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三回

作者: 许仲琳,明代文学家和小说家,著有《封神演义》一书。关于《封神演义》的具体作者,有学者认为可能是许仲琳,或许是民间口头传承的集体创作,后期经过整理成书。许仲琳的作品《封神演义》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宗教和历史元素,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作品之一。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创作的神话小说,以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为背景,讲述了许多神仙、英雄、妖怪的故事,特别是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的过程。本书的核心情节是周朝的建立与商纣王的灭亡,其中穿插了大量的神仙、妖魔以及人物的封神故事。全书充满了神话和幻想元素,通过塑造许多英雄人物,如姜子牙、哪吒、杨戬等,展现了忠诚、勇敢、智慧等美德。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并以战斗、谋略、道德冲突等为主要内容,呈现出强烈的戏剧性。作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之一,《封神演义》不仅在文学上影响深远,也对后世的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三回-原文

邓九公奉敕西征

诗曰:

渭水滔滔日夜流,西岐征战几时休。

漫言虎豹才离穴,又见貔貅树敌楼。

修德每愁糜白骨,荒淫反自咏金瓯。

岂知天意多颠倒,取次干戈不断头。

话说申公豹说反了土行孙下山,他又往各处去了。

且说当日绝龙岭逃回军士进汜水关,报与韩荣,说知闻太师死于绝龙岭,随修表报进朝歌。

有微子看报,忙进偏殿,见纣王行礼称臣。

王曰:‘朕无旨,皇伯有何奏章?’

微子把闻太师的事奏启一遍,纣王大惊:‘孤数日前,恍惚之中明明见闻太师在鹿台奏朕,言在绝龙岭失利;今日果然如此!’

纣王着实伤感。

王问左右文武曰:‘太师新亡,点那一员官,定要把姜尚拿解朝歌,与太师报雠。’

众官共议未决;有上大夫金胜出班奏曰:‘三山关总兵官邓九公,前日大破南伯侯鄂顺,屡建大功;若破西岐,非此人不克成功。’

纣王传旨:‘速发自旄、黄钺,得专征伐。差官即往,星夜不许停留。’

使命官王贞,持诏往三山关来,一路上马行如箭,心去如飞,秋光正好,和暖堪行。

怎见得:

千山水落芦花碎,几树风扬红叶醉。

路途烟雨故人稀,黄菊芬菲山色丽,水寒荷破人憔悴。

白苹红蓼满江干,落霞孤鹜长空坠。

依稀黯淡野云飞,玄鸟去,宾鸿至,嘹嘹呖呖惊人寐。

话说天使所过府、州、县、司,不止一日。

其日到了三山关,驿内安歇。

次日,到邓九公帅府前。

邓九公同诸将等焚香接旨,开读。

诏曰:

‘天子征伐,原为诛逆救民。大将专阃外之寄,正代天行拯溺之权。兹尔元戎邓九公,累功三山关,严出入之防,边烽无警;退鄂顺之反叛,奏捷甚速;懋绩大焉。今姬发不道,纳亡招叛,大肆猖獗。朕累勤问罪之师,彼反抗军而树敌;致王师累辱,大损国威,深为不法,朕之恶心。特敕尔前去,用心料理,相机进剿;务擒首恶,解阙献俘,以正国典。朕决不惜茅土,以酧有功。尔其钦哉,毋负朕托重至意。故兹尔诏。’

邓九公读毕,待天使,等交代。

王贞曰:‘新总兵孔宣就到。’

不一日,孔宣已到。

邓九公交代完毕,点将祭旗,次日起兵。

忽报:‘有一矮子来下书。’

邓九公令进帅府。

见来人身不过四尺长,至滴水檐前行礼,将书呈上。

邓九公拆书,观看来书,知申公豹所荐,乃是‘土行孙效劳麾下’。

邓九公见土行孙人物不好:‘欲待不留,恐申道友见怪;若要用他,不成规矩。……’沈吟良久:‘……也罢,把他催粮应付三军。’

邓九公:‘土行孙,既申道兄荐你,吾不敢负命。后军粮草缺少,用你为五军督粮使。’命太鸾为正印先行;子邓秀为副印先行;赵升、孙焰红为救应使;随带女孩儿邓婵玉,随军征伐。

邓元帅调人马离了三山关,往西进发。

一路上旗旛荡荡,杀气腾腾。

怎见得:

三军踊跃,将士熊罴。

征云并杀气相浮,剑戟共旗旛耀日。

人雄如猛虎,马骤似飞龙。

弓弯银汉月,箭穿虎狼牙。

袍铠鲜明如绣簇,喊声大振若山崩。

鞭梢施号令,浑如开放三月桃花;马摆闪銮铃,恍似摇锭九秋金菊。

威风凛凛,人人咬碎口中牙;杀气腾腾,个个睁园眉下眼。

真如猛虎出山林,恰似大王离北阙。

话说邓九公人马在路,也行有个月。

一日来到西岐。

哨探马报入中军:‘启元帅:前面乃西岐东门,请令定夺。’

邓九公传令:‘安营。’

怎见得:

营安八卦,旛列五方。

左右摆攒簇簇军兵;前后排密密层层将佐。

拐子马紧挨鹿角;连珠炮密护中军。

正是:刀枪白映三冬雪,炮响声高二月雷。

邓九公安了行营,放炮吶喊。

且说西岐子牙自从破了闻太师,天下诸侯响应。

忽探马报入相府:‘三山关邓九公人马驻札东门。’

子牙闻报,谓诸将曰:‘邓九公其人如何?’

黄飞虎在侧,启曰:‘邓九公,将才也。’

子牙笑曰:‘将才好破,左道难破。’

且言邓九公次日传令:‘那员战将先往西岐见头阵走遭?’

帐下先行官太鸾应声:‘愿往。’

调本部人马出营,排开阵势,立马横刀,大呼搦战。

探事马报入相府:‘有将请战。’

子牙问左右:‘谁见头阵?’

有南宫适领令,提刀上马,吶喊摇旗,冲出城来;见对阵一将,面如活蟹,海下黄须,坐乌骓马。

怎见得,有赞为证:

顶上金冠飞双凤,连环宝甲三锁控。

腰缠玉带如团花,手执钢刀寒光迸。

锦囊暗带七星锤,鞍鞽又把龙泉纵。

大将逢时命即倾,旗开拱手诸侯重。

三山关内大先行,四海闻名心胆痛。

话说南宫适大呼曰:‘来者何人?’

