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三十二回

作者: 许仲琳,明代文学家和小说家,著有《封神演义》一书。关于《封神演义》的具体作者,有学者认为可能是许仲琳,或许是民间口头传承的集体创作,后期经过整理成书。许仲琳的作品《封神演义》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宗教和历史元素,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作品之一。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创作的神话小说,以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为背景,讲述了许多神仙、英雄、妖怪的故事,特别是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的过程。本书的核心情节是周朝的建立与商纣王的灭亡,其中穿插了大量的神仙、妖魔以及人物的封神故事。全书充满了神话和幻想元素,通过塑造许多英雄人物,如姜子牙、哪吒、杨戬等,展现了忠诚、勇敢、智慧等美德。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并以战斗、谋略、道德冲突等为主要内容,呈现出强烈的戏剧性。作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之一,《封神演义》不仅在文学上影响深远,也对后世的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三十二回-原文

黄天化潼关会父

诗曰:

五道玄功妙莫量,随风化气涉沧茫,须臾历遍阎浮世,顷刻遨游泰岳邙。

救父岂辞劳顿苦,诛谗不怕勇心狼。

潼关父子相逢日,尽是岐周美栋梁。

话说黄天化借土遁,倏尔来至潼关,落下尘埃,时方五更。

只见一簇人马围遶,一盏灯高挑空中,又听得悲悲切切哭泣之声。

天化走至一簇人前,黑影内有人问曰:‘你是何人?来此探听军情?’

天化答曰:‘贫道乃青峰山紫阳洞炼气士是也!知你大王有难,特来相救。快去通报。’

家将闻言,报知二爷。

飞彪急出营门,灯下观看,见一道童,着实齐整,怎见得,西江月为证:

顶上抓髻灿烂,道袍大袖迎风;丝绦叩结按离龙,足下麻鞋珍重。

花篮内藏玄玅,背悬宝剑锋凶,潼关父子得相逢,方显麒麟有种。

话说黄飞彪出来迎请道童,一见举止色相,恍如飞虎。

飞彪忙请里面相见。

那道童进得营中,与众将相见毕,飞彪问曰:‘道者此来,若救得家兄,实是再生父母!’

道童曰:‘黄大王在那里?’

飞彪引道童来看。

走至后营,见飞虎卧在毡毯上,以面朝天,形如白纸,闭目无言。

黄天化看见脸黄,暗暗叹曰:‘父亲!你名在何方?利在何处?身居王位,一品当朝,为甚来由,这等狠狈!’

天化见还有一个睡在傍边,天化问曰:‘那一位是谁?’

飞彪曰:‘是吾结义兄弟,也被陈桐飞标打死的。’

天化命:‘涧下取水来。’

不一时,水到。

天化在花篮中取出仙药,用水研开,把剑撬开上下牙关,灌入口内,送入中黄,走三关,透四肢,须臾转八万四千毛窍;又用药搽在伤眼上。

有一个时辰,只见黄飞虎大叫一声:‘疼杀吾也!’睁开双目,只见一个道童坐在草茵之上。

飞虎曰:‘莫非冥中相会?如何有此仙童?’

飞彪曰:‘若非道者,长兄不能回生。’

飞虎听罢,随起身拜谢曰:‘飞虎何幸,今得道长怜悯,垂救回生!’

黄天化垂泪,跪在地上曰:‘父亲,吾非别人,是你三岁在后花园不见的黄天化。’

飞虎与众人听罢,惊讶曰:‘原来是天化孩儿前来救我!不觉又是十有三年。’

飞虎问天化曰:‘我儿,你在那座名山学道?’

天化泣而言曰:‘孩儿在青峰山紫阳洞;吾师是清虚道德真君,见孩儿有出家之分,把我带上高山,不觉十有三载。今见三个兄弟,又见二位叔叔,周纪也救得返本还元,一家相聚。’

天化前后一看,却不见母亲贾氏。

天化原是圣神,性如烈火,一时面发通红,向前对飞虎曰:‘父亲,你好狠心!’把牙一咬。

飞虎曰:‘我儿,今日相逢,何故突发此言?’

天化曰:‘父亲既反朝歌,兄弟却都带来,独不见吾母亲,何也?她是女流,倘被朝廷拿问,露面抛头,武成王体面何在?’

