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许仲琳,明代文学家和小说家,著有《封神演义》一书。关于《封神演义》的具体作者,有学者认为可能是许仲琳,或许是民间口头传承的集体创作,后期经过整理成书。许仲琳的作品《封神演义》融入了丰富的神话、宗教和历史元素,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作品之一。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世纪)。
内容简要:《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创作的神话小说,以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为背景,讲述了许多神仙、英雄、妖怪的故事,特别是姜子牙辅佐周武王推翻商朝的过程。本书的核心情节是周朝的建立与商纣王的灭亡,其中穿插了大量的神仙、妖魔以及人物的封神故事。全书充满了神话和幻想元素,通过塑造许多英雄人物,如姜子牙、哪吒、杨戬等,展现了忠诚、勇敢、智慧等美德。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并以战斗、谋略、道德冲突等为主要内容,呈现出强烈的戏剧性。作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之一,《封神演义》不仅在文学上影响深远,也对后世的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三十一回-原文
闻太师驱兵追袭
诗曰:
忠良去国运将灰,水旱频仍万姓灾。
贤圣太师旋斗柄,奸谗妖孽丧盐梅。
三关漫道能留辔,四径纷纭唱草莱。
空把追兵迷白日,彼苍定数莫相猜。
话说闻太师驱兵追赶,出西门,一路上旗旛招展,镗鼓齐鸣,喊声大作。不表。
且说黄家父子、兄弟过了孟津,渡了黄河,行至渑池县。
──县中镇守主将张奎。
黄飞虎知张奎利害,不敢穿城而走,从城外过了渑池,径往临潼关来。
家将徐徐行至白莺林,只听得后面喊声大作,滚滚尘起。
飞虎回头一看,却是闻太师的旗号,随后赶来,飞虎俯鞍叹曰:‘闻太师兵来,如何抵敌!吾等束手待毙而已。’
飞虎见三子天祥──年方七岁,坐在马上。
飞虎暗暗嗟叹:‘此子幼稚无知,你得何罪,也逢此难。’
家将来报:‘启千岁:左边有一支人马到了。’
飞虎看时,乃青龙关张桂芳人马。
又报:‘佳梦关魔家四将从右边来了。’
又见正中间临潼关总兵官张凤兵来。
黄飞虎见四面人马俱来,自思不能逃脱,长吁一声,气冲霄汉。
且说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因神仙犯了杀戒,玉虚宫止讲,待子牙封过神方上昆仑,因此闲游五岳。
一日往临潼关过,被武成王怨气冲开真人足下祥光。
真人拨开云彩,往下一观,──原来是武成王有难,贫道不行护救,谁来拔济!
真人命黄巾力士:‘将吾混元旛遮下,把黄家父子移到僻净山中去;待贫道退了朝歌人马,打发他出关。’
黄巾力士领法旨,用混元旛一罩,将黄家父子尽移往深山去了,踪迹全无。
且说闻太师大兵赶至中途,前哨报:‘青龙关总兵官张桂芳听令。’
太师传将令:‘来。’
桂芳行至军前,欠身躬候。
太师问曰:‘黄飞虎反出朝歌,此必由此关隘,你可曾见否?’
桂芳答曰:‘末将不曾见。’
太师曰:‘速回,谨防关隘,不得迟误。’
桂芳得令,去讫。
又报:‘佳梦关魔家四将听令。’
太师命:‘令来。’
四天王步行至军前,口称:‘太师,甲冑在身,不能全礼。’
太师道:‘黄飞虎曾往佳梦关来否?’
四将答曰:‘不曾见。’
太师传令:‘速回佳梦关守御,协同捉贼。’
四将得令,去讫。
又报:‘临潼关守将张凤听令。’
太师命:‘令来。’
至骑前行礼。
太师曰:‘老将军,叛贼黄飞虎曾往关上来否?’
张凤欠身答曰:‘不曾见。’
闻太师令回兵,用心防守。
张凤得令,去讫。
且说太师坐在骑上暗思:‘俱道飞虎既出西门,过孟津,为何不见?三处人马撞来,俱言不曾见。异哉!异哉!也罢,待吾将人马扎住在此,看他往那里去?’
且说清虚道德真君在空中看闻太师住兵不动,真君曰:‘若不把闻仲兵退回去,黄飞虎怎的出得五关?’
真人随将葫芦盖去了,倒出神砂一捏,望东南上一洒,──法去先天一气,炉中炼就玄功。
少时间,闻太师军政官来报:‘启太师!武成王领家将倒杀往朝歌去了。’
太师闻报,传令:‘回兵。’
慌忙赶杀,径奔渑池。
一路上果见前边一伙人,簇拥飞走。
太师催动三军,赶过了孟津。
按下不表。
且说真君在云里命黄巾力士把混元旛移出大道,黄家父子兄弟在马上如醉方醒,如梦方觉,个个马上揉眉擦眼。
定睛看时,四路人马去得影迹无踪。
黄明叹曰:‘吉人自有天相。’
飞虎忙问众弟兄:方才人马俱不知往那里去了,乘此时速行,过临潼关方好。
众将听令’,速速策马前行。
来至临潼关,见一支人马扎住团营,阻住去路。
黄飞虎令军辆暂停,正要上前打听,只听得炮声响处,吶喊摇旗,飞虎坐在五色神牛上,只见总兵张凤全妆甲冑,八扎九吞。
怎见得:
凤翅盔,黄金重;柳叶甲挂红袍控。
束腰八宝紫金厢,绒绳双叩梅花镜。
打将钢鞭如豹尾,百炼锤起寒云迸。
斩将刀举似秋霜,马走临崖当取胜。
大红旛上树威名:‘坐镇临潼将张凤。’
话说张凤听报,黄飞虎领众已至关前。
张凤上马,来至军前,大呼曰:‘黄飞虎出来答话!’
