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许仲琳,明代文学家和小说家,著有《封神演义》一书。关于《封神演义》的具体作者,有学者认为可能是许仲琳,或许是民间口头传承的集体创作,后期经过整理成书。许仲琳的作品《封神演义》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宗教和历史元素,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作品之一。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创作的神话小说,以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为背景,讲述了许多神仙、英雄、妖怪的故事,特别是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的过程。本书的核心情节是周朝的建立与商纣王的灭亡,其中穿插了大量的神仙、妖魔以及人物的封神故事。全书充满了神话和幻想元素,通过塑造许多英雄人物,如姜子牙、哪吒、杨戬等,展现了忠诚、勇敢、智慧等美德。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并以战斗、谋略、道德冲突等为主要内容,呈现出强烈的戏剧性。作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之一,《封神演义》不仅在文学上影响深远,也对后世的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九十回-原文
子牙捉神荼郁垒
诗曰:
眼有明兮耳有聪,能于千里决雌雄。
神机才动情先泄,密计方行事已空。
轩庙借灵凭鬼使,棋山毓秀仗桃丛。
谁知名载封神榜,难免降魔杵下红。
话说高明、高觉同钦差官往孟津来,行至辕门,传:“旨意下!”
旗门官报入中军,袁洪与众将接旨,进中军帐开读,诏曰:
“尝闻:将者乃三军之司令,系社稷之安危。
将得其人,国有攸赖;苟非其才,祸遂莫测,则国家又何望焉。
兹尔元帅袁洪,才兼文武,学冠天人,屡建奇功,真国家之柱石,当代之人龙也!
今特遣大夫陈友解汤羊、御酒、金帛、锦袍,用酬戍外之劳,慰朕当宁之望。
尔当克勤克荩,扑灭巨逆,早安边疆,以靖海宇;朕不惜茅土重爵,以待有功。
尔其钦哉!特谕。”
袁洪谢恩毕,款待天使;又令高明、高觉进见。
高明、高觉上帐参谒袁洪,行礼毕,袁洪认得他是棋盘山桃精、柳鬼;高明、高觉也认得袁洪是梅山白猿。
彼此大喜,各相温慰,深喜是一气同枝。
正是:
不是武王洪福天,焉能“七圣”死梅山。
高明、高觉在营中与众将相见,各各致意。
次日,袁洪修谢恩本,打发天使回朝歌。不表。
当日,袁洪命高明、高觉二将往周营搦战。
二人慨然出营,至周营,大呼曰:“着姜尚来见我!”
哨马报入中军,子牙问左右:“谁去走一遭?”
傍有哪咤曰:“弟子愿往。”
子牙许之。
哪咤领令出营,忽见二人步行而来,好凶恶!
怎见得:
一个面如蓝靛腮如灯;一个脸似青松口血盆。
一个獠牙凸暴如钢剑;一个海下胡须似赤绳。
一个方天戟上悬豹尾;一个加钢板斧似车轮。
一个棋盘山上称柳鬼;一个得手人间叫高明。
正是:
神荼郁垒诚如此,要阻周兵闹孟津。
话说哪咤大呼曰:“来者何人?”
高明答曰:“吾乃高明、高觉是也;今奉袁洪将军将令,特来擒拿反叛姜尚耳。
你是何人,敢来见我?”
哪咤大喝曰:“好孽畜,敢出大言!”
摇手中火尖枪,直取二将。
高明、高觉举戟、斧劈面迎来。
三将交兵,大战在龙潭虎穴。
哪咤早现出三头八臂,祭起乾坤圈,正中高觉顶门上,打得个一派金光,散漫于地。
哪咤复祭九龙神火罩,把高明罩住,用手一拍,即现九条火龙,须臾烧罢。
哪咤回营来见子牙,言圈打高觉,罩住高明一事,子牙大喜。
不表。
且说高明等二人进营,来见袁洪曰:“姜尚所仗无他,俱倚的是三山五岳门人,故此所在,侥幸成功,不曾遇着我等奥妙之人,莫说是姜尚几个门人,何怕你有通天彻地手段,岂能脱得吾辈之手也!”
众人俱各欢喜。
次日,高明、高觉又往周营搦战。
哨马报入中军:“启元帅:高明、高觉请元帅答话。”
子牙问哪咤曰:“你昨日回我灭了二将,今日又来,何也?”
哪咤曰:“想必高明二人有潜身小术,请师叔亲临,吾等便知真实。”
子牙传令,六百诸侯齐出,看子牙用兵。
高明对弟高觉曰:“哪咤言吾等有潜身小术,俱出来一看吾等真实。”
言未了,只听炮响,见周营大队排开,似盔山甲海,射目光华。
子牙乘四不相,来至军前,看见二将相貌凶恶,丑陋不堪,大喝曰:“高明、高觉,不顺天时,敢勉强而阻逆王师,自讨杀身之祸也!”
高明大笑曰:“姜子牙!我知你是昆仑之客,你也不曾会我等这样高人。
今日成败定在此举也。”
说罢,二将使戟、斧冲杀过来。
这边李靖、杨任二骑冲出,也不答话,四处兵器交加。
正是四将赌斗,怎见得,有诗为证,诗曰:
四将交锋在孟津,人神仙鬼孰虚真。
从来劫运皆天定,纵有奇谋尽堕尘。
话说杨戬在傍,见高明、高觉一派妖气,不是正人,仔细观看,以备不虞。
只见杨任取出五火扇来,照高明一搧,只听得“呼”的一声,化一道黑光而去。
李靖也祭起黄金塔来,把高觉罩在里面,一时也不见了。
袁洪同众将正在辕门看高明兄弟二人大战周兵,见杨任用五火扇子搧高明,又见李靖用塔罩高觉,忙命吴龙、常昊接战。
二将大叫曰:“周将不必回营,吾来也!”
