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许仲琳,明代文学家和小说家,著有《封神演义》一书。关于《封神演义》的具体作者,有学者认为可能是许仲琳,或许是民间口头传承的集体创作,后期经过整理成书。许仲琳的作品《封神演义》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宗教和历史元素,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作品之一。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创作的神话小说,以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为背景,讲述了许多神仙、英雄、妖怪的故事,特别是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的过程。本书的核心情节是周朝的建立与商纣王的灭亡,其中穿插了大量的神仙、妖魔以及人物的封神故事。全书充满了神话和幻想元素,通过塑造许多英雄人物,如姜子牙、哪吒、杨戬等,展现了忠诚、勇敢、智慧等美德。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并以战斗、谋略、道德冲突等为主要内容,呈现出强烈的戏剧性。作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之一,《封神演义》不仅在文学上影响深远,也对后世的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三十三回-原文
诗曰:
百难千灾苦不禁,奸臣贼子枉痴心,漫夸幻术能多获,不道邪谋可易侵。
余化图功成画饼,韩荣封拜有差参。
总然天意安排定,说到封神泪满襟。
话说黄滚布开人马,等候儿子来。
只见黄明、周纪远远望见一支人马摆开,黄明对黄飞虎曰:“老爷布开人马,又见陷车,这光景不是好消息。”
龙环道:“且见了老爷,看他怎说,再做处治。”
数骑向前,飞虎在鞍鞽欠身,口称:“父亲!不孝儿飞虎不能全礼。”
黄滚曰:“你是何人?”
飞虎答曰:“我是父亲长子黄飞虎。为何反问?”
黄滚大喝一声:“我家受天子七世恩荣,为商汤之股肱,忠孝贤良者有,叛逆佞奸者无。
况我黄门无犯法之男,无再嫁之女。
你今为一妇人,而背君亲之大恩,弃七代之簪缨,绝腰间之宝玉,失人伦之大礼,忘国家之遗荫,背主求荣,无端造反,杀朝廷命官,闯天子关隘,乘机抢掳,百姓遭殃,辱祖宗于九泉,愧父颜于人世,忠不能于天子,孝不尽于父前。
畜生!你空为王位,累父飡刀!你生有愧于天下,死有辱于先人!你再有何颜见我!”
飞虎被父亲一片言语说得默默无言。
黄滚又曰:“畜生!你可做忠臣、孝子不做忠臣、孝子?”
飞虎曰:“父亲此言怎么说?”
滚曰:“你要做忠臣、孝子,早早下骑,为父的把你解往朝歌,使我黄滚解子有功,天子必不害我;我得生全,你死还是商臣,为父还有肖子。
畜生!你忠孝还得两全。
你不做忠臣、孝子,既已反了朝歌,目中已无天子,自是不忠;你再使开长枪,把我刺于马下,料你必投西土,任你纵横,使我眼不见,耳不闻,我也甘心。
你可乐意。庶几不遗我末年披枷带索,死于藁街,使人指曰:“此某人之父,因子造反而致某于此也!”
飞虎听罢,在神牛上大叫曰:“老爷不必罪我,与老爷解往朝歌去罢!”
方欲下骑,傍有黄明在马上大呼曰:“长兄不可下骑!纣王无道,乃失政之君,不以吾等尽忠辅国为念,古语云:‘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国君既以不正,乱伦反常,臣又何必听其驱使!我等出五关,费了多少艰难,十死一生;今听老将军一篇言语,就死于马下无益。
可怜惨死,沉冤不能表白于天下!”
飞虎听得此言有理,在牛上低首不语。
黄滚大骂黄明:“你们这伙逆贼!吾子料无反心,是你们这样无父无君,不仁不义,少三纲,绝五常的匹夫唆使,故做出这等事来。
在我面前,况且教吾子不要下骑,这不是你等撮弄他!气杀老夫!”
纵马抡刀来取黄明。
黄明急用斧架开刀曰:“老将军,你听我讲。
黄飞虎等是你的儿子,黄天禄等是你的孙子;我等不是你的子孙,怎把囚车来拏我等?
老将军,你差了念头!自古道虎毒不食儿,如今朝廷失政,大变伦常,各处荒乱,刀兵四起,天降不祥,祸乱已现。
今老将军媳妇被君欺辱,亲女被君摔死,沉冤无伸;不思为一家骨肉报雠,反解儿子往朝歌受戮。
语云:‘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慈,子必参商。’
黄滚大怒:“反贼,巧言舌辩,气杀我!”
把刀望黄明劈来,黄明架刀,大叫:“黄老儿!你‘天睛不肯去,只待雨淋头’!
你做一世大帅,不识时务,只管把刀来劈我。
独不想吾手中斧无眉少目,万有一伤,把老将军一生英名置于乌有。
小侄怎敢!”
黄滚大怒,纵马舞刀,飞来直取。
周纪曰:“老将军,今日得罪也罢,忍不住了。”
黄明、周纪、龙环、吴谦四将,把黄滚围裹垓心,斧戟交加,奔腾战马。
黄飞虎在傍,见四将把父亲围住,面上甚有怒色,沉思曰:“这匹夫可恶!我在此尚,把老爷欺侮。”
只见黄明大叫曰:“长兄!我等将老爷围住,你们不快快出关,还要等请?”
飞彪、飞豹、天禄、天爵、天祥,一齐连家将车辆,冲出关去。
黄滚见儿子撞出关去,气冲肝腑,跌下马来,随欲拔剑自刎。
黄明下马,一把抱住,口称:“老爷何必如此?”
黄滚醒回,睁目大骂:“无知强盗!你把我逆子放走了,还要在此支吾!”
