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君,三国时期蜀汉的历史学家,因编写《三国志》而闻名于世。陈寿是古代中国历史学的奠基者之一,他的史学成就深刻影响了后代的史学研究方法和技巧。陈寿在《陈书》中的写作风格较为简练、客观,采用了严谨的记实方式,是他对南朝历史的贡献之一。
年代:成书于南朝(约公元5世纪)。
内容简要:《陈书》是关于南朝陈朝历史的官方史书,详细记载了陈朝从建立到灭亡的历史进程。全书主要分为本纪、列传两部分,内容涵盖了陈朝的政治、军事、社会风貌以及历代帝王的治国理政。陈寿在书中详细记载了陈朝的开国过程及其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等多方面的信息。通过对不同王朝的对比,可以看出陈朝在继承前朝遗产的基础上,努力发展经济、稳定国家,尤其在维护地方安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随着内部腐化和外部压力的增加,陈朝最终走向了衰败。该书不仅是研究陈朝历史的基础文献,也为后代历史学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陈书-列传-卷九-原文
陈拟,字公正,高祖疏属也。
少孤贫,性质直强记,高祖南征交趾,拟从焉。
又进讨侯景,至豫章,以拟为罗州刺史,与胡颖共知后事,并应接军粮。
高祖作镇 硃方,拟除步兵校尉、曲阿令。
绍泰元年,授贞威将军、义兴太守。
二年,入知卫 尉事,除员外散骑常侍、明威将军、雍州刺史资,监南徐州。
高祖践祚,诏曰:
‘维城宗子,实固有周,盘石懿亲,用隆大汉。
故会盟则异 姓为后,启土则非刘勿王,所以纠合枝干,广树蕃屏,前王懋典,列代恒规。
从子 持节、员外散骑常侍、明威将军、雍州刺史、监南徐州拟,持节、通直散骑侍郎、贞威将军、北徐州刺史褒,从子晃、炅,从孙假节、员外散骑常侍、明威将军訬,假节、信威将军、北徐州刺史吉阳县开国侯諠,假节、通直散骑侍郎、信武将军祏,假节、散骑侍郎、雄信将军、青州刺史、广梁太守详,贞戚将军、通直散骑侍郎慧纪,从孙敬雅、敬泰,并枝戚密近,劬劳王室,宜列河山,以光利建。
拟可永修县开国侯,褒钟陵县开国侯,晃建城县开国侯,炅上饶县开国侯,訬虔化县开国侯,諠仍前封,祏豫章县开国侯,详遂兴县开国侯,慧纪宜黄县开国侯,敬雅宁都县开国侯,敬泰平固县开国侯,各邑五百户。’
拟寻除轻车将军,兼南徐州刺史,常侍如故。
其年,授通直散骑常侍、中领军。
三年,复以本官监南徐州。
世祖嗣位,除 丹阳尹,常侍如故。
坐事,又以白衣知郡,寻复本职。
天嘉元年卒,时年五十八。
赠领军将军,凶事所须,并官资给。
谥曰定。
二年,配享高祖庙廷。
子党嗣。
陈详,字文几,少出家为桑门。
善书记,谈论清雅。
高祖讨侯景,召详,令反 初服,配以兵马,从定京邑。
高祖东征杜龛,详别下安吉、原乡、故鄣三县。
龛平,以功授散骑侍郎、假节、雄信将军、青州刺史资,割故鄣、广德置广梁郡,以详为太守。
高祖践祚,改广梁为陈留,又以为陈留太守。
永定二年,封遂兴县侯,食邑五百户。
其年除明威将军、通直散骑常侍。
三年,随侯安都破王琳将常众爱于宫亭湖。
世祖嗣位,除宣城太守,将军如故。
王琳下据栅口,详随吴明彻袭湓城,取琳家口,不克,因入南湖,自鄱阳步道而归。
琳平,详与明彻并无功。
天嘉元年,随例增邑并前一千五百户。
仍除通直散骑常侍,兼右卫将军。
三年,出为假节、都督吴州诸军事、仁威将军、吴州刺史。
周迪据临川举兵,详自州从他道袭迪于濡城别营,获其妻子。
迪败走,详还复本镇。
五年,周迪复出临川,乃以详为都督,率水步讨迪。
军至南城,与贼相遇,战败,死之,时年四十二。
以所统失律,无赠谥。
子正理嗣。
陈慧纪,字元方,高祖之从孙也。
涉猎书史,负才任气。
高祖平侯景,慧纪从焉。
