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陈书-列传-卷三十

作者: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君,三国时期蜀汉的历史学家,因编写《三国志》而闻名于世。陈寿是古代中国历史学的奠基者之一,他的史学成就深刻影响了后代的史学研究方法和技巧。陈寿在《陈书》中的写作风格较为简练、客观,采用了严谨的记实方式,是他对南朝历史的贡献之一。

年代:成书于南朝(约公元5世纪)。

内容简要:《陈书》是关于南朝陈朝历史的官方史书,详细记载了陈朝从建立到灭亡的历史进程。全书主要分为本纪、列传两部分,内容涵盖了陈朝的政治、军事、社会风貌以及历代帝王的治国理政。陈寿在书中详细记载了陈朝的开国过程及其政治制度、经济状况等多方面的信息。通过对不同王朝的对比,可以看出陈朝在继承前朝遗产的基础上,努力发展经济、稳定国家,尤其在维护地方安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随着内部腐化和外部压力的增加,陈朝最终走向了衰败。该书不仅是研究陈朝历史的基础文献,也为后代历史学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陈书-列传-卷三十-原文

始兴王叔陵 新安王伯固

始兴王叔陵,字子嵩,高宗之第二子也。

梁承圣中,高宗在江陵为直阁将军, 而叔陵生焉。

江陵陷,高宗迁关右,叔陵留于穰城。

高宗之还也,以后主及叔陵为 质。

天嘉三年,随后主还朝,封康乐侯,邑五百户。

叔陵少机辩,徇声名,强梁无所推屈。

光大元年,除中书侍郎。

二年,出为持 节、都督江州诸军事、南中郎将、江州刺史。

太建元年,封始兴郡王,奉昭烈王祀。

进授使持节、都督江、郢、晋三州诸军事、军师将军,刺史如故。

叔陵时年十六, 政自己出,僚佐莫预焉。

性严刻,部下慑惮。

诸公子侄及罢县令长,皆逼令事己。

豫章内史钱法成诣府进谒,即配其子季卿将领马仗,季卿惭耻,不时至,叔陵大怒, 侵辱法成,法成愤怨自缢而死。

州县非其部内,亦征摄案治之,朝贵及下吏有乖忤 者,辄诬奏其罪,陷以重辟。

寻进号云麾将军,加散骑常侍。

三年,加侍中。

四年, 迁都督湘、衡、桂、武四州诸军事、平南将军、湘州刺史,侍中、使持节如故。

诸 州镇闻其至,皆震恐股栗。

叔陵日益暴横,征伐夷獠,所得皆入己,丝毫不以赏赐。

征求役使,无有纪极。

夜常不卧,烧烛达晓,呼召宾客,说民间细事,戏谑无所不为。

性不饮酒,唯多置肴脔,昼夜食啖而已。

自旦至中,方始寝寐。

其曹局文案, 非呼不得辄自呈。

笞罪者皆系狱,动数年不省视。

潇湘以南,皆逼为左右,廛里殆 无遗者。

其中脱有逃窜,辄杀其妻子。

州县无敢上言,高宗弗之知也。

寻进号镇南 将军,给鼓吹一部,迁中卫将军。

九年,除使持节、都督扬、徐、东扬、南豫四州 诸军事、扬州刺史,侍中、将军、鼓吹如故。

十年,至都,加扶,给油幢车。

