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陆羽(733年-804年),唐代著名的茶学家、文学家,人称“茶圣”。陆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研究茶叶的学者,他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与亲自品鉴,撰写了《茶经》这一开创性著作,被誉为中国茶文化的奠基之作。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760年)。
内容简要:《茶经》是陆羽在茶学方面的杰出成就,书中详细描述了茶叶的栽培、制作、冲泡、品鉴等全过程。陆羽在书中不仅论述了茶叶的种类、功效,还特别强调了茶器的选择和冲泡技巧,认为泡茶的环境、器具、方法等都对茶的味道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全书分为七篇,分别讨论了茶的起源、茶叶的栽培与采摘、茶具的选择与制作、茶的冲泡方法、茶的保存等多个方面,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学专著之一。《茶经》为后世研究茶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茶文化传播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茶经-七之事-原文
三皇炎帝。
神农氏。
周鲁周公旦。
齐相晏婴。
汉仙人丹丘子。
黄山君司马文。
园令相如。
杨执戟雄。
吴归命侯。
韦太傅弘嗣。
晋惠帝。
刘司空琨。
琨兄子兖州刺史演。
张黄门孟阳。
傅司隶咸。
江洗马统。
孙参军楚。
左记室太冲。
陆吴兴纳。
纳兄子会稽内史俶。
谢冠军安石。
郭弘农璞。
桓扬州温。
杜舍人毓。
武康小山寺释法瑶。
沛国夏侯恺。
余姚虞洪。
北地傅巽。
丹阳弘君举。
安任育。
宣城秦精。
敦煌单道开。
剡县陈务妻。
广陵老姥。
河内山谦之。
后魏琅琊王肃。
宋新安王子鸾。
鸾弟豫章王子尚。
鲍昭妹令晖。
八公山沙门谭济。
齐世祖武帝。
梁·刘廷尉。
陶先生弘景。
皇朝徐英公绩。
《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周公·尔雅》:“槚,苦茶。”《广雅》云:“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晏子春秋》:“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戈五卵茗莱而已。”
司马相如《凡将篇》:“乌喙桔梗芫华,款冬贝母木蘖蒌,芩草芍药桂漏芦,蜚廉萑菌荈诧,白蔹白芷菖蒲,芒硝莞椒茱萸。”
《方言》:“蜀西南人谓茶曰蔎。”
《吴志·韦曜传》:“孙皓每飨宴坐席,无不率以七胜为限。虽不尽入口,皆浇灌取尽,曜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茶荈以代酒。”
《晋中兴书》:“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常欲诣纳,纳兄子俶怪纳,无所备,不敢问之,乃私蓄十数人馔。安既至,所设唯茶果而已。俶遂陈盛馔珍羞必具,及安去,纳杖俶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叔父,柰何秽吾素业?’”
《晋书》:“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宴饮,唯下七奠,柈茶果而已。”
《搜神记》:“夏侯恺因疾死,宗人字苟奴,察见鬼神,见恺来收马,并病其妻,著平上帻单衣入,坐生时西壁大床,就人觅茶饮。”
刘琨《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云:“前得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皆所须也,吾体中溃闷,常仰真茶,汝可置之。”
傅咸《司隶教》曰:“闻南方有以蜀妪作茶粥卖,为事打破其器具。又卖饼于市,而禁茶粥以缺蜀姥何哉!”
《神异记》:“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牺之余,乞相遗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
左思《娇女诗》:“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有姊字惠芳,眉目粲如画。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贪华风雨中,倏忽数百适。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䥶。”
张孟阳《登成都楼诗》云:“借问杨子舍,想见长卿庐。程卓累千金,骄侈拟五侯。门有连骑客,翠带腰吴钩。鼎食随时进,百和妙且殊。披林采秋橘,临江钓春鱼。黑子过龙醢,果馔逾蟹蝑。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
傅巽《七诲》:“蒲桃、宛柰、齐柿、燕栗、峘阳黄梨、巫山朱橘、南中茶子、西极石蜜。”
弘君举食檄:寒温既毕,应下霜华之茗,三爵而终,应下诸蔗、木瓜、元李、杨梅、五味橄榄、悬豹、葵羹各一杯。孙楚歌:‘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白盐出河东,美豉出鲁渊。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蓼苏出沟渠,精稗出中田。’”
华佗《食论》:“苦茶久食益意思。”
壶居士《食忌》:“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郭璞《尔雅注》云:“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今呼早取为茶,晚取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茶。”
《世说》:“任瞻字育长,少时有令名。自过江失志,既下饮,问人云:‘此为茶为茗?’觉人有怪色,乃自分明云:‘向问饮为热为冷?’”
