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相传为左丘明,鲁国史官,与孔子同时代或稍晚。
年代: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
内容简要: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为纲,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昭公-昭公二十七年-原文
二十有七年春,公如齐。
公至自齐,居于郓。
夏四月,吴弑其君僚。
楚杀其大夫郤宛。
秋,晋士鞅、宋乐祁犁、卫北宫喜、曹人、邾人、滕人会于扈。
冬十月,曹伯午卒。
邾快来奔。
公如齐。
公至自齐,居于郓。
二十七年春,公如齐。公至自齐。处于郓,言在外也。
吴子欲因楚丧而伐之。使公子掩馀、公子烛庸帅师围潜。使延州来季子聘于上国,遂聘于晋,以观诸侯。楚莠尹然、工尹麇帅师救潜。左司马沈尹戌帅都君子与王马之属以济师,与吴师遇于穷。令尹子常以舟师及沙汭而还。左尹郤宛、工尹寿帅师至于潜,吴师不能退。
吴公子光曰:“此时也,弗可失也。”告设诸曰:“上国有言曰,不索何获?我,王嗣也,吾欲求之。事若克,季子虽至,不吾废也。”鱄设诸曰:“王可弑也。母老子弱,是无若我何。”光曰:“我,尔身也。”
夏四月,光伏甲于堀室而享王。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门。门阶户席,皆王亲也,夹之以铍。羞者献体改服于门外。执羞者坐行而入,执铍者夹承之,及体以相授也。光伪足疾,入于堀室。鱄设诸置剑于鱼中以进。抽剑刺王,铍交于胸,遂弑王。阖庐以其子为卿。
季子至,曰:“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国家无倾,乃吾君也。吾谁敢怨?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复命哭墓,复位而待。吴公子掩馀奔徐,公子烛庸奔钟吾。楚师闻吴乱而还。
郤宛直而和,国人说之。鄢将师为右领,与费无极比而恶之。令尹子常贿而信谗。无极谮郤宛焉,谓子常曰:“子恶欲饮子酒。”又谓子恶:“令尹欲饮酒于子氏。”子恶曰:“我,贱人也,不足以辱令尹。令尹将必来辱,为惠已甚。吾无以酬之,若何?”无极曰:“令尹好甲兵,子出之,吾择焉。”取五甲五兵。曰:“寘诸门,令尹至,必观之,而从以酬之。”及飨日,帷诸门左。无极谓令尹曰:“吾几祸子。子恶将为子不利,甲在门矣,子必无往。且此役也,吴可以得志,子恶取赂焉而还,又误群帅,使退其师,曰:‘乘乱不祥。’吴乘我丧,我乘其乱,不亦可乎?”令尹使视郤氏,则有甲焉。不往,召鄢将师而告之。将师退,遂令攻郤氏,且爇之。子恶闻之,遂自杀也。国人弗爇。令曰:“不爇郤氏,与之同罪。”或取一编菅焉,或取一秉秆焉,国人投之,遂弗爇也。令尹炮之。尽灭郤氏之族党,杀阳令终与其弟完及佗与晋陈及其子弟。晋陈之族呼于国曰:“鄢氏、费氏自以为王,专祸楚国,弱寡王室,蒙王与令尹以自利也。令尹尽信之矣,国将如何?”令尹病之。
秋,会于扈,令戍周,且谋纳公也。宋、卫皆利纳公,固请之。范献子取货于季孙,谓司城子梁与北宫贞子曰:“季孙未知其罪,而君伐之,请囚,请亡,于是乎不获。君又弗克,而自出也。夫岂无备而能出君乎?季氏之复,天救之也。休公徒之怒,而启叔孙氏之心。不然,岂其伐人而说甲执冰以游?叔孙氏惧祸之滥,而自同于季氏,天之道也。鲁君守齐,三年而无成。季氏甚得其民,淮夷与之,有十年之备,有齐、楚之援,有天之赞,有民之助,有坚守之心,有列国之权,而弗敢宣也,事君如在国。故鞅以为难。二子皆图国者也,而欲纳鲁君,鞅之愿也。请从二子以围鲁,无成,死之。”二子惧,皆辞。乃辞小国,而以难复。