叔陵治在东府,事务多关涉省阁,执事之司, 承意顺旨,即讽上进用之,微致违忤,必抵以大罪,重者至殊死,道路籍籍,皆言 其有非常志。

叔陵修饰虚名,每入朝,常于车中马上执卷读书,高声长诵,阳阳自 若。

归坐斋中,或自执斧斤为沐猴百戏。

又好游冢墓间,遇有茔表主名可知者,辄令左右发掘,取其石志古器,并骸骨肘胫,持为玩弄,藏之库中。

府内民间少妻处 女,微有色貌者,并即逼纳。

十一年,丁所生母彭氏忧去职。

顷之,起为中卫将军,使持节、都督、刺史如 故。

晋世王公贵人,多葬梅岭,及彭卒,叔陵启求于梅岭葬之,乃发故太傅谢安旧 墓,弃去安柩,以葬其母。

初丧之日,伪为哀毁,自称刺血写《涅槃经》,未及十 日,乃令庖厨击鲜,日进甘膳。

又私召左右妻女,与之奸合,所作尤不轨,侵淫上闻。

高宗谴责御史中丞王政,以不举奏免政官,又黜其典签亲事,仍加鞭捶。

高宗 素爱叔陵,不绳之以法,但责让而已。

服阕,又为侍中、中军大将军。

及高宗不豫,太子诸王并入侍疾。

高宗崩于宣福殿,翌日旦,后主哀顿俯伏, 叔陵以剉药刀斫后主中项。

太后驰来救焉,叔陵又斫太后数下。

后主乳媪吴氏,时 在太后侧,自后掣其肘,后主因得起。

叔陵仍持后主衣,后主自奋得免。

长沙王叔 坚手搤叔陵,夺去其刀,仍牵就柱,以其褶袖缚之。

时吴媪已扶后主避贼,叔坚求 后主所在,将受命焉。

叔陵因奋袖得脱,突走出云龙门,驰车还东府,呼其甲士, 散金银以赏赐,外召诸王将帅,莫有应者,唯新安王伯固闻而赴之。

叔陵聚兵仅千人,初欲据城保守,俄而右卫将军萧摩诃将兵至府西门,叔陵事 急惶恐,乃遣记室韦谅送其鼓吹与摩诃,仍谓之曰:“如其事捷,必以公为台鼎。”

摩诃绐报之,曰“须王心膂节将自来,方敢从命”。

叔陵即遣戴温、谭骐驎二人诣 摩诃所,摩诃执以送台,斩于阁道下。

叔陵自知不济,遂入内沈其妃张氏及宠妾七 人于井中。

叔陵有部下兵先在新林,于是率人马数百,自小航渡,欲趋新林,以舟 舰入北。

行至白杨路,为台军所邀,伯固见兵至,旋避入巷,叔陵驰骑拔刃追之, 伯固复还。

叔陵部下,多弃甲溃散,摩诃马容陈智深迎刺叔陵,僵毙于地,阉竖王 飞禽抽刀斫之十数下,马容陈仲华就斩其首,送于台。

自寅至巳乃定。

尚书八座奏曰:“逆贼故侍中、中军大将军、始兴王叔陵,幼而很戾,长肆贪 虐。

出抚湘南,及镇九水,两籓庶,扫地无遗。

蜂目豺声,狎近轻薄,不孝不仁, 阻兵安忍,无礼无义,唯戮是闻。

及居偏忧,淫乐自恣,产子就馆,日月相接。

昼伏夜游,恒习奸诡,抄掠居民,历发丘墓。

谢太傅晋朝佐命,草创江左,斫棺露骸, 事惊听视。

自大行皇帝寝疾,翌日未瘳,叔陵以贵介之地,参侍医药,外无戚容, 内怀逆弑。

大渐之后,圣躬号擗,遂因匍匐,手犯乘舆。

皇太后奉临,又加锋刃, 穷凶极逆,旷古未俦。

赖长沙王叔坚诚孝恳至,英果奋发,手加挫拉,身蔽圣躬。

叔陵仍奔东城,招集凶党,馀毒方炽,自害妻孥。

虽应时枭悬,犹未摅愤怨,臣等 参议,请依宋代故事,流尸中江,污潴其室,并毁其所生彭氏坟庙,还谢氏之茔。

制曰:“凶逆枭獍,反噬宫闱,赖宗庙之灵,时从殄灭。

抚情语事,酸愤兼怀,朝 议有章,宜从所奏也。”