寻配以兵马。
景平,从征杜龛。
除贞威将军、通直散骑常侍。
高祖践祚,封宜黄县侯,邑五百户,除黄门侍郎。
世祖即位,出为安吉县令。
迁明威将军军副。
司空章昭达征安蜀城,慧纪为水军都督,于荆州烧青泥船舻。
光大元年,以功除持节、通直散骑常侍、宣远将军、豊州刺史,增邑并前一千户。
太建十年,吴明彻北讨败绩,以慧纪为持节、智武将军、缘江都督、兗州刺史,增邑并前二千户,馀如故。
周军乘胜据有淮南,江外骚扰,慧纪收集士卒,自海道还都。
寻除使持节、散骑常侍、宣毅将军、都督郢、巴二州诸军事、郢州刺史,增邑并前二千五百户。
至德二年,迁使持节、散骑常侍、云麾将军、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赐女伎一部,增邑并前三千户。
祯明元年,萧琮尚书左仆射安平王萧岩、晋熙王萧献等,率其部众男女二万馀口,诣慧纪请降,慧纪以兵迎之。
其年,以应接之功,加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征西将军、增邑并前六千户,馀如故。
及隋师济江,元帅清河公杨素下自巴硖,慧纪遣其将吕忠肃、陆伦等拒之,战败,素进据马头。
是时,隋将韩擒虎及贺若弼等已济江据蒋山,慧纪闻之,留其长史陈文盛等居守,身率将士三万人,楼船千馀乘,沿江而下,欲趣台城。
至汉口,为秦王军所拒,不得进,因与湘州刺史晋熙王叔文、巴州刺史毕宝等请降。
入隋,依例授仪同三司。
顷之卒。
子正平,颇有文学。
史臣曰:
‘《诗》云:“宗子维城,无俾城坏。”
又曰:“绵绵瓜瓞,葛藟累之。”
西京皆豊、沛故人,东都亦南阳多显,有以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陈书-列传-卷九-译文
陈拟,字公正,是高祖的远亲。他小时候就失去了父母,生活贫困,性格直率,记忆力强。高祖南征交趾时,陈拟跟随出征。后来又参与讨伐侯景,到了豫章,高祖任命他为罗州刺史,与胡颖一起处理后方事务,并负责接应军粮。高祖在朱方镇守时,陈拟被任命为步兵校尉、曲阿县令。绍泰元年,他被授予贞威将军、义兴郡太守。第二年,他被任命为卫尉事务的负责人,同时被授予员外散骑常侍、明威将军、雍州刺史的职位,并监管南徐州。
高祖登基后,下诏说:‘城池是宗室子弟的职责,这是周朝的传统,稳固的亲族是汉朝的荣耀。因此,在结盟时,异姓可以成为继承人,在分封土地时,非刘姓不得为王,这是为了团结枝叶,广泛建立屏障,前代王者的典范,历代遵循的规则。我的侄子、持节、员外散骑常侍、明威将军、雍州刺史、监管南徐州的陈拟,持节、通直散骑侍郎、贞威将军、北徐州刺史的陈褒,侄子陈晃、陈炅,从孙、假节、员外散骑常侍、明威将军的陈訬,假节、信威将军、北徐州刺史吉阳县开国侯的陈諠,假节、通直散骑侍郎、信武将军的陈祏,假节、散骑侍郎、雄信将军、青州刺史、广梁郡太守的陈详,贞威将军、通直散骑侍郎的陈慧纪,从孙陈敬雅、陈敬泰,都是亲近的宗族成员,为皇室辛勤劳作,应该分封山河,以彰显国家的利益。陈拟可以被封为永修县开国侯,陈褒为钟陵县开国侯,陈晃为建城县开国侯,陈炅为上饶县开国侯,陈訬为虔化县开国侯,陈諠保留原来的封号,陈祏为豫章县开国侯,陈详为遂兴县开国侯,陈慧纪为宜黄县开国侯,陈敬雅为宁都县开国侯,陈敬泰为平固县开国侯,每个封邑有五百户。’陈拟不久后被任命为轻车将军,兼南徐州刺史,常侍职位不变。同年,他被授予通直散骑常侍、中领军。第三年,他又以原职监管南徐州。世祖继位后,他被任命为丹阳尹,常侍职位不变。因事获罪,又以平民身份知郡,不久恢复原职。天嘉元年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追赠领军将军,丧事所需,均由官府提供。谥号定为‘定’。第二年,被配享高祖庙廷。儿子陈党继位。