武成王乘神牛至营前,欠身,口称:‘老叔:小侄乃是难臣,不能全礼。’
张凤曰:‘黄飞虎,你的父与我一拜之交,你乃纣王之股肱,况是国戚,为何造反,辱没祖宗。今汝父任总帅大权,汝居王位。岂为一妇人而负君德。今日反叛,如鼠投陷穽,无有升腾,即老拙闻知,亦惭愧无地,真是可惜!听我老拙之言,早下坐骑受缚,解送朝歌,百官有本,当殿与你分个清浊,辨其罪戾;庶几纣王姑念国戚,将往日功劳,赎今日之罪,保全一家生命。如迷而不悟,悔之晚矣!’
黄飞虎告曰:‘老叔在上,小侄为人,老叔尽知。纣王不荒淫酒色,听奸退贤,颠倒朝政,人民思乱久矣。况君欺臣妻,逆礼悖伦,杀妻灭义。我兵平东海,立大功二百余场。定天下,安社稷,沥胆披肝;治诸侯,练士卒,神劳形瘁,有所不恤。天下太平,不念功臣,反行不道,而欲使臣下倾心难矣。望老叔开天地之心,发慈悲之德,放小侄出关,投其明主。久后结草衔环,补报不迟。不识尊叔意下何如?’
张凤大怒:‘好逆贼!敢出此污蔑之言,欺吾老迈!’手起一刀砍来。
黄飞虎将手中枪架住:‘老叔息怒。我与老叔皆是一样臣子,倘老叔被屈,必定也投他处,总是一般。从来有言:‘君不正,臣投外国。’礼之当然。老叔何苦认真,不行方便。’
张凤大喝曰:‘好反贼!焉敢巧舌!’又一刀劈来。
飞虎大怒,纵骑挺枪。牛马相交,刀枪并举。战三十回合,张凤力怯,拨马便走。
飞虎逞势赶来。张凤闻脑后铃响,料飞虎赶来,鸟翅环挂下刀,揭开战袍,取百炼锤,紫绒绳理得停当,发手打来。
怎见得好锤:圆的好:冰盘大,碗口小。神见愁,鬼见怕;伤人心,碎人脑。断筋骨,真稀少。顺手轻持百炼锤,暗带随身人不晓。大将逢着命难逃,着重人亡并马倒。
话说张凤回马一锤打来,黄飞虎见锤将近,用宝剑望上一掠,将绳截为两断,收了张凤百炼锤。
张凤败进帅府,黄飞虎也不追赶,命家将将车辆围遶营中,就草茵而坐,与众弟兄商议出关之策。
且说张凤败进关,坐在殿上,自思:‘黄飞虎勇贯三军,吾老迈安能取胜。倘然走了,吾又得罪于天子。’叫:‘萧银在那里?’
萧银上殿,见张凤曰:‘末将听令。’张凤曰:‘黄飞虎力敌万夫,又收我百炼锤,似不可以力敌。你可黄昏时候,传长箭手三千,至二更时分,领至大营,听梆子响,一齐发箭,射死反贼;将首级献上朝歌请功,方保无虞。’
萧银领令出府,乃自忖曰:‘黄将军昔在都城,我在他麾下,荷蒙提携,奖荐升用将职,未曾以不肖相看,今点临潼副将。我岂敢忘恩,忍令恩主一门反遭横祸,我心安忍!’
萧银随改妆束,暗出行营,黑地潜行,来至黄飞虎营前问曰:‘可有人么?’巡营军曰:‘你是何人?’萧银答曰:‘我原是老爷门下萧银,特来报机密重情。’巡营军急进营报知,飞虎命:‘速令进见。’萧银黑地参见,下拜曰:‘末将乃旧门下萧银,蒙老爷点发临潼关;今日张凤密令末将二更时,带领攒箭手,射死老爷满门,将首级献上朝歌请功。末将自思:岂肯欺心,有伤天道!故此改妆,先来报知。’
飞虎听毕,大惊曰:‘多感将军盛德!不然黄门老少死于非命矣。实系再生之恩,何时能报。为今之计,事属燃眉,将军何以救我?’
萧银曰:‘大王速上马,领车辆杀出临潼关,末将开关等候。事不宜迟,恐机泄有误。’飞虎等急忙上骑,各持兵器,喊声杀来,势如猛虎。
时方初更,未及二鼓,士卒皆未有备。萧银开了栓锁,黄家众将一拥杀出关门去了。
且说张凤正坐厅上,忽报:‘黄家众将闯关杀出去了!’
张凤厉声叫苦曰:‘是我错用了人!萧银乃黄飞虎旧将,今日串同黄飞虎斩关落锁而去,情殊可恨!’
