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基(公元1311年-1375年),字君实,号永叔,元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命理学家。刘基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他在军事和政治领域都有着卓越的贡献,同时也是中国命理学的先驱之一。他的《滴天髓阐微》被誉为命理学的重要著作,对后来的命理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年代:成书于元代(约14世纪)。
内容简要:《滴天髓阐微》是刘基对易经八字命理学的系统总结,书中阐述了天干地支、五行八字、命局格局等命理学的核心内容。刘基通过对命理学的深刻理解,提出了“命、运、财、婚”等多方面的预测理论。他认为人的命运不仅受到天时地利的影响,还与个人的修养、行为及内在心态紧密相连。《滴天髓阐微》分析了如何通过八字判断一个人一生的运势,并提出了如何改变命运、趋利避害的策略。此书的内容深奥且高深,是命理学的重要经典之一,至今仍为学者和命理爱好者所研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滴天髓阐微-上篇-精神-原文
人有精神,不可以一偏求也,要在损之益之得其中。
【原注】精气神气皆无气也,五行大率以金水为精气,木火为神气,而土所以实之者也。
有神人不见其精,而精自足者,有精足不见其神,而神自足者;有精缺神索,而日主虚旺者;有精缺神索,而日主孤弱者,有神不足而精有余者,有精不足而神有余者,有精神俱缺而气旺;有精神俱旺而气衰,有精缺得神以助之者,有神缺得精以生之者,有精助精而精反泄无气者,有神助神而神反毙无气者,二者皆由气以主之也。
凡此皆不可以一偏求也,俱要损益其进退,不可使有过不及也。
【任氏曰】:
精者,生我之神也;神者,克我之物也;气者,本气贯足也。
二者以精为主,精足则气旺,气旺则神旺,非专以金水为精气,木火为神气也。
本文末句云:‘要在损之益之得其中’,显非金水为精,木火为神,必得流通生化,损益适中,则精气神三者备矣。
细究之,不特日主用神体象有精神,即五行皆有也。
有余者则损之,不足则益之,虽一定理,然亦有一定中之不定也,惟在审察‘得其中’三字而已。
损者,克制也;益者,生扶也。
有余损之,也有余者宜泄之;不足益之,过不足者宜去之。
此损益之妙用也。
盖过于有余,损之反触其怒,则宜顺其有余而泄之;过于不足,益不受补,则宜从其不足而去之,是不可以一偏求也。
总之精太足宜益其气,气太旺宜助其神,神太泄宜滋其精,则生化流通,神清气壮矣。
如精太足,反损其气,气太旺,反伤其神,神太泄,反抑其精,则偏枯杂乱,精索神枯矣。
所以水泛木浮,木无精神;木多火炽,火无精神;火炎金无精神;金多水弱,水无精神。
原注以金水为精气,木火为神气者,此由脏而论也。
以肺属金,以肾属水,金水相生,藏于里,故为精气,以肝属木,以心属火,木火相生,发于表,故为神气,以脾属土,贯于周身,上所以实之也。
若论命中之表里精神,则不以金木水火为精神也,譬如旺者宜泄,泄神得为精足,此从里发于表,而神自足矣;旺者宜克,克神有力为神足,此由表达于里,而精自足矣。
如土生于四季月,四柱土多无木,或干透庚辛,或支藏申酉,此谓里发于表,精足神定;如土多无金,或干透甲乙,或支藏寅卯,此谓表达于里,神足精安。
土论如此,五行皆同,宜细究之。
癸酉 甲子 丙寅 戊戌
癸亥 壬戌 辛酉 庚申 己未 戊午
此造以甲木为精,衰木得水滋,而逢寅禄为精足,以戊土为神,坐戌通根,寅戌拱之为神旺。
官生印,印生身,坐下长生为气贯流通,生化五行俱足。
左右上下情协不悖,官来能挡,劫来有官,食来有印,东西南北之运,皆可行也,所以一生富贵福寿 ,可谓美矣。
癸未 乙卯 丙辰 庚寅
甲寅 癸丑 壬子 辛亥 庚戌 己酉