陈详,字文几,年轻时出家为僧。擅长书写和记录,谈论时清雅。高祖讨伐侯景时,召见陈详,让他恢复僧侣装束,配备兵马,跟随平定京邑。高祖东征杜龛时,陈详分别攻下安吉、原乡、故鄣三县。杜龛平定后,因功被封为散骑侍郎、假节、雄信将军、青州刺史,割故鄣、广德置广梁郡,陈详被任命为太守。高祖登基后,改广梁为陈留,又任命他为陈留太守。永定二年,被封为遂兴县侯,食邑五百户。同年,被任命为明威将军、通直散骑常侍。第三年,随侯安都破王琳部将常众爱于宫亭湖。世祖继位后,被任命为宣城太守,将军职位不变。王琳占据栅口,陈详随吴明彻攻占湓城,夺取王琳家眷,未能成功,于是进入南湖,从鄱阳步行返回。王琳平定后,陈详与吴明彻并无功。天嘉元年,按照惯例增加封邑至一千五百户。仍任通直散骑常侍,兼右卫将军。第三年,出任假节、都督吴州诸军事、仁威将军、吴州刺史。
周迪占据临川起兵,陈详从州府出发,从其他道路袭击周迪于濡城别营,俘获了他的妻子和女儿。周迪战败逃跑,陈详返回本镇。五年,周迪再次起兵占据临川,于是任命陈详为都督,率领水陆军队讨伐周迪。军队到达南城,与敌军相遇,战败身亡,时年四十二岁。因所部军队失律,没有追赠谥号。儿子陈正理继位。
陈慧纪,字元方,是高祖的从孙。广泛涉猎书籍史籍,自负才气。高祖平定侯景之乱时,陈慧纪跟随出征。不久后,被配备兵马。侯景之乱平定后,陈慧纪跟随高祖征讨杜龛。被封为贞威将军、通直散骑常侍。高祖登基后,被封为宜黄县侯,食邑五百户,被任命为黄门侍郎。世祖即位后,他被任命为安吉县令。后升迁为明威将军军副。司空章昭达征讨安蜀城时,陈慧纪担任水军都督,在荆州烧毁青泥船舷。光大元年,因功被封为持节、通直散骑常侍、宣远将军、豊州刺史,增加封邑至一千户。太建十年,吴明彻北征失败,陈慧纪被任命为持节、智武将军、缘江都督、兗州刺史,增加封邑至二千户,其余不变。周军乘胜占据淮南,江外骚扰,陈慧纪收集士兵,从海路返回都城。不久后,被任命为使持节、散骑常侍、宣毅将军、都督郢、巴二州诸军事、郢州刺史,增加封邑至二千五百户。至德二年,升迁为使持节、散骑常侍、云麾将军、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赐予一部女伎,增加封邑至三千户。祯明元年,萧琮尚书左仆射安平王萧岩、晋熙王萧献等,率领部下男女两万多人,向陈慧纪投降,陈慧纪派兵迎接他们。同年,因接待之功,加封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征西将军,增加封邑至六千户,其余不变。
隋军渡过长江后,元帅清河公杨素亲自率军从巴硖出发,陈慧纪派其将领吕忠肃、陆伦等抵抗,战败,杨素进占马头。这时,隋将韩擒虎及贺若弼等已渡江占据蒋山,陈慧纪得知后,留下长史陈文盛等人守城,自己率领三万将士,一千多艘楼船,沿江而下,打算前往台城。到达汉口时,被秦王军队阻止,无法前进,于是与湘州刺史晋熙王叔文、巴州刺史毕宝等人请求投降。进入隋朝后,按照惯例被授予仪同三司。不久后去世。儿子陈正平,有文学才华。
史臣评论说:《诗经》中说:‘宗室子弟是城墙,不能让城墙倒塌。’又说:‘绵绵瓜瓞,葛藟累之。’西京都是丰、沛的旧人,东都也是南阳的多显贵,这是有原因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陈书-列传-卷九-注解
陈拟:陈拟,字公正,是陈朝高祖陈霸先的远亲。他在陈朝历任多个官职,包括罗州刺史、步兵校尉、曲阿令、贞威将军、义兴太守、雍州刺史、监南徐州等。
高祖:指陈朝的开国皇帝陈霸先。
交趾:古代地名,今越南北部。
侯景:南北朝时期割据势力,曾对陈朝构成威胁。
豫章:古代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
罗州:古代地名,位于今广东省。
胡颖:人名,与陈拟共同处理后事。
镇:指担任地方军事长官。
