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七回

作者: 许仲琳,明代文学家和小说家,著有《封神演义》一书。关于《封神演义》的具体作者,有学者认为可能是许仲琳,或许是民间口头传承的集体创作,后期经过整理成书。许仲琳的作品《封神演义》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宗教和历史元素,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作品之一。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创作的神话小说,以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为背景,讲述了许多神仙、英雄、妖怪的故事,特别是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的过程。本书的核心情节是周朝的建立与商纣王的灭亡,其中穿插了大量的神仙、妖魔以及人物的封神故事。全书充满了神话和幻想元素,通过塑造许多英雄人物,如姜子牙、哪吒、杨戬等,展现了忠诚、勇敢、智慧等美德。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并以战斗、谋略、道德冲突等为主要内容,呈现出强烈的戏剧性。作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之一,《封神演义》不仅在文学上影响深远,也对后世的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七回-原文

冀州侯苏护伐西岐

诗曰:

苏侯有意欲归周,纣主江山似浪浮。

红日已随山后卸,落花空逐水东流。

人情久欲投明圣,世局翻为急浪舟。

贵戚亲臣皆已散,独夫犹自卧红楼。

话说天使离了朝歌,前往冀州,一路无词,翌日来至冀州馆驿安下。

次日,报至苏侯府内。苏侯即至馆驿接旨。

焚香拜毕,展诏开读,诏曰:

“朕闻征讨之命,皆出于天子;阃外之寄,实出于元戎。

建立功勋,威镇海内,皆臣子分内事也。

兹西岐姬发肆行不道,抗拒王师,情殊可恨。

特敕尔冀州侯苏护,总督六师,前往征伐;必擒获渠魁,殄灭祸乱。

俟旋师奏捷,朕不惜茅土以待有功。

尔其勖哉!特诏。”

话说苏侯开读旨意毕,心中大喜;管待天使,赍送程费,打发天使起程。

苏侯暗谢天地曰:“今日吾方得洗一身之冤,以谢天下。”

忙令后厅治酒,与子全忠、夫人杨氏共饮,曰:“我不幸生女妲己,进上朝歌。

谁想这贱人尽违父母之训,无端作孽,迷惑纣王,无所不为;使天下诸侯衔恨于我。

今武王仁德播于天下,三分有二尽归于西周。

不意昏君反命吾征伐。吾得遂生平之愿。

我明日意欲将满门良眷带在行营,至西岐归降周王,共享太平;

然后会合诸侯,共伐无道,使我苏护不得遗笑于诸侯,受议于后世,亦不失丈夫之所为耳。”

夫人大喜:“将军之言甚善;正是我母子之心。”

且说次日殿上鼓响,众将军参见。

苏侯曰:“天子敕下,命吾西征。众将整备起行。”

众将得令,整点十万人马,即日祭宝纛旗,收拾起兵;同先行官赵丙、孙子羽、陈光、五军救应使郑伦,即日离了冀州,军威甚是雄伟。

怎见得,有赞为证,赞曰:

杀气征云起,金锣鼓又鸣。

旛幢遮瑞日,剑戟鬼神惊。

平空生雾彩,遍地长愁云。

闪翻银叶甲,拨转皂雕弓。

人似离山虎,马如出水龙。

头盔生灿烂,铠甲砌龙鳞。

离了冀州界,西土去安营。

苏侯行兵,非止一日。

有探马报入中军:“前是西岐城下。”

苏侯传令:“安营结寨。”

升帐坐下。

众将参谒,立起帅旗。

且说子牙在相府,收四万诸侯本,请武王伐纣。

忽报马入府:“启老爷:冀州侯苏护来伐西岐。”

子牙问黄飞虎曰:“久闻此人善能用兵,黄将军必知其人,请言其概。”

黄飞虎曰:“苏护秉性刚直,不似谄媚无骨之夫;名为国戚,与纣王有隙;一向要归周,时常有书至末将处。

此人若来,必定归周,再无疑惑。”

子牙闻言大悦。

且说苏侯三日未来请战。

黄飞虎上殿见子牙,曰:“苏侯按兵不动,待末将探他一阵,便知端的。”

子牙许之。

飞虎领令,上了五色神牛,出得城来,一声炮响,立于辕门,大呼曰:“请苏侯答话!”

探马报入中军。

苏侯令先行官见阵。

赵丙领令,上马提方天戟,径出辕门;认得是武成王黄飞虎。

赵丙曰:“黄飞虎,你身为国戚,不思报本,无故造反,致起祸端,使生民涂炭,屡年征讨不息。

今奉旨特来擒你;尚不下马受縳,犹自支吾!”

摇戟刺来。

黄飞虎将枪架住,对赵丙曰:“你好好回去,请你主将出来答话,吾自有道理。

你何必自逞其强也!”

赵丙大怒:“既奉命来擒你报功,岂得犹以语言支吾!”

又一戟刺将来。

黄飞虎大怒:“好大胆匹夫!焉敢连刺吾两戟!”

催开神牛,手中枪赴面交还。

牛马相交,枪戟并举。

怎见得:

二将阵前势无比,拨开牛马定生死。

这一个钢枪摇动鬼神愁;那一个画戟展开分彼此。

一来一往势无休,你生我死谁能已。

从来恶战不寻常,搅海翻江无底止。

话说黄飞虎大战赵丙,二十回合,被飞虎生擒活捉,拿解相府,来见子牙。

报入府中。

子牙令飞虎进见:“将军出阵,胜负若何?”

飞虎曰:“生擒赵丙,听令定夺。”

子牙命:“推来。”

士卒将赵丙拥至殿前,赵丙立而不跪。

子牙曰:“既已被擒,尚何得抗礼?”

赵丙曰:“奉命征讨,指望成功;不幸被擒,唯死而已,何必多言!”

子牙传令:“暂且囚于禁中。”

且说苏侯闻报,赵丙被擒,低首不语。

只见郑伦在傍曰:“君侯在上:黄飞虎自恃强暴,待明日拿来,解往朝歌,免致生灵涂炭。”

次日,郑伦上了火眼金睛兽,提了降魔杵,往城下请战。

左右报入相府。

子牙令:“黄将军出阵走一遭。”

飞虎领令出城,见一员战将,面如紫枣,十分枭恶;骑着火眼金睛兽。

怎见得,有诗为证。

诗曰:

道术精奇别样妆,降魔宝杵世无双。

忠肝义胆堪称诵,无奈昏君酒色荒。

话说飞虎大呼曰:“来者何人?”

郑伦曰:“吾乃苏侯麾下郑伦是也。

黄飞虎,你这叛贼!为你屡年征伐,百姓遭殃。

今天兵到日,尚不免戈伏诛,意欲何为?”

飞虎曰:“郑伦,你且回去;请你主将出来,吾自有说话。

你若是不知机变,如赵丙自投陷身之祸!”

郑伦大怒,抡杵就打。

黄飞虎手中枪急架相还。

二兽相交,枪杵并举,两家大战三十回合。

郑伦把杵一摆,他有三千乌鸦兵走动,行如长蛇之势。

郑伦窍中两道白光往鼻子里出来。

“”的一声响,黄将军正是:

见白光三魂即散,听声响撞下鞍鞽。

乌鸦兵用挠钩搭住,一踊上前,拿翻,剥了衣甲,绳缠索绑。

飞虎上了绳子,二目方睁。

飞虎点首曰:‘今日之擒,如同做梦一般,真是心中不服!’