哪咤登风火轮来战吴龙;杨戬使三尖刀敌住常昊;四将大战。
袁洪心下自思曰:“今日定要成功,不可错过。”
把白马催开,使一条宾铁棍来战子牙。
傍有雷震子、韦护二人截住袁洪相杀。
怎见得,有赞为证,赞曰:
凛凛寒风起,森森杀气生。
白猿使铁棒;雷震棍更雄。
韦护降魔杵,来往势犹凶。
舍命安天下,拚生定太平。
话说雷震子展风雷翅,飞在空中,那条棍从顶上打来。
韦护祭起降魔杵,此杵岂同小可,如须弥山一般打将下来。
袁洪虽是得道白猿,也经不起这一杵,袁洪化白光而去,止将鞍马打得如泥。
杨戬祭哮天犬咬常昊;常昊乃是蛇精,狗也不能伤他。
常昊知是仙犬,先借黑气走了。
哪咤祭起神火罩,罩住吴龙;吴龙也化青气走了。
总是一场虚话。
子牙鸣金回营。
杨戬上帐曰:‘今日会此一阵,俱为无用。当时弟子别师尊时,师父曾有一言吩咐弟子说:‘若到孟津,谨防梅山七圣阻隘。’教弟子留心。今日观之,奈宝不能成功,俱化青黑之气而走。元帅宜当设计处治,方可成功。若是死战,终是无用。’
子牙曰:‘吾自有道理。’
当日至晚,子牙帐中鼓响,众将官上帐听令。
子牙命李靖领柬帖:‘你在八卦阵正东上,按震方,画有符印,用桃桩,上用犬血,……如此而行。’
又命雷震子领柬帖:‘你在正南上,按离方,亦有符印,也用桃桩,上用犬血,……如此而行。’
命哪咤领柬帖:‘在正西上,按兑方,也用桃桩,上用犬血,……如此而行。’
又命杨任:‘在正北上,按坎方,也用桃桩,上用犬血,……如此而行。’
杨戬,你可引战,用五雷之法,望桃桩上打下来。
韦护,你用瓶盛乌鸡、黑狗血,女人尿屎和匀,装在瓶内,见高明、高觉赶上我阵中,你可将瓶打下,此秽污浊物压住他妖气,自然不能逃走。
此一阵可以擒二竖子也。
众门人听令而去。
子牙先出营,布开八卦,暗合九宫,将桃桩钉下。
正是:
设计要擒桃柳鬼,这场辛苦枉劳神。
子牙安置停当。
且说高明听着子牙传令安八卦方位,用乌鸡、黑狗血,钉桃桩拿他兄弟,二人大笑不止:‘空费心机!看你怎样捉我二人!’
次日,子牙亲临辕门搦战。
袁洪命高明、高觉出营,大呼曰:‘姜子牙,你自称扫荡成汤大元帅。据吾看,你不过一匹夫耳!你既是昆仑之士,理当遣将调兵,共决雌雄;为何钉桃桩,安符印,周围布八卦,按九宫,用门人将乌鸡、黑狗血秽污之物压我二人。吾非鬼魅精邪,岂惧你左道之术也!’
二人道罢,放步摇斧、举戟,直取子牙。
子牙左右有武吉、南宫适二马齐出,急架忙迎。
四将交兵,枪刀并举。
高明逞精神,如同猛虎;南宫适使气力,一似欢龙;高觉戟剌摆长旛;武吉枪来生杀气。
四将酣战。
子牙催四不相,仗剑也来助战;未及数合,便往阵中败走。
高明笑曰:‘不要走!吾岂惧你安排,吾来也!’
兄弟二人随后赶入阵来。
刚入得八卦方位,东有李靖,南有雷震子,西有哪咤,北有杨任,四面发起符印,处处雷鸣;
韦护在空中将一瓶秽污之物往下打来,那些鸡犬秽血,溅得满地。
高明、高觉化阵青光,早已不见了。
众门人亲自观见,莫知去向。
子牙收兵回营,升帐坐下,大怒曰:‘岂知今日本营先有奸细私透营内之情,如此何日成功也!将吾机密之事尽被高明知道,此是何说!’
杨戬在傍曰:‘师叔在上:料左右将官自在西岐共起义兵,经过三十六路征伐,今进五关,经过数百场大战,苦死多少忠良,今日至此,克成汤只在目下,岂有这样之理。据弟子观之,此二人非是正人,定有些妖气,那光景大不相同。望师叔详察。今弟子往一所在去来,自知虚实。’
子牙曰:‘你往那里去?’
杨戬曰:‘机不可泄,泄则不能成功也。’
子牙许之。
杨戬当晚别子牙去讫。
且说高明、高觉来见袁洪,言子牙用八卦阵,将钉桃桩的事说了一遍。
袁洪具表往朝歌报捷。
高觉听的周营子牙与杨戬共议,杨戬要往一所在去,又听见杨戬不肯说,兄弟二人曰:‘凭你怎样寻吾根脚,料你也不能知道!’
二人又大笑一回。
不表。
且说杨戬离了周营,借土遁往玉泉山金霞洞来,正是:
遁中道术真玄妙,咫尺清风万里程。
话说杨戬来至金霞洞,见洞门紧闭,杨戬洞外敲门。
多时,一童子出来,见是师兄,忙问曰:‘师兄何来?’