孟懿子、阳虎伐郓。郓人将战。子家子曰:“天命不慆久矣。使君亡者,必此众也。天既祸之,而自福也,不亦难乎?犹有鬼神,此必败也。呜呼!为无望也夫,其死于此乎!”公使子家子如晋。公徒败于且知。
楚郤宛之难,国言未已,进胙者莫不谤令尹。沈尹戌言于子常曰:“夫左尹与中厩尹莫知其罪,而子杀之,以兴谤,至于今不已。戌也惑之。仁者杀人以掩谤,犹弗为也。今吾子杀人以兴谤而弗图,不亦异乎?夫无极,楚之谗人也,民莫不知。去朝吴,出蔡侯朱,丧大子建,杀连尹奢,屏王之耳目,使不聪明。不然,平王之温惠共俭,有过成、庄,无不及焉。所以不获诸侯,迩无极也。今又杀三不辜,以兴大谤,几及子矣。子而不图,将焉用之?夫鄢将师矫子之命,以灭三族,国之良也,而不愆位。吴新有君,疆埸日骇,楚国若有大事,子其危哉!知者除谗以自安也,今子爱谗以自危也,甚矣其惑也!”子常曰:“是瓦之罪,敢不良图。”九月己未,子常杀费无极与鄢将师,尽灭其族,以说于国。谤言乃止。
冬,公如齐,齐侯请飨之。子家子曰:“朝夕立于其朝,又何飨焉?其饮酒也。”乃饮酒,使宰献而请安。子仲之子曰重,为齐侯夫人,曰:“请使重见。”子家子乃以君出。
十二月,晋籍秦致诸侯之戍于周,鲁人辞以难。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昭公-昭公二十七年-译文
二十七年春天,鲁公前往齐国。
鲁公从齐国回来,住在郓城。
夏天四月,吴国弑杀了他们的君主僚。
楚国杀了他们的大夫郤宛。
秋天,晋国的士鞅、宋国的乐祁犁、卫国的北宫喜、曹国人、邾国人、滕国人在扈地会面。
冬天十月,曹伯午去世。
邾国的快逃来投奔。
鲁公前往齐国。
鲁公从齐国回来,住在郓城。
二十七年春天,鲁公前往齐国。鲁公从齐国回来,住在郓城,表示他在外面。
吴国的君主想趁着楚国的丧事攻打他们。派公子掩馀、公子烛庸率领军队包围潜地。派延州来的季子出使上国,然后出使晋国,以观察诸侯的动向。楚国的莠尹然、工尹麇率领军队救援潜地。左司马沈尹戌率领都城的君子和王马的部队增援,与吴国军队在穷地相遇。令尹子常率领水军到达沙汭后返回。左尹郤宛、工尹寿率领军队到达潜地,吴国军队无法撤退。
吴国的公子光说:“这是时机,不可错过。”告诉鱄设诸说:“上国有句话说,不索取怎么会有收获?我是王位的继承人,我想要得到它。如果事情成功,季子即使来了,也不会废掉我。”鱄设诸说:“王可以弑杀。母亲年老,儿子弱小,这对我没有影响。”光说:“我就是你。”
夏天四月,光在堀室埋伏甲士,宴请吴王。吴王让甲士坐在道路上,一直到门口。门口的台阶和席子,都是吴王亲自安排的,两边夹着铍。献食的人在门外改换衣服。执食的人坐着行进,执铍的人夹着他们,直到身体相接触。光假装脚有毛病,进入堀室。鱄设诸把剑藏在鱼中献上。拔出剑刺向吴王,铍交在胸前,于是弑杀了吴王。阖庐让他的儿子担任卿。
季子到来,说:“如果先君没有废弃祭祀,人民没有废弃君主,社稷有供奉,国家没有倾覆,那就是我的君主。我敢怨恨谁?哀悼死者,侍奉生者,等待天命。不是我制造混乱,立谁就跟随谁,这是先人的道理。”他回到墓地哭泣,复位等待。吴国的公子掩馀逃到徐国,公子烛庸逃到钟吾。楚国军队听说吴国发生内乱后返回。
郤宛正直而和善,国人都喜欢他。鄢将师担任右领,与费无极勾结而讨厌他。令尹子常受贿并相信谗言。无极诬陷郤宛,对子常说:“子恶想请你喝酒。”又对子恶说:“令尹想在你们家喝酒。”子恶说:“我是卑贱的人,不足以让令尹屈尊。令尹一定会来屈尊,这是极大的恩惠。我没有什么可以回报的,怎么办?”无极说:“令尹喜欢甲兵,你拿出来,我来挑选。”取了五副甲和五件兵器。说:“放在门口,令尹来了,一定会看,然后以此回报他。”到了宴请的日子,把甲兵放在门左边。无极对令尹说:“我差点害了你。子恶将对你不利,甲兵在门口了,你一定不要去。而且这次战役,吴国可以得志,子恶收取贿赂后返回,又误导了众将,让他们撤退,说:‘乘乱不祥。’吴国乘我们丧事,我们乘他们内乱,不也可以吗?”令尹派人去看郤氏,果然有甲兵。不去,召来鄢将师告诉他。将师撤退,于是下令攻打郤氏,并且烧毁他的家。子恶听说后,就自杀了。国人不烧。令尹下令:“不烧郤氏,与他同罪。”有人拿了一捆菅草,有人拿了一把秆草,国人投掷,于是不烧。令尹炮制。全部消灭了郤氏的族党,杀了阳令终和他的弟弟完及佗与晋陈及其子弟。晋陈的族人在国内呼喊:“鄢氏、费氏自以为王,专门祸害楚国,削弱王室,蒙蔽王和令尹以自利。令尹完全相信他们了,国家将怎么办?”令尹对此感到忧虑。