《续搜神记·晋武帝》:“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采茗,遇一毛人长丈余,引精至山下,示以丛茗而去。俄而复还,乃探怀中橘以遗精,精怖,负茗而归。”
晋四王起事,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
《异苑》:“剡县陈务妻少,与二子寡居,好饮茶茗。以宅中有古冢,每饮,辄先祀之。二子患之曰:‘古冢何知?徒以劳。’意欲掘去之,母苦禁而止。其夜梦一人云:吾止此冢三百余年,卿二子恒欲见毁,赖相保护,又享吾佳茗,虽潜壤朽骨,岂忘翳桑之报。及晓,于庭中获钱十万,似久埋者,但贯新耳。母告,二子惭之,从是祷馈愈甚。”
《广陵耆老传》:“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所得钱散路傍孤贫乞人。人或异之,州法曹絷之狱中,至夜,老姥执所鬻茗器,从狱牖中飞出。”
《艺术传》:“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释道该说《续名僧传》:“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永嘉中过江遇沈台真,请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永明中敕吴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
《宋江氏家传》:“江统字应迁,愍怀太子洗马,尝上疏谏云:‘今西园卖酰面蓝子菜茶之属,亏败国体。’”
《宋录》:
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王微《杂诗》:
寂寂掩高阁,寥寥空广厦。
待君竟不归,收领今就槚。
鲍昭妹令晖著《香茗赋》。
南齐世祖武皇帝遗诏:
我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但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
梁刘孝绰、谢晋安王饷米等,启传诏:
李孟孙宣教旨,垂赐米、酒、瓜、笋、菹、脯、酢、茗八种,气苾新城,味芳云松。
江潭抽节,迈昌荇之珍;疆场擢翘,越葺精之美。
羞非纯束野麏,裛似雪之鲈;鲊异陶瓶河鲤,操如琼之粲。
茗同食粲酢,颜望柑免,千里宿舂,省三月种聚。
小人怀惠,大懿难忘。
陶弘景《杂录》:
苦茶轻换骨,昔丹丘子青山君服之。
《后魏录》:
琅琊王肃仕南朝,好茗饮莼羹。
及还北地,又好羊肉酪浆,人或问之:茗何如酪?
肃曰:茗不堪与酪为奴。
《桐君录》:
西阳武昌庐江昔陵好茗,皆东人作清茗。
茗有饽,饮之宜人。
凡可饮之物,皆多取其叶,天门冬、拔揳取根,皆益人。
又巴东别有真茗茶,煎饮令人不眠。
俗中多煮檀叶,并大皂李作茶,并冷。
又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
煮盐人但资此饮,而交广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芼辈。
《坤元录》:
辰州溆浦县西北三百五十里无射山,云蛮俗当吉庆之时,亲族集会,歌舞于山上,山多茶树。
《括地图》:
临遂县东一百四十里有茶溪。
山谦之《吴兴记》:
乌程县西二十里有温山,出御荈。
《夷陵图经》:
黄牛、荆门、女观望州等山,茶茗出焉。
《永嘉图经》:
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淮阴图经》:
山阳县南二十里有茶坡。