黄明曰:“末将一言难尽,真是有屈无伸。
我受你的儿子气,已是无限了。
他要反商,我几番苦劝,动不动只要杀我四人。
我等没奈何,共议只到界牌关,见了黄将军,设法拏解朝歌,洗我四人一身之怨。
末将以目送情,老将军只管说闲话不睬,末将犹恐泄了机会,反为不美。
黄滚曰:“据你怎么讲?”
黄明曰:“老将军快上马,出关赶飞虎,只说:‘黄明劝我“虎毒不食儿”,你们都回来。
我同你们往西岐去投见武王。’何如?”
黄滚笑曰:“这畜生好言语,反来诱我!”
黄明曰:“终不然当真去,此是哄他进关。
老将军在府内设酒饭与他吃,我四人打点绳索挠钩,老将军击钟为号,吾等一齐上手,把你三子、三孙俱拿入陷车,解往朝歌。
只望老将军天恩,保我四条金带,感德不浅!”
黄滚听罢,叹曰:“黄将军,你原来是个好人。”
黄滚忙上马,赶上关来,大呼曰:“我儿!黄明劝我,着实有理。
我也自思,不若同你往西岐去罢。”
飞虎自忖:“父亲为何有此言语?”
飞豹曰:“还是黄明的圈套。
我等速回,听其指挥,以便行事。
须进关入府,拜见父亲。
黄滚曰:“一路鞍马,快收拾酒饭,你们吃了,同往西岐去便了。”
且说两边忙排酒食上来,黄滚相陪,饮了四、五杯酒,见黄明站在傍边,黄滚把金钟击了数下,黄明听见,只当不知。
且说龙环对黄明说:“如今怎样了?”黄明曰:“你二人将老将军资蓄打点上车,收拾干净。你一把火烧起粮草堆来。我们一齐上马。老将军必定问我,我自有话回他。”二人去讫。
黄滚见黄明听钟响不见动手,叫到案傍来,问曰:“方才钟响,你怎的不下手?”黄明曰:“老将军,刀斧手不齐,怎么动得手?倘或知觉走了,反为不美。”
且说龙环、吴谦二将,把黄老将军家私都打点上车,就放一把火烧将起来。
两边来报:“粮草堆火起!”众人齐上马出关,黄滚叫苦:“我中了这伙强盗的计了!”黄明曰:“老将军,实对你讲:纣王无道,武王乃仁明圣德之君。我们此去借兵报雠,你去就去;你不去便是催督不完,烧了仓廒,已绝粮草,到了朝歌,难逃一死。总不如一同归武王,此为上策。”
黄滚沉吟长吁曰:“臣非纵子不忠,奈众口难调。老臣七世忠良,今为叛亡之士。”望朝歌大拜八拜,将五十六两帅印挂在银安殿,老将军点兵三千,共家将人等,合有四千余人,救灭火光,离了高关。
有诗为证,诗曰:设计施谋出界牌,黄明周纪显奇才。谁知汜水关难过,怎脱天罗地网灾。
余化通玄多奥妙,法施异宝捉将来。不是哪咤相接应,焉得君臣破鹿台。
话说黄滚同众人并马而行。黄滚曰:“黄明,我见你为吾子,不是为他,是害了我一门忠义。界牌关外便是西岐,那个不妨;只此八十里至汜水关,守关者乃韩荣,麾下一将余化,此人乃左道,人称他‘七首将军’,此人道法通玄,旗开拱手,马到成功。坐下火眼金睛兽,用方天戟,我们一到,料是个个被擒,决难逃脱。我若解你往朝歌,尚留我老身一命;今日一同至此,真是荆山失火,石玉俱焚。此正天数难逃,吾命所该。”
又见七岁孙儿在马上啼哭,又添惨切。不觉失声叹曰:“我等遭此缧绁;你得何罪于天地,也逢此诛身之厄!”黄滚一路上不绝口叹息,不觉行至汜水关,安下人马,扎了辕门。
却说韩荣探马报到:“黄滚同武成王反出界牌,兵至关前扎营。”韩荣听罢,低首自思:“黄老将军,你官居总帅,位极人臣,为何纵子反商,不谙事体?其实可笑。”命左右:“擂鼓聚将听用。”诸军参谒毕,韩荣曰:“黄滚纵子造反,其至此地,须商议仔细酌量。”众将领令。那韩荣调人马阻塞咽喉,按下不表。
且说黄滚坐在帐里,看看两边子孙,点首曰:“今日齐齐整整,两傍侍立,到明日不知先少谁人?”众人听着,各有不忿之意。
且说次日余化领命,布开人马,军前搦战。营门官报入。黄滚问:“你们谁去走走?”只见黄飞虎曰:“孩儿前去。”上了五色神牛,提枪在手,催骑向前。
见一将生的古怪形容,怎见得,诗曰:脸似搽金须发红,一双怪眼镀金瞳,虎皮袍衬连环铠,玉带束宝现玲珑。
秘授玄功无比赛,人称“七首”似飞熊。翠蓝旛上书名字,余化先行手到功。
话说余化一骑向前,此人自不曾会武成王,见来将仪容异相,五柳长髯,飘扬脑后,丹凤眼,卧蚕眉,提金錾提芦杵,坐五色神牛。
余化问曰:“来者何人?”武成王答曰:“吾乃武成王黄飞虎是也。今纣王失政,弃纣归周。汝乃何人?”
余化答曰:“末将未会大王尊颜。大王乃成汤社稷之臣,若论满朝富贵,尽出黄门。何事不足,而作反叛之人?”
