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谕纪泽-料理丧母之后事离京

作者: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子城,晚清重臣、军事家、学者、政治家。曾国藩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文化名人,他一生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曾国藩是一位具有深厚儒家思想修养的学者,他注重家风的培养和家族的治理。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9世纪中期)。

内容简要:《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一系列书信合集,内容涉及为人处世、家庭教育、政治理政等方面。这些书信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政治理念和治家原则,还深刻揭示了他如何通过儒家思想教育子弟,传承家风的哲理。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道德修养、节俭为人、读书治学,提倡勤奋努力和自律自省。他的家书涉及了很多实际的管理经验和心灵感悟,也对后代家族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本书不仅是家族教育的经典之作,更是了解曾国藩个人思想和治家文化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谕纪泽-料理丧母之后事离京-原文

字谕纪译儿,

七月廿五日丑正二刻,余行抵安徽太湖县之小池驿,惨闻吾母大故,余德不修,无实学而有虚名,自知当有祸变,惧之久矣。不谓天不陨灭我身,反而灾及我母,回思吾平日隐愚大罪,不可胜数,一闻此信,无地自容。

小池驿去大江之滨,尚有二百里,此两日内,雇一小轿,仍走旱路至湖北黄梅县临江之处,即行雇船。计由黄梅至武昌,不过六七百里,由武昌至长沙,不过千里,大约八月秋后,可望到家。

一、出家辄十四年,吾母音容,不得再见,痛极痛极!不孝之罪,岂有稍减之处?兹念京寓眷口尚多,还家甚难,特寄信到京。料理一切,开列于后:一、我出京时,将一切家事,面托毛寄云年伯,均蒙慨许。此时遭此大变,尔往叩求寄云伯筹划一切,必能俯允。现在京寓银钱,分毫无出,家眷回南路费,人口太多,计须四五百金,求寄云年伯张罗。此外同乡如黎樾乔、黄恕皆老伯,同年如王静庵、袁午桥年伯,平日皆有肝胆,待我甚厚,或可求其凑办旅费。受人恩情,当为将来报答之地,不可多求人也。

袁漱六姻伯处,只可求其出力帮办一切,不可令其张罗银钱,渠甚苦也。

一、京寓所欠之帐,惟西顺兴最多;此外如杨临川、王静庵、李玉泉、王吉云、陈伯鸾诸兄,皆多年未偿。可求寄云年伯及黎黄王袁诸君内,择其尤相熟者,前往为我展缓,我再有信致各处,外间若有奠金来者,我当概存寄云午桥两处,有一两,即以一两不债,有一钱,即以一钱还债,若并无分文,只得待我起复后再还。

一、家眷出京,行路最不易,攀城旱路既难,水路尤险,此外更无好路,不如仍走王家营为妥,只有十八日旱路到清江,即王家营也,时有郭雨三亲家在彼,到池州江边,有陈岱云亲家及树堂在彼,到汉口时,吾当托人照料,江路虽险,沿管有人照顾,或略好些,闻扬州有红船最稳,虽略贵亦可雇,尔母最怕坐车,或雇一驮轿亦可,然驮轿最不好坐,尔母可先试之,如不能坐,则仍坐三套大车为妥。

一、开弓散讣,不可太滥,除同年同乡门生外,惟门簿上有来往者散之,此上不可散一分,春单请庞省三先生定,此系无途费不得已而为之,不可滥也即不滥,我已愧恨极矣!

一、外间亲友,不能不讣告寄信,然尤不可滥,大约不过二三十封,我到武昌时,当寄一单来,并信寄稿,此刻不可这发信。

一、铺店帐自宜一一清楚,今年端节已全楚矣,此外只有松竹斋新帐,可请省三先生往清,可少给他,不可全欠他,又有天元德皮货店,请寄云年伯往清,春新猞猁狲皮褂,即退还他,若已做成,即并缎面送赠寄云可也,万一无钱,皮局帐亦暂展限,但累寄云年伯多矣。

