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文公-文公十二年

作者: 相传为左丘明,鲁国史官,与孔子同时代或稍晚。

年代: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

内容简要: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为纲,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文公-文公十二年-原文

十有二年春,王正月,郕伯来奔。

杞伯来朝。

二月庚子,子叔姬卒。

夏,楚人围巢。

秋,滕子来朝。

秦伯使术来聘。

冬十有二月戊午,晋人、秦人战于河曲。

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及郓。

【传】

十二年春,郕伯卒,郕人立君。大子以夫钟与郕邽来奔。公以诸侯逆之,非礼也。故书曰:“郕伯来奔。”不书地,尊诸侯也。

杞桓公来朝,始朝公也。且请绝叔姬而无绝昏,公许之。二月,叔姬卒,不言杞,绝也。书叔姬,言非女也。

楚令尹大孙伯卒,成嘉为令尹。群舒叛楚。

夏,子孔执舒子平及宗子,遂围巢。

秋,滕昭公来朝,亦始朝公也。

秦伯使西乞术来聘,且言将伐晋。襄仲辞玉曰:“君不忘先君之好,照临鲁国,镇抚其社稷,重之以大器,寡君敢辞玉。”对曰:“不腆敝器,不足辞也。”主人三辞。宾答曰:“寡君愿徼福于周公、鲁公以事君,不腆先君之敝器,使下臣致诸执事以为瑞节,要结好命,所以藉寡君之命,结二国之好,是以敢致之。”襄仲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国无陋矣。”厚贿之。

秦为令狐之役故,冬,秦伯伐晋,取羁马。晋人御之。赵盾将中军,荀林父佐之。郤缺将上军,臾骈佐之。栾盾将下军,胥甲佐之。范无恤御戎,以从秦师于河曲。臾骈曰:“秦不能久,请深垒固军以待之。”从之。

秦人欲战,秦伯谓士会曰:“若何而战?”对曰:“赵氏新出其属曰臾骈,必实为此谋,将以老我师也。赵有侧室曰穿,晋君之婿也,有宠而弱,不在军事,好勇而狂,且恶臾骈之佐上军也,若使轻者肆焉,其可。”秦伯以璧祈战于河。十二月戊午,秦军掩晋上军,赵穿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军吏曰:“将有待也。”穿曰:“我不知谋,将独出。”乃以其属出。宣子曰:“秦获穿也,获一卿矣。秦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秦行人夜戒晋师曰:“两君之士皆未慭也,明日请相见也。”臾骈曰:“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将遁矣。薄诸河,必败之。”胥甲、赵穿当军门呼曰:“死伤未收而弃之,不惠也;不待期而薄人于险,无勇也。”乃止。秦师夜遁。复侵晋,入瑕。

城诸及郓,书时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文公-文公十二年-译文

十二年春天,周王的正月,郕伯逃奔到鲁国。

杞伯来朝见。

二月庚子日,子叔姬去世。

夏天,楚国人围攻巢地。

秋天,滕子来朝见。

秦伯派术来聘问。

冬天十二月戊午日,晋国人和秦国人在河曲交战。

季孙行父率领军队修筑诸和郓的城墙。

【传】

十二年春天,郕伯去世,郕国人立了新君。太子带着夫钟和郕邽逃奔到鲁国。鲁公以诸侯的礼节迎接他,这是不合礼制的。所以《春秋》记载说:“郕伯来奔。”没有记载地点,是为了尊重诸侯。

杞桓公来朝见,这是他第一次来朝见鲁公。并且请求断绝与叔姬的关系但不解除婚姻,鲁公同意了。二月,叔姬去世,没有提到杞国,是因为已经断绝了关系。记载叔姬,说明她不是女子。

楚国的令尹大孙伯去世,成嘉成为令尹。群舒背叛了楚国。

夏天,子孔抓住了舒子平和宗子,于是围攻巢地。

秋天,滕昭公来朝见,也是他第一次来朝见鲁公。

秦伯派西乞术来聘问,并且说将要攻打晋国。襄仲辞谢了玉器,说:“国君不忘先君的友好,光临鲁国,镇抚我们的社稷,又用大器来加重情谊,寡君不敢接受玉器。”西乞术回答说:“这些不丰厚的器物,不值得辞谢。”主人三次辞谢。宾客回答说:“寡君希望向周公、鲁公祈求福佑来事奉国君,这些不丰厚的先君器物,派下臣送给执事作为信物,用来缔结友好的盟约,所以敢送来。”襄仲说:“如果没有君子,国家还能存在吗?国家没有简陋的了。”于是厚厚地赏赐了他。

秦国因为令狐之役的缘故,冬天,秦伯攻打晋国,夺取了羁马。晋国人抵御他们。赵盾率领中军,荀林父辅佐他。郤缺率领上军,臾骈辅佐他。栾盾率领下军,胥甲辅佐他。范无恤驾驭战车,跟随秦军到河曲。臾骈说:“秦军不能持久,请深筑堡垒,稳固军队等待他们。”赵盾听从了他的建议。