叔陵诸子,即日并赐死。

前衡阳内史彭暠谘议参军兼记室郑信、中录事参军兼 记室韦谅、典签俞公喜,并伏诛。

暠,叔陵舅也,初随高宗在关中,颇有勤效,因 藉叔陵将领历阳、衡阳二郡。

信以便书记,有宠,谋谟皆预焉。

谅,京兆人,梁侍 中、护军将军粲之子也,以学业为叔陵所引。

陈智深以诛叔陵之功为巴陵内史,封游安县子。

陈仲华为下巂太守,封新夷县 子。

王飞禽除伏波将军。

赐金各有差。

新安王伯固,字牢之,世祖之第五子也。

生而龟胸,目通精扬白,形状眇小, 而俊辩善言论。

天嘉六年,立为新安郡王,邑二千户。

废帝嗣立,为使持节、都督 南琅邪、彭城、东海三郡诸军事、云麾将军、彭城、琅邪二郡太守。

寻入为丹阳尹, 将军如故。

太建元年,进号智武将军,尹如故。

秩满,进号翊右将军。

寻授使持节、都督 吴兴诸军事、平东将军、吴兴太守。

四年,入为侍中、翊前将军,迁安前将军、中 领军。

七年,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徐、南豫、南、北兗四州诸军事、镇 北将军、南徐州刺史。

伯固性嗜酒,而不好积聚,所得禄俸,用度无节。

酣醉以后, 多所乞丐,于诸王之中,最为贫窭。

高宗每矜之,特加赏赐。

伯固雅性轻率,好行 鞭捶,在州不知政事,日出田猎,或乘眠轝至于草间,辄呼民下从游,动至旬日, 所捕麞鹿,多使生致。

高宗颇知之,遣使责让者数矣。

十年,入朝,又为侍中、镇右将军,寻除护军将军。

其年,为国子祭酒,领左 骁骑将军,侍中、镇右并如故。

伯固颇知玄理,而堕业无所通,至于擿句问难,往 往有奇意。

为政严苛,国学有堕游不修习者,重加槚楚,生徒惧焉,由是学业颇进。

十二年,领宗正卿。

十三年,为使持节、都督扬、南徐、东扬、南豫四州诸军事、扬州刺史,侍中、将军如故。

后主初在东宫,与伯固甚相亲狎,伯固又善嘲谑,高宗每宴集,多引之。

叔陵在江州,心害其宠,阴求疵瑕,将中之以法。

及叔陵入朝,伯固惧罪,谄求其意, 乃共讪毁朝贤,历诋文武,虽耆年高位,皆面折之,无所畏忌。

伯因性好射雉,叔陵又好开发冢墓,出游野外,必与偕行,于是情好大叶,遂谋不轨。

伯固侍禁中, 每有密语,必报叔陵。

及叔陵出奔东府,遣使告之,伯固单马驰赴,助叔陵指挥。

知事不捷,便欲遁走,会四门已闭不得出,因同趣白扬道。

台马容至,为乱兵所杀, 尸于东昌馆门,时年二十八。

诏曰:’伯固同兹悖逆,殒身途路。今依外议,意犹 弗忍,可特许以庶人礼葬。’

又诏曰:’伯固随同巨逆,自绝于天,俾无遗育,抑 有恒典。但童孺靡识,兼预葭莩,置之甸人,良以恻悯,及伯固所生王氏,可并特 宥为庶人。’

国除。

史臣曰:孔子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非其道得之,不处也’。

上自帝王, 至于黎献,莫不嫡庶有差,长幼攸序。

叔陵险躁奔竞,遂行悖逆,辕袴形骸,未臻 其罪,污潴居处,不足彰过,悲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陈书-列传-卷三十-译文

始兴王叔陵,字子嵩,是高宗的第二个儿子。在梁朝承圣年间,高宗在江陵担任直阁将军时,叔陵出生。江陵被攻陷后,高宗迁往关右,叔陵则留在穰城。高宗回来后,把后主和叔陵作为人质。天嘉三年,叔陵随后主回朝,被封为康乐侯,拥有五百户的封地。