硑方: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步兵校尉:古代官职,负责步兵的军事训练和管理。
曲阿令:古代官职,曲阿是地名,令是县令。
贞威将军:古代武官军衔。
义兴太守:古代官职,负责义兴郡(今江苏省宜兴市)的行政和军事。
卫尉:古代官职,掌管宫廷警卫。
员外散骑常侍:古代官职,皇帝的顾问。
明威将军:古代武官军衔。
雍州: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部。
监:古代官职,监督地方行政。
南徐州: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南部。
践祚:古代皇帝登基的仪式。
维城宗子:指皇族子弟,比喻国家的基础。
周:古代朝代,周朝,这里指周朝的宗法制度。
汉:古代朝代,汉朝,这里指汉朝的皇族。
纠合枝干:比喻团结各部分,形成整体。
蕃屏:边疆屏障,指保护国家不受侵犯。
持节:古代官职,代表皇帝行使职权。
通直散骑侍郎:古代官职,皇帝的顾问。
北徐州: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苏省北部。
褒:人名,陈霸先的从子。
晃:人名,陈霸先的从子。
炅:人名,陈霸先的从孙。
假节:古代官职,代表皇帝行使职权。
訬:人名,陈霸先的从孙。
諠:人名,陈霸先的从孙。
祏:人名,陈霸先的从孙。
详:人名,陈霸先的从孙。
慧纪:人名,陈霸先的从孙。
宁都县: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西省。
平固县: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轻车将军:古代武官军衔。
中领军:古代官职,掌管宫廷警卫。
世祖:指陈朝的第二位皇帝陈蒨。
丹阳尹:古代官职,负责丹阳郡(今江苏省南京市)的行政。
白衣知郡:指以平民身份担任郡守。
天嘉:陈朝的年号。
桑门:古代指佛教僧侣。
京邑:古代指国都。
杜龛:南北朝时期割据势力。
安吉:古代地名,位于今浙江省。
原乡: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故鄣:古代地名,位于今浙江省。
广梁郡:古代地名,位于今浙江省。
陈留: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
宫亭湖: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西省。
栅口: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南湖: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西省。
鄱阳: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西省。
周迪:南北朝时期割据势力。
濡城: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南城: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安蜀城: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荆州: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北省。
豊州: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北省。
兗州:古代地名,位于今山东省。