郑伦掌得胜鼓回营,来见苏侯,入帐报功:‘今日生擒反叛黄飞虎至辕门,请令发落。’

苏侯令:‘推来。’

小校将飞虎推至帐前。

飞虎曰:‘今被邪术受擒,愿请一死,以报国恩。’

苏侯曰:‘本当斩首,且监候,留解朝歌,请天子定罪。’

左右将黄飞虎送下后营。

且说报马报入相府,言黄飞虎被擒。

子牙大惊曰:‘如何擒去?’

掠阵官启曰:‘苏侯麾下有一郑伦,与武成王正战之间,只见他鼻子里放出一道白光,黄将军便坠骑被他拿去。’

子牙心下十分不乐:‘又是左道之术!’

只见黄天化在傍,听见父亲被擒,恨不得平吞了郑伦。

当日晚间不题。

次日,天化上帐,请令出阵,以探父亲消息。

子牙许之。

天化领令,上了玉麒麟,出城请战。

探马报人营中:‘有将请战。’

苏护曰:‘谁去见阵走一遭?’

郑伦答曰:‘愿往。’上了金睛兽,炮声响处,来至阵前。

黄天化曰:‘尔乃是郑伦?擒武成王者是你?不要走,吃吾一锤!’

一似流星闪灼光辉,呼呼风响。

郑伦忙将杵劈面相还。

二将交兵,未及十合。

郑伦见天化腰束着丝绦,是个道家之士,──‘若不先下手,恐反遭其害。’把杵望空中一摆,乌鸦兵齐至,如长蛇一般。

郑伦鼻窍中一道白光吐出,如钟鸣一样。

天化看见白光出窍,耳听其声,坐不住玉麒麟,翻身落骑。

乌鸦兵依旧把天化绑缚起来。

急自睁开眼,不知其身已受绑缚。

郑伦又擒黄天化进营来见。

郑伦曰:‘末将擒黄天化已至辕门等令。’

苏侯令:‘推至中军。’

见天化眼光暴露,威风凛凛,一表非俗,立而不跪。

苏侯也命监在后营。

黄天化入后营,看见父亲监禁在此,大呼曰:‘爹爹!我父子遭妖术成擒,心中甚是不服!’

飞虎曰:‘虽是如此,当思报国。’

按下黄家父子,且说探马报入相府:‘黄天化又被擒去。’

子牙大惊:‘黄将军说苏侯有意归周,不料擒他父子!’

子牙心中纳闷。

且说郑伦捉了二将,军威甚盛。

次日又来请战。

探马报入相府。

子牙急令:‘何人走遭?’

言未毕,土行孙答曰:‘弟子归周,寸功未立,愿去走一遭,探其虚实,何如?’

子牙许之。

土行孙方领令出府;傍有邓蝉玉上前告曰:‘末将父子蒙恩,当得掠阵。’

子牙并许之。

郑伦听得城内炮响,见两扇门开,旗旛磨动,见一女将飞来。

怎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此女生来锦织成,腰肢一搦体轻盈。

西岐山下归明主,留得芳名照汗青。

话说郑伦见城内女将飞马而来,不曾看见土行孙出来。

──土行孙生得矮小,郑伦只看了前面,未曾照看面前。

──土行孙大呼曰:‘那匹夫!你看那里?’

郑伦往下一看,见是个矮子,郑伦笑曰:‘你那矮子,来此做甚么?’

土行孙曰:‘吾奉姜丞相将令,特来擒尔!’

郑伦复大笑曰:‘看你这厮,形似婴孩,乳毛未退;敢出大言,自来送死!’

土行孙听见骂他甚是卑微,大叫:‘好匹夫!焉敢辱我!’使开铁棍,一滚而来,就打金睛兽的蹄子。

郑伦急用杵来迎架,只是捞不着。

──大抵郑伦坐的高,土行孙身子矮小,故此往下打费力。

──几个回合,把郑伦挣了一身汗,反不好用力,心里焦躁起来,把杵一愰,那乌鸦兵飞走而来。

土行孙不知那里帐,郑伦把鼻子里白光喷出:‘’然有声。

土行孙眼看耳听,魂魄尽散,一交跌在地下。

乌鸦兵把土行孙拿了,绑将起来。

土行孙睁开眼,见浑身上了绳子,道声:‘噫!到有趣!’

土行孙绑着,看着邓蝉玉走马大呼曰:‘匹夫不必逞凶擒将!’把刀飞来直取。

郑伦手中杵劈面打来。

蝉玉未及数合,拨马就走。

郑伦不赶。

佳人挂下刀,取五光石,侧坐鞍鞽,回手一石,正是:

从来暗器最伤人,自古妇人为更毒。

郑伦‘哎呀!’的一声,面上着伤,败回营中来见苏侯。

苏侯曰:‘郑伦,你失机了?’

郑伦答曰:‘拿了一个矮子,才待回营;不意有一员女将来战,夫及数合,回马就走,末将不曾赶他,他便回手一石,急自躲时,面上已着了伤。如今那个矮子拿在辕门听令。’

苏侯传令:‘推将进来。’

众将卒将土行孙簇拥推至帐下。

苏侯曰:‘这样将官,拿他何用!推出去斩了!’

土行孙曰:‘且不要斩,我回去说个信来。’

苏侯笑曰:‘这是个呆子!推出斩了!’

土行孙曰:‘你不肯,我就跑了。’

众人大笑。

正是:

仙家秘授真奇妙,迎风一愰影无踪。

众人一见大惊,忙至帐前来,禀启元帅:‘方才将矮子推出辕门,他把身子一扭就不见了。’

苏侯叹曰:‘西岐异人甚多,无怪屡次征伐,俱是片甲不回,无能取胜。’

嗟叹不已。

郑伦在傍只是切齿;自己用丹药敷贴,欲报一石之恨。

次日,郑伦又来请战,坐名要女将。

邓婵玉就要出马。

子牙曰:‘不可。他此来必有深意。’

哪咤应曰:‘弟子愿往。’

子牙许之。

哪咤上了风火轮,出城大呼曰:‘来者可是郑伦?’

郑伦答曰:‘然也。’

哪咤不答话,登轮就杀。

郑伦急用杵相还。

轮兽交兵。

怎见得,有赞为证,赞曰:

哪咤怒发气吞牛;郑伦恶性展双眸。

火尖枪摆喷云雾;宝杵施开转捷稠。

这一个倾心辅佐周王驾;那一个有意分纣王忧。

二将大战西岐地,海沸江翻神鬼愁。

话说郑伦大战哪咤,恐哪咤先下手,把杵一摆,乌鸦兵如长蛇阵一般,都拿着挠钩套索前来等着。

哪咤看见,心下着忙。

只见郑伦对着哪咤一声“哼!”哪咤无魂魄,怎能跌得下轮来。

郑伦见用此术不能响应,大惊曰:“吾师秘授,随时响应,今日如何不验?”又将白光吐出鼻子窍中。

哪咤见头一次不验,第二次就不理他。

郑伦着忙,连哼第三次。

哪咤笑曰:“你这匹夫害的是甚么病?只管哼!”