此造以大势观之,官印相生,偏财时遇,五行不缺,四柱纯粹,俨然贵格,不如财官两字休囚,又遥隔不能相顾,支全寅、卯、辰。
春土克尽,不能生金,金临绝地,不能生水,水之气尽泄于木,木之势愈旺而火炽,火炽则气毙,气毙则神枯。
行运北方,又伤丙火之气,反助取木之精;即逢金运,所谓过于有余,损之反角其触,以致终身碌碌 ,名利无成出。
戊戌 乙丑 丙辰 己丑
甲子 癸亥 壬戌 辛酉 庚申 己未
此四柱皆土,命主元神,泄尽月干,乙木凋枯,所谓精气枯索。
运逢壬戌,本主受伤;年逢辛未,紧克乙木,卒于九月患弱症而亡。
此造运用逆行,大抵是枯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滴天髓阐微-上篇-精神-译文
人有一种精神,不能只从一方面去追求,要在损减和增益中找到平衡。
【原注】精、气、神都不是具体的物质,五行大致上以金和水为精气,木和火为神气,而土是用来充实它们的。
有神的人看不到他的精,但精自然充足;有精的人看不到他的神,但神自然充足;有精不足神不足,但日主虚弱旺盛的人;有精不足神不足,但日主孤弱的人;有神不足但精有余的人,有精不足但神有余的人;有精神和气都不足但气旺盛的人;有精神和气都旺盛但气衰弱的人;有精不足得到神来辅助的人,有神不足得到精来滋养的人;有精帮助精反而精流失无气的人,有神帮助神反而神衰竭无气的人,这两种情况都是由气来主导的。
所有这些都不能只从一方面去追求,都要在进退之间找到平衡,不能有过或不及。
【任氏曰】:精是生我之神的代表;神是克我之物的代表;气是本气贯足的代表。两者以精为主,精足则气旺,气旺则神旺,不仅仅是金和水为精气,木和火为神气。
本文最后一句说‘要在损之益之得其中’,显然不是金水为精,木火为神,必须是流通和生化的,损益适中,那么精、气、神三者就都具备了。
仔细研究,不仅仅是日主用神体象有精神,五行都有精神。有余的就要损减,不足的就要增益,虽然是一个固定的原则,但也有一个固定的中道是不确定的,关键在于审察‘得其中’这三个字。
损是克制,益是生扶。有余的损减,有余的也要泄掉;不足的增益,过不足的要去掉。这是损益的妙用。
过于有余,损减反而会触怒它,那么就应该顺应它的有余而泄掉;过于不足,增益不接受,那么就应该从不足中去掉,这些都是不能只从一方面去追求的。
总之,精太足就应该增益其气,气太旺就应该辅助其神,神太泄就应该滋养其精,这样生化流通,神清气壮。
如果精太足反而损其气,气太旺反而伤其神,神太泄反而抑其精,那么就会偏枯杂乱,精索神枯。
所以水泛木浮,木无精神;木多火炽,火无精神;火炎金无精神;金多水弱,水无精神。
原注中以金水为精气,木火为神气,这是从脏腑来论述的。以肺属金,以肾属水,金水相生,藏于里,所以为精气;以肝属木,以心属火,木火相生,发于表,所以为神气;以脾属土,贯于周身,上所以实之。
如果论命中之表里精神,那么不以金木水火为精神,比如旺的宜泄,泄神得为精足,这是从里发于表,而神自然充足;旺的宜克,克神有力为神足,这是由表达于里,而精自然充足。
比如土生于四季月,四柱土多无木,或干透庚辛,或支藏申酉,这叫里发于表,精足神定;比如土多无金,或干透甲乙,或支藏寅卯,这叫表达于里,神足精安。
土的论述如此,五行都相同,应该仔细研究。
癸酉 甲子 丙寅 戊戌,癸亥 壬戌 辛酉 庚申 己未 戊午,这个命局以甲木为精,衰弱的木得到水的滋养,而遇到寅禄使得精充足,以戊土为神,坐戌通根,寅戌拱之为神旺。官生印,印生身,坐下长生为气贯流通,生化五行俱足。左右上下情协不悖,官来能挡,劫来有官,食来有印,东西南北之运,皆可行也,所以一生富贵福寿,可谓美矣。
癸未 乙卯 丙辰 庚寅,甲寅 癸丑 壬子 辛亥 庚戌 己酉,这个命局从大势来看,官印相生,偏财时遇,五行不缺,四柱纯粹,俨然贵格,不如财官两字休囚,又遥隔不能相顾,支全寅、卯、辰。春土克尽,不能生金,金临绝地,不能生水,水之气尽泄于木,木之势愈旺而火炽,火炽则气毙,气毙则神枯。行运北方,又伤丙火之气,反助取木之精;即逢金运,所谓过于有余,损之反角其触,以致终身碌碌,名利无成出。