秋天,在扈地会面,命令戍守周地,并且商议接纳鲁公。宋国、卫国都希望接纳鲁公,坚决请求。范献子从季孙那里收取财物,对司城子梁和北宫贞子说:“季孙不知道自己的罪过,而君主讨伐他,请求囚禁,请求逃亡,于是没有成功。君主又不能取胜,自己出来了。难道没有准备就能让君主出来吗?季氏的复兴,是上天救了他。平息公徒的愤怒,而启发叔孙氏的心。不然,难道他们讨伐人而说甲执冰以游?叔孙氏害怕祸患的泛滥,而自己与季氏同流,这是天意。鲁君守齐,三年没有成就。季氏很得民心,淮夷与他合作,有十年的准备,有齐、楚的援助,有上天的赞许,有人民的帮助,有坚守的决心,有列国的权力,而不敢宣扬,侍奉君主如同在国内。所以鞅认为难。你们两位都是图谋国家的人,而想接纳鲁君,这是鞅的愿望。请跟随你们两位包围鲁国,不成功,就死。”两位害怕,都推辞。于是推辞小国,而以难复。
孟懿子、阳虎攻打郓城。郓城人准备战斗。子家子说:“天命不保佑已经很久了。让君主逃亡的,一定是这些人。天已经降祸,而自己求福,不也很难吗?还有鬼神,这一定会失败。唉!没有希望了,他们会死在这里吧!”鲁公派子家子去晋国。鲁公的军队在且知战败。
楚国郤宛的灾难,国内的言论没有停止,进献胙肉的人没有不诽谤令尹的。沈尹戌对子常说:“左尹和中厩尹不知道自己的罪过,而你杀了他们,以引起诽谤,到现在没有停止。戌对此感到困惑。仁者杀人以掩盖诽谤,尚且不做。现在你杀人以引起诽谤而不考虑,不也很奇怪吗?无极,是楚国的谗人,人民没有不知道的。赶走朝吴,驱逐蔡侯朱,失去太子建,杀死连尹奢,蒙蔽王的耳目,使他不聪明。不然,平王的温惠共俭,超过成、庄,没有不及的。之所以没有得到诸侯,是因为接近无极。现在又杀了三个无辜的人,以引起大诽谤,几乎波及你了。你如果不考虑,将怎么用他?鄢将师假借你的命令,消灭了三族,是国家的良才,而没有失职。吴国新有君主,边境日益紧张,楚国如果有大事,你就危险了!智者除去谗人以自安,现在你爱谗人以自危,真是太迷惑了!”子常说:“这是我的罪过,不敢不好好考虑。”九月己未,子常杀了费无极和鄢将师,全部消灭了他们的家族,以取悦国人。诽谤的言论才停止。
冬天,鲁公前往齐国,齐侯请求宴请他。子家子说:“早晚站在他的朝廷上,又何必宴请呢?他喝酒吧。”于是喝酒,让宰献上并请求安。子仲的儿子叫重,是齐侯的夫人,说:“请让重见。”子家子于是带着君主出去。
十二月,晋国的籍秦送诸侯的戍兵到周地,鲁国人以难辞谢。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昭公-昭公二十七年-注解
公如齐:指鲁国的君主前往齐国。’公’指鲁国的君主,’如’意为前往,’齐’指齐国。
郓:地名,位于今山东省郓城县,是鲁国的一个重要城邑。
吴弑其君僚:指吴国的公子光弑杀了吴王僚。’弑’意为臣子杀死君主,’僚’是吴王的名字。
楚杀其大夫郤宛:指楚国的大夫郤宛被杀。’郤宛’是楚国的一位大夫,因被谗言所害而被杀。
晋士鞅:晋国的政治家,名鞅,字士鞅,是晋国的重要人物。
宋乐祁犁:宋国的政治家,名祁犁,字乐祁犁,是宋国的重要人物。
卫北宫喜:卫国的政治家,名喜,字北宫喜,是卫国的重要人物。
曹人:指曹国的人。
邾人:指邾国的人。
滕人:指滕国的人。
扈: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原阳县,是诸侯会盟的地点。