杨戬曰:‘烦贤弟通报。’
童子进洞内,见玉鼎真人,启曰:‘师兄杨戬在洞府外求见。’
真人起身吩咐曰:‘着他进来。’
杨戬来至碧游床前下拜。
真人曰:‘你今到此为何?’
杨戬把孟津事说了一遍。
真人曰:‘此业障是棋盘山桃精、柳鬼。桃、柳根盘三十里,采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成气有年。今棋盘山有轩辕庙,庙内有泥塑鬼使,名曰千里眼,顺风耳;二怪托其灵气,目能观看千里,耳能详听千里;千里之外,不能视听也。你可叫姜子牙着人往棋盘山去,将桃、柳根盘掘挖,用火焚尽;将轩辕庙二鬼泥身打碎,以绝其灵气之根;再用一重雾常锁营寨,……如此如此,则二鬼自然绝也。’
杨戬受命,离了玉泉山,复往周营而来。
军政官报与子牙,子牙令入中军,问杨戬曰:‘此去如何?’
杨戬摇头不语,犹恐泄机。
子牙曰:‘你今日为何如此?’
杨戬曰:‘弟子今日不敢言,且随弟子行之。’
子牙并依杨戬,不去阻挡。
杨戬执定令旗下帐,把后队大红旗二千杆令三军磨旗;又令一千名军士擂鼓鸣锣,恍然有惊天动地之势。
子牙见杨戬加此,不如其故。
杨戬方来对子牙曰:‘高明、高觉二人乃是棋盘山桃精、柳鬼。他凭托轩辕庙二鬼之灵,名曰千里眼,顺风耳。如今须用旗招展不住,使千里眼不能观看;锣鼓齐鸣,使顺风耳不能听察。请元帅命将往棋盘山,掘挖此根,用火焚之;再令将官去把轩辕庙里二鬼打碎;然后用大雾一重,常锁行营,此怪方能除也。’
子牙听说:‘既然如此,吾自有治度。’
子牙令李靖:‘领三千人马,速往棋盘山,去挖绝其根。’
又令雷震子:‘去打碎泥塑鬼使。’
后人有诗叹之,诗曰:
虎斗深山渊斗龙,高明高觉逞邪踪。
当时不遇仙师指,难灭轩辕二鬼风。
话说子牙安排已定,只等二门人来回令。
且说高明、高觉只听得周营中鼓响锣鸣不止,高觉曰:‘长兄,你看看怎样?’
高明曰:‘一派尽是红旗招展,连眼都愰花了。兄弟,且可听听看。’
高觉曰:‘锣鼓齐鸣,把耳朵都震聋了,如何听得见一些儿?’二人急躁。
不表。
只见李靖人马去掘桃、柳的根盘;雷震子去打泥塑的鬼使;子牙在帐内望二人回来,方好用计破之。
次日,子牙在中军,忽报:‘雷震子回来。’
子牙令至中军,问其‘打泥鬼如何?’
雷震子曰:‘奉令去打碎了二鬼,放火烧了庙宇,以绝其根,恐再为祟;待周王伐纣功成,再重修殿宇未迟。’
子牙大悦,随在帐前令哪咤、武吉在营布起一坛,设下五行方位,当中放一镡,四面八方俱镇压符印,安治停当。
只见李靖掘桃、柳鬼根盘已毕,来至中军回话。
子牙大喜。
正是:
李靖掘根方至此,袁洪举意劫周营。
话说子牙在中军共议:‘东伯侯还不见来?’
忽报:‘三运督粮官郑伦来至。’
子牙令至帐前,郑伦回令毕,交纳粮印。
郑伦听得土行孙已死,着实伤悼。
不表。
且说袁洪在营中自思:今与周兵屡战,未见输赢,枉费精神,虚费日月。
令左右暗传与常昊、吴龙:‘令高明、高觉冲头阵,今夜劫姜尚的营。’
又令:‘参军殷破败、雷开为左右救应,殷成秀、鲁仁杰为断后;务要一夜成功。’
众将听令,只等黄昏行事。
话说子牙在中军,忽见一阵风从地而起,卷至帐前。
子牙见风色怪异,搯指一算,早知其意。
子牙大喜,传令:‘中军帐钉下桃桩,镇压符印,下布地网,上盖天罗,黑雾迷漫中军。’
令各营俱不可轻动。
李靖拒住东方;
杨任拒住西方;
哪咤拒住南方;
雷震子拒住北方;
杨戬、韦护在将台左右保护。
子牙令南宫适、武吉、郑伦、龙须虎等:‘各防守武王营寨。’
众将得令而去。
子牙沐浴上台,等候袁洪来劫营寨。
诗曰:
子牙妙算世无双,动地惊天势莫当。
二鬼有心施密计,三妖无计展疆场。
遭殃杨任归神去,逃死袁洪免丧亡。
莫说孟津多恶战,连逢劫杀损忠良。
话说袁洪当晚打点人马劫营,大破子牙,以成全功。
才至二更时分,高明、高觉为头一队,袁洪为二队。
鲁仁杰对殷成秀曰:‘贤弟,据我愚见,今夜劫营,不但不能取胜,定有败亡之祸。况姜子牙善于用兵,知玄机变化,且门下又多道德之士,此行岂无准备。我和你且在后队,见机而作。’
殷成秀曰:‘兄长之言甚善。’
不说他二人各自准备,且说高明、高觉来至周营,点起大炮,响一声喊杀进营来。
袁洪同常昊、吴龙从后接应。
子牙在将台上披发仗剑,踏罡布斗,霎时四下里风云齐起,这正是子牙借昆仑之妙术,取神荼、郁垒。
不知凶吉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九十回-译文
子牙捉神荼郁垒
诗曰:眼睛明亮耳朵灵敏,能判断千里之外的雌雄。神机一动情感先流露,密计刚实施就已成空。
轩辕庙借助鬼使神差,棋山上的美景依靠桃树丛。谁知名载封神榜,难免在降魔杵下红颜失色。