飞虎闻说,顿足泪流,哭曰:‘我儿言之痛心!我父亲为何事而反?为你母亲元旦朝贺苏后,因君欺臣妻,你母亲誓守贞洁,辱君自坠摘星楼而死。你姑姑为你母亲直谏,被纣王摔下楼来,跌得粉骨碎身,俱死非命。今苦不胜言。’

天化听罢,大叫一声,气死在地。

慌坏众人,急救苏醒时,天化满眼垂泪,哭得如醉如痴,大叫曰:‘父亲!孩儿也不去青峰山上学道,且杀到朝歌,为母亲报雠!’咬牙切齿正哭,忽报:‘陈桐在外请战。’

飞虎听报,面如土色。

天化见父慌张,忙止泪答曰:‘父亲出去,有孩儿在此,不妨。’

飞虎只得上了五色神牛,金装铠甲,出得营来,叫曰:‘陈桐,还吾夜来一标之雠!’

陈桐见飞虎宛然无恙,心下大疑,又不敢问,只得大叫曰:‘反臣慢来!’

飞虎曰:‘匹夫!一你将标打我,岂知天下不绝吾!’纵牛摇枪,直取陈桐。

陈桐将戟急架相还。

二骑相交,大战十五回合。

陈桐拨马便走。

飞虎不赶。

天化叫曰:‘父亲,赶这匹夫!有儿在此,何惧之有!’

飞虎只得赶将下来。

陈桐见飞虎追赶,发标打来。

天化暗将花篮对着火龙标,那标尽投花篮内收将去了。

陈桐见收了火龙标,大怒,勒回马复来战飞虎。

后一人大叫曰:‘陈桐匹夫!我来了!’

陈桐见一道童助战:‘呀!原来是你收我神标,破吾道术,怎肯干休!’纵马摇戟,来挑天化。

天化忙将背上宝剑执在手中,照陈桐只一指。

只见剑尖上一道星光,有盏口大小,飞至陈桐面上,陈桐首级已落于马下。

有诗单道宝剑好处,诗曰:

非铜非铁亦非金,乃是干元百炼精。

变化无形随玅用,要知能杀亦能生。

话说天化此剑,乃清虚道德真君镇山之宝,名曰:‘莫耶宝剑。’

光华闪出,人头即落,故陈桐逢此剑自绝。

陈桐已死,黄明、周纪众将吶喊一声,斩拴落锁,杀散军兵,出了潼关。

黄天化辞父归山,拜曰:‘父亲同兄弟慢行,前途保重!’

飞虎曰:‘我儿,你为何不与我同行?’

天化曰:‘师命不敢有违。’必欲回山。

飞虎不忍别子,叹曰:‘相逢何太迟,别离须恁早!此一别何时再会?’

天化曰:‘不久往西岐相会。’

父子兄弟洒泪而别。

不说天化回山,且说黄家父子离了潼关八十余里,行至穿云关不远。

穿云关守将乃陈桐的兄陈梧守把。

败军先已报知,陈梧听得飞虎杀了兄弟,急得三尸神暴躁,七窍内生烟,欲点鼓聚将发兵,为弟报雠。

内班中一人言曰:‘主将不可造次。黄飞虎乃勇贯三军,周纪等乃熊罴之将,寡不敌众,弱不拒强,二爷勇猛,况已枉死,以愚意观之,当以智擒。若要力战,恐不能取胜,尚有不测。’

陈梧听偏将贺申之言,乃曰:‘贺将军言虽有理,计将安出?’

贺申曰:‘须得……如此如此。不用张弓只箭,可绝黄氏一门也。’

陈梧大喜,依计而行。

传令:‘如黄飞虎到关,须当速报。’

不一时,有探事马报到:‘黄家人马来了!’

陈梧传令:‘掌金鼓,众将上马,迎接武成王黄爷。’

只见飞虎在坐骑上,见陈梧领众将身不披甲,手不执戈迎来,马上欠身,口称:‘大王。’

飞虎亦欠身言曰:‘难臣黄飞虎,罪犯朝廷,被厄出关,今蒙将军以客礼相待,感德如山!昨又为令弟所阻,故有杀伤,将军若念飞虎受屈,此一去倘有得地,决不敢有忘大恩也。’

陈梧在马上答曰:‘陈梧知大王数世忠良,赤心报国,今乃是君负于臣,何罪之有。吾弟陈桐,不知分量,抗阻行车,不识天时,礼当诛戮。末将令设有一饭,请大王暂停鸾舆,少纳来将虔意,则陈梧不胜幸甚。’

黄明马上叹曰:‘一母之子,有贤愚之分;一树之果,有酸甜之别。似这等观之,陈将军胜其弟多矣!’

