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子城,晚清重臣、军事家、学者、政治家。曾国藩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文化名人,他一生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曾国藩是一位具有深厚儒家思想修养的学者,他注重家风的培养和家族的治理。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9世纪中期)。
内容简要:《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一系列书信合集,内容涉及为人处世、家庭教育、政治理政等方面。这些书信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政治理念和治家原则,还深刻揭示了他如何通过儒家思想教育子弟,传承家风的哲理。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道德修养、节俭为人、读书治学,提倡勤奋努力和自律自省。他的家书涉及了很多实际的管理经验和心灵感悟,也对后代家族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本书不仅是家族教育的经典之作,更是了解曾国藩个人思想和治家文化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用人篇-致九弟-述告办事好手不多-原文
沅弟左右;
接陈东友蔡东祥周惠堂禀,知雍家镇于十九日克夏。
惜日内雨大,难以进兵,若跟踪继进,则裕溪口亦可得手矣。
小泉赴粤,取其不开罪于人,内端方而外贺融。
今闻幼丹有出省赴广信之行,小泉万不可赴粤矣。
丁雨生笔下条畅,少荃求之幕府相助,雨生不甚愿去,恐亦不能至弟处,碍难对少荃也。
南坡才大之外,人皆乐为之用,惟年岁太大;且粤湘交涉事多,亦须留南翁在湘,通一切消息。
拟派鹤汀前往,鹤与劳公素相得,待大江通行后,请南翁来此商办盐务,或更妥洽。
又接弟信,知巢县含山,于一日之内克夏,欣慰之至!
米可以多解,子药各解三万,惟办事之手,实在木可多得,容觅得好手,请赴弟处。
受山不乐在希帅处,即日当赴左帅大营,亦不便留也。
(同治元年三月廿七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用人篇-致九弟-述告办事好手不多-译文
沅弟你好;
接到陈东友、蔡东祥、周惠堂的报告,得知雍家镇在十九日被攻克。可惜最近雨水很大,难以继续进军,如果继续追击,裕溪口也可以一并拿下。小泉去广东,因为他不会得罪人,内心正直而外表圆滑。现在听说幼丹有出省去广信的计划,小泉万万不能去广东了。
丁雨生的文笔流畅,少荃请求他在幕府帮忙,雨生不太愿意离开,恐怕也不能到弟弟那里去,难以向少荃交代。南坡才华横溢,大家都愿意为他效力,只是年纪太大;而且广东和湖南有很多交涉事务,也必须留下南翁在湖南,以便传递所有消息。打算派鹤汀前往,鹤汀和劳公关系很好,等大江通行后,请南翁来这里商议盐务,或许会更加顺利。
又接到你的信,得知巢县和含山在一天之内被攻克,非常欣慰!米可以多运一些,子弹和药物各解三万,只是办事的人实在很难找到,等找到好的助手后,请他们去你那里。受山不愿意在希帅那里,马上就要去左帅的大营,也不便留下他。(同治元年三月廿七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用人篇-致九弟-述告办事好手不多-注解
沅弟:指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字沅甫,曾国藩在信中称呼他的弟弟。
陈东友:指陈东友,可能是曾国藩的幕僚或亲友。
蔡东祥:指蔡东祥,同样可能是曾国藩的幕僚或亲友。
周惠堂:指周惠堂,可能是曾国藩的幕僚或亲友。
雍家镇:指当时的一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克夏:指攻克或占领。
裕溪口:指当时的一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小泉:指某人的别称或字号,具体人物不详。
粤:指广东省。
内端方:指内心正直、端方。
外贺融:指外表和善、融通。
幼丹:指某人的别称或字号,具体人物不详。
丁雨生:指丁雨生,可能是曾国藩的幕僚。
少荃:指李鸿章,字少荃。
幕府:指古代将帅的府邸,此处指幕僚的办公地点。
南坡:指南坡地区,具体位置不详。
年岁太大:指年龄过大。
粤湘交涉事:指广东和湖南之间的交涉事务。
南翁:指南翁,可能是曾国藩的幕僚或亲友。
鹤汀:指鹤汀,可能是曾国藩的幕僚或亲友。
劳公:指劳公,可能是曾国藩的幕僚或亲友。
大江通行:指大江(如长江)可以通行,即水路畅通。
盐务:指盐的生产、运输和销售。
巢县:指巢县,具体位置不详。
含山:指含山,具体位置不详。
米:指粮食。
子药:指子弹和药物。
希帅:指希帅,可能是某位将领的别称或字号。
左帅:指左帅,可能是另一位将领的别称或字号。
同治元年:指清朝同治元年,即公元1862年。
三月廿七日:指三月二十七日,即农历或公历的具体日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用人篇-致九弟-述告办事好手不多-评注
沅弟左右;
此句以‘沅弟左右’开头,体现了书信的亲切与直接,‘沅弟’是对收信人的称呼,表明了书信的私人性质,同时也显示出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尊重和熟悉。
接陈东友蔡东祥周惠堂禀,知雍家镇于十九日克夏。
此句中,‘接禀’表明信息的传递方式,‘禀’是古代下级向上级汇报的方式,‘克夏’则是军事上的胜利,反映了当时战争的紧张和频繁。
惜日内雨大,难以进兵,若跟踪继进,则裕溪口亦可得手矣。
此句表达了写信人对战争局势的担忧和无奈,‘惜’字传达了遗憾之情,‘雨大’则是对自然条件的无奈,‘跟踪继进’和‘可得手’则是对未来胜利的期待。
小泉赴粤,取其不开罪于人,内端方而外贺融。
‘小泉赴粤’说明了某人的行动,‘取其不开罪于人’则是对该人行动的评价,‘内端方而外贺融’则是对其性格和行为的进一步描述。
今闻幼丹有出省赴广信之行,小泉万不可赴粤矣。
此句中,‘今闻’表明信息的时效性,‘幼丹’和‘小泉’均为人名,‘出省赴广信之行’和‘万不可赴粤’则是对两人行动的决策。
丁雨生笔下条畅,少荃求之幕府相助,雨生不甚愿去,恐亦不能至弟处,碍难对少荃也。
此句描述了丁雨生与少荃之间的关系,‘笔下条畅’形容丁雨生的文笔,‘少荃求之’则表明了少荃的需求,‘碍难对少荃也’则是对丁雨生无法满足少荃要求的无奈。
南坡才大之外,人皆乐为之用,惟年岁太大;且粤湘交涉事多,亦须留南翁在湘,通一切消息。
此句中,‘南坡’和‘南翁’均指人名,‘才大之外’和‘年岁太大’是对其能力的评价和年龄的考虑,‘粤湘交涉事多’则是对当时形势的分析。
拟派鹤汀前往,鹤与劳公素相得,待大江通行后,请南翁来此商办盐务,或更妥洽。
此句中,‘拟派’表明了写信人的决策,‘鹤汀’和‘劳公’是人名,‘商办盐务’则是对具体工作的安排。
又接弟信,知巢县含山,于一日之内克夏,欣慰之至!
此句表达了写信人对弟弟胜利的喜悦,‘欣慰之至’是对胜利的肯定和庆祝。
米可以多解,子药各解三万,惟办事之手,实在木可多得,容觅得好手,请赴弟处。
此句中,‘米可以多解’和‘子药各解三万’是对物资分配的说明,‘办事之手’则是对人才需求的描述,‘容觅得好手’则是对寻找合适人才的期望。
受山不乐在希帅处,即日当赴左帅大营,亦不便留也。
此句中,‘受山’和‘希帅’是人名,‘左帅大营’则是军事上的安排,‘不便留也’则是对当前情况的无奈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