秦国人想要交战,秦伯对士会说:“怎么才能交战?”士会回答说:“赵氏新提拔了一个叫臾骈的人,一定是他在出谋划策,想要拖垮我们的军队。赵氏有一个侧室叫赵穿,是晋君的女婿,受宠但能力弱,不参与军事,喜欢勇猛但狂妄,而且讨厌臾骈辅佐上军,如果让轻率的赵穿出战,或许可以。”秦伯用玉璧在河边祈求战斗。十二月戊午日,秦军突袭晋国的上军,赵穿追击他们,没有追上。回来后,愤怒地说:“带着粮食,穿着盔甲,就是为了寻找敌人,敌人来了却不攻击,还等什么?”军吏说:“在等待时机。”赵穿说:“我不懂谋略,我要独自出战。”于是率领他的部下出战。宣子说:“秦国如果抓住了赵穿,就抓住了一个卿。秦国以胜利回国,我们怎么回报?”于是全军出战,双方交战后退。秦国的使者夜里警告晋军说:“两国的将士都还没有尽兴,明天请再相见。”臾骈说:“使者的眼睛在动,言辞放肆,是害怕我们,想要逃跑了。在河边追击他们,一定能打败他们。”胥甲、赵穿在军门前喊道:“死伤的人还没有收殓就抛弃他们,是不仁慈的;不等到约定的时间就在险地追击敌人,是不勇敢的。”于是停止了追击。秦军夜里逃跑了。再次入侵晋国,进入瑕地。

修筑诸和郓的城墙,记载了时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文公-文公十二年-注解

郕伯:郕国的君主,郕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位于今山东省境内。

杞伯:杞国的君主,杞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位于今河南省境内。

叔姬:杞国的公主,嫁给了鲁国的君主。

楚人围巢:楚国军队围攻巢国,巢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位于今安徽省境内。

滕子:滕国的君主,滕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位于今山东省境内。

秦伯:秦国的君主,秦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强国,位于今陕西省境内。

晋人、秦人战于河曲:晋国和秦国在河曲地区发生战争,河曲位于今山西省境内。

季孙行父:鲁国的贵族,季孙氏是鲁国的一个重要家族。

郕邽:郕国的一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杞桓公:杞国的君主,杞桓公是杞国的一位重要君主。

楚令尹:楚国的最高行政官员,相当于宰相。

群舒:舒国的贵族,舒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位于今安徽省境内。

子孔:楚国的贵族,子孔是楚国的一位重要人物。

秦伯使西乞术来聘:秦国君主派遣西乞术作为使者来鲁国进行外交访问。

襄仲:鲁国的贵族,襄仲是鲁国的一位重要人物。

赵盾:晋国的贵族,赵盾是晋国的一位重要人物。

荀林父:晋国的贵族,荀林父是晋国的一位重要人物。

郤缺:晋国的贵族,郤缺是晋国的一位重要人物。

臾骈:晋国的贵族,臾骈是晋国的一位重要人物。

栾盾:晋国的贵族,栾盾是晋国的一位重要人物。

胥甲:晋国的贵族,胥甲是晋国的一位重要人物。

范无恤:晋国的贵族,范无恤是晋国的一位重要人物。

赵穿:晋国的贵族,赵穿是晋国的一位重要人物。

宣子:晋国的贵族,宣子是晋国的一位重要人物。

秦行人:秦国的使者,负责外交事务。

城诸及郓:鲁国的两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文公-文公十二年-评注

这段文字记载了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活动,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首先,郕伯和杞伯的来奔和来朝,显示了小国在大国之间的依附关系。郕伯的来奔被鲁国以诸侯之礼迎接,但被《春秋》记载为‘非礼也’,说明当时的礼制观念非常严格。

杞桓公来朝并请求断绝与叔姬的婚姻关系,但又不完全断绝,显示了当时婚姻关系在政治中的重要性。叔姬的去世被记载为‘不言杞,绝也’,表明她的身份和地位在政治婚姻中的复杂性。

楚国围攻巢国,显示了楚国在南方地区的扩张野心。滕昭公和秦伯的来朝,进一步显示了鲁国在当时诸侯国中的重要地位。秦伯派遣西乞术来聘,并表达了伐晋的意图,显示了秦国与晋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晋国和秦国在河曲地区的战争,是这段文字的高潮部分。晋国的赵盾、荀林父、郤缺、臾骈、栾盾、胥甲等贵族将领的出场,显示了晋国在军事上的强大实力。秦国的士会和赵穿的对话,揭示了战争中的策略和心理战。最终,秦军夜遁,晋国成功抵御了秦国的进攻。

这段文字不仅记录了具体的历史事件,还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例如,赵穿的冲动和臾骈的冷静形成了鲜明对比,显示了不同人物在战争中的不同表现。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描写,生动地再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活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也是对当时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的深刻描绘。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文公-文公十二年》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48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