张凤急上马提刀来赶飞虎。
不防萧银乘马隐在关傍,听得马铃响处,料是张凤来赶!不期果然。
张凤走马方出关门,萧银一戟刺张凤于马下。
有诗为证,诗曰:‘凛凛英才汉,堂堂忠义隆,只因飞虎皮,听令发千弓。知恩行大义,落锁放雕笼。戟刺张凤死,辅佐出临潼。’
话说萧银杀了张凤,走马赶来,大叫:‘黄老爷慢行!末将萧银已刺死了张凤,大王前途保重!末将如今将临潼扎板下了,命兵卒将士壅塞,恐有追兵赶来,再去了土板,可以羁滞时候,及至来时,大王去之已远。此一别又不知何日再睹尊颜!’
飞虎称谢曰:‘今日之恩,不知甚日能报!’彼此各分路而别。
──后来萧银要会在‘十绝阵内’。此是后话。不表。
且说黄飞虎离了临潼,八十余里,行至潼关。
潼关守将陈桐有探马报到:‘黄飞虎同家将至关,扎住了行营。’
陈桐笑曰:‘黄飞虎,你指望成汤王位坐守千年,一般也有今日!’
传令:‘将人马排开,鹿角阻住咽喉。’
陈桐全身披挂,结束整齐,打点擒拿飞虎。
且说黄飞虎扎住行营,问:‘守关主将何人?’
周纪曰:‘乃是陈桐。’
黄飞虎半晌不言,长吁曰:‘昔陈桐在我麾下,有事犯吾军令,该枭首级,众将告免,后来准立功代罪;今调任在此,与吾有隙,必报昔日之恨,如何处治?……’
正沉思间,只听外边吶喊之声甚急。
飞虎上了神牛,提枪至营前。
只见陈桐耀武扬威,用戟指曰:‘黄将军请了!你昔享王爵,今日为何私自出关?吾奉太师将令,久候多时。乞早早下马,解返朝歌,免生他说。’
飞虎曰:‘陈将军差矣!盈虚消息,乃世间长情,昔日你在吾麾下,我并无他心,待如手足;后来犯罪,是你自取,吾亦听众人而免你之罪,立功自赎,我亦不为无恩。今当面辱吾,莫非报昔日之恨耶?快放马来,你三合赢得我,便下马受缚。’
言罢,摇枪直取。
陈桐将画戟相迎,二骑相交,双兵共举,一场大战。
则杀的──赞曰:
四下阴云惨惨,八方杀气腾腾,长枪闪得亮如银,画戟摇摆动。
枪挑前心两胁,戟刺眼角眉丛。
咬牙切齿面皮红,地府天关摇动。
话说二将拨马,往来冲突,二十回合。
陈桐非飞虎敌手,料不能胜,掩一戟拨马就走。
飞虎怒气冲空,大喝一声:‘决拿此贼以泄吾恨!’望前赶来。
陈桐闻脑后鸾铃响处,料是飞虎赶来,挂下画戟,取火龙标拿在手中,──此标乃异人秘授,出手烟生,百中百发,一标打来,飞虎叫声:‘不好!’躲不及,一标从胁下打来。
可怜:万丈神光从此灭,将军撞下战驹来。
诗曰:
标发飞烟焰,光华似异珍,
逢将穿心过,中马倒埃尘。
安邦无价宝,治国正乾坤。
今日伤飞虎,万死落沉沦。
黄飞虎被火龙标打下五色神牛,黄明、周纪见主将落骑,催马向前,大喝曰:‘勿伤吾主,待吾来也!’
两骑马、两柄斧飞来直取,陈桐将画戟急架相还。
飞彪将飞虎救回时,已是死了。
二将战陈桐,恨不得将陈桐碎尸万段。
陈桐掩一戟就走。
二将为飞虎报雠,催马赶来。
陈桐又发标打来,把周纪一标,将颈子打通,落马。
陈桐勒回马欲取首级,早被黄明马到,力战陈桐。
陈桐见已胜二人,便回军掌鼓进营去了。
且说飞彪把飞虎尸骸救回。
三子见父死大哭。
黄明将周纪也停在荒郊草地。
众家将无不伤感。
众将见死了二人,心下无谋,前无所往,退无所归,羊触藩篱,进退两离。
正在慌乱之间。
不表。
话说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正在碧云床运元神,忽心下一惊,道人袖里捏指一算,早知黄飞虎有厄,道人忙命白云童儿:‘请你师兄来。’
白云童儿实时请出一位道童,生的身高九尺,面似羊脂,眼光暴露,虎形豹走;头挽抓髻,腰束麻绦,脚登草履,至云榻前下拜,口称:‘师父,唤弟子那壁使用?’
真君曰:‘你父亲有难,你可下山走一遭。’
黄天化答曰:‘师父,弟子父亲是谁?’
真君曰:‘你父乃武成王黄飞虎是也;今在潼关,被火龙标打死,着你下山,一则救父;二则你子父相逢,久后仕周,共扶王业。’
天化听罢问曰:‘弟子因何到此?’
