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子城,晚清重臣、军事家、学者、政治家。曾国藩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文化名人,他一生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曾国藩是一位具有深厚儒家思想修养的学者,他注重家风的培养和家族的治理。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9世纪中期)。
内容简要:《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一系列书信合集,内容涉及为人处世、家庭教育、政治理政等方面。这些书信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政治理念和治家原则,还深刻揭示了他如何通过儒家思想教育子弟,传承家风的哲理。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道德修养、节俭为人、读书治学,提倡勤奋努力和自律自省。他的家书涉及了很多实际的管理经验和心灵感悟,也对后代家族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本书不仅是家族教育的经典之作,更是了解曾国藩个人思想和治家文化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诸弟-述起屋造祠堂-原文
澄侯沅甫季洪三弟左右:
王四等来,得知叔父大人病势稍加,得十三日优恤之旨,不知何如?
项又接十九日来函,知叔父病已略愈,欣慰欣慰!
然温弟灵枢到家之时,我家祖宗有灵,能保得叔父不添病,六弟妇不过节裂,犹为不幸中之一幸耳。
此间兵事,凯章在景德镇相持如故,所添调之平江三营,宝勇一营,均已到防,或可隐扎浚川在南康之多城墟,打一胜仗,夺伪印四十三颗,伪旗五百余面,皆帜至建昌,甚为快慰!
惟石达开尚在南安一带;悍贼亦多,不知究竟扫荡否?
吉中营以后常不离余左右,沅弟尽可放心。
起屋造祠堂,沅弟言外问訾议,沅弟自任之。
余则谓外间之訾议不足畏,而乱世之兵变,不可不虑,如江西近岁,凡富贵大屋,无一不焚,可为殷鉴。
吾乡僻陋,眼界甚浅,稍有修造,已骇听闻,右太闳丽,则传播招尤,苟为一方首屈一指,则乱世恐难幸免。
望弟再斟酌于丰俭之间,妥善行之。
改葬先人之事,将求富求贵之念,消除净尽,但求免水蚁,以妥先灵,史凶煞,以安后嗣而已。
若存一丝求富求贵之念,则必为造物鬼神所忌,以吾所见所闻,凡已发之家,未有续灵得大地者。
沅弟主持此事,务望将此意拿得稳,把得定,至要至要!
纪泽姻事,以古礼言之,则大祥后可以成婚,以吾乡旧俗言之,则除灵道场后可以成婚。
吾困近日贼势尚旺,时事难测,颇有早办之意。
纪泽前两禀,请心壶抄奏折,尽可行之。
吾每月送修金二两,应抄之奏,不知家中有底稿否?抄一篇,可寄目录来一查,注明月日。
纪泽之字,较之七年二三月间,远不能逮。
大约握笔宜高,能握至管顶者为上,握至管顶之下寸许者次之,握至毫以上寸许者,亦尚可习。
若握近毫根。则难写好字,亦不久必退,且断不能写好字。
吾验之于已身,验之于朋友,皆历历可验。
纪泽以后宜握管略高,从低亦须隔毫根寸余,又须用油纸摹帖,较之临帖胜十倍。
沅弟之字,不可抛荒。
温弟哀辞墓志,及王考批妣神道碑之类,余作就后均须沅弟认真书写。
宾兴堂记首段未惬,待日内改就,亦须沅弟写之。
沅弟虽忧危忙乱之中,不可废习字工夫。
亲戚中虽有漱六云仙善书,余因家中碑板,不拟请外人书也。
(咸丰九年正月十一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诸弟-述起屋造祠堂-译文
澄侯、沅甫、季洪三弟,你们好:王四等人来了,告诉我叔父大人的病情稍有好转,十三日收到了朝廷的优待旨意,不知道怎么样?我又收到了十九日的来信,得知叔父的病情已经有所好转,让人欣慰!但是温弟的灵柩到家的时候,我们家的祖先有灵,能够保佑叔父不再加重病情,六弟妇没有过世,这还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这里的情况,凯章在景德镇坚守如故,新调来的平江三营和宝勇一营也已经到达了阵地,或许可以在南康的多城墟打一场胜仗,夺回伪印四十三颗,伪旗五百多面,旗帜都送到了建昌,让人非常欣慰!只是石达开还在南安一带;凶猛的敌人也很多,不知道最终能不能彻底扫荡?吉中营以后经常在我身边,沅弟可以放心。
建屋造祠堂的事,沅弟在外人面前询问了大家的意见,沅弟自己决定。我则认为外界的议论不必害怕,但是乱世中的兵变,不能不考虑,比如江西近几年,所有富贵的大房子,没有一个不被烧毁,这是一个警示。我们家乡偏僻简陋,眼界很窄,稍微有点修建,就已经让人惊讶了,如果太过于华丽,就会招来是非,如果成为一方之首,乱世中恐怕难以幸免。希望弟再考虑一下在豪华与简朴之间的平衡,妥善处理。
改葬先人的事,要把追求富贵的心思全部消除,只求避免水蚁的侵扰,让先人的灵魂得到安宁,以及让后代得到安宁。如果还存有一丝追求富贵的心思,那么一定会被天地鬼神所忌讳,据我所见所闻,凡是已经发达的家庭,没有一个能够继续繁荣的。沅弟负责这件事,务必要坚定这个想法,把持住,非常重要!