戊戌 乙丑 丙辰 己丑,甲子 癸亥 壬戌 辛酉 庚申 己未,这四柱都是土,命主元神,泄尽月干,乙木凋枯,所谓精气枯索。运逢壬戌,本主受伤;年逢辛未,紧克乙木,卒于九月患弱症而亡。
这个命局运用逆行,大抵是枯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滴天髓阐微-上篇-精神-注解
精神:指人的精神状态,包括意识、思维、情感等方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精神被视为人的生命力的体现,与人的身体健康、道德修养、智慧等密切相关。
一偏求:指片面追求,不全面考虑。
损之益之:指减少和增加,调整。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它们相互生成和克制,构成了宇宙和人体的基本结构。
精气神:在中医理论中,精气神是构成人体的三个基本要素。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神是生命的主宰。
金水:五行中的两个元素,金代表收敛、坚固,水代表柔韧、流动。
木火:五行中的两个元素,木代表生长、发展,火代表热情、光明。
土:五行中的元素,具有承载、滋养的作用。
神人:指精神境界高远的人。
日主:在命理学中,指八字中的日柱,代表命主自己。
虚旺:指日主的力量不足或过强。
孤弱:指日主力量弱小。
生化:指五行之间相互生成和克制的关系。
损益:指减少和增加,调整。
金水为精气,木火为神气:这是古代命理学中的一种观点,认为金水是精气的代表,木火是神气的代表。
气:指生命活动的动力,与精、神共同构成人的生命。
精足:指精气充足。
神足:指神气充足。
精缺神索:指精气不足,神气缺乏。
气旺:指气力旺盛。
气衰:指气力衰弱。
损者,克制也;益者,生扶也:损益的两种方式,损即克制,益即生扶。
金水为精,木火为神:这是古代命理学中的一种观点,认为金水是精气的代表,木火是神气的代表。
日主用神体象:在命理学中,日主用神体象是指八字中代表命主的重要星象。
命格:在命理学中,指一个人的命运格局。
官印:在命理学中,官指官星,印指印星,它们分别代表权力和学识。
偏财:在命理学中,偏财指个人的非正业收入。
四柱:在命理学中,四柱指年柱、月柱、日柱、时柱,它们分别代表人的出生年、月、日、时。
运:在命理学中,运指人生中的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运势。
枯命:在命理学中,指命运不佳,生活困苦的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滴天髓阐微-上篇-精神-评注
人有精神,不可以一偏求也,要在损之益之得其中。
此句强调了人的精神状态不能偏颇,应当通过损益达到平衡。在古文化中,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追求适度。
【原注】精气神气皆无气也,五行大率以金水为精气,木火为神气,而土所以实之者也。
这里引入了中医和五行理论,精气神被视为构成人体的基本元素,金水代表精气,木火代表神气,而土则是支撑和调和的元素。
有神人不见其精,而精自足者,有精足不见其神,而神自足者;有精缺神索,而日主虚旺者;有精缺神索,而日主孤弱者,有神不足而精有余者,有精不足而神有余者,有精神俱缺而气旺;有精神俱旺而气衰,有精缺得神以助之者,有神缺得精以生之者,有精助精而精反泄无气者,有神助神而神反毙无气者,二者皆由气以主之也。
这段话详细描述了精气神的不同状态和相互关系,指出精气神之间的平衡和相互作用,以及气的调节作用。
凡此皆不可以一偏求也,俱要损益其进退,不可使有过不及也。
再次强调不能偏颇,需要损益适中,达到平衡。
【任氏曰】:
这是对前文的注释,任氏进一步解释了精、神、气的概念和相互关系。