叔陵年轻时就机智善辩,追求名声,强横不屈。光大元年,他被任命为中书侍郎。第二年,他外出担任持节、都督江州诸军事、南中郎将、江州刺史。太建元年,他被封为始兴郡王,负责祭祀昭烈王。后来他被晋升为使持节、都督江、郢、晋三州诸军事、军师将军,刺史职位依旧。当时他只有十六岁,政事全由自己处理,属官都不能参与。他性格严厉,部下都很畏惧。他的诸公子侄和被罢免的县令长,都不得不听命于他。豫章内史钱法成前来拜访,叔陵就命令他的儿子季卿带马和武器,季卿感到羞耻,没有按时到,叔陵非常愤怒,侮辱了钱法成,钱法成愤怒之下自缢而死。即使是州县外的官员,他也征召来审问,对朝廷显贵和下级官员稍有不合心意,就诬陷他们有罪,加以重刑。不久,他被晋升为云麾将军,加授散骑常侍。第三年,加封侍中。第四年,升任都督湘、衡、桂、武四州诸军事、平南将军、湘州刺史,侍中和使持节的职位不变。各州镇听说他到来,都感到震惊和恐惧。叔陵越来越横行霸道,征伐夷族,所得财物都归自己所有,一点也不分赏赐。征召役使,没有限度。他常常整夜不睡,点烛到天亮,召唤宾客,谈论民间琐事,无所不为。他不喝酒,只是摆满了食物,日夜吃个不停。从早晨到中午,才开始睡觉。他的属官处理文案,没有召唤不能自行呈报。受鞭笞的犯人都被关进监狱,动辄几年都不去看望。潇湘以南,都被迫成为他的亲信,街巷中几乎没有遗漏的人。其中有人逃跑,他就杀掉他们的妻子和孩子。州县官员没有人敢上报,高宗也不知道这些。不久,他被晋升为镇南将军,赐予一支乐队,升任中卫将军。九年,他被任命为使持节、都督扬、徐、东扬、南豫四州诸军事、扬州刺史,侍中、将军、乐队如故。

十年,他来到都城,被赐予扶手,供给油幢车。叔陵的治所在东府,事务多涉及省阁,负责事务的官员,如果顺从他的意思,就会推荐他进用,稍微有违背,就会被定为大罪,重的甚至死刑,路上议论纷纷,都说他有不寻常的志向。叔陵装点虚名,每次入朝,总是在车中马上拿着书卷读书,高声朗读,洋洋得意。回到座位上,有时自己拿着斧头做猴戏。他还喜欢在坟墓间游玩,遇到有墓碑上刻有主名的,就命令左右挖掘,取走石碑和古器,以及尸骨和手臂,拿来做玩物,藏在府库中。府内的民间少妻处女,只要有几分姿色,都被他逼迫纳为妾。

叔陵的孩子们,当天都被赐死了。前衡阳内史彭暠的谘议参军兼记室郑信、中录事参军兼记室韦谅、典签俞公喜,都被处死。暠是叔陵的舅舅,当初跟随高宗在关中,很有勤勉的功绩,因此凭借叔陵的将领身份历任历阳、衡阳二郡。信因为擅长文书,受到宠爱,所有的谋略都让他参与。谅是京兆人,是梁侍中、护军将军粲的儿子,因为学问被叔陵所赏识。

陈智深因为诛杀叔陵的功绩被封为巴陵内史,封为游安县子。陈仲华被封为下巂太守,封为新夷县子。王飞禽被任命为伏波将军。赐予的金子各有不同。

新安王伯固,字牢之,是世祖的第五个儿子。他生来就有龟胸,眼睛通透明亮,身材瘦小,但很聪明善辩。天嘉六年,被封为新安郡王,食邑二千户。废帝继位后,他被任命为使持节、都督南琅邪、彭城、东海三郡诸军事、云麾将军、彭城、琅邪二郡太守。不久后,他入京担任丹阳尹,将军的职位依旧。