飞虎曰:“将军之言虽是,各有衷曲,一言难尽。即以君臣之道而论,古云:‘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普天下尽知纣王无道,羞于为臣。今又乱伦败德,污蔑纪纲,残贼仁义,不恤士民。天下诸侯,皆知有岐周矣。
三分天下,周土已得二分,可见天命有归,岂是人力。吾今止借此关一往,望将军容纳,不才感德无涯。”
余化叹曰:“大王此言差矣!末将把守关隘,以尽臣职。大王不反,末将自当远迎。大王今系叛亡,末将与大王成为敌国,岂有放大王出关之理!大王难道此理也不知?我劝大王请速下战骑,俟末将关主解往朝歌,请旨定夺。
百司自有本章保奏,念大王平日之功,以赦叛亡之罪,或未可知。若想善出此关,大王乃缘木求鱼,非徙无益,而又害之也。”
飞虎曰:“五关已出有四,岂在汝这汜水关!敢出言无状,放马来与你见个雌雄。”
飞虎举枪,直取余化。余化画戟相迎。二兽相交,枪戟并举,一场大战:
二将阵前势无比,立见输赢定生死。
狻猊摆尾斗麒麟,却似苍龙搅海水。
长枪荡荡蟒翻身,摆动金钱豹子尾。
将军恶战不寻常,不至败亡心不止。
话说武成王展放钢枪,使得性发,似一条银蟒裹住余化。
只杀的他马仰人翻。
余化掩一戟就走。
飞虎赶来。
追至两肘之地,余化挂下画戟,揭起战袍,囊中取出一旛,名曰:‘戮魂旛。’
──此物是蓬莱岛一气仙人传授,乃左道傍门之物。
──望空中一举,数道黑气,把飞虎罩住,平空拎去了。
望辕门摔下,众士卒将武成王拏了。
余化掌得胜鼓回府。
旗门小校飞报守将韩荣曰:‘余将军今日已捉反臣黄飞虎听令。’
韩荣传令:‘推来。’
众士卒将飞虎推至檐前。
飞虎立而不跪。
荣曰:‘朝廷何事亏你,一旦造反?’
飞虎笑曰:‘似足下坐守关隘,自谓贵职,不过狐假虎威,借天子之威福以弹压此一方耳。岂知朝政得失,祸乱之由,君臣乖违之故?我今既被你所获,无非一死而已,何必多言!’
韩荣曰:‘吾既守此关隘,擒拏叛逆,不过尽吾职守,吾亦不与你辩。且送下囹圄监候,余党尽获起解。’
且说黄滚在营中闻报说飞虎被擒,黄滚叹曰:‘畜生!你不听为父之言,可惜这场功劳,落在韩荣手里!’
一宿已过,次日来报:‘余化请战!’
黄滚问:‘何人出去?’
黄明、周纪曰:‘末将愿往。’
二将上马,拎斧出营,大呼曰:‘余化匹夫!擒吾长兄,此恨怎消?’
纵马舞斧来取。
余化画戟急架相还。
三骑相交,戟斧并举,一场大战。
诗曰:三将昂昂杀气高,征云霭霭透青霄。
英雄踊跃多威武,俊杰胸襟胆量豪。
逆理莫思封拜福,顺时应自得金鳌。
从来理数皆如此,莫用心机空自劳。
话说三将交锋,未及三十回合,余化拨马便走。
二将赶来。
余化依旧将戮魂旛举起如前,把二将拏去见韩荣。
韩荣吩咐:‘发下监禁。’
不表。
且言探马报人中营:‘启元帅!二将被擒。’
黄滚低首不言。
又报:‘余化请战!’
黄滚又问:‘谁出马?’
黄飞彪、飞豹曰:‘孩儿愿为长兄报雠。’
二将上马,拎枪出营,骂曰:‘余化匹夫!以妖法擒吾弟兄三人!’
拨马来取。
三将又战二十回合。
余化拨马败走。
飞豹二将亦赶下来。
余化也如前法,又把二将拿去见韩荣,也是送下囹圄监候。
黄滚闻二将又被擒去,心下十分懊恼。
次日又报:‘余化请战!’
黄滚问曰:‘谁再去退战?’
帐下龙环、吴谦曰:‘终不然畏彼妖法便罢?吾二人愿往。’
二将上马,拎戟出营,见余化,气冲牛斗,厉声大叫:‘匹夫!将左道之术,擒吾长兄,与贼势不两立!’
三马交还,战二十回合,余化依旧败走。
二将赶来,亦被余化拏去见韩荣,依旧发下囹圄。
余化连四阵捉七员将官。
韩荣设酒与余化贺功。
不表。
话说黄滚在中军,见两边诸将被擒,又见三个孙儿站立在傍,心下十分不忍,点头落泪:‘我儿!你年不过十三四岁,为何也遭此厄?’
又报:‘余化请战。’
只见次孙黄天禄欠身曰:‘小孙愿为父、叔报雠。’
黄滚吩咐:‘是必小心。’
黄天禄上马,提枪出营,见余化曰:‘匹夫赶尽杀绝,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禄!’