一、西顺兴帐目,丁未年夏起寸至辛亥年夏止,皆有折子,可将折子找出,请一明白人细一遍,究竟用他多少钱,专算本钱,不必兼算利钱,待本钱还清,然后再还利钱,我到武昌时,当写一信与萧沛之三克,待我信到后,然后请寄云伯去厦明可也,总须将本钱利钱,划为两段,乃不至(车葛),六月所借之贡银一百念余金,须设法还他,乃足以服人,此事须与寄云年伯熟计。

一、高松年有银百五十金,我经手借与曹西垣,每月利息京钱十千,今我家出京,高之利钱,已无着落;呼系苦人,我当写信与西垣,嘱其赶紧寄京,目前求黎樾乔老伯代西垣清几个月利钱,至恳至恳!并请高与黎见面一次。

一、木器等类,我出京时,已观许全交寄云;兹即一一交去,不可分散,概交寄云年怕,盖木器本少,若分则更少矣,送渠一人,犹成人情耳,锡器瓷器,亦交与他。

一、书籍我出京一一点明,与尔舅你看过,其要紧者,皆可带回,此外我所不带之书,惟《皇清经解》六十函,算一大部,我出京时,已与尔舅说明,即赠送与寄云年伯,又《会典》五十函,算一大部,可惜与寄云用,算此二部外,并无大部,亦无好板,可买打磨油木箱,一一请书店伙订装好,交寄云转寄存一庙内,每月出赁钱可也,边袖石借《通典》一函,田敬堂借地图八幅,吴南屏借梅伯言诗册,俱往取出带回。

一、大厅书架之后,有油木箱三个,内皆法帖之类,其已裱好者,可全带回,其未裱者,带回亦可送人,家信及外来信,粘在本子上者,皆宜带回,地舆图三副,皆宜昔回,又有十八省散图亦带回,字画对联之类,裱好者带回,上下木轴易撤去,以便卷成一捆,其不好者,太宽者,不必带,做一宽箱封锁,与书籍同寄一庙内,凡收拾书籍字画之类,均请省三先生及子彦帮办,而牧云一一过目,其不带者,均用箱寄庙。

一、我本思在江西归家,凡本家亲友,皆以银钱赠送,今既毫无可赠,尔母归来,须略备仪物,但须轻巧不累赘者,如毡帽挽袖之类,亦不可多费钱,如硇砂膏服药之属,亦宜带些,高丽参带半斤。

一、纪泽宜做棉袍衬一付,靴帽各一,以便向祖父前叩头承欢。

一、王雁汀先生寄书有一单,我已点与子彦看,记得《乾路二集,系王世兄取去,五集系王太史向刘世兄借去,余刘世兄取去者又一集,此外皆在架上,可送还他。

一、苗仙鹿寄卖之书,《声订声读表》并一种,《毛诗韵订》一种,《建首字读本》,想到江南销售几部,今既不能,可将书架顶上三种,各四十余部还他,交黎樾乔老伯交转。

一、送家眷出京,求牧云总其事,如牧云已中举,亦求于复试后,九月廿外起行,由王家营水路至汉口,或不还家,仍由汉口至京会试可也,下人中必须罗福盛贵,若沉祥能来更好,否则李长子亦可,大约男仆须三人,女仆须三人。

九月计前后必须起程,不可再迟,一环由王家营走,我当写信托沿途亲友照料。

(咸丰二年七月廿六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谕纪泽-料理丧母之后事离京-译文

字谕纪译儿,

七月廿五日丑正二刻,我抵达安徽太湖县的小池驿,悲惨地听到我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德行不修,没有真才实学却有名无实,自己知道会有灾祸降临,害怕已经很久了。没想到天不灭我,反而灾难降临到母亲身上,回想我平日里的愚昧大罪,数不胜数,一听到这个消息,无地自容。

小池驿离大江边还有两百里,这两天,我雇了一顶小轿,还是走旱路到湖北黄梅县临江的地方,然后雇船。从黄梅到武昌不过六七百里,从武昌到长沙不过千里,大约八月秋后,就能到家。

一、我出家已经十四年了,再也见不到母亲的音容笑貌,痛不欲生!不孝之罪,怎么可能稍微减轻?现在想到京城还有许多家人,回家非常困难,所以特此写信到京城。以下是需要处理的事情:

一、我离开京城时,将所有家务事都托付给了毛寄云年伯,他都答应了下来。现在遭遇如此大的变故,你去找寄云伯商量一切,他一定会答应。现在京城的银钱,一分都没有了,家人回南路的费用,人口太多,估计需要四五百两银子,求寄云年伯帮忙筹集。此外,同乡如黎樾乔、黄恕皆老伯,同年如王静庵、袁午桥年伯,平日都有胆识,待我很好,或许可以求他们帮忙筹集旅费。受人恩情,将来一定要报答,不可过多求人。

一、京城里的欠账,西顺兴最多;此外如杨临川、王静庵、李玉泉、王吉云、陈伯鸾等兄长,都欠了多年未还。可以求寄云年伯和黎黄王袁等先生中,选一个最熟悉的人,去为我拖延还款,我再写信给各处,如果有人送来奠金,我将会全部存放在寄云午桥那里,有一两就还一两,有一钱就还一钱,如果没有钱,只能等我回来后再还。

一、家人出京,路上非常不容易,爬山旱路已经很难,水路更加危险,除此之外没有好路,不如还是走王家营比较稳妥,只有十八日旱路到清江,就是王家营,那里有郭雨三亲家,到池州江边有陈岱云亲家及树堂,到汉口时,我会托人照料,江路虽然危险,沿路有人照顾,或许会好一些,听说扬州的红船最稳,虽然稍微贵一些也可以雇,你母亲最怕坐车,也可以雇一顶驮轿,但驮轿非常不好坐,你母亲可以先试试,如果不能坐,就还是坐三套大车比较稳妥。

一、发送讣告,不可过于泛滥,除了同年同乡门生之外,只有门簿上有来往的人可以发送,以上这些人不能发送,春联请庞省三先生定,这是没有路费不得已而为之,不可泛滥。

一、外面的亲友,不能不通知他们,但尤其不可泛滥,大约不过二三十封,我到武昌时,会寄一份名单来,并附上信件,现在不可以发信。

一、铺店的账目应该一一清楚,今年端午节已经全部还清了,除此之外只有松竹斋的新账,可以请省三先生去清,可以少给他一些,不可全部欠他,还有天元德皮货店,请寄云年伯去清,春新猞猁狲皮褂就退还他,如果已经做成,就连同缎面一起送给寄云也可以,如果实在没有钱,皮货店的账也可以暂时延期,但已经让寄云年伯受了很多累了。

一、西顺兴的账目,从丁未年夏天到辛亥年夏天,都有折子,可以把折子找出来,请一个明白人仔细查一遍,究竟用了多少钱,只算本金,不必算利息,等本金还清后再还利息,我到武昌时,会写信给萧沛之三克,等我信到后,然后请寄云伯去厦明也可以,总之必须把本金和利息分开,才不至于出现混乱,六月所借的贡银一百多两,必须设法还他,这样才能服人,这件事必须和寄云年伯仔细商量。

一、高松年有银一百五十两,我经手借给了曹西垣,每月利息京钱十千,现在我离开京城,高的利息已经无处可去;呼系苦人,我当写信给西垣,让他赶紧寄到京城,目前求黎樾乔老伯代西垣清几个月的利息,非常恳切!并请高和黎见面一次。

一、木器等物品,我离开京城时,已经托许全交给了寄云;现在就一一交给他,不可分散,全部交给寄云年伯,因为木器本来就不多,如果分散就更加少了,锡器和瓷器也交给他。

一、书籍我已经一一标明,和你舅舅看过,重要的都可以带回去,除此之外,我所不带的书,只有《皇清经解》六十函,算是一部大书,我离开京城时,已经和你舅舅说过了,就赠送给了寄云年伯,还有《会典》五十函,也算是一部大书,可惜只能给寄云用,除了这两部之外,没有大书,也没有好版,可以买打磨油木箱,一一请书店伙计订装好,交给寄云转寄存到庙里,每月出赁钱。

一、大厅书架后面,有三个油木箱,里面都是法帖之类的,已经裱好的可以全部带回去,没有裱的也可以带回去送人,家信和外来信粘在本子上的,都应该带回去,地舆图三幅,都应该带回去,字画对联之类的,裱好的带回去,上下木轴可以拆下来,以便卷成一捆,不好的,太宽的,不必带,做一个宽箱锁起来,和书籍一起寄到庙里,所有收拾书籍字画之类的事情,都请省三先生和子彦帮忙,牧云一一过目,不带的东西,都用箱子寄到庙里。