太鸾答曰:‘吾乃三山关总兵邓麾下,正印先行太鸾是也;今奉敕西征讨贼。尔等不守臣节,招纳叛亡,无故造反,恃强肆暴,坏朝廷之大臣,藐天朝之使命,殊为可恨。特命六师,剿除叛恶。尔等可下马受缚,解往朝歌,尽成汤之大法,免生民之倒悬。如再执迷,悔之无及。’

南宫适笑曰:‘太鸾,你知闻太师、魔家四将、张桂芳等只落得焚身,斩首,片甲不归。料尔等米粒之珠,吐光不大;蝇翅飞腾,去而不远。速速早回,免遭屠戮。’

太鸾大怒,催开紫骅骝,手中刀飞来直取。

南宫适纵骑,合扇刀急架相还。

两马相交,一场大战。

来往冲突,擂破花腔战鼓,摇碎锦绣旗旛。

来来往往,有三十回合。

南宫适马上逞英雄,展开刀势,抖擞精神,倍加气力。

太鸾怒发,环眼双睁,把合扇刀卖一个破锭,叫声:‘着!’一刀劈将下来。

南宫适因小觑了太鸾,不曾在意,见一刀落将下来,南宫适着忙,叫声‘不好!’将身急闪过,那刀把护肩甲吞头削去半边,绒绳割断了数肘,把南宫适諕得魂飞天外,大败进城。

太鸾赶杀周兵,得胜回营,见邓九公,曰:‘今逢南宫适大战,被末将刀劈护肩甲吞头,不能枭首,请令定夺。’

邓九公曰:‘首功居上;虽不能斩南宫适之首,已挫周将之锐。’

且说南宫适进城,至相府,回见子牙,且言失利,几乎丧师辱命。

子牙曰:‘‘胜败军家之常’,为将务要见机,进则可以成功,退则可以保守无虞,此乃为将之急务也。’

次日邓九公传令,调五方队伍,大壮军威,炮声如雷,三军踊跃,喊杀振天,来至城下,请姜子牙答话。

探子马报入相府。

子牙吩咐辛甲:‘先调大队人马出城,吾亲会邓九公。’

西岐连珠炮响,两扇门开,一簇人马踊出。

邓九公定睛观看,只见两杆大红旗,飘飘而出,引一队人马,分为前队;有穿红周将压住阵脚。

怎见得人马雄伟,有诗为证,诗曰:

旗分离位列前锋,朱雀迎头百事凶。

铁骑横排冲阵将,果然人马似蛟龙。

二声号炮,又见两杆青旗,飞扬而出,引一队人马,立于左队;有穿青周将压住阵脚。

怎见得人马鹰扬,有诗为证,诗曰:

青龙旗展震宫旋,短剑长矛次第先。

更有冲锋窝里炮,追风须用火攻前。

三声炮响,只见两杆白旗,飘扬而出,引一队人马,立于右队;有穿白周将压住阵脚。

怎见得人马勇猛,有诗为证,诗曰:

旗分兑位虎为头,戈戟森森列敌楼。

硬弩强弓遮战士,中藏遁甲鬼神愁。

邓九公对诸将曰:‘姜尚用兵,真个纪律严明,甚得形势之分,果有将才。’

再看时,又见两杆皂旗,飞舞而出,引一队人马,立于后队;有穿黑周将压住阵脚。

怎见得人马齐整,有诗为证,诗曰:

坎宫玄武黑旗旛,鞭鐧抓锤衬铁轈。

左右救应为第一,鸣金击鼓任频敲。

又见中央摆列杏黄旗在前,引着一大队人马,攒簇五方八卦旗旛,众门人一对对排雁翅而出;有二十四员战将,俱是金盔、金甲、红袍、画戟,左右分十二骑;中间四不相上,端坐子牙,甚是气概轩昂,兵威严肃。

怎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中央戊己号中军,宝纛旗开五色云。

十二牙门排将士,元戎大帅此中分。

话说邓九公看子牙兵按五方而出,左右顾盻,进退舒徐,纪律严肃,井井有条,兵威甚整,真堂堂之阵,正正之旗,不觉点首嗟叹:‘果然话不虚传!无怪先来将士损兵折将,真劲敌也!’

乃纵马向前言曰:‘姜子牙请了!’

子牙欠身答曰:‘邓元帅,卑职少礼。’

邓九公曰:‘姬发不道,大肆猖獗。你乃是昆仑山明士,为何不知人臣之礼,恃强叛国,大败纲常,招亡结党,法纪安在!及至天子震怒,兴师问罪,尚敢逆天拒敌,尔必有大败之愆;不守国规,自有戮身之苦。今天兵到日,急早下马受缚,以免满城生灵涂炭。如抗吾言,那时城破被擒,玉石碎焚,悔之晚矣。’

子牙笑曰:‘邓将军,你这篇言词,真如痴人说梦。今天下归周,人心效顺,即数次主帅,俱兵亡将掳,片甲无回。今将军将不过十员,兵不足二十万,真如群羊斗虎,以卵击石,未有不败者也。依吾愚见,不若速回兵马,转达天听,言姬周并未有不臣之心,各安边境,真是美事。若是执迷不悟,恐蹈闻太师之辙,那时噬脐何及!’

邓九公大怒,谓诸将曰:‘似此卖面编小人,敢触犯天朝元宰,不杀此村夫,怎消此恨!’

纵马舞刀,飞来直取。

子牙左有武成王黄飞虎催开五色神牛,大呼:‘邓九公不得无礼!’

邓九公见黄飞虎,大骂曰:‘好反贼!敢来见吾!’

二骑交加,刀枪并举。

黄飞虎枪法如龙;邓九公刀法似虎。

二将相交,一场大战。

怎见得,有赞为证:

二将恃强无比赛,各守名利夸能会:

一个赤铜刀举荡人魂;一个银蟒枪飞惊鬼怪。

一个冲营斩将势无伦;一个捉虎擒龙谁敢对。

生来一对恶凶神,大战西岐争世界。

话说邓九公战住黄飞虎。

左哨哪咤见黄飞虎战邓九公不下,忍不得登开风火轮,摇枪助战。

成汤营中邓九公长子邓秀纵马冲来;这壁厢黄天化催开玉麒麟截战。

太鸾舞刀冲来;武吉摇枪抵住。

赵升使方天戟杀来;这里太颠挡住。

成汤营孙焰红冲杀过来;有黄天禄接住。

两家混战,好杀!只杀得天昏地暗,旭日无光,嗗??战鼓忙敲,咭叮当两家兵器。

怎见得有赋为证,赋曰:

二家混战,士卒奔腾。

冲开队伍势如龙,砍倒旗旛雄似虎。

兵对兵,将对将,各分头目使深机;

枪迎枪,箭迎箭,两下交逢乘不意。

你往我来,遭着兵刃命随倾;

顾后瞻前,错了心神身不保。

只杀得征云黯淡,两家将佐眼难明;

那里知怪雾弥漫,报效儿郎寻队伍。

正是:英雄恶战不寻常,棋逢敌手难分解。

话说两家大战西岐城下。

哪咤使开火尖枪,助黄飞虎协战邓九公。

九公原是战将,抖擞神威,展开大刀,精神加倍。

哪咤见邓九公勇猛,暗取乾坤圈打来,正中九公左臂上,打了个带断皮开,几乎坠马。

周兵哪咤得胜,吶了一声喊,杀奔过来。

太颠不防赵升把口一张,喷出数尺火来,烧得焦头烂额,险些儿落马。

两家混战一场,各自收兵。

且说九公败进大营,声唤不止,痛疼难禁,昼夜不安。

且言子牙进城,回至相府,见太颠带伤,命去调养。

不表。

且言邓九公在营,昼夜不安,有女婵玉见父着伤,心下十分懊恼。

次日,问过父安,禀:‘爹爹且自调理,待女孩儿为父亲报雠。’

邓九公曰:‘吾儿须要仔细。’小姐随点本部人马,至城下请战。

子牙坐在银安殿,正与众将议事,忽报:‘成汤营有一女将讨战。’

子牙听报,沉吟半晌。

傍有武成王言曰:‘丞相千场大战未尝忧惧;今闻一女将,为何沉吟不决?’

