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许仲琳,明代文学家和小说家,著有《封神演义》一书。关于《封神演义》的具体作者,有学者认为可能是许仲琳,或许是民间口头传承的集体创作,后期经过整理成书。许仲琳的作品《封神演义》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宗教和历史元素,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作品之一。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创作的神话小说,以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为背景,讲述了许多神仙、英雄、妖怪的故事,特别是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的过程。本书的核心情节是周朝的建立与商纣王的灭亡,其中穿插了大量的神仙、妖魔以及人物的封神故事。全书充满了神话和幻想元素,通过塑造许多英雄人物,如姜子牙、哪吒、杨戬等,展现了忠诚、勇敢、智慧等美德。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并以战斗、谋略、道德冲突等为主要内容,呈现出强烈的戏剧性。作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之一,《封神演义》不仅在文学上影响深远,也对后世的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三十八回-原文
四圣西岐会子牙
诗曰:
王道从来先是仁,妄加征伐自沉沦。
趋名战士如奔浪,逐劫神仙似断磷。
异术奇珍谁个是,争强图霸孰为真。
不如闭目深山坐,乐守天真养自身。
话说闻太师听吉立之言,忽然想起海岛道友,拍掌大笑曰:
只因事冗杂,终日碌碌,为这些军民事务,不得宁暇,把这些道友都忘却了。
不是你方才说起,几时得海宇清平。
吩咐吉立:
传众将知道:三日不必来见。
你与余庆好生看守相府,吾去三两日就回。
太师骑了墨麒麟,挂两根金鞭,把麒麟顶上角一拍,麒麟四足自起风云,霎时间周游天下。
有诗为证:
四足风云声响亮,鳞生雾彩映金光,周游天下须臾至,方显玄门道术昌。
话说闻太师来至西海九龙岛,见那些海浪滔滔、烟波滚滚。
把坐骑落在崖前。
只见那洞门外:
异花奇草般般秀,桧柏青松色色新。
正是:
只有仙家来往处,那许凡人到此间。
正看玩时,见一童儿出,太师问曰:
你师父在洞否?
此童儿答曰:
家师在里面下棋。
太师曰:
你可通报:商都闻太师相访。
童儿进泂来,启老师曰:
商都闻太师相访。
只见四位道人听得此言,齐出洞来,大笑曰:
闻兄,那一阵风儿吹你到此?
闻太师一见四人出来,满面笑容相迎,竟邀至里面,行礼毕,在蒲团坐下。
四位道人曰:
闻兄自那里来?
太师答曰:
特来进谒。
道人曰:
吾等避迹荒鸟之中,有何见谕,特至此地?
太师曰:
吾受国恩,与先王之托,官居相位,统领朝纲重务。
今西岐武王驾下姜尚,乃昆仑门下,仗道欺公,助姬发作反。
前差张桂芳领兵征伐,不能取胜。
奈因东南又乱,诸侯猖獗,吾欲西征,恐家国空虚,自思无计,愧见道兄。
若肯借一臂之力,扶危拯弱,以锄强暴,实闻仲万千之幸。
头一位道人答曰:
闻兄既来,我贫道一往,救援桂芳,大事自然可定。
只见第二位道人曰:
要去四人齐去,难道说王兄为得闻兄,吾等便就不去?
闻太师听罢大喜。
──此乃是四圣,也是“封神榜”上之数:
头一位姓王,名魔;
二位姓杨,名森;
三位姓高,名友干;
四位姓李,名兴霸;
是灵霄殿四将。
看官:
大抵神道原是神仙做,只因根行浅薄,不能成正果朝元,故成神道。
──且说王魔曰:
间兄先回,俺们随后即至。
闻太师曰:
承道兄大德,求即幸临,不可羁滞。
王魔曰:
吾把童儿先将坐骑送往岐山,我们即来。
闻太师上了墨麒麟回朝歌。
不表。
且说王魔等四人,一齐驾水遁往朝歌来。
怎见得,有诗为证:
五行之内水为先,不用乘舟不驾船,大地乾坤顷刻至,碧游宫内圣人传。
话说四位道人到朝歌,收了水遁进城。
朝歌军民一见,吓得魂不附体:
王魔戴一字巾,穿水合服,面如满月;
杨森莲子箍,似陀头打扮,穿皂服,面如锅底,须似朱砂,两道黄眉;
高友干挽双狐髻,穿大红服,面如蓝靛,发似朱砂,上下獠牙;
李兴霸戴鱼尾金冠,穿淡黄服,面如重枣,一部长髯;
俱有一丈五六尺长,愰愰荡荡。
众民看见,伸舌咬指。
王魔问百姓曰:
闻太师府在那里?
有大胆的答曰:
在正南二龙桥就是。
四道人来至相府,太师迎入,施礼毕,传令:
摆上酒来。
左道之内,俱用荤酒,持斋者少。
五位传杯。
次日,闻太师入朝见纣王,言:
臣请得九龙岛四位道者,往西岐破武王。
纣王曰:
太师为孤佐国,何不请来相见?
太师领旨。
不一时,领四位道人进殿来。
纣王一见,魂不附体,好凶恶像貌!
道人见纣王曰:
衲子稽首了!
纣王曰:
道者平身。
传旨:
命太师与朕代礼,显庆殿陪宴。
太师领旨。
纣王回宫。
且说五位在殿欢饮。
王魔曰:
闻兄,待吾等成了功来,再会酒罢。
我们去也。
四位道人离了朝门,太师送出朝歌。
太师自回府中。
不表。
且说四位道人驾水遁往西岐山来,霎时到了,落下水光,到张桂芳辕门。
探马报入:
有四位道长至辕门候见。
张桂芳闻报,出营接入中军。
张桂芳、风林参谒。
王魔见二将欠身不便,问曰:
闻太师请俺们来助你,你想必着伤?
风林把臂膊被哪咤打伤之事说了一遍。
王魔曰:
与吾看一看。……呀!原来是乾坤圈打的。
葫芦中取一粒丹,口嚼碎了搽上,实时痊愈。
桂芳也来求丹,王魔一样治度。
又问:
西岐姜子牙在那里?