郑伦大怒,把杵劈头乱打。

又战三十回合,哪咤把乾坤圈祭在空中,一圈打将下来。

郑伦难逃此厄,正中其背;只打得筋断骨折,几乎坠骑,败回行营。

哪咤得胜,回来见子牙,将“郑伦……如此如彼被乾坤圈打伤,败回去……”说了一遍。

子牙大喜,上了哪咤功。

不表。

且说苏侯在中军,闲郑伦失机来见;苏侯见郑伦着伤,站立不住,其实离当。

苏侯借此要说郑伦,乃慰之曰:“郑伦,观此天命有在,何必强为!前闻天下诸侯归周,俱欲共伐无道,只闻太师屡欲扭转天心,故此俱遭屠戮,实生民之难。

我今奉敕征讨,你得功莫非暂时侥幸耳。吾见你着此重伤,心下甚是不忍。

我与你名为主副之将,实有手足之情。今见天下纷纷,刀兵未息,此乃国家不祥,人心、天命可知。

昔尧帝之子丹朱不肖,尧崩,天下不归朱而归于舜。

舜之子商均亦不肖,舜崩,天下不归商均而归于禹。

方今世乱如麻,真假可见,从来天运循环,无往不复。

今主上失德,暴虐乱常,天下分崩,黯然气象,莫非天意也。

我观你遭此重伤,是上天警醒你我耳。

我思:‘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不若归周,共享安康,以伐无道。

此正天心人意,不卜可知。

你意下如何?

郑伦闻言,正色大呼曰:“君侯此言差矣!天下诸侯归周,君侯不比诸侯,乃是国戚;国亡与亡,国存与存。

今君侯受纣王莫大之恩,娘娘享宫闱之宠,今一旦负国,为之不义。

今国事艰难,不思报效,而欲归反叛,为之不仁。

郑伦切为君侯不取也!若为国捐生,舍身报主,不惜血肉之躯以死自誓,乃郑伦忠君之愿,其它非知也。

苏护曰:“将军之言虽是,古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古人有行之不损令名者,伊尹是也。

黄飞虎官居王位,今主上失德,有乖天意,人心思乱,故舍纣而归周。

邓九公见武王、子牙以德行仁,知其必昌,纣王无道,知其必亡,亦舍纣而从周。

所以人要见机,顺时行事,不失为智。

你不可执迷,恐后悔无及。

郑伦曰:“君侯既有归周之心,我决然不顺从于反贼。

待我早间死后,君侯早上归周;我午后死,君侯午后归周。

我忠心不改,此颈可断,心不可污!

转身回帐,调养伤痕。

不题。

且说苏侯退帐,沉思良久,命苏全忠后帐治酒。

一鼓时分,命全忠往后营,把黄飞虎父子放了,请到帐前。

苏护下拜请罪,言曰:“末将有意归周久矣。”

黄飞虎忙答拜曰:“今蒙盛德,感赐再生。

前闻君侯意欲归周,使我心怀渴想,喜如雀跃,故末将才至营前,欲会君侯,问其虚实耳。

不期被郑伦所擒,有辱君命。

今蒙开其生路,有何吩咐,愚父子惟命是从。

苏护曰:“不才久欲归周,不能得便。

今奉敕西征,实欲乘机归顺。

怎奈偏将郑伦坚执不允。

我将言语开说上古顺逆有归之语,他只是不从。

今特设此酒,请大王、公子少叙心曲,以赎不才冒渎之罪。

飞虎曰:“君侯既肯归顺,宜当速行。

虽然郑伦执拗,只可用计除之。

大丈夫先立功业,共扶明主,垂名竹帛,岂得区区效匹夫匹妇之小忠小谅哉!

酒至三更,苏护起身言曰:“大王、贤公子,出后粮门,回见姜丞相,把不才心事呈与丞相,以知吾之心腹也。

遂送黄飞虎父子回城。

飞虎至城下叫门,城上听得是武成王,不敢夤夜开门,来报子牙。

子牙听得是三更天气,报:“黄飞虎回来。”

忙传令:“开城门。”

少时,飞虎至相府,来见子牙。

子牙曰:“黄将军被奸恶所获,为何夤夜而归?”

黄飞虎把苏护心欲归周所以,一一说了一遍:“……只是郑伦把持,不得遂其初心。

再等一两日,他自有处治。”

不表飞虎回城,且说苏侯父子不得归周,作何商议。

苏全忠曰:“不若乘郑伦身着重伤,修书一封,打入城中,知会子牙前来劫营,将郑伦生擒进城,看他归顺不归顺,任姜丞相处治。

孩儿与爹爹早得归周,恐后致生疑惑。”

苏护曰:“此计虽好,只是郑伦也是个好人,必须周全得他方好。”

全忠曰:“只是不好伤他性命便了。”

苏护大喜:“明日准行。”

父子计较停当,来日行事。

有诗为证,诗曰:

苏护有意欲归周,怎奈门官不肯投。

只是子牙该有厄,西岐传染病无休。

话说郑伦被哪咤打伤肩背,虽有丹药,只是不好;

一夜声唤,睡卧不宁,又思:‘主将心意归周,恨不能即报国恩,以遂其忠悃。其如凡事不能就绪,如之奈何!’

且说苏护次日升帐,打点行计,忽听得把辕门官旗报入中军:‘有一道人,三只眼,穿大红袍,要见老爷。’

苏护不是道家出身,不知道门尊大,便叫:‘令来。’

左右出辕门,执与道人。

道人听得叫‘令来’,不曾说个‘请’字,心下郁郁不乐;

欲待不进营去,恐辜负了申公豹之命。

道人自思:‘且进营去,看他如何。’

只得忍气吞声进营,来至中军。

苏侯见道人来,不知何事。

道人见苏侯曰:‘贫道稽首了!’

苏侯亦还礼毕,问曰:‘道者今到此间,有何见谕?’

道者曰:‘贫道特来相助老将军,共破西岐,擒反贼,以解天子。’

苏侯曰:‘道者住居那里?从何处而来?’

道人答曰:‘吾从海岛而来。有诗为证,诗曰:弱水行来不用船,周游天下妙无端。阳神出窍人难见,水虎牵来事更玄。九龙岛内经修炼,截教门中我最先。若问衲子名何姓?吕岳声名四海传。’

话说道人作罢诗,对苏护曰:‘衲子乃九龙岛声名山炼气士是也,姓吕,名岳;乃申公豹请我来助老将军。将军何必见疑乎?’

苏侯欠身请坐。

吕道人也不谦让,就上坐了。

只听得郑伦声唤曰:‘痛杀吾也!’

吕道人问:‘是何人叫苦?’

苏侯暗想:‘把郑伦扶出来,諕他一諕。’

苏侯答曰:‘是五军大将郑伦,被西岐将官打伤了,故此叫苦。’

吕道人曰:‘且扶他出来,待吾看看何如?’