真君曰:‘那一年,我往昆仑山来,脚踏祥云,被你顶上杀气冲入云霄,阻我云路。我看时,你才三岁。见你相貌清奇,后有大贵,故此带你上山;今已十三载了。你父亲今日有难,该我救他。我故教你前去。’
真君先把花篮儿与天化拏了,又将一口剑付与,吩咐:‘速去救父。’
天化方欲问故,真君曰:‘若会陈桐,须得……如此如此,方可保你父出潼关。不许你同往西岐,可速回来,终有日相会。’
天化领师父严命,叩头下山。
出了紫阳洞,捏了一撮土,望空中一撒,借土遁往潼关来;迅速如风。
父子相逢,潼关大战。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三十一回-译文
听说太师调动军队追赶敌人。
忠诚善良的人离开国家,国家的运势将要衰落,水灾旱灾频繁,百姓遭受灾难。贤明的太师扭转了天象,奸佞邪恶之人如同盐梅一样失去了味道。
不要说三关可以阻止他们,四条道路上的歌声已经充满了野草。
空有追兵在白日中迷失方向,那苍天注定的命运不要去猜疑。
话说闻太师带领军队追赶,出了西门,一路上旗帜飘扬,鼓声齐鸣,喊声震天。这里不详细描述。
黄家父子、兄弟过了孟津,渡过黄河,走到渑池县。──县里镇守的主将是张奎。黄飞虎知道张奎的厉害,不敢直接穿城而过,就从城外绕过渑池,直接前往临潼关。
家将徐徐前行至白莺林,只听后面喊声震天,尘土飞扬。飞虎回头一看,发现是闻太师的旗号,随后追赶而来,飞虎伏在马鞍上叹息说:‘闻太师的大军来了,我们如何抵挡!我们只能束手待毙了。’飞虎看到自己的三个儿子天祥──年纪才七岁,坐在马上。飞虎暗暗叹息:‘这个孩子年纪还小,犯了什么罪,也遭遇这样的灾难。’家将报告:‘启禀千岁:左边有一支人马到了。’飞虎看去,是青龙关的张桂芳的人马。又报告:‘佳梦关的魔家四将从右边来了。’又看到正中间临潼关的总兵官张凤的军队来了。黄飞虎看到四面八方都有人马前来,自己心想无法逃脱,长叹一声,气息冲天。
青峰山紫阳洞的清虚道德真君因为神仙犯了杀戒,玉虚宫停止讲道,等待子牙封神之后才上昆仑山,因此闲逛五岳。有一天路过临潼关,被武成王的怨气冲开了真人脚下的祥光。真人拨开云彩,向下看去,──原来是武成王有难,贫道不行动手相救,谁来拯救!真人命令黄巾力士:‘用我的混元旛遮住他们,把黄家父子转移到偏僻干净的山中去;等贫道退了朝歌的人马,再打发他们出关。’黄巾力士领命,用混元旛一罩,将黄家父子全部转移到深山中去,踪迹全无。
闻太师的大军赶到中途,前哨报告:‘青龙关总兵官张桂芳听令。’太师传令:‘来。’桂芳走到军前,欠身恭敬地等候。太师问:‘黄飞虎叛出朝歌,这一定是从这里经过的关口,你是否见过?’桂芳回答:‘末将没见过。’太师说:‘快回去,小心防守关口,不得延误。’桂芳领命,离去。
又报告:‘佳梦关魔家四将听令。’太师命令:‘令来。’四天王步行到军前,说:‘太师,我身穿盔甲,不能行礼。’太师说:‘黄飞虎曾到佳梦关吗?’四将回答:‘没见过。’太师传令:‘快回去,守好佳梦关,协同捉拿敌人。’四将领命,离去。
又报告:‘临潼关守将张凤听令。’太师命令:‘令来。’张凤骑马前行,行礼。太师说:‘老将军,叛贼黄飞虎曾到关上来吗?’张凤欠身回答:‘没见过。’闻太师命令他们回兵,小心防守。张凤领命,离去。
太师骑在马上暗自思考:‘都说飞虎已经出了西门,过了孟津,为何不见?三处人马都来了,都说没见过。奇怪啊!奇怪啊!好吧,我让人马在这里扎营,看他往哪里去?’