纵马摇枪直取,余化急架忙迎。
二马相交,枪戟并举。
黄天禄年纪虽幼,原是将门之子,传授精妙,枪法如神。
不分起倒,一勇而进。
正是‘初生之犊猛于虎’。
后人看至此,有枪赞曰:乾坤真个少,盖世果然稀。
老君炉里炼,曾敲十万八千槌。
磨塌泰山昆仑顶,战干黄河九曲溪。
上阵不粘尘世界,回来一阵血腥飞。
话说黄天禄使开枪如翻江怪兽,势不可当。
天禄见战不下余化,在马上卖一个名解。
唤做:‘丹凤入昆仑’。
一枪正刺中余化左腿。
余化负痛,落荒便走,天禄不知好歹,赶下阵来。
余化虽败,此术尚存,依旧举旛如前,把黄天禄拏去见韩荣。
也发下囹圄监候。
黄飞虎屡见将他黄门人拏来,心上甚是懊恼。
忽见次子天禄又拏到,飞虎不觉流泪满面。
可怜!正是父子关心,骨肉情切。
且不说他父子悲咽,有话难言。
再表黄滚闻报次孙被擒,心中甚是凄惋。
想一想,无策可施:‘……如今只存公、孙三人,料难出他地网天罗。往前不得出关,去后一无退步……。’
黄滚把案一拍:‘罢!罢!罢!’
忙传令,命家将等,共三千人马,你们把车辆上金珠细软之物献于韩荣,买条生路,放你们出关。
我公、孙料不能俱生。
众家将跪而告曰:‘老爷且省愁烦,‘吉人自有天相’,何必如此?’
黄滚曰:‘余化乃左道妖人,皆系幻术,我何能抵当?若被他擒获,反把我平昔英名一旦化为乌有。’
又见二孙在旁啼泣,黄滚亦泣曰:‘我儿,你也不知可有造化,我替你哀告韩荣,不知他可肯饶你二人。’
黄滚把头上盔除下,摘去腰间玉带,解甲宽袍,腰悬玉玦,领着二孙,径往韩荣帅府门前来。
众将见是黄元帅亲自如此,俱不敢言语。
黄滚至府前,对门官曰:‘烦你通报韩总兵,只说黄滚求见。’
军政官报与韩荣。
韩荣曰:‘你来也无用了。’
忙令军卒分排两傍,众将分开左右,韩荣出仪门,至大门口,只见黄滚缟素跪下,后跪黄天爵、天祥。
不知吉凶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三十三回-译文
黄飞虎在泗水大战中的诗说:
经历了千难万险的苦难,却无法忍受;奸臣贼子徒然痴心妄想,夸耀自己的幻术能获得多少,却不知邪恶的计谋容易被侵犯。
我余化图功成画饼,韩荣封拜有差参。总然天意安排定,说到封神泪满襟。
话说黄滚布开人马,等候儿子来。只见黄明、周纪远远望见一支人马摆开,黄明对黄飞虎说:‘父亲布开人马,又见陷车,这光景不是好消息。’龙环说:‘且见了父亲,看他怎么说,再做处治。’数骑向前,飞虎在鞍鞽欠身,口称:‘父亲!不孝儿飞虎不能全礼。’黄滚问:‘你是何人?’飞虎答:‘我是父亲长子黄飞虎。为何反问?’黄滚大喝一声:‘我家受天子七世恩荣,为商汤之股肱,忠孝贤良者有,叛逆佞奸者无。况我黄门无犯法之男,无再嫁之女。你今为一妇人,而背君亲之大恩,弃七代之簪缨,绝腰间之宝玉,失人伦之大礼,忘国家之遗荫,背主求荣,无端造反,杀朝廷命官,闯天子关隘,乘机抢掳,百姓遭殃,辱祖宗于九泉,愧父颜于人世,忠不能于天子,孝不尽于父前。畜生!你空为王位,累父飡刀!你生有愧于天下,死有辱于先人!你再有何颜见我!’飞虎被父亲一番言语说得默默无言。
黄滚又问:‘畜生!你可做忠臣、孝子不做忠臣、孝子?’飞虎问:‘父亲此言怎么说?’滚说:‘你要做忠臣、孝子,早早下骑,为父的把你解往朝歌,使我黄滚解子有功,天子必不害我;我得生全,你死还是商臣,为父还有肖子。畜生!你忠孝还得两全。你不做忠臣、孝子,既已反了朝歌,目中已无天子,自是不忠;你再使开长枪,把我刺于马下,料你必投西土,任你纵横,使我眼不见,耳不闻,我也甘心。你可乐意。庶几不遗我末年披枷带索,死于藁街,使人指曰:“此某人之父,因子造反而致某于此也!”’飞虎听罢,在神牛上大叫:‘老爷不必罪我,与老爷解往朝歌去罢!’方欲下骑,傍有黄明在马上大呼:‘长兄不可下骑!纣王无道,乃失政之君,不以吾等尽忠辅国为念,古语云:“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国君既以不正,乱伦反常,臣又何必听其驱使!我等出五关,费了多少艰难,十死一生;今听老将军一篇言语,就死于马下无益。可怜惨死,沉冤不能表白于天下!’飞虎听得此言有理,在牛上低首不语。
黄滚大骂黄明:‘你们这伙逆贼!吾子料无反心,是你们这样无父无君,不仁不义,少三纲,绝五常的匹夫唆使,故做出这等事来。在我面前,况且教吾子不要下骑,这不是你等撮弄他!气杀老夫!’纵马抡刀来取黄明。
黄明急用斧架开刀说:‘老将军,你听我讲。黄飞虎等是你的儿子,黄天禄等是你的孙子;我等不是你的子孙,怎把囚车来拿我等?老将军,你差了念头!自古道虎毒不食儿,如今朝廷失政,大变伦常,各处荒乱,刀兵四起,天降不祥,祸乱已现。今老将军媳妇被君欺辱,亲女被君摔死,沉冤无伸;不思为一家骨肉报仇,反解儿子往朝歌受戮。语云:“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不慈,子必参商。”’黄滚大怒:‘反贼,巧言舌辩,气杀我!’把刀望黄明劈来,黄明架刀,大叫:“黄老儿!你“天晴不肯去,只待雨淋头”!你做一世大帅,不识时务,只管把刀来劈我。独不想吾手中斧无眉少目,万有一伤,把老将军一生英名置于乌有。小侄怎敢!’黄滚大怒,纵马舞刀,飞来直取。