郢州: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北省。
荆、信二州: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北省。
巴州:古代地名,位于今四川省。
台城:古代地名,位于今南京市。
秦王:指隋朝的杨坚,即隋文帝。
蒋山:古代地名,位于今南京市。
湘州: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南省。
汉口: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北省。
秦王军:指隋朝的军队。
晋熙王:人名,萧献的封号。
安平王:人名,萧岩的封号。
清河公:人名,杨素的封号。
巴硖: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吕忠肃:人名,陈慧纪的将领。
陆伦:人名,陈慧纪的将领。
马头: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湘州刺史:古代官职,负责湘州的行政。
巴州刺史:古代官职,负责巴州的行政。
使持节:古代官职,代表皇帝行使职权。
散骑常侍:古代官职,皇帝的顾问。
宣毅将军:古代武官军衔。
郢州刺史:古代官职,负责郢州的行政。
荆州刺史:古代官职,负责荆州的行政。
祯明:陈朝的年号。
萧琮:人名,南朝梁的宗室。
尚书左仆射:古代官职,尚书省的副长官。
开府仪同三司:古代官职,相当于宰相。
征西将军:古代武官军衔。
仪同三司:古代官职,相当于宰相。
杨素:人名,隋朝的名将。
韩擒虎:人名,隋朝的名将。
贺若弼:人名,隋朝的名将。
陈文盛:人名,陈慧纪的长史。
丰、沛故人:指刘邦的故乡,比喻同乡或同乡好友。
南阳多显:指东汉末年,南阳地区有许多显赫的人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陈书-列传-卷九-评注
陈拟,字公正,高祖疏属也。少孤贫,性质直强记,高祖南征交趾,拟从焉。此句描绘了陈拟的出身和性格特点,‘少孤贫’体现了他早年的困苦,‘性质直强记’则展现了他性格中的正直和记忆力强。‘高祖南征交趾,拟从焉’表明他追随高祖南征,体现了忠诚和勇敢的品质。
又进讨侯景,至豫章,以拟为罗州刺史,与胡颖共知后事,并应接军粮。此句记载了陈拟在军事上的表现,‘进讨侯景’表明他在军事上有一定的才能,‘以拟为罗州刺史’则显示了他被授予官职,‘与胡颖共知后事,并应接军粮’说明他在管理后勤方面也有能力。
高祖作镇 硃方,拟除步兵校尉、曲阿令。此句描述了陈拟在地方行政上的任职,‘高祖作镇 硃方’表明高祖在硃方镇守,‘拟除步兵校尉、曲阿令’说明他在地方上有一定的权力和地位。
绍泰元年,授贞威将军、义兴太守。二年,入知卫尉事,除员外散骑常侍、明威将军、雍州刺史资,监南徐州。此句展示了陈拟在政治上的晋升,‘授贞威将军、义兴太守’表明他在军事和地方行政上的成就,‘入知卫尉事’则说明他在中央政府中的地位。
高祖践祚,诏曰:‘维城宗子,实固有周,盘石懿亲,用隆大汉。’此句引用了《诗经》中的诗句,表达了高祖对陈拟等宗室成员的重视和信任,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宗室的特殊待遇。
从子持节、员外散骑常侍、明威将军、雍州刺史、监南徐州拟,持节、通直散骑侍郎、贞威将军、北徐州刺史褒,从子晃、炅,从孙假节、员外散骑常侍、明威将军訬,假节、信威将军、北徐州刺史吉阳县开国侯諠,假节、通直散骑侍郎、信武将军祏,假节、散骑侍郎、雄信将军、青州刺史、广梁太守详,贞戚将军、通直散骑侍郎慧纪,从孙敬雅、敬泰,并枝戚密近,劬劳王室,宜列河山,以光利建。此段文字详细列出了陈氏家族成员的官职和封号,反映了陈氏家族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和地位。