话说高明、高觉一同钦差官员前往孟津,走到辕门,传旨:‘旨意已下!’旗门官报告给中军,袁洪与众将接旨,进入中军帐开读,诏令说:
曾听说:将领是三军的司令,关系国家的安危。得到合适的将领,国家就有依靠;如果不是合适的人才,祸患就难以预测,那么国家又有什么希望呢?现在你,元帅袁洪,才兼文武,学识盖世,屡建奇功,真是国家的柱石,当代的人杰!现在特派大夫陈友带着汤羊、御酒、金帛、锦袍,用来酬劳你在边疆的辛劳,安慰我内心的期望。你应该勤勉尽职,扑灭大逆不道之人,早日安定边疆,以平定四海;我不惜用重爵位,等待有功之人。你要敬重此命!特此晓谕。
袁洪谢恩完毕,款待天使;又让高明、高觉进见。高明、高觉进入帐篷拜见袁洪,行礼完毕,袁洪认出他们是棋盘山的桃精、柳鬼;高明、高觉也认出袁洪是梅山白猿。彼此非常高兴,互相安慰,非常高兴能同气连枝。
正是:如果不是武王洪福天,怎能‘七圣’死在梅山。
高明、高觉在营中与众将相见,各自致意。次日,袁洪写好谢恩的本章,打发天使回朝歌。不表。当日,袁洪命令高明、高觉二将前往周营挑战。二人慷慨地走出营地,来到周营,大声呼喊:‘让姜尚来见我!’哨马报告给中军,子牙问左右:‘谁去走一遭?’旁边有哪吒说:‘弟子愿意去。’子牙同意了。哪吒领命出营,忽然看见两人步行而来,看起来很凶恶!怎见得:
一个脸色如蓝靛,腮帮子像灯笼;一个脸色如青松,嘴唇像血盆。一个獠牙凸暴如钢剑;一个海下胡须像赤绳。一个方天戟上挂着豹尾;一个拿着加钢板的斧头像车轮。一个在棋盘山上被称为柳鬼;一个在人间得手被称为高明。正是:神荼郁垒确实如此,要阻止周兵在孟津作乱。
话说哪吒大声呼喊:‘来者何人?’高明回答:‘我是高明、高觉;现在奉袁洪将军之命,特地来擒拿反叛的姜尚。你是谁,敢来见我?’哪吒大喝:‘好孽畜,敢说大话!’摇动手中的火尖枪,直取二将。高明、高觉举起长矛、斧头迎面而来。三将交战,大战在龙潭虎穴。
哪吒早早地现出三头八臂,祭起乾坤圈,正中高觉头顶,打得一片金光,散落一地。哪吒又祭起九龙神火罩,把高明罩住,用手一拍,立即出现九条火龙,片刻间烧完。哪吒回营见子牙,说起用乾坤圈打高觉,用神火罩住高明的事情,子牙非常高兴。不表。
且说高明等二人进入营地,来见袁洪说:‘姜尚所依靠的并无其他,都是依靠三山五岳的门人,所以在这里侥幸成功,未曾遇到我们这样高明的人,别说姜尚的几个门人,就算你有通天彻地的手段,也难以逃脱我们的手。’众人都非常高兴。
次日,高明、高觉又前往周营挑战。哨马报告给中军:‘启禀元帅:高明、高觉请求元帅答话。’子牙问哪吒:‘你昨日回来说灭了二将,今天又来,为什么?’哪吒说:‘可能高明二人有隐身之术,请师叔亲自前来,我们便知真相。’子牙下令,六百诸侯一起出来,看子牙用兵。高明对弟弟高觉说:‘哪吒说我们有机隐身之术,我们都出来看看我们的真实实力。’话还没说完,只听炮声响起,看到周营大队人马排列整齐,如山如海,射出耀眼的光华。
子牙骑着四不相,来到军前,看到二将相貌凶恶,丑陋不堪,大喝:‘高明、高觉,不顺天时,敢勉强阻拦逆王之师,自讨杀身之祸!’高明大笑说:‘姜子牙!我知道你是昆仑山的人,但你从未见过我们这样高明的人。今天成败就在这一战!’说完,二将挥舞长矛、斧头冲杀过来。这边李靖、杨任二人骑马冲出,也不答话,四处兵器交加。
正是四将交锋在孟津,人神仙鬼谁为真。从来劫运皆天定,纵有奇谋尽堕尘。
话说杨戬在一旁,看到高明、高觉一身妖气,不是正人,仔细观察,以防万一。只见杨任取出五火扇来,照高明一扇,只听得‘呼’的一声,化一道黑光而去。李靖也祭起黄金塔来,把高觉罩在里面,一时也不见了。
袁洪与众将正在辕门观看高明兄弟二人与周兵大战,看到杨任用五火扇子扇高明,又看到李靖用塔罩住高觉,急忙命令吴龙、常昊接战。二将大喊:‘周将不必回营,我们来战!’哪吒骑着风火轮来战吴龙;杨戬用三尖刀抵挡常昊;四将大战。
袁洪心中自思:‘今天一定要成功,不可错过。’催动白马,使一条宾铁棍来战子牙。旁边有雷震子、韦护二人截住袁洪交战。怎见得,有赞为证:
凛凛寒风起,森森杀气生。白猿使铁棒;雷震棍更雄。韦护降魔杵,来往势犹凶。舍命安天下,拚生定太平。
话说雷震子展开风雷翅,飞在空中,那条棍从头顶打来。韦护祭起降魔杵,这个杵非同小可,如须弥山一般打将下来。袁洪虽然是得道的白猿,也经不起这一杵,袁洪化作白光而去,只留下鞍马被打得像泥。
杨戬祭起哮天犬咬常昊;常昊是蛇精,狗也不能伤害他。常昊知道是仙犬,先借黑气逃走。哪吒祭起神火罩,罩住吴龙;吴龙也化作青气逃走。总之,这是一场空话。