纪泽的婚事,按照古礼来说,大祥之后可以成婚,按照我们家乡的旧俗来说,除灵道场之后可以成婚。我最近觉得贼势还很强,时事难以预测,有早点办成的想法。纪泽前两次的禀报,让心壶抄写奏折,都可以这样做。我每月送修金二两,应该抄写的奏折,不知道家里有没有底稿?抄一篇,可以寄来目录让我看看,注明月日。
纪泽的字,比起七年前二三月间,已经远远不如了。大概握笔的位置应该高一些,能够握到笔管顶部的最好,握到笔管顶部以下一寸左右的次之,握到笔尖以上一寸左右的也可以练习。如果握得太靠近笔根,就很难写好字,而且不久就会退步,甚至绝对写不出好字。我亲自验证过,在朋友中也验证过,都是这样。纪泽以后应该握笔稍微高一点,即使握得低,也要离笔根一寸多,还要用油纸摹帖,比临帖的效果好十倍。
沅弟的字,不能荒废。温弟的哀辞墓志,以及王考批妣神道碑等,我写好之后都要沅弟认真书写。宾兴堂记的首段不满意,日内我会修改,也要沅弟写。沅弟即使在忧危忙乱之中,也不能放弃练字。亲戚中虽然有漱六云仙擅长书法,我因为家里的碑板不想请外人书写。
(咸丰九年正月十一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诸弟-述起屋造祠堂-注解
澄侯沅甫季洪三弟左右:这里的’澄侯’、’沅甫’、’季洪’是三弟的名字,’左右’是古代书信中对收信人的尊称。
叔父大人:指叔父,’大人’是对长辈或上级的尊称。
优恤之旨:指朝廷的优待抚恤的旨意,即皇帝的诏令。
项又接十九日来函:项:指写信的人,即作者自己。来函:指收到的信件。
灵枢到家之时:灵枢:指安放死者遗体的棺材。
祖宗有灵:指祖先有神灵保佑。
兵事:指军事事务。
凯章:指某位将领的名字。
景德镇:地名,今江西省景德镇市。
平江三营,宝勇一营:平江三营和宝勇一营:指两支军队的名称。
隐扎浚川在南康之多城墟:隐扎:秘密驻扎。浚川:地名。南康: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
伪印四十三颗,伪旗五百余面:伪印:指伪造的印章。伪旗:指伪造的旗帜。
石达开:指太平天国的一位将领。
悍贼:指凶猛的敌人。
吉中营:指某个军营的名称。
修金:指送给抄写人的报酬。
奏折:指古代臣子给皇帝的奏章。
家底稿:指家中的档案材料。
握笔宜高:指写字时握笔的位置应该高。
管顶:指笔杆的顶端。
毫根:指毛笔的笔尖。
油纸摹帖:指用油纸临摹的帖子。
宾兴堂记:指某篇纪念性文章。
王考批妣神道碑:指王考(王父)的墓志铭。
宾兴堂记首段未惬:未惬:不满意。
漱六云仙:指某位擅长书法的人。
碑板:指刻有碑文或铭文的石板。
造物鬼神:指创造万物的神灵。
续灵得大地:指续写祖先的灵位得到大地的认可。
纪泽姻事:纪泽:指作者的儿子。姻事:指婚姻大事。
大祥后:指丧事结束后一段时间。
除灵道场后:除灵:指举行除邪仪式。道场:指举行仪式的场所。
咸丰九年正月十一日:咸丰九年:指清朝咸丰九年。正月十一日:指农历正月初十一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诸弟-述起屋造祠堂-评注
澄侯沅甫季洪三弟左右:
此句开篇即点明写信对象,以亲切的称呼,显示出作者对家人的关心与尊重。
王四等来,得知叔父大人病势稍加,得十三日优恤之旨,不知何如?
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叔父病情的关注,以及对朝廷优恤的期待。‘优恤之旨’一词,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病患的关怀与尊重。
项又接十九日来函,知叔父病已略愈,欣慰欣慰!