清虚道德真君在空中看到闻太师停兵不动,真君说:‘如果不把闻仲的军队退回去,黄飞虎怎么能够出得五关?’真人随后取下葫芦盖,倒出一把神砂,向东南方一洒──运用先天一气,炉中炼就的玄功。不久,闻太师的军政官来报告:‘启禀太师!武成王带领家将反杀向朝歌去了。’太师听到报告,传令:‘回兵。’急忙追赶,直接奔向渑池。一路上果然看到前面有一群人,簇拥着飞快地逃跑。太师催动三军,赶过了孟津。这里暂且不表。
真君在云中命令黄巾力士把混元旛移出大道,黄家父子兄弟在马上如梦初醒,个个揉着眼睛。定睛一看,四路人马已经无影无踪。黄明叹息说:‘好人自有天相。’飞虎急忙问众兄弟:刚才的人马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趁着这个时候快走,过了临潼关才好。
众将听从命令,迅速策马前行。来到临潼关,看到一支人马扎营,阻住了去路。黄飞虎命令军队停下,正要上前打听,只听炮声响起,吶喊摇旗,飞虎坐在五色神牛上,只见总兵张凤全副武装,威风凛凛。怎见得:
凤翅盔,黄金重;柳叶甲挂红袍控。束腰八宝紫金厢,绒绳双扣梅花镜。打将钢鞭如豹尾,百炼锤起寒云迸。斩将刀举似秋霜,马走临崖当取胜。大红旛上树威名:‘坐镇临潼将张凤。’
张凤听到报告,黄飞虎带着众人已经到了关前。张凤上马,来到军营前,大声喊道:“黄飞虎,出来回答话!”武成王骑着神牛来到营前,欠身说:“老叔,我是罪臣,不能行全礼。”张凤说:“黄飞虎,你的父亲和我有结拜之交,你是纣王的得力大臣,又是国戚,为什么造反,辱没了祖宗。现在你的父亲掌握着总帅的大权,你坐在王位上。难道是为了一个妇人就背叛君王吗?今天你反叛,就像老鼠掉进陷阱,无法爬出来。即使我老朽知道,也会感到羞愧得无地自容,真是太可惜了!听我老朽的话,赶紧下马束手就擒,送到朝歌,百官有奏章,可以在朝堂上为你分辨是非,辨明罪责;也许纣王会念及你是国戚,考虑到你过去的功劳,可以赎回今天的罪过,保全你一家的生命。如果你执迷不悟,后悔就来不及了!”黄飞虎回答说:“老叔在上,小侄的为人,老叔都知道。纣王并不荒淫酒色,听信奸臣,颠倒朝政,人民早已渴望乱起来。何况君王欺凌臣子的妻子,违背礼法,杀害妻子,灭尽道义。我带兵平定东海,立下大功二百余次。安定天下,稳固国家,倾尽忠诚;治理诸侯,训练士兵,身心疲惫,无所顾忌。天下太平,却不念及功臣,反而行不义之事,让臣子们真心效忠是困难的。希望老叔能开天地之心,发慈悲之德,放我出关,投奔明主。日后我一定会报答你的恩情,不会迟疑。不知道老叔的意见如何?”张凤大怒:“好逆贼!敢说出这污蔑的话,欺负我老迈!”举起刀砍来。黄飞虎用枪架住:“老叔息怒。我和老叔都是一样的臣子,如果老叔被冤枉,也一定会投奔他处,都是一样的。古语有云:‘君王不正,臣子投外国。’这是礼法所规定的。老叔何必认真,不妨从权。”张凤大喝:“好反贼!怎么敢花言巧语!”又一刀劈来。飞虎大怒,骑马挺枪。两军交战,刀枪并举。打了三十个回合,张凤力气不足,拨马逃跑。飞虎趁机追赶。张凤听到脑后的铃铛响,料到飞虎追来,鸟翅环挂下刀,揭开战袍,取出百炼锤,用紫绒绳系好,挥手打来。这百炼锤如何了得:圆的好,像冰盘那么大,碗口那么小。神仙见了都害怕,鬼魅见了都胆寒;伤人心,碎人脑;断筋骨,真是罕见。轻轻松松拿着百炼锤,暗地里带着的人却不知道。大将遇到它,命难逃,人马都会倒下。
张凤回马一锤打来,黄飞虎见锤快接近,用宝剑向上掠去,将绳子截成两段,收了张凤的百炼锤。张凤败回帅府,黄飞虎没有追赶,命令家将把车辆围在营中,坐在草地上,和众兄弟商议出关的策略。
张凤败回关内,坐在殿上,自己想:‘黄飞虎勇冠三军,我这么老迈怎能取胜。如果我走了,我又会得罪天子。’他喊道:‘萧银在哪里?’萧银上殿,见到张凤说:‘末将听令。’张凤说:‘黄飞虎力大无穷,又收了我的百炼锤,似乎不能只靠武力来对付。你可以黄昏时,带领三千长箭手,到二更时分,领他们到大营,听梆子响,一齐射死反贼;把首级献给朝歌请功,这样才能保住安全。’萧银领命出府,心想:‘黄将军以前在都城时,我在他麾下,承蒙他提拔和推荐,升任为将,从未因为我不好而看不起我,现在我成了临潼副将。我怎么敢忘记恩情,忍心让恩主一家遭受横祸,我心怎么能忍得下!’萧银改装束装,暗自出营,在黑暗中潜行,来到黄飞虎营前问:‘有人吗?’巡营军说:‘你是谁?’萧银回答:‘我是老爷的门下萧银,特地来报告重要机密。’巡营军急忙进营报告,飞虎命令:‘快让他进来。’萧银在黑暗中参见,跪拜说:‘末将是我以前的门下萧银,承蒙老爷点将我到临潼关;今天张凤秘密命令我二更时,带领攒箭手,射死老爷满门,把首级献给朝歌请功。末将自己想:怎么能昧着良心,伤害天道!所以改装,先来报告。’飞虎听完后,大惊说:‘多谢将军的大恩!不然黄家老少就死于非命了。这真是再生之恩,什么时候能报答。现在事情紧急,将军有什么办法救我?’萧银说:‘大王快上马,带领车辆杀出临潼关,末将在这里开关等候。事情不宜拖延,恐怕机密泄露会有误。’飞虎等人急忙上马,各持兵器,喊杀声如猛虎。当时是初更,还没到二鼓,士兵们都没有准备。萧银打开锁,黄家众将一拥而出,杀出关门。
