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孟元老(约12世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历史学者,他的《东京梦华录》是一本描写宋代都城开封的社会风貌与风土人情的纪实文学作品。孟元老通过对当时都城的描写,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繁华景象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年代:成书于宋代(约12世纪)。
内容简要:《东京梦华录》是孟元老对北宋都城开封的详细描写,书中描绘了宋代开封的城市风貌、社会生活、文化活动、街市繁华等多个方面。通过书中的描述,读者可以了解到宋代都市生活的细节,包括当时的商贸繁荣、艺术娱乐、庙会、官场风气、民间习俗等。全书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为研究宋代社会的各个层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孟元老以细腻的笔触,真实再现了开封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城市之一的繁华景象。该书是研究宋代文化、经济和社会风貌的重要文献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东京梦华录-卷六-原文
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
士庶自早互相庆贺,坊巷以食物动使果实柴炭之类,歌叫关扑。
如马行、潘楼街,州东宋门外,州西梁门外踊路,州北封丘门外,及州南一带,皆结彩棚,铺陈冠梳、珠翠、头面、衣着、花朵、领抹、靴鞋、玩好之类,间列舞场歌馆,车马交驰。
向晚,贵家妇女纵赏关赌,入场观看,入市店饮宴,惯习成风,不相笑讶。
至寒食冬至三日亦如此。
小民虽贫者,亦须新洁衣服,把酒相酬尔。
元旦朝会
正旦大朝会,车驾坐大庆殿,有介胄长大人四人立于殿角,谓之“镇殿将军”。
诸国使人入贺。
殿庭列法驾仪仗,百官皆冠冕朝服,诸路举人解首,亦士服立班,其服二梁冠、白袍青缘。
诸州进奏吏,各执方物入献。
诸国使人,大辽大使顶金冠,后檐尖长,如大莲叶,服紫窄袍,金蹀躞;副使展裹金带,如汉服。
大使拜则立左足,跪右足,以两手着右肩为一拜。副使拜如汉仪。
夏国使副,皆金冠、短小样制服、绯窄袍、金蹀躞、吊敦背,叉手展拜。
高丽与南番交州使人,并如汉仪。
回纥皆长髯高鼻,以匹帛缠头,散披其服。
于阗皆小金花毡笠、金丝战袍束带,并妻男同来,乘骆驼,毡兜铜铎入贡。
三佛齐皆瘦脊缠头、绯衣、上织成佛面。
又有南蛮五姓番,皆椎髻乌毡,并如僧人,礼拜入见。
旋赐汉装锦袄之类。
更有真腊、大理、大石等国,有时来朝贡。
其大辽使人,在都亭驿,夏国在都亭西驿,高丽在梁门外安州巷同文馆,回纥、于阗在礼宾院,诸番国在瞻云馆或怀远驿。
唯大辽、高丽就馆赐宴。
大辽使人朝见讫,翌日诣大相国寺烧香,次日诣南御苑射弓,朝廷旋选能射武臣伴射,就彼赐宴,三节人皆与焉。
先列招箭班十馀于垛子前。
使人多用弩子射,一裹无脚小幞头子锦袄子辽人,踏开弩子,舞旋榙箭,过与使人,彼窥得端正,止令使人发牙。
例本朝伴射用弓箭。
中的则赐闹装、银鞍马、衣着、金银器物有差。
伴射得捷,京师市井儿遮路争献口号,观者如堵。
翼日人使朝辞。
朝退,内前灯山已上彩,其速如神。
立春
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
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
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
府前左右,百姓卖小春牛,往往花装栏坐,上列百戏人物,春幡雪柳,各相献遗。
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
入贺讫,戴归私第。
元宵
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
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馀里,击丸蹴踘,踏索上竿。
赵野人,倒吃冷淘。
张九哥,吞铁剑。
李外宁,药法傀儡。
小健儿,吐五色水、旋烧泥丸子。
大特落,灰药。
榾柮儿,杂剧。
温大头、小曹,嵇琴。
党千,箫管。
孙四,烧炼药方。
王十二,作剧术。
邹遇、田地广,杂扮。
苏十、孟宣,筑球。
尹常卖,《五代史》。
刘百禽,蚁。
杨文秀,鼓笛。
更有猴呈百戏,鱼跳刀门,使唤蜂蝶,追呼蝼蚁。
其馀卖药、卖卦,沙书地谜,奇巧百端,日新耳目。
至正月七日,人使朝辞出门,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
面北悉以彩结,山礬上皆画神仙故事。
或坊市卖药卖卦之人,横列三门,各有彩结金书大牌,中曰“都门道”,左右曰“左右禁卫之门”,上有大牌曰“宣和与民同乐”。
彩山左右,以彩结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各于手指出水五道,其手摇动。
用辘轳绞水上灯山尖高处,用木柜贮之,逐时放下,如瀑布状。
又于左右门上,各以草把缚成戏龙之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
自灯山至宣德门楼横大街,约百馀丈,用棘刺围绕,谓之“棘盆”,内设两长竿,高数十丈,以缯彩结束,纸糊百戏人物,悬于竿上,风动宛若飞仙。
内设乐棚,差衙前乐人作乐杂戏,并左右军百戏,在其中驾坐一时呈拽。
宣德楼上,皆垂黄缘,帘中一位,乃御座。
用黄罗设一彩棚,御龙直执黄盖掌扇,列于帘外。
两朵楼各挂灯球一枚,约方圆丈馀,内燃椽烛,帘内亦作乐。
宫嫔嬉笑之声,下闻于外。
楼下用枋木垒成露台一所,彩结栏槛,两边皆禁卫排立,锦袍,幞头簪赐花,执骨朵子,面此乐棚。
教坊钧容直、露台弟子,更互杂剧。
近门亦有内等子班直排立。
万姓皆在露台下观看,乐人时引万姓山呼。
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
正月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迎祥池,有对御(谓赐群臣宴也)。
至晚还内围子,亲从官皆顶球头大帽,簪花,红锦团答戏狮子衫,金镀天王腰带,数重骨朵。
天武官皆顶双卷脚幞头,紫上大搭天鹅结带宽衫。
殿前班顶两脚屈曲向后花装幞头,着绯青紫三色這金线结带望仙花袍,跨弓剑,乘马,一扎鞍辔,缨绋前导。
御龙直一脚指天一脚圈曲幞头,着红方胜锦袄子,看带束带,执御从物,如金交椅、唾盂、水罐、果垒、掌扇、缨绋之类。
御椅子皆黄罗珠蹙背座,则亲从官执之。
诸班直皆幞头锦袄束带。
每常驾出有红纱帖金烛笼二百对,元宵加以琉璃玉柱掌扇灯。
快行家各执红纱珠络灯笼。
驾将至,则围子数重,外有一人捧月样兀子锦,覆于马上。
天武官十馀人,簇拥扶策,喝曰:‘看驾头!’