《茶陵图经》云:
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茗焉。
《本草·木部》:
茗,苦茶,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渴热,令人少睡。
秋采之苦,主下气消食。
注云:春采之。
《本草·菜部》:
苦茶,一名荼,一名选,一名游冬。
生益州川谷山陵道傍,凌冬不死。
三月三日采干。
注云:疑此即是今茶,一名荼,令人不眠。
本草注。
按《诗》云:
谁谓荼苦,
又云:
堇荼如饴,
皆苦菜也。
陶谓之苦茶,木类,非菜流。
茗,春采谓之苦?茶。
《枕中方》:
疗积年瘘,苦茶、蜈蚣并灸,令香熟,等分捣筛,煮甘草汤洗,以末傅之。
《孺子方》:
疗小儿无故惊蹶,以葱须煮服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茶经-七之事-译文
三皇中的炎帝,神农氏,周朝的鲁国,周公旦,齐国的相国晏婴,汉朝的仙人丹丘子,黄山的君司马文,园令相如,杨执戟雄,吴国的归命侯,韦太傅弘嗣,晋朝的惠帝,刘司空的琨,琨的兄长的儿子兖州刺史演,张黄门孟阳,傅司隶咸,江洗马统,孙参军楚,左记室太冲,陆吴兴纳,纳的兄长的儿子会稽内史俶,谢冠军安石,郭弘农璞,扬州的桓温,杜舍人毓,武康小山寺的释法瑶,沛国的夏侯恺,余姚的虞洪,北地的傅巽,丹阳的弘君举,安任育,宣城的秦精,敦煌的单道开,剡县的陈务的妻子,广陵的老姥,河内的山谦之,后魏的琅琊王肃,宋朝的新安王子鸾,鸾的弟弟豫章王子尚,鲍昭的妹妹令晖,八公山的沙门谭济,齐世祖武帝,梁朝的刘廷尉,陶先生弘景,皇朝的徐英公绩。
《神农·食经》说:‘长期服用茶,可以使人有力量,心情愉悦。’
《尔雅》中周公说:‘槚,就是苦茶。’《广雅》中说:‘在荆巴之间,人们采集茶叶制作成饼,叶子老的时候饼就做好了,用米汁涂抹出来,想要煮茶喝,先把它烤成红色,然后磨成粉末放在瓷器中,用热水冲泡,再加上葱、姜、橘子一起搅拌,这种饮料可以醒酒,让人不困。’
《晏子春秋》中记载:‘晏婴在辅佐齐景公的时候,吃的只是糙米饭,烤三根箭和五个鸡蛋,还有茶和菜。’
司马相如在《凡将篇》中写道:‘乌头、桔梗、芫花、款冬、贝母、木蘖、蒌、黄芩、芍药、桂、漏芦、蜚廉、萑菌、荈诧,白蔹、白芷、菖蒲,芒硝、莞椒、茱萸。’
《方言》中说:‘蜀西南的人把茶叫做蔎。’
《吴志·韦曜传》记载:‘孙皓每次宴请,都要喝七杯酒,即使不全喝完,也要倒光,韦曜只喝两升,孙皓开始对他有礼,暗中赐给他茶代替酒。’
《晋中兴书》中提到:‘陆纳担任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经常想去拜访陆纳,陆纳的侄子俶对陆纳很奇怪,没有准备,不敢问他,于是私下准备了十几人的食物。谢安到了之后,摆设的只有茶和水果。俶于是摆出了丰盛的食物,等到谢安离开后,陆纳打了俶四十鞭,说:“你既然不能为叔父增光,怎么能玷污我的清白家业?”’
《晋书》记载:‘桓温担任扬州牧时,性格节俭,每次宴请,只有七样食物,就是茶和水果。’
《搜神记》中说:‘夏侯恺因病去世,他的宗人字苟奴,能看见鬼神,看到夏侯恺来收马,还病了夏侯恺的妻子,穿着平顶帽子,穿着单衣进入,坐在生前西壁的大床上,向人要茶喝。’
刘琨在给他的侄子南兖州刺史演的信中说:‘前些日子收到了一斤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这些都是我需要的,我身体里经常感到闷,总是渴望真正的茶,你可以为我准备一些。’
傅咸在《司隶教》中说:‘听说南方有人用蜀地的妇女制作的茶粥卖,把器具都打碎了。又有人在市场上卖饼,却禁止卖茶粥,为什么缺了蜀地的老妇人呢!’