张桂芳曰:
此处离西岐七十里,因兵败至此。
王魔曰:
快起兵往西岐城去!
彼时张桂芳传令,一声炮响,三军吶喊,杀奔西岐,东门下寨。
子牙在相府,正议连日张桂芳败兵之事。
探事马报来:
张桂芳起兵在东门安营。
子牙与众将官言曰:
张柱芳此来,必求有援兵在营,各要小心。
众将得令。
且说王魔在帐中坐下,对张桂芳曰:
你明日出阵前,坐名要姜子牙出来。
吾等俱隐在旗旛脚下;待他出来,我们好会他。
杨森曰:
张桂芳、风林,你把这符贴在你的马鞍鞽上,各有话说。
我们的坐骑乃是奇兽;战马见了,骨软筋酥,焉能站立。
二将领命。
且说次日,张桂芳全妆甲冑,上马至城下,坐名只要姜子牙答话。
报马进相府,报:
张桂芳请丞相答话。
子牙不把张桂芳放在心上,料只如此,传令:
摆五方队伍出城。
炮声响亮,城门大开。
只见:
青旛招展,一池荷叶舞清风;素带施张,满院梨花飞瑞雪。
红旛闪灼,烧山烈火一般同;皂盖飘摇,乌云盖住铁山顶。
杏黄旗磨动,护中军战将;英雄如猛虎,两边摆打阵众英豪。
话说宝纛旛下,子牙骑青鬃马,手提宝剑。
桂芳一马当先。
子牙曰:‘败军之将,又有何面目至此?’
张桂芳曰:‘‘胜败军家常事’,何得为愧。今非昔比,不可欺敌!……’
言还未毕,只听得后面鼓响,旗旛开处,走出四样异兽:王魔骑狴犴,杨森骑狻猊,高友干骑的花斑豹,李兴霸骑的是狰狞,四兽冲出阵来。
子牙两边战将都跌翻下马,连子牙撞下鞍鞽。
这些战马经不起那异兽恶气冲来,战马都骨软筋酥。
──内中只是哪咤风火轮,不能动摇;黄飞虎骑五色神牛,不曾挫锐;以下都跌下马来。
四道人见子牙跌得冠斜袍绽,大笑不止;大呼曰:‘不要慌!慢慢起来!’
子牙忙整衣冠,再一看时,见四位道人好凶恶之相:脸分青、白、红、黑,各骑古怪异兽。
子牙打稽首曰:‘四位道兄,那座名山?何处洞府?今到此间,有何吩咐?’
子牙道罢,王魔曰:‘姜子牙,吾乃九龙岛炼气士王魔、杨森、高友干、李兴霸也。你我俱是道门。只因闻太师相招,特地到此。我等莫非与子牙解围,并无他意。不知子牙可依得贫道三件事情?’
子牙曰:‘道兄吩咐,莫说三件,便三十件可以依得。但说无妨。’
王魔曰:‘头一件:要武王称臣。’
子牙曰:‘道兄差矣。吾主公武王,原是商臣,奉法守公,并无欺上,何不可之有?’
王魔曰:‘第二件:开了库藏,给散三军赏赐。’
第三件:将黄飞虎送出城,与张桂芳解回朝歌。
子牙曰:‘道兄吩咐,极是明白;容尚回城,三日后作表,敢烦道兄带回朝歌谢恩,再无他议。’
两边举手:‘请了!’
正是:
且说三事权依允,二上昆仑走一遭。
话说子牙同将进城,入相府,升殿坐下。
只见武成王跪下曰:‘请丞相将我父子解送桂芳行营,免累武王。’
子牙忙忙扶起,曰:‘黄将军,方才三件事,乃权宜暂允他,非有他意。彼骑的俱是怪兽,众将未战,先自落马,挫动锐气,故此将机就计,且进城再作他处。’
黄将军谢了子牙,众将散讫。
子牙乃香汤沐浴,吩咐武吉、哪咤防守。
子牙驾土遁,二上昆仑,往玉虚宫而来。
有诗为证:
道术传来按五行,不登雾彩最轻盈。
须臾直过扶桑径,咫尺行来至玉京。
且说子牙到了玉虚宫,不敢擅入。
候白鹤童子出来,子牙曰:‘白鹤童儿,通报一声。’
白鹤童子至碧游床,跪而言曰:‘启老爷:师叔姜尚在宫外候法旨。’
元始吩咐:‘命来。’
子牙进宫,倒身下拜。
元始曰:‘姜尚,也是你四十年修行之功,与贫道代理封神,今把此兽与你骑往西岐,好会三山、五岳、四渎之中奇异之物。’
又命南极仙翁取一木鞭,──长三尺六寸五分,有二十一节;每一节有四道符印,共八十四道符印,名曰‘打神鞭。’──子牙跪而接受;又拜恳曰:‘望老师大发慈悲!’
元始曰:‘你此一去,往北海过,还有一人等你。贫道将此中央戊己之旗付你。旗内有简,临迫之际,当看此简,便知端的。’
子牙叩首辞别,出玉虚宫。
南极仙翁送子牙至麒麟崖。
子牙上了四不相,把头上角一拍,那兽一道红光起去,铃声响亮,往西岐来。
正行之间,那四不相飘飘落在一座山上。
山近连海岛。
怎见得好山:
千峰排戟,万仞开屏。
日映岚光轮岭外,雨收岱色冷含烟。
藤缠老树,雀占危岩。
奇花瑶草,修竹乔松。
幽鸟啼声近,滔滔海浪鸣。
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巉崖苔藓生。
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
话说子牙看罢山,只见山脚下一股怪云卷起。
云过处生风,风响处见一物,好生跷蹊古怪。
怎见得:
头似驼,狰狞凶恶;项似鹅,挺折枭雄。
须似虾,或上或下;耳似牛,凸暴双睛。
身似鱼,光辉灿烂;手似莺,电灼钢钩。
足似虎,钻山跳涧;龙分种,降下异形。
采天地灵气,受日月之精。
发手运石多玄妙,口吐人言盖世无。
龙与豹交真可羡,来扶明主助皇图。
话说子牙一见,魂不附体,吓了一身冷汗。
那物大叫一声曰:‘但吃姜尚一块肉,延寿一千年!’
