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子城,晚清重臣、军事家、学者、政治家。曾国藩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文化名人,他一生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曾国藩是一位具有深厚儒家思想修养的学者,他注重家风的培养和家族的治理。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9世纪中期)。
内容简要:《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一系列书信合集,内容涉及为人处世、家庭教育、政治理政等方面。这些书信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政治理念和治家原则,还深刻揭示了他如何通过儒家思想教育子弟,传承家风的哲理。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道德修养、节俭为人、读书治学,提倡勤奋努力和自律自省。他的家书涉及了很多实际的管理经验和心灵感悟,也对后代家族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本书不仅是家族教育的经典之作,更是了解曾国藩个人思想和治家文化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用人篇-致诸弟-述营中急需人才-原文
澄温沅季四位贤弟左右;
于十六日在南康府接父亲手谕,及澄沅两弟纪泽儿之信;系刘一送来;
二十日接澄弟一信,系林福秀由县送来,具悉一切。
余于十三日自吴城进扎南康,水师右营后营响道营,于十三日进扎青山。
十九日贼带炮船五六十号,小划船百六十号,前来扑营,鏖战二时,未分胜负。
该匪以小划二十号,又自山后攒出,袭我老营。
老营战船,业已余数出队,仅坐船水字数人,及雇民船水手,皆逃上岸。
各战船哨官见坐船已失遂尔慌乱,以致败挫。
幸战船炮位,毫无损伤,犹为不幸中之大幸!
且左营定湘营尚在南康,中营在吴城,是日未与其事,士气依然振作。
现在六营三千人,同泊南康,与陆勇平江营三千人相依护,或可速振军威。
现在来所统之六军,塔公带五千人在九江,罗山带三千五百人在广信一带,次青带平江营三千人在南康,业已成为三枝,人数亦不少。
赵玉班带五百湘勇来此,若独成一枝,则不足以自立,若依附塔军,依附罗军,则去我仍隔数百里之远。
若依附平江营,则气类不合,且近来口粮实难接济,玉班之勇,可不必来。
玉班一人独来,则营中需才孔亟,必有以位置之也。
蒋益澧之事,后公如此办理甚好,密传其人家详明开导,勒令缴出银两,足以允我人心,面面俱圆,请苹翁即行速办。
但使深翎德珠,即轻轻着笔,亦可以速办矣。
此间自水师小挫后.急须多办小划以胜之,但乏能管带小划之人。
若有实能带小划者,打仗时并不靠他冲陈。
只要开仗时,在江过攒出攒入,眩贼之眼,助我之势,即属大有裨益。
吾弟若见有此等人,或赵玉下班能荐此等人,即可招募善驾小划之水手一百余人来营。
冯玉河所缴水勇之枪银,及各项应缴之银,可酌用为途费也。
余在营平安,精神不足,惟癣疾未愈,诸事未能-一照管,小心谨慎,冀尽人事,以听天命。
诸不详尽,统俟续布。
(咸丰五年四月二十日书于南康城外水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用人篇-致诸弟-述营中急需人才-译文
澄温沅季四位贤弟你们好;我在十六日在南康府收到了父亲的手谕,以及澄沅两位弟弟纪泽儿的信;是刘一送来的;二十日我又收到了澄弟的一封信,是林福秀从县里送来的,详细地了解了一切。
我在十三日从吴城出发,驻扎在南康,水师右营后营响道营,在十三日驻扎在青山。十九日敌军带着五六十艘炮船,一百六十艘小划船前来袭击我们的营地,激战了两个小时,双方都没有分出胜负。敌人用二十艘小划船,又从山后发起攻击,袭击我们的老营。老营的战船,已经派出了一部分,只剩下坐船的水手和一些雇佣的民船水手,他们都逃到了岸上。各战船的哨官看到坐船已经丢失,就变得慌乱,以至于我们失败了。幸运的是,战船的炮位没有受到任何损伤,这算是不幸中的大幸!而且左营的定湘营还在南康,中营在吴城,那天没有参与战斗,士气依然高昂。现在六营有三千人,都在南康停泊,和陆勇的平江营三千人相互依靠保护,或许可以迅速恢复军威。
