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子城,晚清重臣、军事家、学者、政治家。曾国藩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文化名人,他一生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曾国藩是一位具有深厚儒家思想修养的学者,他注重家风的培养和家族的治理。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9世纪中期)。
内容简要:《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一系列书信合集,内容涉及为人处世、家庭教育、政治理政等方面。这些书信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政治理念和治家原则,还深刻揭示了他如何通过儒家思想教育子弟,传承家风的哲理。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道德修养、节俭为人、读书治学,提倡勤奋努力和自律自省。他的家书涉及了很多实际的管理经验和心灵感悟,也对后代家族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本书不仅是家族教育的经典之作,更是了解曾国藩个人思想和治家文化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理财篇-致九弟-周济受害绅民-原文
沅甫九弟左右:
二十六日接弟信,并廿二史二十六套,此书十六史系极古阁本,宋辽金远系《宏简录》、《明史》系殿本,较之兄丙申年所购者,多《明史》一种,余略相类,在吾乡已极为难得矣。
吾前在京,亦未另买全史,仅添买辽金元明四史,及《史汉》各佳本而已,《宋史》至今未办,盖阙典也。
吉贼决志不窜,将来必与得贼同一办法,想非夏末秋初,不能得手,弟当坚耐以待之。
迪庵去负在浔,于开浔守逻之外,问亦读书习字,弟处所掘长壕,如果十分可靠,将来亦有间隙,可以偷看书籍,目前则须极为讲求壕江巡逻也。
周济受害绅民,非泛爱博施之谓,但偶遇一家之中,杀害数口者,流传迁徘,归来无分者,房屋被焚,栖止靡定者,或与之数千金,以周其急。
先星冈公云:“济人湎济急时无。”又云:“随缘布施,专以目之所触为主。”即孟子所称是乃仁术也。
若目无所触,而泛求被害之家而济之,与造册发赈一例,则带兵者专行沾名之事,必为地方官所织,且有挂一漏万之虑。
弟之所见,深为切中事理,余系因昔年湖口绅士受害之惨,无力济之,故推而及于吉安,非欲弟无故而为沽名之举也。
(咸丰八年正月廿九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理财篇-致九弟-周济受害绅民-译文
沅甫九弟,你好:
二十六日收到了你的来信,还有你寄来的廿二史二十六套,其中这十六史是极古阁的本子,宋、辽、金的历史书籍是殿本,和我在丙申年买的那一套相比,多了一套《明史》,其他的书大致相似。在我们家乡这样的书已经非常难得了。我以前在京城的时候,也没有另外买全史,只是补充买了辽、金、元、明四史,还有《史记》和《汉书》的佳本而已,《宋史》到现在还没买到,因为那是缺典的。
吉贼决心不逃跑,将来一定会按照抓到其他贼人的方法来处理,我想不会是夏末秋初就能得手,弟弟你要有耐心等待。迪庵在浔阳还有债务,除了开浔守卫巡逻之外,他也在读书写字。你那里挖的长壕,如果非常可靠,将来也会有空隙可以偷看书籍,现在的话,你必须非常注意壕江的巡逻。
周济受害的绅民,不是随便广泛施舍的意思,只是遇到一家之中被杀害数口,流离失所,回来后一无所有,房屋被烧,无处安身的人,可能会给他们几千两银子,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先星冈公说过:‘救济人要在他们急需的时候。’又说:‘随缘布施,主要以目之所见为主。’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仁术。如果看不到需要帮助的人,而随便去救济受害的家庭,那就和造册发赈一样,那些带兵的人只会做沾名的事,一定会被地方官批评,而且可能会有遗漏很多的情况。我的看法,非常切合实际情况。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过去湖口绅士受害的惨状,我无力救济,所以推广到吉安,并不是想要你无缘无故去炒作名声。