太建元年,他被晋升为智武将军,尹的职位依旧。任期满了之后,他又晋升为翊右将军。不久后,他被任命为使持节、都督吴兴诸军事、平东将军、吴兴太守。太建四年,他入京担任侍中、翊前将军,后来又晋升为安前将军、中领军。太建七年,他出京担任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徐、南豫、南、北兗四州诸军事、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伯固喜欢喝酒,不喜欢积攒财富,所得的俸禄用度没有节制。喝醉之后,经常向人讨要,在诸王中,他是最贫穷的。高宗常常同情他,特别给予赏赐。伯固性格轻率,喜欢鞭打人,在州里不懂得处理政事,每天早上出去打猎,有时乘坐马车到草丛中,就召唤百姓跟随游玩,常常连续十天,所捕获的麞鹿,大多让它们活着回来。高宗对此有所了解,多次派人责备他。

太建十年,他入京,又担任侍中、镇右将军,不久后被任命为护军将军。那年,他担任国子祭酒,兼任左骁骑将军,侍中、镇右的职位依旧。伯固对玄学有所了解,但学业没有精通,至于辩难,常常有新奇的想法。他治理严厉,国子监有放纵不学习的学生,他会重重惩罚,学生们都很害怕,因此学业有所进步。

太建十二年,他兼任宗正卿。太建十三年,他被任命为使持节、都督扬、南徐、东扬、南豫四州诸军事、扬州刺史,侍中、将军的职位依旧。

后主在东宫时,与伯固关系亲密,伯固又擅长嘲讽,高宗每次宴会,常常邀请他。叔陵在江州时,心里嫉妒他的宠爱,暗中寻找他的过错,准备用法律制裁他。等到叔陵入京,伯固害怕获罪,谄媚地寻求他的好感,于是共同诽谤朝中的贤人,历数文武百官的过错,即使是年纪大、地位高的人,也当面指责他们,无所畏惧。叔陵因为喜欢射雉,伯固又喜欢挖掘坟墓,出游野外时,必定一同前往,于是感情加深,便密谋不轨。伯固在宫中,每当有秘密的话,必定告诉叔陵。等到叔陵逃到东府,伯固派人通知他,伯固骑马单枪匹马赶到,帮助叔陵指挥。知道事情不顺利,便想逃跑,但四门已经关闭,无法出去,于是一起逃到白扬道。台马容到达时,被叛乱士兵所杀,尸体在东昌馆门前,当时年仅二十八岁。诏书说:“伯固同谋叛逆,死在路上。现在按照外议,心里还是不忍,可以特别准许以庶人礼仪安葬。”又诏书说:“伯固随从大逆不道之人,自绝于天,不允许有后代,按常理也是这样。但孩子们不懂事,而且涉及到亲戚,放在甸人那里,也是出于同情,以及伯固的母亲王氏,可以特别宽恕,成为庶人。”国除。

史臣说: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非其道得之,不处也’。从帝王到百姓,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富贵,但如果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得到,就不应该接受。叔陵性格凶险急躁,竞逐名利,最终走上了叛逆的道路,他的罪行尚未达到极点,但他的居处已经足够彰显他的过错,可悲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陈书-列传-卷三十-注解

始兴王叔陵:始兴王叔陵,指的是南朝陈朝的宗室成员,字子嵩,是陈高宗的第二个儿子。始兴王是封号,叔陵是他的名。

高宗:高宗是指陈朝的皇帝陈顼,他是陈朝的第四位皇帝。

江陵:江陵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湖北省江陵县,是古代楚国的都城,后来成为陈朝的都城。