张凤正坐在厅上,忽然报告说:‘黄家众将闯关杀出去了!’张凤愤怒地叫苦说:‘是我错用了人!萧银是黄飞虎的旧将,今天他串通黄飞虎砍断关门,解开锁走了,情况非常可恨!’张凤急忙上马提刀来追赶飞虎。没想到萧银骑着马躲在关旁,听到马铃响,料到是张凤来追赶!果然不出所料。张凤骑马刚出关门,萧银一戟刺中张凤,让他跌下马来。有诗为证,诗说:‘英勇的英才汉,忠义的堂堂,只因飞虎皮,听令发千弓。知恩行大义,落锁放雕笼。戟刺张凤死,辅佐出临潼。’
萧银杀了张凤,骑马赶来,大声喊道:‘黄老爷慢行!末将萧银已经刺死了张凤,大王请保重前途!末将现在将临潼的扎板放下了,命令士兵堵塞,以防追兵赶来,等追兵到来时,大王已经走远了。这一别又不知道何时能再见到您的尊容!’飞虎感谢说:‘今天的恩情,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报答!’彼此各自分开,各自走自己的路。──后来萧银要在‘十绝阵’内会合。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黄飞虎离开了临潼,走了八十多里路,来到了潼关。潼关的守将陈桐得到探子的报告说:‘黄飞虎和他的家将已经到达潼关,安营扎寨了。’陈桐笑着说:‘黄飞虎,你以为能坐上成汤王的位子守上千年,现在也落到这个地步了!’他下令:‘把人马排列好,用鹿角阵堵住咽喉。’陈桐全身披挂,装备整齐,准备捉拿黄飞虎。
黄飞虎安顿好营帐后,问:‘守关的主将是哪位?’周纪回答说:‘是陈桐。’黄飞虎沉默了半晌,长叹一声说:‘以前陈桐在我的麾下,犯了军令,本该杀头,但因为众将求情,才免其一死,后来他立功赎罪;现在他调到这里,和我有矛盾,肯定是要报复我以前的恩怨,该怎么办呢?’他正在沉思的时候,只听外面喊杀声很急。
黄飞虎骑上神牛,手持长枪来到营前。只见陈桐耀武扬威,用戟指着他说:‘黄将军,你好啊!你以前享受王爵,今天为什么私自出关?我奉太师的命令,已经等了你很久。请你快下马,返回朝歌,免得再生是非。’黄飞虎说:‘陈将军,你错了!盈亏兴衰,是世间的常情,以前你在我的麾下,我对你并无恶意,待你如亲兄弟;后来你犯罪,是你自己找的,我也听众人求情,免了你的罪,让你立功赎罪,我也没有不仁。今天你当面对我侮辱,难道是为了报复以前的恩怨吗?快放马来,我们交手三招,如果你赢了,我就下马受降。’说完,他挥枪直冲过去。
陈桐用画戟迎击,两匹马交战在一起,两员将领共同发起攻击,展开了一场激战。战斗非常激烈——赞曰:四周阴云密布,八方杀气冲天,长枪闪亮如银,画戟摇摆如风。枪挑前胸两侧,戟刺眼角眉心。咬牙切齿脸色红,地府天关摇动。
两位将领拨马往来冲杀,打了二十个回合。陈桐不是黄飞虎的对手,知道自己打不过,便掩起画戟,拨马逃跑。黄飞虎怒气冲冲,大喊一声:‘一定要抓住这个恶贼,以泄我心头之恨!’他追了上去。
陈桐听到脑后的鸾铃声,知道黄飞虎追了上来,放下画戟,拿起火龙标,——这个标是异人传授的,出手时烟雾四起,百发百中,一标打来,黄飞虎大叫:‘不好!’躲闪不及,一标从胁下打来。可怜啊:万丈神光从此熄灭,将军从战马上栽落。
标发飞烟焰,光华似异珍,逢将穿心过,中马倒埃尘。安邦无价宝,治国正乾坤。今日伤飞虎,万死落沉沦。
黄飞虎被火龙标打下五色神牛,黄明、周纪见主将落马,催马向前,大喊:‘不要伤害我主,让我来!’两匹马、两柄斧头飞来直取,陈桐用画戟紧急抵挡。
飞彪把黄飞虎救回时,他已经死了。两位将领与陈桐战斗,恨不得将他碎尸万段。陈桐掩起画戟,逃跑。两位将领为黄飞虎报仇,催马追赶。陈桐又发标打来,周纪被一标打中颈部,落马。陈桐勒回马想要取他的首级,但黄明赶到,与陈桐激烈战斗。
陈桐见已经胜过两人,便回军击鼓进营去了。
飞彪把黄飞虎的尸体救回。黄飞虎的三个儿子见到父亲死了,大哭起来。黄明把周纪也停在荒郊野外。众家将无不伤感。众将领见死了两人,心中无计可施,前无去路,后无归途,就像羊撞到篱笆一样,进退两难。正在慌乱之际,且不表。
话说青峰山紫阳洞的清虚道德真君正在碧云床上运元神,忽然心中一惊,道人从袖子里捏指一算,早知道黄飞虎有难,道人急忙命令白云童儿:‘请你师兄来。’白云童儿立刻请来一位道童,他身高九尺,面容像羊脂一样白,眼神锐利,身形像虎豹一样敏捷;头挽着抓髻,腰束麻绳,脚穿草鞋,来到云榻前跪拜,说:‘师父,有什么差遣弟子去做?’真君说:‘你父亲有难,你可以下山去一趟。’黄天化问:‘师父,我的父亲是谁?’真君说:‘你父亲是武成王黄飞虎;现在在潼关,被火龙标打死了,让你下山,一方面是救父,另一方面是你和父亲重逢后,将来为周朝效力,共同辅佐王业。’天化听后问:‘弟子为什么会在这里?’真君说:‘那一年,我到昆仑山去,脚踏祥云,被你头上的杀气冲入云霄,阻挡了我的云路。我看你时,你才三岁。见你相貌奇特,以后必有大的富贵,所以带你上山;现在已经十三年了。你父亲今天有难,我应该救他。所以我让你去。’真君先把花篮交给天化拿着,又将一口剑交给他,吩咐:‘快去救父。’天化正要问原因,真君说:‘如果遇到陈桐,你必须……’然后告诉了他如何才能保住父亲出潼关。不准你同往西岐,要赶快回来,终有相会的一天。’天化领了师父的严命,叩头下山。出了紫阳洞,捏了一把土,向空中一撒,借土遁往潼关而来;速度快得像风。父子重逢,潼关再次大战。不知后续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三十一回-注解
