
幸女红:幸女红是指纣王宠爱美女,沉迷于女色。
封谏表:封谏表是指臣子向君主进言劝谏的奏章。
魂梦:魂梦指人的梦境,也比喻人的精神寄托。
烽烟:烽烟指战争或火灾时烟尘弥漫的景象,常用来比喻战争的混乱和激烈。
猿夜月空:猿夜月空形容夜晚寂静无声,只有猿猴啼叫和空旷的月亮。
丹心:丹心指赤诚的心,比喻忠心耿耿。
杜宇:杜宇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鸟,相传其鸣声凄凉,常用来比喻离别和悲伤。
阴阳镜:阴阳镜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宝镜,能照出人的魂魄和未来的吉凶。
麒麟:麒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象征吉祥和长寿。
燕山:燕山是中国北方的一座山脉,位于今天的河北省,是古代战争和神话故事的重要地点。
青龙关:青龙关是古代军事要塞,位于燕山山脉,是通往北方的必经之路。
哪咤:哪咤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是封神演义中的重要角色,以勇猛和神通广大著称。
姜尚:姜尚即姜子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封神演义中的重要人物。
风火轮:风火轮是哪咤的法宝,能飞行,具有强大的威力。
乾坤圈:乾坤圈是哪咤的法宝之一,能变化出各种武器。
金鞭:金鞭是闻太师的武器,具有强大的攻击力。
火尖枪:火尖枪是哪咤的武器,能喷火,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金光:金光指由金属性物质发出的光芒,常用来形容神力或法术。
邠州:邠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以产铁闻名。
道德真君:道德真君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神仙,以道德高尚著称。
火龙标:火龙标是黄天化的法宝,能喷火,具有强大的攻击力。
攒心钉:攒心钉是一种古代武器,形状如钉,用于刺穿敌人心脏。
墨麒麟:墨麒麟是《封神演义》中的神话生物,通常以墨黑色出现,象征着神秘和力量。
金甲红袍:金甲红袍是黄天化的装备,表示其武将的身份和威武。
银锤:银锤是黄天化的武器,具有强大的攻击力。
玉麒麟:玉麒麟是黄天化的坐骑,是一种神兽,能飞行,具有强大的速度和力量。
肉翅:肉翅是指辛环的翅膀,能够飞行。
封神台:封神台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地方,是封神榜上的神仙被封神的地方。
朝歌:朝歌是商朝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
姜丞相:姜丞相指的是姜子牙,他在封神演义中担任丞相一职。
姬发:姬发是周武王的称号,他是周朝的开国君主。
雷震子:雷震子是《封神演义》中的神话人物,擅长使用雷法,是阐教十二金仙之一,以雷震棍为武器,是闻太师的对头。
闻太师:闻太师,指闻仲,是商朝末年的名将,也是商纣王的得力大臣。在《封神演义》中,他是商朝的丞相,以勇猛著称。
金棍:金棍是雷震子的武器,由金制成,具有强大的法力。
土遁:土遁是一种法术,可以使修炼者借助土气迅速移动,如同在土中穿梭。
辛环:辛环是《封神演义》中的角色,是闻太师的副将,后来被雷震子击败。
哮天犬:哮天犬是玉皇大帝的坐骑,后来成为杨戬的宠物,具有强大的法力。
西岐:西岐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地方,是商朝与周朝的交界地带。
成汤:成汤是商朝的建立者汤的姓氏,这里指商朝。
赤胆忠心:赤胆忠心是指极端忠诚和勇敢的品质。
燃灯命:燃灯命是指燃灯道人的命令,燃灯道人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
五行之术:五行之术是指根据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变化而成的法术。
通天神火柱:通天神火柱是一种强大的法术,可以产生巨大的火焰。
八卦方位:八卦方位是指八卦中的八个方位,分别对应着天、地、人、山、水、火、风、雷八个自然现象。
避火诀:避火诀是一种法术,可以抵御火焰的伤害。在这里,闻太师使用避火诀来保护自己不受火势的伤害。
云中子:云中子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仙人,擅长道术,与闻太师有多次交手。
燃灯道人:燃灯道人是佛教中的菩萨化身,在《封神演义》中,他是阐教十二金仙之一,具有很高的法力。
紫金钵盂:紫金钵盂是一种宝物,可以用来盛放宝物或法术,具有强大的法力。
九霄烈焰冠:九霄烈焰冠是一种宝物,具有强大的火焰属性,可以增强使用者的火焰攻击能力。
成汤首相:成汤首相指的是商朝的丞相,这里指闻太师。
清福神祇:清福神祇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神祇,负责引导灵魂到封神台。
百灵旛:百灵旛是一种法器,可以用来引导灵魂。
纣王: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以暴虐著称。
鹿台:鹿台是纣王建造的一座豪华宫殿。
妲己:妲己是纣王的宠妃,以妖媚著称,在《封神演义》中是反派角色。
子牙:子牙是《封神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是阐教的代表人物,以智慧和高尚的品质著称。
阐教:阐教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宗教组织,代表正义的一方。
截教:截教是《封神演义》中的另一个宗教组织,代表邪恶的一方。
仙客:仙客是指修炼成仙的人。
申公豹:申公豹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反派角色,是截教的高手。
飞龙洞:飞龙洞是一个山洞的名称。
土行孙:土行孙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角色,擅长地行术。
惧留孙:惧留孙是土行孙的师父,也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角色。
捆仙绳:捆仙绳是一种法器,可以用来捆绑仙人。
五壶丹药:五壶丹药是一种丹药,具有强大的法力。
三山关:三山关是一个地方名称,位于西岐附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二回-评注
此段古文描述了闻太师在火海中与云中子的对峙,以及闻太师最终陨落的故事。从专业角度出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赏析。
首先,这段文字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闻太师在火海中的英勇形象。‘搯定避火诀’、‘驾遁光欲走’等词语,展现了闻太师在面对绝境时的镇定自若和英勇无畏。
其次,作者通过云中子的预谋和行动,突出了阐教与截教之间的斗争。‘预将燃灯道人紫金钵盂磕住’、‘浑如一盖盖定’等语句,揭示了云中子的智慧和策略。
再次,闻太师在战斗中的失败,体现了古人对英雄末路的感慨。‘把九霄烈焰冠撞落尘埃’、‘青丝发俱披下’等描述,传达了闻太师在战斗中的英勇与无奈。
此外,闻太师的灵魂升天,体现了中国古代宗教信仰中的灵魂观念。‘一道灵魂往封神台来’、‘清福神祇用百灵旛来引太师’等表述,展现了古人对于灵魂升天的信仰。
纣王与妲己的对话,反映了纣王的昏庸和妲己的狡诈。‘愿陛下勤修仁政’、‘毋肆荒淫’等语句,表现了闻太师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纣王的劝诫。
申公豹的形象塑造,则展现了其阴险狡诈的一面。‘深恨子牙’、‘寻访仙客伐西岐’等行为,体现了其为了个人目的而不惜背叛师门和朋友的冷酷。
最后,土行孙的出现和申公豹的对话,为故事增添了新的元素。‘学艺百载’、‘善能地行千里’等描述,展现了土行孙的特殊能力,也为后续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