黄家众将听得黄明之言,一齐下马。

陈梧亦下马,请黄大王入帅府。

众人相谦,至殿行礼,依次序坐。

陈梧传令:‘摆上饭来。’

飞虎谢曰:‘难臣蒙将军盛赐,何以克当!此恩此德,不知何日能报万一耳。’

众将用饭罢,飞虎起身,谢陈梧曰:‘将军若发好生恻隐之心,敢烦开关,以度蚁命。他日衔环,决不有负。’

陈梧带笑,欠身而言曰:‘末将知大王必往西岐,以投明主;他日若有会期,再图报效。今具有鲁酒一杯,莫负末将芹敬。大王勿疑,并无他意。’

黄飞虎曰:‘将军雅爱,念吾俱是武臣,被屈脱难,贤明自是见亮,既陈将军设有盛爱,总不敢辞。’

陈梧忙传令:‘摆设酒席,奏乐。’

宾客交欢,不觉日已沉西,黄飞虎出席告辞:‘承蒙雅赐,恩同太山。难臣若有寸进,决不忘今日之德。’

陈梧曰:‘大王放心。末将知大王一路行来,未安枕席,鞍马困倦,天色已晚,草榻一宵,明日早行,料无他意。’

飞虎自思:‘虽是好意;但此处非可宿之地。’

又见黄明道:‘长兄!陈将军既有高情,明日去也无妨。’

黄飞虎只得勉强应承。

陈梧大喜。

梧曰:‘末将当得再陪几杯。恐大王连日困劳,不敢加劝。大王且请暂歇,末将告退。明早再为劝酬。’

飞虎深谢,送陈梧出府,命家将把车辆推进府廊下,堆垛起来。

家将掌上画烛,众人安歇去讫。

都是一路上辛苦,跋涉勤劳,一个个酣睡如雷,各有鼻息之声。

黄飞虎坐在殿上,思前想后,兜底上心,长吁一声,叹曰:‘天!我黄氏一门,七世商臣,岂知今日如此而做叛亡之客!我一点忠心,惟天可表!只是昏君欺灭臣妻,殊为痛恨,摔死吾妹,切骨伤心!老天呵!若是武王肯容纳我等借兵,定伐无道!’

飞虎把牙一咬,作诗一首,诗曰:‘七世忠良成画饼,谁知今日入西岐。五关有路真颠厄,三战无君岂浪思。飞鸟失林家已破,依人得意念先疑。老夫若遂平生志,洗却从前百事奇。’

话说黄飞虎作诗方毕,听得谯楼一鼓,独坐无聊,不觉又是二更催来。

飞虎思想:‘王府华丽,玩设书堂,锦堆绣阁,何等富贵,岂知今日置身无地。’

又听三更鼓打,飞虎曰:‘我今日怎的睡不着!’心下一躁,急了一身香汗。

忽听丹墀下一阵风响,怎见得好风,诗曰:‘无形无影冷然惊,灭烛穿帘太没情。送出白云飞去杳,翦残黄叶落来轻。催骤雨,助舟行,起人愁思恨难平。猛添无限伤心泪,滴向阶前作雨声。’

话说黄飞虎坐在殿上,三更时候,只听得一阵风响,从丹墀下直旋到殿东来。

飞虎见了,毛骨耸然,惊得冷汗一身。

那旋风开处,见一只手伸出来,把烛光灭了。

听的有声叫曰:‘黄将军,妾身并非妖魔,乃是你元配妻贾氏相随至此。你眼前大灾到了!目下烈焰来侵,快叫叔叔起来!将军好生看我三个无娘的孩儿。速起来!我去矣!’

飞虎猛然惊觉,那灯光依旧复明。

飞虎拍案大叫:‘快起来!也起来!’

只见黄明、周纪等,正在浓睡之间,听得喊声,慌忙爬起,问道:‘长兄为何大叫?’

飞虎把灭灯听贾氏之言说了一遍。

飞彪曰:‘宁可信有,不可信无。’

黄明走至大门前开门时,其门倒锁。

黄明说:‘不好了!’

龙环、吴谦用斧劈开,只见府前堆积柴薪,浑似柴篷塞挤。

龙环、周纪急唤众家将,将车辆推出。

众将上马,方才出得府来,只见陈梧领众将持火把,蜂拥而至,──却来迟了些儿。

大抵天意,岂是人为?

探马报请陈梧曰:‘黄家众将出了府门,车辆在外。’

陈梧大怒,叫众将:‘来迟了,快纵马向前!’

黄飞虎曰:‘陈梧,你昨日高情成为流水,我与你何怨何雠,行此不仁?’

陈梧知计已破,大骂曰:‘反贼!实指望斩草除根,绝你黄氏一脉。孰知你狡猾之徒,终多苟且。虽然如此,谅你也难出地网天罗!’