曹伯午:曹国的君主,名午,字伯午。
邾快:邾国的一位贵族,名快。
公子光:吴国的公子,名光,后来成为吴王阖庐。
鱄设诸:吴国的一位勇士,名设诸,字鱄设诸。
季子:吴国的一位贤臣,名季子。
楚莠尹然:楚国的一位将领,名然,字莠尹然。
工尹麇:楚国的一位将领,名麇,字工尹麇。
左司马沈尹戌:楚国的一位将领,名戌,字沈尹戌,担任左司马的职位。
令尹子常:楚国的一位大臣,名子常,担任令尹的职位。
左尹郤宛:楚国的一位大臣,名郤宛,担任左尹的职位。
工尹寿:楚国的一位将领,名寿,字工尹寿。
费无极:楚国的一位大臣,名无极,字费无极,以谗言著称。
鄢将师:楚国的一位将领,名将师,字鄢将师。
晋籍秦:晋国的一位大臣,名籍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昭公-昭公二十七年-评注
《左传》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文献,不仅记录了春秋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事件,还通过生动的叙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本文所选的这段文字,主要记载了鲁国、吴国、楚国等诸侯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冲突,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
首先,文中提到的’公如齐’和’公至自齐,居于郓’,反映了鲁国与齐国之间的外交关系。鲁国君主频繁前往齐国,可能是为了寻求齐国的支持或进行外交谈判。郓作为鲁国的重要城邑,成为鲁国君主在外交活动中的重要据点。
其次,吴国的公子光弑杀吴王僚的事件,展现了吴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公子光通过弑君夺取王位,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内部权力更替的残酷性。公子光的行动不仅改变了吴国的政治格局,也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楚国的大夫郤宛被杀,揭示了楚国朝廷内部的谗言和权力斗争。郤宛作为楚国的一位贤臣,因被费无极等人陷害而被杀,反映了楚国政治的腐败和谗言的危害。这一事件不仅导致了楚国朝廷内部的动荡,也引发了楚国与吴国之间的军事冲突。
此外,晋国、宋国、卫国等诸侯国在扈地的会盟,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联盟与对抗。各国通过会盟来协调彼此的利益,共同应对外部威胁。然而,这种联盟往往是暂时的,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仍然存在。
最后,楚国令尹子常杀费无极与鄢将师的事件,揭示了楚国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谗言的危害。子常通过清除谗臣来平息国内的谤言,反映了楚国政治的复杂性和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展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军事冲突和外交关系。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叙述,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