周纪说:“老将军,今日得罪也罢,忍不住了。”黄明、周纪、龙环、吴谦四将,把黄滚围裹垓心,斧戟交加,奔腾战马。
黄飞虎在旁,见四将把父亲围住,面上甚有怒色,沉思说:“这匹夫可恶!我在此尚,把老爷欺侮。”只见黄明大叫:“长兄!我等将老爷围住,你们不快快出关,还要等请?”飞彪、飞豹、天禄、天爵、天祥,一齐连家将车辆,冲出关去。黄滚见儿子撞出关去,气冲肝腑,跌下马来,随欲拔剑自刎。
黄明下马,一把抱住,口称:“老爷何必如此?”黄滚醒回,睁目大骂:“无知强盗!你把我逆子放走了,还要在此支吾!”黄明说:“末将一言难尽,真是有屈无伸。我受你的儿子气,已是无限了。他要反商,我几番苦劝,动不动只要杀我四人。我等没奈何,共议只到界牌关,见了黄将军,设法拿解朝歌,洗我四人一身之怨。末将以目送情,老将军只管说闲话不睬,末将犹恐泄了机会,反为不美。”黄滚问:“据你怎么讲?”黄明说:“老将军快上马,出关赶飞虎,只说:‘黄明劝我“虎毒不食儿”,你们都回来。我同你们往西岐去投见武王。’何如?’黄滚笑说:‘这畜生好言语,反来诱我!’黄明说:‘终不然当真去,此是哄他进关。老将军在府内设酒饭与他吃,我四人打点绳索挠钩,老将军击钟为号,吾等一齐上手,把你三子、三孙俱拿入陷车,解往朝歌。只望老将军天恩,保我四条金带,感德不浅!’黄滚听罢,叹说:‘黄将军,你原来是个好人。’
黄滚忙上马,赶上关来,大呼说:‘我儿!黄明劝我,着实有理。我也自思,不若同你往西岐去罢。’飞虎自忖:‘父亲为何有此言语?’飞豹说:‘还是黄明的圈套。我等速回,听其指挥,以便行事。须进关入府,拜见父亲。’黄滚说:‘一路鞍马,快收拾酒饭,你们吃了,同往西岐去便了。’
且说两边忙忙地摆上酒食,黄滚在一旁陪伴,他们喝了四、五杯酒,看到黄明站在旁边,黄滚敲了几下金钟,黄明听到了,却装作没听见。再说龙环对黄明说:‘现在怎么办?’黄明说:‘你们两个把老将军的财物收拾好装上车,把这里打扫干净。你点一把火把粮草堆烧了。我们一同上马。老将军一定会问我,我自有话回答他。’两个人走了。黄滚看到黄明听到钟声却没有动手,把他叫到桌边问:‘刚才钟声响了,你怎么不动手?’黄明说:‘老将军,刀斧手没齐,怎么能动手?如果被发现逃走了,反而不好。’再说龙环、吴谦两位将军,把黄老将军的家产都装上车,然后放了一把火。两边来报告说:‘粮草堆着火了!’大家一齐上马出关,黄滚叫苦不迭:‘我中了这伙强盗的计了!’黄明说:‘老将军,实话告诉你:纣王无道,武王是仁明圣德的君主。我们此去借兵报仇,你去就去;你不去,就别想能逃脱,烧了粮仓,已经断绝了粮草,到了朝歌,难逃一死。不如我们一起归顺武王,这是上策。’黄滚沉思长叹说:‘我并不是纵容儿子不忠,但众口难调。我黄家七代忠良,如今却成了叛逃的人。’面向朝歌拜了八拜,把五十六两帅印挂在银安殿,老将军点兵三千,加上家将等人,共有四千多人,救灭了火光,离开了高关。
有诗为证,诗曰:‘设计施谋出界牌,黄明周纪显奇才。谁知汜水关难过,怎脱天罗地网灾。余化通玄多奥妙,法施异宝捉将来。不是哪咤相接应,焉得君臣破鹿台。’话说黄滚和众人并马而行。黄滚说:‘黄明,我见到你是因为你是我的儿子,不是因为你,是害了我一家的忠义。界牌关外就是西岐,那没问题;但从这里到汜水关有八十里,守关的是韩荣,麾下有一员大将余化,此人精通左道,人称“七首将军”,他的道法非常神奇,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他骑的是火眼金睛兽,用方天戟,我们一到,肯定会被抓,难以逃脱。如果我带你回朝歌,还能留我一命;今天我们一起到这里,真是荆山失火,玉石俱焚。这正是天数难逃,是我命中注定。’又看到七岁的孙子在马上哭泣,更加悲惨。忍不住叹息说:‘我们遭此牢狱之灾;你有什么罪过天地,也遇到了这样的杀身之祸!’黄滚一路上不停地叹息,不知不觉来到了汜水关,安顿好人马,扎了营。
韩荣的探马报告说:‘黄滚和武成王反出界牌,军队到了关前扎营。’韩荣听后,低头自思:‘黄老将军,你官居总帅,位极人臣,为什么纵容儿子反叛商朝,不懂事理?实在可笑。’命令左右:‘擂鼓召集将领听令。’众将领参拜完毕,韩荣说:‘黄滚纵容儿子造反,他到这里,我们必须仔细商议。’众将领接受命令。韩荣调动人马封锁了要道,这里暂且不表。
黄滚坐在帐篷里,看着两旁的子孙,点头说:‘今天大家整整齐齐,两边站着,不知道明天会先少哪一个?’众人听了,都各有不满之意。