子牙鸣金回营。杨戬上帐曰:‘今日会此一阵,俱为无用。当时弟子别师尊时,师父曾有一言吩咐弟子说:’若到孟津,谨防梅山七圣阻隘。’教弟子留心。今日观之,奈宝不能成功,俱化青黑之气而走。元帅宜当设计处治,方可成功。若是死战,终是无用。’子牙曰:‘吾自有道理。’当日至晚,子牙帐中鼓响,众将官上帐听令。子牙命李靖领柬帖:‘你在八卦阵正东上,按震方,画有符印,用桃桩,上用犬血,……如此而行。’又命雷震子领柬帖:‘你在正南上,按离方,亦有符印,也用桃桩,上用犬血,……如此而行。’命哪咤领柬帖:‘在正西上,按兑方,也用桃桩,上用犬血,……如此而行。’命杨任:‘在正北上,按坎方,也用桃桩,上用犬血,……如此而行。杨戬,你可引战,用五雷之法,望桃桩上打下来。韦护,你用瓶盛乌鸡、黑狗血,女人尿屎和匀,装在瓶内,见高明、高觉赶上我阵中,你可将瓶打下,此秽污浊物压住他妖气,自然不能逃走。此一阵可以擒二竖子也。’众门人听令而去。子牙先出营,布开八卦,暗合九宫,将桃桩钉下。
正是:设计要擒桃柳鬼,这场辛苦枉劳神。子牙安置停当。
且说高明听着子牙传令安八卦方位,用乌鸡、黑狗血,钉桃桩拿他兄弟,二人大笑不止:‘空费心机!看你怎样捉我二人!’次日,子牙亲临辕门搦战。袁洪命高明、高觉出营,大呼曰:‘姜子牙,你自称扫荡成汤大元帅。据吾看,你不过一匹夫耳!你既是昆仑之士,理当遣将调兵,共决雌雄;为何钉桃桩,安符印,周围布八卦,按九宫,用门人将乌鸡、黑狗血秽污之物压我二人。吾非鬼魅精邪,岂惧你左道之术也!’二人道罢,放步摇斧、举戟,直取子牙。子牙左右有武吉、南宫适二马齐出,急架忙迎。四将交兵,枪刀并举。高明逞精神,如同猛虎;南宫适使气力,一似欢龙;高觉戟剌摆长旛;武吉枪来生杀气。四将酣战。
子牙催四不相,仗剑也来助战;未及数合,便往阵中败走。高明笑曰:‘不要走!吾岂惧你安排,吾来也!’兄弟二人随后赶入阵来。刚入得八卦方位,东有李靖,南有雷震子,西有哪咤,北有杨任,四面发起符印,处处雷鸣;韦护在空中将一瓶秽污之物往下打来,那些鸡犬秽血,溅得满地。高明、高觉化阵青光,早已不见了。众门人亲自观见,莫知去向。
子牙收兵回营,升帐坐下,大怒曰:‘岂知今日本营先有奸细私透营内之情,如此何日成功也!将吾机密之事尽被高明知道,此是何说!’杨戬在傍曰:‘师叔在上:料左右将官自在西岐共起义兵,经过三十六路征伐,今进五关,经过数百场大战,苦死多少忠良,今日至此,克成汤只在目下,岂有这样之理。据弟子观之,此二人非是正人,定有些妖气,那光景大不相同。望师叔详察。今弟子往一所在去来,自知虚实。’子牙曰:‘你往那里去?’杨戬曰:‘机不可泄,泄则不能成功也。’子牙许之。
杨戬当晚别子牙去讫。
且说高明、高觉来见袁洪,言子牙用八卦阵,将钉桃桩的事说了一遍。袁洪具表往朝歌报捷。高觉听的周营子牙与杨戬共议,杨戬要往一所在去,又听见杨戬不肯说,兄弟二人曰:‘凭你怎样寻吾根脚,料你也不能知道!’二人又大笑一回。
不表。
且说杨戬离了周营,借土遁往玉泉山金霞洞来,正是:‘遁中道术真玄妙,咫尺清风万里程。’话说杨戬来至金霞洞,见洞门紧闭,杨戬洞外敲门。多时,一童子出来,见是师兄,忙问曰:‘师兄何来?’杨戬曰:‘烦贤弟通报。’童子进洞内,见玉鼎真人,启曰:‘师兄杨戬在洞府外求见。’真人起身吩咐曰:‘着他进来。’杨戬来至碧游床前下拜。真人曰:‘你今到此为何?’杨戬把孟津事说了一遍。真人曰:‘此业障是棋盘山桃精、柳鬼。桃、柳根盘三十里,采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成气有年。今棋盘山有轩辕庙,庙内有泥塑鬼使,名曰千里眼,顺风耳;二怪托其灵气,目能观看千里,耳能详听千里;千里之外,不能视听也。你可叫姜子牙着人往棋盘山去,将桃、柳根盘掘挖,用火焚尽;将轩辕庙二鬼泥身打碎,以绝其灵气之根;再用一重雾常锁营寨,……如此如此,则二鬼自然绝也。’杨戬受命,离了玉泉山,复往周营而来。
军政官报与子牙,子牙令入中军,问杨戬曰:‘此去如何?’杨戬摇头不语,犹恐泄机。子牙曰:‘你今日为何如此?’杨戬曰:‘弟子今日不敢言,且随弟子行之。’子牙并依杨戬,不去阻挡。
杨戬执定令旗下帐,把后队大红旗二千杆令三军磨旗;又令一千名军士擂鼓鸣锣,恍然有惊天动地之势。子牙见杨戬加此,不如其故。
杨戬方来对子牙曰:‘高明、高觉二人乃是棋盘山桃精、柳鬼。他凭托轩辕庙二鬼之灵,名曰千里眼,顺风耳。如今须用旗招展不住,使千里眼不能观看;锣鼓齐鸣,使顺风耳不能听察。请元帅命将往棋盘山,掘挖此根,用火焚之;再令将官去把轩辕庙里二鬼打碎;然后用大雾一重,常锁行营,此怪方能除也。’子牙听说:‘既然如此,吾自有治度。’子牙令李靖:‘领三千人马,速往棋盘山,去挖绝其根。’又令雷震子:‘去打碎泥塑鬼使。’后人有诗叹之,诗曰:……