子牙听罢:‘原来是要吃我的。’
那东西又一跳将来,叫:‘姜尚,我要吃你!’
子牙曰:‘吾与你无隙无仇,为何要吃我?’
妖怪答曰:‘你休想逃脱今日之厄!’
子牙把杏黄旗轻轻展开,看里面简帖:‘……原来如此。’
子牙曰:‘那孽障,我该你口里食,料应难免。你只把我杏黄旗儿拔起来,我就与你吃;拔不起来,怨命。’
子牙把旗望地上一戳。那旗长有二丈有余。
那妖怪伸手来拔,拔不起来;两只手拔,也拔不起;用阴阳手拔,也拔不起来;便将双手只到旗根底下,把头颈子挣的老长的,也拔不起来。
子牙把手望空中一撒,五雷正法,雷火交加,一声响,吓的那东西要放手,不意把手长在旗上了。
子牙喝一声:‘好孽障!吃吾一剑!’
那物叫曰:‘上仙饶命!念吾不识上仙玄妙,此乃申公豹害了我!’
子牙听说申公豹的名字,子牙问曰:‘你要吃我,与申公豹何干?’
妖怪答曰:‘上仙,吾乃龙须虎也。自少昊时生我,采天地灵气,受阴阳精华,已成不死之身。前日申公豹往此处过,说:‘今日今时姜子牙过时,若吃他一块肉,延年万载。’故此一时愚昧,大胆欺心,冒犯上仙。不知上仙道高德隆,自古是慈悲道德,可怜念我千年辛苦,修开十二重楼,若赦一生,万年感德!’
子牙曰:‘据你所言,你拜吾为师,我就饶你。’
龙须虎曰:‘愿拜老爷为师。’
子牙曰:‘既如此,你闭了目。’
龙须虎闭目。
只听得空中一声雷响,龙须虎也把手放了,倒身下拜。
──子牙北海收了龙须虎为门徒。
──子牙问曰:‘你在此山,可曾学得些道术?’
龙须虎答曰:‘弟子善能发手有石。──随手放开,便有磨盘大石头,飞蝗骤雨,打的满山灰土迷天,随发随应。’
子牙大喜:‘此人用之劫营,到处可以成功。’
子牙收了杏黄旗,随带龙须虎,上了四不相,径往西岐城;落下坐骑,来至相府。
众将迎接,猛见龙须虎在子牙后边,众将吓的痴呆了:‘姜丞相惹了邪气来了!’
子牙见众将猜疑,笑曰:‘此是北海龙须虎也,乃是我收来门徒。’
众将进到府,参谒已毕。
子牙问城外消息,武吉曰:‘城外不见动静。’
子牙打点一场大战。
且说张桂芳在营五日,不见子牙出城来犒赏三军,把黄飞虎父子解到营里来;乃对四位道人曰:‘老师,姜尚五日不见消息,其中莫非有诈?’
王魔曰:‘他既依允,难道失信与我等!西岐城管教他血满城池,尸成山岳。’
又过三日,杨森对王魔曰:‘道兄,姜子牙至八日还不出来,我们出去会他,问个端的。’
张桂芳曰:‘姜尚那日见势不好,将言俯就;姜尚外有忠诚,内怀奸诈。’
杨森曰:‘既如此,我等出去。若是诱哄我等,我们只消一阵成功,早与你班师回去。’
风林传下令去,点炮,三军吶喊,杀至城下,请子牙答话。
探事马报入相府。
子牙带哪咤、龙须虎、武成王,骑四不相出城。
王魔一见大怒:‘好姜尚!你前日跌下马去,却原来往昆仑山借四不相,要与俺们见个雌雄!’把狴犴一磕,执剑来取子牙。
傍有哪咤登开风火轮,摇火尖枪大叫:‘王魔少待伤吾师叔!’冲杀过来。
轮兽相交,枪剑并举,好场大战!怎见得:
两阵上旛摇擂战鼓,剑枪交加霞光吐。
枪是干元秘授来,剑法冰山多威武。
哪咤发怒性刚强;王魔宝剑谁敢阻。
哪咤是干元山上宝和珍;王魔一心要把成汤辅。
枪剑并举没遮拦,只杀得两边儿郎寻斗赌。
话说二将大战,哪咤使发了那一条枪与王魔力敌。
正战间,杨森骑着狻猊,见哪咤枪来得利害,剑乃短家伙,招架不开。
杨森在豹皮囊中取一粒开天珠,劈面打来,正中哪咤,打翻下风火轮去。
王魔急来取首级,早有武成王黄飞虎催开五色神牛,把枪一摆,冲将过来,救了哪咤。
王魔复战飞虎。
杨森二发奇珠,黄飞虎乃是马上将军,怎经得一珠,打下坐骑来。
早被龙须虎大叫曰:‘莫伤吾大将,我来了!’
王魔一见大惊:‘是个什么妖精出来!’
怎见得:
古怪跷蹊相,头大颈子长。
独足只是跳,眼内吐金光。
身上鳞甲现,两手似钩枪。
炼成奇异术,发手磨盘强。
但逢龙须虎,不死也着伤。
话说高友干骑着花斑豹,见龙须虎凶恶,忙取混元宝珠,劈脸打来,正中龙须虎的脖子。
打的扭着头跳。
左右救回黄飞虎。
王魔、杨森二骑来擒子牙。
子牙只得将剑招架,来往冲杀。
子牙左右无佐,三将着伤,救回去了。
不防李兴霸把劈地珠照子牙打来,正中前心。
子牙‘嗳呀’一声,几乎坠骑;带四不相望北海上逃走。
王魔曰:‘待吾去拏了姜尚。’来赶子牙;似飞云风卷,如弩箭离弦。
子牙虽是伤了前心,听得后面赶来,把四不相的角一拍,起在空中。
王魔笑曰:‘总是道门之术!你欺我不会腾云。’把狴犴一拍,也起在空中,随后赶来。
──子牙在西岐有七死三灾,此是遇四圣,头一死。
──王魔见赶不上子牙,复取开天珠望后心一下,把子牙打翻下骑来,骨碌碌滚下山坡,面朝天,打死了。
四不相站在一傍。
王魔下骑,来取子牙首级。
忽然听的半山中作歌而来:
‘野水清风拂柳,池中水面飘花。借问安居何处,白云深处为家。’
话说王魔听歌,看时,乃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
王魔曰:‘道兄来此何事?’