子牙曰:‘用兵有三忌:道人、头陀、妇女。此三等人非是左道,定有邪术。彼仗邪术,恐将士不提防,误被所伤,深为利害。’

哪咤应声出曰:‘弟子愿往。’

子牙吩咐:‘小心!’哪咤领命,上了风火轮,出得城来,果见一女将滚马而至。

怎见得,有赞为证,赞曰:

红罗包凤髻,绣带扣潇湘。

一瓣红蕖挑宝镫,更现得金莲窄窄;

两湾翠黛拂秋波,越觉得玉溜沉沉。

娇姿袅娜,慵拈针指好轮刀;

玉手菁葱,懒傍妆台骑劣马。

桃脸通红,羞答答通名问姓;

玉粳微狠,娇怯怯夺利争名。

漫道佳人多猛烈,只因父子出营来。

有诗为证,诗曰:

甲冑无双貌出奇,娇羞袅娜更多姿。

只因误落凡尘里,至使先行得结褵。

哪咤大呼曰:‘女将慢来!’邓婵玉问曰:‘来将是谁?’

哪咤答曰:‘吾乃是姜丞相麾下哪咤是也。你乃五体不全妇女,焉敢阵前使勇!况你系深闺弱质,不守家教,露面抛头,不识羞愧。料你总会兵机,也难逃吾之手;还不回营,另换有名上将出来。’

婵玉大怒:‘你就是伤吾父亲雠人,今日受吾一刀!’切齿面红,纵马使双刀来取。

哪咤火尖枪急架相还。

二将往来,战未数合,邓婵玉想:‘吾先下手为强。’把马一拨,掩一刀就走:‘吾不及你!’

哪咤点头叹曰:‘果然是个女子,不耐大战。’竟往下赶来。

赶未及三五射之地,邓婵玉扭颈回头,见哪咤赶来,挂下刀,取五光石掌在手中,回手一下,正中哪咤脸上。

正是:

发手五光出掌内,纵是仙凡也皱眉。

话说邓婵玉回手一石,正打中哪咤面上,只打得传粉脸青紫,鼻眼皆平,败回相府。

子牙看见哪咤面上着伤,乃问其故。

哪咤曰:‘弟子与女将邓婵玉战未数合,那贱人就走;弟子赶去,要拿他成功;不防他回首一道光华,却是一个石头,正中脸上,打得如此狼狈。’

子牙曰:‘追赶必要小心。’

傍有黄天化言曰:‘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难道你一块石头也不会招架,被他打伤;今恐土星打断,就破了相,一生俱是不好。’

把哪咤气得怒冲牛斗,今日失机着伤,又被黄天化一场取笑。

且说邓婵玉进营,见父亲回话,说打伤哪咤一事。

邓九公闻言虽是观喜,其如疼痛难禁。

次日,婵玉复来搦战。

探马报入相府。

子牙问:‘谁去走一遭?’黄天化曰:‘弟子愿往。’

子牙曰:‘须要仔细。’天化领令,上了玉麒麟,出城列阵。

邓婵玉马走如飞,上前问曰:‘来将何名?’黄天化曰:‘吾乃开国武成王长男黄天化是也。你这贱人,可是昨日将石打伤吾道兄哪咤?是你么?不要走!’举锤就打。

女将双刀劈面来迎。

二人锤刀交架,未及数合,拨马就走。

婵玉高声叫曰:‘黄天化,你敢来赶我?。’

天化在坐骑上思想:吾若不赶他,恐哪咤笑话我。

只得催开坐骑,往前赶来。

邓婵玉闻脑后有声,挂下双刀,回手一石。

黄天化急待闪时,已打在脸上,比哪咤分外打得狠,掩面遽回,进相府来回令。

子牙见黄天化脸着重伤,仍问其故:‘你如何不提防?’

天化曰:‘那贱人回马就是一石,故此未及防备。’

子牙曰:‘且养伤痕。’

哪咤在后,听得黄天化失机,从后走出言曰:‘为将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你连一女将如何也失手与他,被他打断山根,一百年还是晦气!’

黄天化大怒曰:‘你为何还我此言!我出于无心,你为何记其小忿!’

哪咤亦怒:‘你如何昨日辱我!’

彼此争论,被子牙一声喝:‘你两个为国,何必如此!’

二人各自负愧,退入后寨。

不题。

且说邓婵玉得胜回营,见父亲,言:“打了黄天化,败进城去了。”

邓九公虽见连日得胜,但臂膊疼痛,度日如年。

次日,邓婵玉又来城下请战。

探马报入相府曰:有婵玉在城下搦战。

子牙曰:“谁去走遭?”

杨戬在傍,对龙须虎曰:“此女用石打人,师兄可往;吾当掠阵。”

龙须虎曰:“弟子愿往;榻戬压阵。”

子牙许之。

二人出城。

邓婵玉一见城里跳出一个东西来,自不曾见的。

怎见得,有诗为证:

发石如飞实可夸,龙生一种产灵芽。

运成云水归周主,炼出奇形助子牙。

手似鹰隼足似虎,身如鱼滑如虾。

“封神榜”上无名姓,徒建奇功与帝家。

话说邓婵玉见城内跳出个古怪东西来,諕得魂不附体,问曰:“来的甚么东西?”

龙须虎大怒:“好贱人!吾乃姜丞相门徒龙须虎便是。”

婵玉又问:“你来做甚么?”

龙须虎曰:“今奉吾师之命,特来擒你。”

邓婵玉不知龙须虎发手有石,只见龙须虎把手一放,照着邓婵玉打来,有磨盘大小的石头;两只手齐放,便如飞蝗一般,只打得遍地灰土迸起,甚如霹雳之声。

婵玉马上自思:“此石来得利害!若不仔细,便打了马也是不好。”

拨回马就走。

龙须虎赶来。

婵玉回头一看,见龙须虎赶来,婵玉回手一石打来。

龙须虎见石光打来,把头往下一躲,颈子长,弯将过来,正中颈子窝儿骨,把龙须虎打的扭着颈子跑。

婵玉复又一石,龙须虎独足难立,打了一交。

邓婵玉勒转马来,要取龙须虎首级。

不知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三回-译文

邓九公奉命西征,诗云:渭水滔滔日夜流,西岐征战何时休?就算虎豹刚离开洞穴,又见貔貅在敌楼上树敌。修养德行常常担忧白骨,荒淫无度反而自诩金瓯。岂知天意多颠倒,随便拿起武器战争就不会结束。