现在我所统领的六军,塔公带着五千人在九江,罗山带着三千五百人在广信一带,次青带着平江营三千人在南康,已经形成了三支部队,人数也不少。赵玉班带着五百湘勇来到这里,如果单独成一支队伍,那是不够自立的,如果依附塔军或罗军,那么距离我们还有数百里之远。如果依附平江营,那么气类不合,而且最近口粮确实很难接济,玉班的士兵就不必来了。如果玉班一个人来,那么营地急需人才,我必须给他一个位置。
蒋益澧的事情,后公这样处理很好,秘密地传达给他家人的情况,并命令他交出银两,这样足以赢得人心,各方面都处理得很好,请苹翁立即办理。只要深翎德珠,轻轻一提笔,也可以迅速办理。
这里自从水师小挫之后,急需多准备小划船来对抗敌人,但是缺乏能够指挥小划船的人。如果有真正能够指挥小划船的人,战斗时并不需要他冲锋陷阵。只要在战斗时,在江上穿梭出入,迷惑敌人的视线,增强我们的势力,那就非常有帮助。如果我的弟弟看到有这样的人,或者赵玉班能推荐这样的人,就可以招募一百多个擅长驾驶小划船的水手来营地。冯玉河上缴的水勇的枪支和银两,以及各项应缴的银两,可以酌情用作路费。
我在营地一切平安,只是精神不足,只有癣疾还未痊愈,很多事情都未能一一照管,我会小心谨慎,尽力而为,听天由命。其他细节,等后续再详细告知。
(咸丰五年四月二十日,于南康城外水营书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用人篇-致诸弟-述营中急需人才-注解
澄温沅季四位贤弟:澄、温、沅、季四位贤弟,指的是作者的四个弟弟,这里是对他们的尊称。
南康府:南康府是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境内,是咸丰年间军事活动的重要地点。
手谕:手谕,即亲笔信,古代官员之间或上级对下级传达命令或指示的一种方式。
纪泽儿:纪泽儿,指作者的侄子纪泽。
刘一:刘一,可能是送信人的名字。
林福秀:林福秀,可能是送信人的名字。
响道营:响道营,可能是指某个军事编制或驻军地点。
贼:贼,指当时的敌军。
炮船:炮船,指装备有火炮的船只,用于水战。
小划船:小划船,指较小的划船,用于水战。
鏖战:鏖战,指激烈的战斗。
老营:老营,指军队的主要营地。
战船哨官:战船哨官,指负责指挥战船的军官。
陆勇平江营:陆勇平江营,指由陆勇组成的平江营。
塔公:塔公,可能是指某位名叫塔的官员。
罗山:罗山,可能是指某位名叫罗的官员。
次青:次青,可能是指某位名叫次青的官员。
赵玉班:赵玉班,可能是指某位名叫赵玉班的官员。
蒋益澧:蒋益澧,可能是指某位名叫蒋益澧的官员。
深翎德珠:深翎德珠,可能是指某位官员的名字。
小划:小划,指小划船。
冯玉河:冯玉河,可能是指某位名叫冯玉河的人。
水勇:水勇,指擅长水战的士兵。
枪银:枪银,指购买枪支所用的银两。
途费:途费,指旅途中所需的花费。
癣疾:癣疾,指皮肤病,这里可能是指作者的皮肤病。
人事:人事,指人世间的事务。
天命:天命,指天意,命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用人篇-致诸弟-述营中急需人才-评注
澄温沅季四位贤弟左右;
此句以‘澄温沅季’四位贤弟称呼,体现了作者对家族兄弟的亲切和尊重,同时也为接下来的书信内容奠定了亲切的基调。
于十六日在南康府接父亲手谕,及澄沅两弟纪泽儿之信;系刘一送来;二十日接澄弟一信,系林福秀由县送来,具悉一切。
此段描述了作者在南康府接到父亲和兄弟们的来信,以及信件的传递方式。‘具悉一切’表明作者对家中情况有详细的了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通信的不便。
余于十三日自吴城进扎南康,水师右营后营响道营,于十三日进扎青山。
作者在此处记录了自己的行军路线和驻扎地点,展现了军旅生活的紧张和流动性。
十九日贼带炮船五六十号,小划船百六十号,前来扑营,鏖战二时,未分胜负。
此句描绘了作者与敌军的一次激烈战斗,‘贼’字的使用体现了对敌人的蔑视,而‘未分胜负’则反映了战斗的激烈和不确定性。
该匪以小划二十号,又自山后攒出,袭我老营。
作者描述了敌军使用小划船进行偷袭的情况,‘攒出’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敌军的行动迅速和突然。
老营战船,业已余数出队,仅坐船水字数人,及雇民船水手,皆逃上岸。
此句说明了在战斗中,老营的战船和船员的情况,‘余数出队’和‘逃上岸’表明了战斗的惨烈和人员的伤亡。
各战船哨官见坐船已失遂尔慌乱,以致败挫。
作者批评了战船哨官在战斗中的慌乱,指出其是导致战败的原因之一。
幸战船炮位,毫无损伤,犹为不幸中之大幸!