左右把郑伦扶将出来。

吕道人一看,笑曰:‘此是乾坤圈打的,不妨,待吾救你。’

豹皮囊中取出一个葫芦,倒出一粒丹药,用水研开,敷于上面,如甘露沁心一般,实时痊愈。

郑伦今得重伤痊愈,正是:猛虎又生双胁趐,蛟龙依旧海中来。

郑伦伤痕痊愈,遂拜吕岳为师。

吕道人曰:‘你既拜吾为师,助你成功便了。’

帐中静坐,不语三日。

苏侯叹曰:‘正要行计,又被道人所阻,深为可恨!’

且说郑伦见吕岳不出去见阵,上帐启曰:‘老师既为成汤,弟子听候老师法旨,可见阵会会姜子牙。’

吕岳曰:‘吾有四位门人未曾来至,但他们一来,管取你克了西岐,助你成功。’

又过数日,来了四位道人,至辕门,问左右曰:‘里边可有一吕道长么?烦为通报:有四门人来见。’

军政官报入中军:‘启老爷:有四位道人要见老爷。’

吕岳曰:‘是吾门人来也。’着郑伦出辕门来请。

郑伦至辕门,见四道者脸分青、黄、赤、黑,或挽抓髻,或戴道巾,或似陀头,穿青、红、黄、皂,身俱长一丈六七尺,行如虎狼,眼露睛光,甚是凶恶。

郑伦欠背躬身曰:‘老师有请。’

四位道人也不谦让,径至帐前,见吕道人行礼毕,口称:‘老师。’两边站立。

吕岳问曰:‘为何来迟?’

内有一穿青者答曰:‘因攻伐之物未曾制完,故此来迟。’

吕岳谓四门人曰:‘这郑伦乃新拜吾为师的,亦是你等兄弟。’

郑伦从新又与四人见礼毕。

郑伦欠身请问曰:‘四位师兄高姓大名?’

吕岳用手指着一位曰:‘此位姓周,名信;此位姓李,名奇;此位姓朱,名天麟;此位姓杨,名文辉。’

郑伦也通了名姓,遂治酒管待,饮至二鼓方散。

次日,苏侯升帐,又见来了四位道者,心下十分不悦,懊恼在心。

吕岳曰:‘今日你四人谁往西岐走一遭?’

内有一道者曰:‘弟子愿往。’

吕岳许之。

那道人抖擞精神,自恃胸中道术,出营步行,来会西岐。

不知凶吉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七回-译文

冀州侯苏护讨伐西岐。

诗云:苏侯有意想归顺周朝,纣王的江山像波浪一样动荡。红日已经落山,落花随风飘向东方。人们久已想要投奔明君,世事变幻如同波涛汹涌的船。贵族和亲信都已散去,独夫还在红楼中沉溺。

话说天使离开了朝歌,前往冀州,一路上没有说什么,第二天来到了冀州的馆驿并安顿下来。第二天,消息传到了苏侯的府中。苏侯立刻来到馆驿接受旨意。烧香拜过之后,展开诏书阅读,诏书说:

“我听说征讨的命令,都是出自天子;边疆的寄托,实际上出自元戎。建立功勋,威震海内,都是臣子的本分。现在西岐的姬发肆意妄为,抗拒王师,情况非常可恶。特此命令你冀州侯苏护,总领六师,前往征伐;一定要擒获首领,消灭祸乱。等到班师回朝报捷,我不惜土地来奖赏有功之人。你要勉励自己!特此诏令。”

话说苏侯读完旨意,心中非常高兴;款待天使,送行费用,打发天使启程。苏侯暗自感谢天地说:“今天我终于洗清了一身的冤屈,以报答天下。”急忙命令后厅准备酒席,与儿子全忠、夫人杨氏一起饮酒,说:“我不幸生了一个女儿妲己,送进朝歌。没想到这个贱人完全违背了父母的教诲,无缘无故作恶,迷惑了纣王,无所不为;使天下诸侯对我怀恨在心。现在武王的仁德传遍天下,三分之二已经归顺了西周。没想到昏君反而命令我征伐。我得以实现平生的愿望。我明天打算带着满门良眷到行营,到西岐归降周王,共享太平;然后联合诸侯,共同讨伐无道之人,使我苏护不至于被诸侯嘲笑,被后世议论,也不失为一个丈夫的行为。”夫人非常高兴:“将军的话非常正确;这正是我们母子俩的心愿。”

且说次日殿上鼓声响起,众将军参见。苏侯说:“天子有敕,命令我西征。众将准备出发。”众将接到命令,整点十万人马,当天就祭拜宝纛旗,准备起兵;与先行官赵丙、孙子羽、陈光、五军救应使郑伦,当天就离开了冀州,军威非常雄壮。怎见得,有赞歌为证,赞歌说:

“杀气征云起,金锣鼓又鸣。旌旗遮蔽了太阳,剑戟令鬼神惊恐。空中生出雾彩,地上长出愁云。银叶甲闪亮,皂雕弓转动。人如同离山的虎,马如同出水的龙。头盔灿烂,铠甲如龙鳞。离开了冀州界,向西去安营。”

苏侯行军,不止一日。有探马报告中军:“前面是西岐城下。”苏侯下令:“安营扎寨。”升帐坐下。众将参见,立起帅旗。

且说子牙在相府,收齐了四万诸侯的兵符,请求武王讨伐纣王。忽然报告马入府中:“报告老爷:冀州侯苏护来讨伐西岐。”子牙问黄飞虎说:“久闻此人善于用兵,黄将军一定了解他,请你说说他的情况。”黄飞虎说:“苏护性格刚直,不像谄媚无骨之人;虽然身为国戚,与纣王有矛盾;一直想要归顺周朝,经常有书信寄到我这里。这个人如果来了,必定会归顺周朝,再无疑问。”子牙听后非常高兴。

且说苏侯三天没有请战。黄飞虎上殿见子牙,说:“苏侯按兵不动,待我探探他的底细,便知究竟。”子牙同意了。飞虎领命,骑上五色神牛,出城而来,一声炮响,站在辕门,大声呼喊:“请苏侯答话!”探马报告到中军。苏侯命令先行官出阵。赵丙领命,骑马提着方天戟,直接出辕门;认出是武成王黄飞虎。赵丙说:“黄飞虎,你身为国戚,不思报国,无故造反,引起战乱,使百姓遭受苦难,多年征讨不停。现在奉旨特来擒拿你;你还不下马受擒,还在拖延时间!”挥戟刺来。黄飞虎用枪架住,对赵丙说:“你好好回去,请你主将出来答话,我有话要说。你何必自不量力!”赵丙大怒:“既然奉命来擒拿你立功,怎能还用言语拖延时间!”又一戟刺来。黄飞虎大怒:“好大胆的匹夫!怎么敢连续刺我两戟!”催动神牛,手中枪迎面还击。牛马相交,枪戟并举。

二将在阵前势不可挡,拨开牛马定生死。这一个钢枪摇动令鬼神愁;那一个画戟展开分胜负。一来一往无休止,你生我死谁能定。从来恶战不寻常,搅海翻江无底止。

话说黄飞虎大战赵丙,二十回合,被飞虎生擒活捉,解到相府,来见子牙。报告到府中。子牙命令飞虎进见:“将军出阵,胜负如何?”飞虎说:“生擒赵丙,听令定夺。”子牙命令:“带上来。”士兵将赵丙推到殿前,赵丙站立不跪。子牙说:“既然已经被擒,为何还敢抗礼?”赵丙说:“奉命征讨,指望成功;不幸被擒,只有一死,何必多言!”子牙传令:“暂时关押在禁中。