《神异记》中记载:‘余姚人虞洪进入山中采茶,遇到一位道士牵着三头青牛,带着虞洪来到瀑布山说:“我是丹丘子。听说你善于准备饮料,我经常想见你。山中有好茶可以给你,希望你在将来有剩余的时候,能分给我一些。”于是他设立了祭品。后来他经常让家人进入山中,得到了好茶。’
左思在《娇女诗》中写道:‘我家有娇女,洁白如玉。小名叫纨素,口齿清晰。有个姐姐叫惠芳,眉目如画。在园林中奔跑,果实随手摘取。在风雨中贪恋花朵,瞬间数百次奔跑。心为茶和酒所困扰,吹嘘着对炉火的热爱。’
张孟阳在《登成都楼诗》中写道:‘请问杨子舍,想见长卿庐。程卓积累千金,骄奢比五侯。门前有骑马的客人,腰间挂着吴钩。丰盛的食物随时供应,百种美味且独特。披着树林采摘秋橘,临江钓鱼。黑子比龙肝更美味,水果比蟹蝑更美味。香茶超越六情,美味传播九区。人生如果快乐,这个地方就可以娱乐。’
傅巽在《七诲》中写道:‘葡萄、苹果、柿子、栗子、阳黄梨、朱橘、南中的茶子、西极的石蜜。’
弘君举在食檄中写道:‘寒温已经结束,应该上霜花茶,喝三杯后结束,应该上各种甘蔗、木瓜、李子、杨梅、五味橄榄、悬豹、葵羹各一杯。’孙楚在歌中唱道:‘茱萸从芳树上生长,鲤鱼从洛水泉中游出,白盐从河东产出,美酒从鲁地涌出。姜、桂、茶从巴蜀产出,椒、橘、木兰从高山产出,蓼、苏从沟渠产出,精米从田地产出。’
华佗在《食论》中说:‘长期服用苦茶有益于思想。’壶居士在《食忌》中说:‘长期服用苦茶可以成仙。与韭菜一起吃,会让人体重增加。’郭璞在《尔雅注》中说:‘这种树小得像栀子,冬天长叶子,可以煮成汤喝,现在叫做早取为茶,晚取为茗,或者叫做荈,蜀地人叫做苦茶。’
《世说》中记载:‘任瞻字育长,年轻时很有名声。自从过江后,失去了志向,喝下了一杯饮料,问别人:“这是茶还是茗?”感觉人们脸色怪异,于是自己清楚地说:“我刚才问的是这饮料是热的还是冷的?”’
《续搜神记·晋武帝》中记载:‘宣城人秦精经常进入武昌山采茶,遇到一个身高一丈多的人形怪物,带着秦精来到山下,给他看了茶树丛,然后离开。不久又回来,从怀中拿出橘子送给秦精,秦精害怕,背着茶树丛回来了。’
晋朝四王起事,惠帝流亡,回到洛阳,黄门用瓦罐装着茶献给皇帝。
《异苑》中记载:‘剡县的陈务的妻子年轻,和两个儿子寡居,喜欢喝茶。因为家里有古墓,每次喝茶,都会先祭拜。两个儿子对此感到烦恼,说:“古墓怎么会知道?只是让人劳累。”他们想挖掉它,但母亲苦苦阻止。那天晚上,她梦见一个人说:“我在这里住了三百多年,你的两个儿子一直想毁掉它,多亏你保护了我,还享用了我的好茶,虽然我在地下已经腐烂,怎么会忘记桑树之恩。到了早上,我在院子里找到了十万钱,像是埋了很久的,只是绳子是新换的。”母亲告诉了他们,两个儿子感到羞愧,从此更加虔诚地祭拜。’
《广陵耆老传》中记载:‘晋元帝时有一个老妇人,每天早上只提着一壶茶,去市场上卖,人们争相购买,从早到晚,她的壶里的茶都没有减少,所得的钱都散给了路旁的孤寡贫穷的人。有人对此感到奇怪,州里的法曹把她关进了监狱,到了晚上,老妇人拿着她卖的茶壶,从监狱的窗户中飞了出去。’
《艺术传》中记载:‘敦煌人单道开不怕寒暑,经常服用小石子。他服用的药有松、桂、蜜的味道,他只喝茶。’释道该在《续名僧传》中说:‘宋代的释法瑶姓杨,是河东人,永嘉年间过江遇到沈台真,请求在武康小山寺做道长,年纪快到七十岁了,吃饭和喝茶,永明年间被皇帝下旨让吴兴礼送回京城,享年七十九岁。’
《宋江氏家传》中记载:‘江统字应迁,是愍怀太子的洗马,曾经上疏劝谏说:“现在西园卖醋、面、蓝子菜、茶等,有损国体。”’
《宋录》记载:新安王子的儿子子鸾、豫章王子的儿子子尚,去八公山拜访昙济道人,道人准备了茶,子尚品尝后说:这茶就像甘露一样,怎么能只说是茶呢。
王微的《杂诗》中写道:静静地关闭了高高的阁楼,空荡荡的广厦里只有寂寞。等待你却始终不回来,现在就收起这些准备好的食物。
鲍昭的妹妹鲍令晖写了《香茗赋》。
南齐世祖武皇帝留下的遗诏中说:我的灵位上,不要用牲畜来祭祀,只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就可以了。