作者在描述战败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幸存者的庆幸,‘不幸中之大幸’体现了作者在困境中的乐观态度。
且左营定湘营尚在南康,中营在吴城,是日未与其事,士气依然振作。
作者提到其他营队的状况,表明尽管遭遇挫折,但整体士气依然保持高昂。
现在六营三千人,同泊南康,与陆勇平江营三千人相依护,或可速振军威。
作者描述了军队的部署情况,以及与其他军队的协同,体现了军事战略的考虑。
现在来所统之六军,塔公带五千人在九江,罗山带三千五百人在广信一带,次青带平江营三千人在南康,业已成为三枝,人数亦不少。
此段介绍了作者所统率的六军情况,展现了当时军队的规模和分布。
赵玉班带五百湘勇来此,若独成一枝,则不足以自立,若依附塔军,依附罗军,则去我仍隔数百里之远。
作者在此处考虑了赵玉班所带湘勇的归属问题,体现了对军队组织结构的思考。
若依附平江营,则气类不合,且近来口粮实难接济,玉班之勇,可不必来。
作者进一步分析了湘勇依附平江营的利弊,以及对物资供应的担忧。
玉班一人独来,则营中需才孔亟,必有以位置之也。
作者表示对赵玉班的重视,并承诺给予适当的职位。
蒋益澧之事,后公如此办理甚好,密传其人家详明开导,勒令缴出银两,足以允我人心,面面俱圆,请苹翁即行速办。
作者对蒋益澧事件的处理表示赞同,并请求相关人员迅速行动。
但使深翎德珠,即轻轻着笔,亦可以速办矣。
作者用‘深翎德珠’来形容处理事情的方式,表明了对处理效率的重视。
此间自水师小挫后.急须多办小划以胜之,但乏能管带小划之人。
作者在战败后提出了加强水师力量的建议,但同时也指出了缺乏能够带领小划船的人才。
若有实能带小划者,打仗时并不靠他冲陈。只要开仗时,在江过攒出攒入,眩贼之眼,助我之势,即属大有裨益。
作者对能够带领小划船的人才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强调了其在战斗中的作用。
吾弟若见有此等人,或赵玉下班能荐此等人,即可招募善驾小划之水手一百余人来营。
作者在此处请求兄弟或赵玉班推荐人才,以加强水师力量。
冯玉河所缴水勇之枪银,及各项应缴之银,可酌用为途费也。
作者提到冯玉河所缴的银两,可以用于招募水手,体现了对物资的合理利用。
余在营平安,精神不足,惟癣疾未愈,诸事未能-一照管,小心谨慎,冀尽人事,以听天命。
作者在信中表达了自己在军营中的状况,包括身体和精神状态,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诸不详尽,统俟续布。(咸丰五年四月二十日书于南康城外水营)
作者在信末表示未能详尽所有内容,并告知了写信的时间和地点,体现了对信件完整性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