且说苏侯听到报告,赵丙被擒,低头不语。只见郑伦在一旁说:“君侯在上:黄飞虎自恃强横,待明日拿来,解往朝歌,免得生灵涂炭。”次日,郑伦骑上火眼金睛兽,拿着降魔杵,到城下请战。左右报告到相府。子牙命令:“黄将军出阵走一遭。”飞虎领命出城,见一员战将,面如紫枣,十分凶恶;骑着火眼金睛兽。怎见得,有诗为证。诗云:

“道术精奇别样装,降魔宝杵世无双。忠肝义胆堪称颂,无奈昏君酒色荒。”

话说飞虎大呼:“来者何人?”郑伦说:“我乃苏侯麾下郑伦是也。黄飞虎,你这叛贼!因为你屡年征伐,百姓遭受苦难。现在大军到来,你还不放下武器受擒,意欲何为?”飞虎说:“郑伦,你先回去;请你主将出来,我有话要说。你若是不识时务,就像赵丙一样自找麻烦!”郑伦大怒,抡起杵就打。黄飞虎手中枪急架相还。二兽相交,枪杵并举,两家大战三十回合,郑伦把杵一摆,他有三千乌鸦兵走动,形成长蛇之势。郑伦眼中射出两道白光。“”的一声响,黄将军正是:

“见白光三魂即散,听声响撞下鞍鞽。”

乌鸦兵用挠钩勾住,一下子冲上前,将飞虎拉倒,剥去他的衣服和盔甲,用绳子捆绑起来。飞虎被绑上绳子后,眼睛才睁开。飞虎点头说:‘今天被擒,就像做梦一样,真是心里不服!’郑伦拿着得胜鼓回到营地,来见苏侯,进入帐篷报告功绩:‘今天在辕门前生擒了反叛黄飞虎,请下令处置。’苏侯下令:‘带过来。’小校将飞虎推到帐篷前。飞虎说:‘现在被邪术擒获,愿意一死,以报国恩。’苏侯说:‘本应斩首,暂且监禁,送到朝歌,请天子定罪。’左右将黄飞虎送到了后营。

再说探马报告到相府,说黄飞虎被擒。子牙大惊说:‘怎么会这样?’掠阵官说:‘苏侯麾下有郑伦,和武成王交战时,只见他鼻子里冒出一道白光,黄将军便从马上摔下来被他擒获。’子牙心中十分不快:‘又是左道之术!’只见黄天化在一旁,听到父亲被擒,恨不得立刻吞了郑伦。当日晚间不提。次日,天化上帐,请求出战,以探查父亲的消息。子牙同意了。天化领命,骑上玉麒麟,出城挑战。探马报告说:‘有将领请求出战。’苏护说:‘谁去见阵走一遭?’郑伦回答说:‘我去。’他骑上金睛兽,炮声响起,来到阵前。黄天化说:‘你是郑伦?擒获武成王的就是你?不要走了,吃我一锤!’他像流星一样闪着光辉,呼呼风声。郑伦急忙用杵迎击。两位将领交战,不到十回合。郑伦看到天化腰间系着丝绦,是个道家之士——‘如果不先下手,恐怕反遭其害。’他把杵一摆,乌鸦兵齐至,像长蛇一样。郑伦从鼻孔中吐出一道白光,声音如钟鸣。天化看到白光出现,听到声音,坐不住玉麒麟,翻身落马。乌鸦兵又将天化绑起来。他急忙睁开眼,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绑。郑伦又把黄天化擒回营中。郑伦说:‘末将已经擒获黄天化,正在辕门等待命令。’苏侯下令:‘带至中军。’看到天化眼神凶狠,威风凛凛,仪表非凡,站立不跪。苏侯也命令将他监禁在后营。黄天化进入后营,看到父亲被监禁在此,大喊:‘爹爹!我们父子被妖术擒获,心中十分不服!’飞虎说:‘虽然如此,还是应该想着报国。’按下黄家父子,再说探马报告到相府:‘黄天化又被擒获。’子牙大惊:‘黄将军说苏侯有意归周,没想到他擒拿了他的父子!’子牙心中纳闷。

再说郑伦擒获了两位将领,军威大振。次日又来请战。探马报告到相府。子牙急忙下令:‘谁去应战?’话还没说完,土行孙回答说:‘弟子归周,寸功未立,愿意去走一遭,探查他们的虚实,如何?’子牙同意了。土行孙刚领命出府,旁边有邓婵玉上前报告:‘末将父子蒙受恩惠,应该得到掠阵的机会。’子牙也同意了。郑伦听到城内炮响,看到两扇门打开,旗帜飘动,见一女将飞马而来。诗曰:‘此女生来锦织成,腰肢一搦体轻盈。西岐山下归明主,留得芳名照汗青。’郑伦见城内女将飞马而来,没看到土行孙出来。土行孙大声喊道:‘那匹夫!你看那里?’郑伦往下看,见是个矮子,郑伦笑着说:‘你那矮子,来此做什么?’土行孙说:‘我奉姜丞相之命,特来擒拿你!’郑伦又大笑说:‘看你这小样,形似婴儿,乳毛未退;敢出大言,自来送死!’土行孙听到他侮辱自己,大叫:‘好匹夫!怎么敢辱我!’他挥舞铁棍,滚地而来,打向金睛兽的蹄子。郑伦急忙用杵来抵挡,但抓不到。郑伦坐得高,土行孙身材矮小,所以往下打很费力。几个回合后,把郑伦累得一身汗,反而不好用力,心里焦急起来,把杵一挥,乌鸦兵飞来。土行孙不知道那里是帐,郑伦从鼻孔中喷出白光:‘’有声。土行孙眼看耳听,魂飞魄散,一交跌倒在地。乌鸦兵把土行孙拿下,绑了起来。土行孙睁开眼,看到自己全身被绑,说:‘噫!真是有趣!’土行孙被绑着,看着邓婵玉飞马大喊:‘匹夫不必逞凶擒将!’挥刀直取。郑伦手中杵迎面打来。蝉玉未及数合,拨马就走。郑伦不追。她放下刀,取五光石,侧坐鞍鞽,回手一石,正是:‘从来暗器最伤人,自古妇人为更毒。’郑伦‘哎呀!’的一声,脸上中了伤,败回营中见苏侯。苏侯说:‘郑伦,你失策了?’郑伦回答说:‘抓了一个矮子,正要回营;没想到有一员女将出战,交战数合,她拨马就走,我没有追赶,她回手一石,我急忙躲避,脸上已经中伤。现在那个矮子被绑在辕门等待命令。’苏侯下令:‘带进来。’众将卒将土行孙簇拥推到帐下。苏侯说:‘这样的将领,抓他有什么用!推出去斩了!’土行孙说:‘不要斩,我回去说个信来。’苏侯笑着说:‘这是个傻瓜!推出去斩了!’土行孙说:‘你不肯,我就跑了。’众人哈哈大笑。正是:‘仙家秘授真奇妙,迎风一愰影无踪。’众人一见大惊,急忙到帐前来,禀报元帅:‘刚才将矮子推出辕门,他一扭身就不见了。’苏侯叹道:‘西岐异人很多,难怪屡次征伐,都片甲不回,无法取胜。’不住地叹息。郑伦在一旁只是咬牙切齿;自己用丹药敷贴,想要报复一石之恨。次日,郑伦又来请战,点名要女将。邓婵玉就要出马。子牙说:‘不可。他此来必有深意。’哪咤说:‘弟子愿意前往。’子牙同意了。哪咤骑上风火轮,出城大喊:‘来者可是郑伦?’郑伦回答:‘正是。’哪咤不答话,登轮就杀。郑伦急忙用杵相还。轮兽交战。赞曰:‘哪咤怒发气吞牛;郑伦恶性展双眸。火尖枪摆喷云雾;宝杵施开转捷稠。这一个倾心辅佐周王驾;那一个有意分纣王忧。二将大战西岐地,海沸江翻神鬼愁。’