拟可永修县开国侯,褒钟陵县开国侯,晃建城县开国侯,炅上饶县开国侯,訬虔化县开国侯,諠仍前封,祏豫章县开国侯,详遂兴县开国侯,慧纪宜黄县开国侯,敬雅宁都县开国侯,敬泰平固县开国侯,各邑五百户。此句描述了陈氏家族成员的封地,‘各邑五百户’说明他们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土地和人口。
拟寻除轻车将军,兼南徐州刺史,常侍如故。其年,授通直散骑常侍、中领军。三年,复以本官监南徐州。世祖嗣位,除丹阳尹,常侍如故。坐事,又以白衣知郡,寻复本职。天嘉元年卒,时年五十八。赠领军将军,凶事所须,并官资给。谥曰定。二年,配享高祖庙廷。子党嗣。此段文字详细记载了陈拟的生平事迹,包括他的官职变迁、去世和追赠等。
陈详,字文几,少出家为桑门。善书记,谈论清雅。此句介绍了陈详的早年经历和性格特点,‘少出家为桑门’表明他早年曾出家为僧,‘善书记,谈论清雅’则说明他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言谈举止。
高祖讨侯景,召详,令反初服,配以兵马,从定京邑。此句描述了陈详在军事上的参与,‘高祖讨侯景’表明他在高祖讨伐侯景的战争中有所贡献,‘令反初服,配以兵马’说明他在战争中担任了一定的角色。
周迪据临川举兵,详自州从他道袭迪于濡城别营,获其妻子。迪败走,详还复本镇。五年,周迪复出临川,乃以详为都督,率水步讨迪。军至南城,与贼相遇,战败,死之,时年四十二。以所统失律,无赠谥。子正理嗣。此段文字描述了陈详在军事上的英勇事迹,包括他在对抗周迪时的表现以及最终的牺牲。
陈慧纪,字元方,高祖之从孙也。涉猎书史,负才任气。此句介绍了陈慧纪的出身和性格特点,‘高祖之从孙也’表明他是高祖的从孙,‘涉猎书史,负才任气’则说明他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个性。
高祖平侯景,慧纪从焉。寻配以兵马。景平,从征杜龛。除贞威将军、通直散骑常侍。此段文字描述了陈慧纪在军事上的参与,包括他在高祖平定侯景和征讨杜龛时的贡献。
周军乘胜据有淮南,江外骚扰,慧纪收集士卒,自海道还都。寻除使持节、散骑常侍、宣毅将军、都督郢、巴二州诸军事、郢州刺史,增邑并前二千五百户。至德二年,迁使持节、散骑常侍、云麾将军、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赐女伎一部,增邑并前三千户。祯明元年,萧琮尚书左仆射安平王萧岩、晋熙王萧献等,率其部众男女二万馀口,诣慧纪请降,慧纪以兵迎之。此段文字描述了陈慧纪在军事和政治上的表现,包括他在对抗周军和迎接萧琮等人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及隋师济江,元帅清河公杨素下自巴硖,慧纪遣其将吕忠肃、陆伦等拒之,战败,素进据马头。是时,隋将韩擒虎及贺若弼等已济江据蒋山,慧纪闻之,留其长史陈文盛等居守,身率将士三万人,楼船千馀乘,沿江而下,欲趣台城。至汉口,为秦王军所拒,不得进,因与湘州刺史晋熙王叔文、巴州刺史毕宝等请降。入隋,依例授仪同三司。顷之卒。子正平,颇有文学。此段文字描述了陈慧纪在对抗隋军时的失败和最终的结局,以及他的儿子陈正平的文学成就。
史臣曰:‘《诗》云:“宗子维城,无俾城坏。”又曰:“绵绵瓜瓞,葛藟累之。”西京皆豊、沛故人,东都亦南阳多显,有以哉!’此段文字是对陈氏家族的评价,引用了《诗经》中的诗句,强调了宗室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陈氏家族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