广法天尊答曰:‘王道友,姜子牙害不得!贫道奉玉虚宫符命在此,久等多时。只因五事相凑,故命子牙下山:一则成汤气数已尽;二则西岐真主降临;三则吾阐教犯了杀戒;四则姜子牙该享西地福禄,身膺将相之权;五则与玉虚宫代理封神。’
道友,你截教中逍遥自在,无拘无束,为甚么恶气纷纷,雄心赳赳。可知道你那碧游宫上有两句说的好:
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封神台’上有名人。
你把姜尚打死,虽死还有回生时候。
道友,依我,你好生回去,这还是一月未缺;若不听吾言,致生后悔。
王魔曰:‘文殊广法天尊,你好大话!我和你一样规矩,怎言月缺难圆。难道你有名师,我无教主!’
王魔动了无名之火,持剑在手,睁睛欲来取文殊广法天尊。
只见天尊后面有一道童,挽抓髻,穿淡黄服,大叫:‘王魔少待行凶,我来了!’──广法天尊门徒金咤是也;拎剑直奔王魔。
王魔手中剑对面交还。来往盘旋,恶神厮杀。
有诗为证:
来往交还剑吐光,二神斗战五龙冈,行深行浅皆由命,方知天意灭成汤。
话说王魔、金咤恶战山下,文殊广法天尊取一物,──此宝在玄门为遁龙桩,久后在释门为七宝金莲。
──上有三个金圈,往上一举,落将下来。
王魔急难逃脱,颈子上一圈,腰上一圈,足下一圈,直立的靠定此桩。
金咤见宝缚了王魔,手起剑落。
不知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三十八回-译文
四位圣人在西岐与姜子牙会面。
诗云:
王道本应先行仁,滥用武力只会陷入困境。
追求名声的战士如同波涛汹涌,追求劫难的神仙如同断线的磷。
奇术和珍宝究竟谁才是真正的,争强好胜的人究竟谁才是真的。
不如闭目坐在深山之中,享受天真,修养身心。
话说闻太师听到吉立的话后,忽然想起了海岛上的道友,拍手大笑说:
只因事务繁杂,整天忙碌,处理这些军民事务,无法得到安宁,把那些道友都忘记了。
不是你刚才提起,什么时候才能天下太平。
吩咐吉立:传令众将知道:三天不必来见。
你与余庆好好看守相府,我离开三两天就回来。
太师骑上墨麒麟,挂着两根金鞭,拍了一下麒麟头顶的角,麒麟四蹄自动起风云,瞬间周游天下。
有诗为证:
四蹄风云声震耳,鳞片生雾映金光,周游天下片刻即至,方显玄门道术之盛。
话说闻太师来到西海九龙岛,看到那里海浪滔滔、烟波滚滚。
把坐骑停在山崖前。
只见洞门外:异花奇草处处秀,桧柏青松色彩新。
正是:只有仙家来往处,那许凡人到此间。
正观赏时,见一童子出来,太师问:
你师父在洞中吗?
童子答:
家师在里面下棋。
太师说:
你可以通报:商都闻太师来访。
童子进去通报,老师出来,说:
商都闻太师来访。
只见四位道人听到这话,一起出洞,大笑说:
闻兄,哪阵风把你吹到这里?
闻太师一见四人出来,满脸笑容相迎,邀请他们进去,行礼后,在蒲团上坐下。
四位道人说:
闻兄从哪里来?
太师答:
特地来拜访。
道人说:
我们躲避在荒野之中,有什么见教,特地到这里来?
太师说:
我受国家恩惠,接受先王的托付,官居相位,掌管朝纲重任。
现在西岐武王麾下姜子牙,是昆仑门下,仗道欺公,助姬发反叛。
之前派张桂芳领兵征伐,未能取胜。
现在东南又发生战乱,诸侯叛乱,我想西征,但又担心国家空虚,无法想出对策,感到十分惭愧,想见道兄。
如果愿意伸出援手,扶危救弱,铲除强暴,那将是闻仲的大幸。
第一位道人答:
闻兄既然来了,我愿意前往,救援张桂芳,大事自然可定。
只见第二位道人说:
要去我们四个一起去,难道说王兄为了闻兄,我们就不去了?
闻太师听后非常高兴。
这四位就是四圣,也是《封神榜》上的人物:第一位姓王,名魔;第二位姓杨,名森;第三位姓高,名友干;第四位姓李,名兴霸;是灵霄殿的四将。
看官:大概神道原本是神仙所做,只因根行浅薄,不能成正果朝元,所以成为神道。
再说王魔说:
闻兄先回去,我们随后就到。
闻太师说:
承蒙道兄的大德,希望尽快到来,不要拖延。
王魔说:
我把童儿先送到岐山,我们随后就来。
闻太师骑上墨麒麟回朝歌。下面不表。
再说王魔等四人,一起使用水遁前往朝歌。
怎见得,有诗为证:
五行之内水为先,不用乘舟不驾船,大地乾坤顷刻至,碧游宫内圣人传。
话说四位道人来到朝歌,收起水遁进城。
朝歌军民一见,吓得魂不附体:王魔戴着一字巾,穿着水合服,面如满月;杨森戴着莲子箍,像陀头打扮,穿着黑服,面如锅底,胡须像朱砂,两道黄眉;高友干挽着双狐髻,穿着红服,面如蓝靛,头发像朱砂,上下獠牙;李兴霸戴着鱼尾金冠,穿着淡黄服,面如重枣,一部长髯;都有一丈五六尺高,飘飘荡荡。
众民看见,伸舌咬指。
王魔问百姓:
闻太师府在哪里?