梁朝的刘孝绰、谢晋安王送来了米等物,传诏说:李孟孙传达了皇帝的旨意,赐予米、酒、瓜、笋、菹、脯、酢、茗八种,香气弥漫新城,味道如同云松。江潭抽取的竹子,超过了昌荇的珍贵;边疆上挑选的鸟羽,超过了精美的羽毛。这些食物不是纯天然的野味,却像雪中的鲈鱼一样美味;腌制的鱼不同于陶瓶中的河鲤,却像美玉一样璀璨。茶与美食一样,让人望而却步,千里之外也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减少了三个月的种植聚集。小人的恩惠让人难以忘怀。
陶弘景的《杂录》中提到:苦茶可以轻换骨,以前丹丘子青山君就服用过。
《后魏录》记载:琅琊王肃在南朝做官时喜欢喝茶和莼羹。回到北方后,又喜欢羊肉酪浆,有人问他:茶和酪哪个更好?王肃说:茶不能成为酪的奴隶。
《桐君录》中说:西阳武昌庐江昔陵喜欢喝茶,都是东边的人做的清茶。茶有饽,喝了让人感觉很好。凡是可饮的东西,都多取其叶,天门冬、拔揳取根,都有益于人体。又巴东有真正的茗茶,煎了喝让人不睡觉。俗人常常煮檀叶,还有大皂李来作茶,都是冷的。又南方有瓜芦木,也像茶,非常苦涩,磨成末作茶,喝了也可以通宵不睡觉。煮盐的人只喝这种饮料,而交广地区最重视,客人来访先要设这种饮料,然后再加上香草。
《坤元录》记载:辰州溆浦县西北三百五十里的无射山,云蛮俗人在吉庆的时候,亲族聚集在山上,唱歌跳舞,山上有很多茶树。
《括地图》记载:临遂县东一百四十里有茶溪。
山谦之的《吴兴记》中提到:乌程县西二十里有温山,出产御用的茶。
《夷陵图经》记载:黄牛、荆门、女观望州等山,出产茶。
《永嘉图经》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淮阴图经》记载:山阳县南二十里有茶坡。
《茶陵图经》中说:茶陵,就是所说的陵谷,那里生长着茶。
《本草·木部》记载:茗,是苦茶,味道甘苦,微寒,无毒,主治瘘疮,利小便,去痰渴热,让人少睡。秋天采摘的苦茶,可以下气消食。注解中说:春天采摘的。
《本草·菜部》记载:苦茶,又名荼,又名选,又名游冬。生长在益州的山谷山陵道路旁,冬天不会死。三月三日采摘干。注解中说:怀疑这就是现在的茶,又名荼,让人不睡觉。本草注解。
《枕中方》中提到:治疗多年的瘘病,用苦茶、蜈蚣一起烧灸,让它们香熟,等分捣碎筛成粉末,煮甘草汤洗,用粉末敷上。
《孺子方》中提到:治疗小孩无故惊厥,用葱须煮了服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茶经-七之事-注解
三皇炎帝:指中国远古时期的传说人物,炎帝被认为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
神农氏:神农氏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农业神,被认为是五谷的发明者。
周鲁周公旦:周公旦是周朝初期的重要政治家和思想家,鲁是周公旦的封地。
齐相晏婴: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以智慧著称。
汉仙人丹丘子:丹丘子是传说中的仙人,与道教有关。
黄山君司马文:司马文是黄山君,即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
园令相如:相如是西汉文学家,园令是他的官职。
杨执戟雄:杨执戟雄是东汉末年的将领。
吴归命侯:吴归命侯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将领。
韦太傅弘嗣:韦太傅是韦弘嗣的官职,太傅是古代的一种高级官职。
晋惠帝:晋惠帝是晋朝的第二位皇帝。
刘司空琨:刘琨是晋朝的官员,司空是他的官职。
琨兄子兖州刺史演:刘演是刘琨的侄子,兖州刺史是他的官职。
张黄门孟阳:张孟阳是张衡的儿子,黄门是他的官职。
傅司隶咸:傅咸是傅玄的儿子,司隶是他的官职。
江洗马统:江统是江淹的孙子,洗马是他的官职。
孙参军楚:孙楚是孙权的后代,参军是他的官职。
