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滴天髓阐微-下篇-贞元

作者: 刘基(公元1311年-1375年),字君实,号永叔,元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命理学家。刘基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他在军事和政治领域都有着卓越的贡献,同时也是中国命理学的先驱之一。他的《滴天髓阐微》被誉为命理学的重要著作,对后来的命理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滴天髓阐微》是刘基对易经八字命理学的系统总结,书中阐述了天干地支、五行八字、命局格局等命理学的核心内容。刘基通过对命理学的深刻理解,提出了“命、运、财、婚”等多方面的预测理论。他认为人的命运不仅受到天时地利的影响,还与个人的修养、行为及内在心态紧密相连。《滴天髓阐微》分析了如何通过八字判断一个人一生的运势,并提出了如何改变命运、趋利避害的策略。此书的内容深奥且高深,是命理学的重要经典之一,至今仍为学者和命理爱好者所研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滴天髓阐微-下篇-贞元-原文

造化起于元,亦止于贞。

再肇贞元之会,胚胎嗣续之机。

【原注】

三元皆有贞元。

如以八字看,以年为元,月为亨,日为利,时为贞。

年月吉者,前半世吉,日时吉者,后半世吉。

以大运看,以初十五年为元,次十五年为亨,中十五年为利,后十五年为贞。

元亨运吉者,前半世吉,利贞运吉者,后半世吉,皆贞元之道。

然有贞元之妙存焉,非特绝处逢生、北尽东来之意也。

至于仁之寿终矣,而既终之后,运之所行,果所喜者欤?则其家必兴;果所忌者欤?则其家必替。

盖以父为贞,子为元也。

贞下起元之妙,生生不息之机。

予著此论,非欲人知考之年,而示天下万世,实所以验奕世之兆,而知数之不可逃也。

学者勖之!

【任氏曰】:

贞元之理,河洛图书之旨也;

河洛图书之旨,既先后天卦位之易也。

先天之卦,乾南坤北,故西北多山,昆仑为山之宜;东南多水,大海为水之归。

是以水从山出,山见水止。

夫九河泻地,极汪洋澎湃之势,溯其源,皆星宿也;

夫五岳插天,极崇降峻险之形,穷其本,皆昆仑也。

惟人有祖父亦然,虽支分派衍,莫不皆出于一脉。

故一陰生于坤之初,一陽生于乾之始,所以离为日体,坎为月体。

而贞元之理,原于纳甲,纳甲之象,出于八卦。

故父乾而母坤,震为长男,继魄纯黑而为坤象。

坤者,犹贞之意也。

初三光明三分,一陽初生,震之象也。

震者,元之兆也。

初八上弦,光明六分,兑之象也,兑者,犹亨之理也。

十八日,月盈而亏缺三分,巽之象也。犹利之义也。

是以贞元之道,循不之理,盛极而衰,否极而泰,亦此意也。

观此章之旨,不特人生在世,运吉者昌,运凶者败,至于寿终之后,而行运仍在,观其运之吉凶,而可知其子孙之兴替。

故其人既终之后,而其家兴旺者,身后运必吉也;其家衰败者,身后必运必怨也。

此论虽造化有定,而数之不可逃,为人子者不可不知考之年,而善继述之。

若考之身后运吉,自可承先启后;如考之身后运凶,亦可安分经营,挽回造化。

若祖宗富贵,自诗书中来,子孙享富贵,即弃诗书者;

若祖宗家业,自勤俭中来,子孙享家业,即忘勤俭者,是割扶桑之干而接于文梓,未有不稿者,决渭河之水,而入于湿川,鲜有不浊者。

何也?其本源各自不相附耳,学者当深思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滴天髓阐微-下篇-贞元-译文

宇宙的生成始于元,也终止于贞。再次开始贞元的交汇,是生命延续的关键时刻。

三元之中都有贞元。比如按照八字来看,年代表元,月代表亨,日代表利,时代表贞。如果年月吉利,那么前半生吉利;如果日时吉利,那么后半生吉利。从大运来看,最初十五年为元,接下来的十五年为亨,中间十五年为利,最后的十五年为贞。元亨运吉利的人,前半生吉利;利贞运吉利的人,后半生吉利,这都是贞元的道理。然而贞元的妙处在于,不仅仅是指绝处逢生、北尽东来的意思。至于仁爱到了尽头,那么在它终结之后,大运的运行,果真是我们所期望的吗?如果是好的,那么他的家族一定会兴旺;如果是坏的,那么他的家族一定会衰败。这是因为父亲是贞,儿子是元。贞下起元的妙处,是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我写这篇论文,并不是想让人知道考生的年份,而是要展示给天下万世,实际上是为了验证世代相传的征兆,以及知道命运是无法逃脱的。学者们应该以此为勉。