一、我本来想在江西回家,所有本家亲友,都送了银钱,现在一点都没有可送的,你母亲回来时,需要稍微准备一些礼物,但必须是轻巧不累赘的,比如毡帽、挽袖之类的,也不可以多花钱,比如硇砂膏、服药之类的,也应该带一些,高丽参带半斤。

一、纪泽应该做一套棉袍衬,一顶靴帽,以便向祖父请安。

一、王雁汀先生寄来的书有一单,我已经给你舅舅看过,记得《乾路二集》是王世兄拿去的,《五集》是王太史向刘世兄借去的,刘世兄拿去的那一集,除此之外,都在书架上,可以还给他。

苗仙鹿寄卖的书,《声订声读表》和另一种,《毛诗韵订》以及《建首字读本》,原本打算带到江南去卖几部,现在既然不能,就把书架顶上的三种书,每种四十多部,退还给他,让他交给黎樾乔老伯转交。

送家眷离开京城,请求牧云总管这件事,如果牧云已经中了举人,也请在复试之后安排,九月初开始出发,从王家营走水路到汉口,如果不想回家,也可以从汉口直接到京城参加会试。下人必须选择罗福盛这样的贵重人物,如果沉祥能来那就更好,如果不行,李长子也可以,大概需要三个男仆,三个女仆。九月份计划必须出发,不能再拖延,一部分人从王家营出发,我会写信托沿途的亲友照料。(咸丰二年七月二十六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谕纪泽-料理丧母之后事离京-注解