次有吏部小使臣百馀,皆公裳,执珠络球杖,乘马听唤。
近侍馀官皆服紫绯绿公服,三衙太尉、知、玉带罗列前导,两边皆内等子。
选诸军膂力者,着锦袄顶帽,握拳顾望,有高声者捶之流血。
教坊钧容直乐部前引,驾后诸班直马队作乐,驾后围子外左则宰执侍从,右则亲王、宗室、南班官。
驾近,则列横门十馀人击鞭,驾后有曲柄小红绣伞,亦殿侍执之于马上。
驾入灯山,御辇院人员辇前喝‘随竿媚来’,御辇团转一遭,倒行观灯山,谓之‘鹁鸽旋’,又谓之‘踏五花儿’,则辇官有喝赐矣。
驾登宣德楼,游人奔赴露台下。
十五日驾诣上清宫
十五日诣上清宫,亦有对御,至晚回内。
十六日
十六日车驾不出,自进早讫,登门乐作,卷帘,御座临轩,宣万姓。
先到门下者,犹得瞻见天表,小帽红袍,独卓子。
左右近侍,帘外伞扇执事之人。
须臾下帘,则乐作,纵万姓游赏。
两朵楼相对:左楼相对,郓王以次彩棚幕次;右楼相对,蔡太师以次执政戚里幕次。
时复自楼上有金凤飞下诸幕次,宣赐不辍。
诸幕次中,家妓竞奏新声,与山棚露台上下,乐声鼎沸。
西朵楼下,开封尹弹压幕次,罗列罪人满前,时复决遣,以警愚民。
楼上时传口敕,特令放罪。
于是华灯宝炬,月色花光,霏雾融融,动烛远近。
至三鼓,楼上以小红纱灯球缘索而至半空,都人皆知车驾还内矣。
须臾闻楼外击鞭之声,则山楼上下,灯烛数十万盏,一时灭矣。
于是贵家车马,自内前鳞切,悉南去游相国寺。
寺之大殿,前设乐棚,诸军作乐,两廊有诗牌灯云:‘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并‘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之诗。
其灯以木牌为之,雕镂成字,以纱绢幂之于内,密燃其灯,相次排定,亦可爱赏。
资圣阁前安顿佛牙,设以水灯,皆系宰执、戚里、贵近占设看位。
最耍闹:九子母殿及东西塔院,惠林、智海,宝梵,竞陈灯烛,光彩争华,直至达旦。
其馀宫观寺院,皆放万姓烧香。
如开宝、景德大佛寺等处。
皆有乐棚,作乐燃灯。
惟禁宫观寺院,不设灯烛矣。
次则葆真宫有玉柱玉帘窗隔灯。
诸坊巷、马行,诸香药铺席、茶坊酒肆,灯烛各出新奇。
就中莲华王家香铺灯火出群,而又命僧道场打花钹、弄椎鼓,游人无不驻足。
诸门皆有官中乐棚。
万街千巷,尽皆繁盛浩闹。
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以防本坊游人小儿相失,以引聚之。
殿前班在禁中右掖门里,则相对右掖门设一乐棚,放本班家口,登皇城观看。
官中有宣赐茶酒妆粉钱之类。
诸营班院于法不得夜游,各以竹竿出灯球于半空,远近高低,若飞星然。
阡陌纵横,城不禁。
别有深坊小巷,绣额珠帘,巧制新妆,竞夸华丽,春情荡飏,酒兴融怡,雅会幽欢,寸阴可惜,景色浩闹,不觉更阑。
宝骑骎骎,香轮辘辘,五陵年少,满路行歌,万户千门,笙簧未彻,市人卖玉梅、夜蛾、蜂儿、雪柳、菩提叶、科头圆子、拍头焦。
唯焦以竹架子出青伞上,装缀梅红缕金小灯笼子,架子前后亦设灯笼,敲鼓应拍,团团转走,谓之‘打旋罗’,街巷处处有之。
至十九日收灯,五夜城不禁,尝有旨展日。
宣和年间,自十二月于酸枣门(二名景龙)门上,如宣德门元夜点照,门下亦置露台,南至宝箓宫,两边关扑买卖,晨晖门外设看位一所,前以荆棘围绕,周回约五七十步,都下卖鹌鹑骨饳儿、圆子、拍、白肠、水晶鲙、科头细粉、旋炒栗子、银杏、盐豉、汤鸡、段金橘、橄榄、龙眼、荔枝。
诸般市合,团团密摆,准备御前索唤。
以至尊有时在看位内,门司、御药、知省、太尉,悉在帘前,用三五人弟子祗应。
盆照耀,有同白日。
仕女观者,中贵邀住劝酒一金杯令退。
直至上元,谓之‘预赏’。
惟周待诏瓠羹,贡馀者一百二十文足一个,其精细果别如市店十文者。
收灯都人出城探春
收灯毕,
都人争先出城探春,
州南则玉津园外学方池亭榭、玉仙观,
转龙湾西去一丈佛园子、王太尉园,
奉圣寺前孟景初园,
四里桥望牛冈剑客庙。
自转龙弯东去陈州门外,
园馆尤多。
州东宋门外快活林、勃脐陂、独乐冈、砚台、蜘蛛楼、麦家园,
虹桥王家园,
曹、宋门之间东御苑,
乾明崇夏尼寺。
州北李驸马园。
州西新郑门大路,
直过金明池西道者院,
院前皆妓馆。
以西宴宾楼有亭榭,
曲折池塘秋千画舫,
酒客税小舟,
帐设游赏。
相对祥祺观,
直至板桥,