有大胆的答:
在正南二龙桥就是。
四道人来到相府,太师迎接他们进去,行礼后,传令:
摆上酒来。
左道之内,都用荤酒,持斋的人很少。
五位传杯。
次日,闻太师入朝见纣王,说:
臣请得九龙岛四位道者,前往西岐破武王。
纣王说:
太师为我国效力,为何不请他们来相见?
太师领旨。
不一会儿,带领四位道人进殿来。
纣王一见,吓得魂不附体,好凶恶的相貌!
道人见纣王说:
弟子稽首了!
纣王说:
道者平身。
传旨:命太师与我代礼,显庆殿陪宴。
太师领旨。
纣王回宫。
再说五位在殿中欢饮。
王魔说:
闻兄,等我们成功后再喝酒吧。我们走了。
四位道人离开朝门,太师送出朝歌。
太师自己回到府中。下面不表。
再说四位道人使用水遁前往西岐山,瞬间到达,落下水光,到张桂芳辕门。
探马报告:有四位道长到辕门等候。
张桂芳听到报告,出营接入中军。
张桂芳、风林参拜。
王魔见二将不便行礼,问:
闻太师请我们来帮助你,你想必受伤了?
风林把胳膊被哪吒打伤的事说了一遍。
王魔说:
让我看看……哎呀!原来是乾坤圈打的。
从葫芦中取出一粒丹药,嚼碎后涂抹上,立刻痊愈。
桂芳也来求丹,王魔一样为他治疗。
又问:
西岐姜子牙在哪里?
张桂芳说:
这里离西岐七十里,因为兵败至此。
王魔说:
快起兵往西岐城去!
当时张桂芳传令,一声炮响,三军呐喊,杀奔西岐,在东门安营。
子牙在相府,正议论连日张桂芳败兵的事。
探马报告:张桂芳在东门安营。
子牙与众将官说:
张桂芳这次来,必定有援兵在营,大家要小心。
众将接到命令。
再说王魔在帐中坐下,对张桂芳说:
你明天出阵前,坐名要姜子牙出来。
我们在旗帜下隐藏起来;等他出来,我们好会他。
杨森说:
张桂芳、风林,你把这符贴在你的马鞍上,各有话说。
我们的坐骑是奇兽;战马见了,骨头酥软,无法站立。
二将领命。
再说次日,张桂芳全副武装,上马到城下,坐名只要姜子牙答话。
报马进相府报告:张桂芳请丞相答话。
子牙不把张桂芳放在心上,料想只是这样,传令:
摆上五方队伍出城。
炮声响亮,城门大开。
只见:
旗帜飘扬,一片池塘里的荷叶随风起舞;白色的带子展开,院子里满是梨花如瑞雪般飞舞。
红色的旗帜闪烁,如同燃烧的山火一样炽热;黑色的伞盖飘动,乌云笼罩着铁山顶。
杏黄色的旗帜摇曳,保护着中军的战将;英雄们如同猛虎,两边排列着众多英勇的战士。
话说在宝纛旗之下,子牙骑着青鬃马,手持宝剑。桂芳一马当先。子牙说:‘战败的将军,还有什么脸面来到这里?’张桂芳说:‘胜败是军事家常事,有什么可羞愧的。现在不同于以往,不可轻视敌人!’话还没说完,只听后面鼓声响起,旗帜展开,走出四只奇异的兽:王魔骑着狴犴,杨森骑着狻猊,高友干骑着花斑豹,李兴霸骑着的是狰狞,四兽冲出阵来。子牙两边的战将都跌下马来,连子牙也撞下了马。这些战马承受不住异兽的恶气冲击,都变得骨软筋酥。
其中只有哪吒的风火轮不可动摇;黄飞虎骑的五色神牛未曾受损;以下的人都跌下马来。
四位道人见子牙跌得冠歪袍裂,大笑不止;大声呼喊:‘不要慌张!慢慢起来!’子牙急忙整理衣冠,再看时,见四位道人长得非常凶恶:脸分别是青、白、红、黑,各自骑着古怪的异兽。子牙行礼说:‘四位道兄,请问是哪座名山?哪个洞府?现在来到这里,有什么吩咐?’子牙说完,王魔说:‘姜子牙,我是九龙岛炼气士王魔、杨森、高友干、李兴霸。我们都是道门中人。因为闻太师相邀,特地来到这里。我们可能是来解救子牙的,并无其他意图。不知道牙是否愿意答应我三件事情?’子牙说:‘道兄吩咐,别说三件,就算三十件也可以答应。但请直说无妨。’王魔说:‘第一件:要武王称臣。第二件:打开库藏,分给三军赏赐。第三件:将黄飞虎送出城,与张桂芳一起回朝歌。你意下如何?’子牙说:‘道兄吩咐,非常清楚;我回城后,三天内写表章,麻烦道兄带回朝歌谢恩,再无其他事。’两边都举手说:‘请了!’正是:且说三件事权且答应,二次上昆仑走一遭。
话说子牙与将领们进城,进入相府,坐下。只见武成王跪下说:‘请丞相将我父子解送桂芳行营,以免连累武王。’子牙急忙扶起,说:‘黄将军,刚才那三件事是权宜之计,并无其他意图。那些骑的兽都是怪兽,众将未战先自落马,挫动了锐气,所以趁机进城,再做打算。’黄将军感谢了子牙,众将领散去。子牙用香汤沐浴,吩咐武吉、哪吒防守。子牙使用土遁,二次上昆仑,前往玉虚宫。
子牙到了玉虚宫,不敢擅自进入。等白鹤童子出来,子牙说:‘白鹤童儿,通报一声。’白鹤童子到碧游床前,跪下说:‘启禀老爷:师叔姜尚在宫外等候法旨。’元始吩咐:‘叫进来。’子牙进宫,跪拜。元始说:‘姜尚,也是你四十年修行之功,与我代理封神,现在把这只兽给你骑往西岐,好会三山、五岳、四渎之中奇异之物。’又命南极仙翁拿出一根木鞭——长三尺六寸五分,有二十一节;每一节有四道符印,共八十四道符印,名叫‘打神鞭。’子牙跪接;又恳求说:‘望老师大发慈悲!’元始说:‘你此去,往北海过,还有一人等你。我给你这面中央戊己之旗。旗内有简,危急时刻,当看此简,便知如何。’子牙叩首辞别,出玉虚宫。南极仙翁送子牙到麒麟崖。子牙骑上四不相,用头上角一拍,那兽一道红光升起,铃声响亮,往西岐而去。正行之间,那四不相飘飘落在一座山上。山连着海岛。这座山多么美好:
山峰排列如戟,万仞高峰如屏。阳光映照山岚,雨后岱山冷含烟雾。藤蔓缠绕老树,鸟儿占据危岩。奇花异草,修竹高松。鸟鸣声声近,海浪涛涛声声。重重山谷环绕着芝兰,处处悬崖上长满了苔藓。起伏的山峦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居。
子牙看罢山,只见山脚下卷起一股怪云。云过处生风,风响处见一物,非常奇特古怪。那物是怎样的呢:
头像驼,凶恶狰狞;脖子像鹅,挺拔雄壮。胡须像虾,或上或下;耳朵像牛,凸出双眼。身体像鱼,光彩夺目;手像鹰,电光闪烁,钩爪锋利。脚像虎,能钻山越岭;龙有不同种类,降下异形。吸收天地灵气,接受日月精华。发手投石多奇妙,口吐人言世无匹。龙与豹交配真可羡,来扶明主助皇图。
子牙一看到那个东西,吓得魂飞魄散,出了一身冷汗。那东西大叫一声说:‘只要吃姜尚一块肉,就能延寿一千年!’子牙听后说:‘原来是要吃我。’那东西又跳了起来,叫道:‘姜尚,我要吃你!’子牙说:‘我和你无冤无仇,为什么吃我?’妖怪回答说:‘你休想逃脱今天的灾难!’
子牙轻轻展开杏黄旗,看到里面的简帖,说:‘原来如此。’子牙说:‘那孽障,我该你口里食,料应难免。你只把我杏黄旗儿拔起来,我就与你吃;拔不起来,怨命。’子牙把旗子戳在地上,那旗子长有两丈多。那妖怪伸手去拔,拔不起来;两只手拔,也拔不起;用阴阳手拔,也拔不起来;便将双手只到旗根底下,把头颈子挣的老长的,也拔不起来。
子牙把手向空中一撒,五雷正法,雷火交加,一声响,吓的那东西要放手,不意把手长在旗上了。子牙喝一声:‘好孽障!吃吾一剑!’那物叫曰:‘上仙饶命!念吾不识上仙玄妙,此乃申公豹害了我!’子牙听说申公豹的名字,问曰:‘你要吃我,与申公豹何干?’妖怪答曰:‘上仙,吾乃龙须虎也。自少昊时生我,采天地灵气,受阴阳精华,已成不死之身。前日申公豹往此处过,说:‘今日今时姜子牙过时,若吃他一块肉,延年万载。’故此一时愚昧,大胆欺心,冒犯上仙。不知上仙道高德隆,自古是慈悲道德,可怜念我千年辛苦,修开十二重楼,若赦一生,万年感德!’
子牙说:‘据你所言,你拜吾为师,我就饶你。’龙须虎说:‘愿拜老爷为师。’子牙说:‘既如此,你闭了目。’龙须虎闭目。只听得空中一声雷响,龙须虎也把手放了,倒身下拜。──子牙北海收了龙须虎为门徒。
子牙问曰:‘你在此山,可曾学得些道术?’龙须虎答曰:‘弟子善能发手有石。──随手放开,便有磨盘大石头,飞蝗骤雨,打的满山灰土迷天,随发随应。’子牙大喜:‘此人用之劫营,到处可以成功。’子牙收了杏黄旗,随带龙须虎,上了四不相,径往西岐城;落下坐骑,来至相府。
众将迎接,猛见龙须虎在子牙后边,众将吓的痴呆了:‘姜丞相惹了邪气来了!’子牙见众将猜疑,笑曰:‘此是北海龙须虎也,乃是我收来门徒。’众将进到府,参谒已毕。子牙问城外消息,武吉曰:‘城外不见动静。’子牙打点一场大战。
且说张桂芳在营五日,不见子牙出城来犒赏三军,把黄飞虎父子解到营里来;乃对四位道人曰:‘老师,姜尚五日不见消息,其中莫非有诈?’王魔曰:‘他既依允,难道失信与我等!西岐城管教他血满城池,尸成山岳。’又过三日,杨森对王魔曰:‘道兄,姜子牙至八日还不出来,我们出去会他,问个端的。’张桂芳曰:‘姜尚那日见势不好,将言俯就;姜尚外有忠诚,内怀奸诈。’杨森曰:‘既如此,我等出去。若是诱哄我等,我们只消一阵成功,早与你班师回去。’风林传下令去,点炮,三军吶喊,杀至城下,请子牙答话。
探事马报入相府。子牙带哪咤、龙须虎、武成王,骑四不相出城。王魔一见大怒:‘好姜尚!你前日跌下马去,却原来往昆仑山借四不相,要与俺们见个雌雄!’把狴犴一磕,执剑来取子牙。傍有哪咤登开风火轮,摇火尖枪大叫:‘王魔少待伤吾师叔!’冲杀过来。
轮兽相交,枪剑并举,好场大战!怎见得:两阵上旛摇擂战鼓,剑枪交加霞光吐。枪是干元秘授来,剑法冰山多威武。哪咤发怒性刚强;王魔宝剑谁敢阻。哪咤是干元山上宝和珍;王魔一心要把成汤辅。枪剑并举没遮拦,只杀得两边儿郎寻斗赌。
话说二将大战,哪咤使发了那一条枪与王魔力敌。正战间,杨森骑着狻猊,见哪咤枪来得利害,剑乃短家伙,招架不开。杨森在豹皮囊中取一粒开天珠,劈面打来,正中哪咤,打翻下风火轮去。王魔急来取首级,早有武成王黄飞虎催开五色神牛,把枪一摆,冲将过来,救了哪咤。
王魔复战飞虎。杨森二发奇珠,黄飞虎乃是马上将军,怎经得一珠,打下坐骑来。早被龙须虎大叫曰:‘莫伤吾大将,我来了!’王魔一见大惊:‘是个什么妖精出来!’怎见得:古怪跷蹊相,头大颈子长。独足只是跳,眼内吐金光。身上鳞甲现,两手似钩枪。炼成奇异术,发手磨盘强。但逢龙须虎,不死也着伤。
话说高友干骑着花斑豹,见龙须虎凶恶,忙取混元宝珠,劈脸打来,正中龙须虎的脖子。打的扭着头跳。左右救回黄飞虎。王魔、杨森二骑来擒子牙。子牙只得将剑招架,来往冲杀。子牙左右无佐,三将着伤,救回去了。
不防李兴霸把劈地珠照子牙打来,正中前心。子牙‘嗳呀’一声,几乎坠骑;带四不相望北海上逃走。王魔曰:‘待吾去拏了姜尚。’来赶子牙;似飞云风卷,如弩箭离弦。
子牙虽是伤了前心,听得后面赶来,把四不相的角一拍,起在空中。王魔笑曰:‘总是道门之术!你欺我不会腾云。’把狴犴一拍,也起在空中,随后赶来。
──子牙在西岐有七死三灾,此是遇四圣,头一死。──王魔见赶不上子牙,复取开天珠望后心一下,把子牙打翻下骑来,骨碌碌滚下山坡,面朝天,打死了。四不相站在一傍。王魔下骑,来取子牙首级。