字谕纪译儿:字谕:以书信的形式对某人发出命令或指示。纪译儿:指收信人的名字。

七月廿五日丑正二刻:古代时间记录方式,以天干地支记时,丑时即凌晨1点到3点,正二刻即丑时第二刻,大约是凌晨1:30。

安徽太湖县之小池驿:小池驿:古代驿站之一,位于安徽省太湖县,是古代传递信息、接待官员的场所。

吾母大故:大故:指家中长辈去世的严重不幸事件。

德不修:德:指品德、道德;修:修养。德不修即指品德修养不够。

实学:指实际学问、真才实学。

虚名:指没有实际内容的名声或荣誉。

祸变:指不幸的事件或变故。

隐愚大罪:隐愚:隐藏自己的愚昧无知;大罪:严重的罪过。

大江之滨:大江:指长江;滨:水边。

湖北黄梅县临江之处:黄梅县:位于湖北省;临江:靠近江边。

京寓眷口:京寓:指在京城的家宅;眷口:家属。

南路费:南路:指从京城到南方的路费。

毛寄云年伯:毛寄云:人名;年伯:对长辈的尊称。

黎樾乔、黄恕皆老伯,同年如王静庵、袁午桥年伯:黎樾乔、黄恕、王静庵、袁午桥:人名;老伯、年伯:对长辈的尊称。

奠金:奠:安葬;金:金钱。奠金即用于丧葬的金钱。

攀城旱路:攀城:攀登城墙;旱路:陆路。

王家营: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某地的军事或商业重镇。

清江:地名,具体位置未提及。

郭雨三亲家:郭雨三:人名;亲家:妻子的亲戚。

陈岱云亲家及树堂:陈岱云、树堂:人名;亲家:妻子的亲戚。

汉口:地名,位于湖北省,长江与汉江交汇处,历史上是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

红船:指一种传统的、较为稳重的船只。

驮轿:一种载人工具,用马或骡子驮载,乘坐起来较为颠簸。

开弓散讣:开弓:拉开弓箭;散讣:分发讣告。指分发讣告给亲友。

门簿:记录门生、弟子等的簿册。

庞省三先生:庞省三:人名;先生:对长辈或有学问的人的尊称。

奠金来者:指前来赠送奠金的人。

西顺兴:人名或店铺名。

杨临川、王静庵、李玉泉、王吉云、陈伯鸾诸兄:杨临川、王静庵、李玉泉、王吉云、陈伯鸾:人名;诸兄:多位兄长。

萧沛之三克:萧沛之三克:人名。

丁未年夏起寸至辛亥年夏止:丁未年、辛亥年:古代纪年,丁未年为清光绪三年(1877年),辛亥年为清宣统三年(1911年)。

贡银:指进贡的银两。

曹西垣:曹西垣:人名。

京钱:指京城的钱币。

高丽参:一种中药材,有滋补作用。

棉袍衬:棉袍的内衬。

靴帽:鞋子与帽子。

祖父:父亲的父亲,即爷爷。

王雁汀先生:王雁汀:人名;先生:对长辈或有学问的人的尊称。

乾路二集:《乾路二集》:《乾路》是一部书籍,二集为其第二部分。

王世兄:王世兄:对同辈晚辈的尊称。

刘世兄:刘世兄:对同辈晚辈的尊称。

梅伯言诗册:梅伯言:人名;诗册:诗集。

法帖:指书法作品。

地舆图:地理图。

字画对联:字画:书法与绘画作品;对联:对联是成对的诗词,常用于装饰。

牧云:人名,牧云,可能是指某位官员或负责某项事务的人。

子彦:人名。

打磨油木箱:打磨油木箱:用打磨油处理的木箱,用于存放物品。

贡银一百念余金:一百念余金:一百零几两银子。

边袖石:边袖石:人名。

田敬堂:田敬堂:人名。

吴南屏:吴南屏:人名。

苗仙鹿:苗仙鹿,人名,具体生平不详。

声订声读表:一种书籍,可能是一种关于声韵学或发音规则的书籍。

毛诗韵订:一种书籍,可能是对《毛诗》中的韵脚进行订正或解释的书籍。

建首字读本:一种书籍,可能是以汉字的部首为顺序编排的识字书籍。

江南:指中国南方的长江流域地区,历史上文化繁荣,是商业和文化的中心之一。

黎樾乔老伯:人名,黎樾乔,老伯是对年长者的尊称。

中举:指科举考试中式,成为举人。

复试:科举考试中的一种考试,举人在通过乡试后,还需参加复试。

罗福盛贵:人名,罗福盛,贵是对其身份或地位的尊称。

沉祥:人名,沉祥,可能是指某位有能力或重要的人物。

李长子:人名,李长子,长子通常指家族中的长子。

男仆:指男性仆人,古代家庭或官府中的服务人员。

女仆:指女性仆人,古代家庭或官府中的服务人员。

咸丰二年七月廿六日:具体日期,咸丰二年是清朝咸丰皇帝的第二个年号,即1852年,七月廿六日即7月26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谕纪泽-料理丧母之后事离京-评注

这段古文记录了两位文人之间的交流,反映了清代中叶的知识分子生活状态和社交方式。以下是对这段古文的逐行赏析:

1. ‘苗仙鹿寄卖之书,《声订声读表》并一种,《毛诗韵订》一种,《建首字读本》,想到江南销售几部,今既不能,可将书架顶上三种,各四十余部还他,交黎樾乔老伯交转。’

这句话描述了苗仙鹿因故无法将书籍在江南销售,决定将书架上的部分书籍归还给他人,并委托黎樾乔老伯转交。这里体现了文人之间的信任和互相帮助,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书籍的重视。

2. ‘一、送家眷出京,求牧云总其事,如牧云已中举,亦求于复试后,九月廿外起行,由王家营水路至汉口,或不还家,仍由汉口至京会试可也,下人中必须罗福盛贵,若沉祥能来更好,否则李长子亦可,大约男仆须三人,女仆须三人。九月计前后必须起程,不可再迟,一环由王家营走,我当写信托沿途亲友照料。’

这句话是文人对家眷出行计划的安排。他请求牧云帮忙处理家眷出京的事宜,并详细说明了出行路线、时间以及所需仆人的数量。这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家庭事务的细致管理和对仆人的依赖。

‘九月计前后必须起程,不可再迟’一句,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体现了当时文人对时机的把握和对计划的严谨。

‘一环由王家营走,我当写信托沿途亲友照料’则体现了文人对亲友的依赖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亲情关系和人际网络的紧密。

综上所述,这段古文不仅展现了文人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通过对这段古文的赏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清代文人的生活细节、人际交往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情况。’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谕纪泽-料理丧母之后事离京》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460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