话说郑伦和哪咤大战,郑伦担心哪咤先动手,于是摆出杵,乌鸦兵像长蛇阵一样,都拿着挠钩和套索等候。哪咤看到后,心里很着急。只见郑伦对着哪咤一声‘哼’,哪咤顿时没了魂魄,怎么能跌倒呢。郑伦见这种法术没有效果,大惊说:‘我师傅秘传的,随时可以响应,今天怎么不灵了呢?’于是又从鼻孔中吐出白光。哪咤见第一次不灵,第二次就不理他。郑伦着急,连续第三次哼。哪咤笑着说:‘你这人有什么病,只管哼!’郑伦大怒,用杵乱打。又打了三十个回合,哪咤把乾坤圈祭在空中,一圈打下来。郑伦无法逃脱这一劫,正中背部;打得他筋断骨折,几乎从马上摔下来,败回营地。哪咤获胜,回来见子牙,把‘郑伦……如此如此被乾坤圈打伤,败了回去……’的情况说了一遍。子牙非常高兴,给哪咤记功。下面不表。

且说苏侯在中军,听说郑伦失利来见;苏侯见郑伦受伤,站不稳,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战斗能力。苏侯趁机要责备郑伦,于是安慰他说:‘郑伦,看这天命如此,何必勉强自己!以前听说天下诸侯都归附周朝,都想要共同讨伐无道之人,只听说太师一直想要扭转天意,所以大家都遭到了屠杀,实在是百姓的灾难。我现在奉命征讨,你得到功绩也只是暂时的侥幸。我看你受了这么重的伤,心里非常不忍。我们名为主副将,实际上有兄弟之情。现在看到天下纷乱,战火未息,这是国家的灾难,人心和天意都可见一斑。以前尧帝的儿子丹朱不贤,尧帝去世后,天下不归附丹朱而归附了舜。舜的儿子商均也不贤,舜帝去世后,天下不归附商均而归附了禹。现在世道混乱如麻,真伪可见,自古以来天运循环,没有往而不复的。现在君主失德,暴虐无道,天下分崩离析,黯淡的景象,都是天意。我看你受到这么重的伤,是上天在警醒我们。我想:‘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不如归附周朝,共享安宁,共同讨伐无道之人。这正是天意和人心,不用占卜就知道了。你意下如何?’郑伦听后,严肃地大声说:‘君侯此言差矣!天下诸侯归附周朝,君侯不同于诸侯,是国戚;国家灭亡,你也就灭亡;国家存在,你也就存在。现在君侯受到纣王极大的恩宠,娘娘受到宫闱的宠爱,现在一旦背叛国家,这是不义的行为。现在国家处于艰难时期,不思报效,却想要背叛,这是不仁。郑伦认为君侯不应该这样做!如果为国家捐躯,舍身报主,不惜血肉之躯以死自誓,这是郑伦忠诚于君主的心愿,其他都不是我所知道的。’苏护说:‘将军的话虽然正确,古语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古人有做到不损害自己名声的,比如伊尹。黄飞虎官居王位,现在君主失德,违背天意,人心思变,所以舍弃纣王归附周朝。邓九公看到武王、子牙以德行仁,知道他们必定昌盛,纣王无道,知道他必定灭亡,也舍弃纣王归附周朝。所以人要见机行事,顺应时势,不失为明智。你不可固执己见,恐怕后悔莫及。’郑伦说:‘君侯既然有归附周朝的心意,我绝对不顺从于叛贼。等我早上死后,君侯早上归附周朝;我午后死,君侯午后归附周朝。我忠诚的心意不会改变,这脖子可以断,但心不能被玷污!’转身回到帐篷,调养伤口。

且说苏侯退回帐篷,沉思良久,命令苏全忠在后帐准备酒席。一更时分,命令全忠到后营,把黄飞虎父子放出,请到帐前。苏护下拜请罪,说:‘末将久欲归附周朝,但一直找不到机会。现在奉命西征,实际上是想趁机归顺。无奈偏将郑伦坚决不同意。我用言语启发他上古顺逆归附的道理,他只是不听。现在特意设下酒席,请大王、公子稍叙心曲,以赎我不才冒犯之罪。’黄飞虎连忙答拜说:‘现在承蒙您的恩德,感激得像重生一样。以前听说君侯意欲归附周朝,我内心非常渴望,高兴得像麻雀一样跳跃,所以末将才到营前,想要见君侯,询问实情。没想到被郑伦擒获,有辱君命。现在蒙您开恩放生,有什么吩咐,我父子唯命是从。’苏护说:‘我久欲归附周朝,但一直找不到机会。现在奉命西征,实欲乘机归顺。无奈偏将郑伦坚决不同意。我用言语启发他上古顺逆归附的道理,他只是不听。现在特意设下酒席,请大王、公子稍叙心曲,以赎我不才冒犯之罪。’飞虎说:‘君侯既然肯归顺,应该立即行动。虽然郑伦固执,但可以用计谋除掉他。大丈夫应该先立功业,共同辅佐明主,留下青史留名,怎么能像普通人一样有小忠小信呢!’酒过三更,苏护起身说:‘大王、贤公子,出后粮门,回见姜丞相,把我的心事告诉丞相,以知我心意。’于是送黄飞虎父子回城。黄飞虎到城下叫门,城上听到是武成王,不敢在深夜开门,来报告子牙。子牙听到是三更时分,报告说:‘黄飞虎回来了。’急忙下令:‘开城门。’不久,黄飞虎到相府,来见子牙。子牙说:‘黄将军被奸人捕获,为何深夜回来?’黄飞虎把苏护想要归附周朝的原因一一说了出来:‘……只是郑伦阻拦,不能实现他的初衷。再等一两日,他自然会有办法。’下面不表黄飞虎回城,再说苏侯父子不能归附周朝,如何商议。苏全忠说:‘不如趁郑伦身受重伤,写封信打入城中,通知子牙前来劫营,将郑伦生擒进城,看他是否愿意归顺,任姜丞相处置。孩儿和爹爹早日归附周朝,恐怕以后会引起怀疑。’苏护说:‘这个计策虽好,只是郑伦也是个好人,必须妥善处理他。’全忠说:‘只是不能伤害他的性命。’苏护非常高兴:‘明天一定照办。’父子商量妥当,第二天行事。有诗为证,诗曰:‘苏护有意欲归周,怎奈门官不肯投。只是子牙该有厄,西岐传染病无休。’

话说郑伦被哪吒打伤了肩膀和背部,虽然有丹药,但效果不佳;他整夜都在叫唤,睡不安稳,又想:‘主将的心意已经归顺了周国,我恨不能立刻报答国家的恩情,来实现我的忠诚。但是,事情总是不能顺利进行,怎么办呢!’