左记室太冲:左记室是左太冲的官职,太冲是他的字。
陆吴兴纳:陆纳是陆机的儿子,吴兴是他的封地。
纳兄子会稽内史俶:俶是陆纳的侄子,会稽内史是他的官职。
谢冠军安石:谢安石是东晋时期的政治家,冠军是他的官职。
郭弘农璞:郭璞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弘农是他的封地。
桓扬州温:桓温是东晋时期的将领,扬州是他的封地。
杜舍人毓:杜毓是杜预的儿子,舍人是他的官职。
武康小山寺释法瑶:释法瑶是武康小山寺的僧人。
沛国夏侯恺:夏侯恺是沛国的官员。
余姚虞洪:虞洪是余姚人,古代著名茶农。
北地傅巽:傅巽是北地人,古代文学家。
丹阳弘君举:弘君举是丹阳人,古代文学家。
安任育:安任育是古代人物。
宣城秦精:秦精是宣城人,古代文学家。
敦煌单道开:单道开是敦煌人,古代道士。
剡县陈务妻:剡县陈务的妻子。
广陵老姥:广陵的老妇人。
河内山谦之:山谦之是河内人,古代文学家。
后魏琅琊王肃:王肃是后魏时期的琅琊王。
宋新安王子鸾:子鸾是新安王的儿子。
鸾弟豫章王子尚:子尚是子鸾的弟弟,豫章是他的封地。
鲍昭妹令晖:鲍昭是南朝宋时期文学家,令晖是他的妹妹。
八公山沙门谭济:谭济是八公山的沙门。
齐世祖武帝:齐世祖是南齐的皇帝。
梁·刘廷尉:刘廷尉是梁朝的官员。
陶先生弘景:陶弘景是南朝梁的文学家。
皇朝徐英公绩:徐英公绩是皇朝的官员。
槚:槚,苦茶,指一种苦味的茶。
米膏:米膏,用米粉制成的膏状物,用于制作茶饼。
炙:炙,指用火烤。
汤:汤,指热水。
茗:茗是指茶叶,是茶的别称。
脱粟之饭:脱粟之饭,指去壳的糙米饭。
炙三戈五卵茗莱而已:炙三戈五卵茗莱而已,指用火烤过的三戈(古代兵器)和五个鸡蛋,以及茗莱(一种蔬菜)。
乌喙桔梗芫华:乌喙、桔梗、芫华,都是古代的草药。
款冬贝母木蘖蒌:款冬、贝母、木蘖、蒌,都是古代的草药。
芩草芍药桂漏芦:芩草、芍药、桂、漏芦,都是古代的草药。
蜚廉萑菌荈诧:蜚廉、萑菌、荈诧,都是古代的草药。
白蔹白芷菖蒲:白蔹、白芷、菖蒲,都是古代的草药。
芒硝莞椒茱萸:芒硝、莞椒、茱萸,都是古代的草药。
蜀西南人谓茶曰蔎:蜀西南人把茶称为蔎。
七胜:七胜,指饮酒时以七杯为限。
瓯牺:瓯牺,古代的一种酒器。
溃闷:溃闷,指身体不适。
真茶:真茶,指真正的茶叶。
蜀妪:蜀妪,指四川的老妇人。
瓯:瓯,古代的一种酒器。
奠祀:奠祀,指祭祀。
纨素:纨素,指白色的丝绸。
百和:百和,指多种香料混合的香气。
蒲桃:蒲桃,指葡萄。
宛柰:宛柰,指一种水果。
齐柿:齐柿,指山东的柿子。
燕栗:燕栗,指燕地的栗子。
峘阳黄梨:峘阳黄梨,指湖南的黄色梨。
巫山朱橘:巫山朱橘,指巫山的橘子。
南中茶子:南中茶子,指南方的茶叶。
西极石蜜:西极石蜜,指西方的蜜糖。
霜华之茗:霜华之茗,指经过霜冻的茶叶。
诸蔗:诸蔗,指甘蔗。
元李:元李,指李子。
杨梅:杨梅,指一种水果。
五味橄榄:五味橄榄,指具有五种味道的橄榄。
悬豹:悬豹,指悬挂的豹皮。
葵羹:葵羹,指用葵花制作的汤。
精稗:精稗,指精制的稗子。
茱萸:茱萸,指一种香草。
洛水泉:洛水泉,指洛水的泉水。
河东: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地区。
鲁渊:鲁渊,指鲁地的深渊。
巴蜀:巴蜀,指四川地区。
椒橘:椒橘,指花椒和橘子。
木兰:木兰,指一种香木。
蓼苏:蓼苏,指一种香草。
中田:中田,指田地中央。
令名:令名,指美好的名声。
热:热,指热的。
冷:这里的冷指的是茶汤不热,即冷饮。
毛人:毛人,指长有毛发的怪人。
瓦盂:瓦盂,指用瓦制成的盆。
酰面蓝子菜茶之属:酰面蓝子菜茶之属,指醋面、蓝子菜、茶叶等。
孤贫乞人:孤贫乞人,指孤独贫穷的乞丐。
翠带腰吴钩:翠带腰吴钩,指佩戴着绿色带子和吴钩的剑。
鼎食:鼎食,指丰盛的饮食。
披林采秋橘:披林采秋橘,指穿过树林采摘秋天的橘子。
临江钓春鱼:临江钓春鱼,指在江边钓鱼。
黑子:黑子,指黑色的东西。
龙醢:龙醢,指用龙肉制成的酱。
蟹蝑:蟹蝑,指螃蟹。
冠六情:冠六情,指超越六种情感。