忽然听的半山中作歌而来:‘野水清风拂柳,池中水面飘花。借问安居何处,白云深处为家。’
王魔正在听歌看着,发现来人是五龙山云霄洞的文殊广法天尊。王魔问:“道兄你到这里有什么事?”广法天尊回答说:“王道友,姜子牙是害不得的!我奉玉虚宫的符命在这里等了很久。因为五件事情凑在一起,所以命令姜子牙下山:第一,成汤的气数已经到了尽头;第二,西岐的真主已经降临;第三,我们阐教犯了杀戒;第四,姜子牙应该享受西地的福禄,身居将相之位;第五,要代理玉虚宫封神。道友,你在截教中逍遥自在,无拘无束,为什么会有恶气纷纷,雄心勃勃。你知道吗?你那碧游宫上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紧闭洞门,静心诵读《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封神台上有名人。你把姜尚打死,虽然死了还有复活的时候。道友,听我的,你好好回去,现在还是一个月亮没有残缺;如果不听我的话,将来会后悔。”王魔说:“文殊广法天尊,你话说得太大了吧!我和你一样有规矩,怎么能说月亮缺了就圆不了。难道你有名师,我没有教主!”王魔愤怒之下拿起剑,瞪着眼睛想要攻击文殊广法天尊。只见天尊后面跟来一个道童,梳着抓髻,穿着淡黄色的衣服,大声喊道:“王魔,不要行凶,我来帮你!”这是广法天尊的徒弟金咤;他手持剑直冲向王魔。王魔也举剑相对。两人你来我往,激烈战斗。有诗为证:来往交还剑吐光,二神斗战五龙冈,行深行浅皆由命,方知天意灭成汤。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三十八回-注解
王道:指古代帝王治国之道,强调仁爱、道德、礼义等儒家思想。
西岐: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岐山县一带,是周朝的发源地。
子牙:姜子牙,商末周初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周文王的大臣,后被封为齐国始祖。
闻太师:商朝的大臣,官至太师,是纣王的宠臣。
吉立:商朝将领,与闻太师关系密切。
墨麒麟:神话传说中的神兽,能日行千里。
金鞭:古代贵族或武将佩戴的装饰品,也用作权杖。
四圣:指四位神仙或圣人,此处指姜子牙遇到的四位敌人。
封神榜: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记录神灵和英雄人物的名单。
灵霄殿:天宫中的宫殿,是玉皇大帝的居所。
水遁: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法术,能让人在水面上行走。
朝歌:商朝的都城,此处指商朝的朝廷。
九龙岛:神话传说中的岛屿,是四位道人的居住地。
张桂芳:商朝将领,曾领兵征伐西岐。
姜子牙:姜子牙是商末周初的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也是《封神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被描绘为阐教的重要人物。
乾坤圈:神话传说中的法宝,能控制天地。
符:古代的一种符咒,用以驱邪避凶或施法。
鞍鞽:马具,指马鞍和马镫。
五方队伍:指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的军队队伍。
青旛:青色的旗帜,古代军队中常用以示军威,此处指代军队。
素带:白色的带子,此处指代装饰或标志。
梨花:梨树的花朵,常用来比喻纯洁或美好。
瑞雪:吉祥的雪,古代认为雪是吉祥的象征。
红旛:红色的旗帜,常用于喜庆或战争中的军队。
皂盖:黑色的盖子,此处指代某种神秘的物品或象征。
杏黄旗:古代军队中的一种旗帜,通常为杏黄色,是姜子牙的标志性物品。
中军:军队中的主力部队,通常由主将指挥。
宝纛旛:宝纛,古代军队中的旗帜,旛指旗帜上的飘带。
青鬃马:青色的鬃毛的马,此处指代姜子牙骑的战马。
宝剑:珍贵的剑,此处指姜子牙所持的武器。
桂芳:人名,此处指张桂芳。
胜败军家常事:指在战争中胜利和失败都是常事,不必因此感到羞愧。
狴犴:王魔的坐骑,能够腾云驾雾。
狻猊: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此处指杨森骑的兽。
花斑豹:有花纹的豹子,此处指高友干骑的兽。
狰狞: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此处指李兴霸骑的兽。
冠斜袍绽:冠帽歪斜,袍子破损,形容姜子牙跌落时的狼狈。
九龙岛炼气士:指九龙岛的四位炼气士,即王魔、杨森、高友干、李兴霸。
武王:周武王,周朝的开国君主。
库藏:储藏财物的仓库。
黄飞虎:人名,此处指黄飞虎。
玉虚宫:玉虚宫是道教中一个重要的宫观,是元始天尊的道场。
白鹤童子:玉虚宫的童子,负责传达消息。
碧游床:元始天尊的床榻。
四不相:姜子牙的坐骑,能够腾云驾雾。
打神鞭:一种法器,能打神驱鬼。