再说次日,余化领命,摆开人马,在军前挑战。营门官报告说。黄滚问:‘你们谁去应战?’只见黄飞虎说:‘我去。’他骑上五色神牛,手持长枪,催马向前。看到一个将领长得古怪,诗曰:‘脸似搽金须发红,一双怪眼镀金瞳,虎皮袍衬连环铠,玉带束宝现玲珑。秘授玄功无比赛,人称“七首”似飞熊。翠蓝旛上书名字,余化先行手到功。’话说余化一骑向前,他从未见过武成王,看到来将模样奇特,五绺长髯飘扬脑后,丹凤眼,卧蚕眉,手持金锤和芦苇棒,骑在五色神牛上。余化问:‘来的是谁?’武成王答:‘我是武成王黄飞虎。现在纣王失政,我归顺了周。你是谁?’余化答:‘末将未见过大王。大王是成汤社稷之臣,按理说满朝的富贵都出自黄家。有什么不足,要作反叛的人?’飞虎说:‘将军的话虽然对,但各有各的苦衷,一言难尽。就以君臣之道来说,古语有云:“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普天下都知道纣王无道,羞于为臣。现在他又乱伦败德,污蔑纲常,残害仁义,不顾百姓。天下诸侯,都知道有岐周了。三分天下,周已经得到两分,可见天命有归,岂是人力。我现在只借这关一用,希望将军能容纳,不胜感激。’余化叹曰:‘大王此言差矣!末将守卫关隘,以尽臣职。大王如果不反,末将自然会远迎。大王现在属于叛逃,末将与大王成了敌国,岂有放大王出关的道理!大王难道不知道这个道理吗?我劝大王请下马,等末将把关主解往朝歌,请旨定夺。百官自有奏章保奏,念大王平日之功,或许能赦免叛逃之罪,也未可知。如果想从这里安全出去,大王是缘木求鱼,非但无益,反而有害。’飞虎说:‘我已经出了四关,难道还在乎你这汜水关!敢出此言,放马来与你决一死战。’飞虎举起长枪,直取余化。余化挥舞画戟相迎。两兽交战,枪戟并举,一场大战就此展开:二将阵前势无比,立见输赢定生死。狻猊摆尾斗麒麟,却似苍龙搅海水。长枪荡荡蟒翻身,摆动金钱豹子尾。将军恶战不寻常,不至败亡心不止。
话说武成王展放钢枪,使得性发,似一条银蟒裹住余化。只杀的他马仰人翻。余化掩一戟就走。飞虎赶来。追至两肘之地,余化挂下画戟,揭起战袍,囊中取出一旛,名曰:‘戮魂旛。’──此物是蓬莱岛一气仙人传授,乃左道傍门之物。──望空中一举,数道黑气,把飞虎罩住,平空拎去了。望辕门摔下,众士卒将武成王拏了。余化掌得胜鼓回府。旗门小校飞报守将韩荣曰:‘余将军今日已捉反臣黄飞虎听令。’韩荣传令:‘推来。’众士卒将飞虎推至檐前。飞虎立而不跪。荣曰:‘朝廷何事亏你,一旦造反?’飞虎笑曰:‘似足下坐守关隘,自谓贵职,不过狐假虎威,借天子之威福以弹压此一方耳。岂知朝政得失,祸乱之由,君臣乖违之故?我今既被你所获,无非一死而已,何必多言!’韩荣曰:‘吾既守此关隘,擒拏叛逆,不过尽吾职守,吾亦不与你辩。且送下囹圄监候,余党尽获起解。’
且说黄滚在营中闻报说飞虎被擒,黄滚叹曰:‘畜生!你不听为父之言,可惜这场功劳,落在韩荣手里!’一宿已过,次日来报:‘余化请战!’黄滚问:‘何人出去?’黄明、周纪曰:‘末将愿往。’二将上马,拎斧出营,大呼曰:‘余化匹夫!擒吾长兄,此恨怎消?’纵马舞斧来取。余化画戟急架相还。三骑相交,戟斧并举,一场大战。
诗曰:‘三将昂昂杀气高,征云霭霭透青霄。英雄踊跃多威武,俊杰胸襟胆量豪。逆理莫思封拜福,顺时应自得金鳌。从来理数皆如此,莫用心机空自劳。’话说三将交锋,未及三十回合,余化拨马便走。二将赶来。余化依旧将戮魂旛举起如前,把二将拏去见韩荣。韩荣吩咐:‘发下监禁。’不表。
且言探马报人中营:‘启元帅!二将被擒。’黄滚低首不言。又报:‘余化请战!’黄滚又问:‘谁出马?’黄飞彪、飞豹曰:‘孩儿愿为长兄报雠。’二将上马,拎枪出营,骂曰:‘余化匹夫!以妖法擒吾弟兄三人!’拨马来取。三将又战二十回合。余化拨马败走。飞豹二将亦赶下来。余化也如前法,又把二将拿去见韩荣,也是送下囹圄监候。
黄滚闻二将又被擒去,心下十分懊恼。次日又报:‘余化请战!’黄滚问曰:‘谁再去退战?’帐下龙环、吴谦曰:‘终不然畏彼妖法便罢?吾二人愿往。’二将上马,拎戟出营,见余化,气冲牛斗,厉声大叫:‘匹夫!将左道之术,擒吾长兄,与贼势不两立!’三马交还,战二十回合,余化依旧败走。二将赶来,亦被余化拏去见韩荣,依旧发下囹圄。
余化连四阵捉七员将官。韩荣设酒与余化贺功。不表。
话说黄滚在中军,见两边诸将被擒,又见三个孙儿站立在傍,心下十分不忍,点头落泪:‘我儿!你年不过十三四岁,为何也遭此厄?’又报:‘余化请战。’只见次孙黄天禄欠身曰:‘小孙愿为父、叔报雠。’黄滚吩咐:‘是必小心。’黄天禄上马,提枪出营,见余化曰:‘匹夫赶尽杀绝,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禄!’纵马摇枪直取,余化急架忙迎。
二马相交,枪戟并举。黄天禄年纪虽幼,原是将门之子,传授精妙,枪法如神。不分起倒,一勇而进。正是‘初生之犊猛于虎’。后人看至此,有枪赞曰:‘乾坤真个少,盖世果然稀。老君炉里炼,曾敲十万八千槌。磨塌泰山昆仑顶,战干黄河九曲溪。上阵不粘尘世界,回来一阵血腥飞。’
话说黄天禄使开枪如翻江怪兽,势不可当。天禄见战不下余化,在马上卖一个名解。唤做:‘丹凤入昆仑’。一枪正刺中余化左腿。余化负痛,落荒便走,天禄不知好歹,赶下阵来。
余化虽败,此术尚存,依旧举旛如前,把黄天禄拏去见韩荣。也发下囹圄监候。黄飞虎屡见将他黄门人拏来,心上甚是懊恼。忽见次子天禄又拏到,飞虎不觉流泪满面。
可怜!正是父子关心,骨肉情切。且不说他父子悲咽,有话难言。再表黄滚闻报次孙被擒,心中甚是凄惋。想一想,无策可施:‘……如今只存公、孙三人,料难出他地网天罗。往前不得出关,去后一无退步……。’黄滚把案一拍:‘罢!罢!罢!’忙传令,命家将等,共三千人马,你们把车辆上金珠细软之物献于韩荣,买条生路,放你们出关。我公、孙料不能俱生。’