播九区:播九区,指传播到九个地区。
兹土:兹土,指这个地方。
翳桑:翳桑,指遮蔽桑树。
贯新:贯新,指新的钱币。
絷之狱中:絷之狱中,指被关押在监狱中。
狱牖:狱牖,指监狱的窗户。
茶苏:茶苏,指茶和苏叶。
悬车:悬车,指古代的一种车辆。
沈台真:沈台真,指沈台真这个人。
上京:上京,指京城。
愍怀太子洗马:愍怀太子洗马,指愍怀太子的洗马官。
酰面:酰面,指用醋的面食。
蓝子菜:蓝子菜,指一种蔬菜。
茶之属:茶之属,指茶叶及其相关的事物。
新安王子鸾:新安王子鸾是南朝宋宗室,新安王是封号,子鸾是他的字。
豫章王子尚:豫章王子尚是南朝宋宗室,豫章王是封号,子尚是他的字。
昙济道人:昙济道人指的是一位出家修道的僧人,昙济是法号。
八公山:八公山位于今安徽省寿县,是古代著名的风景胜地。
茶茗:茶茗指的是茶叶,古代对茶的称呼。
甘露:甘露是指从天上降下的露水,常用来比喻非常珍贵的东西。
王微:王微是南朝宋时期文学家。
香茗赋:《香茗赋》是鲍昭妹令晖所著的关于茶的文章。
南齐世祖武皇帝:南齐世祖武皇帝是南齐的建立者,他在遗诏中提到不使用牲畜祭祀,而是用茶等食物。
李孟孙:李孟孙是南朝梁时期的人物,宣教旨指的是传达皇帝的旨意。
苦茶:苦茶是指未发酵的茶叶,即绿茶。
丹丘子青山君:丹丘子青山君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这里指的是服用苦茶能够轻身换骨。
茗饮:茗饮是指饮茶,即品茶。
莼羹:莼羹是一种用莼菜做的汤,莼菜是一种水生植物。
羊肉酪浆:羊肉酪浆是一种用羊肉和牛奶制成的饮品。
茗何如酪:茗何如酪是指茶和酪浆相比如何,酪浆是一种用牛奶制成的饮品。
茗不堪与酪为奴:这句话的意思是茶的品质不输给酪浆,不应该被酪浆所压倒。
真茗茶:真茗茶是指真正的茶叶,区别于其他可以用来泡茶的植物。
香芼:香芼是指香草,用于增添茶汤的香气。
辰州溆浦县:辰州溆浦县是今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无射山是当地的一座山。
临遂县:临遂县是古代的一个县名,位于今河北省。
茶溪:茶溪是指产茶的地方,溪流中生长着茶树。
乌程县:乌程县是古代的一个县名,位于今浙江省湖州市。
温山:温山是乌程县西的一座山,产有著名的御荈茶。
御荈:御荈是指供皇帝享用的茶叶,品质上乘。
夷陵图经:《夷陵图经》是古代的一部地理著作,记载了夷陵地区的地理和物产。
黄牛、荆门、女观望州等山:这些山都是古代夷陵地区的山名,这些地方出产茶叶。
永嘉县:永嘉县是古代的一个县名,位于今浙江省温州市。
白茶山:白茶山是永嘉县东的一座山,以出产白茶而闻名。
淮阴图经:《淮阴图经》是古代的一部地理著作,记载了淮阴地区的地理和物产。
山阳县:山阳县是古代的一个县名,位于今江苏省淮安市。
茶坡:茶坡是指产茶的山坡。
茶陵:茶陵是指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
陵谷:陵谷是指山陵和山谷,这里指茶树生长的地方。
本草:《本草》是古代的一部药物学著作,由东晋葛洪所著。
木部:《本草》中的木部是关于树木的章节。
菜部:《本草》中的菜部是关于蔬菜的章节。
荼:荼是茶的别称,古代对茶的称呼。
选:选是茶的别称,古代对茶的称呼。
游冬:游冬是茶的别称,古代对茶的称呼。
益州川谷山陵道傍:益州是指古代的益州地区,即今四川省。
凌冬不死:凌冬不死是指茶树即使在冬天也不会死亡。
柑免:柑免是指柑橘,这里指用柑橘的果实。
千里宿舂:千里宿舂是指从千里之外的地方运来的粮食。
种聚:种聚是指种植和聚集。
小人怀惠:小人怀惠是指小人物心怀感激之情。
大懿难忘:大懿难忘是指大德之事难以忘记。
苦茶轻换骨:苦茶轻换骨是指服用苦茶能够轻身换骨,即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丹丘子:丹丘子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青山君:青山君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服之:服之是指服用。