中央戊己之旗:一种法器,能镇妖驱邪。
麒麟崖:山名,位于西岐附近。
怪云:不寻常的云,此处指带有神秘色彩的云。
驼:骆驼,此处形容怪物的头部。
鹅:鹅,此处形容怪物的颈部。
虾:虾,此处形容怪物的胡须。
牛:牛,此处形容怪物的耳朵。
鱼:鱼,此处形容怪物的身体。
莺:莺鸟,此处形容怪物的手。
虎:虎,此处形容怪物的脚。
龙:龙,此处指怪物的整体形象。
魂不附体:形容极度惊恐,灵魂似乎离开了身体。
冷汗:由于恐惧或紧张而出的汗。
延寿:延长寿命。
姜尚:即姜子牙。
妖怪:指非人类生物,通常带有神秘或超自然的能力。
简帖:简短的信件或通知。
孽障:指恶行或恶行之人。
口里食:指食物。
阴阳手:古代传说中的特殊手法,能够控制阴阳之力。
五雷正法:道教的一种法术,通过念咒语和手势,召唤雷电攻击敌人。
申公豹:商末周初的妖道,与姜子牙为敌。
少昊: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少昊金天氏,传说中的鸟图腾始祖。
龙须虎:妖怪的名字,具有不死之身。
十二重楼: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高大的建筑,此处指龙须虎修炼的地方。
西岐城:古代周朝的一个城池,姜子牙的根据地。
相府:古代宰相的官邸。
哪咤:姜子牙的徒弟,具有神通。
风火轮:哪咤的法宝,能够飞行和攻击。
开天珠:杨森的法宝,能够攻击敌人。
五色神牛:黄飞虎的坐骑,具有神力。
混元宝珠:高友干使用的法宝,能够攻击敌人。
劈地珠:李兴霸使用的法宝,能够攻击敌人。
七死三灾:古代传说中的灾难,指姜子牙将面临的生死考验。
王魔:王魔是道教中的人物,属于截教,是封神演义中的反派角色之一。
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文殊广法天尊是佛教中的菩萨,五龙山云霄洞是其道场,这里指文殊广法天尊亲自降临。
符命:符命是古代的一种预言,通常被认为是天命或神意。
成汤:成汤是商朝的建立者,这里指商朝的气数已尽,意味着商朝即将灭亡。
西岐真主:西岐真主指的是周文王,是周朝的始祖。
阐教:阐教是《封神演义》中的一种教派,与截教相对立。
杀戒:杀戒是佛教中的戒律,指不杀生。
西地福禄:西地福禄指西方极乐世界,是佛教中的一种理想境界。
将相之权:将相之权指拥有军事和政治权力的官员。
碧游宫:碧游宫是截教领袖通天教主的道场。
黄庭:黄庭是道教修炼的重要概念,指人的精神或灵魂的居所。
封神台:封神台是《封神演义》中用来封神的地方。
遁龙桩:遁龙桩是道教中的一种法器,用于修炼和遁逃。
七宝金莲:七宝金莲是佛教中的一种法器,代表佛法的庄严和纯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三十八回-评注
这段古文描绘了王魔与文殊广法天尊之间的对话和冲突,反映了古代中国宗教、神话和道德观念的交融。
首句‘话说王魔听歌,看时,乃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中,‘听歌’和‘看时’描绘了王魔的闲适与放松,而‘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则突显了文殊广法天尊的神圣地位。
王魔的提问‘道兄来此何事?’显示出他对文殊广法天尊突然出现的好奇和警惕。
文殊广法天尊的回答‘姜子牙害不得!贫道奉玉虚宫符命在此,久等多时’中,‘玉虚宫符命’体现了道教对天命和符命的重视,而‘久等多时’则暗示了天尊等待的耐心和决心。
文殊广法天尊列举的五事相凑,既是对历史进程的总结,也是对姜子牙命运的安排,反映了道教中因果报应和宿命论的思想。
文殊广法天尊引用碧游宫上的两句诗,是对王魔行为的警示,强调了道德规范和因果循环的重要性。
王魔的回应‘文殊广法天尊,你好大话!我和你一样规矩,怎言月缺难圆’中,表现了他的傲慢和挑战,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天命的不屑。
‘王魔动了无名之火,持剑在手,睁睛欲来取文殊广法天尊’描绘了王魔的愤怒和冲动,以及他对文殊广法天尊的挑战。
文殊广法天尊门徒金咤的出现,象征着正义与力量的结合,是对王魔傲慢态度的回应。
‘来往交还剑吐光,二神斗战五龙冈’这句诗,描绘了王魔与金咤激战的过程,充满了力量与激情。
‘行深行浅皆由命,方知天意灭成汤’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命运和天意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对成汤王朝灭亡的必然性。
文殊广法天尊使用的遁龙桩和七宝金莲,是道教中的法器,体现了道教对神秘力量的信仰和运用。
‘王魔急难逃脱,颈子上一圈,腰上一圈,足下一圈,直立的靠定此桩’描绘了王魔被束缚的困境,以及金咤的胜利。
整个故事通过王魔与文殊广法天尊的冲突,展现了道教中的道德观念、天命思想以及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