闻太师:闻太师,即闻仲,是《封神演义》中的角色,为商朝的忠臣,也是武成王的弟弟,因其忠诚和武艺高强而著称。
驱兵追袭:驱兵追袭,指指挥军队进行追赶和攻击。
忠良去国运将灰:忠良去国,指忠诚良将离开国家,暗示国家命运不济。
水旱频仍万姓灾:水旱频仍,指水灾和旱灾频繁发生,万姓灾,指广大百姓遭受灾害。
贤圣太师旋斗柄:贤圣太师,指闻太师;旋斗柄,指转动北斗七星中的斗柄,古人认为北斗七星旋转可以预兆天象变化。
奸谗妖孽丧盐梅:奸谗妖孽,指奸臣和邪恶之人;丧盐梅,指失去调味品,比喻失去重要之物。
三关漫道能留辔:三关,指三处关口;漫道,指漫不经心;留辔,指留下马缰,比喻停留。
四径纷纭唱草莱:四径,指四条道路;纷纭,指错综复杂;草莱,指荒野。
空把追兵迷白日:空把,指徒劳无功;迷白日,指迷失方向。
彼苍定数莫相猜:彼苍,指苍天;定数,指天命;莫相猜,指不要相互猜疑。
旗旛招展:旗旛,指旗帜;招展,指随风飘扬。
镗鼓齐鸣:镗鼓,指战鼓;齐鸣,指同时响起。
喊声大作:喊声,指呼喊声;大作,指响声很大。
孟津:孟津,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孟津县,是古代重要的战略要地。
渑池县:渑池县,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渑池县。
临潼关:临潼关,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古代关中地区的军事要塞。
白莺林:白莺林,古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黄飞虎:黄飞虎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是《封神演义》中的重要角色,被封为武成王,后因故背叛商朝,成为周文王麾下的将领。
三子天祥:三子天祥,指黄飞虎的三个儿子,年幼无知。
青龙关:青龙关,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
张桂芳:张桂芳,是《封神演义》中的角色,为青龙关的总兵官。
佳梦关:佳梦关,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
魔家四将:魔家四将,是《封神演义》中的角色,为佳梦关的将领。
临潼关总兵官张凤:临潼关总兵官张凤,指临潼关的军事长官。
清虚道德真君:清虚道德真君,是《封神演义》中的角色,为阐教十二金仙之一。
玉虚宫:玉虚宫,是《封神演义》中阐教的大本营。
子牙封过神:子牙封过神,指姜子牙封神的故事,是《封神演义》的主要情节。
昆仑:昆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山,位于西极。
祥光:祥光,指吉祥的光芒。
武成王:武成王是指古代的武将,这里可能指的是黄飞虎的封号或尊称。
黄巾力士:黄巾力士,是《封神演义》中的神灵,有强大的力量。
混元旛:混元旛,是清虚道德真君的法宝,可以移山填海。
朝歌:朝歌是商朝的都城,位于今河南省淇县。
渑池:渑池,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渑池县。
黄家父子:黄家父子,指黄飞虎和他的儿子们。
五关:五关,指黄飞虎需要通过的五道关卡。
神砂:神砂,是清虚道德真君的法宝,可以迷惑敌人。
先天一气:先天一气,指宇宙最初之气,具有神秘的力量。
玄功:玄功,指高深的功法。
武成王领家将:武成王领家将,指武成王带领家将。
五色神牛:五色神牛,是黄飞虎的坐骑,具有神奇的力量。
张凤全妆甲冑:张凤全妆甲冑,指张凤全副武装,穿戴盔甲。
柳叶甲挂红袍控:柳叶甲挂红袍控,指张凤穿着柳叶甲,外面披着红袍。
束腰八宝紫金厢:束腰八宝紫金厢,指张凤的腰带装饰。
绒绳双叩梅花镜:绒绳双叩梅花镜,指张凤头盔上的装饰。
打将钢鞭如豹尾:打将钢鞭如豹尾,指张凤使用的武器是钢鞭,形状像豹子的尾巴。
百炼锤起寒云迸:百炼锤起寒云迸,指张凤使用的武器是百炼锤,打击时会产生寒气。
斩将刀举似秋霜:斩将刀举似秋霜,指张凤使用的武器是斩将刀,刀光如秋霜。
大红旛上树威名:大红旛上树威名,指张凤的旗帜上写着他的威名。
神牛:神牛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是一种神兽,常被用来比喻勇猛的战士。
纣王: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历史上以暴虐著称,是《封神演义》中的反面角色。
股肱:股肱是指大腿和胳膊,比喻极为亲近和重要的人。
国戚:国戚是指皇室的亲戚,这里指黄飞虎作为国君的亲戚。
造反:造反是指反抗统治者的行为,这里指黄飞虎反叛纣王。
祖宗:祖宗是指祖先,这里指黄飞虎的家族。
总帅:总帅是指军队的最高指挥官。
王位:王位是指国王的位子,这里指黄飞虎作为国王的位置。
妇人:妇人是指女性,这里可能指纣王宠爱的女性。
君德:君德是指君王的品德。
陷穽:陷穽是指陷阱,比喻危险的境地。
百官:百官是指朝廷中的官员。