纵马摇枪,来取黄明。

黄明手中斧对面交还,夜里交兵,两家混战。

黄飞虎催开五色神牛,举枪也来战陈梧。

陈梧招架刀斧,抵挡枪戟。

黄飞虎战不数合,大怒,吼一声,穿心过,把陈梧挑于马下。

众将只杀得关内人叫苦,惊天动地,鬼哭神愁。

彼时斩栓落锁,杀出穿云关。

天色已明,打点往界牌关来。

黄明在马上曰:‘再也不须杀了。前关乃是太老爷镇守的,乃是自家人。’

忙催车辆紧行,有八十余里,看看行至离关不远。

却说界牌关黄滚乃是黄飞虎父亲,镇守此关。

闻报长子飞虎反了朝歌,一路上杀了守关总兵。

黄滚心下懊恼。

探事军报来:‘大老爷,同二爷三爷来了。’

黄滚急传令:‘把人马发三千,布成阵势;将囚车十辆,把这反贼总拏解朝歌!’

不知黄家众将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三十二回-译文

黄天化在潼关与父亲相聚。

诗中说:五行的玄妙功法无法衡量,随风化气,穿越浩瀚的苍茫,瞬间遍历阎浮世界,片刻间遨游泰岳和邙山。

救父亲岂会辞去劳顿和辛苦,诛杀谗言不怕勇猛如狼。在潼关父子相见的这一天,都是岐周的美好栋梁。

黄天化借助土遁法,突然来到潼关,尘埃落下时,正是五更时分。只见一群人马围成一圈,空中挑着一盏灯笼,还听到悲伤的哭泣声。

天化走到一群人前,黑暗中有人问:“你是谁?来此探听军情?”天化回答:“贫道是青峰山紫阳洞的炼气士!得知你家大王有难,特地来相救。快去通报。

家将听到后,报告给二爷。飞彪急忙出营门,在灯笼下观看,见一位道童,非常整洁。西江月诗中描述如下:头顶抓髻明亮,道袍大袖随风飘扬;丝带系结按照离卦龙形,脚下麻鞋珍贵。

花篮中藏有玄妙之术,背上悬挂着锋利的宝剑,潼关父子得以相见,才显露出麒麟的品种。

黄飞彪出来迎接道童,一见其举止和气质,仿佛是飞虎。飞彪急忙请他进营。

道童进入营中,与众将相见后,飞彪问:“道者此来,若能救得家兄,实是再生父母!”道童问:“黄大王在哪里?”飞彪引道童去看。

走到后营,见飞虎躺在毡毯上,面朝天空,脸色苍白,闭着眼睛不说话。天化看到父亲脸色黄,暗暗叹息:“父亲!你的名在哪里?利在哪里?身居王位,高居朝堂,为何如此狼狈?”

天化看到旁边还有一个人在睡觉,问:“那一位是谁?”飞彪回答:“是我的结义兄弟,也被陈桐的飞标打死的。

天化命令:“从河里取水来。”不一会儿,水到了。天化从花篮中取出仙药,用水研开,用剑撬开上下牙关,灌入口中,送入中黄,走三关,透四肢,瞬间转遍八万四千毛窍;又用药擦在伤眼上。

有一个时辰,只见黄飞虎大叫一声:“疼死我了!”睁开双眼,只见一个道童坐在草地上。

飞虎问:“莫非是冥界相会?怎么会有这样的仙童?”飞彪说:“若非道者,长兄不能回生。”飞虎听后,起身拜谢说:“飞虎何幸,今得道长怜悯,垂救回生!”天化垂泪,跪在地上说:“父亲,我不是别人,是你三岁在后花园走失的黄天化。”

飞虎和众人听后,惊讶地说:“原来是天化孩儿前来救我!不知不觉已经十有三年了。”飞虎问天化:“我儿,你在哪座名山学道?”天化哭着说:“孩儿在青峰山紫阳洞;我的师傅是清虚道德真君,见我有出家的缘分,把我带上高山,不知不觉已经十三年了。如今见到三个兄弟,又见到二位叔叔,周纪也救得返本还元,一家团聚。”

天化前后一看,却不见母亲贾氏。天化原是圣神,性如烈火,一时面红耳赤,向前对飞虎说:“父亲,你好狠心!”咬紧牙关。

飞虎说:“我儿,今日相逢,为何突然这样说?”天化说:“父亲既然反叛朝歌,兄弟却都带来了,唯独不见我的母亲,为什么?她是女流,如果被朝廷抓捕,抛头露面,武成王的体面何在?”