有集贤楼、莲花楼,
乃之官河东,
陕西五路之别馆,
寻常饯送,
置酒于此。
过板桥,
有下松园、王太宰园、杏花冈。
金明池角南去水虎翼巷水磨下蔡太师园。
南洗马桥西巷内华严尼寺、王小姑酒店北金水河两浙尼寺巴娄寺、养种园,
四时花木,
繁盛可观。
南去药梁园、童太师园。
南去铁佛寺、鸿福寺、东西柏榆树。
州北模天坡、角桥至仓王庙、十八寿圣尼寺,
孟四翁酒店。
州西北元有庶人园,
有创台、流杯亭榭数处,
放人春赏。
大抵都城左近,
皆是园圃,
百里之内,
并无地。
次第春容满野,
暖律暄晴,
万花争出,
粉墙细柳,
斜笼绮陌,
香轮暖辗,
芳草如茵,
骏骑骄嘶,
杏花如绣,
莺啼芳树,
燕舞晴空,
红妆按乐于宝榭层楼,
白面行歌近画桥流水,
举目则秋千巧笑,
触处则蹴踘踈狂,
寻芳选胜,
花絮时坠,
金樽折翠簪红,
蜂蝶暗随归骑,
于是相继清明节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东京梦华录-卷六-译文
正月一日是年节,开封府允许民众进行三天关扑(一种赌博游戏)。士人和百姓从早到晚互相庆祝,街巷中用食物、水果、木炭等物品交换,唱歌叫喊进行关扑。比如马行街、潘楼街,州东宋门外,州西梁门外的大道,州北封丘门外,以及州南一带,都搭建了彩棚,摆满了冠梳、珠宝、首饰、衣物、花朵、头巾、靴鞋、玩具等,中间还设有舞场和歌馆,车马穿梭。傍晚时分,富贵人家的妇女们纷纷出来赏玩关扑,入场观看,到市井店铺中饮酒宴乐,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大家互不嘲笑。寒食节和冬至节的三天也是如此。即使是贫穷的百姓,也必须穿上新衣服,举杯相互敬酒。
元旦朝会
正月初一大朝会,皇帝坐在大庆殿上,有四位身穿盔甲身材高大的官员站在殿角,被称为‘镇殿将军’。各国的使节前来祝贺。殿庭排列着法驾仪仗,百官都戴着冠冕穿着朝服,各路举人解下首服,也穿着士人的衣服站立在队列中,他们的服饰是二梁冠、白色袍子,边缘是青色。各州的进奏吏,各自带着地方特产进贡。各国的使节,大辽的大使戴着金冠,后檐尖长,像大莲叶,穿着紫色的窄袍,金色的带子;副使佩戴金带,像汉服。大使行礼时,左脚站立,右脚跪下,用双手放在右肩上作一拜。副使的行礼方式与汉人相同。夏国的使节和副使,都戴着金冠,穿着短小的制服,红色窄袍,金色带子,背上有装饰,双手交叉行礼。高丽和南番交州的使节,都按照汉人的礼仪。回纥人长着浓密的胡须和高鼻梁,用布条缠头,衣服随意披散。于阗人戴着小金花毡笠,穿着金丝战袍,束着带子,带着妻子和儿子一起来,骑着骆驼,戴着毡帽拿着铜铃进贡。三佛齐的人用布条缠头,穿着红色的衣服,上面织有佛像的面容。还有南蛮的五姓番人,都梳着椎髻,戴着乌毡帽,穿着像僧人的衣服,行礼进入觐见。朝廷随即赐予他们汉装的锦袄等物。还有真腊、大理、大石等国,有时也会来朝贡。大辽的使节在都亭驿,夏国在都亭西驿,高丽在梁门外的安州巷同文馆,回纥和于阗在礼宾院,其他番国在瞻云馆或怀远驿。只有大辽和高丽被赐予在馆中设宴。大辽的使节朝见完毕后,第二天去大相国寺烧香,次日去南御苑射箭,朝廷选出能射的武臣陪同射箭,在那里设宴,三节的人都有份。事先在箭垛前排列了十几个招箭的人。使节们大多使用弩箭射击,一个包裹里没有脚的小幞头,穿着锦袄的辽人,打开弩箭,舞动旋转的箭,递给使节,使节们看到箭的端正,才让他们射箭。按照惯例,本朝陪同射箭使用弓箭。射中则赐予服装、银鞍马、衣物、金银器物等,各有不同。射箭比赛取得胜利,京城的市井儿童拦路争相献上口号,观看的人群如墙一般。第二天,使节们朝辞回国。退朝后,内前的灯山和彩饰已经布置完毕,其速度如同神速。
立春
立春前一天,开封府将春牛送入皇宫鞭打春牛。开封、祥符两县,将春牛放在府前。到了立春这天一大早,府中的官员们举行打春仪式,就像方州一样。府前的左右两侧,百姓们出售小春牛,常常装饰得五彩缤纷,上面摆满了百戏人物,春幡和雪柳,互相赠送。立春这一天,宰执、亲王、百官都赐予金银幡胜。入宫祝贺完毕后,戴着这些装饰物回到自己的宅邸。
元宵