(咸丰八年正月二十九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理财篇-致九弟-周济受害绅民-注解
沅甫九弟:指作者的弟弟,沅甫是其弟弟的字或号。
廿二史:指《二十四史》中的前二十二部,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
十六史:指《二十四史》中的前十六部,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
极古阁本:指非常古老的书籍版本,极古阁是古代著名书坊。
宋辽金远系:指宋代、辽代、金代的史书。
宏简录:指宋代史书《宋史》的别称。
殿本:指中国古代官府刻印的书籍,殿本通常指宫中或朝廷刻印的版本。
丙申年:指中国农历的丙申年,此处指咸丰五年(1855年)。
吉贼:指吉安地区的叛乱分子。
窜:指逃窜,逃离。
迪庵:指某人的别称或居住地。
浔:指地名,此处指浔州。
守逻:指巡逻,警戒。
长壕:指挖掘的壕沟,用于防御。
间隙:指机会,空隙。
史汉:指《史记》和《汉书》,合称史汉。
佳本:指好的版本,指印刷精美、内容可靠的书籍。
宋史:指《宋史》,是中国二十四史之一。
阙典:指缺少的典籍,此处指《宋史》。
吉安:指地名,位于江西省中部。
周济:指救济,帮助。
绅民:指士绅和民众,指社会中的有地位的人士和普通百姓。
泛爱博施:指广泛地爱人和广泛地施舍。
流传迁徘:指因战乱等原因而流离失所。
无分:指没有区别,没有分别。
栖止靡定:指没有固定的居所。
数千金:指几千两银子,古代货币单位。
星冈公:指作者的父亲,星冈是他的字或号。
仁术:指仁爱之道,仁慈的行为。
沾名之事:指为了名声而做的事情。
织:指编织,此处指编织罪名。
挂一漏万:指列举不全,遗漏很多。
湖口绅士:指湖口地区的士绅。
沽名之举:指为了名声而做的行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理财篇-致九弟-周济受害绅民-评注
沅甫九弟左右:
此句以亲切的称呼开篇,体现了书信中兄弟间的亲密关系,也反映了古代书信中常用的称呼习惯。
二十六日接弟信,并廿二史二十六套,此书十六史系极古阁本,宋辽金远系《宏简录》、《明史》系殿本,较之兄丙申年所购者,多《明史》一种,余略相类,在吾乡已极为难得矣:
此段描述了作者收到弟弟的来信和一套廿二史,并详细说明了书籍的版本和来源,展现了作者对书籍的重视和对历史的关注。‘极古阁本’和‘殿本’等词语,反映了古代书籍的版本分类和珍贵程度。
吾前在京,亦未另买全史,仅添买辽金元明四史,及《史汉》各佳本而已,《宋史》至今未办,盖阙典也:
作者自述自己未曾购买全史,而是专注于购买辽金元明四史和《史汉》等佳本,而《宋史》尚未购买,暗示了作者对《宋史》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资料的严谨态度。
吉贼决志不窜,将来必与得贼同一办法,想非夏末秋初,不能得手,弟当坚耐以待之:
此句反映了作者对当时局势的担忧和对弟弟的期望,‘吉贼’指的是吉安地区的叛乱势力,作者希望弟弟能够耐心等待,等待局势的稳定。
迪庵去负在浔,于开浔守逻之外,问亦读书习字,弟处所掘长壕,如果十分可靠,将来亦有间隙,可以偷看书籍,目前则须极为讲求壕江巡逻也:
此段描述了作者对弟弟生活的关心和对弟弟学习的鼓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战乱环境下,读书学习的艰难。
周济受害绅民,非泛爱博施之谓,但偶遇一家之中,杀害数口者,流传迁徘,归来无分者,房屋被焚,栖止靡定者,或与之数千金,以周其急:
作者表达了对受害绅民的同情和救助意愿,强调了对具体困难的关注和实际帮助,而非泛泛的施舍。
先星冈公云:‘济人湎济急时无。’又云:‘随缘布施,专以目之所触为主。’即孟子所称是乃仁术也:
作者引用了先星冈公的话,强调在救助他人时应急人所急,随缘布施,体现了儒家仁爱思想。
若目无所触,而泛求被害之家而济之,与造册发赈一例,则带兵者专行沾名之事,必为地方官所织,且有挂一漏万之虑,弟之所见,深为切中事理:
作者批评了当时军队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如沾名求利、造册发赈等,认为这些行为不仅不能真正帮助到受害者,反而可能造成更大的问题。
余系因昔年湖口绅士受害之惨,无力济之,故推而及于吉安,非欲弟无故而为沽名之举也:
作者解释了自己为何要关注吉安地区的受害者,强调自己的行为并非为了沽名钓誉,而是出于对历史的责任感和对受害者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