话说申公豹说服了土行孙下山,他又去了其他地方。

当时从绝龙岭逃回的士兵进入汜水关,报告给韩荣,告诉他闻太师在绝龙岭战死,随后修书报告给朝歌。微子看到报告后,急忙进入偏殿,向纣王行礼称臣。纣王问:“我没有下旨,皇伯有什么奏章?”微子把闻太师的事情报告了一遍,纣王大惊:‘前几天,我在恍惚中明明看到闻太师在鹿台向我奏事,说在绝龙岭失利;今天果然如此!’纣王非常伤心。他问左右文武:‘太师刚去世,派哪位官员去,一定要把姜尚抓到朝歌,为太师报仇。’众官员共同商议没有结果;上大夫金胜出班上奏:‘三山关总兵官邓九公,前些日子大败南伯侯鄂顺,屡建大功;如果要破西岐,非他莫属。’纣王传旨:‘立即发兵,得到旄、黄钺,可以专征伐。差官立即出发,不得停留。’使命官王贞,拿着诏书前往三山关,一路上马如箭飞,心如飞驰,秋光正好,气候宜人。怎见得:

千山水落芦花碎,几树风扬红叶醉。路途烟雨故人稀,黄菊芬芳山色丽,水寒荷破人憔悴。白苹红蓼满江岸,落霞孤鹜长空坠。依稀黯淡野云飞,玄鸟去,宾鸿至,嘹嘹呖呖惊人睡。

话说天使所经过的府、州、县、司,不止一日。那天到了三山关,驿站内安顿下来。次日,来到邓九公帅府前。邓九公和众将官焚香接旨,宣读。诏书说:

天子征伐,原为诛逆救民。大将专阃外之寄,正代天行拯溺之权。现在你,元戎邓九公,在三山关累功,严防出入,边境烽火无警;退却鄂顺的反叛,报捷迅速;功绩显著。如今姬发不道,接纳逃亡者,大肆猖獗。朕多次派遣问罪之师,他们反抗军队而树敌;导致王师屡次受辱,大损国威,实在是不法,朕的恶心。特敕你前去,用心料理,相机进剿;务必擒拿首恶,解送朝歌献俘,以正国法。朕决不惜土地,以酬有功之人。你应谨慎,不要辜负朕的重托。特此诏命。

邓九公读完诏书,等待天使交代。王贞说:‘新任总兵官孔宣即将到来。’不久,孔宣到了。邓九公交代完毕,点将祭旗,次日出发。突然报告:‘有一位矮子来送信。’邓九公命令带他到帅府。见来人身高不过四尺,在滴水檐下行礼,将信呈上。邓九公拆信,看信中内容,知道是申公豹推荐的‘土行孙效劳麾下’。邓九公见土行孙相貌不佳:‘想要不留他,又怕申道友见怪;如果要用他,又不符合规矩……’沉思良久:‘……好吧,把他安排去催粮,供应三军。’邓九公说:‘土行孙,既然申道兄推荐你,我不敢违背命令。后军粮草缺少,任命你为五军督粮使。’命令太鸾为正印先行;儿子邓秀为副印先行;赵升、孙焰红为救应使;带着女儿邓婵玉,随军出征。邓元帅调集人马离开三山关,向西进发。一路上旗帜飘扬,杀气腾腾。怎见得:

三军踊跃,将士如猛虎。征云与杀气相浮,剑戟与旗帜耀日。人如猛虎,马如飞龙。弓如银汉月,箭如虎狼牙。铠甲鲜明如绣簇,喊声震天如山崩。鞭梢挥舞,号令如开放的桃花;马蹄踏响,铃铛如摇动的金菊。威风凛凛,人人咬碎口中牙;杀气腾腾,个个瞪大眼。真如猛虎出山林,似大王离北阙。

话说邓九公的人马在路上行了一个月。一日来到西岐。哨探马报告中军:‘启禀元帅:前面是西岐东门,请示如何行动。’邓九公传令:‘安营。’怎见得:

营帐布置八卦,旗帜排列五方。左右摆满了军队;前后排列着密密麻麻的将领。拐子马紧靠鹿角;连珠炮严密保护中军。正是:刀枪白映三冬雪,炮响声高二月雷。

邓九公安顿了行营,放炮呐喊。

且说西岐的姜子牙自从打败了闻太师,天下诸侯纷纷响应。突然探马报告到相府:‘三山关邓九公的人马驻扎在东门。’姜子牙闻报,对众将说:‘邓九公这个人怎么样?’黄飞虎在旁边说:‘邓九公,是一位将才。’姜子牙笑着说:‘将才容易对付,左道难对付。’接着说邓九公次日传令:‘哪位战将先去西岐见阵?’帐下先行官太鸾应声:‘我愿意去。’调集本部人马出营,排开阵势,立马横刀,大声呼喊挑战。探事马报告到相府:‘有将领挑战。’姜子牙问左右:‘谁愿意去见阵?’南宫适领命,提刀上马,呐喊摇旗,冲出城来;见对阵一员战将,面如活蟹,海下黄须,骑乌骓马。怎见得,有赞为证:

顶上金冠飞双凤,连环宝甲三锁控。腰缠玉带如团花,手执钢刀寒光迸。锦囊暗藏七星锤,鞍鞽又把龙泉纵。大将逢时命即倾,旗开拱手诸侯重。三山关内大先行,四海闻名心胆痛。

南宫适大声喊道:‘来的是谁?’太鸾回答说:‘我是三山关总兵邓麾下的正印先行官太鸾;现在奉皇帝的命令西征讨伐叛贼。你们不守臣子的节操,接纳叛逃的人,无缘无故造反,依仗强大而肆意妄为,破坏朝廷大臣,轻视天朝的使命,实在令人愤恨。特别派遣六师,来剿灭这些叛乱的恶人。你们可以下马投降,被解送到朝歌,按照成汤的大法处置,免得百姓受苦。如果再执迷不悟,后悔就来不及了。’南宫适笑着说:‘太鸾,你知道太师、魔家四将、张桂芳等人最后都落得个烧身、斩首,连一点骨头都没剩下。估计你们这些小人物,发光也不大;像苍蝇的翅膀一样,飞得也不远。快快回去吧,免得遭受杀戮。’太鸾大怒,催动紫骅骝马,手中的刀飞来直取。南宫适骑马,用合扇刀迅速抵挡反击。两马相交,展开一场大战。来来往往,打了三十个回合。南宫适在马上表现出英雄本色,展开刀势,抖擞精神,加倍用力。太鸾愤怒地睁大了环眼,把合扇刀使出一个破绽,大喊一声:“看刀!”一刀劈将下来。南宫适因为小看了太鸾,没有在意,看到一刀劈来,南宫适慌忙躲避,那刀把他的护肩甲削去半边,绒绳也割断了几个,南宫适吓得魂飞魄散,大败而逃进城。太鸾追赶周兵,得胜回营,见到邓九公,说:‘今天遇到南宫适大战,被我刀削去护肩甲吞头,没能斩下他的首级,请将军定夺。’邓九公说:‘首功最大;虽然没能斩下南宫适的首级,但也挫败了周将的锐气。’南宫适进城后,到相府,见到子牙,说起战败,几乎丧师辱命。子牙说:‘胜败是军事的常态’,作为将领,务必要见机行事,进攻可以成功,撤退可以保守无患,这是将领的急务。’次日,邓九公下令,调动五方队伍,壮大军威,炮声如雷,三军踊跃,喊杀声震天,来到城下,请求姜子牙答话。侦察兵马报告到相府。子牙吩咐辛甲:‘先调大队人马出城,我亲自去见邓九公。’西岐连珠炮响,两扇城门打开,一队人马跃出。邓九公仔细观看,只见两面大红旗飘飘而出,引领一队人马,分为前队;有穿红衣的周将稳住阵脚。这队人马雄伟壮观,有诗为证,诗曰:‘旗分离位列前锋,朱雀迎头百事凶。铁骑横排冲阵将,果然人马似蛟龙。’