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皇宫前从冬至之后就开始搭建山棚,立木柱正对着宣德楼,游客们已经聚集在御街两侧。各种奇术异能,歌舞百戏,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乐声嘈杂达十几里,有击球、踢毽子、走钢丝、爬竿等活动。赵野人倒着吃冷面。张九哥吞铁剑。李外宁表演药法傀儡。小健儿吐出五色的水,旋转着烧泥丸子。大特落使用灰药。榾柮儿表演杂剧。温大头、小曹弹奏嵇琴。党千吹箫管。孙四展示烧炼药方。王十二表演魔术。邹遇、田地广表演杂扮。苏十、孟宣踢球。尹常卖表演《五代史》。刘百禽表演蚂蚁。杨文秀吹鼓笛。还有猴子表演百戏,鱼跳刀门,驱使蜜蜂蝴蝶,追逐呼喊蚂蚁。其他还有卖药、算卦的人,在地上写谜语,各种奇巧的事情层出不穷,每天都让人耳目一新。到了正月七日,使节们朝辞出门,灯山上彩饰,金碧辉煌,相互映照,锦绣交辉。面向北方都用彩带装饰,山礬上都画着神仙故事。有的坊市卖药、算卦的人,在三门上横排,各自挂着彩结和金书的大牌,中间写着‘都门道’,左右写着‘左右禁卫之门’,上面还有大牌写着‘宣和与民同乐’。彩山两侧,用彩结装饰文殊、普贤,跨着狮子、白象,各自手指出水五道,手摇动时水柱上升。用辘轳将水引到灯山尖高处,用木柜储存,逐时放下,形成瀑布状。又在左右门上,用草把绑成戏龙的样子,用青幕遮盖,草上密密麻麻地放置了数万盏灯烛,看起来像两条飞舞的龙。从灯山到宣德门楼横街,大约一百多丈,用荆棘围绕,称为‘棘盆’,里面设有两根长杆,高达数十丈,用彩绸装饰,用纸糊成百戏人物,悬挂在杆上,风吹起来像飞仙一样。里面还设有乐棚,差遣衙前乐人演奏音乐和杂戏,以及左右军的百戏,同时进行表演。宣德楼上,都挂着黄色的边缘,帘子里是御座。用黄罗布设了一个彩棚,御龙直手持黄盖和扇子,排列在帘外。两座楼各挂着一枚灯球,大约方圆一丈多,里面燃烧着蜡烛,帘子里也演奏音乐。宫女们的嬉笑声从帘子里传到外面。楼下用枋木搭建了一个露台,彩结装饰着栏杆,两边都是禁卫军排列着,穿着锦袍,戴着幞头,插着花,手持骨朵子,面对着乐棚。教坊钧容直、露台弟子,轮流表演杂剧。近门也有内等子班直排列着。万姓百姓都在露台下观看,乐人们不时引导百姓山呼。
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
正月十四日,皇帝亲临五岳观。
正月十四日,皇帝的车队前往五岳观迎祥池,举办了赐宴给群臣的活动。晚上返回宫中,随从的官员们都戴着球头大帽,插着花,穿着红色锦缎的狮子衫,腰间系着金镀的天王腰带,手持多重的骨朵。天武官们戴着双卷脚幞头,穿着紫色的大搭天鹅结带宽衫。殿前班的官员们戴着向后屈曲的花装幞头,穿着绯青紫三色的金线结带望仙花袍,腰间挂着弓剑,骑马,手持鞍辔,前面有缨绋引导。御龙直的官员们一脚指天一脚圈曲幞头,穿着红色方胜锦袄子,腰间束带,手持御从物品,如金交椅、唾盂、水罐、果垒、掌扇、缨绋等。御椅都是用黄罗珠缀的背座,由亲从官拿着。所有班直官员都戴着幞头,穿着锦袄,系着腰带。通常皇帝出行时会有两百对红纱贴金烛笼,元宵节时加上琉璃玉柱掌扇灯。快行家各自拿着红纱珠络灯笼。皇帝的车队即将到来时,周围会有数重围子,外面有一个人手持月样兀子锦,覆盖在马上。天武官十多人,簇拥着皇帝,高声喊道:“看驾头!”接着有百余名吏部小使臣,都穿着公裳,手持珠络球杖,骑马等候召唤。近侍官员都穿着紫绯绿的公服,三衙太尉、知县、玉带罗列在前导,两边都是内等子。挑选了一些军中膂力强的士兵,穿着锦袄戴帽,握拳顾望,高声者会被捶得流血。教坊钧容直乐部在前面引导,皇帝后面的班直马队奏乐,皇帝后面的围子外左边是宰执侍从,右边是亲王、宗室、南班官。皇帝的车队接近时,有十几个官员击鞭,皇帝后面有曲柄小红绣伞,也是殿侍在马上拿着。皇帝进入灯山,御辇院的人员在辇前喊‘随竿媚来’,御辇团转一圈,倒行观看灯山,这被称为‘鹁鸽旋’,也称为‘踏五花儿’,这时辇官会宣布赐予。皇帝登上宣德楼,游人们奔向露台下。
十五日,皇帝前往上清宫。
十五日,皇帝也到了上清宫,同样有赐宴,晚上返回宫中。
十六日,皇帝没有外出,吃完早饭后,登门听乐,卷起帘子,皇帝的座位在殿前,宣召万姓。
先到门下的人,还能看到皇帝的天表,戴着小帽,穿着红袍,独自坐在那里。左右近侍,帘外拿着伞扇的官员。
不久帘子放下,乐声响起,允许万姓游赏。两座楼相对:左楼相对,郓王依次搭建彩棚幕次;右楼相对,蔡太师依次搭建执政戚里幕次。