质:质在这里指的是人质,指的是叔陵和后主被留作人质。

康乐侯:康乐侯是叔陵被封的一个侯爵。

持节:持节是古代官员的一种职权,表示有代表皇帝行使权力的能力。

都督:都督,古代官名,掌管多个地区的军事、行政。

使持节:使持节,古代官名,代表皇帝出使,有很高的权力。

军师将军:军师将军是军事官职,负责军事策略。

部下:部下指的是属下,下属。

州县:州县是古代的行政单位,州是较大的行政区域,县是较小的行政区域。

朝贵:朝贵指的是朝廷中的显贵官员。

非其部内:非其部内指的是不属于他的管辖范围内。

征摄案治:征摄案治指的是征召并调查处理。

云麾将军:云麾将军,古代官名,为高级武官。

散骑常侍:散骑常侍是古代的一种官职,是皇帝的顾问。

侍中:侍中,古代官名,为皇帝的近臣,参与朝政。

湘州:湘州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湖南省。

平南将军:平南将军是古代的一种军职,负责平定南方。

云龙门:云龙门是古代宫殿的宫门之一。

东府:东府,古代官署名,此处指地点。

省阁:省阁是指朝廷中的中央机构。

台鼎:台鼎是指朝廷中的最高官职。

剉药刀:剉药刀是一种用来切割药物的刀具。

太后:太后是指皇帝的母亲,是皇室的尊贵成员。

乳媪:乳媪是指乳母,负责照顾婴儿的妇女。

手搤:手搤是指用手掐住。

褶袖:褶袖是指衣袖。

台军:台军是指朝廷的军队。

枭悬:枭悬是指公开处决。

宋代故事:宋代故事是指宋朝的先例或传统。

流尸中江:流尸中江是指将尸体投入江中。

污潴其室:污潴其室是指污染其住宅。

谢太傅:谢太傅是指谢安,东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曾任太傅。

江左:江左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大行皇帝:大行皇帝是指已故的皇帝。

圣躬:圣躬是指皇帝的身体。

皇太后:皇太后是指皇帝的母亲,是皇室的尊贵成员。

叔陵:叔陵,此处指陈叔陵,陈朝末年权臣,因谋反被诛。

赐死:赐死,指皇帝下令处死某人的刑罚。

内史:内史,古代官名,掌管地方行政。

参军:参军,古代官名,为将帅的幕僚,参与军政事务。

记室:记室,古代官名,掌管文书、档案。

典签:典签,古代官名,掌管文书、印信。

伏诛:伏诛,指被处死。

勤效:勤效,指勤勉有功。

将领:将领,指军事领导者。

历阳:历阳,古县名,位于今安徽省和县。

衡阳:衡阳,古县名,位于今湖南省衡阳市。

书记:书记,指文书、信件。

宠:宠,宠爱,受到优待。

谋谟:谋谟,指谋略、计策。

预:预,参与。

京兆:京兆,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

护军将军:护军将军,古代官名,为高级武官。

学业:学业,指学问、学识。

引:引,推荐、提拔。

秩满:秩满,指官职任期届满。

翊右将军:翊右将军,古代官名,为高级武官。

吴兴:吴兴,古郡名,位于今浙江省湖州市。

平东将军:平东将军,古代官名,为高级武官。

镇右将军:镇右将军,古代官名,为高级武官。

国子祭酒:国子祭酒,古代官名,掌管国子监,负责教育。

左骁骑将军:左骁骑将军,古代官名,为高级武官。

槚楚:槚楚,古代刑具,指鞭打。

宗正卿:宗正卿,古代官名,掌管皇家宗族事务。

东昌馆:东昌馆,古代馆舍名,此处指地点。

悖逆:悖逆,违背正道,指犯上作乱。

辕袴:辕袴,古代车辕和车轴的连接部分,比喻地位低下。

耆年高位:耆年高位,指年长且地位高的人。

面折:面折,当面指责。

开发冢墓:开发冢墓,指盗掘坟墓。

台马容:台马容,古代官名,指台省的官员。

外议:外议,外界的议论。

遗育:遗育,遗留下来的子女。

葭莩:葭莩,指草木的根茎,比喻关系亲近。

甸人:甸人,古代官名,掌管宫廷膳食。

黎献:黎献,指百姓和有功之臣。

险躁:险躁,性格急躁,行事冒险。

奔竞:奔竞,追求名利,不择手段。

辕袴形骸:辕袴形骸,指地位低下。

污潴:污潴,指品德低下。

攸序:攸序,有序地安排。

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嫡庶:嫡庶,指正室和妾室所生的子女。