飞虎听后,跺脚流泪,哭道:“我儿说得痛心!我父亲为何反叛?是因为你母亲元旦朝贺苏后,因为君王欺辱臣妻,你母亲誓守贞洁,自缢于摘星楼而死。你姑姑为你母亲直言进谏,被纣王推下楼,粉身碎骨,都死于非命。现在苦不堪言。”

天化听后,大叫一声,气绝在地。

众人慌乱,急忙救醒时,天化泪流满面,哭得如醉如痴,大叫:“父亲!孩儿也不去青峰山上学道,要去朝歌报仇!”咬牙切齿地哭着,忽然报告:“陈桐在外挑战。”

飞虎听报,脸色如土。天化见父亲慌张,忙止住泪水回答:“父亲出去,有孩儿在此,不用担心。”飞虎只得上了五色神牛,穿上金装铠甲,出得营来,叫道:“陈桐,还我昨晚一标之仇!”

陈桐见飞虎安然无恙,心中大疑,又不敢问,只得大叫:“反贼慢来!”飞虎说:“匹夫!你用飞标打我,岂知天下不绝我!”纵马摇枪,直取陈桐。陈桐将戟急架相还。

两骑相交,大战十五回合。陈桐拨马便走。飞虎不追。

天化叫道:“父亲,追这匹夫!有儿在此,何惧之有!”飞虎只得追将下来。陈桐见飞虎追赶,发标打来。天化暗中将花篮对着火龙标,那标尽投花篮内收将去了。

陈桐见收了火龙标,大怒,勒回马复来战飞虎。后一人大叫:“陈桐匹夫!我来了!”陈桐见一位道童助战:“呀!原来是你收了我的神标,破了我的道术,怎么肯罢休!”纵马摇戟,来挑天化。

天化忙将背上的宝剑握在手中,指向陈桐。只见剑尖上闪出一道星光,有盏口大小,飞至陈桐脸上,陈桐的首级已落在马下。

有诗专门描述宝剑的好处:非铜非铁亦非金,乃是干元百炼精,变化无形随玅用,要知能杀亦能生。

话说天化此剑,乃清虚道德真君镇山之宝,名叫‘莫耶宝剑’。光华闪出,人头即落,所以陈桐遇到此剑自绝。

陈桐已死,黄明、周纪等众将齐声呐喊,斩断绳索,杀散军兵,出了潼关。黄天化告别父亲归山,拜别说:‘父亲和兄弟们慢慢走,路上保重!’

飞虎说:‘我儿,你为何不与我同行?’天化说:‘师傅的命令不敢违背。’一定要回山。

飞虎不忍与儿子分别,叹息说:‘相逢何太迟,别离须早!这一别何时再会?’天化说:‘不久将在西岐相会。’父子兄弟洒泪而别。

不说天化回山,单说黄家父子离开了潼关八十多里,行至穿云关附近。穿云关的守将是陈桐的哥哥陈梧。败军的消息已经先一步报告给了陈梧,陈梧听到飞虎杀了兄弟,急得三尸神暴躁,七窍内生烟,想要击鼓召集将领发兵,为弟弟报仇。内班中一人说:‘主将不可轻举妄动。黄飞虎是勇冠三军,周纪等是熊罴之将,我们人少势孤,弱不敌强,二爷勇猛,况且已经冤死,依我之见,应当用智取胜。如果硬拼,恐怕不能取胜,还有可能发生意外。’陈梧听从偏将贺申的话,问:‘贺将军,你的计策是什么?’贺申说:‘必须这样这样。不用弓箭,就能灭绝黄家一门。’陈梧非常高兴,按照计策行事。下令:‘如果黄飞虎来到关前,必须立即报告。’不久,有探马报告说:‘黄家的人马来了!’陈梧下令:‘击鼓,众将上马,迎接武成王黄爷。’只见飞虎骑在马上,看到陈梧领着众将不穿铠甲,不拿武器前来迎接,他欠身说:‘大王。’飞虎也欠身说:‘罪臣黄飞虎,犯了朝廷的罪,被迫出关,今天承蒙将军以客礼相待,感激之情如山!昨天又因为令弟阻拦,所以发生了冲突,将军如果念在飞虎受委屈,此去如果有所得,决不敢忘记大恩。’陈梧在马上回答:‘陈梧知道大王几代忠良,赤心报国,今天却是君负于臣,有什么罪呢。我的弟弟陈桐,不知天高地厚,阻拦车队,不识时务,应当被处死。我已下令设有一顿饭,请大王稍作停留,接受我的一点心意,陈梧不胜荣幸。’黄明在马上叹息说:‘一母之子,有贤愚之分;一树之果,有酸甜之别。这样看来,陈将军比他的弟弟强多了!’黄家的众将听到黄明的话,一齐下马。陈梧也下马,请黄大王进入帅府。众人互相谦让,到殿上行礼,依次坐下。