有时楼上有金凤飞下各个幕次,宣布赐予不停。各个幕次中,家妓竞相演奏新声,与山棚露台上下,乐声鼎沸。
西朵楼下的开封尹弹压幕次,罗列罪人满前,不时判决,以警示民众。楼上不时传达口敕,特别下令赦免。
于是华灯宝炬,月色花光,霏雾融融,烛光远近闪烁。到三更时,楼上用小红纱灯球沿着绳索升到半空,都人知道皇帝已经返回宫中。
不久听到楼外击鞭的声音,山楼上下,数十万盏灯烛一时熄灭。
于是贵家的车马,从宫前纷纷南去游相国寺。寺中的大殿前设有乐棚,诸军奏乐,两廊有诗牌灯,写着‘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和‘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诗句。
这些灯是用木牌制成的,雕刻成字,用纱绢覆盖在内,密密燃烧,依次排列,也很有观赏价值。
资圣阁前安置了佛牙,用水灯装饰,都是由宰执、戚里、贵近的人占据观看位置。
最热闹的是九子母殿及东西塔院,惠林、智海,宝梵,竞相展示灯烛,光彩争艳,直至天亮。
其他宫观寺院,也都允许万姓烧香。如开宝、景德大佛寺等处,都有乐棚,奏乐燃灯。
只有禁宫观寺院,不设灯烛。
其次是葆真宫有玉柱玉帘窗隔灯。
各个坊巷、马行,各种香药铺席、茶坊酒肆,灯烛各出新奇。其中莲华王家香铺的灯火最为出众,还命令僧道场打花钹、弄椎鼓,游人都停下来观看。
各个门都有官中的乐棚。万街千巷,都热闹非凡。每个坊巷口,如果没有乐棚的地方,多设小影戏棚子,以防本坊游人和小孩走失,以引导聚集。
殿前班在禁中右掖门里,就在右掖门对面设一个乐棚,放本班家口,登皇城观看。
官中还有宣赐茶酒妆粉钱等。
各营班院按规定不能夜间出游,各自用竹竿将灯球升到半空,远近高低,如同流星。
阡陌纵横,城门不禁。
还有深巷小巷,绣额珠帘,巧制新妆,竞相夸耀华丽,春情荡漾,酒兴融融,雅会幽欢,光阴宝贵,景色热闹,不知不觉夜深。
宝骑骎骎,香轮辘辘,五陵年少,满路行歌,万户千门,笙簧未歇,市人卖玉梅、夜蛾、蜂儿、雪柳、菩提叶、科头圆子、拍头焦。
只有焦用竹架子撑起青伞上,装饰着梅红缕金小灯笼,架子前后也设有灯笼,敲鼓应拍,团团转走,这被称为‘打旋罗’,街巷处处都有。
到十九日收灯,五夜城不禁,曾有过旨意延长时间。
宣和年间,从十二月从酸枣门(又名景龙门)门上,如同宣德门元夜点照,门下也设了露台,南至宝箓宫,两边关扑买卖,晨晖门外设了看位,前面用荆棘围绕,周回约五七十步,都下卖鹌鹑骨饳儿、圆子、拍、白肠、水晶鲙、科头细粉、旋炒栗子、银杏、盐豉、汤鸡、段金橘、橄榄、龙眼、荔枝。
各种市合,团团密摆,准备御前索唤。以至于至尊有时在看位内,门司、御药、知省、太尉,都在帘前,用三五人弟子祗应。
盆照耀,有如白日。仕女观者,中贵邀请饮酒一杯后令退。
直至上元,这被称为‘预赏’。只有周待诏的瓠羹,贡余者一百二十文一个,其精细果品比市店十文的高。
收灯后,都人出城探春。
灯会结束后,城里的人争相出城去寻找春天的美景,州南有玉津园外的学方池亭榭、玉仙观,再往西去有一丈佛园子、王太尉园,奉圣寺前有孟景初园,四里桥附近有牛冈剑客庙。
从转龙湾往东去,陈州门外有很多园林和馆舍。州东的宋门外有快活林、勃脐陂、独乐冈、砚台、蜘蛛楼、麦家园,虹桥附近有王家园,曹、宋门之间有东御苑,乾明崇夏尼寺。
州北有李驸马园。州西的新郑门大路直通金明池西道者院,院前都是妓馆。向西有宴宾楼,楼上有亭榭,曲折的池塘中有秋千和画舫,酒客们停小船在此饮酒赏景。
对面是祥祺观,一直走到板桥,有集贤楼、莲花楼,这里是官吏去河东、陕西五路时的别馆,平时在这里设宴送别。
过板桥,有下松园、王太宰园、杏花冈。金明池角南边有水虎翼巷,水磨下有蔡太师园。
南洗马桥西边巷内有华严尼寺、王小姑酒店,北边是金水河,两浙尼寺巴娄寺、养种园,四季的花木繁盛,非常可观。
再往南去有药梁园、童太师园。再往南去有铁佛寺、鸿福寺、东西柏榆树。
州北有模天坡、角桥至仓王庙、十八寿圣尼寺,孟四翁酒店。
州西北有元有庶人园,有几个台子和流杯亭榭,供人春天赏玩。