众家将跪而告曰:‘老爷且省愁烦,‘吉人自有天相’,何必如此?’黄滚曰:‘余化乃左道妖人,皆系幻术,我何能抵当?若被他擒获,反把我平昔英名一旦化为乌有。’又见二孙在旁啼泣,黄滚亦泣曰:‘我儿,你也不知可有造化,我替你哀告韩荣,不知他可肯饶你二人。’黄滚把头上盔除下,摘去腰间玉带,解甲宽袍,腰悬玉玦,领着二孙,径往韩荣帅府门前来。
众将见是黄元帅亲自如此,俱不敢言语。
黄滚至府前,对门官曰:‘烦你通报韩总兵,只说黄滚求见。’军政官报与韩荣。韩荣曰:‘你来也无用了。’忙令军卒分排两傍,众将分开左右,韩荣出仪门,至大门口,只见黄滚缟素跪下,后跪黄天爵、天祥。
不知吉凶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三十三回-注解
黄飞虎:黄飞虎,可能是文中的人物名,指某位武将。
泗水大战:泗水大战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情节,黄飞虎在此战中与父亲黄滚发生冲突。
诗曰:诗曰是古文中常用的开头,表示接下来的内容是诗歌或诗歌般的叙述。
百难千灾苦不禁:形容遭遇了无数困难和灾难,但仍然无法忍受。
奸臣贼子:指奸诈的臣子和叛徒。
幻术:古代指魔术、幻术等技巧。
邪谋:指邪恶的计谋。
余化图功成画饼:比喻空想、不切实际的计划。
韩荣封拜有差参:指韩荣被封官拜爵,有差别对待。
总然天意安排定:表示无论如何,都是天意安排。
说到封神泪满襟:形容悲痛欲绝,泪水满衣襟。
黄滚:黄滚,可能是文中的人物名,指某位将领。
人马:指军队。
陷车:古代用来囚禁犯人的车辆。
鞍鞽:鞍鞽指马具,这里指骑马。
天子:天子,古代对皇帝的尊称。
商汤:商朝的开国君主。
股肱:比喻得力的助手。
簪缨:古代贵族戴的簪和冠,这里指贵族的身份。
宝玉:指珍贵的玉石,这里指财富。
人伦:指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遗荫:指祖先的恩惠。
背主求荣:指背叛主人以求得个人的荣华富贵。
朝歌:朝歌,商朝的都城,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淇县。
天子关隘:指皇帝的禁地。
抢掳:抢劫、掠夺。
藁街:古代的一种刑具,用来拘禁犯人。
龙环:龙环,可能是文中的人物名,指某位将领。
周纪:黄飞虎的部将。
纣王:纣王,指商朝末年的暴君纣王,是武王伐纣的对象。
失政之君:指治理国家失当的君主。
五关:五关,指古代的五个重要关隘,此处指黄飞虎已经通过了四个关隘。
十死一生:形容经历了极大的危险,幸存下来。
荒乱:指战乱和混乱。
伦常:指人伦道德。
报雠:报仇。
朝歌受戮:在朝歌被处死。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古代儒家提倡的五种道德规范。
披枷带索:指被囚禁。
神牛:指黄飞虎骑的神牛。
飞彪:黄飞虎的儿子。
飞豹:黄飞虎的儿子。
天禄:黄飞虎的孙子。
天爵:黄飞虎的孙子。
天祥:黄飞虎的孙子。
界牌关:界牌关,古代关隘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凤翔县。
金带:古代官员佩戴的腰带,这里指官职。
西岐:西岐,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岐山县,是周朝的发源地。
黄明:黄明,古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黄飞虎的儿子,参与武王伐纣的故事。
金钟:金钟,古代用来传递信号的器具,此处指黄滚用金钟发出信号。
武王:武王,指周武王,商朝末年的君主,被后世尊为圣君,是周朝的建立者。
雠:雠,通“仇”,指仇恨。
粮草堆:粮草堆,指存放粮食和草料的堆积处,此处指黄明建议烧毁粮草堆以绝后患。
帅印:帅印,古代将帅的印信,代表军事指挥权。
汜水关:汜水关,古代关隘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滑县。
韩荣:韩荣,可能是文中的人物名,指某位守将。
余化:余化,可能是文中的人物名,指某位武将。
七首将军:七首将军,指余化,因其道法独特,故有此称号。
火眼金睛兽:火眼金睛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此处指余化的坐骑。
方天戟:方天戟,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戟,但两侧都有锋刃。
朝歌大拜:朝歌大拜,指黄滚在朝歌前向商朝表示效忠的仪式。
武成王:武成王,古代对武将的尊称,此处可能指某位武艺高强的将领。
纣王失政:纣王失政,指纣王在位期间政治混乱,失去民心。
乱伦败德:乱伦败德,指行为不道德,违背伦理。
纪纲:纪纲,指法纪和道德规范。
残贼仁义:残贼仁义,指残害仁义,不讲究道德。
