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文公-文公十年

作者: 相传为左丘明,鲁国史官,与孔子同时代或稍晚。

年代: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

内容简要: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为纲,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文公-文公十年-原文

【经】

十年春,王正月辛卯,臧孙辰卒。

夏,秦伐晋。

楚杀其大夫宜申。

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及苏子盟于女栗。

冬,狄侵宋。

楚子、蔡侯次于厥貉。

【传】

十年春,晋人伐秦,取少梁。

夏,秦伯伐晋,取北徵。

初,楚范巫矞似谓成王与子玉、子西曰:“三君皆将强死。”

城濮之役,王思之,故使止子玉曰:“毋死。”不及。

止子西,子西缢而县绝,王使適至,遂止之,使为商公。

沿汉泝江,将入郢。

王在渚宫,下见之。

惧而辞曰:“臣免于死,又有谗言,谓臣将逃,臣归死于司败也。”

王使为工尹,又与子家谋弑穆王。

穆王闻之。五月,杀鬥宜申及仲归。

秋七月,及苏子盟于女栗,顷王立故也。

陈侯、郑伯会楚子于息。

冬,遂及蔡侯次于厥貉。将以伐宋。

宋华御事曰:“楚欲弱我也。先为之弱乎,何必使诱我?我实不能,民何罪?”

乃逆楚子,劳,且听命。

遂道以田孟诸。宋公为右盂,郑伯为左盂。

期思公复遂为右司马,子朱及文之无畏为左司马。

命夙驾载燧,宋公违命,无畏抶其仆以徇。

或谓子舟曰:“国君不可戮也。”

子舟曰:“当官而行,何强之有!《诗》曰:‘刚亦不吐,柔亦不茹。’‘毋纵诡随,以谨罔极。’是亦非辟强也,敢爱死以乱官乎!”

厥貉之会,麇子逃归。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文公-文公十年-译文

【经】

十年的春天,周王的正月辛卯日,臧孙辰去世。

夏天,秦国攻打晋国。

楚国杀了他们的大夫宜申。

从正月开始没有下雨,一直到秋天的七月。

与苏子在女栗结盟。

冬天,狄人入侵宋国。

楚子和蔡侯驻扎在厥貉。

【传】

十年的春天,晋国人攻打秦国,占领了少梁。

夏天,秦伯攻打晋国,占领了北徵。

起初,楚国的范巫矞似对成王和子玉、子西说:“三位君主都将强死。”

在城濮之战中,成王想到这句话,所以派人阻止子玉说:“不要死。”但没来得及。

阻止子西,子西上吊但绳子断了,成王派人及时赶到,于是阻止了他,任命他为商公。

沿着汉水逆流而上,准备进入郢都。

成王在渚宫,下来见他。

子西害怕并推辞说:“我免于死亡,又有谗言说我将要逃跑,我宁愿回到司败那里去死。”

成王任命他为工尹,他又与子家密谋弑杀穆王。

穆王听说了这件事。五月,杀了鬥宜申和仲归。

秋天的七月,与苏子在女栗结盟,因为顷王刚刚即位。

陈侯和郑伯在息地与楚子会面。

冬天,于是与蔡侯驻扎在厥貉。准备攻打宋国。

宋国的华御事说:“楚国想要削弱我们。我们为什么要先示弱呢?何必让他们引诱我们?我们确实不能,百姓有什么罪?”

于是迎接楚子,慰劳他,并且听从他的命令。

于是带领他们到孟诸打猎。宋公在右边,郑伯在左边。

期思公再次担任右司马,子朱和文之无畏担任左司马。

命令早驾车载着火种,宋公违背命令,无畏鞭打他的仆人以示众。

有人对子舟说:“国君不能被羞辱。”

子舟说:“当官就要履行职责,有什么强不强的!《诗经》说:‘刚强的不吐出来,柔软的不吞下去。’‘不要放纵诡诈,以谨慎对待无边的欲望。’这也不是逃避强者,敢爱死以扰乱官职吗!”

在厥貉的会面中,麇子逃回去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文公-文公十年-注解

臧孙辰: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名辰,字孙,臧氏。

秦伐晋:秦国对晋国发动战争,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频繁战争。

楚杀其大夫宜申:楚国处死其大夫宜申,显示了楚国政治的残酷性。

苏子:指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

狄侵宋:北方的狄族入侵宋国,反映了春秋时期中原与北方民族的冲突。

楚子、蔡侯次于厥貉:楚国的君主和蔡国的君主在厥貉会盟,准备联合攻打宋国。

晋人伐秦,取少梁:晋国攻打秦国,占领了少梁,显示了晋国的军事力量。

秦伯伐晋,取北徵:秦国的君主攻打晋国,占领了北徵,反映了秦国的扩张野心。

楚范巫矞似:楚国范地的巫者矞似,预言成王、子玉、子西将不得好死。

城濮之役:春秋时期晋楚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晋国胜利。

商公:楚国官职,负责商业事务。

工尹:楚国官职,负责工程事务。

穆王:楚国的君主,名穆。

鬥宜申:楚国大夫,名宜申,鬥氏。

仲归:楚国大夫,名归,仲氏。

陈侯、郑伯:陈国和郑国的君主。

宋华御事:宋国大夫,名御事,华氏。

孟诸:地名,今河南商丘附近。

期思公:楚国期思地的君主。

子朱:楚国大夫,名朱。

文之无畏:楚国大夫,名无畏,文氏。

夙驾载燧:早晨驾车,携带火种,准备战斗。

子舟:楚国大夫,名舟。

麇子:麇国的君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文公-文公十年-评注

《左传》中的这段记载,详细描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国内部的权力斗争。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春秋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诸侯国之间的联盟与背叛,以及各国君主对权力的争夺。

首先,文中提到的秦伐晋、晋伐秦等事件,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频繁战争。这些战争不仅是为了争夺领土和资源,更是为了争夺霸权和影响力。秦国的扩张野心和晋国的军事力量在这些事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其次,楚国处死其大夫宜申,显示了楚国政治的残酷性。楚国君主对权力的控制极为严格,任何威胁到其统治的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种政治环境使得楚国的大夫们不得不小心翼翼,以免触怒君主。

再次,楚子、蔡侯在厥貉会盟,准备联合攻打宋国,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联盟与背叛。各国君主为了自身的利益,常常会结成联盟,但这种联盟往往是暂时的,一旦利益发生变化,联盟就会破裂。

最后,宋华御事在面对楚国威胁时的反应,显示了春秋时期各国大夫的智慧和谋略。宋华御事通过巧妙的言辞和行动,成功地化解了楚国的威胁,保护了宋国的利益。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通过对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的详细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各国君主对权力的争夺。这些事件不仅反映了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也为我们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文公-文公十年》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49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