大致上,都城附近都是园林,百里之内几乎没有空地。春天景象遍野,温暖的气候,晴朗的天气,各种花争相开放,粉墙上的细柳斜斜地笼罩着小路,香轮和马车温暖地滚动,芳草如茵,骏马嘶鸣,杏花如绣,黄莺在芳树上啼鸣,燕子在晴空中飞舞,红衣女子在宝榭层楼上弹奏音乐,白面书生在画桥边唱歌,抬头可见秋千上的女子巧笑,到处都是踢毽子的欢声笑语,寻找美景,花瓣不时飘落,金杯中盛着翠绿的酒,蜜蜂和蝴蝶悄悄地跟随骑马的人,这时清明节也就相继来临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东京梦华录-卷六-注解
正月一日:指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年节:指春节,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开封府:宋代的一个行政区域,今河南省开封市。
关扑: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
士庶:士人和平民,泛指社会各阶层。
坊巷:古代城市中的街区小巷。
冠梳:帽子与发梳,泛指装饰品。
珠翠:指珍珠和翡翠,都是贵重的宝石。
头面:指头饰,如发簪、发钗等。
衣着:衣服。
花朵:指花朵装饰品。
领抹:古代妇女佩戴的领口装饰。
靴鞋:鞋子。
玩好:玩具和娱乐用品。
镇殿将军:古代宫殿中负责守卫的武官。
法驾仪仗: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队。
朝服:古代官员的正式服装。
解首:科举考试中取得第一名。
方物:各地的特产。
大辽:辽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北方民族政权。
夏国:指西夏,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民族政权。
高丽:即朝鲜,历史上的朝鲜半岛国家。
回纥:古代维吾尔族的一个部落。
于阗:古代中亚的一个国家。
三佛齐:古代东南亚的一个国家。
南蛮: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番: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招箭班:古代宫廷中的射箭表演班。
弩子:古代的一种弓箭。
牙:古代箭靶的中心。
闹装:古代的节日服饰。
银鞍马:装饰华丽的马匹。
银器:银制的器物。
棘盆:用棘刺围成的盆状结构。
露台:宫殿前的露天平台。
教坊钧容直:古代宫廷中的音乐和舞蹈机构。
露台弟子:在露台上表演的艺人。
山呼:古代臣民对皇帝的欢呼。
五岳观:古代祭祀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的庙宇。
车驾:指皇帝的车队,古代皇帝出行时的车队。
迎祥池:用于祈求吉祥的池塘。
对御:指皇帝赐予群臣宴会。
内围子:指皇宫内的围栏。
亲从官:指皇帝身边的官员。
顶球头大帽:一种装饰华丽的大帽子。
簪花:在发髻上插花。
红锦团答戏狮子衫:用红锦制作的戏狮子图案的衫子。
金镀天王腰带:用金镀的天王图案装饰的腰带。
数重骨朵:指多次装饰的骨朵(一种装饰品)。
幞头:古代官员戴的一种头饰。
屈曲向后花装幞头:向后弯曲并装饰有花朵的幞头。
搭天鹅结带宽衫:带有天鹅结宽带装饰的长衫。
望仙花袍:一种绣有仙花图案的长袍。
跨弓剑:携带弓箭和剑。
乘马:骑马。
一扎鞍辔:一套鞍具和辔头。
缨绋:古代官员腰间佩戴的装饰。
御龙直:皇帝的龙骑兵。
红方胜锦袄子:红色方形胜利图案的锦缎袄子。
看带束带:看护和束带的装饰。
御从物:皇帝随从携带的物品。
金交椅:一种豪华的椅子。
唾盂:古代盛放口水的容器。
水罐:装水的罐子。
果垒:盛放果品的架子。
掌扇:古代官员手持的扇子。
黄罗珠蹙背座:用黄罗和珍珠装饰的背座。
亲王:皇帝的亲族。
宗室:皇帝的宗族。
南班官:南方的官员。
宰执:宰相和执政官。
侍从:皇帝的侍从。
三衙太尉:古代官职,掌管三衙(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领军卫)。
内等子:宫廷中的低级官员。
膂力者:有力量的人。
锦袄:锦缎制成的袄子。
教坊钧容直乐部:宫廷中的音乐部门。
宣德楼:古代宫殿中的楼。
鹁鸽旋:一种宫廷中的游乐活动。
踏五花儿:一种宫廷中的游乐活动。
辇:古代皇帝的车辆。