分个清浊:分个清浊是指分辨是非曲直。
罪戾:罪戾是指罪过和恶行。
姑念:姑念是指姑且考虑。
结草衔环:结草衔环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报恩方式,指报恩者以草结环或以环衔草来表达感激之情。
百炼锤:百炼锤是一种古代武器,以铁锤为形,经过多次锻炼而成,非常坚固。
紫绒绳:紫绒绳是一种用紫色绒线编织的绳子,这里可能指百炼锤上的装饰。
神劳形瘁:神劳形瘁是指身心疲惫,非常劳累。
诸侯:诸侯是指古代分封制下的地方诸侯。
士卒:士卒是指士兵。
倾心:倾心是指全心全意,这里指臣子对君王的忠诚。
天地之心:天地之心是指宇宙的法则和道德,这里指公正无私的心。
慈悲之德:慈悲之德是指慈悲为怀的品德。
明主:明主是指明智的君主。
燃眉:燃眉是指紧急的情况。
十绝阵:十绝阵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阵法,这里指萧银后来在十绝阵中。
土板:土板是指用土制成的板子,这里可能指临潼关的关卡。
羁滞:羁滞是指停留、阻碍。
临潼:临潼是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古代帝王的行宫所在地,也是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潼关: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是古代关中地区的重要关口,历史上多次成为军事要塞。
陈桐:陈桐是《封神演义》中的角色,是商朝的将领,曾与黄飞虎有过节。
成汤王位:成汤王位指的是商朝的皇位,成汤是商朝的建立者。
鹿角:鹿角是指古代战争中使用的障碍物,用鹿角制成,用以阻挡敌军进攻。
盈虚消息:盈虚消息是指事物的兴衰变化,比喻世间事物都有盛衰更替。
周纪:周纪是《封神演义》中的角色,是黄飞虎的部将。
画戟:画戟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戈,有长柄,戟头上有两个锋利的刃。
太师:太师是古代官名,是高级的军事和政务官员。
火龙标:火龙标是《封神演义》中的一种神兵利器,由异人秘授,威力巨大。
青峰山紫阳洞:青峰山紫阳洞是《封神演义》中清虚道德真君的修行之地。
真君:真君是对道教神仙的一种尊称。
白云童儿:白云童儿是清虚道德真君的弟子。
昆仑山:昆仑山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山,被视为神仙居住之地。
花篮儿:花篮儿是清虚道德真君给黄天化的宝物,用于帮助他下山。
剑:剑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这里指清虚道德真君赐予黄天化的宝剑。
羊触藩篱:羊触藩篱是成语,比喻处境尴尬,进退两难。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封神演义-第三十一回-评注
此段古文描绘了一场激烈的对决,充满了戏剧性和冲突,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战争的描绘手法。
开篇即点明黄飞虎离了临潼,行至潼关,守将陈桐得知消息后的反应,陈桐的嘲讽和对黄飞虎的仇恨,都通过语言直接表达出来,体现了古代战争中的敌对情绪。
陈桐的‘将人马排开,鹿角阻住咽喉’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防御阵势比作鹿角,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敌方的严密布防。
黄飞虎对陈桐的回忆,展现了他对旧日情谊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陈桐的怨念,这种复杂的情感在对话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昔陈桐在我麾下,有事犯吾军令,该枭首级,众将告免,后来准立功代罪’这句话,揭示了古代军队中赏罚分明的制度,同时也体现了黄飞虎的宽容和大度。
战斗场面描写生动,‘四下阴云惨惨,八方杀气腾腾’等诗句,通过形象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标发飞烟焰,光华似异珍’对火龙标的描写,既展示了其强大的威力,也暗示了它背后的神秘力量。
‘白云童儿实时请出一位道童’的描写,体现了古代小说中常见的神仙降世、英雄救主的情节,增添了故事的神秘色彩。
真君对黄天化的指示,既是对他未来的期望,也是对他责任的交代,体现了古代文化中孝道和忠诚的价值观念。
整个故事通过黄飞虎与陈桐的冲突,展现了忠诚、宽容、孝顺等传统美德,同时也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痛苦,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