长幼:长幼,指年长和年幼的人。

史臣:史臣,指撰写史书的官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陈书-列传-卷三十-评注

叔陵诸子,即日并赐死。此句开篇点明了叔陵之子因叔陵悖逆行为而遭赐死,体现了当时法律的严酷和对叛逆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前衡阳内史彭暠谘议参军兼记室郑信、中录事参军兼记室韦谅、典签俞公喜,并伏诛。暠,叔陵舅也,初随高宗在关中,颇有勤效,因藉叔陵将领历阳、衡阳二郡。信以便书记,有宠,谋谟皆预焉。谅,京兆人,梁侍中、护军将军粲之子也,以学业为叔陵所引。此段描述了叔陵的亲信及其背景,反映了当时官场中的派系斗争和权谋斗争。

陈智深以诛叔陵之功为巴陵内史,封游安县子。陈仲华为下巂太守,封新夷县子。王飞禽除伏波将军。赐金各有差。此句通过陈智深等人的封赏,展现了当时朝廷对功臣的奖赏和对叛乱者的惩罚,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

新安王伯固,字牢之,世祖之第五子也。生而龟胸,目通精扬白,形状眇小,而俊辩善言论。此句通过新安王伯固的出生和性格描述,描绘了一位具有奇特外貌和才华横溢的王子形象。

太建元年,进号智武将军,尹如故。秩满,进号翊右将军。寻授使持节、都督吴兴诸军事、平东将军、吴兴太守。四年,入为侍中、翊前将军,迁安前将军、中领军。七年,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徐、南豫、南、北兗四州诸军事、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此段详细记载了伯固的官职变迁,展现了他官运亨通的一生。

伯固性嗜酒,而不好积聚,所得禄俸,用度无节。酣醉以后,多所乞丐,于诸王之中,最为贫窭。高宗每矜之,特加赏赐。此句描绘了伯固的奢侈生活和他与高宗的特殊关系,反映了当时王公贵族的豪放不羁。

伯固雅性轻率,好行鞭捶,在州不知政事,日出田猎,或乘眠轝至于草间,辄呼民下从游,动至旬日,所捕麞鹿,多使生致。此句通过伯固的荒唐行为,揭示了其性格中的轻率与不负责任。

叔陵在江州,心害其宠,阴求疵瑕,将中之以法。及叔陵入朝,伯固惧罪,谄求其意,乃共讪毁朝贤,历诋文武,虽耆年高位,皆面折之,无所畏忌。此段描述了叔陵与伯固之间的矛盾,以及伯固在叔陵面前所表现出的谄媚与无耻。

后主初在东宫,与伯固甚相亲狎,伯固又善嘲谑,高宗每宴集,多引之。叔陵在江州,心害其宠,阴求疵瑕,将中之以法。此句通过后主与伯固的关系,反映了当时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

伯固侍禁中,每有密语,必报叔陵。及叔陵出奔东府,遣使告之,伯固单马驰赴,助叔陵指挥。知事不捷,便欲遁走,会四门已闭不得出,因同趣白扬道。台马容至,为乱兵所杀,尸于东昌馆门,时年二十八。诏曰:“伯固同兹悖逆,殒身途路。今依外议,意犹弗忍,可特许以庶人礼葬。”又诏曰:“伯固随同巨逆,自绝于天,俾无遗育,抑有恒典。但童孺靡识,兼预葭莩,置之甸人,良以恻悯,及伯固所生王氏,可并特宥为庶人。”国除。此段描述了伯固的叛逆行为及其最终的悲惨结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朝廷对叛逆者的严厉处理。

史臣曰:孔子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非其道得之,不处也”。上自帝王,至于黎献,莫不嫡庶有差,长幼攸序。叔陵险躁奔竞,遂行悖逆,辕袴形骸,未臻其罪,污潴居处,不足彰过,悲哉!此段是史臣对叔陵悖逆行为的评价,通过对叔陵行为的剖析,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德和秩序的重视。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陈书-列传-卷三十》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470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