宣和年间:北宋徽宗赵佶的年号,大约是1120年至1125年。
酸枣门:古代开封城的一个城门。
景龙:古代开封城的一个城门。
宝箓宫:古代的宫殿。
鹌鹑骨饳儿:一种食品。
圆子:一种食品。
拍:一种食品。
白肠:一种食品。
水晶鲙:一种食品。
科头细粉:一种食品。
旋炒栗子:一种食品。
银杏:一种食品。
盐豉:一种食品。
汤鸡:一种食品。
段金橘:一种食品。
橄榄:一种食品。
龙眼:一种食品。
荔枝:一种食品。
市合:市场。
盆照耀:用盆子照亮的场景。
仕女:古代的女子。
中贵:宫廷中的贵族。
周待诏瓠羹:一种宫廷中的食品。
预赏:上元节前的赏赐活动。
收灯:指元宵节结束,灯会收灯,意味着元宵节的庆祝活动结束。
探春:春天出游的活动。
都人:指都城(古代对首都的称呼)的居民。
玉津园:古代园林名,位于州南。
学方池:古代园林中的水池。
亭榭:古代园林中的亭台楼阁。
玉仙观:古代道教观宇。
转龙湾:地名,位于州南。
佛园子:佛教园林。
王太尉园:古代贵族的园林。
奉圣寺:古代佛教寺庙。
孟景初园:古代园林名。
四里桥:地名,位于州南。
牛冈剑客庙:古代供奉剑客的庙宇。
陈州门外:地名,位于州南。
园馆:园林和馆舍。
快活林:古代园林名。
勃脐陂:地名,位于州东。
独乐冈:地名,位于州东。
砚台:地名,位于州东。
蜘蛛楼:地名,位于州东。
麦家园:古代园林名。
虹桥:地名,位于州东。
王家园:古代园林名。
曹、宋门:古代城门名。
东御苑:古代皇家园林。
乾明崇夏尼寺:古代佛教寺庙。
李驸马园:古代贵族的园林。
新郑门:古代城门名。
金明池:古代皇家园林中的水池。
道者院:道教修行者的院落。
妓馆:古代妓女居住的地方。
宴宾楼:古代宴会用的楼阁。
祥祺观:古代道教观宇。
板桥:地名。
集贤楼:古代楼阁名。
莲花楼:古代楼阁名。
官河东:古代地名,位于黄河以东。
陕西五路:古代陕西地区的五个路。
别馆:古代官员或贵族的私人馆舍。
下松园:古代园林名。
王太宰园:古代园林名。
杏花冈:地名,位于州南。
水虎翼巷:地名,位于州南。
水磨:古代水力磨坊。
蔡太师园:古代园林名。
南洗马桥:地名,位于州南。
华严尼寺:古代佛教寺庙。
王小姑酒店:古代酒店名。
两浙尼寺:古代位于两浙(今浙江)的尼姑寺。
巴娄寺:古代寺庙名。
养种园:古代园林名。
药梁园:古代园林名。
童太师园:古代园林名。
铁佛寺:古代佛教寺庙。
鸿福寺:古代佛教寺庙。
柏榆树:古代树种名。
模天坡:地名,位于州北。
角桥:地名,位于州北。
仓王庙:古代庙宇名。
十八寿圣尼寺:古代佛教寺庙。
孟四翁酒店:古代酒店名。
元有庶人园:古代园林名。
创台:古代园林中的台子。
流杯亭榭:古代园林中的亭台楼阁。
春赏:春天赏景。
都城左近:都城附近。
园圃:园林。
百里之内:方圆百里之内。
暖律:温暖的气候。
暄晴:晴朗温暖。
粉墙细柳:用粉刷的墙壁和细长的柳树。
绮陌:美丽的道路。
香轮暖辗:车轮滚过时散发的香气。
芳草如茵:草地柔软如地毯。
骏骑骄嘶:骏马高傲地嘶鸣。
杏花如绣:杏花如绣花般美丽。
莺啼芳树:黄莺在芬芳的树上鸣叫。
燕舞晴空:燕子在晴朗的天空中飞翔。
红妆按乐于宝榭层楼:穿着红衣的女子在宝榭层楼上弹奏音乐。
白面行歌近画桥流水:面容清秀的女子在画桥附近的流水边唱歌。
秋千巧笑:女子在秋千上巧笑。
蹴踘踈狂:踢球时的欢乐场面。
寻芳选胜:寻找美好的景色。
花絮时坠:花瓣不时地飘落。
金樽折翠簪红:用金杯饮酒,用翠绿色的簪子插发。
蜂蝶暗随归骑:蜜蜂和蝴蝶在骑马人的周围飞舞。
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阳历4月4日至6日之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东京梦华录-卷六-评注
收灯毕,都人争先出城探春,州南则玉津园外学方池亭榭、玉仙观,转龙湾西去一丈佛园子、王太尉园,奉圣寺前孟景初园,四里桥望牛冈剑客庙。
此句描绘了元宵节过后,人们纷纷出城踏青的盛况。‘收灯毕’暗示了节日的结束,而‘都人争先’则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对于春天到来的渴望和兴奋。‘州南’至‘剑客庙’的列举,展示了当时都城周边丰富的园林景观和宗教场所,体现了宋代都城文化的繁荣与多元。