二声号炮,又见两面青旗,飞扬而出,引领一队人马,立于左队;有穿青衣的周将稳住阵脚。这队人马威武雄壮,有诗为证,诗曰:‘青龙旗展震宫旋,短剑长矛次第先。更有冲锋窝里炮,追风须用火攻前。’三声炮响,只见两面白旗,飘扬而出,引领一队人马,立于右队;有穿白衣的周将稳住阵脚。这队人马勇猛异常,有诗为证,诗曰:‘旗分兑位虎为头,戈戟森森列敌楼。硬弩强弓遮战士,中藏遁甲鬼神愁。’邓九公对众将说:‘姜子牙用兵,真是纪律严明,非常懂得形势,确实有将才。’再看时,又见两面黑旗,飞舞而出,引领一队人马,立于后队;有穿黑衣的周将稳住阵脚。这队人马整齐划一,有诗为证,诗曰:‘坎宫玄武黑旗旛,鞭鐧抓锤衬铁轈。左右救应为第一,鸣金击鼓任频敲。’又见中央杏黄旗在前,引领一大队人马,攒簇五方八卦旗旛,众门人一对对排成雁翅而出;有二十四员战将,都是金盔、金甲、红袍、画戟,左右分十二骑;中间四不相上,端坐子牙,非常气概不凡,兵威严肃。怎见得,有诗为证,诗曰:‘中央戊己号中军,宝纛旗开五色云。十二牙门排将士,元戎大帅此中分。’邓九公看着子牙的兵按五方而出,左右顾盼,进退自如,纪律严明,井井有条,兵威整齐,真是堂堂之阵,正正之旗,不禁点头叹息:‘果然名不虚传!难怪先来的将士损兵折将,真是强劲的对手!’于是纵马向前说:‘姜子牙,请了!’子牙欠身答道:‘邓元帅,我这里有些失礼了。’邓九公说:‘姬发无道,大肆猖獗。你本是昆仑山的明士,为何不知人臣之礼,依仗强大叛国,大败纲常,招纳亡命之徒,法纪何在!等到天子震怒,兴师问罪,还敢违抗天意,抗拒敌军,你必定有败军之罪;不守国规,自有杀身之祸。现在天兵到来,赶快下马投降,以免满城百姓遭受苦难。如果再不听我的话,等到城破被擒,玉石俱焚,后悔就来不及了。’子牙笑着说:‘邓将军,你这些话,真像痴人说梦。现在天下归周,人心归顺,即使多次的主帅,也都兵败将亡,一点盔甲都没剩下。现在将军你兵不过十员,兵不足二十万,真像是群羊和老虎搏斗,以卵击石,必然失败。依我之见,不如快快撤兵,向天听汇报,说姬周并无不臣之心,各自守在边境,这才是好事。如果再执迷不悟,恐怕会步闻太师的后尘,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邓九公大怒,对众将说:‘像这种卖国求荣的小人,敢触犯天朝的元宰,不杀这个村夫,怎能解我心头之恨!’纵马挥刀,飞来直取。子牙左边是武成王黄飞虎催动五色神牛,大声呼喊:‘邓九公不得无礼!’邓九公见到黄飞虎,大骂道:‘好反贼!敢来见我!’两骑相交,刀枪并举。黄飞虎枪法如龙,邓九公刀法似虎。两位将领交锋,展开一场大战。怎么形容呢,有赞为证:‘二将争强无比赛,各守名利夸能会:一个赤铜刀举荡人魂;一个银蟒枪飞惊鬼怪。一个冲营斩将势无伦;一个捉虎擒龙谁敢对。生来一对恶凶神,大战西岐争世界。’

两家军队混战,士兵们奔腾向前。队伍冲开,势如龙卷风,砍倒旗帜,英勇如虎。兵对兵,将对将,各自指挥手下使出计谋;枪对枪,箭对箭,双方交战趁对方不备。你来我往,一旦遭遇兵器,生命随之倾覆;前后顾忌,稍有不慎,心神失守,身体不保。战斗激烈,征云黯淡,两军将领难以看清;却不知怪雾弥漫,英勇的战士们在寻找队伍。正是:英雄恶战不寻常,棋逢敌手难分解。

话说两家在西岐城下大战。哪吒挥舞火尖枪,协助黄飞虎与邓九公作战。邓九公原是勇猛的战将,抖擞精神,挥舞大刀,更加勇猛。哪吒见邓九公勇猛,暗自取出乾坤圈击打,正中九公左臂,打了个皮开肉绽,几乎跌下马来。周军哪吒得胜,一声呼喊,杀奔过来。太颠没防备赵升张口喷出数尺火焰,烧得焦头烂额,险些儿落马。两家混战一场,各自收兵。九公败回大营,痛得无法入睡,昼夜不安。子牙进城后回到相府,见太颠受伤,命令他去休息调养。

九公在营中,昼夜不安,女儿邓婵玉见父亲受伤,心中十分懊恼。次日,询问父亲安好后,禀报说:‘爹爹,您先休息,等女儿为父亲报仇。’邓九公说:‘女儿要小心。’小姐随后点齐本部人马,到城下挑战。子牙坐在银安殿,与众将议事,突然有人报告:‘成汤营有一位女将挑战。’子牙听后,沉思片刻。旁边武成王说:‘丞相,您千场大战从未畏惧;今天听到一位女将,为何犹豫不决?’子牙说:‘用兵有三忌:道士、和尚、妇女。这三等人不是邪术,定有妖术。他们依仗妖术,恐怕将士们不防备,误被伤害,这是很大的危害。’哪吒立刻回答:‘弟子愿意去。’子牙吩咐:‘小心!’哪吒领命,骑上风火轮,出城而来,果然见一位女将滚鞍而来。

邓婵玉大怒:‘你就是伤我父亲仇人,今天我要让你尝尝我的厉害!’她咬牙切齿,纵马挥舞双刀冲向哪吒。哪吒用火尖枪急速应对。两位将领交战,未过数回合,邓婵玉想:‘我先发制人。’拨马便走:‘我打不过你!’哪吒点头叹息:‘果然是个女子,不耐久战。’便追了上去。追了不到三五箭之地,邓婵玉扭头回头,见哪吒追来,放下刀,取出一块五光石掌在手中,回手一击,正中哪吒脸上。