士民:士民,指士人和百姓,泛指人民。
三分天下:三分天下,指天下分为三个部分,此处指周、商、其他诸侯国三分天下。
成汤社稷:成汤社稷,指商朝的江山社稷,即国家。
雌雄:雌雄,指胜负,此处指黄飞虎和余化的战斗。
狻猊:狻猊,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形状似狮子。
麒麟:麒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形状似鹿。
金钱豹子尾:金钱豹子尾,指金钱豹的尾巴,此处比喻枪戟的挥舞。
将军:将军,古代对武将的尊称。
钢枪:古代兵器,长柄,前端为枪头,用于刺击。
银蟒:银蟒,比喻形态如蛇的银色长虫,此处形容武成王枪法如蛇般灵活。
画戟:古代兵器,形似戈,有长柄,前端为戟头,用于刺击。
蓬莱岛:蓬莱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此处可能指某位仙人。
一气仙人:一气仙人,传说中的仙人,此处可能指传授戮魂旛的仙人。
左道傍门:左道傍门,指非正道的方术或邪术。
戮魂旛:戮魂旛,一种传说中的法器,能迷惑或控制敌人。
飞虎:飞虎,可能是文中的人物名,指某位武将。
辕门:辕门,古代官署或军营的正门。
士卒:士卒,古代对士兵的称呼。
拏:拏,抓捕、捉拿。
反臣:反臣,指背叛朝廷的臣子。
造反:造反,指背叛朝廷,发动叛乱。
狐假虎威: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
弹压:弹压,镇压、压制。
乖违:乖违,违背、不和谐。
囹圄:囹圄,监狱。
畜生:畜生,古代对人的贬称,此处可能指黄飞虎。
功禄:功禄,功绩和俸禄。
造化:造化,命运、天意。
蓬莱岛一气仙人:蓬莱岛一气仙人,指上文提到的传授戮魂旛的仙人。
左道:左道,非正道的方术或邪术。
妖法:妖法,指邪术或妖术。
吴谦:吴谦,可能是文中的人物名,指某位将领。
丹凤入昆仑:丹凤入昆仑,古代武术中的招式名,此处指黄天禄的枪法。
玉玦:玉玦,古代的一种玉佩,此处可能指黄滚作为信物的玉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三十三回-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场面,通过武成王与余化的对决,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与英勇。
‘武成王展放钢枪,使得性发,似一条银蟒裹住余化’这一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武成王枪法的迅猛与威猛,如同银蟒般缠绕住余化。
‘余化掩一戟就走’中的‘掩’字,表现出余化在危急时刻的敏捷与机智,一戟掩过,便迅速撤退。
‘飞虎赶来’到‘把二将拏去见韩荣’这一段,通过余化使用‘戮魂旛’的描写,展现了其左道傍门之物的神秘与威力,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不可预测。
‘余化掌得胜鼓回府’这一句,通过余化的得意之情,反衬出战争的残酷与胜利的代价。
‘飞虎立而不跪’表现了飞虎的忠诚与不屈,即使面对生死,也不屈服于敌人。
‘朝廷何事亏你,一旦造反’这一段,反映了古代战争中,朝廷与士兵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士兵对朝廷的不满与反抗。
‘三将昂昂杀气高’到‘莫用心机空自劳’这一段,通过诗的形式,对战争的残酷进行了反思,强调了顺时应天、顺应理数的观念。
‘黄天禄年纪虽幼,原是将门之子,传授精妙,枪法如神’这一句,表现了黄天禄虽然年纪幼小,但因为是将门之子,所以枪法高超,英勇无畏。
‘初生之犊猛于虎’这一句,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黄天禄年轻气盛、勇猛无畏的形象。
‘乾坤真个少,盖世果然稀’这一段,通过赞诗的形式,对黄天禄的枪法进行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对武艺的推崇。
‘黄滚把案一拍:“罢!罢!罢!”’这一句,表现了黄滚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绝望,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不可抗拒。
‘黄滚把头上盔除下,摘去腰间玉带,解甲宽袍,腰悬玉玦’这一段,通过黄滚的举动,展现了他对儿子们的关心与担忧,以及他对生命的尊重。
‘黄滚至府前,对门官曰:“烦你通报韩总兵,只说黄滚求见。”’这一段,表现了黄滚在绝望中仍然寻求一线生机,试图通过求情来挽救儿子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