自转龙弯东去陈州门外,园馆尤多。州东宋门外快活林、勃脐陂、独乐冈、砚台、蜘蛛楼、麦家园,虹桥王家园,曹、宋门之间东御苑,乾明崇夏尼寺。
这段文字进一步描绘了都城周边的园林分布。‘自转龙弯东去’至‘乾明崇夏尼寺’的描述,展现了从东至西的园林景观,体现了宋代园林的规模之大和分布之广。‘园馆尤多’和‘东御苑’等词汇,强调了园林与官府的联系,反映了当时园林不仅是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政治文化的体现。
州北李驸马园。州西新郑门大路,直过金明池西道者院,院前皆妓馆。
此句转向州北和州西的园林景观。‘州北李驸马园’和‘州西新郑门大路’的提及,展示了不同方位的园林特色。‘金明池西道者院’和‘院前皆妓馆’的描述,揭示了园林与商业、娱乐业的紧密联系,反映了宋代园林文化的商业性和娱乐性。
以西宴宾楼有亭榭,曲折池塘秋千画舫,酒客税小舟,帐设游赏。
‘以西宴宾楼’至‘帐设游赏’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园林中的宴饮游乐场景。‘亭榭’、‘池塘’、‘秋千画舫’等词汇,描绘了园林的精致与雅致。‘酒客’、‘帐设’等词汇,则表现了园林的社交功能和娱乐氛围。
相对祥祺观,直至板桥,有集贤楼、莲花楼,乃之官河东,陕西五路之别馆,寻常饯送,置酒于此。
此句描述了从祥祺观至板桥的园林景观,并提到了集贤楼、莲花楼等建筑。‘官河东,陕西五路之别馆’的提及,说明了这些园林不仅是私人园林,也是官方的接待场所。‘寻常饯送,置酒于此’则反映了园林在社交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过板桥,有下松园、王太宰园、杏花冈。
‘过板桥’至‘杏花冈’的描述,继续展示了园林的多样性。‘下松园’、‘王太宰园’等名称,透露了园林主人的身份和园林的等级。
金明池角南去水虎翼巷水磨下蔡太师园。南洗马桥西巷内华严尼寺、王小姑酒店北金水河两浙尼寺巴娄寺、养种园,四时花木,繁盛可观。
此句描绘了金明池周边的园林景观。‘金明池角’至‘养种园’的列举,展示了园林的密集和多样性。‘四时花木,繁盛可观’则表现了宋代园林的生态性和观赏性。
南去药梁园、童太师园。南去铁佛寺、鸿福寺、东西柏榆树。
‘南去’至‘东西柏榆树’的描述,继续展示了都城周边的园林和寺庙景观。‘药梁园’、‘童太师园’等名称,再次体现了园林主人的身份和园林的等级。
州北模天坡、角桥至仓王庙、十八寿圣尼寺,孟四翁酒店。
此句描述了州北的园林和寺庙景观。‘模天坡’、‘仓王庙’等名称,反映了宋代园林和宗教文化的融合。
州西北元有庶人园,有创台、流杯亭榭数处,放人春赏。
‘州西北元有庶人园’至‘放人春赏’的描述,展示了庶人园林的景观和功能。‘创台’、‘流杯亭榭’等词汇,描绘了园林的精致和雅致。
大抵都城左近,皆是园圃,百里之内,并无地。
此句总结了都城周边的园林分布,强调了园林的密集和普遍性。‘大抵’、‘皆是’等词汇,表现了宋代园林文化的繁荣和普及。
次第春容满野,暖律暄晴,万花争出,粉墙细柳,斜笼绮陌,香轮暖辗,芳草如茵,骏骑骄嘶,杏花如绣,莺啼芳树,燕舞晴空,红妆按乐于宝榭层楼,白面行歌近画桥流水,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踘踈狂,寻芳选胜,花絮时坠,金樽折翠簪红,蜂蝶暗随归骑,于是相继清明节矣。
此段文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园林景象。‘次第春容’至‘相继清明节矣’的描述,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个感官角度,展现了春天的园林之美。‘粉墙细柳’、‘骏骑骄嘶’、‘杏花如绣’等词汇,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园林景观。‘金樽折翠簪红’、‘蜂蝶暗随归骑’等词汇,则表现了园林中的社交活动和人文氛围。整个段落充满了对春天和园林的赞美,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