老虎在深山中与龙争斗,高明和高觉炫耀邪恶的踪迹。如果当时没有遇到仙人指点,很难消灭轩辕黄帝的两位恶鬼。
话说子牙已经安排好了计划,只等待两个门徒回来传达命令。
高明和高觉只听到周营中鼓声和锣声不断,高觉说:‘哥哥,你看怎么办?’高明说:‘到处都是红旗飘扬,眼睛都看花了。兄弟,我们先听听再说。’高觉说:‘锣鼓声震耳欲聋,怎么听得见一点声音?’两人都很焦急。这里暂且不表。只见李靖带着人马去挖桃树和柳树的根;雷震子去打碎泥塑的鬼使;子牙在帐内等待他们回来,准备用计谋对付他们。次日,子牙在中军帐中,忽然有人报告:‘雷震子回来了。’子牙命令他到中军帐来,问他‘打泥鬼的情况如何?’雷震子说:‘遵命去打碎了两个鬼,烧毁了庙宇,断绝了它们的根,恐怕还会作乱;等周王伐纣成功后,再重建殿宇也不迟。’子牙非常高兴,随即在帐前命令哪吒和武吉在营中布置一个坛场,设立五行方位,中间放一个铃铛,四面八方都贴上镇压符印,一切安排妥当。只见李靖挖完桃树和柳树的根后,来到中军帐汇报。子牙非常高兴。
李靖挖根才刚刚完成,袁洪却打算劫周营。
子牙在中军帐中商议:‘东伯侯怎么还没来?’忽然有人报告:‘三运督粮官郑伦来了。’子牙命令他到帐前,郑伦汇报完毕,交上了粮印。郑伦听到土行孙已经死了,非常伤心。这里暂且不表。
袁洪在营中自己想:‘现在与周兵多次交战,未见胜负,白白浪费了精力和时间。’他命令左右的人悄悄告诉常昊和吴龙:‘让高明和高觉打头阵,今晚去劫姜尚的营。’他又命令:‘参军殷破败和雷开作为左右救应,殷成秀和鲁仁杰作为断后;务必一夜成功。’众将接受命令,只等黄昏时分行动。子牙在中军帐中,忽然看到一阵怪风从地上卷起,直冲帐前。子牙看到风势怪异,掐指一算,早已知道其意图。子牙非常高兴,传令:‘在中军帐钉下桃木桩,镇压符印,下布地网,上盖天罗,黑雾弥漫中军。命令各营不得轻举妄动。李靖守住东方;杨任守住西方;哪吒守住南方;雷震子守住北方;杨戬和韦护在将台左右保护。’子牙命令南宫适、武吉、郑伦、龙须虎等人:‘各自防守武王的营寨。’众将接受命令离开。子牙沐浴后登上将台,等待袁洪来劫营寨。
子牙的妙计举世无双,震撼天地无人能挡。两个恶鬼有心施密计,三个妖怪无计可施。
杨任不幸丧命,袁洪侥幸逃脱。
不要说孟津的恶战,连遭劫杀,损失了许多忠良。
袁洪当晚准备劫营,大破子牙,以完成全功。才到二更时分,高明和高觉作为第一队,袁洪作为第二队。鲁仁杰对殷成秀说:‘兄弟,依我之见,今晚劫营不但不能取胜,还可能有败亡之祸。姜子牙善于用兵,知道玄机变化,而且他的门下有很多道德高尚的人,这次行动他们一定有所准备。我们且在后面,见机行事。’殷成秀说:‘哥哥说得对。’
不说他们两人各自准备,高明和高觉来到周营,点燃大炮,一声喊杀冲进营来。袁洪和常昊、吴龙从后面接应。子牙在将台上披发仗剑,踏罡布斗,瞬间四周风云齐起,这正是子牙借助昆仑的妙术,召唤神荼和郁垒。不知结果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九十回-注解
子牙:指姜子牙,周朝的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此处可能是指他负责指挥的军队。
神荼郁垒:古代神话中的两位神祇,分别掌管东方和西方的鬼神,常被用来驱邪避灾。
轩庙:古代祭祀轩辕黄帝的庙宇,此处可能指代轩辕黄帝。
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此处可能指代某位仙人居住的地方。
桃丛:桃树丛生的地方,常与仙境联系。
封神榜:传说中记录被封神者的名单,此处可能指代封神的故事。
降魔杵:韦护的法宝,能降妖除魔。
辕门:古代军营的正门。
中军帐:古代军队中的主帐,通常由主将居住。
社稷:古代指国家的根基,此处可能指国家的安全。
茅土重爵:古代封爵时赐予的土地和爵位,此处可能指高官厚禄。
天使:古代指皇帝派出的使者。
汤羊:古代的一种美食,此处可能指宴席上的佳肴。
御酒:皇帝赐予的酒,表示尊贵。
金帛:金银财宝,此处可能指赏赐。
锦袍:华丽的袍子,此处可能指赏赐。
克勤克荩:形容非常勤勉忠诚。
巨逆:指大逆不道的人或事。
茅土:古代封爵时赐予的土地。
钦差官:皇帝派出的官员,代表皇帝执行任务。
梅山白猿:古代传说中的神猿,此处可能指袁洪。
棋盘山桃精、柳鬼:古代传说中的妖怪,此处可能指高明和高觉。
三山五岳门人:指三山五岳的神仙弟子。
乾坤圈:哪吒的法宝,能变化无穷。
九龙神火罩:哪吒的法宝,能罩住敌人并燃烧。
潜身小术:指隐身或遁形的法术。
风雷翅:雷震子的法宝,能飞行。
宾铁棍:袁洪的法宝,一条铁棍。
风火轮:哪吒的法宝,能飞行和喷火。