陈梧下令:‘摆上饭来。’飞虎感谢说:‘罪臣承蒙将军厚赐,怎么敢当!这份恩德,不知道何时能报答万一。’众将吃完饭后,飞虎起身,感谢陈梧说:‘将军如果发善心,愿意开关,让我度过难关。他日若有机会,决不会忘记今天的恩情。’陈梧带笑欠身说:‘我知道大王一定会去西岐,投奔明主;他日若有机会,再图报效。现在有一杯鲁酒,不要辜负我的一番心意。大王不必怀疑,并无他意。’黄飞虎说:‘将军如此厚爱,考虑到我都是武将,被冤枉脱难,贤明自是明白,既然陈将军有如此厚爱,我总不敢推辞。’陈梧急忙下令:‘摆设酒席,奏乐。’宾客欢聚一堂,不知不觉日已西沉,黄飞虎离席告辞:‘承蒙雅赐,恩同泰山。罪臣若有寸进,决不忘今日之德。’陈梧说:‘大王放心。我知道大王一路行来,未能安枕,鞍马劳顿,天色已晚,今晚就在这里歇息一晚,明日早些出发,料无他意。’飞虎自思:‘虽然是好意;但这里不是可以过夜的地方。’又见黄明说:‘长兄!陈将军既然有深情厚谊,明日去也无妨。’黄飞虎只得勉强答应。陈梧非常高兴。陈梧说:‘我应当再陪几杯。恐怕大王连日劳顿,不敢多劝。大王先请休息,我先行告退。明日再为大王劝酒。’飞虎深表感谢,送陈梧出府,命令家将把车辆推进府廊下,堆放起来。家将点上蜡烛,众人安歇。一路上辛苦,跋涉劳累,一个个都睡得像雷一样,各有鼾声。

黄飞虎坐在殿上,前思后想,心中焦虑,长叹一声,说:‘天啊!我黄家一门,七代忠良,怎么知道今天会变成叛逃的客人!我的一点忠心,只有天知道!只是昏君欺灭臣妻,实在痛恨,摔死我的妹妹,痛彻心扉!老天啊!如果武王能接纳我们借兵,定要讨伐无道之君!’飞虎咬紧牙关,作了一首诗,诗曰:‘七代忠良成画饼,谁知今日入西岐。五关有路真颠簸,三战无君岂浪思。飞鸟失林家已破,依人得意念先疑。老夫若遂平生志,洗却从前百事奇。’黄飞虎作完诗,听到谯楼一更鼓声,独自坐着无聊,不知不觉又是二更鼓声催来,飞虎心想:‘王府华丽,书堂、绣阁,何等富贵,怎么知道今天无处容身。’又听到三更鼓声,飞虎说:‘我今天怎么睡不着!’心中烦躁,急出一身汗。忽然听到丹墀下一阵风声,只见风势猛烈,诗曰:‘无形无影冷然惊,灭烛穿帘太没情。送出白云飞去杳,剪残黄叶落来轻。催骤雨,助舟行,起人愁思恨难平。猛添无限伤心泪,滴向阶前作雨声。’

话说黄飞虎坐在宫殿里,到了半夜三更,突然听到一阵风声,从宫殿前的台阶下直卷到宫殿的东边。黄飞虎看到这情景,吓得毛骨悚然,冷汗直冒。那旋风过后,只见一只手伸出来,熄灭了烛光。有人声音响起说:‘黄将军,我并不是妖魔,而是你原配妻子贾氏,跟随你到了这里。你面前的大灾难就要来了!现在烈火正在逼近,快叫你叔叔(可能是黄飞虎的兄弟)起来!将军要好好照顾我们三个没有母亲的孩儿。快起来!我走了!’黄飞虎猛然惊醒,灯又亮了起来。黄飞虎拍案大呼:‘快起来!都起来!’只见黄明、周纪等人还在沉睡中,听到呼喊声,慌忙爬起来,问道:‘长兄为何大叫?’黄飞虎把熄灯时听到贾氏的话说了一遍。飞彪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黄明走到大门前开门时,发现门被反锁了。黄明说:‘不好了!’龙环、吴谦用斧头劈开门,只见府前堆满了柴火,就像柴堆堵塞了一样。龙环、周纪急忙召唤众家将,把车辆推出。众将上马,才得以出府。只见陈梧带着众将手持火把,如蜂拥而至——但来得稍微晚了一些。这大概是天意,岂是人为所能?探马向陈梧报告说:‘黄家的众将已经出了府门,车辆都在外面。’陈梧大怒,对众将说:‘来晚了,快骑马向前冲!’黄飞虎说:‘陈梧,你昨天的恩情就像流水一样消逝了,我与你有什么怨恨,为什么要这么做?’陈梧知道计谋已经失败,大骂道:‘反贼!本来指望斩草除根,灭绝黄家一脉。谁知道你这狡猾的家伙,终究是苟且偷生。尽管如此,我也相信你难以逃脱天罗地网!’他骑马挥枪,来攻击黄明。黄明手持斧头与他对战。夜里交战,两家混战。黄飞虎催动五色神牛,举起枪来与陈梧交战。陈梧抵挡着刀斧,抵挡着枪戟。黄飞虎交战没几回合,就愤怒地吼了一声,一枪刺穿陈梧,将他挑于马下。众将杀得关内人叫苦不迭,惊天动地,鬼哭神嚎。那时,他们砍断锁链,杀出了穿云关。天色已亮,他们准备前往界牌关。黄明在马上说:‘再也不用杀了。前面的关卡是太老爷镇守的,那是自家人。’他急忙催促车辆快行,大约行了八十多里,渐渐接近关卡。