邓婵玉回手一石,正打中哪吒脸上,打得他脸青鼻肿,败回相府。子牙见哪吒脸上受伤,便问原因。哪吒说:‘弟子与女将邓婵玉交战未过数回合,她便逃跑;弟子追去,想捉拿她,没料到她回首一道光芒,却是一个石头,正中脸上,打得如此狼狈。’子牙说:‘追赶时一定要小心。’旁边黄天化说:‘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难道你连一块石头也不会招架,被他打伤;现在恐怕土星被打断,就破了相,一生都不好。’哪吒气得怒发冲冠,今天失机受伤,又被黄天化取笑。

邓婵玉回到营中,见到父亲,报告说打伤了哪吒。邓九公虽然心中高兴,但疼痛难忍。次日,邓婵玉再次挑战。探马报告到相府。子牙问:‘谁去走一遭?’黄天化说:‘弟子愿意去。’子牙说:‘要小心。’黄天化领命,骑上玉麒麟,出城列阵。邓婵玉马快如飞,上前问道:‘来将是谁?’黄天化说:‘我是开国武成王的长子黄天化。你就是昨天用石头打伤我兄弟哪吒的那个贱人吗?是你吗?不要走!’举起锤子就打。女将双刀迎面劈来。两人锤刀交击,未过数回合,邓婵玉拨马便走。婵玉高声叫道:‘黄天化,你敢来追我吗?’黄天化心想:如果我不追她,恐怕哪吒会笑话我。只得催马向前,追了上去。邓婵玉听到脑后有声音,放下双刀,回手一石。黄天化急忙闪避,但石头还是打在他的脸上,比哪吒被打得更重,他捂着脸,急忙返回相府报告。

子牙见黄天化脸上受伤,仍问原因:‘你怎么不防备?’黄天化说:‘那个贱人回马就是一石,所以我来不及防备。’子牙说:‘先养好伤痕。’哪吒在后面听说了黄天化失机,从后面走出来说:‘为将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你连一个女将都失手,被他打断山根,一百年都是晦气!’黄天化大怒:‘你为什么还我这句话!我出于无心,你为什么记恨我的小过失!’哪吒也生气:‘你昨天为什么侮辱我!’两人争论起来,子牙一声喝道:‘你们两个都是为了国家,何必这样!’两人都感到惭愧,退回后寨。

邓婵玉打了黄天化之后,凯旋回到营地,见到父亲说:‘打败了黄天化,他被赶进了城。’虽然邓九公连续几天都取得了胜利,但他的胳膊疼痛,感觉日子过得像一年那么长。第二天,邓婵玉又来到城下挑战。侦察兵报告给相国府说:‘邓婵玉在城下挑战。’子牙问:‘谁愿意去应战?’杨戬站在旁边,对龙须虎说:‘这个女子会用石头打人,师兄你可以去;我会在后面支援。’龙须虎说:‘我愿意去;你就在后面压阵。’子牙同意了。两人出了城。

邓婵玉一看到城里跳出一个她从未见过的古怪东西,吓得魂飞魄散。她问:‘来的是什么东西?’龙须虎大怒:‘你这个贱人!我是姜丞相的徒弟龙须虎。’邓婵玉又问:‘你为什么来?’龙须虎说:‘现在奉师父之命,特来捉拿你。’邓婵玉不知道龙须虎会发石,只见龙须虎一放手,石头就朝着邓婵玉飞来,像磨盘一样大;他两只手同时发力,石头就像飞蝗一样,打得尘土飞扬,声音如同霹雳。

邓婵玉心想:‘这石头来得太厉害了!如果不小心,连马也会被打伤。’于是她拨转马头逃跑。龙须虎追了上来。邓婵玉回头一看,见龙须虎追了上来,就回手一石头打去。龙须虎看到石头飞来,赶紧低头躲闪,因为他的脖子长,能弯曲过来,正好打中了颈子窝儿的骨头,把龙须虎打得扭着脖子跑。邓婵玉又扔出一石头,龙须虎因为只有一只脚,站立不稳,摔了一跤。

邓婵玉勒转马头,想要取龙须虎的首级。但是他的命运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三回-注解

奉敕:奉皇帝的命令或圣旨。

西征:向西边出征。

渭水:位于中国西北部的河流,是黄河的最大支流之一。

西岐:古代地名,指今天的陕西省岐山县一带,是周朝的发源地。

征战:战争,军事行动。

休:停止,结束。

虎豹:比喻凶猛的敌人。

貔貅: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比喻勇猛的士兵。

树敌楼:建立敌楼,指在军事上建立防御设施。

修德:修养品德。

糜白骨:指战争中的死亡。

荒淫:过度享乐,不务正业。

金瓯:指金制的酒杯,比喻国家。

天意:天命,上天的旨意。

颠倒:混乱,不正常。

干戈:武器,比喻战争。

申公豹:古代神话中的角色,以诡计多端著称。

土行孙:古代神话中的角色,擅长土遁之术。

下山:离开山居,下山进入江湖。

绝龙岭: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汜水关:古代关隘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境内。