且说苏护第二天升帐,准备行军计划,突然听到把辕门官旗报入中军:‘有一位道士,有三只眼睛,穿着大红袍,要见老爷。’苏护不是道家出身,不知道门派的尊贵,就叫:‘让他进来。’左右出辕门,把道士带进来。道士听到‘让他进来’,没有听到‘请’字,心里很不高兴;他本来不想进营,但又担心辜负了申公豹的命令。道士自己想:‘先进营看看再说。’只能忍气吞声进营,来到中军。苏侯看到道士来,不知道有什么事。

道士见到苏侯说:‘贫道向您行礼了!’苏侯也回礼完毕,问:‘道士今天到这里,有什么指示?’道士说:‘贫道特地来帮助老将军,共同打败西岐,捉拿反贼,以解救天子。’苏侯问:‘道士住在哪里?从哪里来?’道士回答:‘我从海岛来。有诗为证,诗曰:弱水行来不用船,周游天下妙无端。阳神出窍人难见,水虎牵来事更玄。九龙岛内经修炼,截教门中我最先。若问衲子名何姓?吕岳声名四海传。’

话说道人作完诗,对苏护说:‘贫道是九龙岛声名山炼气士,姓吕,名岳;是申公豹请我来帮助老将军的。将军何必怀疑呢?’苏侯欠身请他坐下。吕道人也不谦让,就坐上了上座。只听到郑伦在叫唤:‘痛死我了!’吕道人问:‘是谁在叫苦?’苏侯暗想:‘把郑伦扶出来,吓他一吓。’苏侯回答:‘是五军大将郑伦,被西岐的将领打伤了,所以叫苦。’吕道人说:‘先扶他出来,让我看看。’左右把郑伦扶了出来。吕道人一看,笑着说:‘这是乾坤圈打的,不要紧,我来救你。’他从豹皮囊中取出一个葫芦,倒出一粒丹药,用水研开,敷在伤口上,就像甘露滋润心田一样,立刻痊愈。郑伦现在重伤痊愈,正是:猛虎又生双胁翅,蛟龙依旧海中来。

郑伦的伤痕痊愈后,就拜吕岳为师。吕道人说:‘你既然拜我为师,我就帮助你成功。’他在帐中静坐了三天。苏侯叹气说:‘正要行动,又被道士阻止,非常可恨!’

且说郑伦看到吕岳不出来见阵,上帐请求说:‘老师既然是成汤的,弟子听从老师的命令,可以出去和姜子牙会一会。’吕岳说:‘我有四位门人还没有来,但他们一来,一定能帮你打败西岐,帮助你成功。’又过了几天,来了四位道士,来到辕门,问左右:‘里面可有一位吕道长?麻烦通报一下:有四位门人要见老爷。’军政官报入中军:‘启禀老爷:有四位道士要见老爷。’吕岳说:‘是我的门人来了。’让郑伦出辕门去请。郑伦到辕门,看到四位道士,脸色分别是青、黄、赤、黑,有的挽着抓髻,有的戴着道巾,有的像和尚,穿着青、红、黄、黑色的衣服,身高一丈六七尺,行动像虎狼,眼神凶恶。郑伦欠身鞠躬说:‘老师有请。’四位道士也不谦让,直接走到帐前,见到吕道人后行礼,口称:‘老师。’两边站立。

吕岳问:‘为什么来晚了?’其中一位穿青衣服的道士回答:‘因为攻击用的东西还没有准备好,所以来晚了。’吕岳对四位门人说:‘这位郑伦是新拜我为师的,也是你们的兄弟。’郑伦又和新来的四人见礼完毕。郑伦欠身请问:‘四位师兄贵姓大名?’吕岳用手指着一位说:‘这位姓周,名信;这位姓李,名奇;这位姓朱,名天麟;这位姓杨,名文辉。’郑伦也互通了名姓,于是设宴款待,直到二更天才散。

次日,苏侯升帐,又看到来了四位道士,心里非常不高兴,懊恼不已。吕岳说:‘今天你们四人中谁去西岐走一趟?’其中一位道士说:‘弟子愿意去。’吕岳答应了他。那位道士精神抖擞,自恃自己的道术,出营步行,去会西岐。不知道结果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七回-注解

冀州侯:冀州侯指的是冀州的侯爵,冀州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侯爵是封建时代的一种爵位,表示地方上的高级官员。

苏护:苏护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是商朝的将领,后来成为周的盟友。

西岐:西岐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岐山县一带,是周朝的发源地。

纣主:纣主指的是商朝末年的暴君纣王,以残暴闻名。

江山:江山指国家或领土。

红日:红日比喻皇帝或权力象征,这里指纣王。

山后卸:山后卸比喻日落,即太阳落山。

落花空逐水东流:落花空逐水东流比喻美好的事物随风而逝,这里可能指纣王的江山如落花般不可挽回。

明圣:明圣指明智而圣明的君主,这里指周武王。

世局:世局指时局,即当时的政治局势。

急浪舟:急浪舟比喻动荡不安的时局。

贵戚亲臣:贵戚指贵族和皇室成员,亲臣指亲近的臣子。

独夫:独夫指暴君,这里指纣王。

红楼:红楼可能指纣王的宫殿,这里比喻纣王的权力和享乐。

天使:天使在古代文学中常指天子的使者。

朝歌:朝歌是商朝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淇县。

元戎:元戎指军队的主帅。

姬发:姬发是周武王的别名,周武王是周朝的建立者。

阃外:阃外指军队在外地,这里指边疆。

茅土:茅土指封地,这里指赐予的领地。

勖哉:勖哉是勉励的意思。

渠魁:渠魁指叛乱或敌对势力的首领。

殄灭:殄灭指彻底消灭。

程费:程费指路费或旅费。

全忠:全忠是苏侯的儿子。

杨氏:杨氏是苏侯的夫人。

妲己:妲己是商纣王的宠妃,以妖媚著称,是《封神演义》中的反派角色。

武王:武王指周武王,周朝的建立者。

茅土以待:茅土以待指等待封赏。

宝纛旗:宝纛旗是军旗的一种,代表军队的最高指挥官。

十万人马:十万人马指十万的军队。

先行官:先行官指军队中的先锋官,负责开路和侦查敌情。

赵丙:赵丙是苏侯麾下的将领。

孙子羽:孙子羽是苏侯麾下的将领。

陈光:陈光是苏侯麾下的将领。

五军救应使:五军救应使是军队中的高级将领。

郑伦:郑伦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是商朝的将领,以勇猛著称。在这里,他被哪吒打伤肩背,是《封神演义》中的故事情节。