三尖刀:杨戬的法宝,一把三尖的刀。
黄金塔:李靖的法宝,一座金色的塔,能罩住敌人。
黑气:指妖怪或邪灵的气息。
青气:指妖怪或邪灵的气息。
鸣金:古代军中用锣声作为信号,鸣金即击锣,表示军队撤退或停止行动。
回营:返回军营。
杨戬:姜子牙的弟子,武艺高强,法力无边,是《封神演义》中的重要人物。
帐:古代军营中的帐篷,也指指挥所。
梅山七圣:梅山七圣是《封神演义》中的妖怪,指的是梅山七兄弟。
宝:指宝物或法器。
青黑之气:指妖怪被制服后散发的奇异气体。
八卦阵:一种古代军事阵法,由八个方位组成,代表八种不同的天象和力量。
九宫:古代军事阵法中的一种布局,由九个方位组成,代表九宫八卦。
桃桩:用桃木制成的桩,古代认为桃木可以驱邪。
犬血:狗血,古代认为有驱邪的作用。
五雷之法:指使用雷法攻击敌人。
乌鸡、黑狗血:古代认为有驱邪的作用。
秽污浊物:指污秽不洁之物,古代认为可以用来压制邪气。
二竖子:指两个敌人,含有轻蔑之意。
雌雄:指胜负,比喻战斗的结果。
左道之术:指邪术或非正统的技艺。
妖气:指妖怪或邪灵的邪恶气息。
奸细:指潜伏在敌营中的间谍。
机密之事:指军事机密或重要信息。
玉泉山:位于今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相传是道教圣地。
金霞洞:位于玉泉山,是玉鼎真人的洞府。
玉鼎真人:道教传说中的仙人,是杨戬的师傅。
轩辕庙:位于河南省新郑市,是纪念黄帝的庙宇。
千里眼,顺风耳:传说中的神仙,能看见千里之外,听见顺风传来的声音。
灵气:指自然界中的一种神秘力量。
令旗:古代军队中用于指挥的旗帜。
令旗下帐:在令旗下集合军队。
磨旗:摇动旗帜,表示军队行动或集合。
擂鼓鸣锣:击鼓和锣,表示军队行动或集合。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或气势极大,震撼人心。
棋盘山:位于河南省禹州市,是《封神演义》中的地名。
轩辕庙二鬼:指轩辕庙中的泥塑鬼使,千里眼和顺风耳。
虎斗深山渊斗龙:比喻英雄豪杰在深山或深渊中与龙争斗,意指英雄豪杰在困境中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力量。
高明高觉:指高明和高觉,此处可能为两位神话或历史人物的名字,具体身份待考。
轩辕二鬼风:轩辕可能指黄帝,二鬼风可能是指黄帝时期两位恶鬼,此处可能是指两位恶势力。
周营:指周朝的军营,此处可能是指周武王伐纣时的军营。
李靖:指李靖,唐朝初年的著名军事家,此处可能是指他在故事中的角色。
雷震子:指雷震子,姜子牙的弟子之一,擅长使用雷震法术。
五行方位: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及其对应的方位,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基本概念。
镡:古代的一种兵器,形状似剑。
符印:指古代用以封印或镇压邪灵的符咒和印章。
地网天罗:指地面和天空的网状布局,用于捕捉或阻止敌人。
南宫适:指南宫适,姜子牙的弟子之一。
武吉:指武吉,姜子牙的弟子之一。
郑伦:指郑伦,姜子牙的弟子之一。
龙须虎:指龙须虎,姜子牙的弟子之一。
袁洪:指袁洪,可能是故事中的反派角色。
常昊:指常昊,可能是袁洪的部下。
吴龙:指吴龙,可能是袁洪的部下。
殷破败:指殷破败,可能是袁洪的部下。
雷开:指雷开,可能是袁洪的部下。
殷成秀:指殷成秀,可能是袁洪的部下。
鲁仁杰:指鲁仁杰,可能是袁洪的部下。
昆仑:指昆仑山,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山,常被用来指代神秘和强大的力量。
神荼、郁垒: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两位神祇,负责守卫鬼门关,此处可能是指子牙使用的某种法术或神力。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九十回-评注
虎斗深山渊斗龙,高明高觉逞邪踪。当时不遇仙师指,难灭轩辕二鬼风。
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高明和高觉比作深山中的老虎和深渊中的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的凶猛和狡猾。‘轩辕二鬼风’则暗示了他们的邪恶和难以对付。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为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做了铺垫,预示了高明和高觉将会成为姜子牙等正义之士的对手。