韩荣:古代人物名。

闻太师:古代神话中的角色,是商朝的大臣。

鹿台:商朝纣王的宫殿。

朝歌:古代商朝的都城,这里指朝歌城。

微子:商朝末年的贵族,纣王的叔父。

皇伯:对长辈的一种尊称。

纣王: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以暴虐著称。

大惊:非常惊讶。

恍惚:精神不集中,感觉模糊不清。

奏朕:向皇帝奏报。

鹿台奏朕:在鹿台向皇帝奏报。

新亡:刚刚去世。

点将:挑选将领。

官:官员。

解朝歌:押送囚犯到朝歌。

雠:报仇。

上大夫:古代官职,地位较高。

金胜:古代人物名。

三山关:古代关隘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境内。

南伯侯鄂顺:古代人物名。

大破:大败。

专阃外之寄:指专门负责边疆军事事务。

代天行拯溺之权:代表天意拯救百姓。

元戎:军队中的高级将领。

懋绩:显著的功绩。

姬发:周文王的儿子,周朝的开国君主。

纳亡招叛:接纳逃亡者和叛乱者。

猖獗:嚣张,无法无天。

勤问罪之师:多次派兵征讨有罪之人。

反抗军:反抗朝廷的军队。

树敌:结交敌人。

王师:朝廷的军队。

累辱:连续受到侮辱。

国威:国家的威望。

不法:不守法律。

恶心:内心邪恶。

特敕:特别敕令。

相机进剿:根据情况进军剿灭。

首恶:首要的敌人。

解阙献俘:解救被俘的人。

正国典:按照国家的法律。

茅土:古代封赏功臣的仪式,用茅草覆盖土地。

酧:奖赏。

钦哉:表示敬重。

毋负朕托重至意:不要辜负我对你重大的信任。

天使:皇帝的使者。

旄、黄钺:古代军中用的旗帜和钺(古代的一种武器),代表皇帝的权威。

使命官:负责传达使命的官员。

王贞:古代人物名。

三山关总兵官:三山关的军事长官。

邓九公:邓九公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邓婵玉的父亲,同样以武艺高强著称。

边烽无警:边境没有警报。

退鄂顺之反叛:平定了鄂顺的叛乱。

奏捷甚速:迅速上报胜利的消息。

懋绩大焉:功绩非常显著。

大肆猖獗:非常嚣张。

彼反抗军而树敌:那些反抗的军队而结交敌人。

致王师累辱:导致朝廷的军队连续受到侮辱。

大损国威:严重损害国家威望。

深为不法:非常不守法律。

故兹尔诏:因此特此下诏。

元戎邓九公:军队的统帅邓九公。

累功三山关:在三山关建立了功勋。

严出入之防:严格管理出入。

今姬发不道:现在姬发行为不端。

朕累勤问罪之师:我多次派兵征讨有罪之人。

朕之恶心:我内心的邪恶。

特敕尔前去:特别敕令你前去。

用心料理:用心处理。

务擒首恶:务必擒获首要的敌人。

以正国典:按照国家的法律。

朕决不惜茅土:我决不会吝啬奖赏。

以酧有功:以奖赏有功之人。

尔其钦哉:你一定要敬重。

天使所过:天使所经过的地方。

府、州、县、司:古代的地方行政单位。

驿内安歇:在驿站内休息。

邓九公帅府:邓九公的将军府。

焚香接旨:点燃香火接受皇帝的命令。

开读:宣读。

天子征伐:皇帝发动的战争。

诛逆救民:消灭叛逆,拯救百姓。

大将专阃外之寄:大将专门负责边疆军事事务。

正代天行拯溺之权:代表天意拯救百姓。

兹尔元戎邓九公:现在你的元戎邓九公。

待天使:等待天使。

交代:交代事情。

新总兵孔宣:新任命的总兵孔宣。

点将祭旗:挑选将领,举行祭旗仪式。

次日起兵:第二天起兵。

矮子:身材矮小的人。

效劳麾下:愿意为将军效力。

人物不好:长相不好。

申道友:申公豹的朋友。

不成规矩:不符合规矩。

把他催粮应付三军:让他负责催促粮食供应三军。

五军督粮使:负责五军粮食供应的官员。

太鸾:古代人物名。

副印先行:副将先行。

赵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这里指赵升。

孙焰红:古代人物名。

女孩儿邓婵玉:邓九公的女儿邓婵玉。

人马离了三山关:人马离开了三山关。

往西进发:向西进发。

旗旛荡荡:旗帜飘扬。

杀气腾腾:充满杀气。

哨探马:侦察兵。

中军:军队中的指挥中心。

请令定夺:请示命令并决定行动。

安营:扎营。

八卦:古代的一种占卜方法,也指军事布局。

旛列五方:旗帜排列在五个方位。

攒簇簇:密集的样子。

密密层层:密集重叠的样子。

拐子马:古代战术中的一种阵型。

鹿角:古代战争中用来防御的障碍物。

连珠炮:连续发射的炮。

吶喊:高声呼喊。

西岐子牙:西岐的将领子牙。

诸侯响应:各个诸侯国纷纷响应。

探马报入相府:侦察兵向相府报告。

三山关邓九公人马驻札东门:三山关的邓九公率领的军队驻扎在东门。

如何:怎么样。

将才:军事才能。

左道:非正统的道术,指邪术。

破:战胜。

传令:下达命令。

放炮吶喊:放炮声并高声呼喊。

子牙自从破了闻太师:自从子牙打败了闻太师以来。

天下诸侯响应:各个诸侯国纷纷响应。

忽探马报入相府:突然侦察兵向相府报告。

启曰:回答说。

三山关内大先行:三山关内的大先行官。

四海闻名心胆痛:在四海之内都闻名,让人心惊胆战。

愿往:愿意前往。

调本部人马出营:调动本部人马出营。

排开阵势:摆开阵势。

立马横刀:骑马,手持刀。

大呼搦战:大声呼喊挑战。

探事马报入相府:侦察兵向相府报告。

谁见头阵:谁愿意接受挑战。

南宫适:南宫适,古代中国的一位将领,这里指南宫适这位将领。

提刀上马:拿起刀,骑上马。

吶喊摇旗:大声呼喊,摇动旗帜。

冲出城来:冲出城。

见对阵一将:看到对阵的将领。

面如活蟹:脸色像活蟹一样。

海下黄须:下巴下的黄胡子。

坐乌骓马:骑着乌骓马。

怎见得:怎么样看得到。

顶上金冠飞双凤:头上戴着金冠,上面飞着两只凤凰。

连环宝甲三锁控:穿着连环宝甲,有三把锁控制。

腰缠玉带如团花:腰间系着玉带,像团花一样。

手执钢刀寒光迸:手持钢刀,寒光四射。

锦囊暗带七星锤:藏在锦囊中的七星锤。

鞍鞽又把龙泉纵:马鞍上挂着龙泉剑。

大将逢时命即倾:大将遇到时机,命令立刻执行。

旗开拱手诸侯重:旗帜展开,拱手向诸侯表示尊敬。

三山关总兵邓麾下:三山关的总兵,邓麾下指邓麾所带领的军队。

正印先行太鸾:正印指的是军队中的主要将领,先行表示他是先行官,太鸾是这位将领的名字。

奉敕西征讨贼:奉皇帝的命令向西征讨叛贼。

臣节:指臣子的忠诚和节操。

招纳叛亡:收留叛逃的人。

无故造反:没有理由地发动叛乱。

恃强肆暴:依仗自己的强大而任意残暴。

坏朝廷之大臣:破坏朝廷的大臣。

藐天朝之使命:轻视朝廷的使命。

六师: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这里指六支军队。

剿除叛恶:消灭叛乱之恶。

成汤之大法:成汤时期的法律制度。

倒悬: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太师、魔家四将、张桂芳等:古代神话中的将领和人物。