再说界牌关的黄滚是黄飞虎的父亲,镇守这个关卡。他听说长子黄飞虎反叛了朝歌,一路上杀了守关的总兵。黄滚心中十分懊恼。探马报告说:‘大老爷,二爷和三爷来了。’黄滚急忙下令:‘派出三千人马,摆好阵势;将囚车十辆,把反叛的总兵押解到朝歌去!’不知道黄家众将的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三十二回-注解

黄天化:黄天化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封神演义》中的角色,是商朝末年的人物,也是黄飞虎的儿子。在故事中,黄天化是一位有道术的仙人,后来成为姜子牙的部下,参与周朝对抗商朝的战争。

潼关:潼关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是古代中原通往关中的重要关隘,历史上多次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五道玄功:五道玄功是道教修炼中的一种内功,指的是通过呼吸、吐纳、冥想等修炼方法,达到身心调和、修炼精神的目的。

阎浮世:阎浮世,又称阎浮提,是佛教中指人类居住的世界,即我们常说的尘世。

泰岳邙:泰岳邙指的是泰山和嵩山,是中国五岳中的两座,象征着崇高和尊严。

救父: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顺是重要的美德之一,救父体现了对父母的孝顺。

诛谗:诛谗指的是铲除邪恶,这里指黄天化为了救父而对抗那些陷害他父亲的人。

岐周:岐周指的是周朝的都城岐山和周原,后来成为周朝的代称。

美栋梁:美栋梁指的是优秀的人才,这里比喻黄天化和黄飞虎都是优秀的人才。

青峰山紫阳洞:青峰山紫阳洞是黄天化修炼的地方,也是道教中一个神秘的地方。

清虚道德真君:清虚道德真君是黄天化的师傅,是道教中的一个神祇,象征着道德和智慧。

土遁:土遁是道教中的一种法术,指的是通过修炼能够使身体化作土石,实现隐身或移动。

飞虎:飞虎指的是黄飞虎,是《封神演义》中的角色,是商朝末年的著名将领。

苏后:苏后是商朝末年的皇后,与黄飞虎的妻子贾氏有冲突。

摘星楼:摘星楼是商朝宫殿中的一座楼,黄飞虎的妻子贾氏在此楼自尽。

君欺臣妻:指商纣王对贾氏的不公待遇。

周纪:周纪是《封神演义》中的角色,是姜子牙的部下,也是黄飞虎的结义兄弟。

火龙标:火龙标是陈桐使用的武器,具有强大的攻击力。

莫耶宝剑:莫耶宝剑是清虚道德真君的宝剑,具有强大的法力,能够斩杀邪恶。

黄家父子:黄家父子指的是黄飞虎和他的儿子,黄飞虎是古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是商朝的忠臣。

穿云关:古代关隘名,这里指黄飞虎逃亡时经过的关隘。

陈桐:陈桐是陈梧的弟弟,在《封神演义》中是商朝的将领,与黄飞虎有过冲突。

三尸神:三尸神是中国道教中的一种说法,指的是人的三种恶念,即色、食、睡。

七窍内生烟:形容愤怒至极,七窍生烟即指怒火中烧,无法自制。

雠:雠同“仇”,指仇恨。

偏将:偏将是指副将,辅助主将的将领。

张弓只箭:张弓只箭比喻只凭武力。

鲁酒:鲁酒是指鲁国的酒,古代鲁国以产美酒著称。

芹敬:芹敬是一种谦词,表示敬意。

太山:太山即泰山,古代常用来比喻恩德极大。

谯楼:谯楼是古代城墙上用来报时的楼。

画烛:画烛是指装饰华丽的蜡烛。

丹墀:古代宫殿前的石阶,也指宫殿前的平台。

平生志:平生志是指一个人一生的志向或抱负。

黄飞虎:黄飞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是《封神演义》中的主要角色之一,是商朝末年的一位英勇将领。