任氏说:

贞元的道理,是河洛图书的宗旨;河洛图书的宗旨,是先后天卦位的变化。先天卦中,乾在南,坤在北,所以西北多山,昆仑是山的象征;东南多水,大海是水的归宿。因此水从山流出,山见水而止。九条河流倾泻大地,极尽汪洋澎湃之势,追溯它们的源头,都是星辰;五岳高耸入云,极尽崇山峻岭之形,追究它们的根本,都是昆仑。人的祖辈也是如此,尽管分支繁多,但无不都源于一条血脉。所以一阴生于坤之初,一阳生于乾之始,因此离为日体,坎为月体。而贞元的道理,源自纳甲,纳甲的象征,出自八卦。因此父为乾,母为坤,震为长男,继承魄纯黑而成为坤的象征。坤,就像贞的意义。初三时光明三分,一阳初生,是震的象征。震,是元的征兆。初八时,月圆而亏缺三分,是巽的象征,代表利的意义。因此贞元的道理,遵循着不变化的规律,盛极而衰,否极泰来,也是这个意思。观察这一章节的宗旨,不仅仅是人生在世,运气好的人会昌盛,运气差的人会失败,甚至寿命终结之后,运气仍在,观察运气的吉凶,可以知道子孙的兴衰。因此,一个人去世之后,如果家族兴旺,那么他身后的运气一定是吉祥的;如果家族衰败,那么他身后的运气一定是不幸的。这篇论文虽然命运有定数,但数是无法逃脱的,作为子女的,不能不知道父亲的年份,而要善于继承和发扬。如果父亲的身后运气好,自然可以继承和开创;如果父亲的身后运气差,也可以安分守己,努力挽回命运。如果祖宗的富贵是从诗书中来的,子孙享受富贵,却抛弃了诗书;如果祖宗的家业是从勤俭中来,子孙享受家业,却忘记了勤俭,这就好比砍掉扶桑的树干而接上梓树,没有不枯萎的;截断渭河的水而流入湿地,很少有不清浊的。为什么?因为它们的根源各自不相联系。学者们应该深思这一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滴天髓阐微-下篇-贞元-注解

造化:指自然界的变化和生成,也比喻事物的演变过程。

元:在易学中,元指的是起始,是事物发展的开始阶段。

贞:在易学中,贞指的是正固,常用来形容事物的稳定和坚固。

八字:指出生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是中国传统命理学中用来预测命运的一种方法。

亨:在八字中,亨指的是月,代表人生的中期阶段。

利:在八字中,利指的是日,代表人生的近期阶段。

时:在八字中,时指的是时辰,代表人生的晚年阶段。

大运:在命理学中,大运是指人的一生中,每十年或二十年一个阶段的运势变化。

河洛图书:指《河图》和《洛书》,是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和宇宙结构的象征。

先天卦位:指《易经》中的先天八卦的排列,乾南坤北,离东坎西等。

震:八卦之一,象征雷,代表动和起始。

兑:八卦之一,象征泽,代表喜悦和通达。

巽:八卦之一,象征风,代表顺利和利。

纳甲:在易学中,纳甲是一种以天干地支配对八卦的方法。

震之象:指震卦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如雷的起始和动力。

兑之象:指兑卦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如泽的喜悦和通达。

巽之象:指巽卦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如风的顺利和利。

扶桑:传说中的神树,常用来比喻根本。

文梓:指梓树,一种树木,常用来比喻后代。

渭河:中国西北的一条河流,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根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滴天髓阐微-下篇-贞元-评注

造化起于元,亦止于贞。再肇贞元之会,胚胎嗣续之机。

此句开篇即点明了“造化”的起始与终结均与“贞元”相关,‘元’和‘贞’分别代表了事物发展的起始和终结状态。‘再肇贞元之会’则暗示了在每一个新的起始阶段,都存在着新的生命力和延续的可能性,即‘胚胎嗣续之机’。

【原注】三元皆有贞元。如以八字看,以年为元,月为亨,日为利,时为贞。

这里解释了“三元”的概念,即年、月、日、时四柱中,每一柱都对应着“元、亨、利、贞”四个阶段。这种说法体现了中国古代对时间节律和命运循环的深刻理解。

年月吉者,前半世吉,日时吉者,后半世吉。

这句话揭示了八字命理中的吉凶判断标准,即通过分析八字中的年月日时,可以预测一个人前半生和后半生的命运走向。

以大运看,以初十五年为元,次十五年为亨,中十五年为利,后十五年为贞。

这里进一步说明了“大运”的概念,即一个人一生中不同阶段的运势变化,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吉凶属性。