积年瘘:积年瘘是指久治不愈的瘘疮。
蜈蚣:蜈蚣是一种有毒的爬行动物,古代有时用来治疗疾病。
灸:灸是一种中医治疗方法,即用艾草或其他草药烧灼皮肤。
香熟:香熟是指香气浓郁且成熟。
捣筛:捣筛是指将草药捣碎并筛去杂质。
甘草汤:甘草汤是指用甘草煮的水。
傅之:傅之是指涂抹。
惊蹶:惊蹶是指突然惊吓而跌倒。
葱须:葱须是指葱的须根,古代有时用来治疗疾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茶经-七之事-评注
《宋录》中记载了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拜访昙济道人于八公山的故事,其中道人设茶茗,子尚品饮后赞誉为甘露,此语将茶比作天赐甘露,凸显了茶的高贵与清雅,反映了当时士人对茶的推崇。‘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一句,不仅表达了子尚对茶的美味赞赏,也体现了茶在当时已经具有了吉祥、纯洁的文化内涵。
王微的《杂诗》通过‘寂寂掩高阁,寥寥空广厦’两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氛围,为下文‘待君竟不归,收领今就槚’的意境做了铺垫。其中‘收领今就槚’的‘槚’,指的是一种盛茶的器具,表明茶在当时已经成为文人雅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鲍昭妹令晖所著的《香茗赋》虽然原文未现,但从其标题来看,可知其以香茗为主题,进一步丰富了茶在文学中的表现,体现了茶与文化的紧密联系。
南齐世祖武皇帝的遗诏中提到‘但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这表明在古代,茶已经与饼果、干饭、酒脯等食品并列,成为了一种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梁刘孝绰、谢晋安王饷米等,启传诏中提到的‘茗八种’,显示了当时茶的种类丰富,且在礼仪场合中具有重要地位。‘气苾新城,味芳云松’等描写,则进一步强调了茶的品质与风味。
陶弘景在《杂录》中提到‘苦茶轻换骨,昔丹丘子青山君服之’,这里的‘苦茶’不仅指代了茶本身,还蕴含了茶能够养生、延年益寿的寓意,体现了茶在古代文化中的健康观念。
《后魏录》中琅琊王肃对茗与酪的比较,‘茗不堪与酪为奴’一句,既表现了王肃对茶的喜爱,也反映了当时茶与酪等食品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桐君录》和《坤元录》等文献对茶的生长环境和用途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从‘山多茶树’到‘煮盐人但资此饮’,展示了茶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括地图》、《吴兴记》、《夷陵图经》、《永嘉图经》、《淮阴图经》、《茶陵图经》等地理志对茶的生长地点进行了记载,为后世研究茶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本草》中对茶的药理作用进行了详细描述,‘茗,苦茶,味甘苦,微寒,无毒’等记载,体现了茶在古代医学中的地位。
《枕中方》和《孺子方》等医书中提到的茶疗方剂,反映了茶在古代医学中的应用,以及人们对茶功效的认识。
综上所述,这些古文内容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茶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宗教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