话说子牙安排已定,只等二门人来回令。
此句体现了子牙作为智者的形象,他早已胸有成竹,等待着两位门人的回报。这既表现了子牙的自信,也体现了他的谋略和冷静。
且说高明、高觉只听得周营中鼓响锣鸣不止,高觉曰:‘长兄,你看看怎样?’高明曰:‘一派尽是红旗招展,连眼都愰花了。兄弟,且可听听看。’高觉曰:‘锣鼓齐鸣,把耳朵都震聋了,如何听得见一些儿?’二人急躁。
这段对话通过高明和高觉的视角,描绘了周营的军威和紧张气氛。他们的急躁也反映了他们对即将到来的战斗的紧张和不安。
不表。只见李靖人马去掘桃、柳的根盘;雷震子去打泥塑的鬼使;子牙在帐内望二人回来,方好用计破之。
此句通过李靖和雷震子的行动,展示了姜子牙用计的巧妙。他利用李靖和雷震子的行动来为后续的计策做准备,体现了姜子牙的智谋和前瞻性。
次日,子牙在中军,忽报:‘雷震子回来。’子牙令至中军,问其‘打泥鬼如何?’雷震子曰:‘奉令去打碎了二鬼,放火烧了庙宇,以绝其根,恐再为祟;待周王伐纣功成,再重修殿宇未迟。’子牙大悦,随在帐前令哪咤、武吉在营布起一坛,设下五行方位,当中放一镡,四面八方俱镇压符印,安治停当。
这段描述了子牙的计谋,他通过雷震子的行动,消除了鬼使的威胁,并布置了五行坛场,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好了准备。这显示了子牙的智慧和周密的布局。
正是:李靖掘根方至此,袁洪举意劫周营。
此句是诗意的总结,通过李靖的行动和袁洪的意图,点明了故事的发展方向,即袁洪将要劫营。
话说子牙在中军共议:‘东伯侯还不见来?’忽报:‘三运督粮官郑伦来至。’子牙令至帐前,郑伦回令毕,交纳粮印。
此句展现了子牙作为统帅的职责,他在中军与部下商议军情,并处理日常事务,如接收粮印等。
且说袁洪在营中自思:‘今与周兵屡战,未见输赢,枉费精神,虚费日月。’令左右暗传与常昊、吴龙:‘令高明、高觉冲头阵,今夜劫姜尚的营。’又令:‘参军殷破败、雷开为左右救应,殷成秀、鲁仁杰为断后;务要一夜成功。’众将听令,只等黄昏行事。
此段描述了袁洪的计谋,他打算在夜间劫营,并安排了相应的行动计划。这显示了袁洪的野心和决心。
话说子牙在中军,忽见一阵风从地而起,卷至帐前。子牙见风色怪异,搯指一算,早知其意。
此句通过子牙的观察和计算,展示了他的预知能力。他能够通过观察风的变化来预知敌人的动向,体现了他的智慧和神秘。
子牙妙算世无双,动地惊天势莫当。二鬼有心施密计,三妖无计展疆场。
此句是诗意的总结,赞扬了子牙的智谋和周密的布局,同时也暗示了接下来的战斗将会非常激烈。
遭殃杨任归神去,逃死袁洪免丧亡。莫说孟津多恶战,连逢劫杀损忠良。
此句是对战斗结果的预兆,杨任可能遭遇不幸,而袁洪则可能逃脱一劫。这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不可预测性。
话说袁洪当晚打点人马劫营,大破子牙,以成全功。才至二更时分,高明、高觉为头一队,袁洪为二队。
此句描述了袁洪的进攻计划,他打算在夜间发动突袭,并亲自指挥。这显示了袁洪的决心和勇气。
鲁仁杰对殷成秀曰:‘贤弟,据我愚见,今夜劫营,不但不能取胜,定有败亡之祸。况姜子牙善于用兵,知玄机变化,且门下又多道德之士,此行岂无准备。我和你且在后队,见机而作。’殷成秀曰:‘兄长之言甚善。’
这段对话反映了鲁仁杰的谨慎和智慧,他意识到劫营的风险,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显示了军队中的不同意见和策略。
不说他二人各自准备,且说高明、高觉来至周营,点起大炮,响一声喊杀进营来。袁洪同常昊、吴龙从后接应。
此句描述了战斗的激烈场面,高明和高觉带领部队发起攻击,袁洪等人从后支援。这展示了战斗的残酷和双方的激烈对抗。
子牙在将台上披发仗剑,踏罡布斗,霎时四下里风云齐起,这正是子牙借昆仑之妙术,取神荼、郁垒。
此句通过子牙的动作和景象,展示了他的神秘力量和战斗技巧。他利用昆仑之术,召唤神荼和郁垒,为战斗增添了神秘色彩。
不知凶吉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此句是故事的悬念,为读者留下了悬念,期待下回的故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