火眼金睛兽:火眼金睛兽是郑伦的坐骑,一种神兽。

降魔杵:降魔杵是郑伦的法宝,一种法器。

乌鸦兵:乌鸦兵是《封神演义》中郑伦的部下,以乌鸦为兵,是一种特殊的军队,具有神秘色彩。

三魂:三魂指人的灵魂,这里比喻人的精神或意志。

鞍鞽:鞍鞽指战马,这里指被击败的战马。

挠钩:一种古代的捕鱼或捕猎工具,形状类似钩子,用于钩住猎物。

剥了衣甲:指脱去对方的衣物和盔甲,通常表示俘虏或战胜。

绳缠索绑:用绳子将人捆绑起来,表示控制或拘禁。

飞虎:指黄飞虎,此处可能是指他的英武形象或其坐骑。

二目方睁:形容黄飞虎被擒后刚睁开眼睛,表示他刚刚苏醒或被俘。

掌得胜鼓:古代战争中用来庆祝胜利的鼓。

苏侯:苏侯指的是苏护,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是商朝的将领,后归顺周朝。

辕门:古代军营中的大门,也指军营。

邪术:指非正统的、神秘的或邪恶的巫术或法术。

黄天化:黄飞虎之子,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玉麒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此处可能是指黄天化的坐骑。

掠阵官:古代军队中的官职,负责指挥战斗。

相府:古代宰相的官邸,此处可能指西岐的宰相府。

子牙:子牙是《封神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是姜子牙的别称,是周文王的大臣,后来成为周武王的军师。

金睛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此处可能是指郑伦的坐骑。

杵:一种古代的武器,形状类似棒子。

道家之士:指修炼道术的人。

乌鸦兵齐至:指乌鸦兵一同出现,此处可能表示郑伦召唤了他的神兵。

钟鸣:形容声音洪亮,此处可能指郑伦鼻窍中发出的白光发出的声音。

土行孙: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以擅长土遁术著称。

五光石: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宝物,能发出五色光芒。

风火轮: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宝物,能飞行,此处可能指哪吒的坐骑。

海沸江翻:形容战斗激烈,场面混乱。

哪咤:哪咤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著名人物,是道教八仙之一,具有极高的法力和神通。在《封神演义》中,哪咤是姜子牙的徒弟,以勇猛、智慧著称。

挠钩套索:挠钩和套索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武器,挠钩用于钩住敌人,套索用于捆绑。

乾坤圈:乾坤圈是哪吒的法宝之一,是一种能变大变小的圆形法宝。

白光:白光在这里指的是郑伦吐出的法术,具有神秘的力量。

丹朱:丹朱是古代传说中尧帝的儿子,因其不肖而被尧帝废弃。

商均:商均是古代传说中舜帝的儿子,因其不肖而被舜帝废弃。

禹:禹是古代传说中治水英雄,继承舜帝成为夏朝的开国君主。

纣王: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因其暴虐无道而受到人民的反抗。

伊尹:伊尹是商朝末年的名臣,曾辅佐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黄飞虎:黄飞虎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是商朝的大将,后归顺周朝。

邓九公:邓九公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是商朝的大将,后归顺周朝。

竹帛:竹帛是指古代的书写材料,这里用来比喻历史记载。

三更:三更是古代时间单位,相当于现在的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姜丞相:姜丞相指的是姜子牙,他在《封神演义》中担任周朝的丞相,是周武王的重要辅佐。

苏全忠:苏全忠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是苏护的儿子,也是周朝的将领。

武成王:武成王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是周武王的别称。

哪吒:哪吒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著名人物,是道教和佛教中的神祇之一,以勇猛、正义、不畏强权著称。在这里,他是西岐的将领。

丹药:丹药是中国古代道教中用来修炼身体、延年益寿或治疗疾病的药物,通常由多种草药和矿物质炼制而成。

声唤:声唤在这里指的是呻吟、呼痛的声音。

忠悃:忠悃是指忠诚和诚实的情感。

辕门官:辕门官是古代军队中负责守卫辕门(军队大门)的官员。

道人:道人是对道士的称呼,道士是修炼道教法术的人。

大红袍:大红袍是古代道士或官员的服饰,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尊贵。

申公豹:申公豹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是商朝的将领,后来成为截教的一员。

九龙岛:九龙岛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神秘岛屿,是截教门人的修炼之地。

截教:截教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宗教派别,与阐教相对立。

吕岳:吕岳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是截教门人,以法术高强著称。

豹皮囊:豹皮囊是吕岳携带法宝的袋子。

九龙岛声名山炼气士:这是吕岳自称的身份,表明他是九龙岛上的炼气士。

成汤:成汤是商朝的建立者汤的别称,这里指商朝。

姜子牙:姜子牙是西岐的丞相,也是《封神演义》中的重要人物。

周信:周信是吕岳的弟子之一,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

李奇:李奇是吕岳的弟子之一,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

朱天麟:朱天麟是吕岳的弟子之一,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

杨文辉:杨文辉是吕岳的弟子之一,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

青、黄、赤、黑:这里指的是四位道人的衣服颜色,分别代表五行中的木、土、火、水。

抓髻:抓髻是一种古代的发饰,将头发抓成髻。

道巾:道巾是道士戴的头巾。

陀头:陀头是一种特殊的发型,将头发剃光,只留头顶的一部分。

皂:皂是指黑色。

抖擞精神:抖擞精神是指振作精神,准备行动。

法旨:法旨是指上级的命令或指示。

攻伐之物:攻伐之物是指用于攻击的武器或法器。

二鼓:二鼓是指古代计时的鼓声,相当于现在的晚上九点左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七回-评注

这段古文描绘了《封神演义》中郑伦受伤后,吕岳的出现以及他与郑伦、苏护等人的互动。首先,郑伦受伤后的心情描写细腻,‘主将心意归周,恨不能即报国恩,以遂其忠悃’体现了郑伦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事的焦急。

苏护升帐时的情景,‘忽听得把辕门官旗报入中军’描绘了战场上的紧张氛围,而‘有一道人,三只眼,穿大红袍’的形象描绘,则是对吕岳这一角色的神秘性进行了强调。

‘道人听得叫“令来”,不曾说个“请”字,心下郁郁不乐’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吕岳的傲慢和苏护的谦卑,这种对比为后续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吕岳的诗句‘弱水行来不用船,周游天下妙无端’等,不仅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和来历,也体现了其超凡脱俗的形象。

‘衲子乃九龙岛声名山炼气士是也,姓吕,名岳’这句话,通过自报家门的方式,强化了吕岳的神秘性和权威性。

‘且扶他出来,待吾看看何如’这一段,吕岳的医术和救人的善举,为他赢得了郑伦的信任,也为他日后的行动奠定了基础。

‘猛虎又生双胁趐,蛟龙依旧海中来’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形容郑伦伤愈后的英勇形象,同时也预示了他未来的战斗能力。

‘你既拜吾为师,助你成功便了’这句话,体现了吕岳作为师傅的担当和责任,同时也预示了郑伦在吕岳的指导下,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正要行计,又被道人所阻,深为可恨’这句话,反映了苏护对吕岳的敌意和不满,也预示了双方未来的冲突。

‘吾有四位门人未曾来至,但他们一来,管取你克了西岐,助你成功’这句话,展现了吕岳对四位门人的信心,同时也预示了他们将在未来的战斗中扮演重要角色。

‘四位道人’的出场,通过外貌和动作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神秘性和凶恶形象,为后续的战斗做了铺垫。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五十七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523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