焚身、斩首、片甲不归:被烧死、被斩首、没有一兵一卒回来。

米粒之珠:比喻微不足道的东西。

蝇翅飞腾,去而不远:比喻力量微弱,无法远行。

紫骅骝:古代名马,这里指太鸾骑的马。

合扇刀:古代一种双刃武器。

护肩甲吞头:古代盔甲的一种,保护肩膀和头部的装备。

绒绳:古代用来系装备的绳子。

魂飞天外:形容非常惊恐。

相府:相府是古代官府的名称,指宰相的官邸。

子牙:子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周文王的大臣,以智谋著称。

五方队伍:按照五行(金、木、水、火、土)编制的军队。

炮声如雷:炮声非常响亮,如同雷声。

连珠炮响:连续发射的炮声。

辛甲:古代神话中的人物,这里指姜子牙的部下。

姜子牙:古代神话中的将领,周文王的大臣。

昆仑山明士:指来自昆仑山的明智之士。

纲常:古代社会的道德规范。

反贼:指反抗朝廷的叛贼。

五色神牛: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这里指黄飞虎骑的神牛。

武成王黄飞虎:古代神话中的将领,武成王是黄飞虎的官职。

玉麒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这里指黄天化的坐骑。

银蟒枪:古代一种长枪,形状似蟒蛇。

风火轮:古代神话中的神物,这里指哪咤骑的神物。

方天戟:古代一种长戟,形状似方天。

武吉:古代神话中的人物,这里指武吉。

太颠:古代神话中的人物,这里指太颠。

黄天禄:古代神话中的人物,这里指黄天禄。

天昏地暗,旭日无光:形容战斗非常激烈,天空昏暗,太阳无光。

嗗叮当:形容兵器交击的声音。

二家混战:指两个阵营之间的激烈战斗,混战通常形容战斗场面混乱、激烈。

士卒奔腾:士卒,指士兵;奔腾,形容士兵在战场上快速奔跑。

冲开队伍势如龙:形容战斗中队伍冲破敌阵,气势如龙。

砍倒旗旛雄似虎:旗旛,指军旗;雄似虎,形容战斗中的英勇。

兵对兵,将对将:指士兵与士兵、将领与将领之间的直接对抗。

各分头目使深机:各分头目,指各自有指挥的将领;使深机,指运用深谋远虑的策略。

枪迎枪,箭迎箭:形容双方用枪和箭互相对射。

两下交逢乘不意:两下交逢,指双方交战;乘不意,指趁对方不备。

你往我来,遭着兵刃命随倾:形容战斗中你追我赶,一旦遭遇兵刃,生命随时可能丧失。

顾后瞻前,错了心神身不保:顾后瞻前,指既要关注后方也要关注前方;错了心神,指心神不集中;身不保,指生命无法保障。

征云黯淡,两家将佐眼难明:征云,指战场的云彩;黯淡,指颜色暗淡;将佐,指将领及其助手;眼难明,指视线模糊,难以看清。

怪雾弥漫,报效儿郎寻队伍:怪雾,指奇异的雾气;报效儿郎,指为国家效力;寻队伍,指寻找自己的队伍。

英雄恶战不寻常,棋逢敌手难分解:英雄恶战,指英勇的恶战;棋逢敌手,指遇到强劲的对手;难分解,指难以分出胜负。

西岐城下:西岐,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岐山县;城下,指城池之下。

火尖枪:古代兵器,枪头尖锐,用于刺击。

大刀:古代兵器,刀身较长,用于砍剁。

乾坤圈: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法宝,可以变化无穷。

左臂:人体的上肢,从肩到肘的部分。

带断皮开:指皮肤被割开,皮肉分离。

抖擞神威:振作精神,显示威武。

精神加倍:形容精神状态加倍旺盛。

深机:深谋远虑的策略。

火来:火焰喷射过来。

焦头烂额:形容被火烧得头脸焦黑。

落马:从马上跌落下来。

收兵:战斗结束后,双方撤退回营。

大营:军队的主要营地。

声唤不止:声音不断呼喊。

痛疼难禁:疼痛难以忍受。

昼夜不安:白天夜晚都不得安宁。

调养:休息治疗,恢复健康。

银安殿:古代官府中的大殿,用于举行重要仪式或接见贵宾。

武成王:古代官职,掌管军事。

沉吟不决:沉思犹豫,难以作出决定。

道人、头陀、妇女:古代认为这三种人可能使用邪术,所以在用兵时需要特别注意。

邪术:指非正统的、不寻常的技巧或方法,通常与神秘力量相关。

深闺弱质:指深居闺阁、身体柔弱的女子。

露面抛头:指公开露面,抛头露面。

羞愧:感到羞耻和惭愧。

五光石: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法宝,可以发出五彩光芒。

传粉脸:古代对女子脸部的美称。

青紫:脸色因受伤而变得青紫色。

鼻眼皆平:鼻子和眼睛因受伤而变形。

武成王长男:武成王的孩子,即黄飞虎的儿子。

锤:古代兵器,形状类似锤子,用于打击。

搦战:挑战对方进行战斗。

探马:古代传递信息的骑兵。

山根:指鼻梁。

晦气:不吉利的事情,运气不好。

邓婵玉:邓婵玉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是邓九公的女儿,以武艺高强著称,擅长使用石块作为武器。

黄天化:黄天化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是商朝的一位将领,与邓婵玉有过战斗。

城:古代的城墙,是防御外敌的重要设施。

杨戬:杨戬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姜子牙的徒弟,以武艺高强著称。

龙须虎:龙须虎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姜子牙的徒弟,以擅长使用石块作为武器著称。

封神榜:封神榜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份名单,记录了被封神的英雄和神仙。

奇形:奇形指的是不寻常的形状或样子,这里指龙须虎使用石块攻击时的奇特姿势。

掠阵:掠阵是指在战斗中负责牵制敌人,保护己方将领的安全。

磨盘:磨盘是古代用来磨粮食的工具,这里形容石块的大小。

飞蝗:飞蝗是指成群的蝗虫,这里形容石块落下的密集和迅猛。

霹雳之声:霹雳之声是指雷声,这里形容石块落地的声音巨大。

颈子窝儿骨:颈子窝儿骨是指颈部的一个部位,这里指龙须虎被石块击中的部位。

一交:一交是指一次跌倒,这里指龙须虎被石块击中后摔倒。

勒转马:勒转马是指勒住马缰绳,使马掉头。

首级:首级是指人的头颅,这里指邓婵玉想要取下龙须虎的头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三回-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邓婵玉与龙须虎的激烈战斗场面,充满了古代战争的紧张与刺激。首先,邓婵玉得胜回营的描述,展现了她在战场上的英勇与果敢,同时也反映了她父亲邓九公的担忧与忧虑,臂膊疼痛的描写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次日,邓婵玉再次请战,这一行为体现了她的不屈不挠和求胜的决心。相府的探马报入,子牙询问谁去应战,杨戬的建议显示了姜子牙门下弟子之间的默契与信任,龙须虎的勇敢与杨戬的稳重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的描述‘发石如飞实可夸’‘炼出奇形助子牙’等,不仅是对龙须虎武艺的赞美,也隐含了其背后深厚的法力与神秘色彩。‘封神榜’上无名的暗示,更增加了其神秘与传奇性。

战斗的描写中,邓婵玉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与龙须虎的自信形成鲜明对比,龙须虎的‘大怒’和‘特来擒你’的宣言,彰显了他的决心与愤怒。邓婵玉的应对策略,如‘拨回马就走’和‘回手一石打来’,表现了她机智的一面。

龙须虎的躲闪和反击,‘颈子长,弯将过来’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他在战斗中的灵活与敏捷。‘打了一交’的描述,则是对战斗激烈程度的直观体现。

最后,邓婵玉勒马回击,准备取龙须虎首级,这一情节为接下来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同时也增加了读者的期待感。整个段落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紧凑的情节,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豪情。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三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524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