精者,生我之神也;神者,克我之物也;气者,本气贯足也。
这里对精、神、气的定义进行了阐述,精是生命之源,神是生命的动力,气是生命的活力。
二者以精为主,精足则气旺,气旺则神旺,非专以金水为精气,木火为神气也。
指出精、气、神的关系不仅仅局限于金水木火,而是更为复杂。
本文末句云:“要在损之益之得其中”,显非金水为精,木火为神,必得流通生化,损益适中,则精气神三者备矣。
强调了损益适中是达到精气神三者平衡的关键。
细究之,不特日主用神体象有精神,即五行皆有也。
指出不仅日主用神有精神,五行中每个元素也都具有精神。
有余者则损之,不足则益之,虽一定理,然亦有一定中之不定也,惟在审察“得其中”三字而已。
说明了损益的原则,强调要审慎把握“得其中”。
损者,克制也;益者,生扶也。
对损益进行了具体解释,损是克制过盛,益是生扶不足。
过于有余,损之反触其怒,则宜顺其有余而泄之;过于不足,益不受补,则宜从其不足而去之,是不可以一偏求也。
指出处理过盛和不足时的策略,不能一味追求极端。
总之精太足宜益其气,气太旺宜助其神,神太泄宜滋其精,则生化流通,神清气壮矣。
提出了维持精、气、神平衡的方法。
如精太足,反损其气,气太旺,反伤其神,神太泄,反抑其精,则偏枯杂乱,精索神枯矣。
指出了处理不当会导致的后果。
原注以金水为精气,木火为神气者,此由脏而论也。
解释了原注中金水木火作为精气神代表的来源。
以肺属金,以肾属水,金水相生,藏于里,故为精气,以肝属木,以心属火,木火相生,发于表,故为神气,以脾属土,贯于周身,上所以实之也。
详细阐述了五脏与精气神的关系。
若论命中之表里精神,则不以金木水火为精神也,譬如旺者宜泄,泄神得为精足,此从里发于表,而神自足矣;旺者宜克,克神有力为神足,此由表达于里,而精自足矣。
进一步说明了命中表里精神的关系。
如土生于四季月,四柱土多无木,或干透庚辛,或支藏申酉,此谓里发于表,精足神定;如土多无金,或干透甲乙,或支藏寅卯,此谓表达于里,神足精安。
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了土的生克关系。
土论如此,五行皆同,宜细究之。
指出五行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需要深入研究和理解。
癸酉 甲子 丙寅 戊戌
癸亥 壬戌 辛酉 庚申 己未 戊午
此造以甲木为精,衰木得水滋,而逢寅禄为精足,以戊土为神,坐戌通根,寅戌拱之为神旺。
通过具体的命理分析,说明了精、神、气的具体表现。
官生印,印生身,坐下长生为气贯流通,生化五行俱足。
进一步分析了命理中的五行相生相克关系。
左右上下情协不悖,官来能挡,劫来有官,食来有印,东西南北之运,皆可行也,所以一生富贵福寿 ,可谓美矣。
总结了这个命理的吉凶,认为是一个好命。
癸未 乙卯 丙辰 庚寅
甲寅 癸丑 壬子 辛亥 庚戌 己酉
此造以大势观之,官印相生,偏财时遇,五行不缺,四柱纯粹,俨然贵格,不如财官两字休囚,又遥隔不能相顾,支全寅、卯、辰。
分析了另一个命理的吉凶,认为存在一些问题。
春土克尽,不能生金,金临绝地,不能生水,水之气尽泄于木,木之势愈旺而火炽,火炽则气毙,气毙则神枯。
详细解释了问题所在,即五行之间的不平衡。
行运北方,又伤丙火之气,反助取木之精;即逢金运,所谓过于有余,损之反角其触,以致终身碌碌 ,名利无成出。
进一步分析了行运对命理的影响,认为会带来不利的结果。
戊戌 乙丑 丙辰 己丑
甲子 癸亥 壬戌 辛酉 庚申 己未
此四柱皆土,命主元神,泄尽月干,乙木凋枯,所谓精气枯索。
分析了另一个命理的吉凶,认为命主的精神状态不佳。
运逢壬戌,本主受伤;年逢辛未,紧克乙木,卒于九月患弱症而亡。
说明了命主不幸的结局。
此造运用逆行,大抵是枯命。
总结了这个命理的结局,认为是一个不幸的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