元亨运吉者,前半世吉,利贞运吉者,后半世吉,皆贞元之道。

这句话总结了“贞元之道”,即通过分析大运的吉凶,可以预测一个人前半生和后半生的运势。

然有贞元之妙存焉,非特绝处逢生、北尽东来之意也。

这句话强调了“贞元之妙”的深层次含义,不仅仅局限于字面意思,还包含了更深层次的哲理。

至于仁之寿终矣,而既终之后,运之所行,果所喜者欤?则其家必兴;果所忌者欤?则其家必替。

这里讨论了人的寿命与家族兴衰之间的关系,即人的寿命终结后,家族的运势将根据其生前的吉凶而变化。

盖以父为贞,子为元也。

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贞元”的传承关系,即父亲代表“贞”,儿子代表“元”,意味着家族的兴衰与子孙的运势密切相关。

贞下起元之妙,生生不息之机。

这里揭示了“贞元”的生生不息之机,即通过“贞”与“元”的传承,家族得以延续。

予著此论,非欲人知考之年,而示天下万世,实所以验奕世之兆,而知数之不可逃也。

作者表达了自己撰写此文的意图,即通过此论来验证世世代代的命运,并让人们认识到命运是无法逃脱的。

学者勖之!

这句话是对学者的勉励,希望他们能够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些道理。

【任氏曰】:

引出下文,任氏对上文内容的进一步阐释。

贞元之理,河洛图书之旨也;河洛图书之旨,既先后天卦位之易也。

这里将“贞元之理”与“河洛图书”联系起来,指出两者都是易学中重要的概念。

先天之卦,乾南坤北,故西北多山,昆仑为山之宜;东南多水,大海为水之归。

这句话描述了八卦的方位和地理环境的对应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宇宙观。

是以水从山出,山见水止。

这句话进一步说明了水与山的关系,即水从山出,山见水止,象征着事物的生成与终结。

夫九河泻地,极汪洋澎湃之势,溯其源,皆星宿也;夫五岳插天,极崇降峻险之形,穷其本,皆昆仑也。

这里通过九河与五岳的比喻,说明了事物起源的深远和根基的重要性。

惟人有祖父亦然,虽支分派衍,莫不皆出于一脉。

这句话将人的家族关系与自然界的生成关系相类比,强调了家族传承的重要性。

故一陰生于坤之初,一陽生于乾之始,所以离为日体,坎为月体。

这里解释了八卦中阴阳的生成关系,以及与日月的关系。

而贞元之理,原于纳甲,纳甲之象,出于八卦。

这句话说明了“贞元之理”的来源,即纳甲与八卦。

故父乾而母坤,震为长男,继魄纯黑而为坤象。

这里进一步解释了八卦中乾、坤、震等卦象的含义。

坤者,犹贞之意也。

这句话将坤卦与“贞”联系起来,强调了坤卦的“贞”义。

初三光明三分,一陽初生,震之象也。震者,元之兆也。

这里解释了震卦的象征意义,即代表“元”的开始。

初八上弦,光明六分,兑之象也,兑者,犹亨之理也。

这里解释了兑卦的象征意义,即代表“亨”的状态。

十八日,月盈而亏缺三分,巽之象也。犹利之义也。

这里解释了巽卦的象征意义,即代表“利”的状态。

是以贞元之道,循不之理,盛极而衰,否极而泰,亦此意也。

这句话总结了“贞元之道”的运行规律,即盛极而衰,否极而泰。

观此章之旨,不特人生在世,运吉者昌,运凶者败,至于寿终之后,而行运仍在,观其运之吉凶,而可知其子孙之兴替。

这里进一步阐述了“贞元之道”的应用,即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运势,可以预测其子孙的兴衰。

故其人既终之后,而其家兴旺者,身后运必吉也;其家衰败者,身后必运必怨也。

这句话强调了人的命运与家族兴衰的密切关系。

此论虽造化有定,而数之不可逃,为人子者不可不知考之年,而善继述之。

这里提醒人们要认识到命运的不可逃避性,作为子孙要了解先祖的年份,并传承其精神。

若考之身后运吉,自可承先启后;如考之身后运凶,亦可安分经营,挽回造化。

这句话说明了面对命运的不同态度,即顺应命运或努力改变命运。

若祖宗富贵,自诗书中来,子孙享富贵,即弃诗书者;若祖宗家业,自勤俭中来,子孙享家业,即忘勤俭者,是割扶桑之干而接于文梓,未有不稿者,决渭河之水,而入于湿川,鲜有不浊者。

这里通过比喻说明了子孙如果不继承先祖的优良传统,就会导致家族的衰败。

何也?其本源各自不相附耳,学者当深思之。

最后,作者呼吁学者深思家族传承与个人命运的关系,强调本源的重要性。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滴天髓阐微-下篇-贞元》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492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