元配妻:指一个人的正室妻子,即原配妻子。

贾氏:黄飞虎的妻子,这里指他的正室妻子。

烈焰:猛烈的火焰,这里比喻即将到来的灾难。

叔叔:指父亲的弟弟,这里可能指黄飞虎的叔叔黄明。

无娘的孩儿:没有母亲的孩子,这里指黄飞虎的子女。

元配:指正室妻子,即原配。

旋风:旋转的强风,这里比喻不祥之兆。

烛光:蜡烛的光亮,这里指烛火。

长兄:家族中的长兄,这里指黄飞虎的长兄。

飞彪:黄飞虎的兄弟。

大门:房屋的正门。

倒锁:从外面锁上的门。

柴薪:木柴,这里指用来生火的木材。

界牌关:古代关隘名,这里指黄飞虎的父亲黄滚镇守的关隘。

大老爷:对长辈或上司的尊称。

二爷:对家中排行第二的兄弟的尊称。

三爷:对家中排行第三的兄弟的尊称。

囚车:古代用来囚禁犯人的车辆。

反贼:指造反的人,这里指黄飞虎。

朝歌:商朝的都城,这里指黄飞虎叛逃的朝廷。

穿心过:形容枪法准确,一枪直接击中要害。

关内人:关隘内部的人,这里指穿云关内的人。

天罗地网:比喻严密的防范和捕捉,这里指黄飞虎逃亡时面临的困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三十二回-评注

这段古文描绘了一个充满紧张气氛和戏剧冲突的场景,通过对黄飞虎及其家人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战争背景下的人物情感和命运变迁。

开篇‘话说黄飞虎坐在殿上,三更时候’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为后续事件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只听得一阵风响’以风声为引,营造出一种神秘和紧张的氛围,为贾氏的出现埋下伏笔。

‘飞虎见了,毛骨耸然,惊得冷汗一身’通过黄飞虎的反应,传达了人物在未知和恐惧面前的心理状态。

‘那旋风开处,见一只手伸出来,把烛光灭了’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贾氏的出现与神秘力量联系起来,增加了故事的奇幻色彩。

‘听的有声叫曰’表现了黄飞虎对贾氏身份的怀疑,同时也反映了他在危机时刻的清醒。

‘黄将军,妾身并非妖魔,乃是你元配妻贾氏相随至此’贾氏的自我介绍,揭示了她的身份和目的,同时也为黄飞虎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目下烈焰来侵,快叫叔叔起来!将军好生看我三个无娘的孩儿’贾氏的话语,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深沉,同时也为黄飞虎的行动提供了动力。

‘飞虎猛然惊觉,那灯光依旧复明’黄飞虎从梦中惊醒,现实与梦境的交织,增加了故事的层次感。

‘快起来!也起来!’黄飞虎的呼唤,表现了他在危机时刻的果断和责任感。

‘只见黄明、周纪等,正在浓睡之间’通过黄明、周纪等人的状态,展现了战乱中的日常生活状态。

‘宁可信有,不可信无’飞彪的态度,体现了古代人在面对未知时的谨慎和务实。

‘龙环、吴谦用斧劈开,只见府前堆积柴薪,浑似柴篷塞挤’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紧迫。

‘众将上马,方才出得府来’黄家众将的行动,展现了他们在危机时刻的团结和勇敢。

‘陈梧领众将持火把,蜂拥而至’陈梧的出现,为故事增添了更多的冲突和紧张感。

‘黄飞虎战不数合,大怒,吼一声,穿心过,把陈梧挑于马下’黄飞虎的英勇表现,体现了古代将领的豪迈和勇敢。

‘众将只杀得关内人叫苦,惊天动地,鬼哭神愁’通过众将的战斗场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惨烈。

‘彼时斩栓落锁,杀出穿云关’黄家众将成功突围,展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勇气。

‘天色已明,打点往界牌关来’黄家众将的行动,展现了他们在战乱中的坚定和目标。

‘黄滚心下懊恼’黄滚的内心矛盾,反映了古代将领在国家和家庭之间的挣扎。

‘大老爷,同二爷三爷来了’黄滚的命令,展现了古代将领在战乱中的决策和指挥能力。

‘把人马发三千,布成阵势;将囚车十辆,把这反贼总拏解朝歌’黄滚的行动,为故事的后续发展埋下了伏笔。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三十二回》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519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