作者在得知叔父病情好转后,表达出欣慰之情。‘欣慰’二字,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爱与牵挂。
然温弟灵枢到家之时,我家祖宗有灵,能保得叔父不添病,六弟妇不过节裂,犹为不幸中之一幸耳。
此句反映了作者对家庭不幸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对祖先的敬仰与信仰。‘不幸中之一幸’一词,凸显了作者在困境中的乐观态度。
此间兵事,凯章在景德镇相持如故,所添调之平江三营,宝勇一营,均已到防,或可隐扎浚川在南康之多城墟,打一胜仗,夺伪印四十三颗,伪旗五百余面,皆帜至建昌,甚为快慰!
作者在此处描述了当时的军事情况,表达了对战场胜利的喜悦。‘夺伪印’、‘伪旗’等词语,反映了作者对敌军的蔑视与反抗精神。
惟石达开尚在南安一带;悍贼亦多,不知究竟扫荡否?吉中营以后常不离余左右,沅弟尽可放心。
此句反映了作者对军事形势的担忧,以及对家人的安慰。‘悍贼’一词,体现了作者对敌军的警惕。
起屋造祠堂,沅弟言外问訾议,沅弟自任之。
作者在此处提到了家族事务,表达了对沅弟的信任与支持。‘訾议’一词,暗示了家族内部可能存在的争议。
余则谓外间之訾议不足畏,而乱世之兵变,不可不虑,如江西近岁,凡富贵大屋,无一不焚,可为殷鉴。
作者在分析家族事务时,表现出对时局的关注。‘殷鉴’一词,寓意着从历史教训中吸取经验。
吾乡僻陋,眼界甚浅,稍有修造,已骇听闻,右太闳丽,则传播招尤,苟为一方首屈一指,则乱世恐难幸免。
作者在论述家族事务时,强调了对家乡的热爱与责任感。‘乱世’一词,凸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
望弟再斟酌于丰俭之间,妥善行之。
作者在此处对沅弟提出了建议,希望他在处理家族事务时,能够权衡利弊,妥善行事。
改葬先人之事,将求富求贵之念,消除净尽,但求免水蚁,以妥先灵,史凶煞,以安后嗣而已。
作者在论述家族事务时,强调了对祖先的敬仰与对后代的关爱。‘求富求贵’、‘水蚁’等词语,体现了作者对祖先的虔诚。
若存一丝求富求贵之念,则必为造物鬼神所忌,以吾所见所闻,凡已发之家,未有续灵得大地者。
作者在此处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以及对家族命运的担忧。‘造物鬼神’一词,反映了作者对宗教信仰的敬畏。
沅弟主持此事,务望将此意拿得稳,把得定,至要至要!
作者在此处对沅弟提出了要求,希望他能够坚定信念,认真对待家族事务。
纪泽姻事,以古礼言之,则大祥后可以成婚,以吾乡旧俗言之,则除灵道场后可以成婚。
作者在此处提到了纪泽的婚事,表达了对传统礼仪的尊重。
吾困近日贼势尚旺,时事难测,颇有早办之意。
作者在此处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以及对家庭事务的重视。
纪泽前两禀,请心壶抄奏折,尽可行之。
作者在此处提到了纪泽的禀报,表达了对他的信任。
吾每月送修金二两,应抄之奏,不知家中有底稿否?抄一篇,可寄目录来一查,注明月日。
作者在此处对纪泽提出了要求,希望他能够认真处理奏折事宜。
纪泽之字,较之七年二三月间,远不能逮。
作者在此处对纪泽的书法进行了评价,表达了对他的期望。
大约握笔宜高,能握至管顶者为上,握至管顶之下寸许者次之,握至毫以上寸许者,亦尚可习。
作者在此处对纪泽的书法进行了指导,表达了对他的关爱。
若握近毫根。则难写好字,亦不久必退,且断不能写好字。
作者在此处对纪泽的书法进行了警示,表达了对他的担忧。
吾验之于已身,验之于朋友,皆历历可验。
作者在此处以自己的经验为例,对纪泽的书法进行了指导。
纪泽以后宜握管略高,从低亦须隔毫根寸余,又须用油纸摹帖,较之临帖胜十倍。
作者在此处对纪泽的书法进行了详细的指导,表达了对他的关爱。
沅弟之字,不可抛荒。
作者在此处对沅弟的书法进行了提醒,表达了对他的期望。
温弟哀辞墓志,及王考批妣神道碑之类,余作就后均须沅弟认真书写。
作者在此处对沅弟的书法能力进行了肯定,并希望他能够认真对待家族事务。
宾兴堂记首段未惬,待日内改就,亦须沅弟写之。
作者在此处对沅弟的书法能力进行了肯定,并希望他能够认真对待家族事务。
沅弟虽忧危忙乱之中,不可废习字工夫。
作者在此处对沅弟的书法进行了提醒,表达了对他的期望。
亲戚中虽有漱六云仙善书,余因家中碑板,不拟请外人书也。
作者在此处表达了对家族文化的重视,以及对家传书法的传承。
(咸丰九年正月十一日)
此句为信件落款,表明了信件的写作时间。